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1

做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衔接工作应是交接双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与七年级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试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角度分析我们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做好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研课标,明过渡

新的课程标准是九年一贯制,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它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何具体不同。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语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语文的“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的这些变化,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二、 研教材,明目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犹如飞驰的火车,我们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于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等就像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如何使孩子们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我们就要细细研究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该如何过渡,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具体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适度渗透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在教师研读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教小学,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照,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更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帮孩子在这些知识增长点上“飞一飞”。这样,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这两节车厢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衔接的效果会好得多。

三、研过程,明方法

因老师们个人的理解不同并鉴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小学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小学的教学过程易限于课文内容,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训练去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将理解程度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孩子们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采用了拟人手法,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说明事物的文章里,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孩子们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的存在而水到渠成。

四、研学生,促过渡

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恋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恋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作为小学高年级老师,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我们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孩子一定的自,帮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能力。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进行思维拓展的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就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五、研试卷,主导向

六年级的语文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学科教学工作外,也应了解初中语文的试卷结构,可以适当地按中学语文的考试要求考考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前能够熟悉常见的初中语文试题,明白中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形式及侧重点的差别。近期的泰州市抽测试卷,就体现了泰州市小学语文命题的导向:它遵循了“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考查;既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试题出得“活而有格”。试题从形式到内涵都与初一语文非常相似,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一盘棋”的理念和思想,我觉得这对我们今后教学应起到导向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 创新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纵观作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改形势下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甚至抄袭范文,导致语文教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已无计可施,困惑于自己不能让学生大面积提高作文成绩。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文教学课的作用,调动学生作文激情,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习作,成了众多语文教师关心的话题。在此,笔者就作文教学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为了诱发兴趣,教师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二、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如何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呢?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七年级,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八年级,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九年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绩,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与学生心理的成绩保持同步,有科学性。

三、多观察,重积累,写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十分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能有所感悟。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还要随时记录,要求一日一记或做观察笔记;其次,对于教材上的名篇佳作应让学生精读牢记,在读背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第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做剪贴及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四、开思路,重思维,重示范

思维训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以表达训练为主,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各种表达方式及不同文体的写作都进行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作思维训练,如怎样观察、想象、逆向思维、分析综合等,学生作文会出现选材雷同,难以出新意的情况。因此,要先训练写作思维,再训练表达技巧,最后再进行实际练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作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作文,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

五、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材料

教师要教会学生把作文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作文必须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教师的写作指导往往从“审题”开始。“审题”也就是“审视生活”。选题的题目、所选的材料,都要是从生活中来,有的直接就是生活本身。还要教会学生先学会“剪碎生活”,再学会“凑成文章”。“剪碎生活”就是要把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或一个理,从其“完整”出发,将其“剪碎”,经过构思,设定某种形式,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然后再“凑成文章”,也是用已经“剪碎”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整合”成文章。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一个初中学生,必须突破为了作文而作文的单一模式,而要学会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有个性的,高质量的。

六、办报刊交流成果

成就,是每个人的终身追求,有了成就,无论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辉煌,成就越大,奋斗越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法则。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从而不断使其以小成就来成就大成就,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教师经常在作文中赞赏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者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确定不同的起点;善于针对不同个体的自身现实,确定不同激励目标,让他们在各自的发展区内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赵红霞.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8,(18).

[2]刘玉梅.浅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意见[J].成才之路,2008,(15).

[3]周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现状及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3).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90-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调动的参与意识,激发的写作兴趣

1、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已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

3、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一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隋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4

一、阅读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

笔者经常到一线课堂听课,总的体会是教师参照教参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没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从作家、写作背景、注音解释到感情内容、品味语言等一律代劳。即使讲过的知识还不放心,唯恐哪个句式学生不会仿写,哪个名句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到,哪个成语用法辨析不清楚……讲完课内讲课外,讲完课本讲试卷,讲完试卷讲作业。语文教学理论强调“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表现为一种直觉,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应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态度。而这种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的阅读教学方式,若教师讲得生动一点,学生还爱听;若讲得味同嚼蜡,学生就睡大觉。学生疏于思考、懒于思考,根本谈不上解读文本、享受语文课,更谈不上从文章中感悟人生和社会了。这也是一些学生轻慢语文课甚至厌恶语文课的原因。不少学生在语文考试或练习中,只要碰上语文阅读题就头痛,有学生说宁愿做100个数学题,也不愿做1个语文阅读题,足见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畏难心理。

二、阅读教学脱离了文本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作为载体的,所以不能脱离文本。文本虽具有开放性,但它又不是无限制、无休止的开放。在多重对话中,文本是一根纽带,它维系着参与对话的其他因素,阅读教学对话的多个维度中,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基础,而学生间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也不能置文本而不顾。然而,有的教师为体现课改精神,将对话设计为一种脱离文本的游戏,不深入阅读文本,为拓展课文而大量补充课外的东西,仅仅为讨论而讨论,不管对教学有无作用;为活跃气氛而偏重学生表演,哗众取宠,如高中语文教科书有的《雷雨》,教科书上有“请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大部分教师也是按照这个方法教的,也就是说,这是“合法的表演”“必要的表演”。可是课堂效果如何呢?笔者听过多次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几乎每次都能看到:演周朴园的学生一开口,全班大乐,而“鲁侍萍”稍稍带点感情,立刻哄堂大笑。经典台词的魅力没能表现出来,“戏味儿”也没有了,热闹一场,最后只剩下“好玩”。多媒体本应只是辅助设备,现在成了表演的装备,这种表演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与文本有多少联系,教学目的是什么,都让人不明所以,课堂俨然成了沙龙和游戏场。

三、阅读教学成了“串问串讲”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5

一、综合性学习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综合性学习在农村教学中却不尽如人意。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可以用“门庭冷落,冷冷清清”来形容。记得新课改之初,综合性学习也曾经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几年下来,它却悄无声息了。很多教师在平吋的教学中根本没有重视综合性学习,把它仅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这方面的教学,却仅仅是蜻蜓点水,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简单当成教学任务完成了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综合性学习内容在农村中学只是一段单纯的附在单元后的文字,没有任何重要性可言。

二、综合性学习在农村学校艰难实施的原因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农村中学的尴尬现状不能不让人深思,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存在,语文教师很难站在大语文的背景下潇洒地施展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大多以笔试形式出现,占分比例不大,农村教师基本遵循“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教学逻辑,对综合性教学重视不够,因此综合性学习成了空文。第二,学科之间矛盾大。农村中学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其他科目的教师往往采用试题形式反复训练,这就大大占用了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多,所需资料广,花费时间多,如果每个专题都仔细开展,就势必影响到其他学科,这是它教学落空的又一大原因。第三,农村教师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不及城区教师。大多数老师仅仅是教课本,没有深挖教学资源,也形成不了明确的活动步骤,这使得综合性学习的趣味性和活动性得不到体现。第四,很多教师没有汲取其他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各自为政,语文教研组的合力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三、语文综合’陸学习的应对措施

1.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因为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所以不要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看成可有可无的环节。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站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实施教学。

2.教师要钻研教材,整体规划,有的放矢。解决综合性教学与其他学科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取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六册共36次综合性学习。教师必须对这36次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主题活动类和专题探究类两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属于主题活动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则属于专题探究类。主题活动类比较容易把握,花费时间相对较少,容易体现语文课程特点;专题探究类则相对不好把握。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和侧重。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中往往会选择《献给母亲的歌》《到民间采风去》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专题开展活动,其他几个专题则采用小活动形式。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落实了综合性学习。

3.农村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关注学生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发各种资源,比如利用家庭资源,实施综合性学习方法。以本人教学为例,在《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中,我课前引导学生给母亲献上一句心里话,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有关图片、摄影和广告作品,并制作成课件;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熟知课文和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有关母亲的名言、谚语、对联、诗词和文章;利用音影资料,让学生学唱歌曲《妈妈的吻》。再比如七年级上册“童话寓言”单元,我们根据该单元故事性强的特点,将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学生们自编自演了精彩的情节,滑稽的表演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课堂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

4.教师应明确活动步骤,积极准备,参与指导。综合性学习也离不开教师微观调控。首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确定专题。例如在《到民间采风去》,先拿出一则宁波人砍价的笑话,激发他们探求本地方言的兴趣,然后和学生共同确定“家乡素描”“认识方言”“节日习俗”和“乡土发现”四个专题。然后,制订计划,参与指导。我按照学生所住区域把他们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并指导他们分别对以上四个专题进行探究。要求小组成员从本地的地形风貌、遗址文化、本地方言、节日风俗、民歌民谣、名人故事等方面去搜寻资料,协助组长制定时间进度表和组员评价表。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向当地精通习俗的老人进行了社会调查,翻阅了大量地方书籍,做了大量笔记,查阅了网络资料,并进行组织筛选。最后,学生的才智得以充分地发挥:“家乡素描”组拍摄了家乡朝拜胜地五磊寺、美丽的杭州湾大桥和上林湖风景,还通过绘画展示了家乡“过去一现在一未来”的历史演变过程;“节日习俗”组制作了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本地的端午习俗和婚嫁礼仪;“认识方言”组别出心裁,通过小品形式展示方言,既有趣味又体现了地方特色;而“乡土发现”组则讲了初唐书法家虞世南、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名人的故事,并让小组合唱了本地民谣。活动气氛活跃,呈现形式多样。

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6

关键词:教学改革;立足文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36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的过程,在这些教改理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一时间,公开课神彩飞扬,气氛热烈;观摩课让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我们不禁感慨: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今,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打造有内涵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由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对于“阅读教学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独到的见解。其中雷介武老师在《例说文本教学的价值的选取策略》(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6期)一文中提到:面对阅读教学在确定“教什么”的问题上,至少要经历两个层面的教学选择:第一筛选教学价值,确定核心目标;第二,筛选教学内容,支撑核心目标。因此,立足文本,吃透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出现了矛盾,最终归于和谐的故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敬”与“慈爱”。新版的语文教材把它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阅读课文,诠释的都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亲情。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教学目标确定为:体会散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

确定了核心目标,就要筛选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

首先,亲情从散步这一事件中体现。文章写了“我劝母亲散步、陪母亲散步、背母亲散步”这样三个片段,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体谅母亲心情、顺从母亲意愿、爱护母亲身体的情感,从而表现了“我”的反哺之情。

其次,亲情也从爱心传递中得到体现。“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不哭不闹;“母亲”改变主意,要求“走小路”;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些都能表明亲情的融洽与温馨。最后文章写到“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感受到亲情,而且使人产生了要爱护幼小的生命和善待衰老生命的责任感。在上有老下有小两者不可偏袒的情况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这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可以从品味句式、大词小用、环境描写以及精彩的细节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朗读、品析、交流等学习过程,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从而感受到中年人在社会中责任重大的道理。

二、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有深度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探究文本的主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以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在课前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比较多的困惑是: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母亲为什么一直要“我”去看?结尾写不同颜色的花有什么用意?其次是“好好活着”的含义是否相同?母亲为什么强调“我”要好好活着?她的用意是什么?基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把教学重点确定于探究“好好活着”的含义,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人生启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看看儿子:文中是如何描写双腿瘫痪后儿子的动作和语言的?

抓住“望着望着”、“砸碎”;“听着听着”、“摔向”;“狠命地捶打”、“喊着”这些词语,感受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和痛不欲生的苦状。

2. 读读母亲:面对儿子的痛不欲生,母亲表现如何?读一读母亲的语言和行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母亲忍住了哭声,她还忍住了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

生1:忍住自己的病情,不向儿子诉说,忍住肝病的折磨,因为她已经到了晚期。

生2:忍住儿子的病情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打击,因为母子连心。

生3:母亲还忍住的是对儿子的抱怨。

师:我们读一读文中的三个“悄悄”,说一说身心疲惫的母亲这样规劝儿子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 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

以母亲的口吻,给儿子写一段话,希望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被病魔击跨,不要发脾气,要乐观地面对苦难,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

4. 读读“”,探讨“好好儿活”的深层意义。

(1)文章结尾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用意?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中“好好儿活”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预设: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希望“我”能活得平凡而普通。同时她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她希望“我”要活得有尊严,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人生的高尚与纯洁,活出善良与精彩。

三、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

在推行“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教不懂的,不教已经懂的”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顾泠沅教授说过:“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开始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而是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开始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并且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另外,课堂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因此,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

1. 导学点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去思考提问、去合作交流、去主动求知。

例如,在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教师用非常轻松的语调问学生:从标题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1:本文写的是美丽的湖泊慢慢地消逝,最后变成沙漠。

生2:“仙湖”指的是仙境一般的湖泊,现在却消失了,这样让人感到痛惜。

师追问:你从哪一个词读出这种情感?

生3:“消逝”。

师:“逝”字确实让我们感受到生命逝去的痛惜。罗布泊,曾经美丽的仙湖,现在却不见了,它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沙漠。

课一开始,教师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从追问中,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 启发诱导,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用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诱导”的艺术,时刻明确“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二个环节时,笔者让学生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从而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后面还写到青海湖、月牙泉?(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却提到了胡扬林和塔里木河?(4)文中大量描写昔日罗布泊的美景,有什么作用?(5)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对于第5个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个问题,是比较有价值的,于是笔者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

师:我在阅读文章时,也发现课本中有“消失”还有“消亡”等不同的词语,谁能说说“消逝”、“消失”这两个词语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生:“消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慢,一点一点地退去,最后没有了。“消失”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快。

师:哦,有独特的见解!请大家先看课文第24段,说说这一段中的“消失“强调了什么?

生:仅仅30年,这么一大片水域一瞬间就消失了,让人感觉好快好快!

师:哪一个词使你有这种好快的感觉?

生:一瞬间

师:还有第14段也写到:罗布泊消失了。既然它是一个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你能从13段中划出表示罗布泊“消失”之快的词语吗?

生:读第13段。划出3个数据:从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这三个数据表明,罗布泊消失的速度很快。

师:不错,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表示消失的速度很快?

生:急剧萎缩

生:还有“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中的“马上”、“全部”、“成片”几个词也强调了罗布泊消失速度很快。

根据学生的问题建构教学内容,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价值。因此,教师抓住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其他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

3. 深度探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费尔巴哈说过:“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能促使主动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到位。

还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

文章写到第15段,已经把标题陈述的事件写清楚了,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胡杨林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的认为罗布泊干涸了,导致胡杨林死亡;有的说胡杨是用来保护罗布泊的,胡杨林就是罗布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有人认为胡杨林代表昔日罗布泊的样子,它是过去的象征。它号称千年不死,但是二十年间它就干枯了,成了木乃伊。胡杨林联系着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又与罗布泊消失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胡杨林的消亡也就是罗布泊的消亡。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明白了文章的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含义,而且也明白了作者不写罗布泊身边的一棵草、一条溪,偏偏选择写胡杨林的原因了。

之后用PPT出示介绍胡杨的文字: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一棵胡杨可以在荒漠上活整整三千年。

然后让学生读第20段,引导学生从修辞、句式、抒情方式、副词运用等角度品读该段文字,说说这段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通过品味,学生就能深切体会作者对胡杨林消逝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再读第22段到25段,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被推向――痛惜、沉痛、悲愤,学生也被这股情感的力量震撼着。

在课堂上,笔者围绕文章为什么还要接着写胡杨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胡杨林逐渐消亡就是罗布泊逐渐消亡。抒情性句子的品读,是引发学生深度情感体验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紧紧抓住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地方,重捶敲击,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所必需的手段,这样的教学也是“接地气”的。

总之,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抓住这三“本”,语文课堂才能从“教”语文向“学”语文的方向转变,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在新课改中实现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郝丽琴.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话题的确立及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2013(12).

[2] 阙银杏.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