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1

20 世纪初期,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旅游产业在全球的发展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旅游产业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旅游业目前为止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一、我国旅游产业的现状

在当代社会中,旅游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个体的存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餐饮、住宿、客运交通、工艺品及其他销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旅游的功能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管理也以发展经济为导向。旅游活动在产

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所承担的角色在不停转变着,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进步而改变,在不同的阶段,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先后从创取外汇向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发展,在总体上遵循着经济管理的导向,旅游产业也在这种导向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1]目前旅游产业在我国现在已成为许多省市的支柱产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云南、四川等。在部分城市中,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城市与旅游产业也在双向发展,因为城市的特色产生了旅游产业,同时,因为旅游业也带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在全世界各地迅速的开展起来。

二、存在问题

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很多地方的旅游管理呈现出经营机制单一、发展模式落后等现象,地区保护主义盛行,政府及旅游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在以经济管理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旅游管理呈现出一种粗放和短视的形态。例如,在商业发展诉求情况下的古城,已然不是我们旅游者想看到的东西,那种原生态的东西早就已经因为经济需求消失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多半都是后来仿造的。忽视旅游者、当地居民的精神诉求,对自然资源及文物古迹保护不善,很多文物遭到损坏,造成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人们对陌生环境的猎奇心态,这个行业对人们提供一种人们平时自己看不到、感受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旅游中间往往会出现很尴尬的状况,在出去看风景的同时也会让你购物,商店的回扣很高,让人们很不满意,总的来说,旅游业呈现出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虽然在不停的完善中,但是仍然不能适应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三、晚上旅游管理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

旅游产业可以是一个综合性十分强的重要产业,必须得到许多相关部门以及产业的积极配合,同时所提供的产品又应当最终体现出无形服务的特殊行业之一。首要因素就是不能离开政府部门的全面管理与协调:第一,国家在税收方面,对实施旅游福利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对员工以旅游的方式发放福利;对个人所得税旅游进行扣减,降低旅游成本。避免因为税收问题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由政府承担具有公共设施的建设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城市公园、博物馆等的建设,实现旅游景点免费开放,保证低收入群体的旅游以及获取知识的权力。第三,由政府向旅游景点进行补贴,使部分旅游项目由经营性质变为福利性质,从而降低公民的旅游成本,保证旅游福利的实现。[4]例如云南每年政府拨款促进旅游业。

(二)旅游景点方面

首先,在定价问题上,应当以福利管理引导定价策略,主要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经济利润又要保证剩余价值,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其次,系统考虑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旅游管理中,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环保旅游,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服务、绿色消费,实现旅游业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应当关注景区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游客注意保护景区环境,对各种文化遗产能自发地爱护尊重。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增加,大众旅游逐渐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会随着提高和增加,在社会福利理念深入发展下,旅游的福利性特征被人们日渐重视。人们不仅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强调旅游作为国民福利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福利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于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也逐渐从经济管理转变为福利管理,这体现了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公民福利的公平获取。今后的发展中,政府、旅游机构和游客应当共同努力,提高旅游管理的建设,争取将旅游管理给社会总体福利带来的增值达到最大化。不断的满足大家对旅游产业的要求,不仅可以不断增加城市的经济收入,也更加吸引了人们。

参考文献:

[1]韩雪.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中职旅游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设想

伴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各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是越发的激烈。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较晚,但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很大程度上积极的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扩展,如酒店业、 饮食业、娱乐业、专业教育类行业等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都相应的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但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各种问题及弊端。

一、我国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较晚,许多课程设置都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不合理、实践课较少、学校内实习设备简陋,影响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影响了学生在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发展。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上几乎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水平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降低了学生的专业性,设置的课程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没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而且课程安排缺乏体系性,学科之间的联系表现不明显,学生难以掌握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

(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校教学资源欠缺、设备不足,更新慢,与企业环境缺乏对接,不能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实训场地,教师只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场景;且到快毕业的时候,小部分的学生才能拥有实习的机会,难以应用学到的知识,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检验。

二、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对公共基础课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需围绕旅游与酒店管理职能需求进行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活泼、热情大方,接受能力较强,喜欢参与和显示自己的能力;酒店管理属于管理类的专业,但又涉及到不少酒店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专业设置的时候需体现专业特性,与其他专业知识区分开,旅游和管理行业息息相关,因此两个专业的学习要涉及到彼此,且两个行业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他们需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游客,因此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务必掌握多种语言,才能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

(二)合理安排学生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

由于我国旅游、酒店管理起步较晚,在许多中职学校里旅游与酒店管理还是新兴专业,因此许多学校都不能提供给学生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实习机会,且学校课程设置偏理论化,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

理论课过于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愿听一些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东西,所以,理论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创建、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为课程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引起学生的悬念,让学生能对课上的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实践课以旅游、酒店行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一一的进行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实习的需要,学校需不断开拓多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途径,如与大型酒店和旅游公司签订长远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平时也有机会参与到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工作,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以实现职业能力为目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对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和教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改变原来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学生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的,评价的内容应注重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完成职业活动过程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对一个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进行评价,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立综合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完整,更好操作,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不仅要教师来评价,还需要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评价学校和企业间合作模式成败的现实依据。我们需依据评价的结果,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计划。只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突破现在的两年教学一年实习的课程模式束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质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结束语

旅游与酒店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与酒店管理的水平高低在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合格的优秀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必须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1]张雪梅.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设想[J].科学咨询,2013,(25)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 绿色理念;国内石油工程项目;EPC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014-05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色开发和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受到全社会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引入中国,这种新型承包模式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有降低协调成本、缩短工期等优势[1],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程项目,特别是长输管线、大型油田设施、炼油化工建设装置项目的建设。[2]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EPC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Ranjan详细阐述了EPC模式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等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分析了EPC模式下项目管理各个维度包括的内容。[3]DAI等研究了绿色项目管理包括的内容,并构建了新的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框架,实现了将绿色理念融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目标。[4]齐宝库等对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5]李明和、鲁莉针对石油工程EPC项目业主管理绩效的8个维度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6]卢梅和裴亚利针对EPC工程总承包商的能力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这为评价EPC总承包商的能力提供了参考。[7]Kaewchaineim和Phusavat改进了质量控制工具7 QC(Quality Control)tools,认为将其运用到EPC项目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能解决EPC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问题。[8]刘东海和宋洪兰提出了EPC固定总价合同下的成本控制和合同风险管理方法,为总承包商的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9]左敏具体介绍了EPC总承包项目计划管理与进度控制的实际做法及应用情况。[10]YANG等详细分析了影响EPC项目的风险管理因素。[11]王凯对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项目管理的评价提供了重要借鉴[12]。

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针对EPC项目管理的某一部分,如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而结合绿色理念的研究较少。石油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绿色理念在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进行评价时将绿色环保和资源的利用率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因此结合绿色理念,构建此类EPC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石油工程EPC项目运作流程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到油田公司的实地调研,本文归结出国内石油工程EPC项目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此类项目运作流程包括项目规划与组织、前期工作、EPC和收尾工作四个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内容组成,是之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项目规划与组织和前期工作属于定义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三阶段和收尾工作。

图1国内石油工程EPC项目运作流程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用于评价的指标要有理论依据,能够科学地反映评价内容的真实情况。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具体情况,各项指标要尽可能规范。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宁缺毋滥,以保证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二)系统性原则

绿色理念下的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相当于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绿色管理、项目规划与组织、设计采购施工等子系统,同时又涵盖了质量管理、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握基于绿色理念的整个EPC项目管理的内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李雷鸣,等:绿色理念下中国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三)适用性原则

指标选取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各类石油工程项目的共性,指标的设定要适用于该类EPC项目管理的评价。进行评价时,要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要互相搭配。定量指标要保证数据能够比较容易获取,定性指标要具备可比性,能够进行量化。同时指标的层数和指标的个数要适中,既要全面地反映石油工程类EPC项目的管理状况,也要便于计算和实际操作。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评价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等问题,而石油工程类EPC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为能科学、合理、全面、综合地衡量国内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的状况和水平,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反映到管理制度、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具体的管理过程中。

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指标分为一级指标(A层)、二级指标(B层)、三级指标(C层)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包括5个维度:EPC项目制度与体系、EPC项目规划与组织、EPC项目前期工作、EPC项目实施、EPC项目收尾工作,该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子系统涵盖了EPC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内容。[13]评价者既可以单独对某一维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将5个维度有机结合,对整个EPC项目的管理进行评价。一级指标下设17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并在三级指标层下设具体的评价准则和要求,如表1所示。

(一)EPC项目制度与体系

石油工程类项目的管理难度大,EPC模式下需要对利益相关方进行协调,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对项目组、监理公司、EPC总承包商的职责、权利、义务进行约束。石油工程类项目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制度与体系部分要涉及绿色理念的相关内容,对项目的绿色管理进行指导和约束。对EPC项目制度与体系的评价要涵盖各项制度,包括绿色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还要顾及包括组织体系、监督体系在内的整个管理体系的完善性、环节分解的科学性。EPC项目制度与体系下设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二)EPC项目规划与组织

项目规划是对项目的组织、工作、资源、成本等进行分解,并以此为核心构建EPC项目的数据支撑环境;项目组织主要指项目团队的建设。良好的项目规划和组织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作用。在石油工程类EPC项目管理实践中,业主往往不注重可行性研究、绿色的预评估和项目组的组建,最终导致管理混乱、变更频繁、成本超出预算等问题,给项目带来损失。通过机会决策、可行性研究、绿色预评估情况和项目立项管理情况的评价来反映项目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组织情况主要通过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和经验、团队的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结构以及团队的合作、分工、沟通情况予以反映。EPC项目规划与组织下设2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表1中国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EPC项

目制度

与体系

A1

管理制

度B1管理体

系B2

制度建立情况C1

绿色制度的完备性C2

制度执行情况C3

体系的完善程度C4

环节分解的科学性C5

EPC项

目规划

与组织

A2〖

〗项目规

划B3项目组

织B4

机会决策C6

可行性研究C7

绿色预评估情况C8

项目立项管理情况C9

项目负责人的资历水平C10

团队结构的合理性C11

团队分工的明确性C12

团队合作与沟通情况C13

EPC项

目前期

工作A3

基础设

计B5EPC招

标B6外部关

系管理

B7

设计承包单位选择的正确性C14

基础设计效果C15

招标文件编制情况C16

招标工作管理情况C17

评标工作管理情况C18

管理人员配置情况C19

管理方法的完备性C20

外部关系管理效果C21

EPC项

目实施

A4

进度管

理B8成本管

理B9

质量管

理B10合同管

理B11风险管

理B12

安全管

理B13绿色管

理B14EPC协调

管理B15

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C22

进度调控机制建立情况C23

超工期率C24

预算的编制及合规性C25

预算执行的相符性C26

项目支出的合规性C27

质量管理部门设置情况C28

质量监督及反馈机制建立情况C29

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C30

合同执行情况C31

与其他相关方签订合同及执行情况C32

合同纠纷及索赔处理C33

风险识别机制C34

风险的规避与防范C35

风险应急机制C36

安全管理部门设置情况C37

是否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C38

安全考核机制与效果C39

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与严重程度C40

绿色技术采用比例C41

污染物排放量C42

资源与污染物回收利用率C43

特定设备使用情况C44

主管协调人员配置情况C45

“三边工程”所占比例C46

协调管理效果C47

EPC项目

收尾工

作A5

试运行

与移交

B16项目竣

工验收

管理B17

试运准备的充分性C48

试运组织情况C49

试运操作的合规性C50

环境保护验收C51

工程质量验收C52

(三)EPC项目前期工作

EPC模式下基础设计占据主导位置,基础设计是详细设计的基础,基础设计的管理到位才能保证详细设计的质量;能否选中一个有经验、有能力、报价合适的EPC总承包商取决于招评标工作的管理,这是EPC项目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外部关系管理能够为EPC项目的建设扫清障碍。该维度下设3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基础设计承包单位的能力和经验是设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好的设计方案能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招标文件中的功能描述、投资控制和评标方法能够反映其编制情况,而招评标工作管理情况要通过招评标流程、招评标方式、招评标工作组织和评标模型来反映;外部关系管理包括征地、移民等工作,是国内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较为棘手的部分,主要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安排和管理方法的得当性进行评判。

(四)EPC项目实施

石油工程类EPC项目实施的管理是整个工程EPC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高水准的管理是总承包商能够在不超出成本的情况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EPC项目建设的决定性因素。EPC项目实施下设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进度管理的任务是进度控制及偏差调整,包括对设计进度、采购中材料和设备的供应、施工进度、分包商的控制,以保证计划进度。进度管理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C22反映进度计划编制的完备性、动态性和执行情况;C23的评价是工期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进度调控机制的相关情况,当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不符时,良好的进度调控机制能有效降低其对工程进度的负面影响;超工期率C24=(实际工期-计划工期)/计划工期,用于反映量化进度管理的效果。

成本管理的任务是控制成本,寻找降低费用的途径。石油工程类EPC项目中设计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小,但设计效果对采购、施工的成本影响很大。由于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采购方面,特别是专用设备、大型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合乎规范的预算编制能够对设计、采购、施工成本进行总体把握、控制,是总承包商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设计、采购、施工阶段支出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进行审核;预算执行的相符性C26=实际支出/预算,用于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

质量管理的任务是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对设备、材料、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EPC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C28评价的是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管理;C29评价的是是否有常态的监督机制,是否将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部门负责人;C30包括设备采购、材料采购、施工项目质量等的达标率,其反映工程质量控制的真实状况。

合同管理的任务是落实合同的执行情况,解决合同纠纷及索赔事宜。EPC模式下的石油工程项目中,业主应充分放权给总承包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但同时业主又担心工程项目的建设不能达到项目对质量、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项目合同要对总承包商进行约束,业主以合同条款中的要求对总承包商各个方面进行监督。

C31、C32评价的是总承包商是否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否与分包商、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签订相应的合同并按照合同规定执行;C33评价的是总包商是否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合同纠纷和索赔,当纠纷和索赔发生时,能否对其进行有效、得当的处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调查与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是现代项目管理,尤其是石油工程类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任何工程项目的建设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即使很小的风险也要认真对待,否则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和风险应急机制的建设,下设3个三级指标。

安全管理的任务是保证人员、设备等的安全。安全一直是工程项目建设强调的重点内容,在大型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中更是如此。C37评价的是总承包商是否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安全管理部门人员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C38评价的是总承包商是否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的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是否履行自己的职责;C39评价的是总承包商是否建立相应的安全考核机制并予以落实;C40通过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量化安全管理效果。

绿色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资源和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绿色是新时代的主题,也将是未来时代不变的主题。石油工程项目的绿色管理评价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绿色技术采用比例C41、污染物排放量C42、资源与污染物回收利用率C43、特定设备的使用情况C44。通过这4个量化指标的评价,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石油工程EPC项目中绿色管理的情况和效果。

EPC模式的优势体现在设计、采购、施工三个阶段的协调。传统承包模式中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分离,EPC模式使这三者的外部协调转化为内部协调,能降低协调成本、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设计、采购、施工的协调管理能使三个阶段实现深度交叉、同时进行,从而缩短工期,同时还能不断优化设计,降低费用。EPC协调管理下设3个三级指标。C45评价的是总承包商是否针对目前EPC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协调问题,配备相应的主管人员,对三个阶段进行协调管理;C46评价的是是否有“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三边工程情况的出现,在所有工程中这类工程所占比例的大小;C47评价的是缩短工期、降低费用目标的实现情况。

(五)EPC项目收尾工作

收尾工作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部分。EPC模式下业主充分放权给总承包商,和监理公司一起对总承包商的管理进行监督,因此收尾工作中的竣工验收至关重要,这是业主能够最直观地检测工程质量的环节。业主可以通过试运行与移交部分检查运行状况。收尾工作还应包括环境保护的验收,通过绿色管理下各个指标的得分情况,综合衡量绿色理念的贯彻情况和效果。EPC项目收尾工作下设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其中工程质量验收可量化为:项目达标率=达到验收标准任务数/总任务数和项目优良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EPC项目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石油工程类EPC项目的实际和运作流程,构建绿色理念下国内石油工程EPC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从5个维度对EPC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含17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以期为此类EPC项目管理的评价提供借鉴。限于篇幅,本文没有详细论述各指标的选取依据和评价标准,望今后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弥补上述不足。

[参考文献]

[1] 孟宪海,次仁顿珠,赵启.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之比较[J].国际经济合作,2004(11):4950.

[2] 李小宁,罗军,陈勇华.国外大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9(9):6669.

[3] Mittravinda Ranjan. EPC: A Better Approach[J]. Chemical Engineering World, 2009(7): 4649.

[4] Anna DAI, Da XU. The Study of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C]. 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1.

[5] 齐宝库,曲玉,赵景明.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1(11):1720.

[6] 李明和,鲁莉.石油EPC项目业主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473475.

[7] 卢梅,裴亚利.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建筑企业EPC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41448.

[8] Ratchanok Kaewchaineim, Kongkiti Phusavat.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Tool Development for Working with EPC Project[C].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2011.

[9] 刘东海,宋洪兰.面向总承包商的水电EPC项目成本风险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4):119126.

[10] 左敏.浅谈EPC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进度控制[J].钻采工艺,2011(6):105108.

[11] Huiyun YANG, Wenbin LV, Hongling XU. Risk Evaluation of EPC Project Based on AN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 IE & EM 2010, 2010.

[12] 王凯.工程项目管理指标评价理论文献述评[J].管理现代化,2011(2):3537.

[13] 胡德银.现代EPC工程项目管理讲座第一讲:现代EPC工程项目管理概念[J].化工设计,2003(1):4448.

A Study of EPC Project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omestic

Petroleum Engineering Under Green Concept

LI Leiming, JI Huashan, GUO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EPC project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stablished EPC project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domestic petroleum engineering under green concept by combining EPC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domesti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EPC project management in five dimensions, which include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the preliminary work, EP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finishing touch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EPC project management of large domestic petroleum projects.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高职旅游管理教学理念

旅游管理的教育会涉及大量的旅游实践知识,在实际的教育环节中,应当加强对教育细节的培育,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的知识和理论。为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老师需要降低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课堂上的教学水平。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概述

问题导向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规划学习情景的方式而开展的教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核心,将学生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在此环节中,老师会将内容予以深层次的加工处理,以心理学为互动交流过程中的核心理论,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前,应当针对课程做出系统化的研究,合理规划结构,防止出现架构不科学的状况,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对不同的问题和任务予以强化引导。为保障教学的质量以及问题的回答效果,需要将学生分化为多个小组,以便于能够结合实际的进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促使学生可以强化自身的主动性。此类教学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切实的掌握更多知识点,建设较为完善的体制。在采用问题引导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时,老师需要正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将教学的进度和问题的提问予以充分融合,有利于在后期的辅导教学的环节中,学生被不断的激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

二、问题导向教学法应用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念过于传统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方法的实施者,而这种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大量的真实案例来进行理论分析,如果教师理念过于传统,只是通过陈述案例,把案例往课程内容上靠拢,会使得课堂气氛过于平淡,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抓住核心的知识点。

(二)教学不具针对性

而理念传统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难以做到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庞杂,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面对繁多的知识点时无从下手,只能靠单纯的记忆。但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永远是要优于记忆的,单纯的记忆而不去有针对性的理解很容易在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也都没记住、没学会。

(三)教学环境不够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利益的驱动和资金方面的问题,不能经常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也相对陈旧,这使得在运用新型教育方法时存在着硬件设施上的困难。不完善的教学环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没有主动性的学习也永远是没有效率、没有效果的。

(四)教学评价方式较为陈旧

很多院校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时忽略了对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结果为导向,以期末考试考评成绩为主,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平时不注重对知识的吸收,只在期末考试之前临时突击,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较常考察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虽然有可能考出还可以的成绩,但根本没有理解知识内容,不懂得如何应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很难考察出这部分学生的不足,长此以往,对院校培养素质人才的目标也有不利影响。

三、完善高职旅游管理教学在问题导向教学法为导向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师理念

在开展问题导向教学的阶段中,学生往往会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针对问题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的分析研究,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有效延展,掌握概括性构架体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在学生研究众多学科特征的过程中,学习到较为核心的知识点。在此阶段中,需要老师分析当前旅游教学管理环节中较为重要的核心点,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性以及综合性的深层次研究,把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重点环节,增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为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层应当加强对老师思想观念上的指导,让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以往的教学习惯,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才有助于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定期开展观摩课,在校内评选出较为优秀的、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方式的老师开展实践教学,老师能够在观摩课上不断地实现交流探讨,促使老师之间会交换不同的教学理念,以便于推动整体问题导学的进展。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

为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应当在实际的教育环节中,不断地强化有针对性的课程教育,以便于学生能够明确核心的知识点,并在此前提下树立自身的综合思维架构。在采用此类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老师应当集中培育综合素质高、整体业务能力较强的学生,结合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细节和学科的教育特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讲述核心知识点,往往会导致学生过于呆板,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互联网的支持之下,听取网络平台上专业人士的经历讲座,有助于学生主动的总结自身知识理论,并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大量有效的经验分享,促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观看完视频之后,为巩固学生的知识,加强其思维的研究效果,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在其中增加对众多事物的延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延伸效果。

(三)改变教学环境

要想提升以问题为核心导向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当在此环节中先对自身的发展状况予以明确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管理目标,并配备相对应所需要的设施和进行环境建设。在针对环境的建设中,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针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平台建设上,同时还需要强化学生的社会环境建设。例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老师事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并在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尝试抛出不同等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着疑问投入到相对应的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并主动学习和思考更多的知识。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1引言

新形势下对旅游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旅游管理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应对不断发展的旅游行业。因此中职旅游管理的教学工作者必须根据当前发展情况,对教学工作出进一步的改革,提高中职旅游教学的效果。

2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不符合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中职旅游管理教材虽然几经改版,然而却仍然无法满足不断加快的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很多新型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由于学校往往只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仅仅按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设定,单纯地对技能进行传授,刻意把学生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然而却忽略了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2.2教学模式保守

当前的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单纯地讲授旅游管理中的各类技巧。然而却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相关的旅游管理知识。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训练,学生在管理实践方面的能力仍然十分缺乏。保守而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旅游管理教学的效果。

2.3考核制度不完善

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并对他们的后期学习进行指导。然而,当前很多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课程的考核制度都并不完善,仅仅将期末的考核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导致了很多学生平时不用功,仅仅到期末考试时才开始对相关知识进行突击复习,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励学生的日常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

3中职旅游管理教学的改革方法

3.1课程设置的改革

中职旅游管理的课程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教师应该深入到各大旅游景区对相关的旅游企业的管理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旅游管理的岗位职责进行深入分析和时间。从而更加明确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中职生的学习方向。以具体岗位的服务工作任务为导向,并结合学生实际,邀请不同的旅游管理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旅游管理行业的需求。通过开设一系列的英文课程、文学鉴赏课程、形体课程等课程,全方位地应对新形势下中职旅游管理行业的要求。此外,在课程的设置中,必须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综合促进学生的总体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多地利用课堂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丰富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实践水平。因此新形势下,应采用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类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采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更好地展现旅游管理中的各类要点。同时,在课堂上多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模拟实地管理场景,提高实践能力。此外,有能力的学校还能够邀请相关旅游管理企业到课堂中进行实践环节的讲解和考核,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同时课堂教学的地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可以将学生直接带到旅游景区,相关的酒店等地方,一方面通过现场实地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结合实际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学习。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强化动口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到现场的学习,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

3.3完善的考核方法

旅游管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考核应该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非简单的期末考核。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细化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考核。通过课堂模拟以及实地教学,随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旅游管理知识要点,积极提高实践管理能力。

4结语

我国的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对新形势下的旅游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的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不符合发展要求,教学模式保守以及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设置,并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的考核制度,促进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并强化其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梁经巧.浅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对策[J].环球人文地理,2017(7):12.

旅游管理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旅游行业;旅游管理;教学计划;就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49-05

1旅游教学计划制订

旅游教学计划制订充分考虑旅游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为保证三年后学生顺利毕业,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奠定基础。

11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在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意见》中又将休闲服务产业作为旅游业发展重要的拓展领域,旅游消费对交通、商业、餐饮、文化等产业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2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把休闲旅游作为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规划》指出,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到2015年,北京市的旅游产业力争达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达到10%,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以上。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成为我国入境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13首都休闲娱乐中心(CRD)的建设为石景山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按照《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结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外高速交通体系建设、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旅游产业布局,应对“十二五”期间旅游消费市场趋势,在市域内推动以“一核一轴、两带十二板块”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石景山将主要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西部文化娱乐中心和休闲服务基地。

石景山区CRD发展定位正式纳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为石景山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14首钢搬迁所留遗址为发展工业遗产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10年12月,随着首钢最后400万吨钢铁的正式停产,如何将工业老厂房“变废为宝”,政府正在将坐落在石景山的首钢工业产业园区成功向“博物馆”类型的遗产园区转型。这次转型将会给首钢废弃工业园区重新带来活力,也为石景山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首钢工学院位于北京石景山区,隶属首钢。石景山旅游业的发展和休闲娱乐中心的定位以及首钢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前景,都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优质平台。

石景山的CRD将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市场需求人才,既能满足旅游业的人才需求,又能满足北京市石景山区休闲娱乐中心、首钢工业园区旅游的发展需要,最终达到校企双赢。

从目前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来看,培养方向相对集中,缺乏旅游业急需的“10个方面”的人才。现代旅游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概念,结构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人才培养应关注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10个方面人才。而目前相关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方向上。从毕业生情况看,旅游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结构太过集中,已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10个方面”的人才需求,尤其是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同时,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已成为旅游休闲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面对新形势,承担着培养10个方面人才的艰巨任务。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旅游发展目标到北京市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石景山区的旅游发展体系和首钢工业园区改造规划,培养旅游业紧缺人才,现在正是黄金时机。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制订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培养出的学生既能满足旅游业目前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北京市“十二五”旅游规划对人才的需要,特别是还可以服务于北京园区――首钢园区规划的需要,将课程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制订时采取以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为中轴,以北京“十二五”旅游规划的内容和首钢园区规划为辐射内容,构成立体的有机教学体系(见表1)。

表1课程和岗位的对应关系岗位层次具体岗位对应课程初始就业岗位导游地陪全陪领队休闲项目服务岗1全国导游基础

2导游业务

3北京主要景点与导游模拟

4首钢工业园区概括

5旅游法律与实务1休闲项目实务2旅游专业英语发展就业岗位计调与外联1计调与外联实务2旅行社经营业务旅游产品营销与策划1旅游策划实务拓展就业岗位景区服务、旅游行政管理等1旅游资源与景区管理职业提升岗位旅游(休闲)项目管理者旅游(休闲)企业管理者1旅游管理

2旅游心理学

3旅游电子商务

4旅游岗位实训

5毕业实训

3旅游管理专业各层次就业岗位分析

31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从市场规模来看,预计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需求明显提高,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由此可见,该旅游管理专业尤其是旅游休闲服务行业将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增大,休闲产业在未来的五年行业人才需求是呈上升趋势。从对旅游从业人员需求的数量来看,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8300万人,目前每年旅游业专门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

因此,《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提出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抓紧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提出了明确方向。

32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按照职业发展阶段分为初始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岗位、拓展就业岗位和职业提升就业岗位。各阶段就业岗位职业要求能力见表2~表5。

表2初始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技能素质初始就业岗位导游地陪按计划接待来本地的旅游者,为其提供相关导游服务,直至将旅游者送离本地接送服务

导游讲解

安排协调

事件处理1掌握导游接团前的准备、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送团服务、旅游团离开后的后续工作的基本技能及语言艺术

2能运用导游业务知识进行途中导游讲解、景点、景区服务、餐饮、购物、娱乐、参观及委托事宜服务、返程服务的基本技能

3能妥善安排参观游览活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

4能妥善处理游客要求及投诉

5理解相关政策法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体魄;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讲解解说以及组织策划、团结协作、参与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备自我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的专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陪按计划陪同旅游者全线游览,配合、协调和监督各地的旅游服务、安排和质量,直至结束全线旅游活动协调配合

事件处理

监督反馈

讲解安排1掌握全陪接团前的准备、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送团服务、旅游团离开后的后续工作的基本技能及语言艺术

2能运用旅游交通知识进行全陪景区服务、餐饮、购物、娱乐、参观及委托事宜服务、返程服务的基本技能

3能运用相关知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导游讲解、应急处理突发事件

4会运用导游带团技巧及有关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妥善处理游客投诉领队按计划帮助旅游者离境,配合、协调和监督异国/地的旅游服务、安排和质量,直至入境结束全线旅游活动出入境办理

告诫提醒

协调配合

事件处理

监督反馈1掌握领队的基本素质要求,出入境领队业务主要程序及内容

2能运用领队业务理论与实践知识熟练办理出入境手续

3知道客源国/地区概况并能胜任领队工作

4知道领队处理问题的程序与措施,能处理领队过程中的各项突发事件旅游

(休闲)

项目

服务

岗按照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完成本岗位的基本服务任务1提供相应岗位服务

2保持高效率的服务水准

3掌握相应岗位的基本工作要求

4熟悉掌握相应岗位的工作流程

5熟悉掌握相应岗位的工作规范

6能够运用工作规范进行规范的服务接待工作

表3发展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技能素质计调根据要求设计旅游线路、组合相关旅游服务安排,并保证旅游产品实际运作的顺利进行线路设计

产品组合

团队管理1熟悉计调部确认接待计划、落实接待计划、编制团队运行计划表、选派地接导游员、递交财务预算单掌握组团准备、组团操作、组团管理、组团结算基本知识

2能进行计调部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

3能进行计调部操作的计价和报价

4对计调部的组团准备、组团操作、组团管理、组团结算等基本技能外联销售门市接待通过市场分析确定销售群体,采取有效营销方案,最终获得稳定的购买客户市场分析

客户管理

业务拓展

营销选择1掌握外联部的市场分析方法与营销组合

2能进行外联促销策略和计划外联销售的计价和报价

3能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法进行旅行社营销策划和创意

4掌握旅行社业务市场拓展的各个环节及主要工作内容及程序

5会正确进行人际沟通,并能进行客户关系的有效建立

6进行旅行社外联部管理的能力热情迎接顾客的到来,在了解顾客旅游需求后,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介绍,达成顾客满意真诚迎送

宣传介绍

倾听建议

客户管理1掌握知道形体基本功、服务基本姿态、礼貌用语、接待不同客人基本礼节、各岗位上的礼貌服务基本技能。

2能进行门市业务操作与对客服务

3会运用门市接待技巧进行旅行社销售的促成

4理解门市顾客旅游需求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5能分析门市顾客购买决策

6会进行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旅游产

品营销

与策划通过市场调研,精心策划,开展营销,获得企业效益市场调研

营销选择

企业宣传

广告策划1熟悉景区市场调研分析方法

2掌握景区营销策略

3熟悉广告策划、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表4拓展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技能素质拓展就业岗位景区服务、旅游行政管理等票务接待立足景区特色开展票务工作,出售给游客,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相关游览帮助票务管理

咨询服务

导游讲解

事件处理1掌握景区票务类型、设计、运作并能进行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

2掌握景区讲解服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3会运用导游讲解的基本技巧和语言艺术进行景区讲解服务

4熟悉景点导游殊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5熟悉景区咨询对客服务技能日常管理通过对景区的日常巡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游客的游览休憩巡查安防

设施管理

游客管理

事件处理1能分析景区经营管理的基本特点

2能进行景区巡检、咨询对客服务

3掌握景区游客管理方法

4熟悉景区设施分类及维护

5了解景区安全防治和管理知识

6会处理景区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7了解景区危机管理技巧和方法表5职业提升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技能素质职业提升就业岗位旅游(休闲)项目管理者1主题公园的管理

2旅游休闲俱乐部的管理1项目范围管理

2项目时间管理

3项目费用管理

4项目质量管理

5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项目沟通管理

8项目采购管理

9项目收尾及后评价1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2能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项目管理中

3能够对项目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旅游企业管理者1旅游度假村的经营管理

2旅游休闲的自主创业等1计划管理

2组织管理

3物资管理

4质量管理

5成本财务管理

6劳务管理

7营销管理

8文化管理1具备企业管理的管理职能

2熟悉作为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

3具有相应的企业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思想技能、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4结论

总之,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求,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特点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况而制订,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定会受到社会和需求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