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雨水系统;设计;管理

0 前言

通常来说,海绵城市可以对于气候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面对变化不定的环境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使得城市成为生态循环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雨水系统十分庞杂,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当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设计者对于雨水系统的构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生态功能得以发挥。

1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构成

1.1 收集系统

对城市进行雨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城市特点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一般来说,雨水收集系统通常由两个不同的收集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要求在建筑过程中进行雨水斗等集水设施的建设,这样在下雨时屋面的集水设施就会发挥其作用,并且会对雨水进行一次净化,然后屋面的集水设施会通过水管将雨水倒入到水井当中备用。

在对于地面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雨水收水井、管道等对于雨水进行收集。实际上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对于雨水的排放,而忽视对于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之下,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这样对于城市水荒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

1.2 入渗系统

传统的城市建设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循环,因此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进而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频繁发生,不利于人们舒适地在城市中生活。进行雨水入渗系统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城市雨水的下渗功能,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这样就可以有效保障水循环可以顺利进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的发生。

通常来说在进行入渗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考虑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规划,因为了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并且可以使得雨水及时下渗到地下被及时收集。除此之外很多城市在入渗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一些透水材质进行地面建设,这样在雨水落入地面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透水材质渗入到地下,这些透水材质起到与绿地同样的作用。

1.3 回用与调蓄系统

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进行雨水收集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利用,以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例如,很多城市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保洁、绿化浇洒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保持了生态平衡。因此,在进行雨水回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回用系统的设计要依据城市的用水需求而开展,这样符合城市的用水需求。

同时,雨水的过多收集也会对于建筑的雨水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在雨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调蓄系统一定要存在,这样可以根据雨水的储蓄情况、回用状况进行及时的调节,这对于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进行雨水调蓄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还要保障城市蓄水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防止城市水灾的发生。

1.4 排放系统

在降水集中的时间段会造成城市蓄水过多,这样很容易引发城市涝灾的发生,这种情况之下雨水排放系统就需要发挥其功能。进行雨水排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及时调节城市雨水的蓄水量,防止城市雨水灾害的发生。

由于整个城市建筑的雨水体统是相互联系的,在调蓄过的雨水被储存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如果其水质发生变化不能再被利用,就会通过排放系统将其排放出去。就目前排放系统的设计来看,城市建筑雨水系统更需要的是多功能的排放系统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调蓄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对于水位的控制与调节,满足城市对于排水系统的多种需求。

2 建筑雨水系统的管理

建筑雨水系统被设计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实际是运营与管理,在具体的雨水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重视对于蓄水水质的监测。通常来说,大量的水在长时间的储存之后会发生水质恶化的现象,不能够被再次利用,因此雨水系统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于水质进行监测。[3]其次,还应该进行定期的排水,重视对于气候环境的关注。由于不同地区的雨季会有所不同,各个城市应该根据城市的天气状况及时对于雨水系统进行排空操作,保障雨水系统在雨季可以正常运作。

3 结语

进行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的保障城市发展充分融入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是今后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就可以保障城市成为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使得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实现可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峰,高乃云,冯旭东,王珏.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统设计思考[A]. 201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C].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15:6.

[2] 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雨水;雨水综合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居民用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中缺水、断水现象时有发生,每逢雨季,泛滥的雨水给城市排水造成巨大的困境,也给市民及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雨水作为自然界中最为经济、直接的水资源,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立足当地的区域自然条件,依托“海绵城市”的构建,对城市雨水进行合理利用,可有效地营造城市雨水适应性景观及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概述

2015年4月2日,我国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面开始。“海绵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使城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遇到降雨时将雨水进行吸收、存储、下渗,补充地下水和调节水循环;适逢干旱时将存储的水资源释放、外排、发散,促使城市在水的循环中变得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和城市的雨洪资源化、增加城市的水域和湿地面积、增加雨水的地表下渗率、减少地表径流、减少面源污染及减少洪灾旱灾的危害,其根本的立脚点就是视雨洪为资源,尊重、顺应、重视自然。雨洪是资源,蓄为先,一个城市要有足够的地表水面积和湿地面积来蓄存常雨量,使雨水能就地下渗,补充为地下水,减少地表的径流。雨洪虽是资源,但必须要考虑最大一次连续降雨下城市雨洪的系统管理,实现蓄洪水面、湿地、绿地、雨水花园和公园等空间的最大化,地表径流、城市排水管道分散化和系统化,及城市流域水系和汇水空间格局的合理化。

“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以修复城市的水生态环境、营建城市的雨水适应性景观为前提的。依托整个城市甚至是更大的区域范围,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将整个城市建设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体”,从而能有效地解决雨洪资源利用、排水能力提升与内涝风险防控、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地下水涵养等问题。“渗”,减少路面、屋面、地面等硬化地表面积,雨水就地下渗,从源头减少径流;“滞”,延长雨峰出现时间,缓解排水的强度,降低雨洪风险;“蓄”,增强雨水就地存储,削弱雨洪流量,合理调控雨洪的空间分布;“净”,对污染源采取相应控制手段,削减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用”,借助雨水回收、雨水灌溉、雨水造景等措施,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循环利用;“排”――依据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安全的排水系统,综合统筹城市的雨水管网,低影响开发雨水体系及雨洪径流超标排放系统,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有效地运行。

2 盐城市雨水概况

盐城市地处中国东部,紧临黄海,享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之美誉,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空气温暖而湿润,年降水总量为785.2~1309.5 mm,年总雨日数为96~113天。盐城市区内河流蜿蜒曲折,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流域中的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等构成其特色的生态水脉,赋予盐城“百河之城”之盛名。

现如今,盐城市内钢筋水泥、沥青混凝土、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的大面积使用,使整个城市的成为这些硬质材料的“展示场”,加上大面积的道路、屋顶的建设,导致暴雨季节(特别是夏季)带来的城市内涝时有发生,其衍生的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趋显。2014年8月7日,盐城市大丰区遭受特大暴雨,局部地区数小时内降水量超过200mm,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2015年6月25日,暴雨致盐城市部分路段被淹,新都路、迎宾路,市民都在大雨中淌行。6月29日,因持续性降雨天气,盐城市全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Ⅲ级预警,市区内串场河水位高出警戒水位0.77m。8月9日晚至11日,盐城市大丰区全境基本持续在暴风雨中度过,在过去36小时内总降水量达364.915mm,局部乡镇达471.3mm,城市、农村受淹情况严重。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自然雨洪调控能力低,城市雨水利用措施薄弱,给盐城市市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改善盐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成为目前盐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下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3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法

3.1 总体指导思想

盐城市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必须要遵循盐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树立雨水利用资源化的概念,对雨水资源先进行综合生态利用,再将其下渗补充地下水,最后将超出环境容量的雨水资源予以排放,即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生态驳岸、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技术措施,将雨水资源进行存储、下渗,促进水体、地表、土壤及地下水之间的互相循环,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实现城市雨水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盐城市城市雨水综合利用要与城市雨水管网建设相结合,要在城市地形基础上进行竖向设计的宏观规划,既要达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要能增进城市运转正常且不受雨水洪涝的侵害,最终达到整个市区内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体循环及雨水适应性景观的动态发展。

3.2 绿色屋顶――雨水收集

绿色屋顶是对雨水资源最为便捷的一种收集方式,其可适用于盐城市城区内的居住区、学校、办公楼、工厂等建筑的屋顶,特别是现如今盐城市青年路以北的老居住区。绿色屋顶可将雨水降雨直接收集存储,汇集于集雨桶或蓄水池中,代替公共场所、家庭及公司的洗车、浇洒道路、冲洗厕所的非饮用水。这样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及较少雨水流失的比率,减少家庭用水和市政用水(如图1)。同时,可将绿色屋顶打造成屋顶花园,可在各种形式的建筑屋顶上栽种植物,合理设计屋顶的坡度,在上面铺设防水层、垫层及景天科的植物,建造“有生命的屋顶”,既能降低屋面的径流系数,削弱雨水资源的径流量,又能美化环境,提升水质,为乡土植物或其他植物提供丰富的生存环境。

3.3 雨水花园――雨水涵养

雨水花园是由人工挖掘或自然形成的,浅洼绿地内种植花灌木、地被及小乔木的专类工程设施(如图2),通过大面积的栽植植物获得视觉效果和生态效益,是较为理想、生态的一种雨水适应性景观。它具有建造费用低、面积大小不一、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可适用于盐城市的居住区、企业、学校及商场的公共绿地。它可收集来自地面或屋顶的雨水,借助植物和土壤将雨水进行净化,并可有效地存储和涵养雨水资源,通过慢慢入渗土壤而减少径流量。雨水花园不是传统的水体景观,只是在大量降雨和暴雨径流流入时,用来收集、涵养和利用雨水的一种花园,平时较少甚至是没有积水的,从形态上来看更类似于一个雨水渗透盆地。雨水花园是以控制雨洪和降低径流污染为目的,其比传统的草地多回渗30%的水量。在设计时,可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特性的乡土植物,也可选择长势强、根系发达、耐旱、又有短暂耐水湿能力及抗逆性良好的植物。

3.4 下沉式绿地――雨水滞蓄

下沉式绿地是一种处理地形低于周边地表高度的绿地空间(如图3),通过凹槽的方式方便周边雨水的流入,其比一般的绿地透水性要强,能有效地截留雨水径流,延缓排水强度及时间,还能适量地拦截和去除雨水资源中的污染物(泥土和石子)。这种雨水利用方式适用于盐城市的主要干道两侧绿化,如解放南路、世纪大道、青年路、新都路等的道路绿化带。下沉式绿地在应用中要合理计算其蓄水量及植物淹水时间,可采用与其他人造景观如座椅、假山等结合的方式,也可与其他雨水设施结合,以增加下沉式绿地的观赏性。在植物选择上,可选择多种耐水性植物交错的方式,形成耐水植物体系,丰富绿地景观。

3.5 生态驳岸――雨水净化

串场河是盐城市内重要的水域,也是因其构成盐城市的水乡特色,其对整个盐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循环显得尤为重要。串场河流域的驳岸是盐城市水上旅游的特色风景线,对其处理既要做到保证驳岸结构稳定,又要满足整个流域的生态循环及环境平衡的要求。生态驳岸的设计既可保护河岸,防止雨水冲刷损毁,也有利于建立河道自净化系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生态驳岸通过运用林带截留雨水和地表径流中的大型固体颗粒物、草带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湿地植物带净化微型污染物等(如图4),降低面源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同时,为各种小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天然的生境,形成完整的生物链,提高生物的多样性。生态驳岸在降雨过程中,有效地增加了“城市海绵体”,对雨水资源的净化、渗透及过滤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构成了盐城市特色的雨水适应性景观。

3.6 透水铺装――雨水下渗

盐城市区内大面积的不透水铺装严重地阻碍土壤、地下水和植被的生态循环,是城市内雨洪灾害及热岛效应的“元凶巨恶”。透水铺装对增强景观的渗水性是非常重要的,其能让降落在其表面上的部分雨水渗透下去进入土壤或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积水,促进雨水资源的下渗(如图5)。它非常适用于盐城市的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空间。松散的砾石和卵石是其最好的选择材料,在适当的组合形式下,可在其表面播撒草种,以便形成坚固的绿色表面,如嵌草砖。

4 结语

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合理运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驳岸、透水铺装等技术措施对盐城市城市雨水进行综合利用,将有效地解决盐城市当前存在雨洪问题,也为其营造雨水适应性景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也希望盐城市能有专项的技术规范及政策的支持,积极提升公众的参与,共同促进盐城市生态化、智慧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 谢四惠.长沙市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水岸 ;人与水;生态恢复

1.水岸简介

水岸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纽带, 是陆地和水体之间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通道。

2九龙坡区电厂水岸分析

在50年代曾是清澈鹅卵石沙滩,沙质柔软,整个水岸土壤偏红,周边植被还潜伏着各类动植物,可城市的复兴却环境的衰退,由于电厂烟囱的高耸,近30年污染严重,烟囱所排出的浓烟,夹着大量煤粉滚滚来到水岸边,有害物体带来土壤,水质,空气的污染。情况恶劣显而易见,后环境保护需要,先后使用日本人与法国人的技术进行改造,后又修坝对粉煤灰进行拦截再利用。然而,问题并未解决,环境问题依旧存在。

3电厂水岸问题与思考

水在过去承载的是人存活的使命,而活着不是主要的矛盾时,人类的欲望逐渐被追求更好家园居住地取代,脑部发育促使着先人去发展去开创未来。同样,水岸对社会发展起着纵向作用,当然临近水源对于粮食,码头运输,商业发展以及工业的推进来讲都是最基本的,在这一方面水岸是一种功能的体现。而人与绿地水岸的关系在过去更多的是对绿地的索取占有,占有成为私有财产,然而当区域被污染,人类无法接近时,自然被弃置一边,植被未受到过多关注,不管是暴雨来袭还是潮起潮落,杂草丛生,淤泥多过草丛植被,自然环境一步一步恶化加剧,水岸这一区块如若污染,也将蔓延至水体,水体富营养化,废弃物也随着径流进入水中,水也被污染。

从水岸角度水岸区域的生态恢复与陆地和水体是密切相连的,与环境质量也是密切相关的。陆地上的人做出合乎其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将水体进行保护,同时水的净化又美化环境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水体作为水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质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与整个水岸的吸引力,若对此地问题植被进行再设计,淤泥进行清理,护坡进行整修加固,对环境进行再利用与设计,对于此块区域的改造更多的是让这块区域“荒野化”,这样一种“荒野化”指的是自然性,是活力生态的代名词。是可以成为能过容纳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将问题基于人与水关系的角度进行的设计将会恢复其生态系统。

从人的角度 在生物进化论当中,人类的出现是由于地球环境在一阶段的演变的产物,人与环境是相互适应的关系,没有不依赖环境的人类能够存在,水环境做为重要因素,不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更是环境这一大的机体部分,人的一切活动都依靠水的参与,各类动植物亦是如此。若对水岸进行修复与设计,更多的是带来人们对水岸的重新认识与重视,了解到水岸的好坏影响到的不仅是环境的质量更是居住于此人们需求的变化,人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场地进行各类活动,而不是这样一直荒废下去,重新利用好过破坏,再造的效益大与废弃,枯萎孤立的植被与相隔离的人将不再。

4对策

多伦多曾经列出了它的三个“城市生活的支柱”:地区,经济以及环境。水岸就是环境,早期的规划带来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对短暂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利用水源与水岸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其区域的维护以及合理保护。环境的问题已不再是单靠自然恢复就能完善的,若在利用的同时对其加以保护,在破坏的同时了解,处理这样一种单方面人对水的关系将会变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4.1水岸空间再利用

由于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植被稀少,场所内未设置道路进入,使居民被排斥到场所之外。当地居民不得不在靠近此地时选择绕道,这样一块毫无吸引力的水岸已经成为了城市的负担。因此,当电厂水岸的改造变成令人满意的休闲场所与重要停靠点的时候,它将被更好的保护,不再只是被无限制的索取与利用,这样的一个场地才是具有活力的同时承载当地文化性地域性的,才能恢复生机,人与水的关系才会是和谐永存的。

4.2增加公共空间绿地

公共空间绿地的建立可以使人和环境更好的进行交流。水岸需使接近它的游客与居民从各个角度和方向被观赏靠近。设计应是具有平衡效果的,使人与水关系更和谐的一个载体。

4.3生态恢复

植被的恢复 植被在自然中扮演“吸收剂”的角色,能够释放氧气吸收城市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在吸收光与热的同时对于暴雨径流的疏散与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上也是意义重大。因此,设计需遵循景观设计学中所提及的“强调质量而非数量”,考虑到区域潮汐问题以及常年正常水位为175米,高度185米左右无法建造各类建筑设施,因此植物的摘种需能够保持水土,改善当地环境。植被多选择水生及湿生植被,如芦苇,生长能力强的同时吸附水岸边散落的粉煤灰净化场地。

雨洪的管理 愈孔坚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提出建设重点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问题。因此可在水岸边设置生物滞留带,小型湿地以减缓径流,植草沟等。道路多设置B透沟,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同时在水岸污染较大处结合设置穿孔管集水。

驳岸的改造 将水岸边缘原有的硬质护坡进行拆除,多采用当地本土水岸的材料来重建驳岸,生态的驳岸更具有抗洪效果,能够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间水体之间的交换与调节,使场所在保持自然生态的同时也能够联系居民,更具亲水性。

5总结

老子曾在道德经里提到“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指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却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据研究, 就水岸生态系统而言, 世界20%以上的岸坡植被已不复存在, 剩余部分也正在非常迅速地消失或退化。只有从人与水和谐共生关系出发,将人对水的利用与管理融入到水岸处理与设计中去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将人与水的关系的坚冰与僵局打破,使它们成为统一体。人因环境而生,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时基于对自然的认知而去探索改造,本质并非破坏,互助互利才能使整个生物圈得以循环充满活力,保护与开拓才能让水岸重归自然。

参考文献:

(1)陈六汀.滨水景观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1)

(2)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02)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4

一、云南元阳哈尼族箐口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箐口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东经1020 27´ -1030 13’,北纬220 49´-230 19´[2]。村寨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 500米,占地约5公顷,现有耕地总面积857.8亩,其中水田453.3亩,主要种植梯田水稻、玉米。全村有203户人家,900多人,98%以上村民都是哈尼族。丰富的自然环境,典型的哈尼民居,悠久的哈尼文化,使箐口村成为一座活的“哈尼文化博物馆”。

(二)自然环境

“哈尼”其义为“山居之民”,元阳箐口村地处哀牢山山脉,受红河、藤条江水系的深度切割,山高谷深。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湿润,年平均气温16.40C,最高气温32.40C,平均降雨量1397.6毫米,雨季5-6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3]。土壤多为棕壤、红壤、紫色土等粘性较大、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宜稻宜茶土壤。由于海拔相差较大,地形、气候、植被呈现立体性分布特征。多种地形、气候、土壤优势造就了箐口村得天独厚的生长繁殖条件。

二、箐口村的选址布局及水资源利用

正如《园冶》中所述:“园地为山林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山地环境变化多样,不仅是园林基址的首选,也成为择居的绝妙之地。元阳箐口村的选址与布局充分顺应了山地自然地形的特点,利用地形及气候的立体性分布特征,依山就势布置房屋、植被、给排水工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一)选址和布局

哈尼族村落在选址与布局时,大致将山体分为高山地带、上半山的“凹塘”以及中下半山三个部分,择优建寨。箐口村村寨建于半坡“凹塘”的向阳坡地,属于典型的哈尼族村寨选址(图1-图3)。正如哈尼族代代传唱的:“山头的地有一块,山腰的地有一块,山脚的地有一块,盖新房要找个好地方;山头爬坡太累气,山脚雨来水淹人,哈尼从肚皮中间生,就在山腰盖新房。再瞧寨头的山坡上,有没有十分密的神林;又瞧寨子的山坡上,有没有姑娘眼睛一样的龙潭水,滑亮的石头底下,是压着泉眼的地方。再瞧寨子的坡脚,有没有高大的万年青树。”[4]由此可见,哈尼族对村寨的选址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是哈尼族顺应自然的良好写照。在较为阴冷的高山区,箐口村保持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云遮雾罩,降雨充沛,在林中汇成无数水潭和溪流,低山河谷的江河湖泊均孕育于此,是天然的绿色水库,因此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5]。但是高山区海拔较高、寒冷潮湿,猛兽较多,故不适宜居住。而中半山的“凹塘”,气候温和,地形相对平坦,是理想的居住地,高山森林流淌下来的源泉贯穿整个村庄,供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在低海拔河谷地带较为炎热潮湿,蚊虫猖狂,也不适宜居住。但正因为下半山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独特条件,却为稻谷生长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哈尼族人民便依山就势修筑层层梯田,构筑了闻名中外的大地景观,也是他们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展现。箐口村完美地展示了哈尼族村寨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位一体的有序布局,四者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体系。

(二)箐口村水文化

2009年-2012年,我国西南多省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其中尤以云南旱情最为严重,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出现多条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粮食作物减产。然而,大旱似乎丝毫没有“眷顾”箐口村,清澈的流水一如往常地从森林中流淌下来,梯田里的稻谷、玉米依然充满生气,生态保护的价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展现,这样的成绩要得益于箐口村独特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认知和调适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对水的信仰和认识、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三方面[6]。箐口村水文化包括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及管理三个部分。

1.水资源的保护

哈尼古歌唱道:“有好山就有好树,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7]哈尼人深知水是湿地的血脉,也是梯田的血脉,而森林则是维护这一血脉的关键所在,于是哈尼族主要的祭仪“艾玛突”(祭寨神),实际是祭祀神林神树。哈尼族对森林进行明确分区:把高山森林划为水源林,村寨正前后的划为寨神林,村寨周围的划为防护林[8]。平时人们不得私自进入砍伐树林。同时,村寨会集中选举一到两名德高望重的村民做护林员,管理森林资源。除此之外,村民还形成了一套村民互相监督、村民对护林员的监督以及村民对破坏森林的行为举报三者合成的监督体系。哈尼村民对神林神树的崇拜源自于内心长久以来对自然的敬畏,限于村民的认识水平,其甲难免显漏出一些愚钝,但更多的是符合科学的生态理念。

2.水资源的利用

水是哈尼族最活跃的要素,潺潺流水从“龙林”中顺山而下,途经每一户人家,形成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再通过流水动力,带动和激活了水E、水磨、水碾等生产工具。最终将带有肥力的雨水及生活用水排放至下半山的梯田进行灌溉。箐口村水资源采用分级管理,根据水质和用途不同,共分为三个部分:储备水、生活用水、外排和灌溉水。

储备水是在泉水较多的泉眼上修筑水窖,水满自缢,保持活力,通常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才会取用储备水:一是用于火灾救火;二是在旱季用作生活用水。另外一些泉眼上则修筑水客供居民日常饮用和清洗,通常这样的水窖都会以两井相连的形式出现,一高一低,位于上方的水窖用于饮用,下方的水窖用于浣洗,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干净卫生。除此之外,村民还利用地势产生的水能带动水碾、水磨等生产工具。最后,经过初级利用的水以及地表径流再通过沟渠运达梯田进行灌溉,形成一系列水资源利用链。梯田灌溉所用之水自山顶的森林之中,经过狭长的水渠最终进入梯田,运输过程中难免掺杂一些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泥土和杂质,智慧的哈尼人民在梯田引水沟水源入口处设置3-5平方米的泥沙塘,用于泥沙的沉淀。回顾当下正在开展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式,梯田系统、泥沙池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式中的生物滞留池、沉淀池的理念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微地形的营造,在源头分散调蓄雨水、控制径流,延长汇流时间,从而削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3.资源的管理制度:木刻分水

虽然梯田之间阡陌交通,水沟纵横交错,但是由于梯田的面积不等,需水量也就不一。针对这一问题,哈尼民族开创性的提出了“木刻分水”制度,形成了从灌溉系统到水资源分配的一整套完整的社会规范。所谓木刻分水就是分量灌溉的水资源分配方式,利用木槽刻上刻度,每一刻度约四指宽,称为一“口”,将刻有不同大小口子的木槽放置在分水处,这样就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控制。最后再根据每刻口所需缴纳的谷子数量,收取沟谷。木刻分水制度不仅有效的实现分流灌溉,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使每一块田恰如其分的得到滋养,不多余,不浪费。

三、启示

(一)重视水资源利用,培植和弘扬水文化

哈尼族认为万物有灵,大地、雷雨、山川、水潭、森林等都有专神专管,尤其是水,哈尼族认为水对于本民族具有化育之恩,将其视为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节日、祭祀以及古歌代代相传。正是由于对神的敬畏约束了人的行为,形成保护自然的习俗。哈尼族经过长时间探索,在其他多民族水稻种植技术及管理制度的经验上,根据哀牢山特殊条件,融合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别具风格的哈尼梯田水文化,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体现,更是一种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因此,在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中,我们应该像哈尼人民一样,敬畏地对待自然,珍惜地利用水资源,倡导水资源保护的理念,研究水资源利用技术,并利用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尊重自然,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共同作用形成某一特定的人居环境。箐口村四位一体的布局正是协调山地特殊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这两者关系的成果,成为一项杰出的大地景观艺术,屹立在哀牢山1300多年。高山源源不断的泉水、梯田丰产的粮食养育了代代哈尼人民。本着敬畏之心,哈尼族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从矛盾到逐渐协调,最后相适应的转变,成为山地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范式。

(三)因地制宜,实现低影响开发

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实践经验上,江南水乡圩田景观是将原有的自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降低了湿地的生态效益,随着圩田改造的肆意发展,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与之不同,箐口村是将原本脆弱的山地环境,转变为生态效益较高的人工湿地。为了适应生活及农业生产需要,哈尼族在哀牢山原始森林开辟村庄及农田,开发后的哀牢山山顶仍保留大片原始森林,涵养和净化雨水。而低山区开辟梯田,在环境险恶的山地创造人工湿地,满足生活所需粮食的同时,还大大减少坡地的水土流失,减少场地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谓是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量的最少设计,达到与自然的合作共生。由于社会、自然条件的变化,现代的场地开发更复杂,矛盾更突出。因此需要对开发区域气候、土壤、下垫面、植物等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后,因地制宜地建立灵活的、地方性的低影响开发策略。

(四)多目标、多途径的雨水管理

将村庄布局在森林密布的山腰,农田布局在山脚,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利用山谷汇聚地表径流,利用水的势能带动水磨等满足食物加工需要,利用蓄水池调蓄水量满足不时之需,利用梯田截留地表水,并最终让水回归自然。森林、水系、村落、梯田四位一体的布局不仅满足了生产、生活、娱乐等的多种需要,更维护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形成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的雨水资源利用链,这种多目标、多途径、综合的雨水管理体系,为我们今天的环境建设尤其是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样板。

四、总结

人类的活动必然不同程度地干扰自然环境。哈尼族森林、水系、村落、梯田四位一体的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最低程度地干扰和改造自然,维护了自然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哈尼族对待自然环境所展现的智慧,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借鉴。对箐口村择居和水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利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水文化也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徐光有元阳箐口哈尼族村寨和环境的共生互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3]王龙,王琳,李靖.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4

[4]白云昌试论哈尼族先民的生态观[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6]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一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J],民族研究,2006:2

[7]史军超.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我国建工行业常用的施工材料,业界对于混凝土生产。施工及性能改进等方面的研究相当充分。

1.1、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

①预拌混凝土技术。随着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泵送技术的研究进度不断加速,目前我国混凝土泵送高度居全球前列。

②外加剂尤其是各类减水剂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如自流平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

③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我国许多地方存在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结构的服务年限和结构安全大受威胁。我们必须采取严谨。高效的技术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提高其安全性能。要解决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重点在选用的砂石料。低碱水泥。外加剂和低碱活性集料等,选用高品质膨胀剂。减水剂,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其级配,首先考虑在混凝土试配时使用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优选低碱水泥 (碱含当量 0.6%以下)。掺加矿粉掺和料及低碱。无碱外加剂。

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目前我国已利用多种地方材料和超塑化剂在工业化生产水平 C60 的高强混凝土,一些大城市开始将 C80 高强混凝土用于工程实践,也已基本掌握了配置高强混凝土的技术,并在工程中应用。此外,一些特种混凝土,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等,亦成功配制和应用。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2.1、模板工程、开发混凝土新工艺,首先应加强新型支模工艺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建筑界已逐渐形成一整套囊括了筒子模。快拆模。台模。隧道模。升模。倒模。爬模。滑模等工序的先进的支模工艺、模板材料也从最初的木模板逐级更新换代,逐渐衍生出钢模与塑模、墙模:通常用大模。爬升。滑升或整体装拆施工,滑模的滑空技术有所提高,液压提升设备的研究方向逐渐以大吨位千斤顶为主、爬模从最初只能爬外墙的大模板逐渐衍生为现在内外墙模板均能适用的整体爬模,然后又出现了模板互爬的无爬架爬模,至今模板设备都能自下而上层层爬升、为提高模板的周转速率,尽量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早拆除楼板模板,适当延长快拆体系的支护时间、密肋楼盖模板模壳所用的材料最好是塑料或玻璃钢,采用快拆体系气动拆模。

2.2、混凝土工程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常用的施工材料、随着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的持续改进,混凝土经历了一个由干态到流态的发展过程,强度也逐步提高、混凝土生产技术也从最初以人工控制为主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生产、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正由以往的以强度控制为主逐步转向以耐久性为主的高性能。多功能方向发展、我国水泥品种达 60 多种,无论在强度。收缩性能等方面都能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以上。

2.3、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①塑性收缩裂缝预防措施:此类裂缝预防的措施如下:a 商品混凝土公司在满足可泵性及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出机塌落度,降低砂率,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b 施工单位在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覆盖养护,增加环境湿度、②塑型沉降裂缝预防措施:a 在满足泵送和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混凝土塌落度;b 施工阶段,必须时时关注模板是否发生位移,注意是否浇捣密实,不宜过振,也不要漏振,以防混凝土离析分层;c 混合料必须充分拌和,卸料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料斗先高速运转二三十秒再反转卸料;d 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③温度应力裂缝预防措施:控制混凝土发热量是防止温度应力裂缝出现的主要措施、a 切断外部环境热量: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设施不宜受阳光直射;b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高温时节浇筑施工最好安排在每天的早晚进行;c分层分块浇筑:表面尽量长时间地保温,并且洒水养护,使混凝土构件在常温下冷却干燥;d 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冷水降温;e 提高混凝土强度,浇筑成型后需要经过为期 14天的覆盖洒水养护或蓄水养护才可拆模,以防表面开裂。

3、影响质量的成因分析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组分按设计强度由试验室进行配制,在厂家集中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直接进行出售,采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运输到使用的在建工程地点的预制混合物。影响品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混凝土强度偏低

试验室配制混凝土的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但是,商品混凝土供应者易过多考虑其利润,往往强度评定是采用整体系统考虑,致使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的时候有富余强度较为经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略有偏低。

3.2、骨料含水量有变化时未能及时调整设计用水量。根据规定,骨料含水量变化时搅拌站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骨料含水率的相对稳定,因此每工作班至少应对含水率测定一次,遇到雨雪天气应适当增加测定的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实体的要求。如今,部分混凝土供应厂采用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器具,但还有部分厂家直接凭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含水率的判断,进而进行调整用水量,这种很不科学的方法使其强度难以得到保证,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3、施工过程中随意调整水灰比。在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即水灰比的变大而强度降低。实际操作人员对混凝土现场加水影响强度的认识不足,为便于施工,而临时加水,改变水灰比,而忽视了工程设计对其强度的要求。

4、构造柱与圈梁施工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砖混结构也应该设置圈梁及构造柱,使其与墙体结构联通形成一幢房屋的整体。

4.1、构造柱

按要求绑扎钢筋,把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杂物冲洗干净,采用螺栓拉结法或支撑法对构造柱两侧的模板进行支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或胀模的现象。

4.2、圈梁

由于模板仅有侧模,因此钢筋绑扎与模板支撑两道工序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但是模板也要防止胀模和漏浆、侧模立在横担上,待钢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持模板的断面尺寸。

4.3、浇灌混凝土

混凝土浇灌施工工序安排应该是从构造柱到圈梁,再到其他部位、浇灌过程中为避免漏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力度要适中,切忌过振或漏振、浇灌过程中,要按照构件类型。强度要求分楼层地制作混凝土试块,以确保强度检测符合实际要求、试块制作成型后进行专业化的养护,待试块表面干燥后用墨笔标记好强度及浇捣日期。

4.4、检查钢筋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主要内容是检查构造柱钢筋直径,箍筋直径和间距,检查圈梁断面尺寸。主筋直径和箍筋间距,以及钢筋长度不够处的搭接长度是否足够,垫块是否垫好,保护层是否符台要求。

4.5、现场养护

根据水泥的品种。型号及气候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养护时间、通常混凝土浇捣成型后 12 小时内必须进入为期七天的覆盖洒水养护、有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或掺用了缓凝型。外加剂,浇捣成型后至少要经过为期 14 天的养护才可拆模。

4.6、拆模

构造柱。圈梁浇捣成型两到三天即可拆掉侧模、但是圈梁中如有代替过梁的部位,该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70%后才可拆卸底模。

5、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5.1、结构接槎不外露:不论是楼层顶板与墙体接槎外露,还是梁口与接槎外露,都会破坏建筑物外观美,出现此类问题后可采取以下整治措施:①预埋梁口应制作成内大外小的喇叭状,预埋尺寸必须小于实际梁口 3 厘米、墙体拆模后,根据轴线弹出梁边线和梁口切割线,梁口切割线小于实际尺寸 2 厘米,以这条切割线为基准切割,彻底清理梁口内杂物和灰尘后即可进行支梁底模和绑梁钢筋,混凝土浇筑好后接槎就隐于梁内、②墙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标高至少高于顶板 1 厘米、拆卸墙模后,墙上弹出50线和顶板模上平线(即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再用切割机顺着顶板模上平线切齐,清理完多余的混凝土及其他杂物后就可以支设顶模、照此方法浇筑顶板,就能将接搓隐于顶板内,阴角既方正又美观。

5.2、顶板四周不挂浆:顶板四周密封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通病、它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在支设顶板模板前,将宽5mm、厚 5mm 的海绵条沿面板支模墨线粘贴在墙体四周,再用方木挤紧海绵条彻底堵死漏浆的通道,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5.3、门窗洞口四周不漏浆:传统的剪力墙施工,门窗洞口边缘存在较大的缝隙、结束混凝土浇筑后按要求拆卸模板,此时洞口边缘常常出现水印,严重时出现漏浆等现象、本工程的施工设计采用有一定刚度且尺寸精确的定型门窗模施工,该门窗模能与大模板紧密贴合,施工过程中在门窗模的边框上粘贴 5mm 厚的海绵条,使得大模与门窗口的接合更加紧密,拆模后没有出现漏浆和水印现象。

5.4、剪力墙根部不漏浆。烂根、①浇筑顶板的过程中,墙体两侧 10 厘米内的混凝土应进行搓平与压光处理、②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先铺 10 厘米厚与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砂浆相同的砂浆、③支模过程中,预先用砂浆密封模板根部的缝隙。

总之,近些年,我国在房屋建筑建设领域的投人加大,加之国家对房建工程施工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用混凝土大量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商品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可塑型,供应相对及时、泵送时输送能力大,节省工期等特点,尤其是对多层、高层建筑还有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更显得其发展潜力之大。但每个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混凝土当然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张永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15-116.

[2]管宁,崔星远,崔朝华.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659+627.

[3]杨秀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71.

[4]靳鑫.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3,06:159.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南向门户 经济合作 策略分析

2011年,四川省指出将逐步实施南向发展战略,四川的“南向开放门户”是指以与南亚、东南亚、西亚经济体贸易往来为主,面向印度洋区域开展经济贸易合作与联系的平台。地处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市可发挥本地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建立起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经济合作的关系,将攀枝花市打造成为四川南向发展的平台和枢纽。

一、攀枝花市具有的特色优势分析

(一)占据有利的区位优势

攀枝花市地处于四川和云南的边缘交接处,是四川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口岸,连接着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同时也与老挝、缅甸、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相邻,有利于发展南向进出口贸易,是四川省连接东南亚、南亚等国家重要的交通口岸。

(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光能和水资源等,本地钒钛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攀枝花市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合作是GMS的重要合作领域,自2008年后,我国逐步向越南、缅甸、老挝和泰国等地供电,共同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的水能。因此,攀枝花市的钒钛、电力、光能优势十分突出,可与东南亚国家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形成互补性。

(三)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攀枝花市现已形成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和机械加工制造六大主导产业,全市已拥有年产铁650万吨、钢620万吨、钢材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钒开发已形成全产业链,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钛精矿、钛白粉、富钛料、海绵钛、钛锭生产基地。电力装机容量358万千瓦,年产原煤1200万吨;这为攀枝花市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也可与东盟国家在产业方面形成互补,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二、攀枝花市打造南向门户的问题分析

(一)本地外向型经济比重偏低

攀枝花市的外向型经济相对于本市的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偏低,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1999年至2013年,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攀枝花市对外贸易出口额总体增长速度较低,主要是以钒钛企业的出口为主。 2014年攀枝花市GDP为870.85亿元,全市的进出口总额为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1.0%,其中,出口总额1.7亿美元,增长38.4%;进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104.4%。虽然去年攀枝花市进出口贸易情况有所好转,但总量仍然较小,引进外资的数量及项目仍未取得新的突破,且本地严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外贸企业,攀枝花市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原料型产品出口,外贸发展的竞争优势不强,整体经济的外向度偏低。

(二)产业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攀枝花市是资源型的工业城市,主要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加工制造业及矿冶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主,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相对较为单一,这对外向型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

(三)物流交通大通道尚未贯通

近几年,成都到昆明的高铁攀枝花市段的修建工作进展顺利,丽江到攀枝花市的高速公路正在积极的建设中。但短时期内,攀枝花市南向通道仍无法完全贯通,没有已经建设好的符合国际贸易运输标准的铁路口岸,交通条件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善,进出口贸易的运输成本较高,这均不利于资金、信息、人员、物流等的流通。

三、攀枝花市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策略

(一)攀枝花市的内部建设

地区经济的对外发展,不仅依靠外商的投资,也需要本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在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中,攀枝花市需要提高本地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加快产业的发展速度。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南向交通枢纽

攀枝花市的货运路线以铁路为主,公路运输为辅。应加快丽攀高速公路、丽攀遵铁路的建设,借道云南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尽快实现通边达海;加快攀枝花市的水运、航空、公路、铁路等交通口岸的建设;加快解决本地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标准的问题,发展海陆空多模式的国际联运方式,降低商品物资人员进出攀枝花市的成本,从而推动与东盟地区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

2、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打造农产品集散中心

攀枝花市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使其拥有发达的果蔬产业,各类农产品远销海外。作为四川南向门户,攀枝花市需发展本地的果蔬特色农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加强与东南亚在农业方面的合作,引进其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特色瓜果品种;加强双方在牲畜、水产品饲养、销售等方面合作,结合攀枝花市的天气、土地资源等,打造具有东南亚特色的热带果蔬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南向发展周转中心

攀枝花市应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成长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壮大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要加大生态旅游景区宣传力度,打响阳光旅游节等节会品牌,带动阳光康养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支持优势生态旅游企业实施园区提升改造,加快推进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阳光康养基地建设,打造近郊生态旅游新亮点,将攀枝花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阳光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4、推动内培外引,培养外贸人才

在四川南向发展战略中,人才建设必不可少。一是加大外经贸人才培养投入,提高人才的素质,增强人才对本地外向经济结构的把握,针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工作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本地外贸企业的具体情况,了解本地对外贸易的政策,掌握本地外经贸业务。二是加强外经贸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引进熟悉外贸规则,对东盟经济情况有较为深入了解,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外经贸人才。

(二)逐步建立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1、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据四川商务部统计,截止2013年,东盟在四川省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31088万美元,四川企业也在老挝、泰国、新加坡、越南等9个东盟国家投资,投资覆盖了电站建设、加工贸易、开采矿产、网络通讯和家电制造等领域。在作为四川南向门户中,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攀枝花市应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发挥本地区位优势,不断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同时,也应加强与川滇黔交界地区兄弟县市的经济合作,提高攀枝花市的对外开放度。

2、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

攀枝花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本地企业价值的提升,作为四川的南向门户,攀枝花市本地对外贸易的企业应夯实外向发展基础,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打造知名品牌。一是本地企业要生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出口量。二是作为四川南向门户,攀枝花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政府也需要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例如在税收方面可以适当的减免,鼓励企业的外贸与对外投资。三是鼓励本地企业的对外开放,可由贸促会牵头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大型会展并抓住举办“钒博会”的契机,提高本地企业的知名度,推动本地产品走出去。

3、加速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攀枝花市可按照国际标准结合本地实情,打开对外开放口岸,加强合作交流。加快本地南向发展的交通口岸建设、道路建设等,加快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采取相应的国际惯例法规保护地区和企业的利益,搭建起参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平台;同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访和展会活动,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完善各类大型会展平台的法律法规,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

参考文献:

[1]辛文.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大开放[J]. 宏观经济,2004,15(2):5―7

[2]杨琴.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杨添富.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5

[4]廖少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现状与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2008,133(1):10―16

[5]吴世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