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的对策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对外贸易

时至今日,美国次贷金融风波已演变成金融危机,并且向全球实体经济扩散。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天津作为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其外贸受到的影响也日益显见。

一、天津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外贸增速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天津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日益提高。天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由2005年的533 8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805.39亿美元,年均增长17 89%。(见表1)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005~2008年天津外贸进出口的增速差别很大。由表1可知,2007和2008年的增速明显下降,分别只有11%和12 56%,大大低于2005年和2006年的27.05%和20.95%。究其原因,这是受到2005年以后人民币升值,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

2008年的情况如图1所示,1月至8月天津外贸进出口总值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从9月份开始急转直下,呈逐月递减状态,并且在11月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种状况直到2D09年一季度才有所缓解。天津外贸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外资企业增长乏力,内资企业发展加快

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额共计57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进口额为283.76亿美元,增长9.5%;出口额为290.59亿美元,增长2.7%,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占天津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4.2%下降为68.8%。由此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速趋缓,比重也呈走低态势。

与外商投资企业增速趋缓形成反差的是天津市内资企业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2008年内资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23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增幅高出外商投资企业27 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99.34亿美元,增长33%;出口131.7亿美元,增长33.4%,占天津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5.9%提高到31.2%。

究其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为防范其国内资金供应不足和流动性短缺,一部分外资撤回国内,包括从以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撤出,从而影响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额。外商投资企业多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或分公司,其经营管理要受制且服从于母公司的全球战略,这样极易产生“飞地效应”,从而影响天津外贸发展的稳定性。这也可以从2008年天津招商引资的情况体现出来。2008年,天津直接利用外资合同数为691个,比上年减少23.73%,其中外商独资合同数为501个,较上年下降22.45%;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32.56亿美元,增长15.09%,但与2007年增幅相比下降了26.91个百分点。

另外,随着2008年7月中旬以后国际油价的回落以及9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几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及基准利率,在外贸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有所降低,缓解了企业的外部压力。与此同时,天津市政府也对企业采取了帮扶措施,高度关注企业的运行。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内资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工贸易增长回落,一般贸易发展迅速

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乏力相联系的是,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大幅下滑。2008年,天津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17.41亿美元,下降5.5%,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在加工贸易发展遭遇寒冬的同时,一般贸易却异军突起。2008年,天津市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79.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增幅高出加工贸易43.7个百分点,极大地拉动了天津市的出口增长。

加工贸易发展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在天津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大。在天津市2008年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62.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9.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3%,两种产品共占97.4%。同时,此类产品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又占据主要位置。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弹性相对较大,在全球经济不振和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其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加工贸易发展呈回落态势。

二、金融危机条件下,天津外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天津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而这些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低迷不振,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减少,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天津出口增速回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欧盟、美国、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2.0%,-1.6%,-2.6%。按照IMF的预测,天津市的出口形势仍会非常严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全球的实体经济,对我国的港口城市,如天津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影响。因为港口城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高,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了天津外贸出口额的增长速度上。2008年天津外贸出口额的增幅比上年减少了3.2个百分点。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是天津乃至我国更广范围内出口受挫的最主要原因。

(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自2008年9月份以来天津市进出口总值开始下滑(见图1)。随着2008年出口退税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几经调整,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影响了企业对经济环境的预测。另外,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加大了外贸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由于国家出台的一些金融优惠政策多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受惠较少,所以在2008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以前,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在外贸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而2008下半年国际原材料、汇率市场的突变和国内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也使企业喜忧参半,企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有效的调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及风险。

(三)汇率浮动的影响

2008年伊始美国陷入次贷危机的泥潭后,美元对人民币在大势上

持续贬值(见图2),虽然年末略有反弹,但这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天津对传统贸易伙伴美国的出口。另外,自2008年8月以来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开始升值,这也迫使人民币对这些主要货币升值,从而加大了对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难度,并进一步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2008年前11个月,天津市对美国的出口额为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对欧盟出口额为77.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对日本出口额为35.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4%。虽然天津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增减不一,但是由图1可知,9月份以后天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开始下滑并持续至年末,这其中人民币升值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会影响天津外贸的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三、天津外贸应对金融危 机的对策

针对天津外贸发展的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天津要结合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和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对策和策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大对内资企业的扶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在天津出口市场上,内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2005年以来,内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天津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呈增加趋势,2005~2008年分别为19.7%、20%、25.9%和31.2%。同时,内资企业出口额的增速也要高于外商投资企业,2006~2008年分别高出2.6,41.7和30.7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内资企业在天津外贸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内资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天津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有利于避免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及“飞地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扶持内资企业的示范性作用有利于天津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且有利于创业者进行创业,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其“蝴蝶效应”不可小觑。

(二)加大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力度

在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且低迷不振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已经打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这势必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国际贸易的萎缩必将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根据IMF的预测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步入衰退、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势必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之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会寻求通过绿色、技术、标准壁垒等非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对此,天津市的外贸企业要加强对贸易伙伴非关税壁垒及贸易摩擦的关注,并学会在WTO的框架下通过WTO相关协议及条款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政府外贸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如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以此提高天津市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防止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三)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

当前天津市的加工贸易处于增长的低潮时期,这正是对加工贸易升级思考和实践的绝佳时机。鼓励和支持向研发、营销服务等上游产业链延伸以及发展生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企业从OEM向ODM和OBM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这样会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话语权。同时,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他们带来的产品附加值要远远大干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从业者。但同时要注意加工贸易升级的速度和节奏,首先要整合好现有资源,在没有具备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聚集的情况下应以稳定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为主。要摆脱对传统加工贸易的路径依赖不能操之过急。

天津市生产业应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和物流业。2006年滨海新区被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业的发展上有更灵活的空间,而2009年2月国家公布的十大振兴产业中物流业名列其中。结合天津市的特点,重点发展这两个产业名至实归,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这可使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改变目前服务业比重较低的现状。

(四)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开拓新市场

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陷入困境后,天津急需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已解决贸易伙伴需求萎缩带来问题,其中一个对策便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天津已在这方面成功地迈出了一步。2008年,天津对非洲、拉美、大洋洲和俄罗斯等新兴出口市场的出口额为65.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 1%,对天津市的出口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传统贸易伙伴出口受挫的情况下,有力地拉动了天津市的出口增长。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促进天津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因此,继续加大拓展其他海外市场的力度,提升对其他外贸出口市场的占有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作者: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2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影响;对策

当下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经济构成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尤其是在外贸发展方面,进出口商品量相应减少,甚至会出现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有关外贸行业的员工失业率会相对应提升,我国外汇储备的实质价值会相对下滑。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可以有效地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化新的经济发展点,同时完善扩大内需的发展。总体来说,要有效地防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中做出灵活性的调整。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物质基础实力相对较强,同时国内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状况,民众的储蓄率普遍较高,劳动力充足,经济结构也随着时展不断调整,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应对外部变化有了更强的应对能力,整体情况下金融体系处于相对稳定安全的状态,同时外汇储备相对充沛,在整体的经济体制方面也在不断地修缮,政府宏观调控也会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成熟。但是,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的各方面仍旧会存在多种冲击,导致经济受到一定波及。(一)出口贸易增长下滑。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国民财务严重缩水,居民可支配的消费显著下滑。这些国家在于我国展开的对外贸易的总额也随着全球化的来临不断的扩展,如果这些国家的消费能力下滑,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据了解,一旦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则会下降到历史低点,只有金融危机逐步缓和后才能逐步的回暖。这种情况主要是我国出口贸易存在较高的依存度,需要降低该依存度,同时将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二)金融市场不稳定。当下基本上已经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金融状况,因此如果产生国际金融危机,则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动荡,波及多个国家。由于我国金融业务与全球其他国家产生联系,因此,但金融危机引发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产生波动后则会导致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出现随之的负面传导影响。(三)就业率下滑。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危及多个国家,对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也会受到影响。企业为了保证能够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存活下去,进行裁员或者降低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是常见做法,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甚至对于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没有能力抗击金融危机,会出现大面积的倒闭,进而导致劳动力重新回归人才市场,就业率严重下滑。但是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各单位的人才需求都会减少,因此,人才回归市场后再就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中小企业中,原本的生存利润空间较小,资产规模小,在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来临后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在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方面没有足够的能力,只有做停产与关闭处理。(四)第三产业发展困难。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后首当其冲是第三产业,其中房地产行业受到的波及最为明显,导致城市住宅空置的比例提升,实际购买力下降,进而损害房地产投资效益。而与房地产有关的行业多达50多个,因此受到的影响会逐步传导开。同时酒店、零售、餐饮与租赁等市场也会受到波及,发展会异常困难。(五)股市低迷。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后会直接导致我国股市低迷,股指下跌,大量市值随之蒸发,其股指下跌的幅度会显著高于发达国家,长时间会呈现出成交低迷的状况,其中大量的中小投资者会面临财产大幅度的缩水。(六)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由于各对外贸易的企业倒闭或者减产,国内第三产业经济低迷,整体的税收水平也逐步下滑,征税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从而导致我国财政收入水平显著下滑。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海外并购机遇。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多企业因此而陷入运营困难中,其中大量的企业有行业内的优势资源,中国企业可以由此来抓住并购机遇来达到资源的吸收利用,可以进行并购或者实现控股,由此可以有助于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优化。借由相关机会,可以有效地吸纳海外多种能源资源,弥补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获取相关能源的开采与开发等权利。此外可以将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利用起来,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与技术层面的问题。(二)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位置。我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量,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可以占据国际财富分配中的主动权,获取更多发言权以及规则制定权、市场定价权等。金融危机中其他货币价值受到冲击,可以有效地促使我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通用流行,提升我国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价值,获得更高的认可度。(三)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金融危机可以有效地让我国看到自身经济发展的局限与疏漏,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将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化为精细化发展模式。避免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充分调动国内需求与生产力。而在经济高涨的过程中开展经济结构调整会有较大的阻力,而在经济形势的下滑中做改革,阻力会相对减少,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金融危机来临后我国无法更大程度地依赖对外经济发展,由此需将出口拉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化为出口拉动联合内需共同开展的模式。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倒闭与出口量减少会促使国内经济发展有更多的创新与发展动力,不断地去发展新市场。可以有效地在提升内需的改革上取得成效,将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注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达到快速见效与乘数效应高的经济发展效应。可以做好公共事业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提升地区发展综合实力。由于投资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就业率,有助于劳动者增加收入,进而为扩大内需提供经济保障,投资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各部门的合作发展。投资可以广泛的涉及基础设施、自主创新、民生工程与高新科技产业方面,可以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展开立体多层面多元化的投融资运作体系。同时在经济主体中需要注重外资与民营资本公平参与的经济环境,同时要提升中央财政投入的比例,减少地方财政配比。而对于竞争性范围的投资,需要减少与民营资本的竞争,提供民营资本更多的生存空间。(二)注重创业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虽然抵御金融危机的实力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大量吸收了劳动力,稳定市场就业率,有助于居民收入的提升,保证社会的持续稳定。同时也是居民创业的主要形式,属于财政收入的支持部分之一,其社会价值并不逊色于大企业,可以与大企业一同完善我国的经济市场运行。国际金融危机会对中小企业构成冲击,导致其生存堪忧。需要优化其融资环境,给予中小企业一定发展空间。政府与金融机构可以依据金融危机情况做好各方面调控处理,对于税费、信贷、价值、准入、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实现优惠扶持政策,让在合法的范围内让中小企业得到更大的实惠与支持。(三)拉动内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居民的收入状况,从而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例如可以提升个税起征点,有效地减少低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注重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升工作,注重对贫困阶层的关怀。注重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促使企业提升员工收入。调整全社会的消费状况,促使民众消费预期提升,充分挖掘民众购买力。注重产品质量、功能等品质层面的提升,但是控制产品成本与价值,有效的挖掘消费者购买欲望,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物有所值,从而拉动消费欲望。要注重社会的文化活动与健康卫生工作的保证,做好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等医疗保险以及社保工作,为民众提供生存安全感,从而更好地释放其消费欲望与能力。对于低收入群体可以适宜的做好保障房的提供,注重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发展,减少住房危机感。这样可以让居民闲置资金得到充分的挖掘,为消费行为提供经济保障。此外,还需要做好医疗改革,降低民众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做好学生上学问题,减少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好保障管理,提升民众对自身生活的信心,降低因为生存恐惧感而导致的消费行为紧缩状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冲击,但是从金融危机中也可以暴露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调整。注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展国内各方面改革,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能力。

作者:商茜 单位:房山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全毅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03):103,110.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3

一、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不利影响

经济下行除了一堆让人不能乐观的数据外,还直接表现为企业经营销售困难,减产、关停增多,期货、股市、楼市等投资风险增大,工人收入减少,社会消费水平下降等,其中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二)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村信用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三)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村信用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四)经营利润增长放慢。当前,存贷款利差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经营收入。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频频下调利率,虽然存贷款利率同时下调,但存贷利差却在缩小。20__年9月,央行第一次降息后,一年期存贷基准年利率的利差为3.06%,比20__年3.33%降低了0.27个百分点。同时,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又会使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难以大幅增长,如果营销不力的话,反而会缩水。这对于“以贷为本”,中间业务乏力的盈利途径单一的农村信用社,将面临净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将直面拷问。

(五)市场竞争热化升温。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辖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村信用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 “竞争”时代全面来临。

二、金融危机带给农村信用社的机遇

理性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带给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难得的机遇。

(一)银行同业资金组织竞争压力减轻。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前期,由于总体经济不景气,客户投资谨慎,再加上资金存放银行也有不菲的利息收入,社会资金向银行回流的速度加快。存款回流使得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激烈的资金组织压力减缓,也使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业务拓展、经营转型、内部管理提升等工作。

(二)信贷政策调整有利业务营销拓展。为保经济增长,国家连续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强化营销、利率下浮、适当放低准入条件等措施,加大力度拓展业务,促进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提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流地位。

(三)对业务经营转型形成进一步倒逼。信贷需求不足,经营利润增长放慢,这要求农村信用社不得不加速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切实改变业务营销模式和业务增长方式,加快拓展有效信贷需求,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确保经营利润不出现大幅下降。

三、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建议与措施

面对经济金融危机,要紧密结合自身业务经营实际和经济发展实际,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尽量控制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各项业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立足经营实力提升,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存款。随着资金回流加快,银行同业间存款竞争相对弱化,农村信用社要抓住这种有利时机,加强对优质客户的维护,大力组织存款。一是掌握资金流向特点,拓宽存款来源。了解掌握社会、客户的资金流向变化,积极开展综合营销、联动营销,对公做大系统存款、财政存款,提高企业贷款回笼率;稳固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加强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证券公司合作力度,拓展营销同业存款,提高同业存款市场份额。二是掌握同业竞争动态,主动采取针对策略。收集分析同业竞争手段,有针对性的采取加大客户营销力度,从其他金融机构营销存款。三是加强重要客户维护营销。适当扩大客户维护面,充分利用重要客户系统支撑,抓好客户的指派与签约,确保重要客户的培育、拓展、营销、维护、管理落到实处,提高重要客户的忠诚度,壮大重要客户群体。以产品综合营销为手段加强个人客户维护,努力促进客户存款在农村信用社体内循环。

(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业务。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对他们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简便手续等多种优惠,帮助支持农民工学习知识技能,为返乡农民工打通创业致富的关节要道;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加大对道路、

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对市场硬件、供水设施、房屋等重点支持;加大对城镇周边经商办企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突出商贸流通环节,将服务领域拓宽至农、工、商、科教、卫生等众多行业,将客户对象扩大到低、中、高不同层次客户;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经济组织、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现代种养业等有规模的现代农业集群和涉农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行中小企业自助担保循环贷款,合理扩大授信额度,一次核贷,循环使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御寒过冬”。这样,在结构的优化中,既扩大贷款总量的突破,又优化资产结构,降低风险。

(三)创新中间业务。在做好工资、粮农直补、保险等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发中间业务,逐步开办或扩大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学杂费和民政补助款、扶贫款、保险、委托、信息咨询等低/:请记住我站域名/风险、低成本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占比和金融服务影响力;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服务等业务,并向品牌化、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推进,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投资理财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尽可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经营收益。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誉品牌、成本控制、资金、人才

中图分类号:F0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区域向全球,从虚拟到实体经济,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不断扩散和蔓延,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势必也给我们地勘单位带来一定影响,对社会地质的冲击很大,许多地质勘查项目的明显减少,大项目更少,多种经营项目大多经营不理想。竞争激烈,压价无度。施工时需要垫资,工程款回收困难加大。对地勘行业的技术、设备、人才要求将再度提高。而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将会造成资金的严重不足,使我们目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不利因素,也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的大潮我们应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采取对策应对挑战。

1.调整投资,对非核心主业、盈利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多种经营项目可以采取调整结构策略,收回投资,回笼资金。提高技术,更新设备保证核心力量的资源需求,使资产功能更贴近市场要求。利用资源要素价格降低的机遇,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为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积极准备,合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软实力”的投资、合理发展多元化经营来规避专业化带来的风险等等。

2.提高质量、信誉、服务管理。创自己的品牌,地勘单位的产品是什么呢?就是工程施工项目、地质和物探等主产品。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我们的品牌产品勘探施工、物探、工程勘察,在面对市场中我们仍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在创立品牌上下功夫。一是购买先进的设备,二是用技术手段创造高质量高利润的工程项目,三是以科学管理促进高质量发展。从而赢得市场竞争。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在市场中我们可以竞争大型项目,这样就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3.拓宽地勘单位融资渠道。金融危机对地勘单位显著的影响就是资金短缺,想上的项目没有资金来源,因此地勘单位应根据发展规划和偿还能力,确定融资的适度规模与最佳时间,实现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实践中地勘单位仅仅依靠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勘单位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要广开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参股、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使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以股权和债权或更多更广泛的形式投入到地勘单位。资金来源的社会化,也有利于建立地勘单位的监督约束机制。

4.抓节流,控成本,勤俭节约应对危机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的力度,在要素成本控制基础上,推行结构成本控制,坚持技术经济一体化,降低可控成本,提高市场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如经营要抓住资金成本、生产成本、采购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税费成本。加强对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会务费等控制。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地勘单位的利润。最近几年,虽然多数地勘单位在降低成本的问题上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要降低成本,除了改进劳动组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加强。

4.1 加强宏观控制,财会部门要坚持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阻止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费用挤进项目成本中。实施责任成本,提出降低成本的指标,从点点滴滴入手,靠管理、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

4.2 强化成本观念,财会部门必须树立成本水平高低事关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的意识。借鉴其他单位降低成本费用的经验,由财务人员牵头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一方面要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要靠练内功,降消耗,降成本,以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占领市场。③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责任,要细化成本费用指标,确保项目成本降低目标的实现。

5.加强帐款回笼,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减少费用支出。当前,地勘单位存在着应收帐款逐年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特别是工程款回收困难,使资金周转不灵,甚至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在资金管理中,应把应收工程款列为重点。为了减少坏账损失,可以考虑以现金折扣方式来进行规避。地勘单位应当建立客户档案,在订立合同时,对客户信誉进行评价,并据此确定回款条件,缩短资金回收期限。对应收款项的管理,首先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帐目清单,集中清欠。其次,对清欠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或多家抹帐方式解决,避免坏帐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施工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工程量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全权负责追债,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货款回收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和考核挂构的机制。制定收账的目标责任制,将应收账款指标列入如经营目标考核体系,要明确每笔应收账款的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特别是对直接责任人要实行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按客户分工,将清理回收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提高责任人、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催讨效果。

6. 合同管理是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同样,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企业的兴衰。合同管理人员肩负的职责包括参与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决策;指导和审查本企业、本部门的合同的订立、变更、履行和解除;直接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签约;督促检查合同的履行;对合同实行登记管理;建立合同档案;收集合同履行后的信息反馈,为下轮参加竞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一是要有一定文化水平合同管理涉及的知识面广,没有一定文化程度作为基础是难以胜任的;二是要有市场意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竞争经济,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勇于参加竞争,在竞争中取胜,所以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能力;三是要掌握较深的法律知识;四是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力;五是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既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长远战略问题,又是现实的迫切任务。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好人员。单位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单位职工队伍中优秀的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并保持其岗位的稳定性;二是组织好在职学习。根据单位和市场的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方法包括布置学习任务,定期检查;进行短期培训;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总结;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考试。同时必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每个单位都应当培养比较出类拔萃的合同管理人员,有计划地选择热爱单位、工作出色,事业心强,爱岗敬业的同志进有关院校深造,进行必要的智力投资;四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明确奖罚制度,对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有过错、过失,并给单位经济造成损失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必要时给予调离岗位。

7.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注重风险防范。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撑系统,财务部门要为决策层和管理层当好参谋、参与管理、做好服务,要缩短经济运行分析的周期,做到月度分析,季度、年度全面分析,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危机,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的财务预案,预防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败;在当前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企业要特别注重财务风险防范。要高度关注市场形势的变化,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防范债务风险。完善重要业务活动和关键业务环节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8. 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依靠人的问题,说明了人与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对于地勘单位行业特殊性,要想实现科学发展,使地勘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培养有道德素养,董技术、会管理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地勘单位要大力培养人才,促进地勘事业的发展。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31-02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已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使中国外贸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为22%,比2007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装回落20个百分点,玩具回落16个百分点;12月,外贸进出口额1 833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一成。中国外贸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各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影响

1.金融危机使外贸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紧缩。外贸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更加激烈,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下降使得产品积压,外贸企业就需要加快存货周转,短期内降价是速动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成本上升与售价降低的两头挤压,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甚至亏损,使经营压力大大增加。

2.欧美市场客户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市场萎缩,美元走软,美国市场订单大幅下降,其中家具服装等制品下降0.8%,鞋类出口骤减二成,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特别是作为出口集中地的广东和浙江,2008年上半年浙江对外贸易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比2007年同期下降33.3%,尤其出口下降显著;2008年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进出口商品交易订单金额同比下降10%,部分民营企业开始寻找新市场应对危机,广东东莞地区近半服装出口企业停产。

3.企业资金链断流,面临海外货款回收困难。金融危机最先始于美国金融机构,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整合,使得信贷比较困难,而美国是一个崇尚超前消费的国家,居民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贷支持,尤其是那些中高档耐用消费品。而信贷一旦缩减,势必影响到美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使得需求量大减,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回收期延长。而中国外贸企业大多是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一时之间若寻求融资遭遇阻碍,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和破产境地。

4.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弱时,贸易摩擦将增多。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消息,2008年中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涉案金额近15亿美元,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压力。美国对中国的不锈钢压力管、管线管、柠檬酸、厨房器具置物架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金额5.1亿美元。加拿大先后对中国冷轧不锈钢板、蜡烛、钢绞线、盘条、铝箔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

二、外贸企业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工作,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及时拿出4万亿元救助资金,提出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并将出台提高出口退税率及宽松的财政政策,加强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引导。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完善行业规划,引导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推动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关键器件等核心领域的产业政策出台,并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与环保、电力政策衔接配合。

2.加强自助创新,提升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科技资源,集中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出口企业科研投入,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完善产业链条。及时制订和修正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联合制定技术标准。

3.加强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加快外贸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有了一些提高,出口产品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但由于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引进技术的增加而得到相应的快速提高。因此,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仍是传统产品,如传统纺织品、服装、电视机、收音机、电话机等,附加值低,利润低。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主要是这些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积累少,传统产品得不到及时升级换代,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市场需求量剧减,造成收入急剧减少,生产难以为继。为此,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这些企业应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加快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加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或转型,生产国内需要的产品,以度过“严冬”,等待新的出口时机。

4.加快国际化步伐,促进贸易方式转变。一是继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出口方式转变;二是引导国内企业利用时机,加快“走出去”,开拓周边国家及其他地区新的市场和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有条件的企业应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到国外投资建厂,实现生产本地化,还可以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兼并出口产品的贸易方式,形成多种形式出口的贸易格局;三是做好国内产业区位的转移工作,鼓励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

5.加快传统企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推进夕阳产品生产企业整合,缩小传统产品生产企业规模,或同类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合并、联合,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植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一是促进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大项目改造,培育新的企业经济增长点;二是推动软件企业与硬件企业融合,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整合,依托国内自主标准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6.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农村新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是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利用外贸企业优势,引导外贸企业研究和开拓国际市场,开发新的适销产品,做大出口规模;扩大了新型外贸出口产品份额,中国的服装、针织、竹编、雕刻家具、长毛绒玩具、塑料花等产品,都是以销售到欧美市场为主,大部分外贸且也只瞄准国际市场,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美国金融危机,欧美市场外需量急剧下降,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把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安排到资源丰富的区域去办;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把部分高档消费产品如电冰箱、小轿车等推向广大乡村,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通过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的办法搞好农村集约区域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的差距,激活农村市场。

金融危机的对策范文6

关键词:报业;金融危机;机遇

一、金融危机对报业的影响

“危中有机”研究世界报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对我们拓展视野、判断形势、寻求对策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报业危机凸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业股票大幅下挫。二是在高额负债的压力下,许多报业集团不得不变卖资产、减薪、裁员。三是开始出现停刊、转网、请求破产保护等情况。与以往的倒闭风潮相比,这次美国报业危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危机范围更广,过去是个案,强吞弱、大吃小,而这次是全行业的;二是危机程度更深,以致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报业集团也难以幸免。

美国的这次报业危机固然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关,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主要依赖广告支撑的报业传统商业模式开始失效了。中国报业由于体制等方面的优势,能够维系更长的稳定期,不会像美国那样突然发生大的动荡。但是,全球报业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报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2.98亿,居世界第一,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高速增长,势必对报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3G手机在我国陆续上市并逐步普及,对报业更是雪上加霜。新闻纸价格高位运行及广告形势的不景气,对报社影响很大且非常直接,导致一些报业集团和报社的收支失衡,资金链紧张。如果因势利导,国家适当增加投资,新闻媒体抓住机遇,将能推动新闻宣传事业加快发展。金融危机对报业带来的机遇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危机为媒体加强和创新经济报道带来的机遇。危机中人们更关注经济走势对经济发展及民生的影响,更关注媒体的经济报道。媒体要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走出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

二是要抓住金融危机为强势媒体扩大市场份额带来的机遇。在新一轮市场洗牌中,争取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要抓住金融危机为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要借助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集团内容产品升级,使集团形成以报刊为主业,兼具互联网、数字出版、商务印刷等一体化的大传媒产业格局。

四是金融危机为报业提供危机管理的机遇。在当前形势下,广大读者对主流媒体提供权威性、解读性的信息需求大大增加。

二、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与措施

做好当前宣传工作,必须把提振信心摆在第一位。宣传报道以提振信心为主线,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显现,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报纸应做到:第一,强化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权威性和报道深度;第二,强化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第四,强化报纸的文化娱乐功能;第五,加强对报纸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力度;第六,需要重视借用新媒体,提升报纸媒体的品牌价值。

党报要大力宣传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解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重大举措。面对挑战,党报无可替代的两大优势集中表现在:首先,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传媒行业里最主要、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内容制造者和提供商;其次,它具有长期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和秉持社会责任感的传统。

在机制创新方面,一是建立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新旧媒体复合出版机制,实现采编部门、采编人员的多角色管理机制;建立面向多元化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二是建立面向新媒体的绩效考核机制。调整经营策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同,各家报纸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广告经营策略进行战略性、阶段性的调整,捕捉、培育和发展新的广告增长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报业结构单一,尚未走出单纯靠广告支撑的阶段。报社可以围绕读者需求,考虑成本控制,主动出击,走出去与读者和广告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析广告市场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召开广告版面推广招商会,使这些客户与报社广告的合作更稳固持久。广告策划创新,一是活动策划。二是版面策划。三是建立品牌推广机制。既要增加广告客户和特定消费群体对报业的信任感、忠诚度,又要为报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可以盘活广告价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随市场波动的广告价格运行体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建立新市场开发价格体系,推出不同时段的广告价格;针对不同的广告淡旺季节,运用广告价格杠杆拉动广告市场需求。

互联网等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如何加强管理,加强建设,做到管理与建设并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要高度重视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的建设,努力建设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