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1
关键词:旅游业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 (1)
vt=st/yt (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2
关键词:第三产业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
一、第三产业的内涵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以外的其它各行业,它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在我国,第三产业具体包括如下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二、河南内部区域的划分
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特征,考虑到地理上的连片、经济社会发展的类似、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主要基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四个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差异的研究。
(一)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 14个县级市, 33个县。区域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的35. 1%;2011年末总人口4235万人,占河南省的40.4%。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河南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河南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
(二)豫北经济区
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市组成,土地面积1. 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8. 3%; 2011年末总人口为1114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0.6%。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相邻,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三)豫西豫西南经济区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 土地面积为3. 71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22. 3%; 2011年末总人口为1390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3.3%。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
(四)黄淮经济区
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土地面积为5. 6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34.1%; 2011年末总人口为3749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35.7%。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湖北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相邻,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但矿产资源比较匮乏。
三、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由于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为了便于进行横向对比,以其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参考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1年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
我们从图1中可以看到,中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上是黄淮经济区的3倍。说明黄淮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要明显落后于中原城市群;相对黄淮经济区,豫北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趋于平稳,两者相差不大。
形成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众多,与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具体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形成河南省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各个区域所具备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动力的差异性,其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互为因果关系。由于人均 GDP 综合反映了社会生产率、生产总量、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比例、人口、收入水平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所以,人均 GDP 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Fuchs (1980)研究结论得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人均GDP 之间存在着显著并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逐渐提高。我国的李江帆(2004)也曾对92个国家的进行了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与人均 GDP 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正相关关系。笔者在对河南省各区域的第三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后,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将随之上升的这一规律。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需求的提高,服务需求增大了,将拉动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变化。而人均 GDP 是影响服务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当人均 GDP 迅速提高时,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会逐渐大于对实物产品的需求。服务需求提高了,自然会刺激第三产业快速地发展。
(一)数据采集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表1,
表1 :1992年—2011年河南省人均第三产业
增加值与人均GDP指标
(二)对人均GDP和人均第三产业增值进行相关分析
用SPSS软件对我省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均和GDP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关系如下表2、表3所示:
表2:
表3:
表3显示了人均第三产业增值和人均GDP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1%的显著水平的双尾检验概率值,叉积离差阵和协方差阵。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零售总额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8,双尾检验的概率值为0,小于1%,即相关程度是显著的,叉积离差值为3.541E8,协方差为1.863E7;因此可以说,河南省从1992年到2011年人均GDP、人均第三产为增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笔者对2011年河南省四大经济区的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中原城市群人均GDP是38140元,豫北经济区人均GDP是27950元,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人均GDP是25987元,黄淮经济区人均GDP是17653元。四个经济区域中,人均GDP最高的中原城市群比人均GDP最低的黄淮经济区高二倍多,两者差距较大。同期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的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1488元、6411元、6186元和4030元,明显体现出河南省人均GDP 高的区域是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区域,反之,则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充分说明了河南省这四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忽略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通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使我们更加明确河南省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2.
[2]何薇.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区域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5.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3
关键词:入境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越来越突出,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学者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韩春鲜[1]、方法林[2]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的视角分别对新疆和江苏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庄汝龙等[3]对浙江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进行研究;苏建军等[4]对中国旅游投资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与差异进行分析。本文对近15年来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演变的研究以期为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种理论视角和实践依据。
1、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演变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由31个省市区入境旅游收入与全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平均值的比值来反映。这个值可以称之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其数学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 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 为地区 旅游收入; 为省份个数。其中, 表示该省旅游发展水平与全国旅游发展水平持平; 为高度发达型;在区间(1.5,2.0]之间为发达型;在区间(1.0,1.5]之间为较发达型;在区间[0.5,1.0)之间为欠发达型; 为落后型。计算所用到的各省市区入境旅游收入基础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1个省入境旅游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值结果显示,全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间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大,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广东、北京、宁夏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90倍、5.99倍、0.01倍,最高的广东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北京的1.49倍,相当于最低的宁夏的890倍;2005年,广东、北京、宁夏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75倍、4.39倍、0.002倍,最高的广东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北京的1.77倍,相当于最低的宁夏的3875倍;2010年,广东、上海、宁夏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9倍、3.18倍、0.004倍,最高的广东相当于排名第二的上海的2.32倍,相当于最低的宁夏的1847倍;2015年,广东、浙江、甘肃的入境旅游收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74倍、2.94倍、0.01倍,最高的广东相当于排第二的浙江的2.63倍,相当于最低的甘肃的774倍。总的来说,在近15年来,各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且发展最好的始终是广东,发展排名末位的由宁夏变为甘肃,“东部强、中部良、西部弱”的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表1)。
2、入境旅游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立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全方位促进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入境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突出旅游企业主体作用
旅游企业是旅游功能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基本单位和微观基础,因此加强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即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是提高区域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而加快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指通过兼并、联合、自我发展等形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壮大企业经济;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如饭店之间的收购、战略联盟等。
(3)加强旅游环境优化作用
良好的旅游地环境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不断促进旅游地环境的优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对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地环境的优化需从提高景观的审美性与促进布局的合理性两方面下手。提高景观审美性包括物质景观以及社会文化景观的美感塑造;促进布局的合理性包括旅游产业的地区选择最优、旅游企业的地点选择最优、旅游线路及各种设施的空间配置最优。
参考文献
[1]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871-875.
[2]方法林.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视角的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2,(06):122-126.
[3]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宓科娜.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04):71-77.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4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AHP分析
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县域经济发展内涵
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概念,笔者认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是经济适度增长且具有可持续性、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增长成果能够为惠及民众。
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于经济正常成果惠及民众等方面常有忽略。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为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如果只一味追求区域经济增长,人民不能享受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果,即背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也将因此受到来自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的约束。因此,应该把增长成果分享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之中。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选取反映区域经济状态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出评价对象区域的各指标综合得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值;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所选择反映区域经济状态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各区域分为几类,据此判断评价对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评价方法能否正确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所选择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或者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要遵循精炼、明确、可比等基本原则。本文也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导向,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构建由经济总体发展规模、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成果分享水平3个方面共11个核心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指标权重确定中应用较多。由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较多,且权重确定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评判结果,综合德尔菲法简单易行,且能综合考虑研究领域内各专家的意见和层次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和计算,进而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的优点,共同确定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各指标权重(见图1)。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目前,学术界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系统评价法主要有模糊一致矩阵评价法(FCM)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模糊综合评判法从层次性角度分析复杂事物,符合复杂事物的状况,同时也便于赋权;模糊综合评判法是通过建立层阶结构模型,从层阶结构模型最底层因素开始上推,最终得出各个因素的变动对层阶结构模型最上层的影响。因此,笔者将该方法作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有五步骤。
1.建立层阶结构模型,即指标体系。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3.按照实物正态分布特征,建立五级模糊评语集T。
T=[t1 t2 … t5]
4.确定评价单元和标准值。
评价单元为评价对象所在区域。评价单元通常选定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特定区域,如本文提出的“县域”;标准值的确定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评价目的决定了标准值选取范围和选取时间。如为了查看被评价县同其他县在整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可将标准值的范围定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省,乃至全国。
5.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对于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可多次反复征询经济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经济工作者意见,按照隶属度集确定其模糊隶属度值。定性指标隶属度集(见表1)。
6.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度值分别同其权重相乘,自评判矩阵最底层开始上推,直至得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评价值。
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江苏省共有包括江阴、昆山、连云港等在内的51个县。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不同指标实际值是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平均值确定的。为了反映江苏省各县在全国县域序列中的位置,评价标准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按照全国平均最高和最低水平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隶属度函数,可以确定各个单项指标的隶属度。将隶属度与其对应权重相乘,可以得到分项指标隶属度。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江苏县域经济总体得分排名(见图2)。
图2 江苏县域经济总体得分排名
四、评价结果与分析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分化明显。综合评价总体排序中,以昆山、江阴等为代表的苏南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平均得分为0.4以上。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四个县市的总体水平最为靠前。而以江都、启东和如皋等县为代表的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低于苏南地区,平均得分在0.2以上。而以大丰、邳州等县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则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经济成果共享,其得分都明显偏下,且同苏南和苏中区域差异明显。(2)区域内部发展状况不均衡。昆山、江阴和吴江、太仓等都隶属于苏南地区,在这一区域中,昆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水平也较高。而吴江和太仓等县则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昆山市。同样,苏北地区的泗洪、丰县和响水等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丰、邳州等县。此外,在经济发展不同方面,各个区域的县域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昆山的对外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总体得分在0.9以上。而其他无论是苏南区域,还是苏中和苏北区域的县域对外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偏低。(3)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根据以往的统计数量来看,苏北区域的灌南县、阜宁县等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且排序位列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行列中的底部。但随着今年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灌南县和阜宁县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综合评价中,灌南县已经位列苏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间位置。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县的经济发展排序还会进一步提升。
在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非常明显。针对以上评价结果,笔者认为:(1)要继续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推动就业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提升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力度。(2)实施先进带后进的发展策略,帮助苏中,尤其是苏北区域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要将苏南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经验应用至苏中和苏北地区,促进苏中和苏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口支援、异地联合办厂等方式进行。(3)加大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对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可以通过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长,促进这些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规模;而对于苏南地区,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政策,引导该区域经济的健康和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军,吴辉.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
[2]姚磊,汪兵.湖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3]陈艳红.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盛明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建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5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特征;空间格局;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38-02
引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的高度关联性[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对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多侧重全国或全省的宏观尺度,对市域的研究较少。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忽视了城市化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使得城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国际和河南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定量的比较方法,侧重从市域的空间尺度出发,分析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陈明星等提出的引入偏离程度的象限图分析方法[2~3],该方法以多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为客观判断标准,能够对各地区的指标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更直观的反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增加地区类型的区分度。
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选取2009年河南省多个地市的人均GDP(PCGDP)和城市化率(UBRAN)作为处理数据。(2)将两个指标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生成经济发展水平指标(ZPCGDP)和城市化水平指标(ZUBRAN)。标准化处理主要是由于数据单位不同,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
具体处理计算方法如下:z=(xi-x)/s
式中,i是样本观测值(1,2……n);x为xi的平均值,x=xi /n
S为样本标准差,s=
(3)数据分析,经过处理后的数据ZPCGDP和ZUBRAN分别代表了其偏离PCGDP和ZUBRAN样本中心的程度。把ZPCGDP和ZUBRAN求差,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两者偏离其样本中心的程度完全相同,即完全协调。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反之,当ZPCGDP-ZUBRAN
ZUBRAN|>0.1为轻微偏离型,1>|ZPCGDP-ZUBRAN|≥0.5为中度偏离型,当|ZPCGDP-ZUBRAN|>1时,为严重偏离型。据此,把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划分为七个类型,即:城市化严重超前、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化轻微超前、基本协调、城市化轻微滞后、城市化中度滞后、城市化严重滞后。
2.数据来源。本文旨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市域间比较分析,主要数据指标为城市化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URBAN)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的城市化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per capita GDP以下简称PCGDP)来衡量,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均主要采用其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等信息,因为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关联关系[3]。另外,多国的数据比较方法在城市化水平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3]。因此,本文采用世界多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比较研究数据,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样本选取采用2009年216个国家和地区数据,去除数据缺失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90个样本点。河南省的各地市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共18个地市,最终样本数为208个。
二、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1.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GDP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排名中,排第十九位。河南省2009年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总体特征是:除郑州的GDP最高外,其他地市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走势,与该时期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其中,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人均GDP最高,达到44 231.3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济源次之为42 180.83元。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洛阳市、许昌市、鹤壁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开封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
2.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7.7%,其中郑州高达63.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许昌市、漯河市、安阳市、南阳市、濮阳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三、2009年河南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格局
1.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类型划分。根据前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的人均GDP和城市化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和划分方法,把河南省18个地市分为五种类型(见图1),即城市化中度超前(I)、城市化轻微超前(II)、基本协调(III)、城市化轻微滞后(IV)、城市化中度滞后(V)。
I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超前地区,属于该区的只有郑州市,其城市化水平为63.41%,人均GDP为44 231.35元,是河南经济最发达、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
II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超前类型,属于该区域的只有鹤壁市,其城市化水平为49.62%,人均GDP为25 369.96元。鹤壁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但总人口数较少,因此其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发展态势良好。
III类区属于基本协调类型,包括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其城市化率分别为 49.01%、46.95%、45.4%、44.17%。其人均GDP分别为42 180.83、31 356.15、31 586.92、31 170.19。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潜力较大。
IV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滞后类型,包括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率分别为40.96%、41.75%、39.58%、38.93%、39.25%、39.26%、36.63%、35.43%、34.09%、33.38%。人均GDP分别为17 992.17、23 080.59、16 564.91、21 578.38、23 777、26 226.61、16 997.38、18 855.28、13 780.48、12 779.49。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化水平落后。
V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滞后类型,包括周口、驻马店,其城市化率分别为29.49%、29.49%。人均GDP分别为10 648.65、11 708.35。还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较低。
2.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特征。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用ARCGIS软件绘制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分布图,其特征如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郑州和鹤壁相对分散。
结论
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1个,郑州市;城市化轻微超前城市1个,鹤壁市;基本协调型4个,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城市化轻微滞后型10个,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中度滞后型两个,周口市、驻马店市。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既存在城市化中度超前的城市,又存在中度滞后的城市,部分属于基本协调,多数属于轻微滞后型。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区域分布特征上,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轻微滞后型,再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只有两个,并且相对分散。
上述研究,对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空间格局特征,为各地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Handerson J V.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Journal ofEconomic Growth,2003,(1):47-71.
[2] 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2):464-474.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6
关键词:保险需求;Theil指数分解;Gini系数分解;固定效应;随机效应
中图分类号:F8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4―0045―05
一、引言
保险业关联带动作用显著,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动器,许多研究证实了保险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却较为明显。楚天骄(2002)、徐哲等(2005)、朱俊生等(2005)、田霖(2005)研究了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差异,基本结论是大多数省份的保险市场发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保险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从东向西表现为依次下降的梯度分布。
关于保险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韩艳春等(2004)研究发现地区保险发展与人口多少、经济实力、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一定与人口、经济及文化发展呈正比。张伟等(2005)发现引起地区间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人们风险意识的差距。朱俊生等(2005)指出造成保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包括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市场环境、保险产业对策、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以及地区文化的差异等。王金铎等(2006)认为影响区域保险业发展的要素主要有经济发展要素(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状况(社会保障水平,就业状况等)、政策因素和保险市场供给要素。
当前保险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基本没有区分人身险和财产险,完全不同的领域决定了区域差异研究将两者分开来考察是有必要的,而且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人身险业、财产险业的关系是不同的,在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分布不成熟且稳定性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另外,区域差异实证分析中往往采用横截面数据,统计指标和模型比较简单,没有能够展现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分解区域差异和揭示各种影响因素在区域差异形成中的贡献程度。本文从保险需求的角度,结合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考察保险业发展区域差异问题。
二、中国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度量和分解
衡量保险需求的指标有保险密度和保费收入,本文选择保险密度替代保险需求。以2006年保险密度为纵坐标,1997-2006年保险密度平均增速为横坐标,绘制30个省份保险需求状况,见图1和图2。
图1显示,北京、上海的人身险需求较大,2006年保险密度分别为2069元和1684元,其次是天津和江苏,密度为731元和507元,浙江、广东和辽宁需求比较接近,密度达到400多元,有15个省份人身险密度在200元-400元,贵州密度最小,仅为81元。1997-2006年各省份人身险需求增长很快,平均增速都超过10%,但发展极不平衡。河北、辽宁年均增速超过40%,其次是山西和河南。年均增速为35%和34%,有20个省份年均增速在20%-30%,上海、广东需求增速不到20%,海南年均增速最小,达到14%。
由图2可见,2006年北京、上海的财产险需求依然领先于其他省份,密度分别为534元和558元,其次是浙江、天津和广东,保险密度为200多元,有19个省份保险密度低于100元,贵州财产险需求还是最小,密度为43元。各省份财产险需求增速也存在差异,四川、河北的年均增速达到16.6%和16.3%。位居第一和第二,紧跟着的是浙江、山西和江苏,年均增速均超过15%,有15个省份需求增速在10%~15%,北京财产险需求年均增速为14%,明显超过需求相近的上海,辽宁需求年均增速最小,仅为4.9%。
可以看到,东部保险需求较为旺盛,中西部较小。1997-2006年中部人身险需求的平均增速为28.1%,超过了东部的25.2%和西部的24.4%,西部财产险需求的平均增速为12.1%,略快于东部的11.0%和中部的11.7%。增速的区域差异使得我国保险需求的区域差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可以从反映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变动上表现出来,见图3。1997-2005年,各省份人身险密度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标准差由122元上升到522元,增长了354%,2006年下降到434元;1997-2006年人身险密度变异系数在波动中下降,2006年变异系数1.152小于前9年的水平,各省份人身险密度的相对差异有缩小势头。1997-1999年,各省份财产险密度标准差保持在57元附近,绝对差异变化不明显,2000-2004年标准差由65元上升到133元,增长了104%,2005年下降到108元。而后又回升到126元:财产险密度变异系数从1997年1.008上升到2004年1.217,2005年各省份相对差异明显缩小,变异系数下降到0.977,2006年差异还在缩小,但幅度微弱。
本文对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分解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保险需求的空间层面进行的分解,即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并计算它们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本文采用Theil指数分解。二是从保险需求的构成层面进行的分解,即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各项保险构成项目差异,并计算各项目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本文采用Gini系数分解。
(一)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空间层面分解
人身险方面,由图4可见,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内贡献要大于区域间贡献,1997-2006年区域内平均贡献率达到55.9%。相对于中西部,东部的贡献要大的多,中部内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最小部分,计算得到东、中、西部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3.4%、0.8%、1.6%。10年间东部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整体上呈缓慢缩小态势,西部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整体上有扩大趋势。
图5显示,财产险方面,1997-2006年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内贡献与区域间贡献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平均贡献率达到48.9%和51.1%。区域
内仍以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中部最小,东、中、西部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1%、1.4%、2.5%。10年间东、中、西部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整体上均无明显的变动趋势。
(二)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结构层面分解
保险构成项目对需求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如表1所示,计算发现除了信用保证保险贡献率与其收入份额的相关系数为-0.19,其他险种贡献率与其收入份额呈高度正相关。
对区域差异影响最大的是寿险,包括分红产品、投资连接产品和其他寿险产品,1998-2005年平均贡献率为59.32%。分红产品符合人们对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心理需求,2002年在保险市场上风光无限,对区域差异的贡献率较上年增加了20.93%,随后几年虽有起伏,但影响力明显超过其他险种,2001-2005年平均贡献率为34.34%;投资连接产品终究由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较大,加之资本市场连年不利,引起退保风潮渐渐失去市场,固定收益的传统保障类寿险也慢慢失宠,保费份额大幅度减少,5年里投资连接产品和其他寿险产品的贡献率分别下降了6.63%和21.17%。对区域差异影响居第二位的是机动车辆险,1998-2005年平均贡献率为15.04%。伴随着车险市场改革的全面铺开,2001-2003年该险种的贡献率明显下降,而汽车消费的增长,消费者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2004-2005年车险贡献率有所回升。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小,1998-2005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9%和2.17%,前者的贡献呈明显的扩大走势,后者的贡献多数年份呈缩小走势。贡献率小,且经历下降过程的还有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和责任险。信用保证保险的收入份额虽然很小,且存在缩小趋势,但其贡献率整体在上升。
三、中国保险需求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一)影响因素选择、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1 影响因素选择和数据说明
影响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因素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以往研究中对影响因素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结论,又要考虑到因素的可量化性。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险、人口素质、居民金融资产和人口年龄结构设定为解释变量,令人身险密度(LID)为被解释变量来分析影响区域人身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同时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素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度设定为解释变量,令财产险密度(PID)为被解释变量来探索它们在财产险需求区域差异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人身险时,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个人可支配收入(DPI)衡量,即以人口数量为权重,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加权平均;分析财产险时,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PCGDP)衡量。用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BP)来度量社会保险水平。人口素质用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GEE)替代。用人均储蓄存款(SD)、少儿抚养比(cDR)和老人抚养比(ODR)表示居民金融资产和人口年龄结构。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RP)的比重(IND2和IND3)作为产业结构的指标。运用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NSO)来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对重要性。选用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与GRP之比)与资本开放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GRP之比)之和代表经济开放度(EO)。
模型样本期间定为1998-2005年。对LID、PID、DPI、BP、GEE、SD和PCGDP的名义值采用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得到实际值后,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LID、LPID、LDPI、LBP、LGEE、LSD、LCDR、LODR、LPCGDP、LIND2、LIND3、LNSO和LEO。
2 模型设定
由于样本数据时间跨度不长,期间保险市场没有发生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因此不考虑面板数据中的时间效应,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的第t年,νi(ui)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εit(wit)为随机扰动项。当模型中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νi(ui)与解释变量相关时,若直接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回归就有可能因遗漏变量问题导致估计结果的偏误,此时我们利用固定效应(FE)变换以将偏误消除,为每一个截面设置一个虚拟变量,采用虚拟变量最,jx--乘法(LSDV)估计模型;当vi(ui)与解释变量不相关时,可以通过随机效应(RE)变化,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消除误差项的时序相关。主观判断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是件困难的事情,本文将通过Hausman(1978)检验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二)计量分析结果及说明
表2中模型Ⅰ、Ⅱ、Ⅲ和Ⅳ是对全国、东、中和西部人身险需求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Hausman检验结果是显著支持了随机效应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计量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对人身险需求的影响最大,可支配收入提高1 %,人身险密度就会提高0.88%。可支配收入对东、中、西部人身险需求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模型Ⅱ和Ⅲ中人身险需求对可支配收入的弹性均超过1,特别是模型Ⅲ,收入提高1%将提升中部人身险密度2.14%。从30个省份的分析结果看,社会保险与人身险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社会保险费用增加时,居民的人身险需求随之增加。社会保险对地区人身险需求没有挤出效应,对东部人身险需求的促进效应比中部和西部要大。就全国来说,国家增大教育投入对改善居民保险意识,加快人身险需求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三个地区中仅西部人身险需求的增加明显得益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东、中部增加的教育经费无法显著支持人身险需求的增长。在中国当前的实践中,储蓄存款的收入效应大于它对人身险需求的替代效应,储蓄存款的积累实质上有助于拉升人身险需求。模型Ⅱ、Ⅲ和Ⅳ中,储蓄存款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现为储蓄存款提高1%,东、中、西部人 身险密度分别增加0.43%、0.48%和0.37%。模型Ⅰ中少儿抚养比1%的提高会使人身险密度下降0.47%,少儿抚养比成为抑制各省份人身险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东、西部,较高的少儿抚养比带来的都是较小的人身险需求,少儿抚养比对西部人身险需求的负向影响更大。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等特点,老人抚养比的上升有助于人们对人身险产品的认识,加大对人身险的需求,模型Ⅰ说明了这一点。在中、西部,老人抚养比与人身险需求的正相关关系明显。
模型Ⅴ、Ⅵ、Ⅶ和Ⅷ是对全国、东、中和西部财
产险需求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我们使用随机效应拟合。在全国范围内计量结果表明,人均GDP提高1%,财产险密度就会提高0.42%。地区层面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东、西部财产险需求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四个模型表明,虽然产业结构经过多次调整正逐渐走向合理,但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对地区财产险需求的带动并没有出现,这可能与财产险产品单一、保障不足和开发滞后社会需求等问题导致其演变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尚不具有协同效应有关。模型V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教育经费增加1%会引起财产险密度增加0.43%。模型Ⅵ、Ⅶ和Ⅷ显示教育经费显著支持地区财产险需求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对中部财产险需求的影响超过东、西部。模型Ⅴ中非公有制经济因素是不显著的,这表明样本期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全国各省份财产险需求的影响不明显。地区回归结果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对东部财产险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Ⅴ说明通过经济的开放,中国正逐步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扩大招商引资,增加贸易进出口,主动参与国内外竞争,财产险作为经济损失的补偿机制,得到普遍运用的机会。在东、中部,经济开放度与财产险需求的正相关关系明显,经济开放度对东部财产险需求的促进效应更大。
四、结论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人身险和财产险,对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度量和分解。保险需求表现为东高、中西部低的特点,但需求增速并不表现为东西梯度。1997-2006年各省份人身险需求绝对差异整体上呈扩大态势,相对差异呈缩小的趋势;财产险需求绝对差异的扩大在2000-2004年比较明显,相对差异在1997-2004年有扩大的走势,随后两年不断缩小。空间层面看。人身险需求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不过呈缓慢缩小态势;财产险需求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区域内以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结构层面看,险种贡献率与险种保费收入份额基本上是一致的,分红产品与健康险的贡献有随时间扩大的趋势,投资连接产品和其他寿险产品的贡献有缩小趋势,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和责任险的贡献保持缩小趋势,而信用保证保险的贡献整体上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