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特点;原则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所运用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是相对性。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其中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就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言,不管是何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是教师在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用这种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做好利与弊之间的平衡。

二是针对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自然,教师一般会采用自己比较熟悉和擅长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针对各种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三是综合性。教学方法应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综合选择,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既要重视示范、引导和点拨,又要培养学生观察、运用和创造的能力。只有有助于发挥两方面作用的教学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是多样性。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二、使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一是坚持启发性。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本质上都应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教师既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能放任学生自流,需通过正确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二是坚持培养三维目标。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工作应该实现对学生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学习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对于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优化教学方法,使它们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坚持因材施教。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因材施教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快乐、主动地获得知识。

三、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把这些教学方法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话,可以从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学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以教师的语言讲解为主,传递语文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讲授本堂课的语文知识,包括课堂导入、课程引导、介绍背景分析课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各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使语文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目前讲授法还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堂语文课,教师适当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能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嫌疑而不敢开口讲,该讲则讲,而且还要讲透彻讲到位。

2.串讲法。串讲法一般是指教师把文章中的内容从字、词、句、段、篇章全部连贯起来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进行概括,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理解。串讲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由教师单一的讲解转变为师生的双边互动,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讨论法。讨论法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集体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研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据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探索新知识、提高语文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法中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

(三)常见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回答问题,或者学生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或者疑问,在小组内或者班内互动交流、共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来讲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美感染人、以情感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具体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并妥善实施,都会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努力探索,创新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森梅.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25-126.

[2]苏敏.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76.

[3]万云.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新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132.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写字训练

一、教师在语文课上对生字的范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在语文课上一定要重视示范引导,从最基本的笔画顺序教起,不能用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只要老师去示范,他们就会很快地学会。为了课改,教师开始多媒体辅助手段,但不能使课堂形式活起来而忽略学生学习效果,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要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一点点地掌握汉字的形体特点和书写规律,为学习更多的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写字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部分汉字的笔画比较多,给初学者造成不小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帮学生分析汉字特点及笔顺规则,对于难写的字要一笔一笔地教,如四笔写成“日”,不能让学生用三笔或两笔去写成,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汉字书写中就会经常写错别字。传统汉字教学方法也很有用,教师把难写的生字写在黑板上,再写出它的笔画顺序,学生跟着去练习,直到掌握为止。这样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学习中学生遇到生字时,他就会用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字形笔画顺序就不至于写错字了。

三、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地写字姿势包括如何握笔,如何摆放田字格本等。良好的写字习惯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前提,教师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今后写一手漂亮的字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要在每堂语文课上渗透写字教学与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的基本要素,我们要在每节语文课上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更应该有沙沙的写字声,使读与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3

2009年2月,我写的《揭开“语文”神秘的面纱》一文,发表在《语文报・教师版(初中)》第4期上。我认为,语文的本质就是“用来学语言的文化”,在人们用来学语言的文化里,书面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所以学生到学校学语言,主要是学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学好了,可以提高思维品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自从我这样认识“语文”,我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即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以听说读写为途径,教学生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理解为“教学生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那么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也就能评价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必将极大地鼓舞一线教师的教学信心。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理解为“教学生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把“听说读写”看作学习语言的四条途径或四种方法,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读写”是学习书面语言最必要的途径方法。狠抓“读写”比多用“听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因为在语文课堂上,听、说的目的无非是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果不为一定的目的“听说”,那就不属于学校正常的教学范围。

这样,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就显现了出来。语文课堂,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应主要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即“阅读”“写作”“书写”的能力。在书面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辩论、朗读等口语能力的发展。另外可以通过一定的语文活动来检验书面语言的学习对口头语言的促进情况,并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009年11月,我写的《试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分项教学》在“人教网”上发表,后被“中央教科所主办的《课题通讯》刊载。在这篇文章中,我全面论证了在《揭开“语文”神秘的面纱》中提出的“分项教学”的设想,为了纠正在语文领域长期存在的不正确认识,我在这篇文章中解答了人们对于“分项教学”的疑虑,并建立了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

下面以“阅读教学”为例,说说以上理论对评价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的作用。

我认为,就阅读教学而言,以下十种类型的课(其实不只十种)都算是好课:

1.在自由阅读中识字、写字。

2.检测朗读,听写生字、生词、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厘清文章脉络。

3.研讨、探究系列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4.深入探讨重点、难点、关键问题,质疑思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5.一课一练(基础知识训练)。

6.拓展练习(综合性学习或专题学习)。

7.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8.语文知识竞赛活动。

9.作业、读书笔记、学案展览。

10.文学作品、文献纪录片欣赏鉴赏活动(电教)。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构建了以“十种类型的好课”为主线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系,对课程评价有了自己的思考。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浅析了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应该根据职专学生的现状,语文课程应体现职业特点,增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有所侧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后简称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学生中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专学生现状,体现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做好文章。

一、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正视现状,和专业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深入兼顾,因此扎扎实实掌握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职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和专业结合,教材先行。教材编排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以及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实现课本学本化。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和学生结合,教法辅助。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

我们应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就应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现行教材中某些名家杂文或议论文,由于学生远离写作的时代背景,其吸引力已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不妨大胆地“忍痛割爱”。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就业岗位,竞争也就随即而来。试想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二)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转贴于

另外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教学方法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一)学生的手动起来。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针对职专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状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诵读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我采用自读、提读、齐读、小组分工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自我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三)学生的脑动起来。在语文课堂,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思维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或许对教师的教法有一定的考查,就是对参加高职考试的学生有统一的选拔考试,但对直接面临就业的学生却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不能从客观上来判断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加之目前各校对语文课时的安排各不相同,周课时数从2节到3节、4节、5节均有。考试难易度当然也不尽相同,你很难从成绩表面判断谁的语文水平高些,谁的语文基础好些,谁的语文能力强些,当然更难判断该学校的学生毕业时,语文知识掌握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而能合格毕业。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差距很大。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5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97-01

在高职教育领域,虽然学生以及家长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学好专业技能,并以此生存。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很少有只运用一个学科的知识来开展工作的。这就需要我们以高职语文课程为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从而获得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一、高职语文课程现状及改革误区

(一)高职语文课程现状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解读教育部文件时,误读“够用”、“必需”,过于强调专业教学,减少甚至取消高职语文的课时数,高职语文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这无形中降低了高职语文的地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重理轻文”和“专业技能比什么都重要”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高职语文的地位越来越低。

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需要。现在各高职院校高职语文的教学,并没有设定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有的院校偏重语文知识与写作练习,但内容之间割裂,不成体系,学生学习以后印象不深刻,条理混乱;有的院校以名著名篇赏析为主,缺少实践环节,学生枯燥学习,没办法真正掌握技能;有的内容则拔得太高,多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无法理解的阅读文章。由于课程设置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兴趣特点选取内容、设计技能训练的过程,导致学生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减。

(二)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误区

高职语文课程是一种人文教育课程,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高职语文课程又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高职学生相对文化基础差、表达能力较弱,它教材的选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不能等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许多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以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改革为参照是不科学的。而且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重点放在了高职语文课程为专业课基础辅助的位置上,而忽略了高职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随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自身人文素养低下等问题的逐渐爆发,许多高职院校看到了高职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正逐渐加大对高职语文课程文化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高职语文课程内容设置及方法研究

在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上,原有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阅读鉴赏名著名篇和演讲与口才两部分,少部分则加上应用文写作部分。经多次调研及多年实际教学反馈情况,我们认为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宗旨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要包括阅读、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三部分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读、说、写多方面能力的目的。

(一)阅读鉴赏名著名篇内容设置及方法研究

阅读部分,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可以分成爱国篇、孝悌篇、责任篇、人生篇、奋斗篇等篇章,吸引学生去读、去理解。具体授课时应以范文为例讲授阅读相关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表达方法,能阅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并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等进行赏析,丰富自身文化底蕴。阅读课外部分,可以通过预设阅读书目,课内报告,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并使学生能够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正确进行书面表达。

(二)口语表达内容设置及方法研究

口语表达部分内容选择,应侧重学生日常口语交流、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求职面试训练部分,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求职面试实际情境,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模拟面试主考官与面试人员。在学生模拟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把握扮演的角色,思考其说话方式、说话内容的特点。最后以学生实际演练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例,完成求职面试技巧的讲授与训练。竞聘演讲部分,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竞聘演讲舞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模拟竞选人、评委与听众,让学生互相评价、分析,以自己或别人在模拟竞聘演讲实际演练中的具体表现为例,找出竞选者竞选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完成竞选演讲的相关讲授与训练。

(三)应用文写作内容设置及方法研究

应用文写作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写作技能,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选取学生熟悉,今后工作生活中常用的文种,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例如:《求职信》讲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毕业求职技能,《总结》培养的是学生今后概括提炼工作、学习、生活内容的能力,《经济合同》的讲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今后工作、生活中基本的合同写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等,还有像《通知》、《请示》、《竞聘报告》等这些都是一名高职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能。因为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只有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授课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应用写作教师在授课时,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例如,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口头作文训练法、情境写作训练法与任务驱动训练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应用写作课堂上的综合运用效果喜人,但我们所说的运用,绝对不是同一文种统一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而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即使是同一个文种的讲授,也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6

提升,为学生增强自学能力和持续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0-01

1.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难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有所滞后,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秩序的正常。例如表现比较严重的:食品制造中的掺假、房地产交易中的不\信、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等,均和素质教育滞后有关。为此,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提升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技术人才的职业高中教育更应注重素质教育。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绝大多数职高生面临着就业挑战,能否培养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的人才,是一所职业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2.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2.1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职业高中教育阶段,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2.2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应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现状,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改革教学方法,体现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多下功夫。

3.改进职高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3.1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语文水平的高低对求职影响很大。职业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人要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而目前,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工人。如果毕业后写的求职信词不达意,字迹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很难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即使谋得了工作,如果语文知识贫乏,理解能力低下,表达能力欠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3.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实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这里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过程。

3.3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多角度挖掘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当找准了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重点突破与培养。

第一,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大部分职业高中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口语交际能力是必备的。

第二,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与学生就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各种应用文的教学。常用的应用文,如求职信、计划、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调查报告、书信等。熟练掌握这些文体写作,为学生工作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