社会公共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公共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公共问题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1

一、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加剧。政府失灵和市场经济失灵导致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加。此时,仅仅依靠政府实现有效合理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重要社会力量,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有力支持。因此,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由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界定

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主要特征。[3]社会组织是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4]公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缓解资源发展不均衡,享用不平等的矛盾,只有通过社会组织来弥补政府失灵,覆盖社会对文化需求的盲区,才能实现每个公民都能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的目标。[5]

(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失,而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从投入、结构以及制度、效率等多个维度来缓解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改变主体单一,提供方式单调,内容枯燥的现状,使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逐渐从“办”文化变为“管”文化,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和政府良好合作的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同时有利于充分激发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热情,提高文化创造的活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公共文化事业以其独特的公益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长久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好公共文化服务,对推动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实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随着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文化经济时代转型,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多方力量参与的,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而且,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提出要将适宜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一)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虽然,相对于政府来说,社会组织无论是在提供能力上还是在提供范围上都显得并不成熟,但其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效率更高,更能有效地整合资源,有利于弥补政府的不足,打破垄断局面,加快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分别以政府职能的直接执行者,政府职能的帮手和政府的委托者等角色通过多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与政府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组织也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与壮大,拓宽自己活动与发展的空间。

(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过于宏观和模糊,缺乏可具体操作的程序和细则。其次,相当一部分的政策法规仍处于较低层级,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力和权威性,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7]同时,社会组织享受优惠的手续繁琐,不利于其建立和发展。而且政策制定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其次,社会组织自身不发达。一方面,资源不足、人才缺乏是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许多社会组织都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流失,以致难以维系的局面。另一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差,政治敏感度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社会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加。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过程中,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使得部分社会组织仍然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

三、鼓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思考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建设与法律保障非常必要。在进一步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机制,形成多元供给局面的过程中,不能仅将社会组织看作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者和协助者,而应该明确它的主体地位,将它看作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一)鼓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

第一,确立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参与主体地位。应该尽快厘清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降低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门槛,让政府为其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公平合理的政策保护。同时,政府应该减少对社会组织的过度干预,为社会组织创造出更加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8]

第二,加快自身发展,提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首先,社会组织的有效成立离不开充足的物质、资金作为基本保障,同时,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也离不开公众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只有在资金的运营过程中,增加使用的透明度,得到社会和公众的信任,才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其次,社会组织应该在内部建立起完善、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以此吸引和招募优秀的专业人才。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扩大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影响力,增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了解和信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规范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支撑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责,中央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承担总体把握的职能,地方政府则分层级分别负责协调监督与具体落实,实现各级政府的分层政策制定。其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需要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特色的具体政策,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第二,加强政府的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强信息的公开和反馈,增加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透明度,接受政府和民众的监督,减少模糊性和随意性。其次,加强对绩效的考核和评价,制定专门的实施细则,规范社会组织的具体行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绩效水平。最后,要建立问责机制,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做到权责明确,以此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9]最后,要建立问责机制,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做到权责明确,以此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2

1.1从本质上讲,是休闲文化的具体

质的休闲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潮流,而“农家乐”旅游的蓬勃发展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其内在使命与功能特色就是为城乡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休闲文化服务。例如,品农家美食、赏田园风光、阅民族文化等都是休闲文化的真实写照。对于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而言,其是对传统“农家乐”旅游的升级优化,是指在“农家乐”载体中融入体育健身元素,以此为城乡游客打造一个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有效平台,并通过积极的参与体验达到舒缓筋骨、释放情怀、修身养性的多元效果。故从本质上讲,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是对社会休闲文化的具体呈现。

1.2从需求上讲,是功能供给的实践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大众在物质层面丰盈的同时,其思维观念、意志水平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于休闲、健康文化等精神层面的憧憬与向往。因此,如何满足城乡群众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质追求也成为当前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行业聚集的焦点。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大胆设想与尝试性构建为这一社会矛盾的解决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其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泛化定位,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社会空间的实施建设,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体育健身功能使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精神文化需求。

1.3从发展上讲,是功能建设的必然

众所周知,“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脸孔相似、单调乏味”等问题当前困扰“农家乐”旅游发展不争的事实。究其缘由,那就是“农家乐”自身服务功能缺乏拓展延伸,对未来缺乏高瞻远瞩的认识。对于本研究所提及的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而言,它为当前“农家乐”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其旨在通过“农家乐”载体融入体育健身元素,为城乡游客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能够实现娱乐身心、强健健体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农家乐”载体所突出打造的体育健身功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农家乐”的功能需求,实现了“农家乐”服务功能的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2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的意义

2.1农村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价值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方针。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党和政府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特别是对于原本就薄弱和落后的农村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谈及的体育健身功能依托“农家乐”载体平台,以此打造体育健身服务特色,其某种意义上是对农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创新和延伸了传统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实现农村产业经济链条的重新整合,这对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2.2乡村休闲体育发展价值

“三农”问题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体育也不例外。特别是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政策方针,为我国乡村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本研究所尝试性构建的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新型产业模式,能够有效挖掘闲置在乡村地域的休闲体育元素,进一步盘活了乡村休闲体育文化资源,使蕴藏在乡村的休闲体育文化事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不仅是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战略方针的有效践行,更为乡村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丰富了实践发展的理论体系。

2.3体育健康意识促进价值

要想提升人民大众的体质健康水平,强化体育健身意识首当其冲。当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发展积极转变后,认识到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时,就会将认知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体育健身锻炼之中。本研究所提出的在“农家乐”载体中赋予体育健身的功能能够拓宽城乡群众体育健身的渠道,使更多的都市人们积极主动的来到这里进行休闲健身,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体验,进而无形之中强化与提升了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观念,这是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创新建设的内在使命,也是终极目标。

2.4城乡体育互动发展价值

当前眼下,城乡体育事业发展失衡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核心问题,而由其衍射出的资源供给不足和配置不均衡是其重要表现内容。体育健身性“农家乐”的创新建设,能够吸引更多的城乡游客参与其中,潜意识中实现了彼此间体育文化、常识、技术的沟通交流。同时,也调动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政策、民族文化等社会公共资源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流动(主要指城乡之间),这不仅是城乡体育资源的互补互给,更是体育事业的互融互动,是对“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的社会践行。

3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的结构特征

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理论概念,更是一项具有满足城乡居民体育文化需求,强化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盘活乡村休闲体育资源以及实现城乡体育事业互动发展等社会价值的民生工程。因此,它是由诸多不同属性、不同内涵、不同特质的单元要素按照一定的组织排列形式构成的,并尝试性的勾勒出了理想化的整体结构脉络图。

3.1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的理论结构

3.1.1定位

定位是指提前划定目标、界定范围,要体现出超前性和预见性。研究认为,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典型代表,即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决定了其自身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而也确立了相关政府部门在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和引领地位;体育健身功能依托“农家乐”载体而存在,因此其经济支撑更多的是来自“农家乐”业主的自主出资,即使有少量的外部援助,其更多的是以政府或社会的优惠、导向、扶持、赞助等形式出现。

3.1.2政策

政策是任何社会行动和实践操作的“指南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物未来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同样,科学、规范、赋有针对性的政策方针是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必不可少的。需要强调的是,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政策的制定与采纳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地貌、乡土人文资源以及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使其能够在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实施构建中发挥出应有指导和引领功能,真正的为其所服务。

3.1.3模式

对于模式的理解,其一是指将某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概括为高度的方法论;其二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化形式,以使人可参照模仿[5]。本研究对于模式的理解更倾向于后者,即依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事物的客观情况,将传统“农家乐”打造为能够为城乡游客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经营实体,并使这种模式与理念得到区域化的推广发展。本研究对于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硬性资源的供给渠道来进行探讨分析。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硬件模式不同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因为本研究的体育健身元素以依托“农家乐”载体而出现,并非孤立存在的。因此,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供给主体是包括“农家乐”业主自给、政府购买在内的多元供给模式。

3.1.4管理

管理是指在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正如“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所言:“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根据管理主体所属层次的不同,本研究将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管理主体划分为总体管理层(相关国家政府总署机构)、各级下属部门管理层(省、市(直辖市)、区、县、镇的相关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层(主要指“农家乐”业主)等三个层面。

3.2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的实践结构

经田野调查得知,当前我国尚无成熟完善或初具规模的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经营实体。因此,在对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实践结构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为该民生工程的实施构建理清具体操作的环节脉络。经分析梳理,本研究将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实践结构划分为规划系统、融资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系统、监督系统、绩效评估系统等七个层面。

3.2.1规划系统

规划是指为实现某项事物的长远全面发展,对该项事务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考量以及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研究认为,一个完善的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应囊括五个部分:第一,对建设目标、理念的规划。即对未来发展的目标做出明确的指向,使实施建设的各环节都服务于未来的理想目标;第二,主体规划。在目标、理念规划的基础上,要确认由谁来承担建设活动的任务,其中包括资金的投入与输出、建设的监管与评价等责任;第三,具体操作方案的规划。即指建设主体如何具体实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活动;第四,监督管理规划。是指对建设过程中每一阶段服务质量、建设效果的督察和审核,保障各项事务的顺利推进;第五,效果反馈规划。即对建设与服务过程问题的及时反馈与评测。

3.2.2融资系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财力支撑与供给是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顺利实施构建的前提和保障。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中的营利性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逐渐成为体育财力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并呈现出占有份额逐渐扩大的趋势,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政府体育职能转变的有力佐证。因此,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融资系统是由政府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乡村组织、体育彩票、社会公益金以及“农家乐”业主等多渠道构成的,并通过直接的资金输入或间接的体育器材、设施投放,实现该经营实体的资金供给。

3.2.3操作系统

在本研究中,操作系统是指管理和调控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载体建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各项实施内容的程序。构成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任何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都必须融入操作系统,并在该系统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推进和掌控下,实现该载体建设各项事务的顺利建设实施。根据不同阶段所建设内容和完成目标的不同,本研究将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操作系统尝试性的划分为场地器材建设阶段、活动项目设计阶段、新闻广告宣传阶段、休闲健身体验阶段、健身技术指导阶段、功能效果评价阶段等七个阶段。

3.2.4管理系统

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来组织安排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能够沿着预期目标顺利前进。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要想实现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就要将管理的文化精髓贯穿与整个实践活动中。对于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而言,为使其不再出现类似于传统“农家乐”旅游的困境问题,应当不断创新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其管理服务体系,在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内容的全面化、管理质量的高效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对象的针对化等方面做文章。

3.2.5监督系统

就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而言,其监督的内容与形式不仅包括行政监督,也包含舆论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质量监督、权利监督等在内,并通过法制化与道德化、政府化与自律化相结合的渠道来实现。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本研究将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监督系统划分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农家乐”业主监督。政府监督是指相关政府部门对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整个实施建设过程进行依法督视、依法监察;社会监督是指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对“农家乐”体育健身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的随时监视和督察;“农家乐”业主监督是指承担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建设的第一当事人———“农家乐”业主,对整体项目流程的全程督察和审视,使其能够按照规划目标顺利推进。

3.2.6绩效考评系统

绩效考评系统不仅是对工作效果与质量的评价审核,更是对前期规划理念的再次检验,对于不断完善和细化理论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遵循一致性、客观性、公平性及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本研究将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评价主体划分为自我评估(即“农家乐”业主自评)、消费者评估(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政府评估(旅游局、体育局等)等三级评级体系。不同评估主体所承担的职责与考察的范围不尽相同,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理念、思路、原则的科学性,体育器材、设施投放的合理性,活动内容选择的可行性,休闲健身过程的有效性,体育健身指导的专业性以及监督管理的全面性等内容。

4小结

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不仅是理论机制的创新,更是社会实践的探索。它融合了“体育”与“农家乐”两个不同的社会要素,促成二者的互动融合、共生共荣。通过该新型产业模式的实践探索、社会推广,使处于社会不同层面的组织单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保留和发挥原有价值功能的同时,也通过良好的“化学反应”产生了额外、积极的社会效应。经分析研究得知:

(1)体育健身功能融入“农家乐”载体建设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此举,在创新“农家乐”经营模式,实现体育健身文化元素传播的同时,也在推动农村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盘活乡村休闲体育发展、强化城乡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实现城乡体育互动融合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作用。

(2)就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理论结构而言,研究认为应当充分立足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在其定位准确化、政策针对化、模式可行化、管理严格化等方面下功夫,并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升级理论体系,使理论构念更好的服务社会实践。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3

记得第一次见到xx主任,就被她屋里那一墙的锦旗所吸引,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表扬深深感染着我。当时想,这是怎样一个医生呢,能如此的深入人心,博得这么多老百姓的赞扬?渐渐的,从那水泄不通的诊室和诸多慕名而来的病人,从她对待病人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病人那一副副看完病后欣慰的表情,我得出了答案。正是这种心中时刻有病人,将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热情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也正应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通过这些,使我深刻理解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也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

九月份的时候,第一次下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村民对于健康的那种迫切需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不会再为填饱肚子而到处奔波,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这次下乡,带去的不单只有基础的检查,还提供健康知识讲座,给村民们普及健康知识,让他们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患于未然。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为上的服务理念,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也深深的触动着我,感动着我。一个已经被确诊甲流正在隔离的患者打电话来要求买药,我的同事xx和xx二话没说,穿上防护衣、戴上眼睛和口罩便去了患者家里。在现在甲流严峻的情形下,不顾自己的健康安危,去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承诺,是何等的高尚啊!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4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1、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一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文化分馆15个,图书分馆12个;免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15000人次。二是建成了八旗广场、御路广场、箭亭广场等综合性文体活动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一场两馆”联动效应逐渐显现,运动场利用频率不断提高,大型演出、汇演、比赛等活动接连不断;2019年6月,建筑面积18000多平米的民族体育馆投入使用,基本可满足县内所有文化体育活动需要;2019年10月,珍珠球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为文体活动特别是传统珍珠球运动提供了场地支持。

2、乡镇、街道文化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站舍内配备电脑、音响、室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发图书近18000册,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文化站补充各类文体设备,2019年为各文化站累计发放服装3000套,室内大型音响15套,便携音响30台,乒乓球台一套,象棋桌一个。各乡镇文化站作为联系县城和农村的“中间人”,其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搭建基层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9年6月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县有景台镇、三道镇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全县10个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我局为每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音响、秧歌服、广场舞服、扇子等文化用品。

3、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228个,计划年底前,实现高标准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两室一场一栏(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宣传栏)”的标准,目前已建成107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计划年底前,实现187个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载体多元、活动多样、惠民深入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1、服务载体多元化。经过我局不断努力,目前已打造成几个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载体。一是文旅局文艺轻骑兵文化文艺小分队,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建小分队,把丰盛的文化套餐送到基层,包括演出、培训、春联年画、服装音响等。近年来小分队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农民朋友两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菜。二是送戏下乡,艺术团有限公司每年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把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全县各村屯,每年为农民朋友演出近50余场。三是农民、市民文化节,每年夏秋,文化节如约而至,期间由文旅局、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各种演出、展览、汇演等文化活动共计30多场,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体活动多样化。按照“月月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的文化工作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年均组织、承办、联办、指导各类文艺演出、文艺比赛、汇演、展览、阅读、体育比赛等群文活动50余场次,形成了传统重大文体活动年年办,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的良好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色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小孤山镇农民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营城子镇民间艺术节已举办五届,在当地都有极大反响。

3、惠民工程深入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一是文化用品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均为基层文艺团体发放服装近万套、扇子5000多把、便携音响150多台;二是文化下乡范围更加广泛,除了文化物资发放,每年利用文化小分队、送戏下乡等活动平台,为基层送演出70余场,发送各类书籍共计15000余册,送春联、福字、年画计约12000幅,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春联、福字近600幅,拍摄全家福150多张,惠及基层群众6万多人。三是各类文体培训不断加强,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和下乡现场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每年组织舞蹈、书法、乐器、体育等各类培训近30场,年均培训近5000人次。四是“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深入落实,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从2016年开始,招募了卢晶、张慧敏、张秋菊等几名农村文化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工作,基层文化活力得到很大激发,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三)文化扶贫持续发力,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理念,各项政策向贫困村倾斜。

1、动员贫困村群众开展、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以2019年为例,8月初,通过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全县基层秧歌、广场舞展演活动,动员全县14个乡镇20个贫困村21支秧歌队的872名秧歌爱好者,和14支广场舞队的423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汇演。指导西苇镇孤山河村举办秧歌比赛,指导二道镇宏明村举办文艺汇演,此外,支持二道镇石场村举办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

2、针对贫困村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送演出以贫困村为重点,每年文化小分队及送戏下乡等活动,都以贫困村为重点,年均为贫困村演出20多场。二是发放文化用品适当倾斜,仅2019年针对贫困村发放的服装就达到6500套(件),扇子3000多对,便携音箱近50台。三是针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逐渐加大,2019年6月末,组织文化馆舞蹈老师下乡培训,对我县靠山镇、小孤山镇、莫里青乡等乡镇的贫困村300多名舞蹈爱好者进行了广场舞培训;8月中旬,组织全县27个贫困村60余名文艺骨干到民族体育馆进行集中培训,由专业舞蹈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现场辅导。

3、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目前,我县27个贫困村实现文化小广场全覆盖。二是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我局在2018年年底前,就为全县27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了每个村价值3万元的设备,贫困村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四)保障政策逐步完善

2018年,根据上级文件指示要求,我局制定了《县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县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同时,向县政府报备。

二、文艺精品创作、展演百花齐放

大地历史悠长、人杰地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201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文艺创作者们用笔书写满乡故事,诞生了一大批精彩的文艺作品和精品剧目。

(一)精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6年以来,诗词《临江仙·七夕》获全国最美原创诗词大赛一等奖;歌词《萨满婆婆晚情浓》获得市原创歌曲大赛歌词一等奖;大戏《虎将军和云燕儿》获第四届“杯”全国优秀剧本征集一等奖;剧本《李连贵传奇》入选2018——2021省重点文艺项目;拉场戏《五万块》在首届“金百花”全国小型戏剧戏曲作品展演赛中获最佳剧目奖;歌曲《请到满乡来》入选中国城市音乐名片。

(二)艺术团佳作频出。艺术团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的文艺团体,坚持发掘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展示满乡文化魅力,多年来创作编演了一大批精品剧目,获得荣誉无数。2016年荣获由、文化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发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神话歌舞二人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2017年10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首届东北三省地区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2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南省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7月参加和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9年7月参加和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是省唯一的县,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蕴含丰富。我局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抓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目前,我县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十三五期间,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设施方案》,成立了文物安全保护领导小组,我局牵头成立了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提供了政策和机构保障。二是加大保护力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标牌18套,界桩272根;落实防火、防盗、防毁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加紧修缮抢救,三道乡城子村清真寺始建于1644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修缮前已残破不堪,2018年,在我局的申请和协调下,聘请国内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单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经过非遗中心发掘整理,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其中省级非遗2项,分别是萨满文化遗存和珍珠球,市级非遗23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生活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33名。2018年5月,在我局的申请下,我县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珍珠球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并被省文化厅确立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9年9月,珍珠球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交流互动对提升地区文化,开拓眼界,提高文化工作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传播展示形象和满乡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家级比赛。2016年以来,组建舞蹈队,五次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把满乡舞蹈特色和文化魅力充分展示给全国观众,提升了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参与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坚持文化走出去的理念,积极主动展示、学习、提高。以艺术团为主,参加省二人转小品艺术节,获得诸多荣誉,为文化增光添彩;2019年6月8号,长春市作为主场城市,迎来了中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盛大的启动仪式暨文艺演出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拉开大幕,艺术团的舞蹈《满风神韵》作为地区唯一代表,向观众展示了满乡魅力。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5

关键词:消防;社会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U664.88 文献标识码:A

1社会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

1.1社会单位对消防监督部门存在严重的依赖思想。社会单位的依赖思想主要反映在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知识培训工作中,社会单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把消防监督部门作为管理部门,社会单位对消防主体意识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了主体意识.就缺乏了对消防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特别是在火灾隐患的整改和职工培训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只是一味依赖消防监督部门的检查和消防监督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授课.而在其内部没有一个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和内部对火灾隐患的自查自改和内部组织授课的机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工作的局限性,从而使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隐患反弹、火灾隐患整改不彻底等现象得不到彻底的根治,也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1.2政府、系统、行业主管部门缺乏对社会单位的管理。在社会单位中,政府、行业、系统消防工作缺乏监督管理的力度,对社会单位主管的行业系统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进行对本行业、系统的监督管理,面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消防监督工作人员无法做到全面、细致的检查,从而造成了一些单位失控和漏管的现象。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对区域消防安全环境建设上的投入少,产生了经济发展和消防安全保障不协调的矛盾。造成消防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消防安全意识特别是单位领导的消防安全认识不到位。二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由于客观原因没有牵头部门或牵头领导,都不愿意出头露面推动基础设施改造,从而产生了不推不动的现象。

1.3 全社会参与的意识差,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单位或政府部门对消防执法存在片面认识。一是以阻碍经济发展环境为由,对要求整改的火灾隐患以各种理由拖延和采取虚假方法欺骗监督执法人员,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二是监督执法是对公安消防机构的安全检查持对立情绪。

1.4 消防监督工作在新形式下存在着不适应社会化消防工作的需要。经济建设发展迅猛、传统的思维方式、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而在我们的头脑中还存在较深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法,没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没有认真的分析,客观的评价现实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坐下来踏踏实实的研究新形式、新问题,往往流于表面文章,好大喜功。

2解决办法及措施

一是强化政府重视,提升消防工作统领能力。各地消防部门采取积极主动、多方请示汇报,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始终把加快消防事业发展、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搞好消防安全工作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及时对消防安全委员会领导机构进行充实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办公室职责,建立完善安委会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了消防经费投入、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火灾事故控制指标等年度工作任务,对责任人、责任期限、奖惩措施等内容都做了明确规定。要按照《消防安全责任制考评细则》,对各级政府、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评,严格执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促进了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二是强化部门配合,提升齐抓共管合力。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动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消防工作的良好局面。隐患普查整治中,各地政府专门下发了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全面掀起隐患整治,真正做到“系统抓、抓系统”的良性互动机制。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中,系统、部门要主动宣传,提前介入,全面提升本部门、本系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尤其在工作中,做到相互协调、互通有无,始终把消防工作的好坏摆在部门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落实,建设、工商、文化等部门充分把好火灾隐患“源头关”,优化消防安全环境。新闻媒体部门主动服务,为消防宣传提供舆论支持。

三是强化全民参与,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一是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提升全民认知消防、了解消防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以学校为宣传阵地,进一步拓展宣传覆盖面和广度,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三是以消防站对外开放为载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四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的主流媒体作用,及时宣传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消防安全工作,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安全。五是全面开展重点单位、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单位“社会人”的消防安全素质。 四是强化落实责任,提升火灾管控能力。一方面,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职责,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另一方面,在督察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上下功夫。今年来,各地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市火灾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消防安保工作,及时抽调公安、消防、安监、监察、民政等部门组成督察组,对消防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察。通过督察,进一步督促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了消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强化严格执法,提升火灾隐患整治效果。按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有关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宾馆、商场、影剧院、歌舞厅、车站和旅游景点、网吧等场所的消防安全大检查,效果明显。同时,在各地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公安、安监、消防、建设、工商、教育、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火灾隐患突出的“三合一”场所及沿街商铺进行了全面排查,并逐家逐户逐店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尤其加大对整治火灾隐患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力度。通过整治火灾隐患,优化了消防安全环境,保持了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

六是构建和完善社会化消防宣传体系。进一步做好宣传消防活动,加大消防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消防法规、防火灭火以及逃生自救常识,鼓励群众主动举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同时,加大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工作,不断巩固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切实关注消防、积极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社会公共问题范文6

时间:xx年年*月28日――*月3日

地点:海南海口琼山

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践,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践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在以后开展自身的工作,以及在对客户的沟通应对上,希望能有所借鉴。

一、工厂的总体规模水平

亚泰木业位于海南海口琼山区,占地24600平米,员工600多人。近十多年的制造历史已经发展成一家具有专业规模的木制品专家,在东莞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也小有名气。

走进厂区,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虽然是国内的制造厂家,但是,到了车间,看过那些先进的流水线,那些熟练的技术水平,完全会感觉到现代化的管理。作为木质产品的制造厂,一些诸如木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胶水味油漆味等问题,都是难免存在的,但是工厂已经把这些都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了。走在车间,这些大多的木制厂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似乎在我们工厂并没有太大的困扰,反而是那些管理和效率吸引了大多的参观者。

二、学习过程

如下几点是在工厂实践期间,就我的工作需要,主要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由此得到的一些心得。

(一)木材的选用

工厂最常用的木材还是红木(非洲花梨木),枫木(美国),胡桃木。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司的报价要比国内同等厂家的价格要高的原因——正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二)加工方面

工厂所采用的机器都比较先进,一般来说都是机器自动操作,比如cnc数控机,万能圆锯机,立轴机等。所以,只要操作得当,人员安排合理,一般都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一般来说,工作总结都需要熟练人工)。

(三)喷漆加工

白身加工完成以后,应尽快转入喷漆车间,否则木材会变形。喷漆的流程为:着色(给产品上底色)――底漆――面漆。喷底漆到喷面漆的过程中还要有磨砂的工艺。

(四)镭射和丝印

目前工厂的最大镭射尺寸为:320×320mm,最小为:1.5×1.5mm

镭射后可以上色,最常见的是上黑色,上完黑色,可以使镭射图案更清晰。但是一般不推荐客户镭射后上色,这样的话会增加成本。镭射的费用是视镭射图案的复杂程度而言的,一般来说都是每件产品1块钱。丝印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它的要求是丝印的表面要光滑。

(五)包装

包装是成品完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产品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装工序包含了产品的简单组装、包皮、包绒布、五金件的装配、包装物的制作、对产品的前道工序的品检、产品的包装。

(六)其他配件

五金是常用到的配件。因此,对于一些常规的五金件,诸如一些合叶、铜扣、铜脚等,工厂都会采购一定的数量以备库存。另外像一些在笔上五金件,工厂自己也有制造的能力,很多都可以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