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都是为了建设出适宜人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如果仅有建筑设计,那么这个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一个完整的城市还要包括它的景观与环境。因此景观设计在在城市规划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研究,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对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城市规划确定城市的规模和性质之后,景观设计就要反映城市的性质。城市规划是为了对城市和城市周围的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休憩和交通环境。

(一)城市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对各个区域的划分,来满足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指导城市景观设计的进行。城市规划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状况,在满足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的情况下,所制定出来的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与计划。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经过人为地设计对自然景观加以保护和改造而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注重这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二)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是通过对空间的调整,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关系,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城市研究的各个方面,也为城市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手段创造出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其次就是因地制宜,因为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文化背景,所以通过这些独特的特点来打造出独具内涵的城市;最后就是要注重城市可持续性的发展,一座城市的建立是要一直流传下去的,因此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构成了城市的美。但是城市的美,不仅仅是指城市中的一个个美丽的公园和一些优美的公共建筑,而是整个城市乃至每一个细部都是美的。因此景观设计除了要满足使用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符合美学标准。把一个个美的画面组合成一个崭新的城市景观。原有的城市景观也不应该忽略,自然的水域或者山丘,应该在原有的景观之上进行景观设计,而不是一味的去破坏。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设计是人们发展的产物,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来创造合理的景观空间,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居住环境,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景观从一开始的视觉美的效应,到现在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应,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生态系统,也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种反映,不同的景观有着不同的含义。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景观设计主要从人的感受及要求出发,利用人的行为和活动等规律,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居住、休憩环境。

(二)城市景观要素

城市景观的要素主要是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等

路;在一个城市中有各种道路,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等,一条一条的道路组成了这个城市的道路网,道路的主要特性是连续性和方向性。

区;是一个城市中较大的范围;一个城市是由几个不同的区组成的,比如居住区、商业区等,不同的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但是有的时候它们的性质也会有混合的部分。

边缘,是指一个区与另一个区的边界交汇处,有的区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过渡到另一个区,有的时候自然水域和山丘也可以作为区与区的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让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标志有大有小,比如天津之眼就是天津的地标性建筑物,再就是一些小的标志,比如喷泉、雕塑小品等。标志是形成城市图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

中心点;可以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中心点主要是指人们活动的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空间中各种景观小品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像的形成能力。

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包含着城市景观,在上文中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还是城市规划在城市的l展过程中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要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指导以及限制,景观设计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景观设计对城市的整体乃至细部都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还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之前,应该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和格局进行把控,优秀的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因此,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的布局的设计,而景观设计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的规划,而景观设计是对城市的细部进行优化,它通过各种景观的布置以及对人的心理的把控,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四、总结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城市规划引导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有反应了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优秀的景观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其中还包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指定的计划与目标,市民的参与,以及设计者的精心设计。因此,在实际的实施中必须把握好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水平,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环境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2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

2.1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避免盲目抄袭、照搬;公共设施的尺度需与空间相协调,地面铺装应尽量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2.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4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村镇的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得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作用。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沈阳浑南的浑河沿岸的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仿佛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5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不读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与私密混合使用与密度 环境设计

Public space -- the function dimension of city landscape

Xiongshe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Art and Art design department ,Hunan Yiyang413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function dimension -- public space,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city landscape and how to play a role, as well as the landscape designers how to create the" better" landscape place and other issues, and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junction, mixed with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Public spacepublic and privateMixed use and density environment design

关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功能维度――公共空间,它不单应该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可以让人们把空间、个人生活以及更大的世界有力地联系起来)、“民主的”(保护使用群体的权利,对所有使用人群是可通达的,以及提供使用活动的自由),而且应该是“共鸣的”――也就是被设计与管理成服务于使用者的需求。

公共与私密的交界

成功的场所能够使得活动得到支持与促进,所以在设计城市景观空间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们会如何使用它们。成熟的城市景观设计者一般都基于其第一手的经验发展出了详尽的有关城市景观空间以及空间与环境的知识。如Bcon宣称只有通过“无尽的行走”,设计者才能把对城市的真实体验“吸收进他们的生命”。很多其他城市公共领域的使用最好的评论都是建立在第一手观察的基础之上的,诸如William H. Whyte的《城市小空间的社会生活》、Jane 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等论著。

公共空间的边界提供了公共领域和私密领域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不但要能够实现交互又要保护私密性,在城市行为――开发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一切积极效应都应该基于此点。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依据“中心”和“边界”得到有效的考虑。Alexander等认为,一个没有中心的公共空间极有可能一直停留在冷清状态。他们建议,在穿过一个城市景观内部路径之间,选择性安排某些东西立于公共空间的中央:一个喷泉、一个雕塑、一个小舞台,甚至于就是一棵树。

私密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有定义为“选择性地控制接近(个人或群体)”和“选择性地控制交往(特别是与不喜欢的)”。考虑到个人的性格、生活状态等,对“私密性”与相互交往的需要再不同人之间是千变万化的,并且跨越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在很多东方文化重,对私密性的考虑往往成为了城市景观区域中得结构性元素。

对于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场所来说,公共与私密形成的边界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公共广场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边界接近自然,人群更多地被边界吸引而不是逗留在开敞的地方。应该把边界看作一个重要的所在、一个场所、一个“溶积”的领域,而不是把边界处理成一条线或是一个没有厚度的交界面。

混合使用与密度开发

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常常被认为是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创造与维持可行的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混合使用设计如果所有潜在的“混合用途的元素”都位于开发区的边界上,那么城市功能分区了得到的城市中心作用就被破坏了。通过不同用途复杂的相互交织以及模糊不同用途之间的区别来形成更加活泼与可持续的相邻关系,是形成有利的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条件之一。

混合使用会通过城市行为作用自发形成,但是恰当地供给有活力的城市景观与开发手段会在长时间内提升混合出现的可能性。在现存的区域重创造混合用途常常涉及到把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引入居住区域、商业区域,或者引导城市景观与城郊景观相结合等。这对设计而言,无疑是挑战。城市景观设计者如何取得混合用途的协和作用与好处,避免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劣势影响,亟待解决。

密度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其中包括社会的、经济的、交通的和环境的。密度开发鼓励良性的互动和多样性,增进社区服务的活力和利用,提升开发的经济活力并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经济驱动力。同时,也能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减少对小汽车行驶与停泊的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产生更少的污染,对公共空间的维持提供财政帮助与支持。

但密度开发的同时,不容忽略的问题在于极有可能产生环境质量较低的后果。因而好的城市环境设计必须把握密度开发的一个准绳和度量,尽可能实现密度开发下的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3.环境设计

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个本质部分就是要在公共空间中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条件:如果空间不舒适,环境不友好,就可能不会被利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日照程度、阴影、温湿度、雨雪、风以及噪声影响着我们体验和使用城市景观。很多设计手法可以使得环境条件更容易被接受,这包括了空间的配置,利用建筑、墙、树木、天棚、拱廊等提供阴影与遮蔽。城市景观中的环境条件随季节、发生的活动而变化。

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微气候常常容易被忽略。除了在非常大的地点或重要项目之外,设计者们可能对总体宏观气候无能为力,对于在宏观尺度上影响气候的一些特征上,他们常常也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这些特征包括周围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比如影响风的山丘、低谷等。不过,设计在调节微气候的作用使空间更加怡人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尺度上有关因素概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被提议的开发项目的结构,以及它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联系和对地块边界的其他影响。还包括车道和人行道的位置,树木和其他植被、地面构筑物等。其次,也基地环境如主入口和其他起内外部空间转换的开口位置等也起到重要作用。最后,还包括风环境、日照环境、地形场地环境、噪声和污染等因素。这些微气候,都对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产生着影响。

4.结语

本文讨论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功能维度――公共空间,加强连它作为一个设计过程的观念。正如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坚固”、“实用”、“美观”和“经济”也必须同时满足。在任何设计过程中都存在狭隘地排列一个特殊维度的危险――美学的、功能的、技术的或者是经济的――和一个把该特殊维度从它的语境和对更大得整体贡献中孤立出来的危险。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正是为此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和产生增值效应。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麦]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美] 克莱尔∀ 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第二版) [M ] . 俞孔坚,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0.

[3]高鑫,熊圣.对话城市――以亳州文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1(3): 7-8

[4]蔡永洁著.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成考.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态工业园系统模型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3) :84 87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郊区化进一步漫延,给原本脆弱、不堪重负的城市郊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土流失这个常被认为是山坡地特有的问题,近年来在城市区域中正在呈加重趋势。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城市区域中尤其是经济开发区,由于土地平整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加上许多土地推而不建且长期闲置,导致城市区域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不仅造成开发土地支离破碎,引起河道淤积、桥涵淤塞、水害频繁,而且危害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防洪安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景观和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城市周边平整土地区产生的土壤侵蚀程度远远超过自然山头或农业用地。

关键词:景观结构、自然生态、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城市景观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塑造城市空间与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景观设计既要体现城市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也要符合城市历史连续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城市景观设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借鉴发达国家景观规划、环境设计的做法和总结国内城市景观设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设计理念, 用城市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成为当今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生态观,以适应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城市景观生态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超强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然生态环境过渡开发。城市水土流失加剧

在城市景观中,承担着自然生态环境功能的单元类型主要有林地、草地、水体和农田等,伴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和生产生活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区域中的自然景观单元在不断快速减少,生物多样性资源严重受损,进一步导致景观生态稳定性降低,对各种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使城市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及舒适性大打折扣,人们纷纷逃离城市走向郊区。

2.景观结构单一,景观破碎度增加,通达性降低

城市区域内土地紧张,城市建筑用地增加,造成城市景观自然组分的大量减少,迫使现在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存在,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公园或广场绿地,街道及街区分布稀少,难以形成网格结构,空间分配极度不均衡。由于绿地内植被构成类型单一,覆盖稀疏,缺乏空间层次,不能完成应该具有的生态调节功能;同时,城市人工景观的建造往往只考虑地尽其用,很少注重与周围景观协调及树立整体景观特色。

城市区域中,人类活动使自然组分极度萎缩,景观自然生态过程如物种扩散、能量流动、风险转移等严重受阻,其涵养物种、净化环境的能力随之呈非线性降低,如建设开发使河道干涸、污染;高速公路将自然栖息地一分为二等,使自然生态过程中断,景观稳定性降低。另外城市建筑使景观视觉通达性受阻,如居住区楼房密度过高,或与工厂、交通干道比邻,使视野狭小,同时各种污染、噪声使城市景观舒适度大为降低。

城市景观设计应生态优先,注重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美好的人居环境,这是城市景观设计研究的重点。保护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田园般的舒适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形成当代乡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城市景观生态调控措施:

1. 构建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

城市景观是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统一,不同的生态过程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又作用于生态过程,影响物种、物质、能量以及信息在景观中的流动,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是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与园林的基础,保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如: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上海,所辖阳澄湖、澄湖、淀山湖水面,河道密布,吴淞江、娄江横贯东西,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运用GIS“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解析各景观要素,将昆山市景观生态格局解析为“三带、六射、七片”。各景观要素互相融合,互为衬托,共同构筑其水乡园林型生态城市,形成具有昆山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

2.建立通畅的景观廊道,优化异质性景观布局

城市区域内生物种群的生长繁殖,除了需要足够数量的生境外,还需要生境斑块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廊道以及景观要素所组成的网络是景观连接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廊道及其网络在生物群体之间的交换、迁徙和生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畅的廊道,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有利于保障各种景观生态流输入输出的连续通畅,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同时,景观单元中如基质、斑块、廊道、生物、热量、水分、空气、矿质养分等呈异质分布、不断变化,优化景观异质性能,提供生物多种生活环境,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控制城市区域内土地利用扩张,防止城市水土流失

2O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学者、城市景观规划组织及联邦政府,针对城市扩张导致的农地面积减少及城市发展边界问题,制定相关法律和土地供给计划,基于GIS技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空地存量库和建设用地存量库,统筹控制城市区域土地的扩张,景观生态学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基本模式,广泛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并为分析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 T.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 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支持,使景观生态规划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使景观生态学真正与规划设计融为一体 J,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1.注重绿色斑块建设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应具美化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特性,生态园林应以“小散匀”的原则呈均衡和各有重点的分布格局,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游憩和观赏需求,市区分散的小面积的植被相当于被大面积的城市基质包围着的斑块,建设绿色斑块,应考虑到各斑块的面积和形状,同时合理配置绿色斑块内的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群落,增加斑块间的异质性,为形成长期景观和发挥持续生态效益打下基础 J。

2.大力修建绿色廊道

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市区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绿地、道路绿化带、植物园苗圃等城市基质上的绿色斑块,要充分发挥其景观生态调控作用,应将它们与城外绿地系统之间修建“廊道”即绿化带,把这些零散分布的公园、绿地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生态园林的有机网络,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成为一种开放空间,不仅给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广阔的生境场所,而且有利于域外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植物通过“廊道”向城区迁移。

3.合理改善城市基质结构

城市景观要素中基质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城市景观的控制作用也最强;孔性和连通性是基质的重要结构特征。作为城市景观生态背景,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或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城市区域内自然水体的驳岸是景观斑块的边缘过渡带,其界面的生化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的运转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无防洪要求的驳岸,提倡尽量减少人工铺砌材料,以利生化作用和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对于防洪驳岸,采用具有渗水功能铺面,在护土铺面上实现植草绿化;人工水体可按照水体地理位置、大小、底质、形态、水质特征及水中生物种群数量,采用相应措施确定水生生物放养模式,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相对平衡"J。对硬质地面,尤其是城市广场和公共空间,应优先考虑具有蓄水或渗水能力的环保铺地材料。

城市景观生态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对景观作为生态系统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有赖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景观生态规划的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与思路,这种理念既坚持自然生态的整体观念,又将人类作为影响景观的重要因素,强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长元,殷加华. 浅析当前中小城市建筑景观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建设,2002年1月.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改进和提升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economy, led to a huge change in Chinese society. Chinese rural-urban gap is gradually narrowing, city level increasing, more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city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the population to the city to promote the city,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ity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ity green environment is to beautify the city environment,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oday, it is need to make relevant to improvement and improved advice what i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city green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city gree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city greening; landscape design;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性的城市化趋势,地球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人所居住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农业社会时代那西方国家种清新的自然景观已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取而代之的是犹如工业机器般的城市建筑。既然城市化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不可逆,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的环境,景观就成了当今城建的首要任务。除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和建筑间的联系外城市内部的一些细节也是相当重要的。

2、当今城市绿化下的绿化现状

城市发展的迅猛,当今的城市往往有新老城区的明显差异。也是由于新老城区建设时间、建设技术、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存在着新旧不一、美观性不强的局面。纵观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不利方面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2.1结构比较单一

当今的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在城市街道两旁搭建花园,花园里面种植各种绿化环境的花草树木。这种花园在城市的街头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往往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个花园一方面由于建设结构的单一性,另一方面由于绿化覆盖的面积不一,所以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行走的人们,往往为了方便自己的出行而践踏花园,甚至采摘花草。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一也是呈现单一化,多数公园的场地被水泥建设成路面,大量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的场地就被这样浪费了,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娱乐体闲带来了方便,但是花草树木给人们的观赏性微乎其微。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只是突出了城市的个别景观,并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全面的视觉感受,不能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质的飞跃。

2.2缺乏长远考虑,造成经济浪费

在城市这个大生活集体中,往往人和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认识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譬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娱乐场所中绿化环境下的草坪往往随意被人们践踏、破坏。刚开始人们认为没有多大的事情,以为踩过的草坪可以长出来,但是大家都这样认为,你踩我一也踩,久而久之,草坪被践踏成了路,觉得这块草坪怎么没有被城市园林绿化者们种植上,然后再次种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的草坪践踏事件在各个城市周围肆意发生着,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2.3没有突显人文地理特色

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都有所不同,使每个城市显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景观特色。每个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城市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特点。北方很多朋友认为香蕉好吃,就从海南带回香蕉树苗种植,但是事情的结果是这此树苗都不能成活,这就是南方和北方在地理、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香蕉这类的花草树木不能再异地生存。而城市中引种其他地方的花草树木来进行种植,最终造成不能成活的案例一也不少,很多成功引种的案例,虽然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观赏效果,但是却不能突显地方的特色,外来人员感受不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观特色。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反映城市历史文明特色的景观被肆意拆毁,城市这此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自然的景观被现代化的拆卸机器摧毁。从中反映着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发展现状。

3、城市景观设计提高绿化的措施

3.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把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景观、事物产生了复杂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感受反映着城市这个城市的色彩、活力,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就是强调人和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充分而又合理的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感受。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牢间结构布局上,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心里特点。譬如,要设立专用人行道、街道旁的花园里设立警示牌,使人们没理由随意践踏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在公园区的绿色草坪体息区的座椅旁、专用厕所旁等等群众聚集的地方设立警示牌,以及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这此群众聚集区的细部设施规划设计,给人们最方便、最舒适的感受,相信这样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能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享受,城市的街头绿地、公园体息区等、一场观赏区等等场所必能成为大众的喜爱。

3.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3.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所作的更新改造,今天的建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保存,以便历代所经营的城市空间及景观得以延续。同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3.4在传统中求创新

城市景观的绿化景观很多保持着传统的格局,是历史再现的最好不过的画面。历史不能被人们所遗忘,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更该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创造出地方继往开来的特色。一方面要保留这此历史景观设计给城市带来的绿化环境影响,同时一也能感受到这此绿化反应者城市的人文价值。一棵树的放置给这此城市传统绿化景观一也会带来不少的韵味。

4、总结

总的来说,当今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景观设计下的现今绿化发展存在种种设计不合理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发觉和改善。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是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工作是否做得好,关系到绿化环境给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部分留下的印象好坏,以及影响城市生态部分的正常健康成长。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中国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急剧增加,大量的人员走进城市这个生活圈,使城市这个大集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了改进城市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在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戴哗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复合式、城市文脉、城市失落空间、城市街道形态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是一种复合式的设计方法,是综合考虑城市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史、城市文脉、市民生活习惯等人文因素,用以解决城市问题、引导市民活动、协调建筑之间关系、美化城市形态的城市空间整体性设计。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无数问题,美国规划师罗杰・特兰西克在其著作《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将失落空间总结如下:“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更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址郊区的工厂旧址。”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在设计实践中没有遵循整体化的复合式设计方法。无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单体设计还是景观设计,都是一种包容式的、彼此相互依托、相互映衬,并共同构筑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在正文中的设计实例“上海虹口区外白渡桥区段城市景观规划概念设计”中,通过场地分析、理念阐述、总体设计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一个景观方案从场地理解到设计构思,再到方案总体设计,最后到方案细节设计的完整思维过程。并以此表现一种更科学的设计方法,即通过“激活”、“重塑”两种手段以解决城市区段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以贯穿城市文脉为主线,表现整体区域空间魅力的复合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一、场地综合空间分析

本地段由于其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整体设计中其空间元素应该是多元的。现综合场地特征,从三个角度阐释该空间的特性:

(1)区域尺度形态

区域的尺度形态应该是在设计前期最先被认知和理解的。该区段在区域尺度形态上有两个重要特点: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街道尺度。

经过实地踏勘,场地内道路尺度和街道尺度现状良好,道路中间有绿化带,且有长势良好的植物分布。而街边、道路和建筑之间距离比较宽阔,街道尺度比较怡人。滨水区段中,道路和城市河流距离适中,利于营造滨水私密空间,同时与城市公共空间较容易产生联系,利于营造风景秀丽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

(2)城市建筑文脉

该场地周边分布有优秀的历史建筑,行1846年建成的浦江饭店,到1856年建成的外白渡桥,再到1934年建成的上海大厦,场地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光辉历史。且历史建筑保存现状良好,风格独特、古香古色,仍然是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另外该场地是承载上海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区域,尤其是外白渡桥,可以说是上海近代文化的标志,很多知名影视剧拍摄于此,如《上海滩》、《情深深雨蒙蒙》、《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是上海早期城市文明的见证者,也是上海传奇文化的诞生地和象征。因此在设计中不仅仅要延续历史建筑的风格风貌,更要充分考虑城市文脉,保持整个区域景观建筑风格统一的同时,充分展示上海文化特色。

(3)区域景观结构

该场地拥有极佳的景观视线,以苏州河为依托,其景观视线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近景为外白渡桥主桥体、中景为上海英雄纪念碑、远景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三个景观层次形成整个区域的视线核心,因此在设计中,如何结合视线要求,组织人在场地中的活动成为了设计重点之一。因此,在设计中要将外滩的风貌融入场地,并充分考虑游人在场地中的功能活动。

二、方案生成过程

(1)基于城市形态下的景观平面肌理生成

充分考虑场地与城市、周边街道的关系,设置两条主要景观轴线,一条是充分考虑街道形态的主轴线,并根据主轴线布置由滨水广场开始贯穿整条街道的曲线景观肌理,强调视觉中心的同时完善场地景观结构;另一条轴线充分考虑城市景观视线下的景观辅轴线,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外白渡桥、滨水景观广场三点一线相连接,并布置景观设施满足景观功能要求,进而完善城市景观结构。

(2)区域景观功能定位

根据景观肌理分布景观功能,将整个区域分成两个功能板块:滨水景观广场区和沿街景观区。沿街景观区以沿街绿化为主,零星布置街边小广场和停车场等,并结合建筑功能布置与之搭配的景观功能;滨水景观广场作为整个区域的主要景观板块,在区域整体定位中布置市民休闲活动广场、游客拍照参观区、休闲区、主题雕塑、水景区等,最大化丰富和满足整个区域的景观功能要求。

(3)对人行为活动的引导

根据景观功能定位,引导人的行为活动。根据分析大体有三类人群会到场地活动,即游客、商务人士、周边居民。而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特性,归纳出游览参观、休闲小憩、拍照留念、交流沟通、餐饮娱乐、锻炼身体、绘画写生、婚纱摄影等人的行为活动,并布置相关景观小品满足相应人的行为活动。

(4)融入历史风貌・建立场所精神

深入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场地中,建立完整场所精神,让有有丰富景观体验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文化之美。在场地中主要在三个方面表现历史风貌;首先是滨水广场景观区,以数字组合1856、1906、2009几个数字结合雕塑,以纪念外白渡桥160余年的光辉岁月,并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上海城市历史;其次是在外白渡桥畔,加入人物雕塑,纪念曾经以外白渡桥为外景的《上海滩》、《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视电视剧;最后是在街边广场以上海大厦建成时间1934年以纪念这座著名建筑,同时将黄包车、老式麦克风等老上海标志抽象为景观小品予以点缀。

(5)细化节点细部・完善街道尺度

在以上基础上继续细化场地景观细节,完善街道尺度。在景观构筑物上,主要设计一个空中观景步道,横架于苏州河之上,可遥观外滩风景,以满足人们观景。休闲。沟通交流等活动。另外,还设计一滨河双层看台,可遥观外白渡桥及陆家嘴,也可以用于拍照留念、拍摄婚纱照、绘画写生之用。

三、结语

无论是“激活”还是“重塑”,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终究一定是要解决城市问题,最起码也是要缓解城市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单体设计、景观设计是由整个城市文脉和地域特征所贯穿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推崇的设计不应该是表现自我卓尔不群的特性,而是充分考虑周边场地空间特征、充分考虑场地历史文脉、充分考虑人在场地中的行为活动、充分考虑场地生态因素等等方面的复合式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 罗杰・特兰西克

[2]《街道的美学》――日本 芦原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