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3-02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侧重的是对学生基础语言认知能力和语文欣赏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们需要在语文教师的系统教学中,逐步学习高中阶段的各类语文知识点,包括对散文、说明文、诗歌等类文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和意义情感的欣赏。

语文教师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会在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料,指导学生对语文文化常识的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善课堂教学的形式,在调动语文课堂教学范围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改变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态度,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考虑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巧妙结合,并借助外在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资源,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积累,笔者认为,针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1.以课本教材内容的教学促进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安排,语文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课文中字词、语句的梳理和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赏析课文中的相关主旨和意蕴。学生们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指导下,一方面会不断拓展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文本解读的能力。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时进行语文课文的教学,指导学生们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每位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既可以体会到作家对各类文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综合把握。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人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时,针对单元中的《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四首诗歌,语文教师除了向学生们讲解现代诗歌的不同派别特征和风格,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们深入诗歌内容,学习和了解诗歌中的各个意象涵义以及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以及音乐美,感受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特征。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本教材内容的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文本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阅资料达到对课文背景和内容的简单了解。与传统的单一教学不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到所学课文中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及作品的写作风格,并对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做出标记。最后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文中细节问题的疑问或思考。这是对教师课堂教材教学内容的细化和延伸,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实现了集思广益,调动学生解读文本的自学能力。

2.利用语文写作教学锻炼学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高中生在教师的教材内容的教学指导下,往往会了解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文体风格和作家写作范式。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调动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外,还可以通过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从而推动他们语文综合修养的提高。针对高中生的语文写作教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实施。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们讲解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要求、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只有在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会在将来的高考中避免达不到要求而造成作文走题或跑题的写作失误。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写作的伊始,指导学生明确了解高考作文的写作范式,在字数、错别字、文体以及主题方面尽量达到标准。

其次,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语文写作训练,在高中阶段进行写作的时候,往往是对作文思想和表达方式的拓展和升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做好引导和批改建议的工作。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作文任务,鼓励学生阅读和学习优秀作家的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构思和创作能力,做好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形式的语文写作。这种类型的写作教学,既能丰富和深化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学生对语文写作创作的兴趣。

3.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除了上述教材内容的教学和语文写作的教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丰富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率,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鼓励有不同兴趣的学生投入到校内或校外的语文活动中,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既是对学生专业兴趣的调动和锻炼,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例如,书法类比较优秀或擅长的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参与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并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层面的书法写作特色,从而激励自己的书法写作向着更加完善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语文写作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并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写作朋友,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语文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语文辩论类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到丰富的中国和外国的语文常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语文修养。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2

怎样做好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呢?

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作好衔接的准备工作。现行初中新编教材系统安排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阶段性目标,总共五大项四十个语文活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课标还专门介绍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高一教师应将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结合高中教材分项列出对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序列,恰当安排衔接计划。例如高中教材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 “语文必修一”至“语文必修五”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等方面比较均衡地发展,为以后有选择地学习打下基础。与此对应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但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其中综合性学习属于学习方式,与前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在一个层面,在现阶段特别需要予以重视,所以把它专门列出,加以强调。

这样把高、初中有关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衔接自然,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着眼基础,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好基础知识的衔接。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指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高中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诗歌、实用文等文体,能与之对应衔接的有初中的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与之对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初中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每一种文体文章的特点和阅读的规律。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学生独立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路,明确中心意思,领会写作意图,评价内容和写法。由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经互相研讨,以谋求结论。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教会方法,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下结论,如有不妥,教师纠正。

事实证明,初中教材的一些基础知识,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等局限,学生未必完全明白,进入高中后要求学生回过头认真研读,居高临下,融会贯通,定有新的收获。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能力。分析、综合是思维的过程,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培养概括力又是语文能力的基矗在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说和写要有明确的中心,听和读要了解其说和写的意图,这种表明自己的观点,明确对方的意图,都必须概括。只有概括,才能见物知类,触类旁通,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另外,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思维品质。即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比如对词语的深刻理解就要注意语境,离开语境理解词语,就是静止的、简单的、表层次的,注意语境的多方面因素,才能理解到词语是动态的、综合多种因素的、深层次的。在这样的分析、综合过程中,也就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的能力也就有综合性。再如在阅读课文方面,初中只要求“感知”课文内容,即对课文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而高中则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就是要占有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方法等。这种从“感知”课文内容到“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过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由经验型到理论型的轨迹。高中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做得好,这个转变就好,对教学就有利。高中阶段的练习中的问答题,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要想作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来,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如果重视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训练,也是可以逐步培养的。首先进行分析,认准解题方向,根据要求提出答案的要点,对要点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后,理清答案的思路,最后组织语句作出解答。这个答题过程的分解,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了概括能力,提高了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科学发展观 两个“创新”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①。因此,农村高中要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语文教学工作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认真分析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环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一、目前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环境分析

创新语文教学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实现语文教学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形势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其中必然也会遇到很多阻力。这些阻力有些是由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造成的,也有些是由教育者自身原因造成的。全面分析语文教学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阻抗因素,才能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实践中的种种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存在一些非常有利的因素,全面分析这些有利因素将使教育者有信心解决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一)阻抗性因素。

1.传统说教方式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不知疲倦”地给学生“灌”知识,希望学生成为语文科目的“图书馆”,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完全无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教师无需顾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缺乏人文关怀意识。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2.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我国教育科研人员工作过于专业化,很多仅从事语文科研但不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机构过于机关化,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单纯强调和追求语文教学的规范性,他们不注意发现和解决农村语文教学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阅读资源匮乏、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偏差等。一些研究人员仅热衷于理论之争、概念之争,甚至追求在理论上标新立异,从而使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新概念、新观点层出不穷,但真正适应农村语文教学的措施和方法却寥寥无几。

3.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考试。在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制度下,教师也“无奈”地投入“考试大战”中。语文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在课文教学中,往往重视古文教学,轻视现代文阅读,漠视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感受;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重视背诵、仿写范文,轻视观察、实践生活,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兴趣。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4.语文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自身原因是制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很多教师科学发展观念落后、理论水平较低、工作方式单一,这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实践科学发展观。

教师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少数教师采用“牧羊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先明确几个目标、设计几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把学习过程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而不重视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发展更无从谈起。二是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随意处理教材,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如有关科技题材的霍金的《宇宙的未来》、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等或被删去,或被换掉。处理教材的标准是看该课文能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这与新课程精神相悖。

5.错误思想的影响

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错误地认为高中生的语文成绩基本定型,无需扩展学习,学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不如把时间花在其它科目上。殊不知语文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停止积累也就意味着退步。

(二)有利因素。

1.目前社会对科学发展观重视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一时间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在各个普通高中,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教师更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他们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结合普通高中教学实际,重立新的教育理念,思索新的教学方法。

2.年轻教师实验意识强烈

教师是教育改革中的活跃因素,而年轻教师更是教育改革的急先锋和主力军。年轻教师较老一代教师而言,具有更开阔和趋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包容和接受能力更强,实验意识和变革意识也更强。他们的观念更新速度比老一代教师快得多,实践意识强烈。

二、实现两个“创新”,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理论创新: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

语文教学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重新构建其理论体系。要改革语文教学的方法,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主导的语文教学,必须渗透到师生的全部生活之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学,潜移默化,生动活泼,培本固元,夯实根基。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新时期语文教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切实确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就需要确立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接受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并且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为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语文教师可充分发挥主动性,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为中心,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和谐教育思想。语文教学是培养人的工作,其目标应是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尽可能的发展,而非均质同步发展,也不是每位学生的发展面面俱到,而应该是一种能够激发个体学习兴趣和潜能,使每位学生不断产生自我更新的需要,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创造性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实现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创新。目前,语文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两张皮”现象②,缺乏教学的实效性。在和谐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统筹协调学校、教学、课堂、师生等各种内部要素,使之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中。特别要协调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如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匹配,教学资源的相互衔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学生阅读、写作、思维的和谐发展,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查找薄弱环节,确定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完善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点,唤起成功的信心,从而形成一种和谐、友善、融洽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在身心方面得以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方面也得以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二)能力创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丰富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

语文教学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与教师的能力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教学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首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单一、传统的方法也应向多样化、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转变,以求得教学的最佳效果。如,适应信息全球化发展需要利用网络教学,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优化信息、网络空间,从而获取新鲜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其次,确定课堂目标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和程序,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目标,甚至更改教学目标。

最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语文教师要处理好若干辩证关系:自主与导引的关系,生活与课堂的关系,超越与守本的关系,认知与情感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不失片面和偏颇。

注 释: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4

如何化解危机,使人类文化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多元化发展与繁荣?最有效的策略应当是交流和沟通,即在全球化趋势观照下增强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理解,使未来的各民族文化既适应全球化交流、汇通的新需要,又发挥自身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创新特色。这一时代的使命必然地落到向来以交流与沟通为“立身之本”的比较文学的肩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关注比较文学的时代使命,并且在为顺应时展的需要而全面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视角开发学科的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因为,“课程资源”的研究将为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普适性添加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应用前景。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还相对粗浅,并且“课程资源”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还是一个较为生疏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更没能成为多数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因此,认真探究“课程资源”开发应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其重大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开发课程资源,意在使课程资源丰富而适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与此同时,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很显然的,该课程目标一经实现,便意味着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素养,具有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也因此得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无疑是密切呼应的。据此,可以推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果能以“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引领,开发丰富且适切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能促成课程目标更有效的实现。

三、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必要而可行的

(一)把“比较文学”这一典型的人文学科理念引入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必要和紧迫的

早在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就提交给教育部三条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教学质量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从“二十一世纪人才观”的角度说明了“中小学普及比较文学”的必要性。1998年,教育部下达的有关“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文件中,把“比较文学”列为师范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与此同时,教育部师范司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该包括“比较文学”,即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比较文学”。2001年5月,来自山东省胶洲市第一中学的姜悦亭老师在于潍坊市召开的“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有感于“比较文学”符合全球化新时代的需要,再次呼吁“比较文学”走向中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重视。2002年5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潍坊学院和潍坊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开题会议在潍坊学院召开,从此揭开了“比较文学”走向中学语文特别是高中语文的新篇章。

但时至今日,我们却遗憾地看到,把“比较文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呼声还未能汇聚而成激昂的改革号角,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的探索和实践还相对零散相对肤浅,我们能够查阅、搜索到的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方面的文章实在非常有限,至于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就更少了。这是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

(二)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可行的

“比较文学”是一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融、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做贡献的学科。所以,它以人文关怀为学科宗旨,以开放、前卫、综合、跨越为学科特点,以沟通对话、尊重宽容、互补共建为学科精神,以改善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为学科目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泰斗乐黛云教授认为,从“比较文学”的宗旨和目的上推论,在21世纪,“比较文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的原则,一种人生的态度:它不仅是少数人进行的“高层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应该普及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笔者由此认为,如果能用比较文学的理念来观照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首先将进一步彰显作为21世纪最重要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宗旨、学科特点、学科精神和学科目的;其次将使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更加切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总目标;最后,它将使语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承担起服务时代,推动人类迈向沟通、对话、尊重、宽容、和谐、和平友好的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四、比较文学理念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之探究

(一)正确解读“课程资源”

只有正确解读了“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有可能进一步有效地开发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吴刚平教授在《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一文中,把“课程资源”界定为“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并按其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物质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学校的教材、教师的数量、图书馆、活动场所、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环境等;后者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

(二)建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我们所应关注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开发是“有开发价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这就需要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建立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第一,应通过教育哲学的筛选,使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第二,应通过学习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应通过教学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三)以“人本”理念为引领,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作为新课程的有效建设者和执行者,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而教师本身就是最基本同时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教师首先应该以“人本”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也就是以比较文学的核心理念引领课程改革实践,有效地为学生搭建终身发展所需的实践、体验和创新的平台,并与学生同行在个性发展的精彩过程中。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愿有更多用心于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同行加入讨论,尝试行动,分享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淳.关于比较文学与中学教育的思考,2002

[4].刘献彪,孟宪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002

[5].刘蜀贝.比较文学:语文教学应有的开放视野.北京:人民教育,2003

[6].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7].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北京:教育研究,2001.9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5

一、巧设情境,引进演讲,让学生的表达“活”起来

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不仅表现在书面表达上,更体现在口头表达上,游离中心、缺乏气度、没有“声”势、层次混乱、不够流畅是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尽量多的机会,例如,加强朗读教学,提供发言机会。另一方面,应当创设语文表达活动,强化“表达”训练,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演讲是这种表达活动中一项有效的活动。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情境,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的表达“活”起来。

所谓创设情境,一是结合文本阅读教学,适时选择,组织演讲。例如,我在讲授必修四的第四模块“走进语言现场”时,在预习课文的前提下,我在课堂上先请两个同学演讲《不自由,毋宁死》一个片段,然后让其他同学指出演讲的优缺点,这时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缺点,更应挑选优点加以肯定。这一情境设计,既促进同学研读教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训练演讲技巧,也让学生获得相互评价的机会,改变以往只听老师评价学生的现象。所以这堂课学生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来评价演讲的同学,建议都很中肯。接下来老师与同学一起总结了演讲的特点、要求和注意点,并请同学在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放声自由演讲。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校、班级的活动,确定主题,开展课前五分钟小演讲。轮流进行,阶段评比。不仅评演讲,而且评演讲稿。学生的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都得到训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表达活动。“活跃”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

二、巧择角度,组织讨论,让学生的交流“活”起来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对话交流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学生与教师对话交流,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对话交流最适宜的活动就是讨论活动。如何提高讨论的质量,让学生的交流真正“活”起来呢?首先,抓住学习过程的机遇,选择适当的角度,设计恰当的讨论题,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前的一些讨论通常有以下一些问题,往往是把教师想说的话让学生说出来,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来看,还是灌输式的。换句话说,取消这个讨论,并不影响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这种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学生讨论出的答案往往是限定的,所以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教师要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点拨讨论的角度、讨论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体会讨论交流的收获。

真正的讨论必须是学生产生兴趣具有讨论冲动的一种行为,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一次碰撞。讨论的结论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尤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欣赏角度不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我在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这课时,在简单朗读、想象三次落日的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参考作者的感受,讨论“最喜欢哪一幅景象,为什么喜欢这一幅(切入点可以是背景和观者的感受)”。学生分三组讨论,把讨论的结论写下来。结果学生的讨论出乎意料的精彩,讨论后所形成的文字比起老师逐一分析每一幅画面要美得多,学生真切感受到西部景象的壮美。这种巧择角度的讨论是学生所喜欢的,乐意参与的。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是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这样的讨论也是能够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

三、巧设提问,激发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确实是一门艺术。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就是通过一个个提问来组织教学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此,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提问。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成了无需跳一跳便能摘到的果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堂提问要讲究效益,提问要讲究艺术。怎样让提问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首先,要学会曲问。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学生在思维上拐个弯才能回答上。

其次,问题的提出可以分层次,化难为易。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拐弯甚多,学生不易理解到位,在提问中我们就要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只有教师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学生才能跳起来,摘到成功之果实。做到循序渐进,自己解决疑难。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和建议范文6

一、渗透道德教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叶圣陶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新高中语文课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德育提高到与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自古迄今都是为人师者的天职。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正确观点和态度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砥砺、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思想教育适时、适度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的熏陶,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德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加强对德育的渗透,着力开展抗诱惑力训练。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一般属于心理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道德行为则不然,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往往是要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道德行为是考查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准,它应该是德育的中心。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这是指学生学会面对不同情境、对象等,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道德行为,不然很容易出现“好心办坏事”或是动机正确但效果不好的情况。比如,帮助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时因为方式不当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等。所以,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学校常规和文化习俗,从而能够合情合理地实施道德行为。制造各种让学生获得学习、模仿正确道德行为方式的机会,比如设置一些情境进行讨论或是举行一些典型事例供学生体会、学习,使学生区分不良行为和“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并且正确对待和处理后者。2.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经常出现的,那就可以称之为道德行为习惯了,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说明某种道德要求已经真正在个体身上内化。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有意练习。学生在充分理解道德行为意义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进行有关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2.及时强化。对练习的及时进行强化能明显增强练习效果;3.提供榜样、典型让学生进行模仿。

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建构,习惯包办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按照教师制定的范围进行,告诉学生要做哪些练习,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可以忽略的等等,学生在学习上很被动,学得机械,没有自我的学习意识,过分依赖教师。自主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培养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此,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主体性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获得的,需要学习者建立自己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自己的思维和认识,产生相应的学习情感。教师的教充当了引导、启发和帮助的作用,教要通过学生的学发挥作用,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学习者“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的学习策略,如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总结归纳主要知识等。教师还要协助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外练习等四个环节制定自主学习的进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及时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体会和收获,总结自主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帮助分析思维过程,寻找原因,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例如,课下教师给学生解答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来解答,而是要让学生先讲一下自己对这道题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构筑和谐师生关系

《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说明了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因为对教师的喜欢和认可,进而才愿意学习其所教的学科。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认可教师。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的,只有师生之间友好相处、互尊互敬,才能有共同的目标,才能齐心协力搞好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构筑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情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他才可以教孩子。”教师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对学生的爱应是真挚的,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真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一个鼓励的眼神、点头的肯定、和蔼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都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展现了爱生的一面。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严厉指责,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学生关怀;当学生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有心事时,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善于倾听,进行开导。一个被教师爱的学生,会心情愉快,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