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动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铁岭经济;健康发展;动力机制

铁岭市属于辽宁省的省辖市之一,直到1984年,铁岭市才正式成立,成立之初该市共辖银州等9个县(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出台,铁岭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铁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1],因此,必须加大对其经济发展动力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铁岭优化生产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1.铁岭经济发展动力

分析铁岭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可以从产业结构动力、消费需求动力和固定资产动力三方面进行,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1产业结构动力―工业发展迅速

自改革开放以来,铁岭生产结构大致经历了两个演变阶段,一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导,根据铁岭市政府门户网站数据资料记载,第一产业领导该市经济发展长达25年了;二是工业产业飞速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兴起,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发生了重要转变[2],即由传统的“一、二、三产业”转变为“二、三、一产业”模式,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1.2消费需求动力―综合实力增强

铁岭市依靠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自建市以来,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记载,2015年底铁岭市的GDP总量达到957.8亿元,与上年比较,年增长约为7.87%,该市人均生产总值也由最初的783元,提高到2015年的36842元。同时,铁岭市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2015年底达到103.82亿元[3],使得铁岭市的消费需求动力更为增长。

1.3固定资产动力―投资规模扩大

铁岭市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固定资产数额庞大,扩大了投资的规模,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合理运用动力机制,实现铁岭经济健康发展

2.1积极拉动铁岭经济内需,协调出口、投资、进口关系

从铁岭市经济发展动力分析中可知,其消费内需的发展空间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结合铁岭市居民实际情况,积极拉动铁岭经济内需,协调出口、投资和进口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升铁岭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区域间城乡差距,加大对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合理运用政府的宏观职能,进一步促进铁岭经济的发展。

2.2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关系

服务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因此,为实现铁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服务业的重视力度,突出新型服务业和工业的主体地位,重对人才的培养,从而增加铁岭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铁岭市应利用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建设现代服务产区,协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2.3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形成独特企业优势

铁岭市应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形成区域间独特的企业优势,增强区域中投资力量,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关政府必须积极发挥其自身宏观调节职能,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科学引导中小型企业进行创业,实现铁岭经济和谐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岭作为我国东部城市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其小品等人文资源更为丰富、独特。基于此,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应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优化铁岭经济发展动力,推动其工业结构改革,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让服务业为工业发展创造动力。同时,应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经济建设过程,将其风土人情等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实现铁岭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博,王新平,宗凯,李一,张雪.论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联合共赢”之市场攻略[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21:97-99.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2

一、当前社会上存在“重消费,轻投资”的倾向,虽有其特定现实背景,但需客观看待

一是当前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和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促使人们反思我国“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金融危机后,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一度跌到6.6%的历史新低。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我国连续12个季度GDP增速下滑,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下降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7.6%,下降幅度为37%。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出口等经济指标也出现了增速全面放缓的趋势。此外,当前我国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和船舶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部分专家和官员将这归因于过去行业过度投资所致。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和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让很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需要提高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此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滑和全球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产能过剩也主要是由于过去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和出口锐减所致。

二是由于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认为应该增加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减少投资。在分析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时,专家学者经常简单用三者占GDP的比例来判断“三驾马车”的贡献。过去30年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平均在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美国甚至高达80%。因此,有人以此说明我国依靠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必须转向更多依靠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此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一方面,我国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高储蓄率是这个阶段鲜明的特征,消费率偏低符合经济规律。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投资率较高,但资本存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汇丰银行估算,2010年中国资本存量约为93万亿元,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消费占GDP的比重来判断消费与投资的相对重要性。

三是由于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难以为继,人们对启动国内消费寄予厚望。“出口导向型”战略给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然而,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萎缩,我国出口遭受到严重创伤,2009年出现了20%的负增长。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弊病,在“出口导向型”战略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将经济增长的目光由国外转向国内,扩大国内需求成为政府政策的着力点,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和补贴优惠等多方面来纠正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问题。政府寄希望通过启动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防止潜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这也使得“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的观点颇为流行。

二、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仍需坚持投资驱动

1982—2012年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率为21.2%,持续增加投资是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除去1981、1989和1990年等特殊年份,过去30年投资对我国GDP年均贡献率为42%。以投资占GDP 40%的比例支撑了我国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国际经验看,增长与投资之间也是紧密相关的。1980—2002年间,世界上94个统计资料完整的国家和地区中,年均GDP增长率在6%以上只有中国、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在这7个国家中,其中又有5个年均投资率在30%以上,几乎涵盖全球这一时间段所有投资率超过30%的国家。这表明从全球范围看,较长时期的高储蓄(投资)率仍然是形成较长期、较高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条件或必要条件。

三、在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情况下,提振消费实际难以奏效

我们习惯用发达国家消费占GDP 70%的比例来证明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我国应该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种简单比较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我国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我国人均收入为4700美元,而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收入不少于12616美元,我国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当美国人均GDP为4800美元时的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65%,略高于中国当前水平。国内消费不振关键还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加上高昂的房价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我国提振消费政策效果不显著。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实际上在逐步下降,由2009年第二季度的10.3%,下降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4.7%,这与近几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趋势相吻合。因此,在收入水平没有快速提高的情况下,政府出台提振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显著,扩大内需也就成了一厢情愿的口号。

四、“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身没错,关键需要优化投资结构和激发市场活力

(一)需要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投资应坚持“公共性”、“民生性”和“战略性”原则,真正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投资应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城际路网和改善环境,最大发挥财政资金公共社会效应。政府投资要继续倾向于民生,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提高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水平、增加医疗教育投入,这类投资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同时也是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根基。此外,政府还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增加影响我国未来抢占全球竞争新制高点的战略性投资,比如加大海洋战略开发,推进长江上游流域整体开发,重构中亚丝绸之路等,这都会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赢得主动权产生重大影响。

(二)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政府政策着力点应该继续简政放权,减少对产业的直接干预,更多地让市场选择产业发展方向,盘活民间资本存量,激发市场活力。一是逐步放开在能源、金融、铁路、邮政、电信等垄断行业民间投资,倒逼垄断行业加快改革步伐;二是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和试点领域,推动服务业发展;三是提高各类产品环保标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实现环境治理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而非进入投机炒作领域等,防止房产、股市、汇市、期货等资本市场的泡沫;五是鼓励企业将资金投向于研发设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改变政府唯GDP的政绩观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3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琢+?茁=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与技术、劳动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a和l均可看做高校教育的函数,因为高校教育可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高校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需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其内涵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的同时,更主要地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责任。高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第一,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我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劳动者技术能力水平偏低,其科技创新能力比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在职培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在职培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接受定期的系统培训,二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企业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员工。第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高校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开业培训、项目培训、业主培训、融资培训、青年创业培训,以提高企业创办者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2.高校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为地方提供的技术分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高校为地方提供技术的途径包括:第一,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自筹和政府资助。高校自筹经费研发的目的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是高校通过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而获取的,这些项目往往是基础研究或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校自主研发的成果往往是专利、专有技术、数据、配方等形式,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达到向企业转让的目的。政府是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组织者,技术成果的质量、适用性、技术市场及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性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第二,企业的委托开发。企业的委托开发是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委托高校为其开发急需的技术。委托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和高校共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有限理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利益。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单独出资,委托高校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相对于企业自身开发技术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取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度。

  三、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x-m

y表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该式表示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高校由于学生、教工规模大,其消费、投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消费。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群体较大。高校教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消费群体较小。高校的消费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有教师、学生的食物支出、衣着支出、交通支出、学习支出、文化支出、旅游支出等。从稳定性来看,高校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不容易大起大落,因为高校的消费大部分为食物、服装、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小。从增长潜力来看,食物、饮料、交通等支出增长潜力有限,而旅游、学习、文化等支出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消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产业结构,当一个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时,就会有较多的企业为其提供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就会逐步上升,这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吸收的劳动力多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投资。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利息率越高,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高,对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利息率越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低,对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投资中的核心,如教室建设、实验设备的采购等,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其投资相对稳定。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投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的基建投资,包括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的建设,是高校投资需求中规模最大的一类;第二类是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实验设备、电脑、交通工具、空调等的采购;第三类是教工的住房、汽车、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需求会促进地方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对一个部门增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最终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高校投资的增加会拉动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增长,这些产业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钢铁、水泥、塑料等产业的发展,高校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地方经济总量的倍增。

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分析,可以构建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q和纵轴p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价格水平,d1、s1分别代表高校发生作用前社会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e1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q1为均衡产出,p1为总价格水平。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后,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原社会总供给曲线从s1向右平移到s2。在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带动下,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原社会总需求曲线从d1向右平移到d2。由于高校对供给的推力远远大于对需求的拉力,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s2和d2产生了新的均衡点e2,得到新的均衡产出q2和均衡价格p2。q2大于q1,表明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使得新的均衡点e2低于原始均衡点e1,使得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始均衡价格p1,这表明从长远来看,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方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刺激地方的投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增加,又会增加供给,从而促使地方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部分高校未完全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被动适应地方需要。因此,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育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地方转化,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地方各类人才的主要产地。高校要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学科要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扩展到企业车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3.走产学研之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高校要从地方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和转化到生产实际中。高校要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要主动走进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地方资源条件、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和趋势,与企业、重点高校联合攻关,提高课题的实用性。

4.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扩大内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日常消费、旅游消费、购房购车等投资需求方面较快增长。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和对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增强学生群体的基本消费能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高校应加大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当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走在社会前列,淘汰高能耗设备,建设低碳建筑,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杨少华,田玉梅.试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高原,匡永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2).

[4]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6).

[6]李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

[7]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郎群秀.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实际工资水平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区域差异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及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关于区域发展问题,很多学者给出不同的研究观点。佩鲁提出,主导部门企业聚集形成的“发展极”能够带动相邻地区经济的优先增长;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论,主张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赫希曼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应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部门,并通过联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弗里德曼提出中心论,认为区域核心的发展速度要大于的发展速度;弗农提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与产业生命周期相关;威廉姆逊提出倒“U”型理论,指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之间存在差异的倒“U”型关系,表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化是发展不可避免的,但区域经济差异终会随着经济发展成熟而消失。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从区域经济产出增长与投入的关系角度出发,来研究短期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短期内,投入资本为常数,引起产出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劳动力。通过研究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得到在短期内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和方法。

二、劳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根据古典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劳动力与资本两种因素决定。劳动力主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内涵是指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与体力的总和;资本主要是指各种生产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时间尺度的不同,能够划分为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其影响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在长期经济中,劳动力与资本投入量都是可变的,这两种因素同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在短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投资存在一定的滞后,在短期中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在短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中,通常假定资本投入为固定量,对短期经济发展影响较小;同时由于人口政策在短时期内政策效果较慢,人口在短时期内也不会产生较大波动,所以劳动力的总和趋于固定,区域内劳动力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的转移,即劳动力从区域外转移到区域内。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在短期内的发展,着重分析劳动力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劳动力与短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联系:

1.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定性描述。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个方向,区域外转移至区域内与区域内转移至区域外。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区域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同的影响。当区域内的劳动力缺少时,劳动力成为稀缺品,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就会造成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厂商通常会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或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以招聘到更多的员工参投入生产活动中,从而提高利润水平。由于劳动力总量在短时期内并不会迅速增加,区域内的劳动力缺口主要由区外劳动力的流入所补充。相反,当区域内劳动力过剩时,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不变,需求减少,此时劳动力的价格就会降低。厂商通常会降低工资水平以消减成本来提高利润。劳动力就会从区域内转移到区域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劳动力的流入短期内会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或使区域经济水平从衰退中复苏;劳动力的流出短期内则会降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或使区域经济进入到衰退中。

2.劳动力的转移量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的转移量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定量描述。劳动力的转移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前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劳动力转入量较多,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相反,劳动力转入量较少,则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同理劳动力转出量较多,短期内经济增长衰退较快;劳动力转出量较少,短期内经济增长衰退较慢。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劳动力因素在短期内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突出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现对模型进行一些设定:

(1)模型中存在着两个地区,一个是目标区域,即我们研究的短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区域,在模型中称为目标区域;另一个是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即除了模型中目标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2)劳动力的转移只与实际工资水平相关。

(3)目标区域内外劳动力总量为固定值。

1.劳动力转移方向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与资本是两个主要因素。劳动力的增长和资本的增长都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资本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对经济产生影响,而劳动力对经济的影响在短时内就能够产生。在短期内,区域经济的资本投入为固定量。区域经济的产出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长,能够吸引到的劳动力越多,整个区域增长的动力就越大。劳动力的转移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另一个是区域内的生活水平。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决定了该区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区外的劳动力。如果区域内的工资水平高,那么区外的劳动力就会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转移到区内工作,反之,区内的劳动力则向外流动。区域内的生活水平决定了区域内劳动力的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水平意味着工资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实际能够购买到的商品数量是减少的;反之,低生活水平能够使相同的工资水平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将区内的实际工资与区外的实际工资作比较,就能够得到劳动力的转移方向。

可以使用工资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比值来判断一个地区的实际收入水平,由于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地区的消费水平相符,所以在比值中生活水平用区域消费指数来替代。通过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实际收入比就能够确定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根据以上关系,有以下公式:

其中,w是目标区域内的平均工资水平,wa是目标区域外的平均工资水平;C表示目标区域内的消费指数,Ca表示目标区域外的消费指数;k是一个公式系数,作用是用来修正公式;P值用来表示两区域间的实际工资差异,当目标区域内外差距较小时,通过调整k值,使P值趋于1。

P值通常情况下为正数,当P大于1时,表示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比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高,短期内劳动力将从区外流入到区内;当P小于1时,表示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比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低,短期内劳动力从区内流出;当P等于1时,表示区内与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相等,区域内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区域内的劳动力既没有流入的理由,也没有流出的动力。

有了P值的取值,我们就可以对模型进行动态的分析。当P值大于1时,表示区内实际工资水平大于区外,吸引劳动力转移,与此同时,区内劳动力不断增多。随着劳动力的增多,劳动力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所能提供的实际工资水平也不断递减,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到与区外实际工资水平相等的情况下,就不会再有劳动力的转移,系统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反之,当P值小于1时,表示区内实际工资水平小于区外,区内劳动力纷纷转移到区外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区内劳动力减少。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的边际效用不断提高,进而厂商就会提高工资水平以最大化生产所获利润,当实际工资水平与区外实际工资水平相等时,就不会产生劳动力的转移,区内外劳动力水平达到动态平衡。

2.劳动力转移量

整个世界的劳动力在短时期内变化较小。我们假定目标区域内外劳动力总和为N,区域内劳动力为n,继而区外的总劳动力为N-n。可以看出,当实际工资水平比值趋于无穷大时,整个区内的劳动力转移率为100%,当实际工资水平比值趋于0时,劳动力转移率为-100%,当实际工资水平比等于一时,劳动力转移率为0。根据所给条件,因而可以得到估计的劳动力转入函数为:

其中U为任意一时间点上的劳动力转移率,表示劳动力从目标区域外转入区域内的比率。将以上时间点上的劳动力转移率公式,引入到模型的动态分析中,就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劳动力转移公式。劳动力转移率会随着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得出平均劳动力转移率为以下:

其中V是区内劳动力增长率在实际工资水平达到与外界平衡时经历时间过程内的平均转移率,用来表示从起始到平衡时,平均劳动力转移比率;P为区内外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比。表示区域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根据以上公式,平均劳动力转移率为正数时,即V值大于0时,劳动力是向区域内转移的,平均转移量为

当劳动力转移率为负数时,表示即V值小于0时,劳动力是向区外流动的,平均转移量为

公式中Li表示劳动力转出量,Lo表示劳动力转入量。

当P值为1时,表示区域内实际工资水平与区域外实际工资水平持平,劳动力没有转移的动力,此时平均劳动转移率为零,即V值等于0。

3.劳动力带来的区域经济增长

在短时期内,随着区域内劳动力的增加,区域内的经济会同时增长。在资本水平投入固定时,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产生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价值的积累。转移劳动力产生的价值就是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ΔY表示转移劳动力带来的经济总产出,也就是经济增长的部分;MPL为劳动的边际产出,是劳动力数量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劳动力水平的减函数。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内经济产出的增长与转移的劳动力有关,在边际劳动产出大于零时,区域经济产出增长是随着劳动力的增长而增长的。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区域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实际工资水平。当区域实际工资水平大于区外时,劳动力人口就会因为能够得到更多收入而转入到区域中,当实际工资水平小于区外时,劳动力人口就会转移至区外。第二,劳动力的转移最终会使实际工资水平达到平衡。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转入的区域会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剩而产生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从而使劳动力转移放缓,最终达到平衡;反之,则会因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减缓劳动力的转出,最终达到平衡。第三,劳动力转移量是实际工资水平达到平衡时的积累。在实际工资水平不平衡时,就会有劳动力人口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停止是以实际工资水平相等为信号的。第四,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有了更多的劳动力人口,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产出增加。区域经济增长量就是每个增加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区域内工资水平。提高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进行补贴,以较高的工资水平来带动劳动力的转移,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从而达到短期内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第二,降低生活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对基本商品补贴降价,建立保障房等方式,来降低劳动力的生活成本,进而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吸引劳动力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来。第三,保持区内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区外。保持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较好地吸收劳动力,在劳动力边际产出没有达到瓶颈时,更多的发挥劳动力的发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与转轨。完善以上几点,就能够使区域经济在短时期内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G 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J].Economica,1957(27)

[2] John B.Parr. Growth poles,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central place theory[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73(1)

[3] (德)艾伯特・赫希曼(著),曹征海等(译).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 (美)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二元经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323.6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以改变就业形式、改善收入状况等为导向的一种跨地域流动行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国家,劳动力流动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根据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农村就业劳动力达到1.5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65万人,增长率为5.2%①。另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达到1.59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高达44.2%②;2012年进城农民工数量则高达1.63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达到44.0%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现象。我国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流动人口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我国的人口流动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 ”③。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沿革

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不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的严格限制流动阶段。在1978年之前,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对劳动力流动严格控制,对劳动力实行有计划的流动,不在计划之内的流动被称为“盲流”。在城乡严重分割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的途径很少,只能通过城镇企业有计划的招工、子女上大学、部队干部转业等途径来实现迁移。

第二阶段,1980年以后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进入允许迁移阶段。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乡镇企业流动。而且从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村居民自带口粮、自筹资金进城务工经商,这个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劳动力的流动,此时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张晓建(1997)估计,1980年代末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1500多万人④。

第三阶段,1990年代进入跨区域流动阶段。进入1990年代,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时期,主要是由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跨区域流动频繁。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出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大约为2500~2800万人⑤。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的大规模流动阶段。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迁移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对农民工进城的不合理限制,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这些鼓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002年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就突破1亿人,达到1.05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高达42.3%⑥;此后一直到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一路攀升,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流动的过程。近年来,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引起了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③。仲小敏(2000)估计,全国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1995年为3600万,1996年为4000万,1997年达到4600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京、津、沪三地的流动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0%~25%,广州市甚至达到38%,这些流动人口50%以上是由农村迁移出来的。⑦《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4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492万人,增长率为3.5%⑧。另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0%上升到2010年的35.90%,2010年上海市该比重甚至达到39%⑨。

根据198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应年份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其它资料整理出了我国1983-2012年的进城农民工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数据,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其中1984-1989年的数据缺失。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变化趋势,图1给出了它们的变化曲线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1983-2012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1983-1994年处于快速上升时期,主要原因是从1980年开始国家开始允许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且到了1990年代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高涨时期;1995-1997年处于下降阶段,原因是这段时间进城农民工由于在城镇受到歧视等因素影响,部分劳动力开始回流到农村;1997年之后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的加强以及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意愿和动力增强,进城农民工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从图1也可以看出,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44.0%,其变化的趋势及阶段性特征与进城农民工数量相类似,即“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后进城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回乡现象,但由于受国家实施的经济刺激和就业调整政策影响,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农村外出就业人口逐渐恢复常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进城农民工数量的增长量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2008年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导致能够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有学者估算表明,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之前所想的那么大。蔡昉、王美艳(2007)利用反设事实法,通过估算农业中种植业和饲养业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不同转移规模,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的三种不同情形,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比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且农村剩余劳动力50%左右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⑩。另据估算,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9000万人左右,与本世纪初相比大约减少了6000万人,而且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剩余时间的形式存在的,绝对意义上的剩余人口并没有这么多!。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特征

对我国来说,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指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以招工形式为主的有计划的转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管理的松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式转变为以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为主的转移形式。所谓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本地县城的转移,即乡外县内的流动。这种转移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副业、乡镇企业以及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所谓跨地区转移,顾名思义,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广义上的跨地区转移还包括跨县流动,即县外省内的流动。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虽然开始时间较短,但已经成为当前或许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形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达到2613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达到3996万人,跨地区转移$达到22143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人口的17.27%和84.71%。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就地转移人口和跨地区转移人口分别增长了71.37%%和82.89%⑨。另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11年农村外出就业人口中,跨省就业比重达到47.1%,比上一年提高8个百分点;县外省内就业比重为32.7%,比上一年上升了3.4个百分点;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2%,比上一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2012年跨省就业比重为46.8%,县外省内就业比重33.2%,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增减趋势与2011年基本一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占总劳动力流动的比重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形式。本文所说的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更准确地说是指劳动力跨地区的乡城流动。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有:

1.以男性为主

Zhao(1999)根据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男性占迁移人口的72%,而农村非迁移人口中男性只占49.6%,且作者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劳动力迁移的概率低4.7%&。根据2006年《我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男性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体的66.3%,而女性只占33.7%*。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男性所占的比重为64.6%,比上一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流动以男性为主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在,2012年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男性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

2.以青壮年为主,且年龄有提高趋势

Zhao(1999)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迁移人口的年龄比非迁移人口将近小10岁,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迁移的概率降低&。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在全国12个省份所做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比城镇人口年龄将近小6岁) 。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_平均年龄只有28.6岁,其中,16~20岁的农民工占18.3%,21~25岁占27.1%,26~30岁占15.9%,31~40岁占23.2%,40岁以上占15.5%+。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8岁,其中,16~20岁占6.5%,21~30岁占35.9%,31~40岁占23.5%,41~50岁占21.2%,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2.9%1。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7.3岁,其中,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值得注意的是,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有了提高(2006年为28.6岁,2010年为33.8岁,2012年为37.3岁),且青壮年(21~40岁)所占的比重也在下降(2006年为66.2%,2010为59.4%,2012年为54.4%),这意味着40岁以上的外出农民工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下降(2012年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且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2012年东、中、西部农民工月收入分别为2286元、2257元、2226元^),青壮年农民工由于其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自己家乡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同性价比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而且城市的工作有较高的替代性。

3.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非流动人口

Zhao(1999)使用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表明,迁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为7.56年:6.24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迁移,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最高的那部分人除外,这些人并不是选择外出务工,而是就地占据基层资源,比如担任村干部等职能岗位&。根据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比重达到81.6%,比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2。2012年的数据也是如此:外出农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6.5%,农村非流动人口只占10.9%^。

4.劳动力流动的区域间不平衡

Cai & Wang(2003)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在2000年,东部地区有65%的跨省劳动力迁移是发生在地区内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4%和68%的跨省劳动力迁移到东部地区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在增加,而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所占的比重在下降4,这反映了我国的人口流动是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迁移过程。此外,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Raa & Pan(2005)根据1992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西部和中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的是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本较高的人员,而东部地区流动到中部的是非技术人员,很少有流动到西部地区的5。另据《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分别为17%和20.2%⑧。2012年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区域不平衡现象: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占42.6%,中部地区占31.4%,西部地区占26.0%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2012年仍占42.6%,但与2009年(62.5%)相比该数据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在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有了较快的提高。原因不外乎是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增加了。

5.社保参保率低于城镇居民

由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大都是非正式职业,且有一半以上的未签订就业劳动合同6,从而导致外出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参与水平。图2反映了2012年城镇居民和外出农民工社保参保率的差异。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2年“五险”中,除了工伤保险外出农民工比城镇居民参保率略高以外,其他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均比农民工高很多。至于外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为什么要比城镇居民高,原因显而易见,跟农民工从事的高风险行业密切相关。有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有60.7%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也高达73.5%^。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根据劳动力迁移的经典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的预期纯收入

农村居民在决定是否向城镇迁移时考虑的不仅是在城镇就业的预期收入,还要考虑城镇生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所谓货币成本是指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所花费的交通费用、找工作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等;心理成本是指远离亲人,适应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如果预期收入与生活成本的净值大于零,则选择迁移,否则不迁移。

2.户籍制度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迁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制度,迁入地的户籍管理越松或户籍限制越少,劳动力流向该地的可能性越大。

3.迁移距离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迁移距离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移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迁移者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成本、回家乡往返交通成本、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成本。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呈现出就近区域上的聚集性。例如,安徽、江西等地的外出劳动力大多流向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多流向广东,河南、河北大多流向北京等地。

4.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影响我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乡城流动的重要因素。例如,沿海发达地区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劳动力就较少;而内陆中、西部地区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较小;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

5.年龄因素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为主,这与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的是“3D(Dirty, Dangerous and Demeaning7)职业”,这些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且大多是建筑、制造等行业,年龄成为从事这些职业的必需条件。另外,年龄越轻的人,迁移的心理成本越小,而且迁移收益的回收期更长,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的现值也越大。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6~2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0%左右,16~3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3/48。

6.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子女上学、家庭赡养老人等问题,这些也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Mincer(1978)的研究发现,未婚人员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妻子的工作服从于家庭的迁移,家庭中存在学龄孩子会降低迁移的可能性9。另外,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迁移的潜在成本会成倍地增加。

7.受教育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越高,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越高。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生活的追求越高,改变现状的动力和愿望也越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既受经济方面因素如农民工在城镇的预期收入等的影响,又受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因素如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在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现象和典型特征。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既要增加农民工收入,又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不平等,而农民工在城镇的收入水平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影响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受歧视性因素的影响(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两大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本世纪初的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部分省市仅仅是统一了城乡户口称谓,城乡户口所携带的实际差别并没有消失0。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城乡歧视性政策和一系列隐利,统筹城乡居民的迁徙权-(陈光普,2013)。户籍上所附加的各种福利政策人为地加大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要剥离与户籍捆绑的社会福利,关键在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户籍观念。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离不开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可携带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镇和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那些有能力转变为城镇“市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而这些人的收入比城镇居民的收入要低很多。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全国12个省份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小时工资只有城镇人口的61.67%),但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很多。虽然这些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会降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但在边际上降低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幅度会更大,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比原来的更大。因此,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丁守海(2006)通过测算认为,当前的农民工工资要提高1/3左右才是合理的=。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措施包括消除农民工在城镇所受到的就业、工资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歧视;增加他们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等。

(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前文的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重要影响,越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流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仍然很低。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不仅能矫正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还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促进劳动力流动就要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最主要表现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具有城市户籍的本地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外来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就业岗位大多数是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它城乡分割制度,如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这些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就业部门的自由转移。户籍制度一方面使得城镇劳动者优先获得就业机会,而农村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镇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福利制度的机会。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由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的自由流动,首要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此外,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制度,包括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工种方面所受到的不合理限制以及对劳动者的身份歧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行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相互衔接,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和转换。政府部门还应该把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点从户籍制度改革向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转变,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所受到的各种政策、制度因素的限制,以此来促进和吸引农村劳动力从流动状态向城镇永久性居民转变。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还离不开劳动力市场制度、各种规制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如加快劳动立法、加强工会作用、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等等。此外,政府职能要从以经济干预为主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保护劳动者权益、降低劳动者所承受的就业风险,加大政府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力度,同时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建立、健全旨在保护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护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来源于2010年12月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②来源于2011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③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④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⑤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

⑥进城农民工数据来源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城镇就业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⑦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1期,第38~42页。

⑧参见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

⑨来源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⑩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第4~12页。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指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指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计算得来的。

^来源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Yaohui Zhao. “Labor Mobility and Earnings Difference: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7, 1999, p. 767~78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来源于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vol. 2, 2007, p.8~16.

_指调查年度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来源于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3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February2003,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4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5Thijs ten Raa and Haoran Pan.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35, 2005, p.671~699.

6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43.9%。

7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Beijing, 2006 August.

8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9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6, 1978, p.749~775.

0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第35~40页。

-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经济师》2013年第3期,第38页。

=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第56~62页。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12.

[4]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J].经济师,2013(3):38.

[6]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4):56-62.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8]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 (1):35-40.

[9]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

[10]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00(1):38-42.

[11]Cai Fang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J].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3(2).

[12]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2):8-16.

[13]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749-775.

[14]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C].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2006.

经济发展的动力范文6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11改革?_放制度效应

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种资源也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包括劳动力资源。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另外也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突出了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的外流需求进一步强化。并且随着城镇对各类福利制度、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居住的制约,解除了农民自身生存的限制条件,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12公共服务不完善促使劳动力转移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无论是就业、医疗还是劳动保障、义务教育等各方面均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公共服务长期处于低供给状态,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向农村倾斜,比如道路硬化、建设卫生池等,但是这仅仅表现在硬件建设,而诸如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软件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生产要素投入少

由于农村基础建设较差,因此整体投资环境远远比不上城镇地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现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增长。根据一组来自于部分农业大省的调查,2016年农用资金“非农化”现象比较严重,诸如经商务工人员借贷、农村信用社进城等资金分流渠道增多,除此以外,资金分配、使用各环节、渠道的截留与挪用也弱化了农用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的回报率始终处于较低的地位,农民的积极性低,这些均会导致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资供应紧缺,恶化农业生产环境。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江苏某镇2005年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在096亩左右,而在2015年十年间人均耕地面积则达到了124亩,较10年前有显著增加。主要就是因为人口外流导致部分耕地闲置,间接增加了人均耕地资源,而闲置耕地集中流转至种植大户,有利于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其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以江苏某镇为例,该镇在201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不到1万人,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业的比例也显著高于从事农业的数量,即使留守农民其工作选择也更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降低了农民对耕地的依赖,农村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产业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最后,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江苏某镇其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553元,而在2015年上升到了14119元,十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且有外出务工成员的家庭年收入显著高于无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由此可见,劳动力输出是目前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

22负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一般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劳力为主,农村的留守从业人员以老弱妇劳动力为主,优质劳动力的缺失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产业化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大量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及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筑公路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直接阻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有能力、有意图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劳动力更倾向于政策、资源更发达的城市地区,不利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此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也会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文化产业投资长、见效慢,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文化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甚至流失状态。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弱化了转移者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而留守劳动力在基建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学生集中在城镇学校,促使农村优秀的师资资源向城市集中,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教育质量。

3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负面影响的策略

3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教育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在农村力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现状中,除了普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外,针对成年人的农村科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劳动力学习、掌握更先进的农村科技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先进农村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实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当然,现实情况中政府可支配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农村科技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可实行农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突出当地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作用,乡、村两级农业单位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32加大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

农村生产要素的匮乏使得我国现在还有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人力、畜力等传统形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度低,导致农业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从政策、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化农业劳动力配置,尽量留住知识丰富、技术专业、综合素质高的本地人才,使农民认识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33突出转移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服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行业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巨大,如果发展吸引力强的第三产业,增加农村就业容量,自然可以吸引大批转移劳动力回流。并且第三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劳动技能门槛设置较低,因此,可吸纳文化素质、专业能力较弱的农村劳动力,以更好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网络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无须大量密集型劳动力,适用于返乡农民、创业农民,且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原生态资源,且农村居民可凭借这一先天优势发展特色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不过农民对网络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足,政府部门、相关单位要强化这方面的指导,引导农民群众了解电商、掌握相关知识,积极推广规模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