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技术应用更加深入教育教学中,并让教育资源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共享。其最突出的表现为“微课”,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以短小视频为主要形式,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短暂、直观、集中的讲解。微课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需求和变化改变课堂内容,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也因此受到学生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集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主要形式是微视频,它的拍摄和制作都是以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通过生动形象、直观互动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现出微课的集成性和多样性优势,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年龄特点造成的。而微课的教学内容展示侧重于形象认知,5~8分钟的授课时间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是十分契合的,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3.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5~8分钟的授课时间要求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是核心成分,保留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孩子们只需要接受少量的核心知识,但是对这些知识的关注度往往会高于传统课堂,因此,而留下深刻的影响。微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简单、直接都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聚焦性。
4.借助微课优势,优化内容,提高效率
微课体系中的微反思可以让授课者以受众的身份感受和体验自己微视频的组织和教学情况,这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阶段类似。教师通过回放,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找出授课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录像观察孩子们课堂反应,以此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盲点,以此进行课堂总结和更新,提高微课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微课的设计
1.微课创新性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而小学生思维不成熟,并体现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他们会显得很没有耐心。但是动态的、色彩鲜明的、直观的事物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例如,在《掌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小学生自己参与掌声这一行为,通过主体的参与感受,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创建具有生动效果的动画视频,通过对有故事的人物形象的展现,利用视频、APP等多种形式进行微课创作,这些内容、形式上的创新都能为优质微课的创作提供帮助。
2.微课情感化设计
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教育产品,这种产品如果想在学习者身上达到应有的效果,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情感化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微课设计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文本设置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微课课程,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愉悦、信任的情感体验,这些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好奇心与创造力,更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及思维的开放。
3.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性设计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语言为主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小学生为教学主w,在互动交流与学习中自主成长。这种以学生为主题的互动性设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走向,问答形式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外,还需要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提问题并参与讨论的环节,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3)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微课视频的时间有限,因此,其展示的知识点也必然是受到限制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延展知识,让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与文本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互动的能力。
总之,微课是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一种课堂拓展教学模式,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拓展教师教学手段和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联合微课的优势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微课的出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应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微课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实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绘本;教学;读写结合
近几年“绘本阅读”备受瞩目,成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深入小学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想自由,犹如一张张白纸,没有固定的范式印在上面,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其创意思维的“天马行空”常常让教师大吃一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自由发挥,不受固定形式的制约?笔者认为,将绘本引入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顾名思义,是以图画为主,结合简短、精辟的能概括图画内容的文字,呈现出一个图文结合的世界。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儿童在脑子里积累的图像资料越丰富,他的想象也就越丰富,他的逻辑思维也就越缜密。绘本是儿童世界的反映,它能让儿童捧腹大笑,也能让儿童潸然泪下,因为儿童能从中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绘本促进学生说话、写话的可能性,学生从模仿到运用,不仅练了笔,也炼了心。绘本阅读,正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打开读写的另一扇窗。
二、绘本教学现状
很多教师没有领悟绘本教学的真谛,肤浅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用绘本取代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教、学生学。朗读理解、识文断字、讲述整个绘本的故事内容,最后总结启发,让学生思考整本书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换汤不换药,学生甚至没有时间仔细观察图画,真不知绘本教学的意义何在,还不如直接在课堂上朗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故事。多次观摩了其他教师的绘本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图画观察不细致”“多元理解不兼容”“文本解读不深入”“课堂提问欠技巧”“拓展延伸不丰富”等误区,有违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绘本教学浅探
著名儿童文学家佩里・诺德曼指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文学讲述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故事”。因此,教师应该沿着感受图画、想象图画、引导学生读懂文化、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过程来教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创意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
1.感知封面,激趣导入
绘本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它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妙的故事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了引发学生对绘本的兴趣,使其在近乎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熏陶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更加自主、快乐、积极地走进绘本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关注封面,如《亲爱的小鱼》这本书的封面以蓝色为背景,衬托出一个十分特别的吻:一只猫,蹲坐在水平线上,闭着眼睛,低头深情地吻着水面,透过水面那一团团的涟漪,一条泛着淡红色的大鱼,吻着水平线上的那只猫。就我们的常识而言,鱼和猫的关系应当是敌对的。因此,教师可以就封面内容设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亲近文本,品读感悟
(1)观察,悟深意
本环节教学,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深入绘本,了解绘本内容,感悟绘本主题。由于很多教师受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容易走上“老套路”,即一开课就引导学生读句子,学语言,从文字中解读文本。这时,教师要注意绘本教学的与众不同,既然绘本以图画为主,教师就要让学生先自主观察图画,注意图画所描绘的人物及事物,从图画中读出整本书的主题意义。如《晚安,大猩猩》全书文字并不多,但幽默耐读、温情脉脉,图画更是闪耀着一种卡通色彩,整个故事就像是作者用浓浓的夜色与五彩缤纷的荧光粉画出的一个梦,既有大象、狮子、长颈鹿等动物,又有动物园管理员夫妇。动物形象让人忍俊不禁;而气球、小老鼠、大香蕉等一系列充满童真童趣的细节更是能让学生立刻融入其中。这个充满温馨色彩的故事,主旨凸显人与动物的和谐。和其他绘本一样,这个故事里隐含了很多作者设计的智慧点,还有很多相关联的元素,只有学生细致地观察思考才会发现故事背后的内涵。
(2)想象,激童趣
绘本中有大量的“留白”,正因为如此,我们便可以借此进行想象训练。以《点》为例,有一段文字说:蓝色和红色混合在了一起,她发现,她弄出了一个紫色的点。我们可以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美术实践经验,思考还有哪些颜色可以混合出新的颜色。又如,几个星期后,在学校的美术展览会上,瓦斯蒂画的点赢得了啧啧称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赞美他人或者被他人赞美的经历,想象当时瓦斯蒂具体赢得了哪些称赞声。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体会绘本所传达的各种主题思想,鼓励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寻找与其有关的影子,去升华自己所学。
3.听说并重,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又密不可分的内容。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而言,更是启蒙阶段。如何在小W语文绘本教学中做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1)绘本续编
很多绘本在结尾都会有“留白”,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用自己的思维为故事内容增添光彩。
(2)绘本仿编
在观察图画,感悟绘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仿照学过的绘本创编新绘本,以此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3)主题创编
每本绘本,都至少有一个主题,在大量的绘本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由此让学生就某一主题,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编绘本。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肩负着开启儿童智慧的重任,除教材内容外,教师可设置适量的绘本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3
导言: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聪明而勤劳。早在四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铜这种比石更硬的物质,并用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后来他们又用铜制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幅照片就是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一件艺术珍品------------铜马的照片。
课文分析教学思路:
1、看图回答:图上画了哪两种动物?比较下列词语:
马踩飞燕、马踏飞燕、马踏燕子、马和飞燕,说说哪个做这幅图的标题更合适?
答:图上画了马和燕子两种动物。
用《马踏飞燕》更合适。因为用"踏"比"踩"更能突出马的轻快,图上的燕子双翼展开,所以用"飞燕"更能突出燕子当时的姿态,也更能显示马的速度之快。
2、读课文第一段,看"马踏飞燕"是什么时候的艺术作品?什么时候出土的?出土后人们的反映如何?
答:东汉时期,1969年出土,出土后人们就大加赞美他,它很快便闻名天下了。
3、仔细看图,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匹骏马?再阅读第二段,解释"匀称、高亢、嘶鸣、膘肥身健"的意思,看这一段是按什么时候顺序观察的?
答:这匹马:①膘肥身健、体型匀称。②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头微微后仰而略向左歪,尾竖起后而后扬,张开大嘴,仿佛高吭。从以上几点看出这是一匹骏马。这一段是按先整体观念后部分顺序观察的,①是整体,②是部分。在②中又按照从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具体工作到想象顺序观察的,"仿佛听到了它的高亢的嘶鸣声"即想象。之前都是具体的,实在的。
4、马在地上跑,燕子 在空中飞,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认真看图,说说作者怎么表现马速之快的?
答:为了表现马的速度之快,作者首先构思奇妙:马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其余两腿正在伸缩。没有落地之蹄,全部腾空而起。作者所画不是跑马,而是飞马、天马,四蹄全是快速奔跑的样子(教师可拿站立的马、慢跑的马的图片各一,与此图对比,说明书中马跑的快)。其次,运用夸张手法,独具匠心,让马踏飞燕而飞燕安然无恙,可见马如飞箭般快,如行云般轻。
通过以上两点,表现了马速之快。
5、马全身的重力都靠右后蹄支撑,能否平衡?为什么?
答:能平衡。因为马头颈后收,而后蹄尽力前伸,马的重力和支撑点就在同一垂直线上了。就像人单腿站立也可以平衡不倒一样。马的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便如走平衡木的人张开的两臂一样,也有保持马的整体平衡的作用,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6、从这匹踏燕的飞马身上,你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哪些才能?
答:铜马身上体现了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卓越的创造才能。
结束语:
"马踏飞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引以为自豪与骄傲,并应该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马 踏(快平) 飞燕
骏马:身形:健壮匀称
鬃毛(上) 四蹄(下)
头(前) 尾(后)
嘶鸣、高亢、
右前腿前跨
左后腿平伸
左前腿伸 腾空 丰富的想象力
右后腿缩
独具匠心:踏飞燕
科学依据:重力支撑力一线
伸开的腿 卓越的创造才能
上扬的尾
课堂教学反思的评价:
新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和促进。一节课上完了,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老师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师对本堂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策略的总结、教学艺术的记录等作反思,对自己、对学生,也包括教学内容和相关课堂环节进行再思考。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更有效的实践性的自我学习。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可以从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难、思所创等方面进行反思。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字】小学语文 翻转课堂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85-02
1.引言
“翻转课堂”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是近年来欧美国家非常流行的学习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随着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的兴起以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开始风靡中国。
2.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
传统课堂由于学习环境的局限性,不能根据学习者特征以及学校设施等提供最适宜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重点集中在课堂40分钟,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是一味的抄板书,就是一旁开小差,而翻转课堂刷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上传优秀的课件和视频,并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相应的教学视频并完成简单的课前作业,在上课前就做好预习,将不懂的问题记录好,心中有丘壑,待到教师答疑或者小组讨论时就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心中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模式解决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和教学进度。
3.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3.1翻转课堂实施前的准备,制作微课,设计学习地图;
教师要围绕课堂上中探究的知识点,在网上筛选精品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结合本班学习者的特点,制作适合课程目标的微课,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授业技能要求,课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收集材料、录制、编辑和视频。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通过网络教育平台知晓并自学过课堂内容,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带着疑问和同伴进行协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学习地图,由于翻转课堂较于传统课堂,形散而神聚,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到系统的知识,所以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把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语文课程知识点提炼出来,并设计成可以互通互达的学习网络,如果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就进行重点标记,最后逐一攻破学习地图中的知识点,在学生自由学习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学到系统的知识。
3.2翻转课堂实施过程,包括课前学习――课堂内学习――课后巩固三步;
(1)课前学习: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程视频以及相关课件,完成简单的问题,标记出回答不出的问题和有疑问的地方;
(2)课堂内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针对学生暴露的共性问题,教师参与其中,协作解决,最后师生开展成果交流会,总结课程内容;
(3)课后巩固: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注意知识点的经常有规律反复,实现学生学习的螺旋上升;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线上线下实时监控,特别关注没有跟上进度的同学和接受知识快的同学,进行个性化指导。
3.3 翻转课堂实施反思
(1)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根本没有足够时间看视频,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足够的自由时间;
(2)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于“翻转课堂”,老师也要有的放矢,对每堂课的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新颖,有些理科知识的学习,大班讲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要辩证地看待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3)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主导,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老师和学生。
4.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4.1 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对于老师来说,翻转课堂后,他们有了额外的时间,钻研校本课程,也可以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与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设计教学,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原始文本的分析解读上,课堂上则有更多时间组织学生思考、辩论,演讲等,让学生学习更深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
4.2 变革学习方式,增进学习效果
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能力倾向和个性风格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层次化教学,但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却无法真正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是有不同,并能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自觉、独立地确定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进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深挖更难的课程内容的延伸,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重复观看教学课件反复学习,并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4.3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动手能力
翻转课堂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也能结合起来。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题的典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创造力。
5.总结与展望
翻转课堂可以把学习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通过互动的模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有针对性,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和帮助是不可言喻的,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体制,翻转课堂在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首先中国的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考核都是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以个性化为优势的翻转课堂在中国如何符合考核的标准是每个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次开展微课需要一些辅助的资源,如网络课程或微课等,这不但对老师备课制作在线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乡村的学生来说,能否人手一个移动终端或者是电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国家能够对于乡村和偏远山村的孩子信息化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Jonathan Bergmann.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5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敬仲镇中心校 崔华
线上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听说 提高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儿童日常活动和语言交流中,倾听与诉说是基本的交流方式,所占比重很大。听是小学生输入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出,听说是小学生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训练。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声音直接代替了许多过去必须依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语音录入即将代替键盘输入。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未来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所以我们必须把听说训练的重要性提到应有的高度,听、说、读、写并重。下面,我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加强听说训练的几点尝试和设想。
一、增强训练意识,营造训练氛围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阅读充实自我,丰富语言,并用规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
2.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并注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听说水平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听说训练的起步,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常听、常读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语段,开阔视野,发展思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学生应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及写作技巧、方法,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不仅听、说的能力得到足够的训练,写的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听说能力
依托教材,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难发现,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听话、说话训练内容以口语交际的方式编入课本,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生动。如有问题类、故事类、看幅图说话类等。训练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教师要深入教材,按照不同的训练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问答式或谈话式。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得清楚、准确,进而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一件事情,最终达到让学生说明白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将这些训练内容放弃不练,只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仅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有的教师则干脆念几段话给学生听。没有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没有教师的指导,这样做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教材,切实抓好听说训练。
四、抓实课堂教学,多渠道听说训练
1.课堂练听说。没有听与说的阅读教学也就等于放弃了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有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往往把阅读教学中的听说活动当成例行的教学步骤,忽视了听说训练的作用,没有听说方面的要求,以致错失了语言训练的时机。语文课堂教学为我们进行听说训练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场”。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听讲、朗读、回答、讨论、复述等课堂活动同时又是听说的真实训练。作文教学与听说训练的密切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充分重视。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生在理解了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青蛙从井中跳出来看一看,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它会说什么?”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2.活动促听说。教师应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小记者现场采访,然后结合文艺演出等把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汇报给大家听,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就能做到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检验,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3.竞赛比听说。教师应经常开展学生间的听说竞赛,注意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注重在竞争、评比中鼓励学生敢说、愿说、会听、会说。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有效的竞争机制,观众的反馈效应,使听说训练落到实处。
4.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教师应提高师生交谈、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要求,注意用词的准确、语言的规范,做到互相纠正,提高说话水平。即运用教师的示范效应,同学间的相互督促,将语言的训练落实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