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经济 发展

自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农村相较于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受到地理环境较为偏僻,交通状况不够便利,老龄化较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形势下,要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因素出现的原因,采用合适的鼓励政策进行扶持,引进基层管理人才,壮大管理队伍,使农村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土地上的农作,种植经济作物获益。虽然我国现在在向工业大国转变,但是在农村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还是靠农作物的种植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天气状况也对种植作物的种类有影响,作物的收成好坏受天气影响很大。土地种植对我国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作,那会对我国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土地种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开发新品种,增强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新的播种方式,靠机器设备进行播种收割,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生产落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严重,靠种植农作物收获的利润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而且在种植收获时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收入少且非常辛苦。这种状况导致了很多农民选择放弃土地种植进入城市打工,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的人才和劳动力都向城市流动,会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缓慢,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于是农村的发展陷入了发展落后,年轻劳动力和人才外流,农村发展更加缓慢的恶性循环。

(三)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制约思想解放

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靠大量劳动生产力的支持,还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带领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人们接受足够的教育,提高知识水平,思想上才会获得进步,能够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高素质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是少之又少,他们的日常工作情况都是靠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经验进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农村的经济当然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今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的素质,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一)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

只靠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过大,不能保证农民的稳定的经济收入。生产结构单一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开发多种生产模式,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大仪器设备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农业种植实现科学化管理,也要促进农林牧畜业的均衡发展,使农村的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应对恶劣环境天气的应对能力,受天气因素制约的影响减少。

(二)政府制定惠民政策,加大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生命力。免征农业税,减小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减小农民的负担。还要对认真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民进行耕地补贴,刺激农民的劳动动力,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给农民充分的权利对土地进行支配和处置,从而有助于农民根据当地的特色和地域特征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发展地方特色,提高农作物收益,促进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种植体系。

(三)加强农村的教育建设事业,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结构调整方面不具有创新性,主要是延续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向现代化转型。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对农民进行科学理论宣传和教育,使农民充分了解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和农业种植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鼓励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创建新型的合作经济模式。促进农村的生产高效化,以点带面,扶持重点产业,带动其他次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集体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益先进的现代社会,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农民的生产强度,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引进管理人才,带领村民有目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新时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樊丽英.赵立军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如何快速发展[J].才智,2014,(07).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2

和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仅为1069万元,至1997年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倒数第一。然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这一区划调整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确定了“以小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工业化;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以外引内联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和林县聚集,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4年底,GDP达到44.1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20.15倍,年均递增40.37%,其中第一产业递增20.58%,第二产业递增73.70%,第三产业递增38.09%;财政收入达到3.43亿元,年均递增47.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7元,年均递增19.64%。这一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呼和浩市、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995年,和林县三次产业构成比为71.22:9.60:19.18,极不合理,是典型的农业县,产业结构尚未进入工业化准备阶段,严重地制约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然而,经过九年的努力,和林县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4年底,三次产业构成比已调整为18.14:65.31:16.55,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一、三的转变,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53.0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5.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九年共上升了55.7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6.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9个百分点。可见,三次产业构成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三产比重偏低,但其38.09%的递增速度还是较为乐观的。可见,和林县经济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其速度是惊人的,这一点从我国2002年和2003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不难看出。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837T2052,竞争力动态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 为E级;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545T2026,竞争力动态仍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提升为C级。

只经历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和林县就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给人以启示。

启示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思路决定出路。和林县委、县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几大班子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深入领会西部大开发精神,根据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审视和林县县情,针对和林县地域、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反思和林县的发展历程,反思和林县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旗县差距拉大的原因,反思该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剖析全国、内蒙古发达旗县成功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方针,深刻认识到和林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与党和国家、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大思路、大战略相去甚远,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因此,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从1994年的“7432”产业化工程到1998年的“68”发展战略,再到2000年的“1688”发展战略,每次调整都是观念更新的结果,而每次调整都使得和林县经济建设前进了一步。

启示二: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旗县的经济能否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林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凝聚力极强的领导集体。他们一致认为:只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两个提高”,无论阻力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他们深知肩上担负着全县18万人民的嘱托和希望,作为父母官,“贫困县”的帽子如果在目前这样的大好机遇下仍然摘不掉,“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班子从何谈起?正是有着如此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做到了胆子大,步子稳,不循规蹈矩、不违法乱纪。确定了“舍近求远、先予后取”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模式,树立了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打破常规、开拓进取、超越自我、超常规发展,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短短九年的时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建设、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开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3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团队连续五年被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这一团结务实的领导团队已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后盾。

启示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认真分析研究,达成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因此,和林县除了用足用活中央、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有关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用战略眼光来审视经济发展,把营造良好软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投资者吸引力极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围绕“以开放型经济为重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以改善软环境为重点,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思路,改善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企业发财、我们发展”的意识,多方面、全方位支持投资者发展壮大。同时,和林县还深刻认识到,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在盛乐园经济园区的建设中,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建立起高效、精干、便捷、新型的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内循环”、“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机制,本着“人人是投资环境,事事是信誉形象,奉投资者为上帝”的宗旨,新事新办,特事特办,全方位为客商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实现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良性循环,创造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圳”现象。

启示四:培育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队伍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整体带动,才能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事实已被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如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后由于有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亿利集团等几大企业的支撑,促使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内蒙古盟市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全区乃至全国的瞩目。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是龙头企业带动的结果。九年的发展,和林县已经培育起了蒙牛、伊利、三、四分厂、华欧、兆君等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启示五:以市场为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为检验标准,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和林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构建的几大特色产业如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均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为此,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和林县还特别重视市场的培育,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如蒙牛的冰激凌、液态奶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伊利、三、四分厂的产品如奶茶粉、奶粉和豆奶粉行销全国;兆君在全国设有多个办事处,通过专卖店和商场专柜销售“兆君”牌系列羊绒制品;盛乐制药的麻黄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九强的乳品机械已打入全国五品企业等等,为和林县跻身于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而这样的市场形势势必推动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特色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使其形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方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构建起了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七:依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科技进步,如制定与国家颁布的有关科技方面的各种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注重横向联合,与许多研究院所建立起广泛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基本形成网络,逐步形成了“普及、推广、服务”一条龙的科技普及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带动了县域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预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多元、自主经营、治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

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99年到2011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999年占11.68%,2005 年占36.57%,而2012年则占到近50%。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本的原因在于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有利于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机会均等、规则公正、资源自由流动、企业自由组合。这就需要打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身份界限,消除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孤立并存、相互封闭、区别对待等不合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竞争环境的公平,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正是这种体制机制寻求统一,以及资源配置和竞争环境寻求公平的客观要求之下,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优势互补的内在要求。这有助于整个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统一性的形成,改变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为政、市场割裂的局面,有助于市场机制更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混合所有制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是所有制形式未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2.有利于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

混合所有制经济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经济的局限,集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于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国有企业通过转让国有股权,引入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克服了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投资主体虚位等弊端;民营企业通过参股公有制经济,克服了市场准入政策和自身管理模式的局限,取得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公有制经济一般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拥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具有机制灵活、反应迅速、效率较高等优势,拥有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因此,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再是单纯的讨论“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问题,而是要实现国民共进、国民融合、国民共赢。统计数字表明,2010、2011、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9%、5.4%、4.6%,股份制企业分别为6.6%、8.4%、7.6%,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益较高。

3.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公有制经济还必须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而转向投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从而增强国家经济的控制力;也有利于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有效放大公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中央企业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步伐不断加快,央企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

2005年到2012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的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 项,数额累计达到15146 亿。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央企做强做大,目前已有42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

二、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1.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近年来江苏国有经济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省国有资产总额达到4.4万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制权益1.6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位列全国第2位。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46户,省属控股上市公司7户,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30%。经过整合重组,全省省属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44户减少到2012年的21户,全省80%以上新增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金融、高科技投资等领域,加快向优势企业集聚、向骨干企业主业集聚。另一方面,江苏民营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创造的GDP达3.6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三分之二;民间投资总量突破2万亿元;民营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成效显著,苏宁、沙钢、雨润进入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强。

2.发展的现状

目前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470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1%;工业总产值4.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5% ;出货值59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6%;利润总额2996.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3%。混合所有制企业户均产值3.2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1.2 倍。同时,随着民间投资领域的不断放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综合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不断提高。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有资本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江苏国有企业虽然总规模位于全国前列,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还较少。而且目前全省国有企业中,大部分仍属国有独资企业,股权多样化进展不快。在已有的混合所有制实践中,国有企业在母公司层面与民营资本合资合作的相对较少,国有股占比过高,民营资本未能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形成有效制衡。二是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范围还有待扩大。尽管这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不少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实际上,民营资本在铁路、金融、电信等领域常遇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推拉门”等现象,难以真正进入,也由此影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三是现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融合还需不断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内不同所有制性质股东之间的目标取向、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异,甚至还会有摩擦。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东由于代表的是国家,因此其主要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非公有性质的股东代表其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股份公司中没有一个股东对董事会有足够的影响力,当股东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决策尚无有效机制。特别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在目前国有股占绝对控股权与其他投资主体小而分散的情况下,重大经营决策难免听命“一家之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难以民主。

三、推进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解决好“能够混合”的问题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加大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改制力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向控股上市公司注资等多种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二是放开放宽非公资本的进入领域。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36条”,全面消除民间投资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在金融、电力、铁路等国有资本相对集中的领域,尽快向民营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拓展民营资本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控股、参股、委托、债转股等方式,加快企业形成多元持股。三是建立健全产权顺畅交易的平台。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其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大力培养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产权公开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2.解决好“怎样混合”的问题

一是区分功能定位。按照国有企业从事的业务性质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比例。对于保障类企业,那些占有国家特殊资源,承担必要的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国家安全责任的企业,如金融、石油、电信、电网、军工、重要运输、国家储备企业等,国有资本要继续保持绝对控股;对于公用类企业,那些承担人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企业,如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地铁、机场、基础设施企业等,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控股;对于商业类企业,那些处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有序进退、合理流动,不设股权比例要求。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吸引非国有经济主体参股;吸引外资外商;鼓励和发展生产要素(专利、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的作价入股;允许职工的个人投资入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持股,包括期权激励甚至MBO;发展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计划;鼓励公有产权之间互相交叉持股,包括国家和地方、金融企业和实业企业。

3.解决好“混合得好”的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4

1.新时期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1.1缺乏科技支持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探索销售渠道和 规划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技术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技术支持严重短缺,技术的投入、技术的引进和技术的再开发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效应。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积极的融入市场经济,从而获得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技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是缺乏科技支持的这一主动力量。

1.2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不能缺少与之相配合的服务体系,笔者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缺乏一定的服务体系,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服务体系一直没有完善。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其他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差异,发展资金需求相对较大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在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丰厚的资金支持,所以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一直不健全,由于一些服务体系没能清晰的认识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不了解自身的作用性,多于服务体系的服务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1.3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农民对一些领导班子信任度不高,从而导致不愿将资金交给集体进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的居民普遍老龄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子女都在城镇就业居住,导致对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甚关心。经济发展靠的不仅要有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软实力,换句话来讲就是需要人,经济始终要依靠人才能发展前进。人们的素质高低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村居民的自身素质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问题的策略

2.1加强科技支持与战略部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村更是遍布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各不相同,不同的自然条件意味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面貌。所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尤其重要,要想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化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依托,从而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我国农村经济与自然资源之间形成统一性。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和战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研和部署,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并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到这一规划中来,有重点、有主次的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可见,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的。

2.2完善服务体系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个问题,着眼于现实情况,我们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对人力、畜力的依赖性强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难看出,仅仅依靠人力和畜力是很难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的,而且还会限制农村经济的优化发展。对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着力于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农场,可以实行一些农业机械购买方面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政府要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新的提高。

2.3加大政策支持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是不断增强的,尽管如此,但是在具体的支持政策上尚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可以指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并在现有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拥有坚强的财政后盾。与此同时,从我国政府角度看,政府可以更好的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可以开辟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路径,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会有更好的保障。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 经济发展

一、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原因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超过12%,而今年第一季度升幅就达4%,4月10日一举破7。推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当局出于抑制通胀的目的未加干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7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仅约1%,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4.5%,二者相差较大显示出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较高,加快升值尤其是加快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市场近期的表现也显示出管理当局希望用升值来部分替代通胀的用意 。

2.人民币升值预期推波助澜

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加剧了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态势。由于去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加之美联储频频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倒挂,刺激境外热钱流入中国。统计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49家,同比下降25.26%,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6%;一些小岛国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此外,国内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也有所增加,今年一季度外币存款下降55亿美元,同比多下降89亿美元。同时,一些香港居民在发薪后,只留少量港币作生活费,其余都换成人民币存入香港的银行。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同比大增21%,甚至有一些香港居民将人民币存入内地。这样一来,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为明显。在预期的引导下,形成了自我强化,促进了人民币的加速升值。

3.美元的加速贬值,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采取了持续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方面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另一方面使得美元持续走软。虽然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但在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是主要的构成成份。这一点可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环比数据获知,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月度环比数据一直比较稳定,最大幅度不超过2%,而对日元、欧元的环比波动则较大,由此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存在另一种软盯住。因此,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就会不断升值。

二、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贸易收支理论,一国货币升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的外币计价升高,进口商品的本币计价降低,从而抑制了出口,促进了进口。根据我国2006年至2008年2月进出口月度数据的统计,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月进出口额、月进出口差额同比都是增加的。由此可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人民币升值确实对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我国的农产品,与国外相比,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农产品如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这个优势丧失。而且,人民币升值会使那些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不大的农产品的进口增加。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阻止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的步伐,进口将明显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将造成冲击,影响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可能发生逆转,由顺差变成逆差。

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距,凸现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将使资源部分转向服务业、国内制造业和农业,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人民币升值,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将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压缩了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这样“ 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进一步得到抑制;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 将不得不转向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品牌等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以寻求新的利润来源;从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亦会通过相对价格效应,使得资源性产品、关键技术设备进口将继续较快增长, 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对于进出口重要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言, 尽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投资成本增加, 但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有利于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促使其走高技术、低消耗、高效益之路, 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 从而减少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人民币升值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土壤。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工艺及技术成本,提高企业进口积极性,快速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这也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因此,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汇率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一国货币汇率变化通过财富效应、成本效应、需求效应及风险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但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对于具有真实投资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 人民币升值, 外币的购买力下降, 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以外币计价的本国资产价格上升、注册资本金增加, 外资企业在我国当地购买设备、厂房等前期投资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也会增加。这样, 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和经营成本都会提高, 大大抑制了其在国内的独资和并购行为。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在外”的外商而言,人民币快速升值一方面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影响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口的价格效应降低其产品的成本。因此,对这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较小。对已在华投资且“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外商,其影响又分两种情况,若原材料依赖于进口,成品在国内销售的,会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从而刺激该类生产的扩大;若产品用于出口,原材料在国内采购,国内物价上涨及出口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对该类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抑制作用。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都在内”的直接投资,由于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都在上升,其影响也较小。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分配及分配利润的汇出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未来外商直接投资起抑制作用。

4.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进而降低货币供应、生产成本、海外收入、预期等,从而对国内产生类似于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降低国内通胀水平。但在实践上,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一直不断地上涨,在我国出现了升值和通胀并存的局面。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作用目前并未显现出来。当然,引起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有供给冲击的通胀压力、还有结构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但由于成品油等资源品价格仍未放开,又加上国际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这一效应被大打折扣。

5.对就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导致其就业机会的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国内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人民币升值,也会使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这会让国内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国内部分行业重新洗牌,企业缩减业务甚至面临破产,很多人可能因此失业。

6.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人民币快速升值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潜在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在大幅升值的预期下,人民币升值必然吸引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国内。国际游资具有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的特点。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投机的盛行,为日后金融市场的动荡埋下祸根。另外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必须斥巨资回收外汇,使得市场流动性过剩。

三、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投资、消费进而对就业、物价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采取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应对策略是必要的。首先,改变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措施。实践中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可以说明寄希望仅依赖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并不现实,相反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从全球的视角,可以发现通胀正在全球蔓延,饱受通胀之苦的不仅仅是中国,因此,要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应只在国内的框架之内,也不能过重的依赖人民币汇率政策,而应在更广的视角下,采取多种的政策措施综合治理。其次,采取措施引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缩短了升值预期的周期,容易引起外资的集中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曾出现游资集中撤离、金融市场遭受重创的实例,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中国今天所处的时期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更为敏感,如果市场存在持续的升值预期,将造成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利率不断下跌,可能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虽然我国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热钱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一方面使得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另一方面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有关的管理办法,细化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监管,必要时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最后,鼓励对外投资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鼓励并引导资金对外投资,既可以减轻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又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降低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压力和预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是目前经济条件下的首要选择。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汇率波幅范围扩大,将会增加投机资金的风险,使投机的动力减小,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韩 燕:人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J].世界知识,2008(2):50~51

[2]曾 铮: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特区经济,2007(5):16~23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6

[关键词]新区发展,经济学浅析,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化已在我国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新区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城市空间结构向外拓展与新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动因,它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深刻认识城市发展和新区发展的经济学成因,探求城市新区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将有助于把握住新区发展的方向,指导新区发展的实践。

1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动态

1.1对城市新区的认识

城市新区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旧区的概念,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两个方面。城市新区是伴随着郊区化的出现而发展的。郊区化代表了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外溢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城市新区是指地处郊区范围、具有相对明确发展界限的集中城市化区域。城市新区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上都存在可感知和被认同的界线,它相对于城市传统中心区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它是城市复杂大系统下的一个各要素齐备的子系统。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城市郊区化与新区发展相对于中心城区和城市行政区发生在同一地域空间,新区发展是城市郊区化模式的演进。

1.2 中西方城市新区的理论动态

西方早在20世纪初即致力于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探索并出现了大量有关的理论研究。其中又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最为著名。沙里宁的“有机疏散”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

K・J・巴顿系统地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去研究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空间经济分析方法,并以成本效益分析等新方法对城市经济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新城市主义运动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美国人认为,新城市主义提供了消除郊区蔓延,城市衰败的发展方式,并提出了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有益发展的若干原则。1997年,Glendening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知道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州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和后来提出的紧凑城市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高密度的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旨在减少对能源和消耗和资源的浪费,以保护生态和环境,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三种理论对当今的城市新区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城市拓展的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90年代该领域的研究更趋活跃,研究方向也从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转向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方面,并且对大都市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转型、结构变迁等新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2 城市新区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浅析

郊区化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伴随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种种“城市病”的产生,从而掀起了城市离心化运动。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城市外部跨越式发展地区,包括城市中心区的卫星城、科技园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综合性新城。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城市新区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动因。

许多城市的衰败、竞争力下降往往是忽视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结合。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产业特点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和规划各种“产业空间”的物质载体,可以使得城市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2.1产业集群是城市新区经济的核心支柱

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是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应该采取产业集群的基本战略,培育和推动产业集聚,营造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环境,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

2.2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

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就是要形成城市新区的“产业高地”,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服务,对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生产规模的扩张力。

同时,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不同产业都有一个新旧更替、彼衰此起的过程。优劣势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产业的选择必须把握产业技术的发展与方向,抓住具有潜力、特色的长品和市场竞争力,重视潜在优势产业的开掘和开拓。

2.3园区建设是城市新区经济的重要载体

当今时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区、科技园区正成为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科研开发、商务贸易、生产制造三位一体,成为新区经济核心。在发展“园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益的规模经济,形成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园区三位一体的城市经济新高地。

3 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的经济学方法浅析

从学科意义上讲,关于城市研究的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并与城市问题的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采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来考察城市问题,特别是城市新区发展。

3.1经济学习惯于将各种行为始终视为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但与一般经济行为相比, 它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更多体现在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追求。

3.2经济学分析总是从个人出发,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是由个人到组织。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政府的组织行为,是在掌握个人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以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相结合作用的结果。

3.3经济学研究各种行为时,都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城市的发展亦不例外。而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城市的效益更加体现为综合效益,即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结合。但不容置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学成因以及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动因分析,可见城市综合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应当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基本研究视角。在我国城市新区逐步发展的现阶段,必须立足中国实情,通过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学习,创造新区发展研究的可行性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研究框架,指导城市新区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

4 对于未来的展望

回顾城市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最早的向城市中心集中,发展到向郊区发展的分散模式,现在又重新回到紧凑型发展的模式。集中与分散,这两种模式穿插与城市发展史,是共同存在的。面对中国的新区建设,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下通过实践探讨出适应不同条件的多种模式和范例。唯有如此,才能找到适合当今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 . 城市规划,2001 ,25(8) : 7-12.

[2]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续 J .城市规划,2001 , 25 (9)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