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1

一、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1.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理清两个思路: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不仅要理清课文思路,更重要的是设法把自己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也就是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第一、要重视导语、结束语的设计。一堂课开头几分钟导语很重要,好的导语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课就掀起一个小。第二、要选好突破口,选取课文中关键性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

2.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如每堂课可以拿出五分钟开设“每课一成语”、“每堂一首诗”等栏目;还可以采取:①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输送新鲜“血液”。②注入新观点、介绍新成果。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紧扣课文作引申、补充介绍相关时文佳作,如选取《现代毛遂――自辞》、《当代伯乐――改相马为塞马》等富于时代气息的新作让学生既拓宽视野又产生课外阅读兴趣。

3.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坚持“授人以渔”相机把各种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鼓励他们不迷信课本和教师,勇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过程,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主要是提高具体思维、联系思维和多角度思维水平。如对鲁迅《祝福》的题目进行思考:为什么不以“祥林嫂的故事”为题而以“祝福”为题?这就是对具体问题具体思考。如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的理解,就不能只从文中找答案,而须联系作品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思想态度。多角度思维指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如司马迁《鸿门宴》中写刘邦,从政治家角度看他是一个有谋略、善决断之人,但如果从争夺天下的一代枭雄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有野心、善权术的人。

5.培养自学能力,引入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疑问自主选择研究,从被动吸收发展为主动探索。同时还要发挥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整合性即: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述三个重要环节,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为此开展课题学习活动,如由教师抛出一个内涵较大的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学习方式对文章作深层解读,最终产生学习成果――课题报告。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心理轨迹和理论框架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对语文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应用和巩固的心理流向。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确定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心理轨迹和心理框架。

1.感知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激发

应把握好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利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给学生提供心理驱动力。如一方面使开讲艺术达到陌生化,即将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转化为陌生对象,使学生感到新鲜并快速集中自己的审美注意;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的期待欲。

2.理解过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情感体验能力即学生与阅读内容实现交流与共鸣;二是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所评价的情感反应。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春”中的瑰丽景致、《沁园春・雪》中的雄奇风光、心心相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这些形象无一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想象,呈现出生命的美与活力,已成为令学生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情感需要开展教学,既能产生课堂吸引力也为课后学习储蓄驱动力。

3.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现代教学理论特别重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倾向,对这种活动与倾向教师应善于正确引导,创设一个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环境,实现多种心理特征的良好组合。如对《西地平线上》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①引导学生发散性解读:让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话对自己体验过的“三次落日”进行概括描述,并自主解读课文,抓住景物描写和史实内容等多角度理清线索。②让学生观察“三次落日”画面视频,要求学生迅速抓住画面特点和内容,然后结合课文相应语段和所观画面的记忆创造性地复绘画面。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2

(一)传统的教学措施与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认字、背书,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在于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能力应用与实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措施与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对字词的拼写,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这些书面中的死知识,然后应付完考试即可,完全没有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限制了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真正发展。

(二)传统的教学措施与学生之间的生活联系非常淡薄

语文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应当是非常紧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加深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地保证教学质量。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措施下,教师很少会考虑到这一点,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完全削弱了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中的生活特性。由于教学与学生之间的生活联系非常淡薄,所以就极大地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升。

(三)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处理不得当

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应当是以学生为主的,或者说是完全平等的,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教学之间应当存在一种水平的沟通交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措施下,教师完全占据的是霸权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被极大地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途径,往往都是教师说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做,基本上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愿的途径,这极大地打压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氛围,严重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措施改革途径

(一)尊重小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特点

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措施,首先就是教师要学会尊重小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特点,将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当中的绝对主体,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比如,教师在课堂导入的阶段,可以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内容作为牵引,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找准切入点,带学生进入教学内容。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会集中起来,相比于强行扭转其行为来说,学生的能动性能高,这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语文读物,一方面拓宽其知识接受范围,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进行语文知识能力应用实践,并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调整授课策略

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授课方式的不断优化与创新,时刻保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首先,在课前备课阶段,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偏好和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其次,在教学阶段教师要重视授课方法的优化与选择加小组教学、游戏教学、儿歌教学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更多展示个性和表现的空间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一首麻字歌:“一点一横长,一撇下西洋,西洋两棵树,搓绳数它强。”和一首差字歌:“歪羊尾会做工,学习成绩真不行。”让学生很容易记住了两个字的拼写而且不容易遗忘。

(三)让学生掌握教学主动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知识偏好、学习态度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难以满足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有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才能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生字、生词的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单纯对学生进行一遍遍的听写是不合理的,应当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中的难点然后按照相关标准把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新一轮的复习和记忆再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自测题,在小组内部实现自我检测与自我提升,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加大对学生语文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分析与评价;农村;初中语文;情感渗透;探究与讨论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环境比较差,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缺陷。本文主要结合这些问题与现状,对其情感的自身渗透进行简单评析。

在现阶段的所有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书本教材以及教师和学生是当前认知系统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当然同时也在教学过中将其情感现象充分体现出来的三个主要源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时,应重视好这三个主要源点。

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课堂教学,它也是学生们内心世界中的精神家园。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会读到一些优美又蕴含深意的词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将教材的内容死板、单调地讲述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自己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去真切地感受到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真、美、善。另外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所蕴藏的感情激流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真实的感知和体验。

一、借助于书本中所潜藏的种种情感因素,实现以情导情

应该说,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已经成为启迪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有利工具。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教材中所有的作品全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结晶,所以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例如老舍先生的名作《济南的冬天》所流露出的那种心情淑雅的动人之情;《社戏》所体现出的那种童年欢乐之情。当前的语文教,内容极为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应教学时,去应用这些感情极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在引领学生对其认知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地去领会其中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

二、教师应在教学时,赋予一定感情,实现以情育情

在当前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手段,来不断地丰富学生自我内心世界中的情感。

1.以境生情

应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在教学时应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手段,努力地营造一种适宜的教学情境。比如冬天下雪时,教师依据实际教学进度,来学一下有关于雪地文章,像《沁园春·雪》。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为形象地感受其中所描写的内容,同时也能身临奇境地感受文章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澎湃之情。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主动地去创设一种适宜的教学情境,像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放一些有关苏州园林的照片以及视频来让学生感受,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自身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热情。

2.朗读现情

教师在进行文章范读时,应依据文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情感变化来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语速以及情感变化。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知道在阅读文章时,该用怎样的情感。比如朗读《珍珠鸟》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个平缓的速度,并用轻松欢快的感情朗读下去。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内心的情感。

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生怎样去认字,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来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将语文教学赋予一定情感,实现情感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发光.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教育革新,2009(10).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教师往往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很少自主阅读,阅读教学被上成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分析式教学。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增强阅读效果。

一、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让学生很好地进行阅读,我们应该先让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多数是无法明白这些意义的。在进行阅读课程教学之前,应该先进行阅读重要性理念的普及工作,才能在此更好地开展阅读工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比较简单,多数浅显易懂,即使一些有难度的文章,经过多次的阅读后也会对其有细致的了解。因此我们要大力支持学生的阅读工作,在阅读过程中不仅限于理解文章,还应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阅读的展开需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才能把阅读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阅读效果会更好,兴趣也将更浓厚,阅读才能更长久地坚持下去,长此以往,语文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提高。我们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可以在阅读之前适当提出些问题,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阅读,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比较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将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通过诸如这样的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对阅读的兴趣,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一步提高。

二、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深度的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展开主动阅读,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无效教学,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提问的方法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帮助学生不断探寻,进而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以下方面:(1)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选在学生思维关键处提问,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拨云见日,忌不分主次、满堂乱问。(2)提问要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简单的“是不是”的提问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必须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最好是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3)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阅读不仅要回答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生自主提问、自我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材,敢于挑战,善于质疑,勇敢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阅读推向,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成效,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讲究口语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四、体现学生阅读的独特性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而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上,让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思路以固定的模式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标准化,是教师所预想的教参的标准答案。这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无法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为此我们要从预设走向生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这就需要广大教师首先打破视教材为经典与权威的教学观,具有批判精神,更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挑战,为学生创设情境,还原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才能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及基本理解、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看,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实现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教育工作者应从小学生天性与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能力层次及知识构成,对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将学生性格中的劣势转化为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争取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为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兴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周刊,2015.3.

[2]贾清.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实现个性化阅读.学周刊,2015.1.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5

职校语文;课程整合;选修课;新教学模式

一、职高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从教材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职高语文教材均与普高教材极为相似,只是每册课文篇数略少于普高教材。然而从学生情况与培养目标看,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应有本质的不同。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业水平普遍低于普通高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有许多学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受到挫折而进入职业高中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很差,许多应在小学阶段解决的问题都未能解决,如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汉字书写的笔顺等学生都未能正确掌握。所以职高语文教科书虽然在近几年已经有过几次更新,但还是不能完全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职业高中的要求。我认为职高语文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无疑应当是“应用”,这是由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决定的。让这些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的职高学生学习与普高生基本相同的教材、做类似的练习题是不合适的。当然,职高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语言交际训练、应用文写作等内容,这些都是很实用的,但问题是这些较为实用的内容只是点缀,远未上升到主角的地位。而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基本上就是围绕教材实行全必修和全统一,强求一律,这样也不符合职高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对教材内容的更新及语文课堂的重新整合就显得极为迫切。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问题的根本解决就要注重教材内容编排的合理性,要注重语文课的合理整合,职高语文教学应该分为基础语文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两部分。

从基础性和实用性出发,基础语文教学可以分成四大块:书法、口语训练、写作与阅读。可编成单一项目训练的教材,各学校可根据所开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如文秘专业可把书法与写作作为主修课,把口语训练作为辅修课;旅游专业可把口语训练、阅读作为主修课,书法作为辅修课。至于每本教材的内容也可分类编排,供不同的专业选用。如《写作》教材可分散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大类,一个大类中可再分成不同小类的单元。如应用文写作中可有书信单元、文书公文单元、产品说明书单元等。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教学时可有所侧重,旅游专业可把散文单元作为重点,文秘专业可把文书公文单元作为重点,营销专业、服装专业可把产品说明书单元作为重点。这样,有的放矢的学习要比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学与普高大同小异的教材,都做与普高基本相同的练习要好得多。

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及个性特长,体现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多样性,使教学内容结构趋向合理的课程。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审美素养,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使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

为了解职高学生和教师对职业中学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总的调查统计情况来看,师生对选修课的要求和选择既有较多的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各自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强调客观和理性,学生则凸现感情和个性。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大多是那些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深化主课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如中华诗词欣赏与创作、古文学鉴析、演讲与口才、影视艺术鉴赏等课程。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选修课,虽未加以排斥,但选择明显较少。比较起来,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则呈现着注重情感,讲求个性等特点。作为学习者,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选择时他们个人的意向和愿望都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与教师的选择区别是,学生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有较高的热情,如港台文学、网络文学、科幻小说等都受到了学生们的重视。

三、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语文学科的考核形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趣味教学

一、趣味与激励

新课标中提及“教师要不断努力才能跟进现代课程改革的步伐,改进观念,继续学习,丰富知识,加强自身素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常被教师所忽略。 然而学生中常出现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往往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的偏向于自己所授的那门课,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于学生对教师印象的好坏。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手好字、一种儒雅的风度方可深深地吸引对审美已有自己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之情,因为崇拜所以会努力去学甚至是模仿,自然而然的,学生便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简而言之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要无时无刻的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方可使一位语文教师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其就是最直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的动力。

二、母语激励方案

新课程规定出积极培养学生的热爱我国母语情怀,在以往的学语文教学中并未重视到这一点。由于很多教师认为中学生已长大成熟了,不需参照教育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即没必要对其展开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而实际中,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初学的语文教师也时常为学生在默写及作文中频繁出现的错别字产生不解,尤其是中考中的辨别错字题,通常得高分的几率是很低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重视对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进行培养教导。采用课余时间,出示一些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辨字组词的能力,如文字接龙游戏、咬文嚼字活动、纠错能力大比拼及成语故事赛讲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促使学生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追根究底习惯,进而最大程度上降低错字率。此外,我国的文字都代表着古代历史文化。积极培养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探索兴趣,从学习的文字中,感受我们的祖先造字的伟大及神奇。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组织的趣味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欲望及表达能力,推动新课程精神的实施与发扬。

三、情景意境模式

采用对白及采访等措施,创设课文意境,模拟相近的情景,由学生自主选定喜爱的角色,亲身体会、感染促进兴趣的增生。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文章时,可创设角色对白,借助课文中父亲与我的对话,感染学生为学生的思想上一堂教育意义深远的情景课。

教师需积极挖掘课堂教材中的丰富内涵,整理清晰课文涵括的科技、地理、历史及人文等方面材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创新设计思路,促使其与课文内容相连接,为学生、课堂教学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保障学生轻松在情景中受到教育接受熏陶。

四、行为激励措施

运用设置疑问、出题等方式,组织一些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人类的语言》这一课程时,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出各地方的通俗语言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进行采访等,深刻体会课文的韵意,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课文语言的内涵。

五、双关类比方法

主抓课文内容情景模式的基础上,也不可忽略与之外部相关的资源展开合理的提炼,巧妙的诱发学生的联想空间与推论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合理的运用可创造出强大的教学倡导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进而增强中学语文的学习效率。如学习《孔乙己》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深情的深入其中,酝酿沉痛的情绪声情并茂的朗诵:“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朗诵完便轻缓的拭去黑板上醒目的课题:孔乙己。一系列动作不仅创造性的营造出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最主要的是通过艺术的启发带动学生对孔乙己这一悲惨命运的发出联想与补充。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取趣味教学措施,使之融会贯通、行之有效。在进行语文趣味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积极探索开发。

参考文献:

[1]陈延玲.关于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6).

[2]张秋丽.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11(15).

[3]唐弘毅.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J].新课程(上).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