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1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多数行业沿用的仍是“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线型经济模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消耗大量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恶化。在持续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2003年以来,各地相继出现的“电荒”,高耗能的建材行业高速增长就是一个明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走的不是节能型发展模式。目前,国内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
因此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显,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兼顾的循环经济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循环经济是突破高能耗、高污染和企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并非简单地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它首先强调的是资源的节约利用,然后是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内很多消耗资源的大型或特大型联合企业,内部的各厂矿、子公司之间,自然地形成生态工业园,其中一个生产单元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另一个生产单元的能源和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因此,企业在优化配置,节约资源,互通物料、提高效率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通过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而企业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
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国际经验表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也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产品。在上述方针指引下,今后新材料新能源企业、环境保护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源再生企业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企业,将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循环经济为企业创造聚集效应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2
关键词:典型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2
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具体体现的抽象,它一般包含了发展动力、发展机制及发展特征等三方面的内容,核心是经济的基本增长方式。由此,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就必须从经济发展源泉、经济发展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等方面对已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基准模式”进行分析,并着重归纳和分析其中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为成功国家的经验,通过比较探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方向和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经济选择健康的发展方式和实现快速增长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对于我国而言,有三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最有借鉴意义:一是先发国家和地区;二是曾经与我国经历类似经济发展过程的后发国家和地区;三是与我国采取不同发展方式的后发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一类包括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第二类是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第三类主要包括拉美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此,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源泉、经济发展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等三个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具有典型特征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借鉴意义的原则,重点总结东亚、拉美、印度、欧洲和美国等四种基本经济发展方式。
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出口导向模式
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东亚模式”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亚洲国家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世界银行(2003)以及Gill、Kharas和Bhattasali(2007)认为,这种模式的开拓者是日本,该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开拓;其后的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成功地复制了这一模式;而东盟10国和中国大陆也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践行了与之类似的经济发展方式。“东亚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赶超模式,其核心是“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源泉
作为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解决包括资金、市场和技术在内的“经济增长约束瓶颈”,“东亚模式”主要依靠外部资本引入和产品出口导向实现工业化,其增长本质是要素投入和市场规模驱动的增长。具体而言,实施“东亚模式”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过度引进资金,普遍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的工业化道路,而不是走依靠科技进步以及由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相关研究显示(World Bank,2003),1970-1990年的20年间,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而同期美国为53%,相去甚远。从理论上来说,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运用了传统的“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式,即通过资本快速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从外部市场驱动来看,其经济增长也属于依靠劳动分工和市场规模扩大所推动的“斯密型增长”,而并非由必要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熊彼特型增长”或“库兹涅茨型增长”。
(二)经济发展体制
作为后发国家,亚洲国家普遍存在市场结构残缺、市场主体发育不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经济发展滞后等特点。与西方自发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机制不同,亚洲国家从经济起飞的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国家的职能,同时尊重市场规律,通过政府干预提高市场的效率。“东亚模式”经济发展体制的核心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作用的涵义即政府以较高的“政府强度”及政府能力,实现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缓解随之而产生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压力的制度创新、制度供给,并且以较高的“政府质量”,有效地确保了各种制度安排的顺利实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东亚经济异乎寻常的高速增长,不仅来自政府主导机制下实现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高速积累,而且还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有效的政策干预。“东亚奇迹”的形成和发展,2/3的功劳应归于投资水平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等要素投入,另外1/3应归功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此,“东亚模式”的经济发展机制是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也可称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
(三)经济发展特征
“东亚模式”的经济发展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秉承“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式,通过加快资本形成和增加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现代经济部门的总体水平;三是利用国外市场助推国内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由此,践行“东亚模式”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韩国的储蓄率为36%,台湾地区27%,香港地区32%,新加坡高达50.8%。在上世纪80年代,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曾经出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其储蓄率也相当高,如,在1992年,泰国36.2%,马来西亚37.2%(Gill、Kharas和Bhattasali,2007))。其次,通过外部资源和市场推进国内工业化进程是“东亚模式”的一个核心战略,这导致各国内部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与此同时,东亚国家由于共同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战略,践行“东亚模式”的国家长期保持了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展、较大的贸易顺差和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亚洲四小龙”出口急剧扩张,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出口扩张导致了各国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较之上世纪70年代初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顺差扩张的影响下,各国的外汇储备也普遍增加,如台湾的外汇储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22亿美元增至1990年的784亿美元,增加了近35倍。
二、拉美经济发展模式:进口替代模式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遵循了“出口导向型”的模式,但与“东亚模式”不同,拉美国家的“出口导向”的显著特征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上世纪30年代的
世界经济危机让以出口初级产品为增长动力的拉美国家陷入了经济困境,同时在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拉美国家开始长期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拉美模式”其战略核心是进口替代。
(一)经济发展源泉
“进口替代”仍然是一种以“赶超”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后发国家普遍存在资本短缺的困境。在这种情形下,拉美国家依靠政府力量,在资金配置的过程中有意倾向于制造业部门,并以此推动工业化进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过程。由此,从经济发展源泉的角度分析,“拉美模式”的实质是通过要素积累和要素投入的扩展实现工业化进程,并以此推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拉美模式”仍然具有比较典型的“要素投入驱动型”的特点,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不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来实现经济的扩张。
霍夫曼对拉美8个主要国家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整个GDP增长的贡献情况分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三者各占比例为22%、38%和40%;上世纪80年代分别为34%、31%和35%;上世纪90年代又变为30%、31%和39%。也就是说,上世纪40年代以后拉美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的;甚至在“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步减弱。而与之相对的,是同期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在GDP中所占的贡献为60%左右。要素投入的增长是“拉美模式”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经济粗放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
(二)经济发展体制
拉美国家实施以“进口替代”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路径是加强对“幼稚工业”的保护,以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必须有市场以外的制度因素引导资源要素向工业体系和“幼稚工业”集中,这就决定了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拉美国家政府在国家经济活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拉美模式”经济发展机制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市场的深度干预和严格控制。
具体来说,拉美国家政府深度干预经济的发展机制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来理解。第一,大部分拉美国家实施了比较明显的贸易保护政策;第二,拉美国家忽视私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用,强调国家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拉美国家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希望通过借助本地区周边国家的市场来扩大本国制成品的出口;第四,拉美国家政府直接为“幼稚工业”发展提供了刺激性的优惠政策;第五,各国通过政府力量努力引进外资,以外部资金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短板”;第六,政府加快改善基础设施,为国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基础条件。
可见,政府在拉美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绝对强势地位,这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拉美工业的大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它使得拉美的市场体系扭曲严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经济发展特征
作为“赶超型”经济发展方式,拉美国家采用的“进口替代”战略经济发展特征与大部分后发经济体具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经济现象。总体来看,“拉美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拉美国家储蓄率高于发达国家,却低于一般“后发国家”。其原因在于,在“进口替代”战略下,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商品价格等诸多价格的扭曲,阻碍了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196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各国国内储蓄率为19.0%,1980年略有增长,达20.4%;而投资率也从1950年的16%上升到了1980年的24.3%。第二,大部分国家工业制造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制造业出口大幅增长。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拉美国家制造业的年增长率达到6.5%,明显高于世界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5.5%),拉美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从1955年的0_8%提高到了1975年的1.3%。第三,利用外部储蓄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是拉美国家实行的一大战略,因此拉美各国对外负债率普遍较高。1982年,拉美偿债率(债务偿付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41%,负债率(债务总额与同期出口总额的比率)高达331%。第四,由于“拉美模式”使用大量的政府补贴扶持工业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该区域内多数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54年以前,拉美国家平均通胀率保持在1位数之内;1955~1974年在10%~30%之间波动;1975―1979年从37%曲折上升到51%。而在1980年以后更是急剧飚升,全地区平均通胀率从1980年的54.8%上升到1990年的四位数。
三、印度经济发展模式:非平衡模式
从1980年开始,印度实施了“亲企业政策”(Pro business);而之后的1990年,印度开始了“亲市场”(Pro-market)的自有化改革。这两个“分水岭”结束了二战结束到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计划经济与“许可证”经济的基本模式,确定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发展模式的基调。“印度模式”的本质是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依靠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的“自然选择”把资源配置到高生产率部门,促进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呈现出“非平衡发展”的结果。
(一)经济发展源泉
从要素投入层面分析,“印度模式”仍然是依靠要素投入的数量增加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年之后,印度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达到了5%以上,在2000年之后甚至超过了8%的水平。但是,在同时期,印度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却一直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低于同时期的主要发达国家,也低于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从结构上来看,“印度模式”所呈现出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方式与其他赶超国家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首先,虽然印度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偏低水平,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服务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稳定在3.5%左右,大大超过了同时期新兴市场国家1%左右的水平(其中,中国服务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为0.9%)。其次,从服务业部门增长的结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达到了近50%,人力资本投资是该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从需求结构上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大于投资的拉动。上世纪80年代初到2006年,居民消费对印度GDP增长影响较大,边际产出为1.1699,即居民消费每增加1个单位,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1699个单位。
由此可见,“印度模式”的增长源泉在于服务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从增长的结构上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说明印度的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其经济不同于过分依赖国外市场需求的其他赶超国家,而是内外需结合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二)经济发展体制
20世纪之前,印度的基本经济发展体制基本上是以计划体制为主。在这一时期,政府通过对市场的干预,为印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1980年之后,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印度开始了长达30年的“渐进式改革”,其目标是建立起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机制。
从总体上看,印度经济发展机制的特征是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其核心是分权经济模式,本质是给予微观企业更多的自,减少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具体来说,印度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印度政府积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其次,印度政府秉承自由市场贸易的原则,实行自由对外开放的政策;最后,印度提倡资金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并由此不断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
印度的改革实践表明,其渐进的改革进程既是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的过程,也是政府淡出市场、减少干预、培育真正市场主体的过程。印度正是通过自由化经济改革,极大地消除了经济发展瓶颈,刺激了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印度经验表明,适当和渐进的制度安排能有效地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并有助于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
(三)经济发展特征
与许多后发国家一样,印度的“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质是通过将资源配置到高效率的部门,提高经济的实际产出,从而实现国内的经济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
在这一过程中,印度经济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由于政府对服务业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印度的服务产业发展最为迅速。1981年,印度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22%,1991年为32.34%,2001年为40.92%,2007年度达到54.74%。从劳动力的部门构成来看,第三产业在印度经济中的比重从1951年的17.2%上升到1991年的20.5%;1997年之后,这一比例上升为23%以上,2002年之后上升为25%以上;近年来,这一比例维持在30%以上。
其次,由于印度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其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高,加之国内经济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较大,因而呈现出投资和储蓄率较低、消费率较高的特征。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印度储蓄率基本上长期保持在20%以下;此后,印度储蓄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最高也仅约为25%。与此相对,印度的消费率一直比较高。1980年,印度的消费率达70%以上,虽然之后由于国内投资的增加,消费率有所下降,但稳定维持在65%的水平,与大多数发达国家持平,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再次,由于印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国内市场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其他后发国家而言,其对外依存度较低。1951--1991年,出口总额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10%下降到6%。目前,这一数值也仅略高于10%,大大低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印度对外资金依存度也较低。1980年之后,外援在印度公营部门计划支出中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下。
此外,由于印度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市场的配置功能,忽视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公平”的重要作用,印度经济呈现出典型“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其具体表现便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最穷的邦和最富的邦人均收入的差距从1980年的2倍左右上升至近年的4倍以上。从城乡二元化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营部门的工资年均增长为5%,而农业部门工资年均增长仅为2.5%。至今,印度国内还有将近2.7亿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
四、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型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发展主题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连年实现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年份比较温和,经济达到了二战之后的最好水平。从经济发展机制上来说,美国的“新经济”是在市场全球化的基础上,通过提升知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来消除长期资本边际收益递增,同时培育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和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并通过刺激国内消费引导技术和金融创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发展源泉
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在于创新,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科技创新,快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通过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以及美元的国际权威地位,充分挖掘国内居民消费,启动国内的有效需求,其经济增长具有“信贷消费驱动型”的特点,消费在其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首先,要素投入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强劲增长,1995--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拉动经济1.4个百分点,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达45%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研发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1994~2000年的5年是美国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的5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平均真实年增长率高达6%,大大超出同期真实GDP增长率。与此同时,美国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拉动也十分有效。1990年以来,美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大致保持在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7%~25%的水平。1973~1995年,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仅为1.4%,而1997~2008年提高到了3.1%。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不仅推动了GDP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了居民的真实收入、抑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对政府平衡预算和股市的不断上涨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同时,从经济需求结构上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强。1990年以来,美国的消费率从60%左右上升到70%以上,不论从上升速度还是从绝对值来看,在世界所有国家中都排名第一。美国居民消费增速更高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可以看到,消费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通过提供多样化消费产品以及消费融资模式促使消费需求高涨,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征。由此,消费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源泉。
(二)经济发展体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了“加强竞争和开放市场”的新经济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基本上确定了美国“创新型”发展模式的基本经济体制。美国经济发展体制的特征在于’放松对产品和劳务价格、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口的限制,以打破垄断,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鼓励企业竞争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与西方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经济自由的特点尤为突出,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美国所谓的经济自由,实际上就是经济资源私有,企业自由生产,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每个经济行为
主体的利己之心,构成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每个行为主体的决策是高度分散的,它们依靠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协调。
其次,遵循平等竞争原则。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总结美国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发现它既有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共性,又有美国市场竞争的个性。共性表现在它具备市场竞争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争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跨国竞争。就市场竞争的个性而言,美国市场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的干预程度很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再次,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归根结底表现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区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垄断产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断创造并完善企业自由竞争机制。当垄断产生以后,政府则对它们加以控制,只允许它们获得“合理的”利润,限制它们牟取暴利。
(三)经济发展特征
美国“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创新驱动、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的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美国“创新型”经济的内在经济特征:
首先,美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消费率,同时储蓄率和投资率较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维持在19%左右的水平;随着美国“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上世纪90年代,美国储蓄率平均下降到5.5%左右;而自2000年以来,储蓄率持续走低,历年平均更是降至2_8%左右的低水平。与之对应的是美国投资率的急剧下降,从上世纪80年代的25%以上的水平,下跌到2000年之后15%的水平。与此相对,美国的消费率却是节节攀升。上世纪80年代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4.3%,上世纪90年代上升到67%,而2000~2008年这一比重竟接近70%,高于欧盟27国近12个百分点,高于日本1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3
一、降低物流成本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方案》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内容,抓住了降成本的重点。降低物流成本既具有微观经济实体降本增效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真正体现了《方案》提出的“坚持全面系统推进和抓住关键环节相结合,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降低物流成本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和社会经济的效益源泉只有通过提高效率来形成新的利润空间,而通过物流模式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成本刚性上涨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源泉。
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我国物流效率总体偏低,物流成本水平仍然偏高;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现阶段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巨大的空间。不仅如此,通过物流效率提高,最根本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和社会经济整体运行成本。
其次,以降低物流成本为契机,创新现代物流模式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物流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产业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成本降低不可能通过粗放式规模扩张均摊消化掉,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必将推动物流技术、管理方法、组织方式、运营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发展,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更加协同,产业和行业之间发展更加协同,各地区之间发展更加协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方案》提出的“坚持降低企业成本与提高供给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二、降低物流成本需内外结合,双管齐下
《方案》提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五个结合”的原则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降低外部成本与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要遵循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切实提高供给质量。
《方案》强调改善物流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见非常具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够落地实施。一是强调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运输新业态。重点是创新两个体系和三种模式。其中两个体系是:创新与健全物流标准体系,其创新点在于提高标准体系流程化水平,推动物流与制造,生产与流通的融合发展。创新与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从提高物流便利化水平入手,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三种模式创新分别是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无车承运模式。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物流模式。关键是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标准规范,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做好政策协调,深化改革创新,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二是要规范执法,减轻企业负担。包括合理确定公路运输收费标准,规范公路收费管理和监督执法,规范机场铁路港口收费项目,清理不合理服务收费。重点是要完善法律法规,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杜绝乱罚款,以罚代管的现象,关键是要加强监督管理。三是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的物流成本。《方案》明确提出“着力降低制度易成本”。这一条也同样适用于降低物流中的制度性成本。从物流费用构成看,我国物流中的管理费用明显偏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于制度性成本造成的。所以,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物流成本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点之一。
《方案》也明确提出,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企业从物流的角度降低成本,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创新物流模式,加快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在供应链平台基础上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在更大范围内充分整合资源,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高供应链全流程的优化水平,提升物流效率;三是加强供应链各个环节、各企业的协同能力,提升物流便利化水平。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科学合理现实可行
《方案》明确提出经过1―2年的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其中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9%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这个目标是科学合理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
一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看,物流成本具有内在的变化规律,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由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在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的背景下,物流成本在较高水平上存在一个高位平台期。经济转型期,物流成本处于回落期。在过剩经济背景下,产能过剩导致供需矛盾凸显,“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水落石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物流成本不断下降。经济转型完成后,物流成本处于平稳期。物流成本不是一味降得越低越好。当经济转型完成以后,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社会经济稳定协同,也要求物流成本稳定在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以保证在协同发展基础上的互利共赢。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正在从过剩期向转型期发展,随着物流模式创新发展,物流成本明显处在快速下降期。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4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意义
一、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认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劳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的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7)商品价值量的决定;(8)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9)资本家的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二重性;(10)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决定”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建于19世纪中叶,当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物质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知识经济更是薄弱。对比当前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显著。这亟需我们结合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创造性的发展、应用这一科学理论。
二、关于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问题
活劳动决定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物化劳动只转移旧价值,不创造新价值,但必须肯定物化劳动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对价值创造的巨大促进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是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为活劳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有人误认为物化劳动也是价值的源泉,一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相混淆;二是把同一劳动过程中的旧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的创造相混淆;三是把价值决定和分配决定相混淆;四是把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比重变化与作用变化相混淆。
因此,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对于企业优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发展集约经济和规模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二战后,各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这向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看待服务业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的,是在充分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等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当今时代,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其他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劳动价值论也必须与时俱进,要把其研究范围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同时,服务业的价值也要坚持一元论,即活劳动创造新价值。
因此,通过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及行业的科学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科学技术是人的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凝结,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科学技术也不等于劳动本身,所以,科技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创造价值的是人类劳动。认识到这一点,利于我们更好的把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发展信息经济落实到“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上来,使我们的工作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对于科学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
首先,“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首次出现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是要经过市场来配置的,但要配置利用必须依产权关系付出相应经济代价。
其次,作为分配对象的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这在商品及所含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中不难得出结论。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依据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产权参与分配,就是以分配价值即占有劳动为手段占有物质财富。
再次,个人作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把共同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在按劳分配之外,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而其他人员,如知识产权拥有者,以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只要合法也应得到允许和鼓励。
因此,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的理解,尤其对于促进其科学化系统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原创理论的科学性,更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结合中国实际,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才能进一步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有利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高秀娟,张新军.综述劳动价值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2]邓先宏.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2,(5).
[3]李江帆.《第三产业与价值创造》,《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杨国昌.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J].中国经济问题,2002,(2).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5
关键词:海洋经济;劳动力;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P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远不是海洋强国,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海洋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洋经济虽然展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资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代价,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正确认识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正确处理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中之重。
二、文献综述
在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方面,韩增林 、栾维新 等提出生产要素禀赋、产业集聚性、政府政策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张耀光 运用洛伦兹曲线,定量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提出海洋产业结构差异和海洋产业集聚是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马志荣 等从理论上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科技发展,生态污染和海洋经济资金投入。
三、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都与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集聚了有利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首先,高经济水平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其次,高经济水平常伴随高技术水平,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促进了海洋产业的发展。相反,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因为缺乏资金、先进技术、人力资源,从而限制了海洋经济发展。
(二)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指各海洋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了经济增长,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变是有机统一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劳动力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此外,海洋劳动力数量是地区海洋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地区海洋经济越繁荣,它所能吸引和容纳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同时,我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我国海洋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传统的渔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而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满足了渔盐产业的需求,因此劳动力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海洋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将会大大降低。
(四)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科技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海洋经济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在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越大。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源泉,科技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必定会对海洋经济产生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有巨大的依赖性,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海洋产业改革,促使新的海洋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五)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表现了地区经济与区外、境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地区从外部汲取要素以及与外部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开放型经济中,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要素(资本、人力)、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最直接的门户,其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外开放有利于资金流动,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增加了区域合作机会,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商投资主要是由于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长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我国海洋资源逐渐匮乏,阻碍海洋经济的增长。
四、政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因此,为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应抓好传统海洋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加大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和造就海洋科技人才,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以高新技术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海洋发展的区域合作,实现海陆一体化,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进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应适当增加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应注意海洋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韩增林,王茂军等.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
[2]韩增林,栾维新.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耀光,魏东岚等.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地理研究,2005.
[4]马志荣,何以国.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
[5]许旭.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2008.
[6]刘贞民.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7]冯晓波.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8.
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6
[摘 要]山西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具有发展煤炭物流的天然优势,发展煤炭物流对促进山西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煤炭物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第三方煤炭物流,培养技能型煤炭物流专业人才,对于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炭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
1 发展煤炭物流,对促进山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物流产业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与国际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18%,与全球的平均值12%相比,仍高出6个百分点,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费用是提高我国经济效益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务院于2009年2月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可以预计这将极大地促进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
(2)发展煤炭物流产业是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发展煤炭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产业优势,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4,煤种全、煤质好,目前山西煤炭产量占全国的25%,这种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发展煤炭物流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其次是区位优势,山西位于我国中西部结合处,地处全国深能源消费扇形中心,具有区位居中,通达性好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