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1
【关键词】长春市 体育经济 发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长春市区体育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抽取了长春市区中不同阶层的16岁以上男女居民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按照体育统计的制卷原理,设计出“长春市区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调查问卷”,于2015年6月―2015年9月初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26份。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77.75%。
3.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长春市区体育馆现状分析
长春市的场馆大都集中在大小中学校,主要先满足本校、本地区青少年、群众健身活动,其次才承接各种商业活动增加收入,经营规模初级水平,属于半经营性质的场馆。纯经营性质场馆休闲项目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篮球,排球、健美、游泳、羽毛球等项目。较大的长春体育馆,郭守敬游泳馆,设施一般水平,与省级体育场馆有很大差距,举办大型比赛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体育场馆经营、健身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健身行业在长春发展势头较好,经营较好的俱乐部主要有赛乐健身俱乐部,名仕健身中心,金力豪健身俱乐部,动组阳光健身俱乐部,英派斯健身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的经营方式都为私营,所以经营方式灵活,目标群体较为集中,市场经营程度较好,定位层次多样,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场馆大多有健身场、篮球排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但不是很完善。
(三)体育用品销售火爆,体育彩票业刚兴起,观赏性体育收入较低
长春市区居民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约占85.33%,说明长春市体育用品市场有较大需求量。体育参与性消费有快速发展势头占13.53%;观赏性体育消费相对滞后,占1.1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实物性体育消费是获得可持久使用的体育中介物质,可以代替日常生活必需品,如运动服装、鞋袜等,这样的物质产品消费是一举两得,比较符合我国人民传统的消费习惯。由于长春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低,各种休闲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不高,加上居民的预期收支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居民的体育劳务消费。还由于长春市整体竞技水平不高,甚至某些运动项目的整个环境不良,导致很大一部分居民对其失去信心,再加上媒体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宣传引导不够,也是人们的观赏性消费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市民消费意识及体育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经过调查从侧面发现广大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这是由于近年来学校教育、健康教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对体育健身娱乐的功能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带动了人们参与或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再就是长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在满足低层次需要后 ,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而体育需求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要。
对于在体育健身方面花钱是否值得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值得”的有132人占32.44%;“适当投入”的有159人占51.13%;“没有必要”的有20人占总数的6.43%;说明长春市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保守性的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其大多原因是下岗失业的可能性使今后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再则就是教育费用过高、医疗负担、房价等因素都制约着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热情,不敢放开手脚消费。
(五)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大多数居民的锻炼场所都是就近为基本原则,大部分调查对象体育健身场所集中在家附近的广场,公园,空地以及公路道边等非正规健身场所。其中利用学校机关体育设施锻炼的占26.05%,而到健身房消费锻炼的只占13.83%,这也反映了消费健身在市民当中占的数量还很少。
通过调查认为满意的占19.94%,认为一般的占34.41%,不满意的占40.84%,非常不满意的有4.82%。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当今体育场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运动健身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小区体育设施在不断得到发展,但是相对体育锻炼人群来说,在数量上及形式上还有很多欠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要求职能部门在场馆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场馆缺乏的地方设立比较大的、适合各阶层居民的健身中心和文体娱乐中心,从而弥补一些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那么,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体育消费市场存在着的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调查结果反映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商品意识的逐步增强,城市居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长春市区的体育场馆及设施水平较低,发展比较缓慢,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常锻炼的需要,虽然私营的健身俱乐部填充了一部分空白,但依然距全民健身的目标相差很远。
(二)体育消费的绝对水平在逐年提高,但相对水平增长幅度不大,体育消费仍是实物性消费占主要地位,这种消费结构在我国现有的大环境下,会长期保持下去。
(三)为促进体育消费,搞活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应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活跃体育市场;增强体育市场的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力。
参考文献:
[1]颜春元,李春梅,文铁成.保定市区体育经济现状调查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5).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2
[关键词] 市场调研 市场营销 现代农业企业
在信息时代,现代农业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如何生存并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对现代农业企业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那些能够迅速捕捉信息并以之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企业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
一、 现代农业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的意义
1.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其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搞清投资需求的规模、方向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及消费变化,以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目标,生产和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2.可以把握市场行情和大量的供求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不断发现市场机会,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开拓出国内、国外的新市场。
3.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状况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经营手段及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人才实力等情况,以便正确地估量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前景,采取对策,战胜对方。
4.可以广泛地获得可靠的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状况,从而可以动态地进行市场研究分析,使企业的营销决策建立在扎实的客观的基础之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5.可以掌握生产、供应、消费之间的规律
通过市场调研,自觉顺应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要求,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管理水平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层对营销调研工作认识不明确
(1)在理念上不重视营销调研工作
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认识上的片面。认为营销调研工作就是设计问卷、个人访谈等边缘性营销工作,应该属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责任,企业只需直接运用研究结论而不需从事研究工作;另一个方面是认为广告投资比营销调研支出更加可信和有效。因为它能够带来销售额和利润的直接上升,所以只要能筹措到广告资金,有无营销调研都可直接开展营销工作。出现这些错误理念的深层次原因是这些企业管理者还未形成适应市场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竞争意识与科学决策的思想、制度、程序、方法,所以在管理上,依然采用粗放的经验管理方式,不进行动态营销环境调研,不研究市场供需状况,不研究顾客消费心理,很少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更不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产品生产一味盲目仿制他人产品,尤其仿制畅销或名牌产品,因而极易造成一种产品畅销,多家企业追随,市场一旦饱和就竞相降价的恶性竞争局面。
(2)对营销调研工作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虽然不重视营销调研工作,但企业管理者又往往对营销调研工作结果抱有很高期望,希望调研结论具体、简明并能直接带来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实际上营销调研工作是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咨询参谋,而不是代替管理层进行决策,而且营销调研环境的复杂性使营销调研工作常常费时且难以得出非常具体、简单的结论,有些结论只能说明一种消费趋势或一种消费心理,或企业目前营销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它一般比较抽象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想最终取得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还必须通过企业广告、生产与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具体的营销行为。当不合理的高期望达不到时,期望很快转变成失望,企业管理者对营销调研的不重视程度加剧了。
(3)在内部机构设置、职能与费用安排上,不考虑营销调研工作的实际需要
通过学习了解国外企业从事营销调研活动通行的做法是中小企业委托专业调研公司进行,大企业73%以上都设有专门的内部营销调研部门,配备分工明确的专业研究人员如统计分析、心理研究、模型设计等,并按年销售额的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十五进行费用预算。我国则是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企业还未设置专门的营销调研部门或人员,其调研工作是由广告人员或推销人员兼职担任,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是搜集有关商品信息,典型形式如设在商厦的厂方信息员。他们工作评价的重点在于销售定额的完成情况而不是市场调研;有的农业企业虽设置了专门的营销调研部门及人员,也规定他们的工作职责是专门从事调查研究工作,但是管理层在总体上缺乏战略指导和长久规划,在人员安排、相应设备配置上缺乏必要的支持,在工作成果上不是期望过高就是不相信、不采纳他们的调研结论,在费用预算上不按实际需要做出有保证的安排,这种环境下的营销调研工作是不可能顺利开展的。
2.营销调研工作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在营销调研技术及营销调研工具运用上还处于极原始的阶段,系列的科学方法还未熟练掌握,营销调研问题选择、问卷设计、抽样工作等环节都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在最基础的也是我国运用得最普遍的调研工具调研问卷设计这一环节上就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问卷种类单一,只有开放或封闭的文字提问,少有图画完成、词汇联想等其他方式运用。其次,问卷技术设计不过关。经常看到这样的问卷:包含几十个问题,提供的答案项目限定了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所提问题含有专业术语或专业内容,所提问题不能反映调查目的等等。这样的问卷,其调研结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3.营销调研公关意识淡薄
消费者和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类公众。营销调研活动是对公众负责、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良性营销行为,在它开展之前或进行之中针对需要对公众进行宣传,以便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公众从理解到配合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从不知、不识到相知相识的心理转变过程。调研结论运用于营销环节,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提高企业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同时又会使公众对企业产品进一步的信任,达到进一步的沟通与理解。这样,企业就把营销调研转化为公关媒介,营销调研活动也就成为企业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与公众沟通、取得公众支持与信任的公关活动。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信任与支持是长久的,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将是稳定的、丰厚的。企业在调研中搜集到的有特色的公众语言也将成为企业下期公关或广告活动的宣传主题,成为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与公众沟通的工具。因为用公众自己的语言宣传企业的产品与形象,它的真实性与亲近度是无可比拟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农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怕跟公众沟通、不跟公众沟通,因而营销活动的宣传意识极为淡薄,能够成功地将营销调研转化为公关媒介的就更不多了。
三、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策略
1.彻底转变观念,加强调研意识
对农业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观念”。经营观念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准则,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只有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基础,企业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此一定要重视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素质的提高,力求彻底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1)最高管理者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农业企业大多将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最高领导一人之手,决策人是否具备了先进的经营理念,能否按照市场营销的理论原则,选择适当的调研策略开展调研活动,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企业领导要通过实践、进修、自学等各种方式来实现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信息时代对领导的高层次的要求,带领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2)加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素质
在提高领导素质的基础上,应当重视和加强对企业调研人员和内部其他管理层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使企业在人员素质方面有质的进步,真正做到贯彻领导的决策意图,使企业内上下齐心协力,发挥协同作用,推动企业的进步发展。具体方法:第一,招聘具备先进理念的工作人员; 第二,对现有人员实施培训计划;第三,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2.结合自身情况,调整组织安排
根据调查显示农业企业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战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这与其没有科学的调研预测系统是分不开的。受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制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策略:
(1)建立正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从事市场情报的收集分析
如果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允许,可选择建立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由企业高层决策部门负责调研计划实施工作
如果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资源实力有限,可以由总经理室负责市场调研工作,直接在决策的制定者领导下,进行市场调研的策划、组织、指导、控制工作,为预测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3)建立隶属于市场营销部门的调研组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由其营销或销售部门承担相应的调研预测职能任务,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调动人员积极性。
(4)聘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或高校专职教师做智囊顾问
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信息咨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3.开发公共信息资源,实施文案调研
(1)侧重当地媒介,开发地方信息资源
农业企业因资源能力有限导致生产营销辐射范围较小,多数以企业所在地为生产经营主要地区,产品仅供当地及周边市场。因此,了解当地市场信息的首选媒介是地方报纸,只有更好地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才能更好地捕捉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目标消费者。
(2)精选专业杂志
营销类杂志向公司打开了一扇学习他人市场调研和营销经验的窗口,农业企业尤其需要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专业报刊杂志的选择要遵循综合性、权威性原则,要精而专,而非广而杂。通过专业报刊杂志,尽快地了解业界动态形势发展,关注环境的变动,确保适时行动准确调头,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优势。
4.借助现有渠道挖掘非公开信息资源,开展实地调研
(1)借助一线销售人员,大力挖掘一手信息
市场调研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从农业企业特点出发,具体执行工作可借助于销售人员。公司销售人员可以借工作之便进行调研或临时执行调研任务。一方面可以节省公司人力、物力和财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督促销售人员加深对市场的了解,促进业绩的提高。具体可以采用市调的询问法向关键客户询问有关问题以采集相关信息,或采用观察法等实用方法来收集资料数据。
(2)借助经销商商,掌握调研数据信息
经销商或商在做好本地市场这一基本愿望上是与公司完全一致的,在这一前提下,公司可以与其合作向其索取相关信息资料,或者共同策划做好本地区的市场调研工作;一方面解决了调研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
(3)借助竞争者采集信息
此方法由来已久且实际有效,主要通过向对手索要公开资料,如宣传资料、价目表、产品目录等方便形式或借助展会等公开机会了解对手的多方面情况,以便于知己知彼迅速反应。
5.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调研工作
(1)借助网络搜集信息资源
企业要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给农业企业带来了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条件,它突破了部门、组织、地域及时间的限制,为农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创造了广泛商机。借助网络,可以详细及时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经济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多种信息,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农业企业优势弥补不足。
(2)借助自身网站开展调研活动
企业网站不仅可以快捷地收集信息数据,而且可借助其开展调研活动,如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图消费行为等内容,既方便省事又利于整理加工,是企业进行有效市场调研的途径之一。
总之,现代农业企业调研策略的选择是多方面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方针,以确保在竞争中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伯庄:创造性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中的渗透[J].商场现代化,2007,(21):109-110
[2]张芳娟:浅谈做好市场调研[J].商场现代化,2006,(6):160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主客观因素
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和建设。本文希望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的调查,以期发现修武县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与国家规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
2.实地调查法。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规定的差距。将进行调查的焦作市修武县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城关镇第一初中、城关镇第二初中、周庄乡中学、葛庄乡第一中学这6所初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相比较。结果发现,焦作市修武县各个初中的场地明显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篮排球课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而影响教学任务。这足以证明部分中学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健身器材在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没有涉及。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理念的落后,因此没有这一类器械的配置。在体操器材中除了个别学校有单双杠外,其他国家规定的器材都未配备齐全。特别是健身器材、体操器材、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在焦作市修武县许多中学都没有相关的器材设施。这说明焦作市修武县初中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在现行新课标下,基本无法实现“快乐体育”的要求。
2.学生人均体育活动面积的现状。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应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每个学生不少于3.3m2,学校田径场地的要求为:当学生的人数在900人以下的时候,宜采用250m环行跑道,位于市中心区的学校,因用地特别困难,跑道的设置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田径场不应小于一组100m直跑道。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大部分初中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提升,而固有的体育场地几乎不会增加,相对的体育场地必将出现紧张和不足状况,现有的场地和体育器材也将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和学生正常体育锻炼的需要。
(二)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影响因素
1.城市的建设和学校人数的增加是客观因素。修武县近年来的规划建设,由于发展需要,城市由小变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学校被包围在城市建设中,在当今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要扩大学校体育场地不仅仅需要巨额资金,更要涉及周围各种问题。学校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地面积无法扩大,但学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每个学生的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自然就缩小了。
2.认识不足和资金不到位是主要因素。许多领导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把体育课当作一门应付达标的“副课”。在考试压力的指挥棒下,大家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体育活动,导致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摆正体育健康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只是把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放在口头上,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成为次要环节。此外,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学校场地器材与设施的配置满足不了体育教育与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器材设施大部分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学校甚至严重缺乏。
2.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面积大部分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3.学校场地器材的不足致使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内容无法进行正常教学。
4.城市的建设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是影响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客观因素。
(二)建议
1.各学校应注重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的配备。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中学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各个学校配置不均衡和严重不足的现状,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
2学校领导在注重德育、智育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育,改善学校的体育环境和氛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3.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的财力支持,增加体育专项经费的拨付与投入。
参考文献:
[1]霍宁波,程亦炜,魏思玮.全民健身视野下学校体育场地公益性开放之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8):15-17.
[2]许贵福.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6):28-30.
[3]陈曙,黄依柱.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与经营管理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05):11-15.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4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经济学家都这样定义: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合意而达成的权利义务协议-法学家都这样解释。
近四十年的经济建设和法律建设中,我们是否感觉到了市场与契约之间的联接纽带?毫无疑问,规范而有效的商品交换,就法律意义上的条件,依赖于下列诸项:经济主体必须能够在市场中自由让渡自己的商品,保证对方取得商品的所有权而不被迫索,交易必须是基于双方的自愿协商,不能有强迫、欺诈、显失公平等因素,等价、有偿应该成为交易的核心原则,诚实、信用则是市场行为的道德法码……而所有这些,又都凭籍于一种超然的神圣力量才能得以实现与维护。这种力量便是契约法律制度。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与自由契约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结果。毋庸置疑,商品交换中的主体平等性与意思自治性是人类思想观念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当着资本主义的市场发达到相应程度的时候,必然滋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即契约法律制度。而契约自由,便成为西方民商法中的基本理论支柱之一。
商品交换的经济表现是市场,法律表现是契约。这就如同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在经济制度上表现为所有制而在法律制度上表现为所有权一样。商品交换产生市场,市场运行需要规则,规则的最高表现就是契约制度。简而言之,契约就是市场的法律表现形式。故而,市场的发育与契约的演进是同步的,只有充分发育了的市场才能孕育出发达、完善的契约理论与契约制度,反之,科学、先进的契约理论与契约制度又必然对市场的发育与完善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市场与契约的结合,经济学与法学的联袂,这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
一、市场发育与契约演进过程中经济摩擦的不可避免性
七十年代未揭开序幕的声势浩大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为目标的,从旧的产品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轨,创新经济秩序的实质意义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市场的发育和契约的演进无可置疑地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历史的因素与现实的条件将为这一进程设置诸多路障,不可避免的经济摩擦构成了创立新经济秩序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首先,在一个已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运行体系的社会,实行历史性的制度创新与体制更替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与风险。一方面,新的经济秩序力图摆脱旧体制的约束脱颖而出,而旧体制却以其强大的惯性冲击着市场运行;另一方面,逐步开始形成的新的体制与秩序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协调,难以同步更新和发展,其效应的积极方面也深受影响。因此,经济关系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矛盾和摩擦便会不断更迭,旧的刚刚消失,新的又会产生。
其次,在新经济秩序的初创阶段,有利于市场健康、正常发育的经济环境尚未形成,新旧经济秩序中各种决定经济环境的因素相互重叠、脱节和冲突,导致现存经济环境过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经济行为存在过多的盲目性、冒险性和投机性,由此又必然导致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一次化”和短期化。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法人,还没有从理性上把市场当做生存场所,把契约当作连接自己与市场的纽带,市场交易目前仍以小批量、现货、短期交
易为主要形式,这与新经济秩序中将要创设的交易大宗化、期货化和票据化相距甚远。
第三,改革带来的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构和责任关系的明确,不仅引起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己深入到资产关系和财产制度,但最终会综合反映在市场行为中。旧体制下对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当前利益的漠视和压抑,导致了经济主体追求经济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的虚化。而新体制下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要求承认这些利益因素的存在,于是,利益对抗与利益排斥现象不可避免,并将伴随着市场的渐进过程而长期存在,成为经济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
第四,市场行为的约束机制本身的摩擦,是导致广泛经济摩擦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市场行为和经济秩序的约束力来源于以行政权力为保障的超经济力量。这种行政约束带着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和独断性,同时由于它凌驾干经济主体的意愿之上,体现若国家干预经济的行政随意性,因而国民经济的低效与停滞被表面上的稳定所掩盖。新经济秩序的创建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型的约束机制-契约法律约束的萌芽,必然要求与旧的约束机制“分庭抗礼”,而这种对抗又衍生出大量的新的摩擦。
第五,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律虚无主义遗害至今。有关市场秩序与市场培育的民事立法和经济行政立法,无论从立法宗旨、立法内容,还是立法技巧,都与新经济秩序的创立难以适应,使得新秩序的脱胎因缺乏有效的法律导向与法律保障而困难重重。立法的滞后与不严密、执法的随意与不严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摩擦的深度,强化了契约化进程的难度。近几年颁布的一些重要的关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的立法,如《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企业法》等,就是例证,这些立法尽管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但其立法宗旨、立法内容之弊端与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而很多有关市场秩序和市场培育的立法目前还是空白,如民法中的物权法、担保法等,商法中的公司法、信托法、合伙法等,经济行政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二、经济摩擦与契约难题的主要表现形态
市场发育过程中的摩擦也就是契约演进过程中的难题。这种摩擦与难题以多层次、多形式表现出来,互相交叠,错综复杂,从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目前市场与契约制度的总体轮廓。现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1.对契约行为的非法律干预,致使大量已订立的合同无法履行。契约神圣的观念尚未扎根于经济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头脑,契约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属物,使得已签订的合同往往处于法律效力的不确定状态,威胁着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
2.市场发育的低水平给交易伙伴带来的高成本,是摩擦的重要体现。由于旧的流通体制仍在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新的市场体系尚显稚嫩,交易对象的广自由选择和交易伙伴的自由组合因受制于单调、狭窄的市场渠道而十分困难。
3.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不适应,给发展契约关系也带来难题。旧体制下的产品价格对于企业来说是无足轻重的。长期的计划价格制度使得不少企业时至今日仍对市场价格缺乏应有的敏感与准确判断,不适应突然出现在经济关系中的市场价格波动与变化,更难形成根据市价变动而及时调整经营计划的能力。现在许多合同纠纷就是由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根本来考虑价格因素,因而一旦发生价格变化,便往往以违约作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而产生的。
4.因大量违约造成的严重拖欠货款现象,引起市场交易中的连锁反应,造成新秩序的不稳定。拖欠货款的原因,有确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支付的,也有故意拖欠、无理拒付的。追不回货款的企业,只得“另辟蹊径”,靠对别的企业再违约而缓和自己的困境。于是,错综复杂的连锁违约和三角债现象便广泛地涌现了。
5.大中型企业的垄断与自由契约的冲突已见萌芽。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力结构,使得有些领域形成了人为的行业垄断。不少大中型企业对某些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实际上的封锁、垄断,支配着其他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垄断的结果必然是对自由竞争的限制,这与正在创建中的自由交易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6.企业预算的软约束状态,减弱了企业的索赔动机,同时为企业嫁祸于人找到了借口。若遇他方违约,企业宁愿向上级机关要求突破预算追加资金,而主管机关则有权任意压缩预算,减少投资。此时企业就难免发生履约困难,而最容易采取的弥补措施就是通过对他方违约,转移损失,以平衡自己的利益。
7.司法机关追究违约责任的过大偏差,尤其是模糊责任界限的大量调解,淡化了权益观念,助长了违约意识,从而影响了契约化进程。合同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契约纠纷时,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在计算违约金与赔偿金时忽视间接损失,违约方只承担有限的直接损失责任:二是过份强调调解结案,而大量的调解是以和稀泥式的折衷调和为特点,其后果不仅是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更严重的是使违约人的违约心理得不到应有的警醒,进而产生敢于进一步违约的潜在侥幸心理,这无疑给正常的市场交易埋下了隐患。
8.诉讼成本的高昂与合同诉讼对审判机关的要求之间存在严峻的矛盾。企业为解决一个合同纠纷往往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这首先体现在诉讼时间的拖延上,一个案件有的耗时达二、三年,双方当事人都被拖得精疲力尽;其次,审理结果每每难尽公平合理,当事人期待已久却大失所望;再次,即便是公平合理的判决书、调解书,其实际执行也是多费周折,极不容易。这些因素使得纠纷当事人在是否诉诸法律时往往犹豫不决,不少企业权衡再三后,干脆放弃诉讼的选择,最终不了了之。
9.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以及立法本身的不协调、不科学,既是产生摩擦的一个重要诱因,也是摩擦的一个主要表现形态,这主要体现在:1)立法滞后,改革措施与改革成果得不到法律及时有效的保障,缺乏超前立法的意识;2)立法内容不严密、不科学,伸缩性大大,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执法上的随意性;3)法律监督的立法不配套,造成因缺乏法律监督而形成的执法不力甚至事实上的无法可依;4)法律、法规之间前后冲突、相互冲突的现象颇多,造成执法、守法上的无所适从,降低了法律尊严的,5)不少重要的法律、法规以试行、暂行的形式颁布,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三、减少摩擦、加速创建市场运行新秩序的法律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商品经济新秩序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只有运用法律确立和保护商品经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商品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为规则、制度,新经济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实质上就是一种法律秩序。商品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各经济关系主体间公平竞争,平等交易,排斥对市场行为的非经济的权力渗透和干预,而只遵循价值规律和法制原则。因此,必须首先确立法律的绝对权威和尊严,打破官本位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桂桔,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法律神圣的观念。
其次,就治理、整顿本身而言,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治理、整顿,而不是长官意志的任性的治理、整顿。治理、整顿是必要的,而且不能手软,应从严整治。但所谓严,要从法律上严,要依照法律采取各项整治措施,不能超越法律,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治理、整顿如果不依法进行,就不可能达至预期的效应,只能是严一阵又松一阵,有的严有的不严,随意性太大,风险也就增大,最终回到“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统”的老路上去。所以,既要防止治理、整顿走过场,又要避免治理、整顿走过头,就必须将“治理整顿”置于理性的、严格的法律规则和程序之下进行。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技巧问题。过去,我们以政策导向改革,每一次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都是以政策形式,当政策指导下的改革发展得较为成熟时,再追加立法。这种做法过分强调立法条件的成熟性,忽视立法的超前性和对经济发展导向作用;而且,由于政策相对于法律而言,无论是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都远不及法律并容易为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找到借口。因此应从以政策推进改革尽快过渡到以政策-法律并重推进改革,并最终走向以法律推动改革。
第三,强化市场发育和契约化进程中的法律约束机制。就市场交易和契约行为而言,其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就是合同法,它对于市场运行状况起着直接的作用,是法律约束机制的精髓,因此,强化契约的法律约束机制就意味着一部条款齐备、内容翔实、逻牲严谨的合同法的颁布与施行。然而,目前调整我国契约关系的基本法即《经济合同法》,颁布于1981年,由于这部法律是在农村改革初起而城市改革尚未正式拉开序幕的背景下制定的,其所规定的内容、原则以及立法技巧等已与现在深刻变化了的经济条件脱节甚大,无法适应。因此对现有《经济合同法》作大的修改实为刻不容缓。我认为,修改该法的基本思路应当是: 1)从性质上把合同法规定为商品经济和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制度;2)确认广泛的契约主体,赋予所有经济主体以参与契约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3)扩大契约对经济生活的覆盖面,将改革中出现的大量新型合同如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合伙合同、联营合同、居间合同、委托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纳入合同法的调整范围;4)合同法的原则和内容应当能够促进市场的发育与成长,便于各种市场交易活动的有效进行,保障市场运行的有序状态,鼓励人们的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5)突出契约自由和尊重企业法人自由意志的原则;6)严格违约责任及追偿制度。
第四,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紧完善市场规则。如前所述,商品经济祈秩序首先体现在市场秩序上,现阶段各种磨擦与漏洞大都产生于流通领域,治理、整顿的焦点也集中于流通领域。流通领域混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商品交换和竞争的市场规则。由于多年的改革仅仅侧重于主体方面的简政放权,仅仅热衷干推行横向联合、承包祖赁等,忽视了市场法则的创建与运用,忽视了市场外部环境的治理,使原本设想的平等、繁荣、稳定、健康的市场景象迟迟未现。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包括使用国家和集体财产的责任、政府在市场竞争的超脱地位、合同的权威、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限制等在内的市场法律制度,制订市场管理法、竞争法、价格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法规。同时,通过增加交易渠道、发展贸易组织、促进市场信息传播,改进商品推销形式等途径,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
第五、加速政企分离和廉洁政府行为。庞大的官僚机构,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官权的繁衍与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从来就是改革的主要障碍和威胁,其危害远比价格、工资等改革难题的风险大得多。就政企关系而言,企业至今仍保持着依赖政府的制度惯性和心理惯性,其独立法律人格尚未彻底形成,这是严重违背市场运行和契约发展方向的。
因此,必须一方面提倡政府廉洁清正,减少经济行为中的低效与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加快政企分离,创新和完善企业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通过承包和租赁以及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推行,逐步形成关于国有资产关系和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契约制度,将企业制度的改革置于法制契约他的基础之上。
第六,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建立金融调节系统,扩大资金市场。资金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本身就是契约演进的重要标志。目前,除巩固已经开始发展的资金同行拆借、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外汇调剂等措施外,还应准备创建证券交易所,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推行商业信用票据化,同时加紧制订《票据法》、《银行法》、《证券交易条例》等金融立法,保证资金市场的顺利发育。
第七、加强和改善对指令性计划合同的管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的执行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实现的,因而计划合同的履行情况是反映我国市场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计划合同的管理,提高其履约率,首先要求企业和国家主管机关在认识上有正确的着眼点,要强调计划合同的法律属性,并协助和监督企业优先执行好计划合同。
第八,改进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既然商品经济新秩序实质上就是法律秩序,那么完善、科学的立法便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1)重视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尽量缩小法律与现实的距离;2)加强立法预测性,重视超前立法;3)搞好各层次、各类别立法之间的平衡协调,减少和避免立法上的冲突与摩擦;4)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上成功的立法经验,尤其是西方国家民事、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5)把立法重点放在与治理、整顿和经济改革最密切相关的市场和流通领域,健全一整套的契约法律制度。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5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要遵循规范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要能满足建筑行业企业需求,要依据建筑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能反映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符合高职教育的最新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广泛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与建议,从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几个方面着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核心,以建筑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和专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来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2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流程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岗位分析,提出职业能力要求,然后构建课程体系,分析课程结构,确定核心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试验、评估、反馈、调整、更新和优化。1)市场调研。通过到建筑行业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工作任务,了解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了解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岗位分析。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测量员、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内业员、造价员等。岗位工作任务主要有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3)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主要有材料检测能力、施工技术交底能力、工程测量能力、测量方案编写能力、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能力、工程技术档案编写能力、工程造价文件编写能力、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能力、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能力。4)课程体系构建。从分析工作岗位入手,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再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并结合认知学习的顺序,构建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5)课程结构分析。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确定课程,依据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有《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测量》《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工程技术档案》。6)课程内容分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来整合课程内容。依据专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架构课程内容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工作任务。
3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工作岗位,确定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确定课程模式,确定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安排,明确师资条件、实训条件。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考虑社会发展要求,也考虑学生个体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既考虑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也考虑知识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教育。在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时,以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为平台,充分考虑北方地区季节性施工的特点,采用“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工作岗位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岗位及发展岗位,归纳出八个工作岗位。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融入建筑行业企业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职业素养教育,构建双主体育人环境、双素质育人平台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在确定核心课程时,按照学生就业岗位及发展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核心课程。在确定课程模式时,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采用职业的、实践的、开放的“双证”课程模式。在确定教学模式时,以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及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企业和学校实训基地为主要课程教学场所,由企业教学能手和学校双师型教师实施教学。在确定教学团队时,为弥补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在确定教学条件时,充分考虑课程教学需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确定保障机制时,以校企四合模式建设[合作建站(工程质量检测站)、合作办学、合作建队、合作育人]为保障,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4结语
体育市场调研范文6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网站上注册的跆拳道馆,以及本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道馆和道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研究过程中,作者查阅了与本文论题有关的国内外多部文献资料。其涉及领域主要有跆拳道理论、跆拳道历史、体育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管理学、训练学、教育学等。此外作者还通过各个道馆的网站和宣传单了解了全国50余家道馆的基本资料。
(2)专家访谈法:作者于2005-2006年由于业务关系和论文需要走访了湖北省多家道馆的决策者,获得了各个道馆的第一手材料及许多对道馆发展有建设性的意见。
(3)问卷调查法
①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并为适合本文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针对经营者和针对跆拳道训练者的两种不同的调查问卷。
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问卷主要在湖北省跆拳道馆发放,其中关于经营者的问卷通过网络在其它某些省市发放。共发放80份(30份针对经营者、50份针对修炼者),回收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0%。
二、结果与讨论
1.关于跆拳道的市场调研
第一就是对地区经济水平的调查。这主要是对恩格尔系数的调查。第二就是对本地区相似机构的调查。有无跆拳道馆及其它业余体育娱乐场所,以及它们的经营等情况。因为跆拳道馆会员的区域性很强,最大有效辐射直径为8公里。第三就是对地区人口集中程度,学校分布和学习时间等问题的调查。第四就是对本地居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的调查。参加体育活动的心态、热情程度,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原因。这些对能否顺利地开展跆拳道运动都相当重要。
2.跆拳道场馆的选址
本人通过专家访谈总结出以下几个在场馆选址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求选择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点、知名建筑物或大超市旁。第二选址时应注意相对分配。跆拳道馆地域性很强,一般在一定的地区不能有同一类型同一档次的多家道馆,过分集中必然使每个道馆的消费群体减少。跆拳道馆会员的消费是有时间阶段的,会员对道馆和教练也容易产生感情,所以即使是实力很强的跆拳道馆在选址时也应注意此问题。第三应选择在目标群体集中的地方。跆拳道场馆应选择在体育人口集中,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较多的居民区或一些大中小学旁边,以便有充足的目标人群。跆拳道运动的强度等基本因素决定了目标人群以身体健康的青少年为主体。第四是场馆的建设应注意的细节。主要考虑、场租费用、室内空高(一般为4.5米)、场馆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以及是否便于停车等。
3.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
在作者访谈中,所有的道馆经营者都提到了教练员的重要性,凯盟渗跆拳道馆馆长尤其强调教练员在道馆经营方面的作用。好的教练员不仅仅是技术的教导者,更是礼节文化的传授者。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作为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使之具备一个跆拳道教练的基本素质。作者通过访谈了解到,要管理好教练员,首先要有较好的福利待遇,武汉市的跆拳道教练一般每月工资在1500-3000元。其次要给教练员一个学习提高的空间,一般设置两个提高方向,一个是知识方面,定期组织教练员培训,一些道馆还公费送教练员到青岛等地进行培训;一个是在本馆的地位和待遇方面;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武汉市不少跆拳道馆都实行总教练负责制度,分层管理。
4.会员的服务和管理
(1)跆拳道馆对会员的服务
跆拳道馆经济利润大小取决于会员数量的多少,会员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会员满足度的高低,满足程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在进行运动之前,对体育设施产业提供服务的期望值能否与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的服务质量评价取得平衡和达到一致,这是会员能否坚持训练的重要因素。具体期望值和消费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期望值大于实际评价时,会员产生的一次性短暂的消费。第二,期望值小于实际评价时,会员就产生多次重复消费。第三,期望值等于实际评价时就产生不定期的进行消费。在针对湖北大学流失会员的14份问卷中,关于多选题你不能长期坚持跆拳道训练的原因中,有10人选择了想要得到的和实际得到的差距很大,其次有4人选择了没时间,有3人选择了教练水平低。
根据以上理论,跆拳道馆在对待会员时,要尽量使实际评价大于希望值,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会员感受到附加值。在此问题上教练员是最关键的因素。但道馆也应注意其它方面,如:悬挂木牌等手段鼓励考带、创办比赛,鼓励学员继续向高层次学习、建立会员像册、建立qq群等,来发展网络文化、为每个会员建档,建立严格的带位制度,使腰带的颜色变深成为会员的目标。
(2)跆拳道馆对会员的管理工作
这里的管理是指道馆与会员之间要建立起道馆希望的关系,培养会员“我的道馆”的意识,提高忠诚度,提高设施利用率和增加设施的固定消费者。因此,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会员个人情况,根据会员的不同需求制定出经营计划,保证计划在“留住会员”的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跆拳道的市场调查工作。这个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跆拳道市场调研的内容、跆拳道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渠道,找出最准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2.教练员的管理。教练员是道馆经营的基本因素,对待教练员首先要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其次要给教练员一个学习提高的空间,最后是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