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1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随着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生长与发展的环境日渐复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以前相比更为明显。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需要,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来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科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通过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教学计划之内,通过课堂来开展的正式课程。根据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学习、人格、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训练法等[2]。在课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组织中,可以分为预热过程、教学过程和总结过程三个步骤。预热过程即暖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题并澄清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客观、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引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团体动力学原理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总结过程既是对课堂活动的回顾与检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与展望,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感悟,从而指导实际学习生活[3]。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
2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分为个体咨询与辅导、团体咨询与辅导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近来朋辈辅导也受到重视和推广。
2.1个体咨询与辅导
个体咨询师与辅导是通过咨询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性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一对一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QQ咨询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深入、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来拟定辅导方案,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4]。由于个体咨询与辅导能跟学生一对一,因此个体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导方式。
2.2团体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与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是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团辅人数4-40人不等,其成员可为同专业、同年级或是同部门的学生,并且有相类似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适合团体咨询与辅导的条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相似性,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讨论自己的问题。
2.3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年龄相近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进行心理开导和支持的辅导活动。朋辈辅导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因为朋辈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一员,一般是班级干部或心理委员,他们在寝室、班级活动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对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及早发现、帮助或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朋辈辅导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具有其它咨询辅导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由于同辈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往往能够快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容易形成信任、稳定的咨询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朋辈辅导的实施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只要咨询双方的条件允许,即可实施辅导,个别对话、团体互助、心理沙龙、网络聊天、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都是具有朋辈辅导特点的心理辅导形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其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网络环境中继续延伸,抢占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氛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心理教育网站,生动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此外,运用网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跟踪监控,从而更科学地推进心理教育工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方法,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这种理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获得广泛而普遍的发展,其科技化程度也将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戴兴玉.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实施途径[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259-261.
[3]包海兰.高校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8):4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2
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特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的有效性就越强。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作用。如果心理健康课达到了其目的,则说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也是衡量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就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大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这种学习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把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是苦差事,这种学习是无效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促进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远远没有很好地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建设不完善、教师队伍缺乏、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研究不足。
(一)课程建设不完善
其一,课程重视不够。自1987年起,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国内已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也出版了多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著教材。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发展仍然非常缓慢,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地位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很少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而开设部分课堂的通识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其二,课程管理不到位。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多是选修课,如《社会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等课程,不仅课程名称不相同,教学内容也不具系统性。少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院校,由于课时少,教师传授的课程知识有限,教学内容粗放,更无法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深入展开。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大班教学普遍,有些课堂达到几百人的规模,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队伍缺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它的授课内容、方式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知识储备,并能够在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当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师资的主体并非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和具备学科背景的教师,他们主要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专职辅导员等兼职教师。教师队伍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和推广。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严峻考验。
(三)学生主动性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处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状态。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师生互动不足,教学便变成了知识灌输的过程。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再加上大班教学普遍,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学研究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仅仅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教学忽视了知识更新,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未能从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去研究,更没有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各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专职心理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进行课程教学研究。目前,高校数量有限的专职心理教师担负起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每年还要组织新生普查、高危人群排查转介等事务性工作,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专职心理教师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模式。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是心理健康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真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育方案。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能力,把课程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健全人格的生成,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很多高校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及专业学生,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将该课程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形成规范的教学大纲,并设置适当的课时与学分,对班级人数和教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到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统一、正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要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严重缺乏,是制约心理健康课程正常普遍开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是指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它包括教师的人员配置、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教师培养等。按《建设标准》规定,普通高校按照1:3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很多高校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数量有限的专职心理教师要开展日常的心理筛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日常工作,无暇考虑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改革。同时,心理健康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因此,增加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加强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四)创新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学习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积极心理学模式,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上,应把重点放在普及预防教育上,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断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宜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既需要多媒体教学,又需要开展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指导性,目标要具时效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准备科学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活动教学法;优势;应用;教师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推广心理学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以传统讲授法为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公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是常态,学生人数多,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教与学脱离,影响教学质量。
2、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二级目标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后两个目标只针对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影响,常忽视最重要的一级目标:预防教育,侧重以学生问题行为预防和改正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产生学生共鸣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其目标更注重学生参与与真切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班制教学、教师缺乏活动型体验式教学经验,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脱离。
二、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此目标只有给学生充足自,让其进行充分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才能实现。一方面师生间包容接纳的态度对创设安全探索氛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师生间乐于分享个人体验和感悟,以诚相待,对创设真诚交流氛围十分重要。而活动教学法体验式特点,在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
2、活动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不可或缺
活动教学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成长,此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切身经验的获得,因而最适合选择活动教学法。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制教学,适宜将讲授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特殊性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分为两类:传授性知识和体验性活动。传授性知识教学若只流于表面说理或个案推论,则很难满足心智发达、自我意识和思辨能力相对成熟的大学生的求知需要;体验性活动教学若满足于照搬硬套,则易与学生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而活动教学法是完成体验性活动教学内容的得力方法。
三、活动教学法的应用
活动教学法运用了很多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设定的特别活动,用讨论法进行分享交流、自我反省与觉知,达到个体成长与适应。
根据心理活动目的和操作方法,心理活动可分为三类:暖身活动,心理成长活动及心理训练活动。
暖身活动用来打破人际隔阂,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滚雪球”“大风吹”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前。因其交流分享相对较浅,对参与人数限制宽泛。
心理成长活动通过特别情景使学生进入自我探索和反省,并通过学生间分享加速个人内心感悟和改变,如“价值观拍卖”“我的生命线”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深入一定程度后。因其交流分享较深入,对参与人数有一定限制。
心理训练活动是塑造学生新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调节技巧和素质拓展技术。这些技巧技术经过一定强度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如“自信心提升训练”“放松冥想”等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进而激发其改变的决心和自觉练习的动力。
将活动教学法灵活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合理组织各类型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验。
四、活动教学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教学目标、方法及内容上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上对任课教师能力有特殊要求。
1、将真诚理解学生放在首位
如在讲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一章,大学生对未婚同居现象较敏感,不愿听成人的说教。教师是站在道德立场上劝说还是站在朋友立场上客观分析,消除学生认识上的盲点,信任学生个人选择能力,便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一种现实考验。
2、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活动教学的暖身活动、心理训练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三类活动的操作要领不同。暖身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操作性较强,但过程相对简单,需要教师用愉悦的心情带领学生共同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进行深度自我反思和交流,心理成长活动对学生触动最大、对教师应变和同理心能力要求也最高。其次是就地取材、因势利导、通权达变也是活动教学法达到效果的灵通办法,如要根据教室布置、班级人数及学生组成等灵活选择活动类型。如针对心理健康课作为全校公选课,班级人数多,学生层次差别大,如果在开课早期过多安排自我探索和隐私性较强的活动便不太合适;而对在同一院系、同一年级上课,可充分利用原有班级和谐基础,以组为单位安排有一定深度的心理成长活动,不仅能更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也更能增进原有班级凝聚力。
3、注重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积累
在活动教学方面,每个活动都包涵心理学原理或技术。如,“自我探索之窗”源于精神分析,“情绪调整技巧”从合理情绪疗法变化而来,“制订行动计划”直接取于行为主义疗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熟知三类活动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型活动的理论根据,才能让三种类型活动不拘禁于套路形式,抓住核心。
五、结语
总之,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不怕“麻烦和费事”,真正从教学效果和以学生为本上去认真对待,重视活动教学法,只要用心去尝试,相信肯定能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小明.活动教学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51-54.
[2] 冯莉.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 [J].教育与职业,2013(8)144-145.
[3] 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P95-98.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4
大学生面对包括学习、身体、守纪、就业、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强调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却忽略了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体育的深入了解,人们对体育的社会化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体育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知识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体育实现学生体育锻炼价值的内控化、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可控化、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良性化、学生综合发展的社会化。
因此,学校体育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效缓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促进个性形成和完善个性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传统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间却缺乏有机结合,未能起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知、情、意发展的关注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的学习目标还未明确。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许多研究是仅停留在理论认识、现象分析、经验总结的表层意义上的“见物不见人”的研究。
各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利用体育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存在差距,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将不能很好地得到教育援助,那么当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就可能会遭遇到更为严重的社会排斥。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包括公共体育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军事技能训练、运动会等。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缺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还没有能够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现阶段,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高校体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社会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制,构建体育教育科学化体系,才能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功效。学校体育作为育体和育心的重要载体,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学校首先应科学组织健康积极的体育运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其次,在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对其施以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再次,借助体育固有的特点,可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体育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和体育运动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缩小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学校还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学校体育社会化的节奏,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竞赛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乐于接受体育教育,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从而促成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5
高等教育是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自我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之后,国内很多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推出“以生为本”办学理念。从本源上来看,“以生为本”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生为本”基本内涵就是要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根本教育目的。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另一层含义来看就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的机构,一个学校的办学效果最根本的体现方式就是学生质量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状况,所以我们不能单独的去看某几个或者某部分学生的成长,“以生为本”更多关心的是整体发展、未来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各种问题的指导方针,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成长变化,关爱学生情绪波动,处理学生生活问题等等,都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容。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心理健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实践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通过开展心理训练、心理知识讲座、情景角色扮演、心理课程教学、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心理成长与潜能开发,健全人格,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增强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国范围内各大高等院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负面影响因素逐渐增多且有向大学校园蔓延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说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自我主义、攀比心理等,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所应该做的事情。高等教育不只是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高尚情怀和正确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从表面上看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教育而言,两者需要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中。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多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还比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普遍都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项辅工作,大多数都流于形式,片面的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生存或者说就业技能。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常识,更多的应该是由家庭进行教育,由家长进行监督和批评。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出问题时,高高挂起;一出问题,就召开会议紧急研究”。殊不知,一个人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上几次课,听几次讲座就能够形成转变,就能够重新树立三观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心理健康意识是需要在平时生活中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的。
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主要内容设计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等多项内容,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明确一点是我们想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往有些高校主要是以心理健康基础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起到好的效果。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将其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生所需、学生所求,来逐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还不够具体,导向性不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演化成了心理健康讲座。而且在教育教学形式上依然采取传统灌输式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无味,无法有效调动大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3.3大学“以生为本”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校园环境是关键。高校“以生为本”教育氛围营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效果。但是这种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它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3.3.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被定制为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高校在管理工作上并未足够重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其指导思想就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制约,类似于学生应该享有的权益基本没有过多关注。从现阶段发生在高校内的一系列不和谐事件来看,学校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实质上这就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学校在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上出现严重错误,就像是弹簧,压力越大其反弹力也就越大。
3.3.2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以生为本”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条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的发展主线,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实践主体、发展主体,需要一套科学、规范、合理、人性化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而从现阶段的高校育人模式来看,存在着教职工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和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育人功能统筹协调不够的问题,没有形成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即教学岗位教师的“教”和非教学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相脱离,没有将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全员育人工作需要有规范、科学的制度来保障,更需要从组织管理、人力财务方面来提供保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3.3.3师德建设有待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达到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尽心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教师受到了越来越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高校教师在价值取向上有偏失,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得失,没有将“学生至上,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提到一定高度。在依然主要以科研成果、学历学位、论文数量和所刊登期刊的等级等硬性指标来考核教师绩效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教师也无形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只管单纯的教书、不管育人,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更不用说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3.3.4施教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有机统一体,它需要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够起到实际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并不太重视该方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
4.1.1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学生身心健康是关乎到其个人未来发展,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号召学工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为学生在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根本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心理辅导队伍的构建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毕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具体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根据每一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设置,能够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倾诉方式。学校要注重对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的培训,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心理辅导专家讲授心理辅导技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队伍整体心理教育水平。
4.1.2全面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大力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通过报纸、校园心理健康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校师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直接“面对面”的形式来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辅导,逐步形成校园内互帮互助的环境。其次是多组织专题讲座,全方位、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心理需求服务。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不定期的针对学校中某个阶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积极捕捉学生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当前最关心和最矛盾的具体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性的组织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讲座。再次是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学校要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掌握更多学生心理变化动向第一手资料。“以生为本”并不是说要对学生所有事物均进行管理,学校要在尊重其个性的前提下去充分调动学生认识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性,通过外部作用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2切实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理念理念是教育的关键,理念决定着教育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任务之一。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校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
4.2.1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观念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倡导正确看待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从学生时代开始在其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公民。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明确并适时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其最高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全面提升个人整体素质。
4.2.2注重大学生梦想教育梦想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灵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极大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校应该重点关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主要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并没有起到意识引导方面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态度,使其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这一客观存在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梦想的培养和引导,逐步的让学生形成切合实际且有价值的梦想作为最高教学目标。
4.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3.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来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教材也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学教材必须要与时俱进,能够集中体现当前大学生心理特征。现阶段很多高校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内容上的改进。虽然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国家发展形势保持同步,但是不同社会背景下对国家当前实际情况的解读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不论是在心理素质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因素也与以往不同,所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增加更多的时代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案例,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
4.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同属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是其做人做事的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但受其主观意识决定;而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都必须要注重培养的。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这是因为从很多实际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
4.4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性格成长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对于大学生素质成长比家长更为关键。所以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现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由思政教育专业教师组成,在心理健康理论基础上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更为全面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理论基础培训,不断提高该队伍整体教育教学素质。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根本保证。二是专业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主动发挥育人作用,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吸引学生、感召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各级各类管理和后勤人员要承担起育人职责,以人性化的管理与较高的服务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优良的环境和条件;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指导;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能在学校体会到“家”的感觉。
4.5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心理主动性人性关怀应该是“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中的重要之义,高校应当调整姿态,充分正视、充分研究、正确引导和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的特点出来,在宿舍管理、校园管理、社团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对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竞争拼搏是时代给他们的新要求,教育的环境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学生因学校社团活力不足、勤工俭学岗位不够、学校与社会脱节、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产生的诸多不满情绪,学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调整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妥善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应跳出“管”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的社团,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参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潜能,提升心理素质。
5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43-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方针政策;学生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转型、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又加上在校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1-3]。
199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在北京市高校学生中,23.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4];上海市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17.5%的学生在情绪积极-消极尺度上偏向消极[5];在广州市某高校中,有13.6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26.18%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6];来自重庆市的调查显示,有48%的大学生经常压抑自己[4]。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更是让人记忆犹新[7]。这些事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甚至有心理学家把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8]。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在承受机体和外界环境时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但并不是完美状态[9]。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活问题
1.1.1 新生入学后的生活适应问题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进入大学后,在自我认识、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10],表现为失落和茫然[10-11]。其中,有2种新生最容易出现这种心理问题:一是并非出于自愿而入学的学生;二是考分低的学生,因为在高中时没有打好基础,进校后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容易产生厌学和焦虑心理[12]。
1.1.2 经济负担过重 高校招生改革后,上大学必须交费,但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则无力承担学费带来的压力,甚至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消极对待人生[13];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促使他们对涉及自己的情感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造成自卑、无奈、封闭、粉饰以及依赖心理。而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容易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学业的完成;二是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三是影响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四是影响身体的发育与健康;五是不利于诚信品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六是不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14]。
1.1.3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人际关系的好坏可以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心理作用。由于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等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些学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有可能自我否定,并且陷入苦闷、焦虑之中[15],有的甚至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16]。另外,网络对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与网友畅所欲言,却不太爱和教师、同学沟通[17]。再加上有的高校教师“重科研轻辅导”,学生不能与教师进行及时的心理沟通,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8]。
1.1.4 情感强烈但不稳定 大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丰富,情绪体验深刻、细腻,但由于阅历较浅,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急躁,在生活中感情用事现象很多[19];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大学生远离父母,且处于青春期,彼此年龄接近,容易发生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自控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脆弱,结果把爱情简单化,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莽撞行事[20]。
1.2 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的就业市场还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隐形性别歧视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普遍;有些高校教育模式陈旧,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家庭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21]。这些因素会使部分大学生陷入择业心理误区而无法解脱,在面对择业问题时,有不少人陷入迷茫和困惑[19],主要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的矛盾心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成的焦虑和挫折心理,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产生的自傲或自卑心理,作为“独生子女”养成的依赖心理,以及盲目的攀比与从众心理[22]。若不及时调整,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1.3 学习问题 大学的学习目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别于中学,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探索性的特点[19]。有些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好学习方法,导致考试失败,甚至补考,从而带来厌学、自卑、焦虑、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虽刻苦读书,但功利性极强,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发展[23];还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在面对学习压力时,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24]。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刚刚起步,在经验上不够丰富,在认识上不够深入,同样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 政策和管理方面
2.1.1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 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负责全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科研工作,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25]。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专项经费及必备设施的购置与建设、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成立心理咨询专门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26],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工作,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1];成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导向,调整专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另外还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27];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一方面通过奖、贷、助、减、免的直接形式以及提供足够多勤工助学岗位的间接行为进行经济资助,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所保证,另一方面要在心理上给予指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三结合,即扶贫与“扶心”相结合,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教育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与咨询指导相结合[28]。
2.1.2 加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专业性很强,要解决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一是建设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二是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25],三是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29]。
2.1.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组织制度文化的有机组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0],尤其对贫困大学生更为重要[31-3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积极改造和绿化校园环境,在整个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二是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三是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四是落实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五是内化校园文化理念,加强心理修养;六是提高校园文化层次,引导心理发展;七是深化校园文化实践,提高心理素质[32]。
2.1.4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并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构筑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33-34]。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各个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2.2 心理咨询方面
2.2.1 尝试推行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的理论基础是学生们在讨论个人问题时更多去寻求同辈或者朋友的帮助,双方在相互作用中获益[35],它具有亲情性友谊性,自发性义务性,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的优点。大学生朋辈辅导的推行可以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康复,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目标[36];有利于友谊的升华和心理调节能力的改善,以及“助人-自助-互助”良性循环的形成[37]。
2.2.2 不断创新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当前,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合解决发生的实际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着力构建包括健康人格、自信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学习策略,应对方式等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体系[38]。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新理念, 主动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积极构建主动教育和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树立主动教育和咨询的新理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全体学生的心理维护上,及时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群体进行诊断和治疗[25],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9];树立重视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理念,立足高起点、严要求,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要目的[40]。
2.2.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建设一体化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线辅导和咨询的整体配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41-42]。
总之,我国在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3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
[2] 章成斌.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管理,2005,18(2):49-51.
[3] 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42-145.
[4] 方继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13):231-232.
[5] 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3(2):50-55.
[6] 刘兵,吴宇萍,陈建红,等.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华南预防医学,2004,30(1):37-39.
[7] 梁芹生.从“马加爵事件”透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13-314.
[8] 郑玉莲,陈立廷.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7(8):74-75.
[9] ZHU J. Health Psychology.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2002.
[10]段能全,田维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4):210-216.
[11]张进,周朋进.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双语学习,2007(5):124-125.
[12]孟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51.
[13]夏卫东.当前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54.
[14]杜雪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1):34-37.
[15]SHEN YC. Chinese modem sciences-medicine-psychiatry. Changchun:Changchun Publishing House,2000:378.
[16]YUEHONG Y. The diagno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uicide. U.S. Chinese Health and Hyciene Journal,2005,12(8):83-86.
[17]冯晓黎,梅松丽,李兆良.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1-952.
[18]罗桂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职业与教育,2007(26):105-106.
[19]夏江敬.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引导措施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5):148-151.
[20]饶红涛,盛幼珍.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92.
[21]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22]荣建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72-73.
[23]黄加海.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三峡大学学报,2006,28(6):55-60.
[24]宗立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68-70.
[25]ZHANG W. Mental health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ntal disorder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116(10):1 574-1 577.
[26]李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分析和途径探索.中医教育,2005,24(4):66-67.
[27]李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昌吉学院学报,2004(2):83-85.
[28]沈国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45-46.
[29]李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6):69-70.
[30]殷佳琳,陈芝海.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7-9.
[31]刘朝阳,王沅芬.校园文化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教育科研,2007(4):29-30.
[32]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665-667.
[33]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2007(6):44-45.
[34]夏纪林.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136-137.
[35]谢彦红,徐季红.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73-74.
[36]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6(10):67-68.
[37]张淑敏.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00-104.
[38]WANG AP,CHEN L,ZHAO B,et al. First-yea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adaptation to college:The role of cop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support.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6,18(5):51-57.
[39]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21-25.
[40]龙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创新浅探.心理健康教育,2006,9:51-52.
[41]李瑞学,王文琴.关于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