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1

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大多语文教师在思考和探究这两个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已经作了概括性要求,正是因为它的概括性,使得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深入研判、细化课标,叫什么的问题就了然于心。自古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就是好的方法。对于现行那些教法,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的运用,并加入自己的灵魂,我想这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具体到一节课立教什么,如何提高课堂效果,其实课标已明确界定。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出发点。

1.以课标为准、学生为本,确定目标

1.1吃透课标,做到心中有标。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规定了学生发展目标,对不同学段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学要在一节节课中去落实。课标的界定比较宽泛,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实际,把一个个的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的单项目标。学段内的语文教师要通力协作,规划处每一年级应达到的目标,在备课与授课中逐一落实。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去落实每一个目标,只要突出1——3个目标即可,这样就克服了语文课堂的随意性和无小型的弊端。

1.2因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受体又是主体,要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的时效性,就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学习目标。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多,要一个一个去确定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课堂也很难提高时效性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班的群体学习特点去定下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如这个班的学生普遍接受能力较强,那么我们可以在基础知识这一块加快速度,而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果接受能力较弱,那么我们在基础知识这一块就得多花点时间了。一个班少数学生接受能力强或者差,不在教学目标的考虑之例。毕竟教师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那是终极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选定时,教师主要侧重的还是基本面。

2.灵活的课堂形式,激发兴趣,提高实效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突显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可以说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语文课。而且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突出学生的参与体验,审美愉悦又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用什么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又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呢?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死板硬套,从一而终。我觉得在短短的四十五钟之内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突出其某一个方面。课型的确定与选择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为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可以开设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歇后语对答比赛,文学常识抢答,古诗词背诵比赛等等课型。

如果为了训练学生表达与听说的角度来看,可以开设诗歌朗诵课,演讲课,辩论会,绕口令,对口相声,课本剧表演等等课型。

如果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开设作文课,改作文,仿写,扩写缩写,用指定的修辞手法造句等等课型。

有人会说:课型多样化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去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是否下降了呢?俗话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只要学生的兴趣上去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事实证明,语文教师要能从课型的选择上去多下功夫,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的运用,将使学生极大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一走到教室门口,学生们就坐得端端正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时,你就会明白这节课会是怎样的效果了。

3.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获取到知识的营养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了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语文教学,由于它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比别的科目更加需要多媒体教学。有了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例如,讲到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学生对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怎么也无法理解。因为学生没到过沙漠草原无法想大漠的美丽与壮观。于是,我从网络上下载了一组塞外风光图片,用这些图片引入到要上的课文中去。在同学们的一片啧啧赞叹声中,同学们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还有,在讲到《骆驼祥子》这篇小说时,我用课件播放《骆驼祥子》电影片段,学生观看时一脸的沉重,学生在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美的同时,也对祥子这一艺术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2

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自学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弱。平时我们觉得学生不主动学,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地讲其实效果并不好,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自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各种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然后分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分数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高效课堂的主产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淡化分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我们一定要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分数只是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并不能说明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我们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有爱心和耐心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前两年我教的班里有一名学生,除了学习样样在行,上课说话、吃东西,作业不写不交。在一次他被停课的时候,我让他来办公室打扫卫生。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学习,他说:“不是不想学,是自己太笨了,什么也学不会。”我就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觉得你笨。你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愿意学习。”随后我就给了他几道简单的练习题,让他现场做,他做出来了。我说:“既然你能学会,为什么不学呢?”于是我又给了他一些稍有难度的题,让他拿回去做。过了两天,他来问题了,有些会做,有些不会做。我把题看了看,给他讲了讲。他明白了。通过两次的沟通,我发现他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课了,知道努力了,上课违纪的情况少了,平时的作业也能交上来了,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这就是进步。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心学生,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欣赏学生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3

(一)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1.精心设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激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维。

2.有目的地提出问题。

3.向学生提供有关新知识的丰富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使对所学对象有足够的领会和理解。

(二)循序渐进原则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延续和深入,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教育下,课本内容有了很多的改进,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过去许多在中学才能见到的知识,在小学已经有所学习。所以作为中学的数学教师,还必须要了解中小学知识的衔接,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1.初中数学教学应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上,很多的教学内容,停留在认识、知道、能说出等浅层的认知程度。比如,对称、视图、变化的量、统计、圆、方程等,学生掌握得很浅。到了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日俱增,在初中时再学这些相同的知识,可不能是简单地从头开始,而应该从高一步的起点出发,让学生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并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掌握程度,既不可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也不要进行重复劳动,浪费学生的时间。

2.初中数学教学立足于小学数学之上,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教学,应更重视直观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推理、规纳总结、创新意识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高中生活和大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3.要重视初中数学中的符号语言。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相同内容的教学中,有很多情况都是让学生做直观的观察总结,对一些概念的定义,没有直接给出。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基础,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范定义,规范书写格式,规范符号语言,使学生对于用数学符号及图象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打下牢固的基础。总之,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贯彻启发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最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

我们知道,教和学是相统一的,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传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初中一到三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有二百个重要知识点。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那么到了临近考试,必然是不分主次,顾头顾不了尾,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流水,不断线

每天在学习新课的同时,要安排几道复习旧知识的小题,题目要小,但覆盖面要大,每天只用5—10分钟,不加重课外负担。这样,每天几分钟,可以做到题不生,手不生,心里有底。

(二)设计题组,以点带面

数学是按知识系统由浅入深学习的,但是到了复习阶段,仍按这个系统复习,往往是简单的重复,不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找到相近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阶段应精心设计一些题组,由点带面,效果将是不一样的。

(三)重点知识,力求熟练

在初中数学中,有一些知识应用的频率很高,对这样的重点知识,应该做到弄懂、熟练、会用,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它,应用它。

(四)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做数学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个是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进行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这个不足,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而大部分的情况是,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去追求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之所以建议学生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某一个反复点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清楚,现在发现原来就是某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五)就不懂的问题,积极进行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教师被批评,问同学被别人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就会更难理解。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同学的步伐。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三、结语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4

教材内导入即直接借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导入。导入的方法主要包括介绍背景导入、关键词导入、主题句导入、审题导入、提示问题导入、提炼观点导入、点出人物导入、叙述故事导入、事件导入等。它的优势在于导入内容本身就来自教材,不必为与教材相契合而劳心伤神,这种导入方式比较适合记叙文、议论文。在教材内导入的诸多方法中,关键词导入、提示问题导入、叙述故事导入和事件导入比较好利用,也比较符合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方式开始由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比如在讲《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板书“生活=生存,是√还是×?”然后问同学们“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两个词有没有区别?如果有,那它们区别在哪里?”同学们踊跃举手,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这时我说“好,同学们先保留意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滨逊漂流记》,学完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同学们有写日记的习惯吗”“你们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写日记呢?”“好,那鲁滨逊为什么要写日记呢?”……最后,在黑板上板书“生活=生存√×”,整堂课环环相扣,同学们好像变成了漂流的鲁滨逊,直到下课还陶醉其中。

二、教材外导入

教材外导入即利用非教材知识或者教具进行导入,它主要包括名人轶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歌曲音乐导入、名人名言导入、情感意境导入、对联诗歌导入、寓言典故导入、游戏活动导入等。教材外导入不受教材限制,内容及形式可灵活多样,应该说比教材内容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学生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情感指向日益广泛。他们的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也使他们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这就使得导入的方式更多些。如插图视频导入、情感意境导入、寓言典故导入等。比如在讲《三峡》的时候,放一段《三峡》录像请同学们讲讲感受,讲《中国石拱桥》时搜集中外的名桥做成幻灯片等,请知道的同学们给大家讲,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生的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个人的主动适应替代了原先对外界要求的被动迎合。因此,在课堂导入时设计一些由学生参加的互动环节,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比如在讲《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请喜欢动物的学生学一种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让大家猜是什么动物。在讲人物描写方法的作文课时,请一个同学用两三句话描述班里的一个同学,让同学门猜猜他描述的同学是谁等(板书“猜猜他/她是谁”)。

心理学家将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断乳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生们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他们或好奇、或焦虑、或苦闷、或善变、或兴致勃勃、或桀骜不驯、或稚气未脱、或自以为是……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在这个时期,在教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在结合教材文本实际的同时,运用切合中学生接受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导入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有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引领学子们更好的搞好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骏乐.花季心路——初中生心理健康读本[M].浙江:,2001.

[2]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山东:山东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5

(一)引入音乐元素

音乐节奏欢快或悲壮,更能直击心灵,带给欣赏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而这些往往是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将音乐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可以用音乐特殊的视角来传递语言所不能传达的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与意境,这使得语文教学更具生命的活力与魅力,更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我们可以利用与文章感情基调一致的音乐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二)运用画面效果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画面比起文字更有吸引力,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课本插图以及一些图片、影视剧资料等来增强教学的画面感,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引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的学习活动。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相关的图片,用图片不一样的角度来让学生传达信息,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如临其境,进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想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述的。

二、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主动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展开认知活动,这正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对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问题没有价值,或是频繁发问,都会失去提问激趣启思的功效。

(一)问题的探索价值

教师要在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所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贴近学生的发展区,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针对差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对于优秀生则要提出一些综合性题目,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性运用。

(二)提问的最佳时机

不分时机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机器,而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把提问当做一种负担。这样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使问题推动学生认知,引发学生思考。为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以趣味性提问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以探索性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在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以启发性提问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在学生知识点零散时以总结性提问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交流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范文6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活动中,会和教师有积极的情感交流,教师也会很容易调动起课堂的气氛,学生也会踊跃参加,紧跟教师的步伐。他们会对教师的一言一行言听计从,会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如果教师还能不断地帮助学生来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他们便渐渐对教师产生信赖甚至是依赖感,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英语这门课程,那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要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就会以饱满的情绪来上好这节课。

2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使学生的耳、手、嘴、脑全部动起来。根据课本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到场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去完成任务教学。比如,仁爱版初一教科书中,有个有关购物的话题,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从家里带一些自己闲置不用的物品,在课堂上就可以现学现用,来向其他同学兜售自己的东西,挣到钱之后,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整个班里就布置成了自由市场的样子,学生们用英语交流居然买到了既便宜又喜欢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大量地练习了英语口语,而且也真正发挥了英语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还比如在学如何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可以让他们自己来描述一下最好的朋友或最喜欢的明星,然后让大家来猜猜他所描述的这个人是谁?不管是描述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进来,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3细心设计好每一道练习题,确保学生不做无用功

3.1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应当注意习题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在以前的英语练习作业的布置上,多数教师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些机械重复性的习题,这样的作业不仅枯燥无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改变作业的内容,在布置练习题时应当保证习题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当注重英语课堂练习的时效性,在布置课堂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第一、布置的练习应当能够使学生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第二、保证练习题的质量,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练习效果,以此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3.2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习题有针对性每一节课都会有它的教学重点,围绕着教学重点,在每一节课都会设计相应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教师如果在每节课课后设计出围绕着重点的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战操练的话,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可以让学生们用重点的语法或词语来多造一些句子,或者让学生围绕着这些重点词组来写篇小文章,这样就会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也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4关心学生的成长,适时给予学生鼓励

成功的快乐属于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鼓励学生的形式引导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运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深刻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当适时且客观地鼓励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都应当得到教师的鼓励,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或者掌声鼓励,都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且多次激励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产生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纠正错误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一定要做好形成型的评价。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为4~6个最佳),教师每布置完一个教学任务之后都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完成,发挥其团队合作精神,让学习好的辅导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快下课时,大家一起评出今日最优秀的小组,并由教师来进行鼓励和嘉奖。

5耐心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并注重学生的心理基础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好基础知识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基础教学。

5.1注重语言基础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英语教学,逐渐从注重读写到注重实际运用能力,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就应当注重语言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多锻炼学生的口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会第一时间接触到英语会话教学,这也是学生初步接受英语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口语练习,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注重阅读训练。在国外,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五万多个英语单词,而这些正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使用的,由此可见,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③还可为学生多创建一些英语交流的平台,比如英语角,在英语角中,学生可以和教师用英语交流,也可以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用英语说话的习惯,尽量多说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