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1

1 现行教学评价的不公平性

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有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之分,且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教学质量评价上却仍然采用统一标准,评价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偏颇。消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公平性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课程分类排序法:在评价分数统计后,将可比的同类课程进行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这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优、良、合格名单。因为通过同类比较,更能说明评价结果的好与差。此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1]。

2 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一刀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必须根据高职课堂教学的特点,制定适合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更加注重讲练结合。质量标准应具有多元、柔性、个性的特点,多元要求为教师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性。柔性要求避免一刀切,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个性要求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允许教师个性化教学,鼓励改革和创新。

3 监控评价结果运用过于功利性

课堂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结果,做为教师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学年度内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定成绩为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评为优秀教师,不得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发或少发教师奖励津贴。连续两年评定为不合格者,调离教学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目前,高职院校评价结果反馈滞后,需要到下一学期才能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而且还只是一个笼统的分数,无法得知在哪些具体方面存在不足。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增强教师对评价的参与意识,反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被评者远离了评估,甚至激化了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是一个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必须建立全面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4 学生评教能力低

目前,高职学生的评教能力较低,需要培养和引导。要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的意义对学生详加讲解,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匿名的形式反馈给教师,为教师提供关注学生学习的依据。其次,学生评价应在教学过程的中后期进行。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课堂教学可以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学期的中后期可以避免期末成绩判定等因素的影响,心态比较平稳,有利于客观地进行评价。每学期评价的时间应略有差异,不固定于每学期的第几周,以免教师和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学生评教应集中安排,便于学生对被评教师进行横向比较,形成差异;对于经常无故缺席、学习态度极其不认真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上报教学主管部门,在学生评教时,取消这部分学生对教师评议的资格。

5 专业课实践课堂监控过于薄弱

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课堂讲授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次是坚持以实践为本。要根据专业实际,在课堂讲授中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在课堂讲授中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6 信息搜集不全面,造成监控评价中的工作偏差

鉴于学生座谈会的举行时间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时间不一致,有的系部安排在教学初期几周内,学生对教师授课特点及风格还不了解,这时得到的信息可能因存在个人喜好而片面化。对于教师而言,是不公正的。因此,教学评价组织部门在每学期教师教学评价中后期,从学生和教师那里收集反馈信息,以分析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得失,其中包括学生与教师心理偏差造成的不良效应。这种后效追踪,有利于纠正教学评价工作中的偏差,优化评价主体和教师的心理,改善教学评价工作,真正达到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课堂教学监控与评价的内容既要有反映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思想的高水准要求,也要有过去教学经验的精炼和概括;既要有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又应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指导教师及时调整和矫正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状态,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能通过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2

一、教师必须运用合理、规范的语言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的普通话,这不仅仅是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还是教师对学生负责的重要表现,这既有利于引导学生语言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防止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现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就教师而言,必须学会使用普通话,只有这样,才能将规范的普通话内容传递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范围中有效地掌握各项基础知识。

二、教师可以使用别具特色的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通俗地说就是教师说的话,因为学生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到并指引自己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广泛关注。

1.准确有声语言的运用

本文所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准确性有声语言是指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确切性地讲解自己的认识以及理解等的语言。其中学生能够正确、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是有声语言得到应用的基础,而学生能够确切性地讲解自己的认识以及理解是有声语言运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尤其关注语音的准确,其次,还要注重用词的恰当与否、语法是否合理等。

2.鲜明有声语言的运用

鲜明语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精炼,只有精炼的语言,才能防止教师因过多的解释而导致学生对概念观念等模糊混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鲜明性,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基础性、规律性的知识,对非基础性的、没有规律可言的知识,则可以一笔带过;就教学方式而言,必须使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实践法以及表演等。

三、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1.神态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采用有声语言的形式,大多时候学生都是在听教师讲解,值得注意的是,在听教师讲解的时候,学生的眼睛应当是紧紧盯着教师的面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面部神态,在讲解时必须保证神态的自然、适度,比如教师在讲神话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夸张、惊讶、向往的表情,这样的表情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体态语言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3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设计在其原始概念的基础上有着独特的核心内涵,这些核心内涵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一般来说,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核心内涵包含3部分,即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1.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完成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将这项工作有效地分解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才能确保目标的整体完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核心内涵表现为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也就是说如何在一节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语文能力的培养。例如,如何在一堂课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何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记叙文的类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可以表示为将语文相关能力培养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具体路径。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具体方法。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往往轻视语文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不配合、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语文任课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核心内涵表现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方法不感兴趣,语文教学设计就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举例子,做出详细的方法指导。3.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能否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是一个老师教学能力强弱的直观体现。从实际情况来看,任课教师往往会出现课堂时间使用紧张或者大量“富裕”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表明教师未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掌控。但是进行有效的掌控靠的不是个人临时的主观发挥,而是依靠科学周全的教学设计。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修辞手法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都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如果教师不能依靠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提前规划,往往会造成教学任务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就表现为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进行全面的把握,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要求

1.必须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必须将主要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任课教师不能将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分析考试命题规律过度地带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因为这样的模式显然是与素质教育思想相悖的。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任课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标,而不能过多地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2.必须能够有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为相关的教学服务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首要目的。因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教学设计合理性的基础,如果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失败的,就是不合理的。3.必须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语文教学设计无论包含多么先进的思想,还是采用多么高明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这也是教学设计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关键。如果教学方案设计不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就会导致教学设计的应有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运行。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

1.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基本信息,教师才能科学客观地构思教学计划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成功开展依靠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使教学设计满足相关的要求。2.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是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载体,因此这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一部分信息,才能够对教学任务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把握这一方面的基础上就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掌控。3.具体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工具,只有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师才能够将自己的教学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展。因此,具体的教学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能够提高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作者:麦培灿 单位:广东省江门鹤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静霞.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改进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主场所。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都是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这句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口号,将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每一位教师终身的追求。中学的语文课程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1978年开始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到今天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三十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发生的变化还是巨大的。比如,那套曾经长期统治语文教坛的“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总结中心――归纳写法”的僵化死板的程式化做法就已不多见。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就没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比较严重,因为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高。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格局没有被彻底打破。只要深入语文课堂,不管是农村的一般学校,还是城里的重点学校,不管是实施新课改已经多年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还是正在进入新课改的普通高中都会发现,尽管课堂上不乏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依然被称作“讲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依然叫“听课”。

现实表明,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比较落后,教学观、师生观还没有伴随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而发生应有的改变。

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角色到底怎样定位?课堂上有没有必要每篇课文都要由老师讲解、分析?这些都不是新话题,而且应该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只要读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著名语文教育家们的论述,看看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们的教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2001年就颁布并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如: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显然,如果每篇课文的教学,总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就只能处在被动听讲的位置,就必然不能“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缺少“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不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到头来学生就不能“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终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所谓“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就是要让教师的讲解、分析尽可能地减少。通览这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到“实施建议”,最醒目的字眼,都是跟此精神相同或相近的,如“积累”、“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在“教学建议”中还有这样几段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既讲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又对学生、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在教学中的作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学语文教学,主要由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口语交际教学等部分组成,其中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关于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已经在全国推开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将高中语文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其中“阅读与鉴赏”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关于“阅读与鉴赏”的教学,2003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更进一步提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5

课后评议时,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表现非常满意,部分老师也对张老师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他们认为张老师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品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再现文本所创设的情境,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语文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要达成,有规范的路径要因循,有科学的策略要遵守,却又是不可置疑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旦盲目地逐新舍“规”,求异弃“正”,甚至跨越了语文教学的边界,突破了语文教育的底线,语文课也就难以避免地变成四不像的“边缘课”。

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课堂自主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自然应该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借助有效的师生互动促成精彩的教学。可是,作为有独立认知的语文教师,我们也不能放弃语文教学的底线和原则,无条件地听从学生的“指挥”,更不能“丧失”自己“教”的主体身份,将“语文人”的职责迷失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模糊认识中。应该说,那种以为只有学生“充分”参与了的课堂活动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认识是偏颇的,也是有害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基于这样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咬定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根本目标不放松,引领学生经由语言文字这一路径,走进文本深处,以获得文化的熏陶、思想的浸润和精神的滋养。至少,不能舍本逐末,让学生在无节制的游戏中“享受”并满足于浅层次的愉悦感,以致将语文教学引入歧途。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获得的强化应该是正向的,但又不该过度,能够变“强化”为“优化”最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真正指向文化、思想、精神领域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类语文”却“非语文”的演练。如果将学生的语文活动停留在“身动”的层面上,让他们完成没有“心智”参与的游戏似的“盲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必然会有名而无实。

语文教学不能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虽说所有的学习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游戏活动,语文课堂上也不应由教师一本正经地讲授说教,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生成对语文的厌倦,但语文课不等同于艺术表演课,游戏也不应该成为语文课堂里的主角。语文课堂里的游戏不仅要能化解学生的学习厌倦,还应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倘若偏离了养性怡情、启智润心这一终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就会被游戏推向语不语、文不文的尴尬境地,甚至沦为游戏的对象。

教学贵在创新,但所有创新都不能背离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宗旨。像张老师那样,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并且在“重感性体验”的学生提出“非理性要求”的时候,不加辨析地予以满足,虽然不能说旁落了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但却也让语文课失去了润人无痕、育人无形的语文味。尤为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张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学规规矩矩的语文,规规矩矩地学语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让“初识”语文的他们“发现”语文学习无非就是做做游戏,那这一开始的语文课带给他们的,将会是有害的影响更多。

从根本上来说,语文课堂上游戏类的“”活动,是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理解肤浅、对语文新课改认识偏颇所致。当下的语文教学花样迭出,流派众多,有着极富媚惑力的诸多“春色”。教学方法和解读手段的群峰并起,使得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虚假的繁荣。只是,表面上的“繁盛”带给学生的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结果似乎不像我们一厢情愿所想的那样激动人心。而对于定力不够的语文教师来说,想不受模式诱惑,不为流派影响,在鱼目混珠的理念袭扰中守定语文教育的本真,在迷心乱智的课改大潮中握住语文教学的命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让学生活动起来不仅有“生本”理念的支撑,还可以让课堂里有极富感染力的讨论声、激辩声和喝彩声,使平淡的课堂“活力”四射,从而将语文教师推到成功的课改前沿,去大出风头。也正因为功利思想的助推,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声”有“形”,有人就“不拘一格”,将语文课上成了与听说读写相去甚远的“伪语文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将语文课上得没有了语文的“质地”后,却又拿理念的更新和实践的创新作为“挡箭牌”,标榜自己追新逐异正是悟得了语文教育真谛的结果。殊不知,理念的更新不应该是无准则的,实践的创新也不可能是无止境的,任何教育手段的选择,都不能无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漠视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让语文课在貌似热闹中偏离语文教学的正途,让学生在看似有意味的参与中远离语文的“疆域”。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结课方法 教学建议

一、结课的实践意义

1、结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根据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得出,结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结课既是本节语文课结束的标志,也是下节课的开始,对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有重要作用。课堂总结与新课讲授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最终学习的质量与结课成功与否有直接关系。高质量的结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因此,为启迪学生思想,教师应重视结课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以便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的授课水平。

2、结课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尽管结课环节所占据课堂教学的总时长比例很小,但不应轻视结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下将归纳总结语文教学过程中结课所真正体现的几个作用。(1)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增加学生注意力;(2)高可以很好的将新知识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以起到串联知识点的作用。(3)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引导至教师所事先设计好的方向。(4)易于学生消化知识难点,同时增加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5)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更加系统化,利于学生掌握和了解整体知识难点。

二、结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结课要做到完整性

教师往往会在开讲新课时设置种种问题,以便提升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自我解决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从而进行课堂教学。此外,课堂结尾应紧密连接课堂所讲内容进行设计,使其成为本节课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并尽量与导课内容相互照应,紧密贴近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如果只注重导课的编排设计,忽视了与之对应结课的内容安排,会造成学生对本节语文课在逻辑和结构上模糊不清,难以让其真正消化吸收本节课所学内容。

2、结课要做到适可而止

结课应坚持适可为止的原则,杜绝提前或拖延下课的现象出现在教师结课环节中,确保学生可以准时下课。提前结课不仅会影响授课效果,还是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掉;拖延结课又会使学生休息时间减少,影响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鉴于此,以上两种现象应尽量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避免。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方法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出台,因此需要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学习,以发掘最佳授课方式来满足当前教育形式的变化。尽管有多种小学语文课的结课方法,但是各种方法又可以在不同教学内容中交叉使用,绝非彼此孤立存在,只要找准使用方法,结课内容首尾相互呼应,就必定会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也会在高质量的课堂小结中获得提高,从而真正激发其学习语文、喜欢语文的兴致,从而提升语文授课的质量。

1、自然归纳性结课

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以使自然结课方式表现的更加自然,将本节语文课的内容与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下课铃声刚好响起结束本节课程的时间为宜。与此同时,为了将完备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学生脑海中,可以在结课环节中巧妙的使用归纳式结课技巧,以便将教师授课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理解。此外,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的使用自然归纳式结课技巧:(1)教师应将授课内容在备课阶段进行分析;(2)授课内容结构应由教师把握好;(3)教师应注意课堂时间与授课进度相匹配;(4)教师应主体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5)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归纳上课内容。

2、巧设悬念性结课

因为小学生猎奇心理重,所以其具有很旺盛的求知欲。借此原因,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悬念问题的形式来进行结课,激发学生课后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此同时,该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期待下节课的到来。但是,巧设悬念的结课方式也存在一些教师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教师为保持授课内容的连续性,所设置的悬念应上下呼应,其次,学生的兴趣课因为悬念的设置而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最后,悬念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生活。

3、练习升华性结课

课后练习与结课都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升小学语文授课质量,教师可以将上述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练习式结课方式来升华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使用该结课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显著加强学习效果,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作业;(2)教师在学生课余时间巧妙的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比赛或游戏;(3)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讨论环节。

4、表演游戏性结课

有时因为一堂课的容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学生的身心已感疲劳,或者由于课文的内容较为平淡,学生缺少兴趣,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用提问、复述、练习等单调的方式来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教学效果是无法保证的。教师应考虑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例如表演游戏,来进行结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恰当引导。结课技能包含在教学方法之中,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和钻研的课题。尤其是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时数减少,教学目标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深入钻研教材,搞清楚所教授内容各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大量和本课程有关的信息,经过恰当取舍,不断提高结课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