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56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c)-0055-04

Health education nee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I Yang1 ZHONG Xiaohong2 GENG Renwen2

1.School of Management,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ory for better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ng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analyzing the factors as well.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19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chosen by convenient sampling in three hospitals in Guangzhou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7. Data were described by general statistics and analyzed by t-test, variance analysis o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22.0 software. Results The score of disease awareness in COPD patients was (11.73±0.39) points, which showed that COPD patients were lack of disease cognition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education was strong. Patients′educational level, occupation, income,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and duration of disease had influence on their health education needs (P < 0.05). Conclusion The demand for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o it is indispensable to fully assess their needs before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Moreover, it′s suggested to improve patients′ health literacy so as to provide targeted and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investig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9.9%,居我国疾病负担第4位[2]。慢阻肺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稳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3]。慢阻肺患者普遍病程长,大部分时间回到家庭和社区度过稳定期[4],稳定期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关注度高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A防、诊断与治疗全球策略(2017)》指出,通过加强对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减少急性加重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建立在对患者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提供健康教育[6]。慢阻肺患者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不足,难以主动识别自身健康教育需求[7]。参考既往研究,本文通过对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度考察,评估其健康教育需求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医联体内两家基层医院,通过便利抽样对13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经医生诊断为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无认知和行为障碍;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处于疾病终末期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制订调查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等;疾病相关资料:慢阻肺病史、合并症、是否需要氧疗等。②患者综合评估:慢阻肺患者生活评估量表(CAT)[8-9]、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10]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11]。③患者疾病知晓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使用疾病知晓问卷对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评估,分为5个维度,即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营养知识、康复锻炼知识和情绪控制知识,共20个条目。每题1分,满分20分。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通过伦理审查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于患者出院当天调查。调查者向患者介绍研究目的,承诺匿名填写,对资料严格保密。由经培训的3名研究生,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7份,回收率为95.5%,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3.0%。请呼吸科临床专家2名、老年护理学专家2名、呼吸科护理学专家1名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分析,专家评价内容效度为0.92,Cronbach′s α系数为0.877,信效度较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2和Excel 2013对数据整理编码,导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1.1 人口社会学资料 119例有效样本中男98例(82.4%),女21例(17.6%);45~65岁42例(35.3%),>65~75岁54例(45.4%),>75岁23例(19.3%);学历为小学及以下32例(26.9%),初中33例(27.7%),高中28例(23.5%),大专22例(18.5%),本科及以上4例(3.4%);从事农业31例(26.1%),商业和服务业26例(21.8%),政府工作23例(19.3%),个体经营10例(8.4%),其他职业18例(15.1%);家庭人均月收入

2.1.2 疾病评估情况 119例有效样本中病程≤2年33例(27.7%),3~5年40例(33.6%),6~10年29例(24.4%),>10年17例(14.3%);自确诊以来住院总次数≤2次50例(42.1%),3~5次43例(36.1%),6~10次17例(14.3%),>10次9例(7.5%);无合并症47例(39.5%),合并高血压38例(31.9%),合并冠心病26例(21.8%),合并糖尿病7例(5.9%),合并脑卒中1例(0.8%);医生建议家庭氧疗58例(48.7%),未建议氧疗61例(51.3%)。mMRC分级为0级11例(9.2%),1级25例(21%),2级36例(30.3%),3级40例(33.6%),4级7例(5.9%);CAT影响程度分级中,轻微影响37例(31.1%),中度影响55例(46.2%),严重影响21例(17.6%),非常严重影响6例(5.0%);自理程度评估中,可自理76例(63.9%),轻微依赖42例(35.3%),中度依赖1例(0.8%)。

2.2 患者疾病知晓与健康教育需求

119例有效样本中疾病知晓最低分为3分,最高分为满分20分,平均(11.73±0.39)分,疾病知晓率越低则表明健康教育需求越高。按照20个条目的知晓率依次排列,排在前5位的条目为合并用药、有效氧疗、肺功能检查、营养补充和雾化治疗(表1);受访患者对情绪控制、急性加重就诊时机、疾病危险因素和营养知识的知晓度较好,健康教育需求相对较低(表2)。

2.3 健康教育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在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长短和mMRC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健康教育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健康教育需求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康复锻炼和营养知识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中均有文化程度(P < 0.05);各维度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疾病知识维度为病程(P < 0.05);用药知识维度包括病程、是否氧疗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P < 0.05);康复锻炼维度有否氧疗和年龄(P < 0.05);营养知识维度为合并症(P < 0.05)。

3 讨论

3.1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通?^调查,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比例高,符合流行病学特征。患者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职业多为工人和农民,多数患者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57.9%的患者因急性加重入院次数3次以上,60.5%的患者有至少一项合并症。由于我国慢阻肺早期筛查率不高[12],漏诊率高,往往患者在急性加重后入院才确诊[13]。患者病程越长,对于慢阻肺的疾病知晓度越高,存在“久病成医”的现象[14]。

患者在用药指导方面的需求度最高。由于患者出院后管理多为自我管理,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集中在慢阻肺的基本治疗上,如合并用药、氧疗和雾化等[15]。一方面,患者老龄相关的合并症多,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合并用药复杂;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老年患者学习和掌握复杂药物名称与服药方法的能力下降[16],用药知识上普遍缺乏,需要医护人员对加强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目前我国社区健康宣教开展的形式较为单一,未能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17]。另外,医护人员对慢阻肺健康教育与管理认识不足,健康教育开展率不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18]。

3.2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建议

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健康素养偏低,健康教育需求个性化[8]。健康素养是指人们获取、理解、采纳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过程[19]。我国2015年的全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仅为11.59%。患者健康素养低,会增加合并症的发生率和急性加重率[20]。低健康素养的人群对医护人员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常常不能理解药品的使用说明,增加医疗风险。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项主要方法,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的基本任务之一。

加强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首先应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准确的健康素养评估,了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共性和特异性。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符合患者特点的健康教育方案,侧重于患者健教需求重点,如用药知识、氧疗知识和雾化知识等。最后,重点解决社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缺失,加强对慢阻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在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往往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很高。因此护士必须负担起疾病知识教育的职责,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不断评估和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及家属长期受益。

二、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的需求

1.健康教育内容必须具有个体性,实用性强,易于接受等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应重视患者的反馈信息,具有互补性特点。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先有计划,有目的的统计和收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了解所缺乏的知识,最关心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2.患者最想了解的是健康教育内容是用药常识,因此,作者加强了用药常识的健康教育,按医嘱正确服药,不可随意更改、终止或自行购药服用,告知患者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3.77%的患者想了解肢体被动及语言康复训练。因此,作者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让患者知道肢体瘫痪和失语者要尽早给予肢体康复和语言康复训练。康复活动“宁早勿晚”活动方法遵循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远及近,先下后上,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4.调查显示70%的患者需要了解生活方式及饮食注意事项。因此,作者指导患者生活需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用脑过度。指导患者采取低热量低脂低盐饮食,但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

5.疾病发病原因患者需求率50%。作者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直至患者和家属理解治疗方法、疾病的预防知识,出院后的随访需要三方面的需求率较少,因此,作者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患者对该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

三、选择患者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选择具有多样性,其中37%患者希望采用宣传手册,30%患者希望通过个别交谈和小集体授课,17%的患者选择了板报方式。据此,护士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采取患者乐于接受并能掌握的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通过调查活动,真正了解到患者与家属真正需要什么,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和效果。

四、总结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3

【关键词】喉癌;健康教育路径;健康教育;围术期

1健康教育路径的意义

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健康教育多为护士随机口头宣教,没有很好评估患者教育需求,护士被动完成任务,随意性大,在改变患者和家属知、信、行上没有起到很大作用;由于护士知识水平、资历、经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差异,健康教育效果参差不齐;教育缺乏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其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的健康教育路线图或表格[6]。健康教育路径制定建立在分析患者需求上;明确教育目的;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进行教育,教育内容,教育者,什么方式、方法去教。健康教育路径不仅使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有依据,流程明确,而且利于患者和家属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其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7]。

2喉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与实施

2.1分析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并确定目标

分析患者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是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的先决条件。责任护士通过护理评估、问卷调查、阅读病历、与患者和家属交谈、护理观察等手段了解患者需求,主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文化程度、学习能力、有无不良习惯、想知道什么、想要做什么、什么需求是最有帮助的、最迫切的、对疾病治疗最有益的等。临床观察发现,喉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具有阶段性、个性化特点,需要开展阶段性、个性化、有目标的健康教育以保证教育效果。李芳莲等[2]研究显示分阶段书面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教育更加科学、全面、规范、具体。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增加患者积极性和主动性[8]。同样观察发现,喉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与预后、手术方案与效果、治疗配合要点、费用、气管切开自我管理、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等;健康教育方式以一对一讲解、演示、交谈为主,同病种患者现身说法、经验交流对患者心理支持有很大帮助。陈贤鹰[9]对60例全喉切除患者知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心理支持、气管造瘘口护理、术后饮食等方面知识需求最高,采用讲解、演示为主的多样化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尽快实现自我护理;左红霞等[10]认为充分了解喉癌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是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基础。针对不同文化层次、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患者,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将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并发症发生。针对患者无助、悲哀的心理状态,发挥亲人作用,同病种恢复好患者现身说法、经验交流,缓解心理压力[11]。

2.2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

2.2.1健康教育路径的时间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是以患者住院天数为横轴,以健康教育内容为纵轴。路径多以入院-术前-手术-术后-出院时间顺序制定,把健康教育内容细化到每一项护理内容中[12]。张彩[13]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患者中,健康教育时间分别在入院日、术前日、手术日、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3~7d、术后7~14d、出院前1日进行;与李芳莲等[2,10]对喉癌患者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时间划分基本相同。作者认为健康教育路径的时间制定由入院日、入院第2~3天、术前日、手术日、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3~10d、术后11~14d、出院前1d组成,如此分布能够更全面、适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2.2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者和教育对象:入院患者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健康教育路径内容,使其有充分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责任护士根据路径表内容按时间、分阶段、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健康教育[6,14]。观察发现,辅助护士的参与和配合,患者回归家庭后长期陪伴家属的教育同样重要,他们可以鼓励、督导患者树立信心,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护士长或高年资责任护士定期对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纠正[15]。2.2.3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文献分析[7,13,16-18]并结合临床观察发现,喉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教育方式有其共性,具体实施中兼顾每位患者个性特点。主要包括:①入院日:责任护士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设施与制度、安全防范措施、主管医师及疾病知识;全面评估患者,了解支持系统,评估别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伴随疾病、风险、睡眠、饮食、大便、口腔卫生等,必要时与主管医师沟通;告知治疗护理流程,做好心理安慰,消除忧虑,提高依从性,建立信任关系;告知术前常规检查、化验时间、目的、方法、注意事项。②入院第2~3天:责任护士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查看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并适当告知;指导饮食与口腔卫生;戒除烟酒,讲清意义;介绍喉肿瘤治疗知识,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后改变,颈前佩戴气管套管,暂时不能讲话,与患者和家属共同探讨适合的沟通方式并准备:如手势、图片、写字板或纸张等;呼吸、咳痰通过气管套管,告知保持套管在位、通畅的重要性,指导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术后不能经口进食10~14d,经鼻饲来提供营养,讲清方法与意义;讲清术后早期活动的方法意义,术后早期制动者床上大小便的方法,并协助训练;③术前日: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告知术前禁食水8h意义、时间,备皮、洗澡、剃须、备血、药物过敏试验、佩戴腕带等的意义并实施;告知饰物、活动假牙取下的意义;讲解术晨留置胃管、尿管方法、意义;讲解术后回房和床上活动要求及意义,床头抬高30°、翻身、抬臀、下肢活动,进行训练;讲解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的方法和意义;初步讲解各种管道管理、压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等可能的风险和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讲解疼痛知识及应对措施;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疑惑和担心给予适当解答,缓解压力。④手术日:术晨评估生命体征,更换衣裤,取下饰物与活动假牙,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讲清配合方法并下胃管,讲清术前用药目的并注射;与手术室护士严格交接患者及相关事宜;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回房,责任护士妥善安置患者,告知手术顺利,告知目前监护导联线、管道较多是暂时的,需要很好配合,给予安慰;各种管道妥善安置固定,告知患者和家属各种管道的位置、意义,讲清风险,防脱管的措施;讲解气管套管管芯的用途和保管,床旁备弯钳的意义,一旦脱管的急救措施;告知吸氧、监护的意义;告知各种用药种类、目的、时间和途径;讲解气道湿化意义和方法,人工鼻意义和使用;再次讲清床上主动活动、叩背、有效咳嗽的意义方法,指导患者活动和咳嗽,不妥予以纠正;告知患者和家属按需吸痰的意义,强调此项操作由护士完成;告知患者和家属禁食水,口内分泌物吐出,尽量不下咽,告知胃肠减压的意义,告知鼻饲饮食开始时间;建立沟通模式,实际操作,消除患者顾虑;进行疼痛评估,协助应对;告知气管切开、口腔、会阴护理及温水泡脚意义、频次和时间。⑤术后第1天:再次讲解各种管道重要性及防止脱管的方法;告知床上坐起、床边室内活动的意义及配合方法,协助活动;讲解防止坠床、跌倒意义与措施;讲解鼻饲饮食的频次、时间、种类,强调此项由护士完成;指导示范呼吸和有效咳嗽;讲解憋尿的意义、拔除尿管的配合方法。⑥术后第2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脱管、跌倒等风险告知,讲解防范措施;讲解下床活动的意义并协助活动;讲解鼻饲饮食种类和可能的反应,指导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⑦术后3~10d:脱管、跌倒等风险告知,讲解防范措施;讲解个人卫生自理的意义,教会患者带管刷牙、漱口、剃须、洗头、沐浴方法;讲解保持大便通畅意义,协助安全入厕;讲解外套管和内套管结构和关系,讲解严禁外套管脱出的意义、内套管堵塞的严重性和一旦脱管、堵管的急救方法;讲解术腔引流管拔除指征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和家属检查套管系带打结是否牢靠、松紧合适否,教会内套管的取出、清洗、消毒、放入方法,教会气管切开皮肤切口的消毒和换垫,教会外出活动时使用人工鼻或纱布罩遮盖,并讲清楚各项操作意义;引导患者家属购买电动吸引器、雾化吸入器和清管换垫物品,教会使用方法;使用激励性语言,对患者的积极配合给予肯定,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初步讲解尝试经口进食的方法、饮食种类等。⑧术后11~14d:讲解经口进食的方法、饮食种类等,现场指导,观察反应,有误咽呛咳者,给予鼓励;讲解拔除胃管的时间与配合方法;教会患者堵管说话与他人沟通;观察、指导和纠正患者或家属各项操作细节;教会患者自查痰液性状、颈部有无包块、体温变化、呼吸变化、伤口局部情况等。⑨出院前1d:告知复查与后续治疗重要性,告知复查时间、结账流程、随访电话;讲解出院后饮食、活动注意事项,适合的锻炼身体意义、方法;讲解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发放出院告知和气管切开护理流程图;讲解套管拔除、发音训练的时间与方法。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4

目的:探讨个体化理念在心脏运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个体化理念,对6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即健康教育前评估,依据评估制定运动康复措施并实施。结果:68例患者或家属知晓心脏运动康复注意事项,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取的良好效果。结论:健康教育前评估,可了解掌握患者或家属基本知识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依据评估结果实施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是促进心脏康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应用

个体化理念是注重尊重个人,整体地、全面地看待患者;让其表达期望、澄清想说出、想改变的内容及意义,根据优先次序予以护理,符合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促进独立性[1]。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的作为,是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做好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如何做好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值的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心血管内科应用个体化理念对68例(经医生筛选出院后适宜进行心脏运动康复的)患者,进行延续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心脏康复是引导、监控、帮助人们健康的有效方式和模式[3]。在(患者出院前2日)实施健康教育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了解和掌握患者或家属对自我疾病认知情况,依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结果最大质优化。

1.2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1.2.1心脏运动康复运动时间的选择指导以优先次序予以指导,符合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促进独立性。明确告知患者晨练应按排在太阳出来后1小时;其他时间可选择餐后2小时以外,避免在早晨6时或餐后2小时内运动。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说明其因:早晨冠状动脉张力较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空腹晨练易造成低血糖。饭后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立刻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1.2.2心脏运动康复量的选择指导宜选择节奏相对缓慢的运动。避免运动剧烈、过度、或凭感觉运动、或随意增加运动或体感不适强行运动、或运动代替药物或药物代替运动等。其原因为剧烈运动容易造成骨折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太剧烈的运动会造成心肺超负荷运转,对心血疾病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过度使用,超出其负荷能力。长期下去,会造成心脏功能减退,反而有害身体,另外,心血管患者运动的目的不是使人疲劳,而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和心脏的功能。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康复前需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或心肺运动试验,主治医师给其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专业护师对其进行宣讲指导,防止自我感觉的盲目运动。心脏康复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能突然增加强度和运动量,突然增加运动量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身体状况不好或没有休息好,或运动中出现不适甚至心绞痛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不要强行运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建立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两者有各自的临床治疗作用,不能相互代替。

1.2.3健康教育延续护理出院后定时随访,初期1个月随访4次,并通知其回院复查,以后2~3月每2周随访1次(必要时入户随访),每次随访时间在10分钟以上,随访时认真倾听患者陈述,与患者或家属形成“互动式”交流,询问患者情况时使用“感觉怎么样或您觉得怎么样?”具有亲和力的言语和语气,了解患者健康问题,应用评判性思维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帮助其解决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给针对性的、专业的指导。对其回院复诊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帮助其预约复诊。

2结果

通过随访患者或患者回院复诊,得知68例患者知晓心脏运动康复注意事项,并在心脏运动康复实践中付诸行动,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2次(或3次)住院率,均取的良好的康复效果。

3讨论

规律的康复运动可以增加冠脉的口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合稳定斑块,以增加心肌供氧,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及运动耐力,加速体力的恢复,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避免和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4]。实施健康教育前评估患者,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选择运动康复护理指导,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鑫芬,冯素文,张缨,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性心理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64-266.

[2]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2-53.

[3]赵俊文,为道儒,张晓燕.专科护士引导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0A):45-48.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5

中图分类号:R563.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53-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气管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过度膨胀,伴有肺泡壁的破坏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肺气肿类型。常继发于一些基础疾病之后,尤以慢性支气管炎最多见。2007年9月~2008年3月,本科运用护理程序对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2人,其中男性48例、女性1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8.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年,文化程度;文盲8例,小学28例,中学以上26例;患者均神志清、呼吸困难按五度分类法:Ⅱ度:10例,Ⅲ度:26例,Ⅳ度:18例,Ⅴ度:8例。

2健康教育

2.1评估患者需求: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有效评估。系统的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了解不同层次患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态度。通过评估了解到:有49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主要为缺乏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本知识;有53例病人缺乏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知识,如不能正确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未采取疾病预防、复发机制;其中32例病人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如焦虑、缺乏治愈信心、急躁等。

2.2确定教育目标: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知晓吸烟的危害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能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和进行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能积极配合治疗。

2.3制定教育计划:根据不同患者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

2.4实施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因人制宜,采取多种教育形式,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1)、群体教育:适用于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Ⅳ级以下,无沟通障碍者),定期(1~2周,根据具体病人数而定)把病人集中起来,先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宣教,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本知识,如发病诱因、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副作用等、坚持家庭氧疗的重要性;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锻炼,先由护士示范操作,再指导病人练习。本组病例除8例Ⅴ度呼吸困难患者外,均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健康教育。(2)、个体教育:针对活动能力下降、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方法由责任护士依据个体差异采取具体措施,分时段分步骤进行教育、指导,使病人逐步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及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3)、图文教育:对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知识水平者,将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该疾病有关的知识整理归纳,以图文形式发放于每个病人、家属手中,供随时阅读。(4)、电话咨询:适用于回家休息及出院病人,通过电话回访途径,对病人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5教育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实施后要定期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修正原有计划,改进工作。(1)、评价教育需要:评价以往对病人教育需求的评估是否准确、完整,每两周一次;(2)、评价教育方法评价方法是否恰当,教育者是否称职,教材是否适宜,每月一次;(3)、评价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①知识性目标评估:每周一次,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②技能性目标评估:操作培训后立即评估,一周后复评一次;出院前复评一次,采用让病人演示的方法评估目标是否实现;③态度目标评估:入院后每周评估一次,通过观察病人配合程度来进行评估。

3结果

本组62例病人经健康教育后,48例病人了解了有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本知识,49例患者能正确进行相关的技能操作,除2例病例因病情加重出现肺性脑病外,其余60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4讨论

健康教育评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程长、反复发作,反复住院,病人不配合治疗,忽视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甚至存在无所谓态度,在评估过程中一定要从各方面进行评价,全面掌握,有的放矢的进行选择。

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病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尽量做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操作简练、方便易学,便于病人理解与接收。在确定教育方式时可采取群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口头传播、形象传播统一等形式进行,以便病人早日掌握。

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对该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自觉的进行适当的运动及呼吸锻炼,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明确家庭氧疗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发生、发展,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蓓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的护理[J].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范文6

【关键词】评估;健康教育;病程;家庭功能;认知程度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部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脑部器质性疾病或损失引起的精神障碍、脑部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表现或行为障碍。这种病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及范围和脑功能损害的广泛程度,而不取决于病因的特异性。本次调查是通过家庭评估量表帮助护理人员系统地评估家庭照顾患者的能力和意愿,从而正确的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促进病人的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某家三乙医院和某家精神病院就诊的90例中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其中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发放问卷有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包括15个条目,按“好,中等,差”的3级评分法,评估分数在40-45之间为好,评估分数在35-40之间为中等,评估分数在35及其以下为差。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的患者分别为30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患者家属问卷的得分中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持续得分值越来越低,在表1中可以看出分值在40-45分由原来的100%到后来的73.3%再降至43.3%,而35-39分之间的比例逐渐上升,原来的0增加到53.3%。不同病程时间得分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F>F0.01(2,87),P

3讨论

提高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必要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而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调查发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对护理的要求和依赖性增强,良好的护理,对控制和改善病人的精神障碍,延缓精神衰退,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均十分有益[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家庭关系不和睦,成员间时常争吵、打闹,常会成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疾病发生,对精神疾病的恢复有不良影响。在预防精神疾病方面,没有什么别的群体组织比家庭更重要。本次调查发现在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这三个阶段的评分逐渐下降,家庭功能处于中等水平。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使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无法很好的再家庭中长期的照顾患者,而那些能提供照顾的家庭也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情绪的支持。有资料表明,男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女性精神病患者[2],因此护理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对患者配偶,尤其是男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教育,使其明确自己在患者的康复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共同战胜疾病。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如何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4对策

4.1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3]。据调查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较低[4],渴望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5]。并且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心理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水平[6]。因此对精神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提高病人治疗的支持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7]。使得他们不再歧视、排斥或害怕患者,从而促使患者重归社会[8]。

4.2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了解有关疾病常识[9]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要对病人,还要对其亲属进行指导[10]。对患者家属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文字教育法、语言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文字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理解力强、依从性好的患者家属,如科普书刊、报纸杂志、宣传卡片等,使家属掌握一般的卫生常识和必要的护理技能。语言教育法对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高的患者家属,如专题讲座、幻灯、播音等形式。示范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家属,可通过示范教育、耐心讲解演示、说明指导,使家属能够直观、具体、形象的受到教育。

4.3家属成立一个团体家里有精神障碍患者,其家里人承担的照顾责任非常大,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的士气非常重要。若能获得有过照顾经验的其他家属其协助,提供照顾患者的经验,可使照顾者添加知识及情绪的力量,因此家属也可以成立互助团体,家属彼此之间可以给予情绪上的支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起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增进对患者的理解,通过关心、鼓励和疏导,减少家属对精神病患者伤害性情绪,使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覃志云,邓秋雁.9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

[2]王晓蔚.100例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71-972.

[3]韦丹.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华夏医学,2002,15(5):663-664.

[4]李立华,吴启姣,梅芳,黄丽红.影响精神病患者家属疾病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调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

[5]陈全花,王文菊,娄百玉.住院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的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5,9(8).

[6]陈琼妮,李乐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3).

[7]赵桂霞,梁先锋.精神病人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5,4(6).

[8]罗薇,邓孟先.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0(1):51.

[9]陈惠芳.心理辅导在健康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