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

“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

“先学后教”观念就是新课程条件下师生角色观转变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长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先学后教?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旧的观念与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必然对新教学方式实施产生制约。马克・吐温说过:“当你手中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锤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你看来都变成了铁钉。”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能力的人,不是铁钉,不能以过去单一灌输的方式作为工具,让学生被动、痛苦地学习。应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快乐自主地学习。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要激发调动这一资源,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先学后教”的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二、让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自。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学习。而现在认识到,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这在起步阶段会产生“费时费力”的现象,但那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不断反思、总结,锲而不舍地愿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那么,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学习,而且在“学习”这条路上他们和我们都会越走越轻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先学后教”,就要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讲精讲。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人在路上行走,如没有路灯,就不明方向;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的确,我们教师要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善用提问,以提问带动高效率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

五、“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病,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机械的机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得到了解放,教师也得到了解放,真正解放了课堂,解放了教学,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活跃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场戏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

总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特长得到发展。教师也要跳出传统思维,更新教学观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真正在“学”字上下足工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乐学、愿学,教学才能真正有实效。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语文素养;新课程

中国分类号:H09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是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继承和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的营养,同时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学科,内容最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的单纯训练,一切围绕升学成绩进行教学。这种现状与时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母语课堂教学的魅力,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升,构建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积极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的中学语文课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树立全新的育人观,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法官,学生则是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形成模式化教学,把内涵丰厚的语文教学,变得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机械性的劳动。学习结束后,学生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造成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无法感受到文本的精彩世界,缺乏审美体验,很难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习语文而且能够学好语文,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确立发展性教学目标。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如教学七年级语文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生命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有所感悟。同时让学生掌握“骚扰、擎天憾地”等词语。另外,教材还选择了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供学生阅读欣赏,还选择了刘再复的《奔驰的生命》的片断,三篇文章相互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其次,把语文素养的培养融于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素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如可采用设疑激趣法,因为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二、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知识与智慧和谐生长的语文课堂

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为了获得简单的字词识记,而是为了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知识与智慧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其一,想象思维能力,也叫想象能力,想象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纵观古今,众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创造和认识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世界。所以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教材中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不为旧的和现成结论所约束的开拓性的丰富想象是大有可为的。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象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等。如在学完《皇帝的新装》课文后,教师用皇帝游行回来后故事情节如何发展作为想象力训练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续想,竟发现学生能想象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结尾,着实让人赞叹。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变向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3

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把握思想精髓,增强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靠耳提面命的教授不但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思想内涵,反而会削弱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情感熏陶作用,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价值观。但语感的形成必须在语言实践、反复的语言操作中获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的。唯有把从生活中得到的点点滴滴感受,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才会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在一节课上,如何训练语感?"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只有读才是准确而深刻的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的好方法。教有千法,读为上策。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认同感,让学生有强烈的诵读意识,尤其是讲读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以上,养成自我诵读的良好习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好的句段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再把读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对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妙处的赏析,自然而然迅速做出直觉的感受,这种感觉,是死记硬背所达不到的,也是老师替代不了的。例如:散文《散步》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反复吟咏,每次都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要读出层次,这是了解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属于认知性阅读。然后,是分角色朗读,这是重点揣摩文本的情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是理解性阅读。接着是赏读,要求学生从文中发现疑难问题,发现作者的艺术匠心。这是评价性阅读。最后,安排一段时事资料的阅读,作为创造性阅读,拓宽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我想,在这样完整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一定会通过反复阅读,细心咀嚼,最终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思维得到锻炼,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加强对话教学.感悟文本真谛

文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学生自我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所收获,而对话需要情感做基础。作品就是表情达意的,没有情感的文本是不存在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情感,开展让情感润泽的语文对话。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个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就没有文学作品。因此阅读也就成为比较复杂的一项心智活动。它既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是与文中思想的碰撞,与作者感情的交流。我们在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授予的不仅仅是系统知识点,更多的是文本对学生情感上的渗透和熏陶。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不断挖掘情感教育的因素,抓住契机让学生走近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感受现实世界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

《散步》中,作者细腻的刻画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亲情体验,深刻地揭示了尊老爱幼的道理。在选择小路与大路时,充分体现了长幼之间的相互关怀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在思想上是一种温馨的教育,在心灵上是一种净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家人和睦相处、相敬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恰恰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浓浓的亲情,随后,让学生走出文本,就自身的情况谈出自己如何对待长辈的情感,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起学生对自己家庭的温暖情感,获得积极的情感濡染,丰富文本的精神内涵,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丰富。

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27-01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素养,而且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以下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努力研究教材

教学文本是教学的依据,文本的选择是经过专家研究所定,更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指导下而成的。研究好文本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最佳策略,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问题。作为教师要开发和利用教材文本,根据教材的内容深入研究,吃透教材,领会作者的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否则,教师就会出现稀里糊涂地教课,更有那种“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一定要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去很好地学习。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灵活机动地掌握教材。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对待学习,往往偏重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生的乐趣呢?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趣味的比赛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学生语文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在比赛中获胜的机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 创设和谐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因此,应该主张教师本身首先是一团火,并把这一团火化成对学生的情和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热情服务中、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可亲、可信。教师要因“学”论“教”,设计教的过程,课堂上打破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教案转,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

何种教学方法最易被小学生接受,为教育工作者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依据小学生个性及心理特点,老师需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对正确的思想适当鼓励和表杨,错误学习方法需及时纠正,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对自身想法勇敢讲出。如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作发散思维的引导,通过联想,使学生牢记生字书写方式及含义,带领学生学习,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使学生学习信心增强,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应尽量运用现代教具,包括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既可节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的形成。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对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由此可见,教具及教材插图是丰富学生立体思维,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相关背景和知识的重要材料,不可忽视,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五、教学反思要及时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85-01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也要能够较好地运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服务。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会觉得文章枯燥难懂,尽管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而如果借助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则会令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现洞庭湖宏伟壮观的图片,接着播放范仲淹的故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深入分析文章,弄懂文言文的词汇含义。这样做比单纯的说教导入收效显著。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

运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课文。例如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说,要他们很快体会到抗日先驱们的爱国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呢?在教授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与有关的视频,学生凝视着那一幅幅惨痛的画面,无不为死去的同胞而落泪,无不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忍而愤怒,并积极投入课堂讨论,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学话剧单元时,由于学生对于话剧了解较少,学习课文有些吃力,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雷雨》这出话剧,让学生对话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两场话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话剧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有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播放有画面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情韵。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范读,掌握朗读技巧,然后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动画,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知意境,理解诗句内涵。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录像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教学“人间大爱”这一主题作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汶川地震时救援的场面视频;教学写景作文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名的景点画面。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写作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投影设备,搜集、展示一些名人佳作或者从学生的作品中找一些典型的文章,让学生鉴赏并评改作文。比如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下册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学生对诗歌了解不多,笔者除了向他们介绍诗歌的特点与写法外,在课下查找了冰心、席慕蓉等作家的一些诗作,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欣赏,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对诗歌有了体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仿写、修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弥补视野局限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但对于视野并不宽广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教材中的有些知识点,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而运用多媒体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笔者做了调查,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到过类似的景点,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三峡大坝景观的魅力,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峡的三大景点,让他们“游”了一次三峡,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蒙语文 教学质量 积极性

在开展蒙语文教学工作中,正确认识教学难点,要自信自强,如何探索解决提高蒙古族学生素质,调动他们的学习使用蒙语文积极性,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等问题是蒙语文学科教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结合实际谈几点体会。

1.调动学生学习蒙语文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根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是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键。那么怎样发挥呢?一是学校或省、市、县,对学习蒙语文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二是蒙语文各种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出版社、报刊社有目的地给城市蒙古族学生发表作品,鼓励个人,让他们在同学们中起到榜样作用。 

2.营造学好民族语言文字的语言环境 

大家知道城市蒙古族学生的语言环境非常差。这是实际存在的真实情况。那么怎样改善呢?一定要采取具体方式方法。语言环境里学校是重要基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同时上课、复习、玩耍时都进行语言交流。所以有效利用学校这个环境。一是严格要求在学校一定要说蒙语,把它当成一个制度。另外严格要求平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用蒙语交流,学校用蒙语写通知,开会时也用蒙语讲,广播时也用蒙语播出。二是从领导做起尊重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拿到学校工作日程上来,采取适当措施不断研究制定。三是根据学生的蒙语文成绩采用分年班、分层次教学方式。其中对蒙语文基础好的学生教学进度快一点。基础差的学生教学进度慢一点,从说的能力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教字母,另一方面讲句。四是每天问操时间里蒙语文教师负责给学生教一、二个标准蒙语要求蒙古族师生经常用蒙语对话。五是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要求学生蒙语文成绩必须及格。六是校内各种牌子、墙报都用荣语和汉语对照写,每天安排20分钟的蒙语文和蒙古民歌播出时间。七是全校蒙古族师生每学期要求学1~2个蒙古歌曲。学摔跤舞、安代舞、说好来宝,进行蒙古诗歌比赛,蒙语文演讲比赛等丰富多采的民族特色活动。八是每年在校内召开一次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经常开展蒙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蒙语文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

语言环境中的还有一个环境是家庭环境。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尤其是假期期间每天在家里吃住、玩耍等。家庭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和父母或亲戚交流的机会。所以,有必要利用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作用一点也不小于学校环境的作用。因此,为了发挥语言环境的重要基地家庭的作用我们广大家长和孩子多用蒙语对话,给孩子的语言环境创造适当的条件,为孩子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

3. 进一步加强蒙古族学生的竞争意识 

现在正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竞争年代。所以我们蒙古族学生一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包装自身。只吃好、穿好,追求享受,不读书,不掌握知识的话,失去生活价值,白白浪费青春年华。正因为这样,我们蒙古族学生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其它民族学生并肩做战,为祖国建设,为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做出贡献而努力奋斗。 

4. 创设学习氛围,加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热爱民族教育

尊重和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思想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爱民族的人就不尊重民族语言文字,不能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对这样的人很难教会民族语言文字。城市的蒙古族学生因环境影响,很容易接受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而不接受本民族好的风俗习惯,丰富的语言,优秀传统,而且还产生歧视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具体做法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来宣传蒙古族英雄历史,先进文化、名人事迹等。同时创设学生接受这样教育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参与也是很有作用的。 

5.对蒙古族学生进行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教育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求学生首先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对时代和祖国有用的接班人。但是我们少数学生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缺乏尊重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竞争意识谈。有的学生总认为我们怎么努力也比别人落后。所以他们失去了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尤其是一些少数学生说“我们蒙古族学生没有希望,不如汉族学生,怎样努力也是那样”对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这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一定要有奔放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为我们的民族赶上世界先进民族而奋斗。 

6. 充分发挥蒙语文教师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