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是指一国的金融危机传导至其他国家的途径和过程。在回顾金融危机历史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传导途径——国际贸易途径,金融机构途径,国际资本流动途径和预期途径。

一、国际贸易途径

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从而进一步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其中,价格效应是指一国的货币贬值将增强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价格优势,收入效应是指货币贬值国的国民收入降低,将减少其对外国产品的进口。

在此次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中,危机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世界各国经济,进而增大了金融危机在其他国家爆发的概率。价格效应方面,美元的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出口市场上同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收入效应方面,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衰退将会直接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导致其他国家出口放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这种影响对那些依靠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尤为显著。如,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加拿大等。

二、金融机构途径

金融危机还会通过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在国家间进行传导。金融机构间的联系渠道主要包括相互持股、同业存款、跨国金融机构母子公司等。特别是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的今天,这一传导途径相比以往更加重要。

在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这一传导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危机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间的传导。在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许多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欧洲著名银行都宣布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英国北岩银行遭到的挤兑冲击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以后,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这其中,除了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近年来欧元区金融机构对美国贷款的强劲增长,也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年中,欧元区五大国家对美国贷款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7%,是对其他地区贷款增速的两倍以上。 转贴于

三、国际资本流动途径

伴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也日渐频繁,这也导致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在各国间进行传导。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实现。根据J.Tobin和H.Markowitz的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多样化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总体风险。因此,投资者一般都会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属于风险和收益基本相近的同一类别,相关度很高,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价证券收益率的显著变化就将导致跨国机构投资者对其证券组合中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至少是与该国相邻近及贸易联系紧密国家的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引发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另外,一国的危机将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一国发生的危机将令投资者在未受到初始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从而引发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

在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资本流动这一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途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主要是国际市场上投资者结构变化的结果。以新近崛起的主权基金为例。我国政府于2007年9月成立了中司实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战略,但由于中司最初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金融资产,而这些资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导致美国信贷危机的风险也借此渠道传入我国。

四、预期途径

由以上三种实际关联(直接的贸易或金融联系)无法解释的危机传导机制,可统一归为净传染机制,亦可称作危机传导的预期途径。具体说来,预期途径产生的原因是当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投资者对其他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风险的传导和危机的产生。预期传导机制又可从羊群效应和示范效应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市场上常常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自己的选择;而示范效应则是指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国家的风险,并据此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

当然,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当中,金融危机的传导途径极其复杂,可能是其中一种途径或几种途径的综合。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防范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最重要的是加强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具体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层应首先对金融危机可能传入我国的途径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挑战;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不可避免也受到了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威胁。本文试图从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国家经济安全的涵义和重要性的角度出发,辨证地研究和探讨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安全度,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国家经济安全指的是国家的经济在全局上合理而全面的持续发展;在国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遭到外部因素的巨大冲击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强烈的波动,从而达到规避经济风险,化解经济危机的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世界各国之所以备加重视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战略问题,并从各个方面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的变化要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危害一国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但更主要的取决于国内因素。第四、国家经济安全程度是决定一国政局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金融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上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落伍,资金缺乏,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资严重不足;还存在制度的缺陷,使融入经济全球化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市场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后,由于削减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商品的配额和贸易审批制度,使我国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

2.农业安全受冲击,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也是最薄弱的产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后,国外廉价高质的农产品长驱直入,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安全。从中长期看,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3.关键制造业安全遭威胁,关键制造业包括机械、电子、石化、汽车等。由于这些行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关联度强等特点,因而它们也构成我国的支柱产业。衡量制造业的优劣,就看它是否具有世界品牌,能否依靠品牌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从品牌上看,我国几乎没有驰名世界的品牌,而美、日、德三巨头,独占全球最具价值100种世界著名品牌的2/3。

4.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金融运行中还存在着金融不安全的隐患。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偏高,并且整个金融资产质量偏低,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金融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加上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然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流动资金的短缺,这也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5.信息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融入经济全球化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信息技术落后造成的信息依赖、技术依赖和经济依赖。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尚未构筑保卫信息安全的长城,一旦西方国家发动信息战,我国的信息体系将全面瘫痪;以及软件系统等困难。

6.战略资源安全不容忽视

我国是石油、天燃气资源较稀缺的国家。一旦遇到价格的波动或石油供应线无法畅通,必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关系国家的安全,进而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之一。

三、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鉴于经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动荡,为实现经济社会安全的目标,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对策:

1.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经济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的步伐,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实现经济、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2.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才能获得较稳定、快速的增长,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上有利益资源,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3.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应该在该组织有所作为;要努力参与和培植以港、澳、台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组织,以保证我国经济安全。

4.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5.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6.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兴利除弊,使我国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由奥斯特雷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也逐步加深,逐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统一认识: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际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流通不断加速,使全球的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合理配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追溯其本源是由于世界生产力水平的高速发展[1]。早在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国际分工日益密切。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是逐渐扩散到多个国家。这是一场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先导的经济革命,范围从生产到金融、保险等活动,已然成为全世界都在探讨的热点话题。经济全球化代表着国际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反应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机遇,还有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迎来的一大机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能够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经济全球化打开了各国的市场,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外资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同时开放的国门也使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更加密切,先进的技术引入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数量将大大增加,外贸交易将成倍增长,使得国民生产总值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引入外资过程中,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人才需要量。

1.2能够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有着主导优势的,这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较完善、金融发展较健全,所以国家规则的制定往往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中处于弱势,多数情况下面临着被支配的现状,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具备后发优势。这就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自身的经济发展体制,从而改善本国经济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水平和实力,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打破被动的发展状态[2]。

1.3能够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跨国企业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国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模式、高新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流动的全球财富,跨国公司在进入发展中国家过程中,本国的企业原生态环境将被打破,新的企业生态环境重新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将会在国内迅速推广,这也促进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管理制度变革,有利于本国企业融入国际竞争[3]。

1.4能够提升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能够带给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逐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以我国为例,2016年我国的货物进口占全球的10%,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世界其他国家竞相争取的对象,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此,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逐渐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引领者。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2.1在国际贸易中分工不利

经济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长期的发展水平不足,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产业未能形成完整体系,经济发展能力较差,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国家分工往往处于低端位置,被发达国家所支配。而且,在进行国际产业分工中,发展中国家通常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料基地,或者承接一些污染程度较重的重工业,长此以往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4]。比如我国的“洋垃圾”问题,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畸形产物。

2.2国家发展面临较大风险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严重的经济风险往往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抗冲击能力较弱、市场机制薄弱、金融体系不健全,因此往往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牺牲品和他国的垫脚石,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将受到影响。伴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尤其在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面前,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将大大减弱,本国经济也很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5]。

3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解决策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经济分工与合作。面对问题,要勇于挑战、积极回应,以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踏踏实实发展本国经济,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自由市场的合理对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优势,弥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欠缺之处,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经济发展机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探索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服务业在出口经济中占比,保护外商投资合法利益,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摸索和突破的地方。其次,在国际市场大环境中,我国要有大国担当,以后发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能一味的追求外资在华投资总额,更应该注重投资质量,以技术竞争激发我国企业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比如,国家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能够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最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对外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发表言论,称将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且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的投资和并购。4月16日,美国又要求全美企业在未来七年内禁止向我国中兴科技出口芯片,使中兴的发展严重受阻。中兴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水平差距。据统计,全球500强制造业中,美国拥有17家净利润达到百亿美元的公司,包括了11家电子信息技术公司,比如英特尔、Google、微软等。这些技术型产业为美国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和不可计数的税收利益,已成为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的核心制造能力还比较弱,国企和民营企业应当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能力为先导,形成以质量和服务、品牌和声誉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会计 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会计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够更好的与世界相接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提高竞争力,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利益从而促进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其中的问题也不断的突显出来。在本文中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改革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判断出我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我国在近几年确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这让我国会计更加受到市场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会计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包括了会计各个部分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手段,通过对近几年我国会计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进行总结,发现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影响

在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对其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这就让会计专业人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够迅速的解决,最终造成一定的损失。而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了,更重要的是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就是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而这个培养计划不仅仅包括会计专业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开设一定的选修过程,例如法律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会计专业人才能够全面的发展。另外,经济全球化也为我国外企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让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还需要更加的与国际相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外企发展如此迅速的形势中把握好自我,让中国经济能够得以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国在开展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开设与国际会计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能够开设国际会计法的课程,以此来保证培养出国际会计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外企对国际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时段,有着不同的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也就是说一旦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就会发生与之相对应的会计制度改革。而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背景,需要对其进行改革。而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会计的内部要素进行分析并且调整,以此来牵制整个会计制度的改革,但是会计制度改革是需要大量的成本的,包括了设计成本、执行成本以及最终的应用成本。与此同时,在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会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而一旦会计制度改革不适用,则需要重新投入成本对其进行改革,这也会导致改革成本的大量增加。而如何证明会计制度的改革成功,则就需要判断改革收益是否大于改革成本。

(三)对会计手段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让我国必须要使用更高要求的会计手段,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会计手段已经不再适用这个高效率发展的社会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参与,通过将信息技术加入到会计手段中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速度传播的加快。

二、经济全球化中国会计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会计制度改革

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需要不同的会计制度,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就是要对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这是我国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方向。而会计制度中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对会计准则的改革,制定通用性更强的会计准则能够让会计行业更为顺利的发展,并且能够让会计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加的注重会计的国际化,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的国际性还比较小,也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来保障会计的相关利益,这都是在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技术改革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将会计信息化也是当前无可避免的一个趋势。在传统的会计中,往往是依靠手工操作,这就很容易产生会计工作的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实现会计的电算化运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降低会计工作的出错率。另外,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会计所牵涉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不只是涉及到资金的运动,也包括了其他形式的各种经济活动,所以要加强对会计的信息技术的改革,让其适用的范围不断的增加,这就让会计能够从某种层面上取得创新,打破传统的会计观念,让会计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会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对中国会计进行改革,才能够让其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经济,让其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就目前我国而言,已经针对会计法则进行了改革并且也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是会计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会计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中国不断的坚持,并在其改革过程中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调整适应社会经济背景,最终完成与国际接轨的目的,让我国的会计也能够实现国际化,促进我国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鹏,张东辉.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中国经贸,2013(2).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逐渐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发展促使劳动力要素全球流动。发达国家因提供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奖金和较好的社会福利、劳动保障等因素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流入。世界各国各地区不仅因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又因资源、能源、人口分布不均和技术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进而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各不相同,有时劳动力发生国际流动,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初对人才流出不重视、不管制。又因市场运行不规范、教育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不相适应、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化低、企业培训重视不足等社会弊病,导致大量优秀的、稀缺的人才外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导致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其企业又因此缺乏人才,企业竞争力弱,与其他企业无法处于同等水平与之竞争,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就显得愈发艰辛。

二、 员工培训―企业发展的核心

所谓员工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巩固并丰富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端正员工思想与心态的全过程。

当今社会,企业愿意耗费金钱、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因为培训会对企业产生巨大作用。其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培训是建立人才储备的良好手段,增加员工的价值、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生产效率、服务水平是培训的另一个目标。其二,培训间接增强企业竞争力,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市场动机,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三,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形成,通过培训员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增进彼此认识,增强员工的整体性。其四,有利于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发展。其五,培训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地激励方式。根据研究人员调查,进修培训是许多员工在选择企业是看中的一个条件,所以员工培训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三、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对策

尽管目前各企业已经注意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从中小企业的视角来看,在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盈利作为第一要义等诸多因素下小企业和大企业在员工培训的态度与行为上截然相反。并不是全部的中小企业都不重视员工培训,有一小部分队员工进行员工培训。但大多数或因资金、技术的捉襟见肘,促使他们放弃员工培训,或因对员工培训的预算预测过高而最终放弃,或者最高管理者错误的认为培训是浪费成本的行为,直接放弃员工培训。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员工来说,大量的丰富的员工培训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无法享受的奢侈品。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6

[论文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综合起来可以大致把经济全球化概括为: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的经济部门和经济 环境 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个过程和现象。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又是什么呢?对此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三种:一是 资本主义 化和美国化。这一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美国等西方大国运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机会,来推动它们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行为标准,即推行所谓的‘全盘美国化’的一个过程;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跨国公司 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反映为一些产业在国与国之间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三是要素优化配置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通过形成全球统一的市场,使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通,进而使它们得到优化配置。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

(二) 经济 全球化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