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基础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基础概念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计算机;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9-4590-02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云技术的对比,对云计算的技术结构做了简要的总结。最后对云计算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分析。

目前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单个计算机的性能的提升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研究以及解决的现实问题。用户在使用大量的网络资源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经采用了网络的优势取代了以前个人手中资源来实现计算机性能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转换为了现实。由于网格计算的概念主要是面向应用层面的,所以在网格计算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就面临这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的用户需要将其使用的程序转换为网络共享所需要的分布式程序结构,程序员面临这更多的技术问题,技术方面的障碍导致一般的用户在应用网络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市场上对于高性能的计算具有强烈的需求,面向WEB技术的网络服务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自从面向WEB的技术获得成功以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拓展,网络的发展使得其功能已经由简单的信息传输或者信息的转换为信息资源的共享等应用。计算机云计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了。尽管云计算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但是云计算的思路已经涉及到了诸如分布式系统技术、集群技术、网格计算等多种技术。从这个方面来分析,云计算可以认为是上述技术的综合以及升级。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如微软的Azure ,Amazon的EC2等云计算平台为代表云计算的商业应用已经成为了现实。

1 云计算的定义

美国的Larry Ellison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自己对于云计算的见解,他认为计算机云技术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也就是说一般需要根据目前已经完成使用的产品来重新定义云计算。Andy Isherwood也在2008年提出,对于云计算的专业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都存在着差别。目前对于云计算的定义的业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能够实现云计算的平台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主要是根据Ian Foster等人的研究以及对于云计算的分析与总结。

1)云计算中的每一朵云都是目前计算机并行分布式系统中一种,是由一些了网络化以及虚拟化的计算机提供的同意的服务层。同事会可以对计算资源进行同步。

2)网络中用户不是基于较长的时间间隔来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使用,目前可以实现分钟级甚至是秒级来实现基础设施的规划,这样应用的好处就是避免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或者是网络资源的过载。

3) 云计算不是孤立的,云计算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概念。一般认为云计算是软件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逻辑阶段。对于用户而言,最能够被理解以及接受的所谓云计算其实就是在因特网层面上的集成软件。本定义中强调了云计算网络服务的基本属性。其他一些定义则注重了网络中基础设施的虚拟化,从本质上而言这些都是对于云计算概念不同层面的阐述。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云计算可以定义为:云算是通过网络进行常用的服务形式,其中所有涉及到的软件系统以及硬件系统的总称。与云计算相关的概念主要包括集成技术、网络计算、超级计算机等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区分但是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云计算中主要是以其服务形式对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因为这个平台可以获得比传统的集群系统具有更为广泛的优势以及规模,所以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平平所能够提供的计算机性能就很有课程超过目前使用的超级计算机。另外在灵活性以及规模等方面,云计算技术的优越性更为明显。

2 云计算发展背景

云计算的出现以及迅速发展与网络的应用紧密相连。随着Web2.0相关理论的成熟以及相关技术的现实应用,云计算已经由商量的实验性网站逐步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校园内网以及多种应用方面。网络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一般运行的商业化网站为例,对一个可以获得较大商业利润的大型网站继续宁维护,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包含了对系统硬件的维护以及对于市场调研的分析。这样就需要一个涉及等多方面的工作团队,同时对于网站所涉及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要负全面的责任。网站最终的获利只是这个超大规模团队的顶端的一小部分。这种极为不平衡的特点阻碍了网站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传统的计算模型主要存在一下的困难。

1)目前服务支持平台的规模缺乏可伸缩性,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当服务业务的需求规模发生变化的时候,传统的计算模型无法作出适应性的及时调整。

2)目前建立大型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成本较大。一般企业或者商业组织要在短期筹备相应的运行资本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商业机遇总是争分夺秒的,快速岂不的能力对于网络运营商极为重要。

3)服务商对于提供的定型服务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护,因此就没有办法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新业务的开发。云计算平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网络用户可以根据目前现有的服务快速建立起许啊哦的系统。同时可以将基础设施的维护任务由计算机提供商操作。因此用户可以集中各项资源进行业务方面的操作。云计算的还具有可伸缩性,这样就可以根据业务量大小的变化进行实时的调整并降低服务成本。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2

【关键词】云计算;云服务;互联网;网络;租用模式;软件技术

1、云计算的背景来源

从步入个人计算机时代开始,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多,用户期望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实现互联互通,由此,实现计算机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概念出现。技术人员按照互联网的概念设计出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允许不同硬件平台、不同软件平台的计算机上所运行的程序能够相互之间交换数据。在计算机上实现互联互通以后,计算机网络上存有的信息和文档越来越多。目前全世界的计算机用户都可以依赖万维网的技术非常方便地进行浏览网页、交换文件等,万维网形成后,万维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使得用户在获取有用信息的时候存在极大的障碍,如同大海捞针。由此产生了在互联网或万维网上直接面向用户需要提供服务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的目标是在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需要和业务规模的要求,直接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用户无需自己建设、部署和管理这些设施、系统和服务。用户只需要参照租用模式,按照使用量来支付使用这些云服务的费用。

2、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甚至市场发展趋势等。并且用户可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2.1从不同角度认识云计算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云计算,即技术提供商、技术开发人员和用户三个方面。

2.1.1从技术提供商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技术提供商对云计算理解为:通过调度和优化的技术、管理和协同大量的计算资源;针对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和提供用户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基于租用模式的按用计费方法进行收费。

2.1.2从技术开发人员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技术开发人员作为云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人员,认为云计算是一个大型集中的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和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等手段来完成资源和能力的封装以及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来这些封装好的资源和能力。

所谓大型集中的信息系统,指的是包含有大量的软硬件资源,并且通过技术和网络等对其进行集中式管理的信息系统。通常这些软硬件资源在物理上或者在网络连接上是集中或者相邻的,能够协同来完成同一个任务。

2.1.3从用户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主要是根据用户的体验和效果来进行描述,云计算可以总结为:云计算系统是一个信息基础设施,包含有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系统管理的数据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用户使用该系统的时候,可以实现“按需索取、按用计费、无限扩展,网络访问”的效果。

简单而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去获得自己需要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是直接供用户使用而无需用户做进一步的定制化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同时,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的规模可以根据用户业务变化和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到足够大的规模。用户使用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只需要按照使用量来支付租用的费用。

3、应用举例

3.1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

将云计算应用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中来,在此之前用户都是从本地来获取计算资源、应用资源和存储资源。在云时代,可将本地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云计算平台,转化为云服务,使得这些资源比自己所能提供和管理的资源更廉价。云计算除了成本低外,还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云计算提供者可以轻松地扩展虚拟环境,提供更大的宽带或计算资源。这样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别人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比如基于开源软件基础上的开源教育,Ubuntu开源操作系统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推广、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就是建立在云计算平台上的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另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类型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均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增进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中国移动云计算IDC规划

中国移动认为,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有三步,最初“卖资源”,出售的是机房、电源、机架等基础设施以及带宽;第二阶段“卖服务;“第三阶段“卖能力”,要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结合可以实现向“卖能力”演进的发展步骤。据孙少陵介绍,中国移动对于云计算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研究院自2007年即成立了云的研究项目。工作重点一方面在于面向中国移动云计算引进策略、外部的信息服务等,比如研究如何引进云计算,自身内部如何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还开发了一套云系统。

4、总结

总而言之,云计算是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的新生力量――云计算也在高速发展,并且不断地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有新的创新。即使目前对云计算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现在云计算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还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2]赵新芬.《典型云计算平台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

作者简介

张蓉,女,汉族,1980年出生,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数学及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基本定义;特点;应用形态;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029-01

1 关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拓展增加的服务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云计算是依赖互联网实现扩展目的而成的一种虚拟化资源的目标。它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使用模式。它通过网络来将这种虚拟化的资源得到扩展使用。有专家学者把计算所应有的功能看成是能在互联网上交易流通的商品,顾名思义的解释,云代表局域网络,也代表更为广阔的互联网,很多科学家对于云计算有着迥异的概念解读,使得云计算拥有了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所谓“云计算”是指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把互联网作为其中心,能够给用户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能让互联网的这片“云”成为每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可计算中心。我们可以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逐渐得到更多有关定义的正确认知。

2 关于云计算的5个显著特征

第一个特征――发掘和实践应用证明,云计算的计算功能非常强大。随着因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拓展,许多应用领域对通信和计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机的计算机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通信受到的限制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云计算应运而生,它将很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施调度策略和分工,使得云计算拥有了超级计算机的功能。它的超级计算能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第二个特征――相对于其他存储方式看,云计算的存储数据更为安全可靠。信息存储中心通过制定特有的严格的云计算限定管理权限,使很多不安全因素被拒之门外,用户可以在放心的前提下使用云计算提供的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

第三个特征――以虚拟化表现形式出现。云计算技术在运作过程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硬件都被虚拟,这就使可选择变化的信息资源来按需使用成为可能,IT技术的基础结构更利于信息资源的不同选择和使用。

第四个特征――将使用成本缩小到尽可能小的状态,而后是放大服务功能。有专家学者评价称之为“最小的代价,最优的服务”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常规情况下每一个用户都需要不一定相同或的资源,云计算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可以说正是这样的特征使得云计算成为拓展服务功能和需要的最佳选择,也是消除用户对电脑软件不支持带来的麻烦。原因是在“云端”,也就是云计算服务中心有大量的专业人员对软件和系统做维护升级服务,因此,用户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得到充分的服务。

第五个特征――减少无客户端资源。云计算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直接和间接关联的包括商业的推广部署、软件开发和后续的交付运行使用,云计算所拥有的虚拟化、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用户网上支付少量费用二获取服务内容的重要载体,无需用户再建立客户端,这是网络资源简洁的一种节约方式。

3 云计算的三个主要技术内容概述

第一个技术内容是数据储存。它基于网络的超级计算功能,使它拥有了强大的数据量,在稻莘务器集群中分布储存数据信息,配合加密手段安全性和传输率更高。目前的云计算技术应用费用更低,但却能够实现稳定的数据服务。

第二个技术内容是数据管理。在云计算运行中,首要条件要求是同事同步完成不同的数据计算,信息量非常大,因此它具有的数据管理技术是非常高效的。它依托BIGTABLE以及GOOSE的数据管理技术、基于HADOOP团队的管理模块HBASE,其庞大的数据量轻松解决相关的服务问题。

第三个技术内容是虚拟化。虚拟化指的是在电脑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中构建一个虚拟化层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虚拟化技术资源整合的作用发挥的非常出色,使资源得到最大优化。

4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

第一是分布服务平台。PAAS服务作为分布式平台由开发商提供硬件资源的服务,用户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并通过网络让其它用户共享。PAAS服务还能为个体或群体客户提供研发的中间平台,同时实现应用程序开发、托管等多项功能。

第二是计量服务。所谓IAAS服务是通过将服务器组成“云端”,将其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客户。整合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就完成了虚拟资源的整合过程,让使用数据的用户付费更加方便精确。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4

关键词 云计算;云数据;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007-01

在过去,为了实现更大的范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率的低成本计算,在充分利用网络计算与存储资源的基础上,提出许多类似云计算的模式如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按需计算、互联网计算等的新理念,在这些理念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云计算”概念才被正式提出,因其清晰的商业概念和模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了解,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的普遍称许,成为近几年最具影响的信息技术之一。继亚马逊提出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云计算”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来临,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当前的云计算发展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目前网络的数据数据管理正在向云数据管理技术发展,一个全新的管理研究领域正在形成。本文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云数据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 云计算技术

现代社会每天的信息如海量般涌入,用户对技术及的存储能力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云计算作为一项正在兴起的信息技术,因其改变传统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模式,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出不同的存储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按需分配的能力,用户在体现计算资源时很便捷和自由,同时降低使用硬件和软件采买费用,云计算在面对极大的分布式模块提出了分布式系统和网格计算的新概念,应用的重点在于以巨大的数据存储功能来提高计算的效率,通过以上种种还延展出其他的应用形式。当前的云计算不在仅限于计算这个问题的本身,现在仍需配合其他的成果和技术来提升云技术的基础功能。

云计算以互联网为载体提供平台、软件和基础架构的服务,以虚拟技术为基础,整合可扩展的海量数据、应用、计算、存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协同超级计算模式的运行。目前云计算的概念和分类初步区分,云计算究竟反映怎样的价值更为重要。云计算最核心的是使得计算资源可以实现动态的分配,消费者在无需困扰复杂的技术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使用功能。云计算机构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实现改善业务,降低成本好精简数据等核心价值。云计算的一个重要价值是软硬件需求的按需扩展能力,完全脱离“本地”计算、数据资源的云计算只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考虑到私有云、遗留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云计算具有整合资源按需扩展方面的特殊意义。云计算在传统电信增值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开拓和延伸,给互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技术基础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成本,用户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业务的发展。云计算将大量计算分布在分布式计算机之上,数据中心运行更接近互联网的运行模式,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转换相关资源,并有效实现和促进企业的管理。云计算因宽带接入、按需服务、虚拟化资源池等特点,对当前的信息技术系统带来巨大的有挑战和风险,对未来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2 云数据管理技术

云数据管理系统基础理论建设日渐成熟和完善,但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境,云计算搭建平台用户数据的分隔问题,在数据因为意外丢失时怎样高效修复和恢复的技术,在应对完全认证和外部审计时云数据体现出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云计算支持传统网路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云数据管理方式的变换方面研究,将原有的数据库查询功能增强,目前在研究领域运用S3、HDFS、GFS等文件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云计算中大量的数据集合问题,对于云端出现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解读,结构化数据管理在依靠专门数据管理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相类似于一方负责文件组织一方负责数据管理,云数据管理应该着眼于云计算中大量数据精准定位和数据集合的高效管理,只有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不断海量的信息冲击。

谷歌目前运用BigTable作为有效管理大规模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在继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后,云数据管理系统成为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云数据管理技术大规模、结构化、分布式等特点出发,把BigTable等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演化系统界定为云数据管理系统,它在应用上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模型,提供高效的数据读取率,但是不完全支持关系数据结构。为了实现原有数据系统的逐渐丰富化和多元化,不断提高查询的功能和索引功能,云数据服务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方面亟待提高。我们相信在技术的创新与变革过程中,厚重的沉淀一定会提供更多的支撑力,随着人们的认知的提升和普遍接受认知性的提高,社会的大量信息化的冲击下,云数据的管理技术也越来越赢得普遍的关注,我们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在应对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云数据管理系统从全新的视角阐释了数据处理的问题,从更深的层面对数据额的处理问题给与一定的关注和理解。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现在出现越来越多新的数据管理技术,导致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不断在变换。

总之,目前云计算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数据密集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云计算技术还未形成一定的系统和标准,云计算的平台搭建成功后承载了很多用户,但云计算技术仍面临数据安全、服务质量和行业标准等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云数据管理技术出现了一些管理平台和应用实例,随着目前科技的发展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在逐渐推进云数据管理技术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应对大量信息的冲击下感到一定的困难,依靠云数据管理技术增加对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正伟,文中领,张海涛.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1).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 全业务运营 IaaS PaaS SDA

1 前言

2008年以来,中国电信业在重组后正式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各运营商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向全业务运营方向演进。在全业务运营的竞争环境中,服务类型不再成为各运营商的优势或壁垒,快速地提供业务、个性化的服务、差异化的运营和精确化的管理将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以往的业务网络架构来说,投资和管理费用随着业务系统规模扩张而增加,业务能力开放性和重用性很差,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并影响产品推出的周期;而且业务网络难以提供融合业务,不适应全业务的运营需求。中国移动在各运营商中率先SDA(Service Delivery Architecture)业务网架构,部分解决了现有平台定位、能力开放、统一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但缺乏基于SDA业务网提供融合业务的建设指导。

云计算概念是2009年IT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业界各方纷纷提出各自对云计算概念的理解以及各自的云计算产品。所谓云计算,并不是一种技术,它是一种资源交付、使用模式和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数据和IT资源以服务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同时,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用户使用。

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云服务为基于云计算的IDC和企业数据中心应用,本文尝试从云计算模式及服务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移动的全业务运营为背景,分析云服务与全业务网络需求的共性,说明基于云计算构建的全业务网络同样是一种成功应用。

2 云计算的架构

2.1 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架构包括基础架构和服务架构,基础云架构提供一个能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的云平台,而服务云架构在基础云架构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云服务。这两个架构又可以合并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基础云架构通过硬件设备资源虚拟化、软件版本标准化、管理自动化、服务流程一体化等手段来进行构建,为各类客户(即服务申请者)以一定的服务水平提供服务。基础云架构又包含四个子层:灵活的基础架构、企业云计算管理平台、端到端服务请求管理平台以及服务为中心IT管治。

灵活的基础架构由服务器池、存储资源池、SAN、网络等基础资源组成,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设备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动态调配;云计算管理平台负责执行IT资源的自动分配、回收和管理,实现资源的自动部署与管理;服务请求平台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管理,通过工作流引擎来协调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此外,为了实现云计算平台的规范管理,必须为云计算平台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规则。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划分方法较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纳为三类基本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包括存储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

基础设施即服务:即IaaS,是一种将存储和计算能力等基础IT资源作为标准化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的手段。各种基础IT资源和其他系统协作(例如通过虚拟化技术)处理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

平台即服务:即PaaS,是对开发环境抽象的封装和对有效服务负载的封装。PaaS服务可以提供极大的灵活性,但可能会受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能力的制约。

软件即服务:即SaaS,其特色是包含一个通过多重租用(Multitenancy)根据需要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的完整应用程序。所谓“多重租用”是指运行于基础层基础设施上的平台层软件实例,可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

2.2 云计算相关技术

云计算平台的特征包括:网络变化的快速收敛、故障自愈合、多用户使用、虚拟化、线性扩展、资源监控和测量、资源注册和发现。与云计算相关的技术有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虚拟化、集群、网格、并行处理和分布处理、自动化技术、监控技术等;另一类就是SOA和SaaS,SOA是一种架构模式,SaaS是一种服务模式。对于基础层,实现技术包括虚拟化、服务器集群、网格计算等技术,基础层可以提供IaaS服务;对于平台层,以SOA方法为主,不同的体系架构具体由不同的技术来实现(Web Services、ESB等),平台层可以提供PaaS服务;对于应用层,才是真正的SaaS模式,而在IaaS层和PaaS层的具体应用中,也是借用SaaS服务模式。

3 全业务网络功能框架

3.1 全业务运营对业务网络的要求

成功实现全业务运营,“融合”至关重要。融合就是提供融合的业务和服务,使用户获得良好的、统一的全业务体验。用户既可以在多样化的终端和工作、生活模式中自由选择,也可以灵活运用无线或者有线的接入手段获得各项业务。

业务网络是支撑运营商综合信息服务转型的关键,也是提供融合业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业务网络可以直接提供核心应用,也可以开放业务能力,供自营或者第三方应用调用。业务网络设计应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遵循统一、开放、水平、融合这四条原则。

3.2 全业务网功能框架

提供融合的业务就是使业务平台能够对不同的业务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的组合、关联和嵌入,从而形成新的业务产品。业务网络还能对用户的属性进行集中的管理,把用户对各种通信手段的标识进行关联和处理,以达到提供融合业务能力的目的,并方便用户的使用。

下面将以中国移动的业务网络为例分析业务网络的功能架构。中国移动SDA业务网引入水平式架构,定义了清晰的架构模型。明确了各业务平台定位,标准化系统间接口,梳理了业务运营和管理流程,体现了业务网架构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统一”、“开放”、“水平”原则。不过目前中国移动业务网的业务提供能力有限,缺乏整体性的能力、申请和调度功能架构,并且主要针对移动网络。如何将现有的固网业务融合到SDA目标架构中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SDA业务网目标架构如图2所示:

SDA目标架构包括“三层三域”的完整体系,“三层”主要包括各种增值业务平台,“三域”主要包括业务控制(DSMP与VGOP)与运营支撑(BSS/OSS等)平台。

OSE是业界普遍认可的开放业务环境框架,它提供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结构给应用开发者,将OMA业务能力向更好的集成结构移植。PARLAY定义了3GPP业务体系架构中的业务接口标准,为3GPP中的各种业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API接口。OSE与PARLAY/OSA结合的产物是PIOSE,它提供了一套业务能力 、调度、申请的开放架构,如图3所示。PIOSE提供了IO、IO+P、11、12四类接。

OMAE提出OSE与IMS融合的业务网架构,随着OSE与PARLAY的融合,本文结合SDA架构,提出基于IMS与PIOSE的全业务网功能框架,如图4所示。根据SDA的“三层”概念,仍然可以把全业务网络细分为三个子层,即业务应用层、业务能力层和业务接入层。其中业务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平台,为业务系统提供承载。业务接入层提供统一的业务接口平台,为应用层提供调用接口,为能力层提供接口,并对接口调用及进行鉴权控制等。在PIOSE架构中,Web Services技术仅作为Parlay X的绑定实现技术,而在全业务网功能框架中,Web Services技术将作为所有业务引擎绑定实现技术,为构建统一的业务环境奠定基础。

业务能力层提供的能力将更加丰富,它包括:(1)OSE以及PARLAY中的各种业务资源,包括PoC、IM、MMS、SMS、Browser、Location等;(2)IMS业务资源,包括Messaging、Conference等;(3)其他非OMA业务资源,例如流媒体业务、MBMS以及应用层开放的业务等。

全业务网功能框架整合了OMA、PARLAY以及IMS的业务能力,从而构建起了一整套融合的业务网络体系。

4 云计算应用

云计算强调各种资源的共享和随需分配,云计算架构由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构成;SDA架构(与全业务网功能架构一致)强调业务能力的开放和服务的快速交付,由应用层、业务能力层和业务接入层组成。SDA架构的各层强调的平台和能力,在实现上都是逻辑的概念,因此SDA架构的三层实际只对应于云计算架构的平台层(即逻辑实现层),SDA架构中缺乏基础层和应用层(虽然SDA也存在应用层,但更关注应用层的平台和能力,而非应用层上的应用本身)。将云计算模式融入到全业务网,将全面拓展全业务网架构,并丰富全业务网的内涵。

基于云计算的全业务网架构仍然参照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三层设计思路,目标架构如图5所示:

(1)基础层

提供基础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动态配置、资源管理与流程管理等功能,可以为各类平台(包括能力层平台、接入层平台和应用层平台等)提供服务。它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全业务网基础层的IT资源。除服务器和存储整合之外,虚拟化整合系统架构、应用程序基础设施、数据和数据库、接口、网络、桌面系统甚至业务流程,因而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流程管理包括业务流程和策略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主要用于指导业务流程创建,调用服务;策略流程管理用于调度平台资源,实现安全性和QoS。虽然流程组织体现在业务网络的各个层次,但是流程管理仍属于云计算平台的一个基础功能,因此本文将流程管理定位于基础层功能。

(2)平台层

提供各种平台能力,按照全业务网功能需求,采用基于SOA的方法重构全业务网功能框架,整合各种平台能力,实现平台能力的、申请和调用等功能。

基于云计算的全业务网架构在平台层采用SOA的架构方法,将现有SDA的控制域融合为服务能力的注册平台,其它平台围绕注册平台实现能力的和调用,将重点转移至平台之间的业务逻辑处理。在基于云计算的全业务网架构中,服务请求者/提供者并不直接与注册平台进行消息传递,而是通过统一接口平台(即现有SDA接入层)转接。这种方式便于实现访问控制与流程控制等功能。

在全业务网架构中继续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将不同的业务能力构造成SOA中的服务。SQA服务不限于各种具体的业务功能模块,还包括数据、统一的业务控制和触发机制以及基本管理功能和基本运营支撑功能等,通过向SDA的展现域与支撑域开放Web Services接口,将促进整个SDA网络向SOA方向的演进。

SOA的服务包括两种类型:①公共服务:包括鉴权、认证、计费、用户管理、公共数据库、公共操作维护、统一控制等,由全业务网架构平台层的注册平台来承载公共服务能力,并向公共服务引擎开放Web Services接口。②专业业务能力:实现某种特定的业务特征,包括OSE以及PARLAY中的各种业务能力、IMS定义的各种业务能力以及其它非OMA业务的业务能力,不同的业务能力由不同的平台承载,并通过各自的业务引擎向注册平台其业务能力。Web Services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并不标准化执行平台,而是标准化互操作消息机制,任何一个平台既可作为服务请求者申请其它业务能力,也可以作为服务提供者自身的业务能力。

(3)应用层

提供SaaS服务,将最终应用提供给用户,根据用户需求将平台层中的各种业务系统提供的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全业务网架构应用层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快速地提供融合应用。

云计算基础概念范文6

“软件定义”是情理之中

随着SDN/SDS(软件定义存储)/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概念的出现和流行,“软件定义”日益成为IT业界的热词。提出“软件定义”这一概念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周一平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IT解决了许多业务上的问题,却在自身基础架构和基础部件的自动化建设上发展缓慢,从计算、存储、网络到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几乎都采用落后的人工管理的模式。“云计算和以服务交付的新业务模式要求IT的硬件及架构更智能,要求上层应用软件同基础架构的联系更紧密。动态的、自管理的基础架构资源一定是靠软件才能得以实现的。因此,‘软件定义’是IT发展的必然结果。”周一平表示。

软件定义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它将使软件同硬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很多基于硬件平台实现的功能将会通过软件达成。硬件本身的设计也会因为“软件定义”而变得简单,硬件资源更容易被监测和控制。“软件定义IT将会把硬件同软件的融合、业务应用同IT的融合推向新的高度。”周一平表示。

在“软件定义”的时代,软件发挥的作用已远远不是计算机算法的实现,企业业务管理以及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周一平告诉记者:“软件将为业务借助IT搭建创新的舞台,将IT从静态运行的平台孤岛转向协同的、融合的、共享的平台。特别是对于传统的硬件基础设施而言,它进入一个全新的分布式处理时代,软件将使硬件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同工作得以实现。”

融合设计体现价值

“对于富士通而言,软件定义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软件定义时代,客户很容易接受具有资源管理自动化功能的硬件产品。但是我们也看到,软件定义目前还处在无统一标准的状况,这对IT厂商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周一平表示。

软件定义是随着云计算, 分布式处理和动态架构的发展而出现,它同时也促进了IT同业务应用的进一步的融合。软件定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IT基础架构的设计以及业务同基础架构的融合设计来充分体现软件定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优势。如果软件定义脱离了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基础架构,其存在的价值会大大降低。在应用和服务交付模式方面,周一平认为公有云的服务项目将会进一步增加,但对企业来说,私有云还是它们的首选。混合云将帮助企业从使用公有云的某些服务向借助公有云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