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1

今天,人们对“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经济学”、“石油峰值的持续冲突”等议题如雷贯耳。全球化下,这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都有了中国的维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未来。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三农”问题等宏观经济领域既是解决当前就业和增长突出问题的核心领域,也是解决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竞争优势问题的重点领域。

面对机遇和困境,国家和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以自主创新解决问题意味着:要跳出框框、解放思想,做到三个最基本的“不能”:不能在西方战略框架下思考自主创新;不能相信西方走过的路我们就一定要重复;不能对人才有地域、年龄、性别、学历、国籍等的歧视。

基于以上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农”问题、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几个思考和建议:

应将“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

一个不创新的国家或企业可以生存,但难以繁荣。繁荣与有钱不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发展知识经济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的一条创新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共同框架。我们应把这三个领域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知识经济的工作重点。

知识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框架是指:“创造知识+知识产业化+产业知识化。”创造知识不是指多写几本书,而是国家和企业要在社会的各个范畴和空间创造价值――最终创造就业和消费;知识产业化意味着将创造的知识转换成技术、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这种转换可以是农业、工业、服务业――最终转换成就业和消费;发展知识经济并非要放弃制造业,因此,产业知识化就是要将现有先进知识和新创造的知识(包括先进技术、管理诀窍、商业模式、营运流程等)应用到现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最终转换成促进就业和消费的催化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均属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范畴结果。发展知识经济将带来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就业、新的消费、新的增长和模式,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大力投资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将是驱动内需经济增长的新起点

开发中国农村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低,简单地把产品推向农村以带动消费很难解决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投资以下三个方面的农村“基本生产要素”,将既有助于扩大内需,又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1.投资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而非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要以经济活动作为基础媒介。将公路、桥梁、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使农村与城市发展相连接、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结束农村封闭的现状,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使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应该指出,“农村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基于“跟随工业化”的思路――征地、建厂房、招工人,是短期行为;而后者是基于发展知识经济和“创造价值”的思路,是可持续的行为。因此,要科学地规划新农村建设,而非简单地征地、盖房、建加工厂。另外,要考虑为这些地区提供家庭用清洁能源和工业用水。

2.大力投资无形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母亲教育”,以帮助农民提升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母亲对幼儿的教育将强烈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母亲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孩子的素质。面对中国8亿农村人口,大多数农村母亲没有得到与城市人同样的教育机会,因此低文化的母亲是影响农村人口低文化和低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母亲教育”应确立“母亲职业”的地位。除了提高母亲和准母亲作为初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特点,引导她们在完成对幼儿和学前儿童的初级教育后,进入社会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村商业服务等)或创业,从而进入就业和消费的循环圈。

3.扶持农民创业,允许农村、社区集中金融资源创造各种金融机构。过去,农村为发达地区提供了超过1亿5千万的农民工,这些受过职业培训和见过“世面”的农民因金融危机而返回农村,他们是最有条件在农村创业的一支队伍。农民创业不但是农村居民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跟进路径,而且,农民创业将扩大中小企业的队伍,刺激一系列就业和消费循环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下“农业安全”的头等问题是“保护耕地的可持续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中国农业来说意味着粮食的基本自给能力只能提升、不能放弃。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这一原则不能改变。因此,粮食安全是“农业安全”的核心,而保护耕地不受荒漠化、水土流失、农药污染和城市化侵犯的损失,是“农业安全”的战略性关键。

保护“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靠知识经济的先进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中国平均人口拥有土地面积非常之少,如何在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同时,确保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创新的焦点在于:

1.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种植。例如,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提供长期的天气预报资料、农田水分的分析情况、详细的卫星地图地形分析以及每日市场价格、期货合约、先进农作物品种、肥料、虫害控制、设备选择等等内容。当然,教育和建设一支农民专家队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对于影响农业安全的粮食生产,应将国家政策保护和市场经营相结合。例如,一方面开放市场,增强公共和私人对农业的投资。通过竞争允许私有经营(拥有和经营不同)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农民或经营农业的企业要获得政府项目,其条件应包括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业务要有商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要认真研究能激励农民的合理价格、收入、补贴(包括农闲时的补贴),以确保农民不受价格动荡带来的损失,出口管制和关税是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同时,政府要有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任何因短期利润诱惑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行为。

发展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保证是要建立“T型”人才体系和变革教育制度

一个企业或组织产业创新能力的强弱表现在创造价值(如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和获取价值(如创新商业模式、制定竞争规则等)的能力。这不仅仅需要前沿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经验的变革管理、战略思想创新型人才。前者为自然科学类,后者为软科学类,二者合称为“T型”人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两类人才作用不同,缺一不可。

吸引和留住“T型”人才应是中国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评估人才却是我国现有人才体制的缺陷,现有的评估体制往往会将思想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创造力扼杀,而滋长了盲目追求文凭的风气。“创新型思想人才”和“创造型人才”意味着他们靠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从现实意义来讲,中国更需要这类人才。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2

【关键词】发展阶段;金融危机;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出口障碍;对策建议

一、中国羊绒产业出口发展历程

中国羊绒产业已历经了40多年发展,经过了初始发展、震荡加速发展和调整发展三个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原料出口、加工出口、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创新品牌的过程(见图1)。在这三个发展阶段,羊绒产业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已经从第一羊绒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羊绒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第一大国。我国羊绒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提高,行业分工更加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意识逐步加强。

二、我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长期平缓的出口增长速度,影响向羊绒强国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羊绒出口大国,所生产的无毛绒、羊绒纱和羊绒衫等制品,60%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逐年增长之势。2008年出口羊绒2385吨,金额为19444万美元,比1983年提高了11.4倍;出口羊绒衫1825.7万件,金额61079.7万美元,是1990年的31.5倍。

但数据显示,中国羊绒出口量仍处于台阶式震荡增长,总的增长幅度均不大。1970 年到1975年是200吨的台阶,1976年到1990年在100吨以内的台阶,1993年到2000吨后,一直在震荡徘徊阶段,其中1999年达到了5074吨,但到2008年又回到了2385吨(见图1)。羊绒衫出口也同样表现为台阶式震荡增长,徘徊不前(图2)。

(二)出口产品仍处于国际羊绒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品牌优势

我国羊绒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原料收购运输,到初、深加工,再到制成品,最后销售经营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但由于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初加工产品,所以我国大量出口的是利润非常微薄的羊绒原料。尽管近年来一些企业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羊绒企业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0家发展到2600余家,并培育了15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180多个品牌,初步形成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内蒙板块、以米皇为代表的湖州板块、以贝加尔为代表的深圳板块及以梦特娇为代表的“品牌延伸”板块。但由于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在我国每年出口的羊绒制品中,99%以上为贴牌出口,自主品牌营销不足1%。目前国际市场上羊绒衫3/4是中国产品,但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到20%。中国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却没有品牌优势,仅仅是国际市场的原料基地和加工车间。

(三)加工能力明显过剩,维持在低水平的数量型增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由产绒大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羊绒加工大国和制品出口大国,羊绒年产量由2800吨激增至98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600多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吨,除加工国内全部原绒外,每年蒙古、俄罗斯等产绒国的3000吨羊绒也进口我国进行加工,中国的羊绒实际分梳量达到了20000吨原绒的水平,是资源总量的2倍以上。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部分企业设备技术落后,难以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初加工、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损害羊绒产业的整体利益。

(四)价格长期缓慢增长,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

尽管我国羊绒收购价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羊绒和羊绒衫出口价格自80年代至今却增长幅度不大。除1989年和1990年羊绒出口价格出现过14.06万美元/吨和11.65万美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位,其余年份一直在6-8万美元/吨的价位上徘徊,直到2008年也只增长到8.01万美元/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7月的出口价格甚至降为6.55万美元/吨(见图3)。我国羊绒制品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却价格逐年下跌(见图4)。中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并没有随着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而提升。

(五)区域资源尚未完成整合,未能发挥区域集群竞争优势

羊绒加工企业和品牌生产区域分布全国,各种经济成分、规模并存。东部地区在销售模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具有优势,西北地区在原料和专业经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鄂尔多斯集团公司、鹿王集团公司、圣雪绒集团是我国实力强大的出口创汇企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科技纺织工业园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区和宁夏灵武市、同心县羊绒工业园是我国羊绒产业集群与羊绒工业开发园区有机结合的典范,是西北地区的特色羊绒产业集群。同时,我国还拥有众多羊绒产业基地。但我国羊绒产业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在资源布局、信息共享、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出口战略、品牌创新等方面各自为阵,尚未实现资金、产能、技术、人力、客户资源的互补共享,难以形成特色资源的整合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从而不能以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整体优势。

三、我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扩大出口

中国羊绒产业要保持在出口量和出口速度的同步快速增长,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多种类型、多种规模的企业扩大出口产品数量,提高精品产品出口。尤其是加大我国规模以上的集团企业和全国命名的各类羊绒基地的出口产品力度,通过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提升我国羊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开发国际市场。其次,要加强、规范出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同时要推进羊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发挥中国羊绒出口优势,增强中国羊绒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使中国羊绒产业不仅在出口量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也使出口增长速度得到同步发展。

(二)加强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建设,发挥中国羊绒产业链的整体优势

首先要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建设,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合作,通过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战略,利用资源优势研发新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推出新品、精品、高端产品,变贴牌经营为创自主品牌经营。其次要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制定营销策略、积极扩大市场、进入高端市场。同时应全面推动中国羊绒业与国际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羊绒生产、加工、销售渠道,逐步进入国际高端行列,以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发挥中国羊绒产业的整体优势。

(三)合理整合加工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精品、世界名品生产基地

应合理整合加工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研发力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进行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在产业链的各个生产环节应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精品型方向转变,以减少产能过剩,变世界原料产地和制造工厂为世界精品、名品生产基地。

(四)创建、营销国际品牌,争取国际价格主动权

中国具有羊绒资源、加工、消费、出口优势,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价格优势。要争取羊绒产品的国际价格话语权,首先要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在价格制定、调节和管理方面的规范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推进羊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强竞争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资源、信息、价格方面的协调和管理作用,建立一个有序、规范、稳定、共赢的羊绒市场,为中国羊绒产业形成合力走向世界创造条件。其次是加快进行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最后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羊绒相关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活动,建立国际标准制定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国际市场价格监测系统,掌握国际羊绒市场价格变化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我国的价格战略,改变羊绒大国只有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而没有价格优势的局面,争取我国在国际羊绒市场的价格主动权。

(五)整合东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发挥东西部地区的集群竞争优势

要实现以创建国际品牌为标志的中国羊绒产业集团化、集中化、集约化的发展目标,就要充分整合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特色基地优势,突出主导产品,发挥西部地区羊绒产业园区的羊绒产业集群特色优势,通过兼并重组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大型集团,实现资金、产能、技术、人力、客户资源的互补共享,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以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发挥产业的整体优势。通过举办各类博览会、交易会、信息交流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开拓国际羊绒市场、提高中国羊绒产业知名度。要充分发挥我国羊绒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和优化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布局,提高我国羊绒产业在国际市场的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岳云,吴滢滢,赵明.入世5周年对我国羊绒产业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

[2]刘新建.我国羊绒产业出口的现状与策略[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2).

[3]张莹莹.湖北省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4]田泓.中国羊绒产业现状[J].中国经贸,2007,(9).

[5]周占琴.中国绒山羊业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J].产业透视,2008,(4).

[6]楚晓,张兰平等.我国羊绒产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1):62-67.

[7]宁夏羊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中国精品羊绒网,省略.cn,2008-10-23.

[8]薛凤蕊,乔光华.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8.

[9]2004-2009.7月毛纺原料及制品出口汇总[EB/OL].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省略.cn/hytz200907ex.htm.

[10]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8)[M].中国羊绒产业产量及进出口额,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1]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上、中、下卷)[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8.

[12]国家统计局外经司.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1983-2008[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

[13]郭东生.中国羊绒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5届全国毛纺年会[R].第25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2005-10-19.省略cfna.省略/7K2009-8-23.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接续产业选择政策体系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学者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接续产业选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议题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二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四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五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申出来。李春林、何成辉、张旭(2005)指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指资源型城市中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科技与环境(概称为PRESSE)的协调关系;而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资源型产业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在所属的大区域中进行产业组织的能力,即能否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郑伯红、廖荣华,2003)。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单一,增长缺乏后劲;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困难, 社会矛盾积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人才相对匮乏,教育基础薄弱(宋晓梧,2006)。张秀生,陈先勇(2002)从资源型城市类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由矿业起步成为综合发展程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三产发展次序较好,也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正面临二次创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带来经济效益下降的威胁,单一的产业结构有待于优化;正处于发展期的资源型城市往往在发展中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单一,容易走上矿竭城衰的怪圈;仍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所遗留大量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开发时间较长,畸形的单一超重型产业结构,使各种社会问题由于主体企业衰退而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使城市经济复苏。王建平、陈元朝(2006)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认为我国目前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刚性,培养后续替代主导产业的能力不强,这是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开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起初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原则、框架构想等方面,后来的许多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内容的各种设想,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随着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程的加快,相关的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也成为此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例如,朱明峰、洪天求、叶 强(2005)以BP神经网络为模型,借助Matlab语言对某资源型城市的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程序来对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未来的指标数据,并利用预测数据对城市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2006)运用生态足迹理论方法,以大庆市为例,分析了该研究区域1980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情况,以定量评估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四、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主要有:区位障碍、产业障碍、环境障碍、产权障碍、体制障碍、财力障碍和人才障碍(张米尔、武春友,2001)。国内学者主要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原则、模型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模式。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主要任务是重新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将产业创新和产业拓展结合起来,培育新兴产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作法主要有三种:(1)延伸产业链;(2)新型产业植入;(3)新主导产业扶持。此外,要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建立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分类模式(姚毓春等,2005)。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转型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接续产业的协调发展。

2.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模型与方法。高峰、张健、王学定、孙成权(2004)以白银市为例,利用综合评价值法计算了白银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然后用特尔斐法对白银市的接续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他们认为,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生产率上升原则、关联效应原则、知识技术密集型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等,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可以采用产业综合评价值法和特尔斐法等方法。

尹红炜、孟宪忠、帅萍(2006)则构筑了以工业化阶段分析、产业竞争力分析、产业发展动力分析、区位分析组成的PCDL模型来解决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问题,并以东营为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应该说,这一研究摆脱了以往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作为接续产业选择方法的缺陷,在模型和指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

五、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国内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约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制度安排和对策建议。从统筹论的角度,焦华富、赵静(2006)提出,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抓住四个统筹: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2.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外向度;3.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从全球化的视角,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2002)提出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应该:1.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3.有效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完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比而言,张秀生,陈先勇(2002)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还是比较全面的。他们提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1.运用适度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推动专业性工矿城市的结构转换;2.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3.选择适当的支柱产业;4.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5.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6.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

六、简要评述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接续产业选择的研究,前期主要关注产业部门的合理配置与空间布局,后期的研究则更加关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总体看来,虽然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已于20世纪80年代基本结束,近年来紧密相关的国外文献很少。此外,由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差异性,使得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限。

2.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是从煤炭、石油等行业发展的角度,或者从工矿区建设的角度,或者是从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具体类型的角度来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心似乎集中在资源产业,而不是资源型城市,毕竟,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要远比单纯的从产业角度进行分析要复杂。

3.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多数只建立了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方法,实证分析少。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进行全面研究的论文不多。构建的指标体系从结构上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另一类是从发展水平和协调水平的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在结构上虽然相近,但在指标层上有较大的差别,都不够全面(王菲,2006)。

4.整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多数成果只注重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分析,关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模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论述,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在对策建议方面,仍然停留在表层或某一侧面,缺乏系统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4

关键词:城市公路;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国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维与战略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其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建设和谐公路是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社会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路事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克服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使得公路事业外部环境和谐;(2)公路事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即公路事业自身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也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

具体而言,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指: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能力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公路;建设功能齐全、质量过硬、方便出行的公路;建设整体和谐、出行安全舒适、快捷的公路;建设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绿色公路;建设以最少资源达到最有效果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路。

2 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公路建设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即社会发展需求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就必须保证公路投资项目的超前性与效益性,尤其是公路事业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高度重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此建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事业。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及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关系。目前,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公路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公路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以持续发展的科学原理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尽量做到对环境破坏最小化,公路安全舒适度及运输能力最大化,公路周边景观系统化。因此,公路建设不仅要具备安全舒适性及运输能力,更要处理好与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关系。

3 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高效原则。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体现在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及高效性,公路建设中必然要求运输高效便利、行车安全舒适、降低经济损耗以及减小生态环境污染,这就要求公路建设要遵循安全高效原则;(2)和谐统一原则。公路建设应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解决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公路建设由于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不得不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公路建设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实现对周边环境最小破坏与最大限度恢复相统一;(3)废物回收利用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废渣经过处理用来作为筑路材料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废物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为工业解决废渣存储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公路施工成本,具有十分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 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及措施

(1)科学合理规划,构建公路网络。科学合理的规划公路网络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确定公路总体规划要遵循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第二,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公路规划应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规划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协调好区内外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才能系统的对公路进行宏观规划与控制;第三,经济适用性原则,公路网络总体规划不仅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工程经济适用性。

(2)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公路”。“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贯穿于公路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去,公路建设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以此来全面提升现代化公路的层次,努力为社会与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公路服务,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将安全管理与施工理念融入到公路工程建设中去,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创建安全、优质的公路工程。另外,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公路的绿化质量,创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3)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公路。国家应逐步建立与完善公路环境保护法,使得公路绿化、生态保护及噪声防治更加规范化与法制化,将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资源有效利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构建“节约环保型公路”。因此,公路建设既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搞过度建设,也不能影响与制约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做到不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与资源。

5 总结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为了发挥公路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支撑与先导的重要作用,公路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协调好公路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人民提供安全、便捷、环保的运输服务。因此,公路建设应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公路事业。

参考文献

[1]李广英,张同作.公路建设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青海交通科技. 2003:(03).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5

商丘市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近年来,商丘市所辖九家县级农信联社大力开展信用村(户)、信用乡(镇)的评定工作,特别是省联社成立以来,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小额信贷取得了迅猛发展,有力支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户小额信贷在服务“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服务创新。但是,小额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小额农户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其基层营业机构吸取的大量存款只能缴存上级行,造成县域资金大量倒流入城市,农业信贷投入严重不足。从商丘市整体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支持“三农”显得力不从心。

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具有不稳定性、弱质性、外部性等特征。农民作为小额信贷的使用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抵押。如此以来,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个人信用程度。其次,由于小额信贷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使得小额信贷回收存在较大风险。

总成本过高制约着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利率低,单笔金额较小,又涉及农村千家万户,不但增加了成本,同时也给农信社信贷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推动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

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完善风险转移和担保机制,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建议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体系的同时,通过政府财政组建针对小额信贷项目的专项担保基金,用于补贴农信社一定比例的小额信贷风险损失,并将小额信贷项目资格审核和补贴方式制度化、规范化。

切实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搭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平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保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建议在充分考虑资金来源成本、贷款管理成本、农民承受能力和农村资金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对小额贷款利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进行市场化改革。建议采取财政贴息的形式,降低农信社的经营成本,并保持贷款利率的可浮动性,逐步将小额贷款利率过度到市场利率。

农信社要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修订完善小额信贷管理办法,使小额信贷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农信社要建立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配套制度,规范小额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授信额度、执行利率和期限管理不能搞“一刀切”。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6

关键词:能源化工基地;农业环境评价;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的界定

在代际间的公平性、当前与未来的持续性、全球的共同性的原则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改善当代人类与未来后代的生活质量为战略目标、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涵:1.以发展为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主题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还相应地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2.注重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只有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发展经济,才可以为后代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3.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伤后代人发展的需求,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公平性出发注重于满足未来后代的发展需求;4.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直接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在全人类与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念与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与社会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农业环境评价

2010年11月,浙江台州能源化工基地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与控制下对甲醇汽油项目进行正式投产;此外,浙江省长兴立图利用传统产业的优势打造国内最大最强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2012年12月,浙江省明确打造杭州、金华两大新能源化工汽车生产基地。从浙江省新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中可以看出,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与指引下,新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缓解资源短缺,并进一步缓解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局面,另一面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节能减排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竞争优势。但是,在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里,作者主要从农业环境的角度阐述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水资源质量的下降,地表水污染严重。随着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建成与发展,基地附近的水资源质量急剧下降,地下隔水层遭到破坏,区域性地标漏水严重,地表水的断流与污染严重破坏了基地周边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据201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约为744.21亿立方米,总供水量约为222.24亿立方米。2010年的废水排放总量约为394828万吨,同比增长8.1%。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往往给地下水资源造成人为的排放与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作息与生理健康。

2.天然植被和农田被破坏,土地承载能力下降。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往往伴随着交通运输道路,如输送管道、公路、铁路的开发,运输道路的开发必然会占用原先生长天然植被或农田的土地资源,而天然植被和农田的破坏往往造成土地承载能力下降导致的水土流失、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浙江省林地面积约为660.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60.58%,林木蓄积量为24225万立方米。

3.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三废”排放超标,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首先,能源化工基地的公路运输中的汽车尾气污染与交通运输道路上的尘土飞扬,对农田、林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间接造成农业粮食的减产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能源化工基地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不断污染着人类共享的不可再生资源,河流、地表水、地下水等等,并且“三废”的污染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的生产与发展由点到面的不断扩大,由能源化工基地转向居民区,由城市转向农村,对人类的生理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浙江省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1.政府方面而言,健全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强化执行能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健全促进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财税政策与环境政策,严格控制与执行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达标量,对于偷排、漏排企业予以强制性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体制,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2.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发展链条化,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基于一定关联性的众多产业部门,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或产业关联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形态。能源化工基地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借助省内各地区专业化分工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能源化工基地及资源开发与转化中的作用,通过已存在的产业链条不断地延伸扩大,以实现产业合作或区域合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产业发展的链条化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区域或产业之间的分工或协作,使得产业链条衔接之紧密,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利用。

3.建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是一种不仅仅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更注重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从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系统而言,通过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即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生态资源的保护、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实现当代经济与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各个参与者在合理履行自己的权力与职责,政府而言,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监督企业的行为;企业而言,将自己的污染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类,同时根据排污权及排污后果影响进行科学的预算与评估,给予治理单位及污染承受着一定的补偿。(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课题: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项目编号:2011N05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