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1
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对于学生而言,还有很强的探究实践性。在传统地理学科教学方法中,往往以理论基础讲解较多,缺乏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课本上的规律性问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兴趣收到了极大的打击,阻碍地理学科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应用实践的能力等。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对初中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果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否则教师的教学手段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是盲目的、事倍功半的,同时还会延误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学生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上运用探究式教学,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相应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为同学展示教学相关内容,创设地理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打破教师的神圣化,让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大胆猜测,积极探究问题,透过问题的表象看本质,从中提出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贴教材,善于创设意境、设置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主探究,搜集材料,实现对答案的寻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队员之间的合作完成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发现新奇想法时,不要一味否定,要给予保护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激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
教师应提出一些符合学生学习程度的地理理论和知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提问和分析,并对学生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地理知识,学习其他教学成功案例,开拓教学思维,寻求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
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小组结论进行书面表达,然后总结归纳,将各个小组的结论总结起来,结合教材归纳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并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注意要点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尽职尽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引导。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互动,因此教师应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来参与教学活动。
进行探究性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应为主体地位。教师在创设意境时,要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关系时,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的原则,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破除教师神圣化。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惧权威,与自己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地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应用分离的现象,使得学生很难消化课堂知识。不同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都有着差异,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当前学情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地理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考察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掌握实践能力。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教材内容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框架,又为学生解答了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探究式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待于我国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挖掘创新,总结成功经验。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环境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2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课堂;评价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则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地理知识传播只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方面,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地理教育国际》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教学和所有活动之中。
二、探究式教学给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地理教学中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采取“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因此,不失时机地将探究式教学引入日常的中学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然而,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还没有真正走进课堂,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情况依然存在。面对如此情况,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束缚探究式教学的进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既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一些客观原因。
三、影响探究式教学进行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地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在我国,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认为探究式教学的价值是让学生通过比接受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却没能理解探究式教学有着比获得知识更丰富的意义。由于探究式教学本身比较费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热情。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多是一些“专家讲座”式的,教师只是从宏观的教育学角度了解了一些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意义和一般特点,而和自己从教的学科教学实践有距离,致使很多教师听得热血沸腾,而一回到教学实践中却不知道如何应用。
2.地理教师驾驭探究式教学的能力欠佳。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如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等。由于教师自身的探究教学能力的限制,使得探究教学过程力不从心。如有的教师在实践中有完整的探究教学程序,却没能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却没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主张学生自己探究,却不能善待差异;让学生尝试探究,却不能宽容学生的失误。从而使现实的探究教学往往只有表面形式,无实质的精神。也有的教师探究内容选择不当、提出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好、在探究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机械照搬探究过程;过于强调过程,忽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等。
(二)客观原因
1.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文献缺乏。虽然我国目前也有大量有关探究式教学的著作和论文出现。然而它们的理论性太强,教师比较喜欢的直接结合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以及教学视频却很少,教师很难将一些宏观抽象的探究式教学理念和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也是束缚教师放不开手脚的一大因素。
2.评价体系的滞后。自从探究式教学引入基础教育以来,评价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很多教师也理解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中考、高考命题也正在一步步的向着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相对滞后。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校仍然沿用原有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迫于中考、高考成绩等评价的压力,而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常常使用实验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在中西部地区或一些偏远山区,学校很难负担起学生探究实验甚至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外出交流、培训需要的经费,学校无法满足,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掌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了。
探究式教学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保证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一线教师具有任重而道远的责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客观原因,作为一线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入探究式教学,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四、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首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还要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课堂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和项目(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应的地理课程载体,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却对这些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选取一些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有争论性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第二,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信息资料的收集、问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等;第三,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尽管在中学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困难重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探究式教学的优点以及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越性,作为地理教师应该接受挑战,把探究式教学坚持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刍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王比亚.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3).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3
实践和探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湘教版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中,每一课中都配有实践的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理解,自由表达观点,提出、探究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模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第二,在具体的探究实践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被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认可度;第三,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遗忘率低,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情境
问题的提出需要相应的情境,而探究学习以具体的问题为依托,因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从设计课堂情境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选好探究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明到美国洛杉矶(119°W)旅游,他所乘的飞机在上海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2012年7月3日11:40,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于洛杉矶当地时间7月3日10:30抵达,飞机的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此外,在一些实践性的探究活动中,不但需要天气适宜,还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工具,为此,教师应该早作准备,安排好实验时间、场所和工具,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测量和计算学校所在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提前选好场所,准备好竹竿等试验用具,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最后针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探究过程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低,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不到锻炼。探究式教学模式目的在改变这一现象,让教学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设计由易到难的探究模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此外,教师不应该将重点放在探究的结果,而应该更注重探究的过程,了解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误区,还存在哪些疑点。例如,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时,可以结合相关地图,让学生谈谈中国城市的分布特点,促进城市发展的要素等,并结合上海、北京等典型的城市,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分析这些城市的区位要素,以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等,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三、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探究教学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地理学的发展轨迹,地理变得更加信息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网络电子地图正逐渐取代纸质地图,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向导。因此,高中生不仅需要具备判读纸质地图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使用电子地图的能力,及时与时代接轨。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使用相关软件,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的新发展,并在讲解纸质地图的基础上讲授电子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此外,根据当下地理学的发展情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展望未来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定位
1、学生定位
探究式教学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甚至是自主学习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结论、体验过程,而不是把学生当做接纳现成知识的“盛器”。如在地方时和区时以及日界线问题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如宾馆大堂的壁钟、打国际长途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NBA比赛直播的时间等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区时的规定、时差的计算,让学生在实践感知中发现结论、获得知识。
2、教师定位
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着知识上课堂,更重要的是带着学生关心的、来自于学生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上课堂。例如,在学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时,可以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世界一些国家能源消耗柱状图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表,引导学生分析并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把结论一股脑儿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由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自我发现的问题兴趣,积极思考,探寻问题解决办法。
二、探究式地理教学的课堂目标设置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置就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描述,它对地理课堂行为具有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地理学科教育的特点,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入手,把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视为地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
地理学科教育追求目标是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在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自主获得基础知识和懂得运用图表和数据,在说明二分二至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的数据,然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再进一步让学生把数据转化为变化曲线图。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获取正午太阳高度的知识的途径,而且还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读图能力。
2、掌握学习地理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预设问题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参与问题的条件和多维性探索的目标,让学生围绕着目标内容,自主收集处理信息,探究问题,建构答案。例如,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提供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教学:若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地球表面性质均匀,获得理想状态下的单圈热力环流。然后,逐一逆推,得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出现的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指明了方向。
三、探究式地理教学的课堂内容构建
1、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丰富的生活地理素材,寻找学生熟悉的或常见的地理知识话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回归地理的本质特征。如:讲授“季风”的成因,如果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举出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夏天游泳时,当你中午赤着脚,踏在岸边泥地上感觉怎样?”“入水后感觉怎样?”从这些简单常见的实践问题中让学生了解这都是两者比热容不同的缘故,再进一步拓展到陆地和海洋的关系也存在类似的比热容的区别。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着手,把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课题,并创设一定问题情景,提供相应的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想象、验证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构建知识。如,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可以结合展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观看登山旅游的视频资料,借此让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基本地形类型有所了解。
3、重视实践,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5
地理课上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而学生则要通过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活动获取知识,写好探究报告。这种探究式教学为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表达提供了大量机会,最终使学生慢慢地学会了观察、思维、自学、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探究式教学呢?对于教师来说,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结合起来,并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研讨――总结提高”的过程来增长知识。
一、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探索性学习环境
(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信任、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记得,“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鼓舞、激励、友善的目光中放飞心灵,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潜能,把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出来。
(二)教师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因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的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学生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客观探究情境的创设,主要包含试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方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学生乐于主动学习,智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智力情境的创设,主要包含各种问题情境等的创设。这一创设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和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逐步掌握学生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和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这些情况的掌握有利于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
(1)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思考和交流。(2)教师要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不能搞一言堂,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敢于猜想、敢于怀疑,还要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争辩,赞扬学生发表的独立见解,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创新精神。(3)以不同探究主题为依据指导学生相应的探索方法,从而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
(一)提出问题
教师是一堂课的灵魂引领者,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积极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或者通过开设讲座、参观访问等活动来创设情境,对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需要探究的一系列问题。
(二)探索研讨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哪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或查阅资料)、哪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完成时间等。按照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学生应该把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然后对资料中的数据、信息逐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后得出初步结论。
(三)总结提高
教师要对学生得出的初步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的工作进行引导,并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总结出相对来说比较严谨、正确的书面和口头报告材料。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的一般形式
(一)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如下:启发式问题+讨论思考分析+练习。比如,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组“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包括北半球夏半年,冬半年和赤道全年),“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图”,设问:(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昼长最长?(2)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3)极昼极夜现象从哪儿开始逐渐扩大,由哪儿开始逐渐缩小?师生小结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1)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点在哪儿,最小的地点在哪儿?(2)北极点和南极点的极昼时间一样长吗,为什么?接下来,教师应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以此来巩固知识。
(二)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比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的单元教学中,我提前组织学生查阅书报杂志、上网等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分析探究西气东输的原因,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可行性,及西气东输对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展的深远影响。各小组分工收集一个或两个探究问题的详细资料,然后每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讨论相关专题。小组同学不仅共同探讨理解了西气东输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开展开放式探究活动,有利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对课本知识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在《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月相的成因及变化是本部分的难点,由于它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就应组织学生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原因。具体要求:(1)观测日期可以从每月初一开始,连续观测;也可以选定初一、初七或初八(上半夜)、十五或十六、二十二或二十三(下半夜)为主要观测日期,中间根据天气情况每隔一至两天观测一次。(2)用文字描述并画出夜晚所见月相。(3)月相在天空中出现的大致方位:不可见、西半部天空、通宵可见、东半部天空。这样,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才能有较好的保证,同时也为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月相的成因及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探究式教学范文6
Practice of Inquiry Teaching in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ZHANG Qinghua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ping Middle School, Yibin,Sichuan 6440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inquiry teaching in geograph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urse of inquiry teach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in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Shaping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geography inquiry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Practice shows that through exploratory teaching can greatly stimulate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geography, broaden the student's field of horizo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and get good effect.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inqui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探究式教学法最早由杜威提出,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信息、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以此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探究式教学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1 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讲课,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展探究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新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探究的促进者、研讨的合作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组织与手段、职业素养等方面不断提升,对教师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2)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以授课式为主,全面、系统、准确,知识的传授功能不可替代。但问题也凸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探究式教学法是“赋权增能”,倡导学生跨学科、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这一过程积极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在这一基础上有利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手段,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学生全程参与了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的获得过程,构建了新的地理知识获得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学生在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环境与资源、位置和范围等方面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2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1)充分利用家乡地理优势,创设情境的原则。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任课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精心思考,提出难度适宜、逻辑合理的问题。在创设情境及考虑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家乡地理优势。因为乡土地理环境是农村中学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熟悉的地理素材和社会生活实际,具有直观易接受的特点。因此,地理教师必须熟悉家乡的地理,广泛收集家乡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其次,教师还应具备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的能力。
(2)唤醒问题意识,发掘自主探究潜能的原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始。问题意识直接影响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它激活同学们的思维,唤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引导同学们去自主探究。因此,在探究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唤醒学生问题意识,发掘学生自主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真诚对待学生回答的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困惑与疑问。
(3)适时点拨,激情引趣参与体验的原则。实验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在以探究式为主导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控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激情参与,引人入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当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学生不教明白时、学生冷场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4)面向全体学生,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的原则。在探究式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一方面特别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另一方面应结合学生实际,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能动性,满足不同情况学生发展的需要,使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式组织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达到教学方式互补,使教学具有实效性。
3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践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整体流程如图1。
图1 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流程
(1)分析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根据初中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结合乡土地理环境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先引导学生分析课程隐含的地理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形成相应的地理问题。教学目标分析包括:每期地理学科整体目标分析,每个章节目标分析,每次堂课目标分析。这样,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地理知识体系、要点。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新颖而富有悬念和启发性的开场白,会紧紧扣住同学们的心弦,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积极探究的心理。如:讲日界线时,可以进行:有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妹妹后出生,可是妹妹的岁数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2)积极引导学生探究,踊跃参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将必备的知识进行简要讲解,随即结合讲解的知识提出探究式问题,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并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最终解决提出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感受,踊跃参与体验。如讲季风气候时,问学生我们这里冬季吹什么风(偏北风),夏季吹什么风(偏南风),我们这里的房子大部分坐什么向朝什么向(坐北朝南)。
(3)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若创设的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鼓励每个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见解,鼓励同学们间彼此互动,这样可以激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此同时,教师应尽可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强调学生全面参与,包容同学们的不同看法与意见,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切不可使用有损学生人格的话语。如:都江堰的修建,除了李冰的修建方法外,你还可想到哪些方法?
(4)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做到适时小结。为提高和保障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同时提供蕴含丰富地理信息材料。在教学方式与手段方面,一是可以采用漫画、图表、数据;二是可以采用音像材料;三是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措施。在提供材料方面应满足两点:一是材料尽可能选用真实的事实材料,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一定的针对性。另外,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当探究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应根据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小结,这样课堂教学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4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效果
4.1 教学效果分析
为验证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效果,分别就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前测时间是2015年9月,后测时间为2015年12月,结果见表1、表2。
通过表1、表2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实验(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32页)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标准差、差异系数的差异较小,平均分都在54分左右,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佳;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出对照班14.7分,标准差高于对照班7.17,差异系数小于对照班4.35。这说明:通过实验,实验班的成绩有明显的变化,达到了意想的结果。
4.2 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作用认识
为了解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参与合作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等8个方面开展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3数据显示:学生普遍对探究式教学的作用认识除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56.6%之外,其余肯定回答都在60%以,特别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分数较高,为89.7%。分析说明总体作用认识比较到位、全面,持认同感,达到了意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