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学科定位;价值基础;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49-03
一、学科定位
中国公共管理学专业最早开设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后经历了80年代的重建与复苏,现已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它包含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学本身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阶段但发展是一贯的。“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由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如果将现今中国学界的公共管理学学科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公共行政学就像是他的年少懵懂期,(新)公共管理学是他的青年发展时期,而公共服务理论则是他开始走向成熟理性的阶段。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
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
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
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
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
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不似西方的百家争鸣但也已然走在途中。然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当前社会公共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结合国家社会实践,并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基本情况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64.
[2][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3]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4.
[4]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5.
[5][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
[6]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
[7]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85.
[8][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
[9]江畅.论价值的基础、内涵和结构[J].哲学原理,2000,(11).
[10][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11]Max Wolff,“Democracy Means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 sociology,Vol.23,No3,1949:129-134.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2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01-01
自1999年我国高校首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招生至今,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数量已达上百,但由于发展较晚,依然属于较年轻化专业,大部分学校对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以分析与反思,只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以明确定位,才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 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 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 而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 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而优质的专业建设是的前提是对专业准确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认知的不足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建议
1.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1999年至2004年的课程调整,同时通过清华、北大等名牌高等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的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都起着主力作用。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MAP教育中虽然有非政府高层人才,但政府公务员比例占了80%。因而就目前情形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但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而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体系情形分析可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因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对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应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作为与时代社会发展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结合就业的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 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和制定者。因此简单说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换界面狭窄的情形,可将培养非政府的创造型与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而由于企业中也存在非专业对口就业情形,就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可定位培养目标位:具备西安的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1.突出专业特色。灵活把握培养方向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办出特色,向哪个方向输送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师范类) ,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有其发展空间,也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民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依托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设 置现阶段。
2.优化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以优化,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 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局面。
3.拓宽就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行政学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创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同时高校科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3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
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
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
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
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
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
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4
[关键词]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范式;工程化思维;WSR方法论
D0l: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04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024―07
信息化社会火箭般发展速度,使得各类信息与知识数量暴增,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民众面前。应急信息源,即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载体。突发事件一般有突发性、伤害性、不稳定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等特征,提高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信度”(Credibility)是指能够相信的程度,心理学、信息科学、市场学、图书情报等不同领域对信息可信度的研究重点与角度各不相同,大量文献调研发现,可信度的两大核心内容分别为可信赖和专业性。在图书情报领域主要应用于信息利用与传播领域,用户是否利用、传播信息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即为信息可信度。依据信息传播过程,应急信息可信度研究可从信息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三方面着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推进“数字工程”进程,切实提高应急信息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工程化情报学思想应运而生。笔者引入工程化思维理念,也即将研究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原始数据、工具方法和专家智慧等进行工程化构建,以促进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能更加完善和规范。
Eifini spiliotopoulou等研究发现,库存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管理人员提供的需求预测信息可信度;Toro,Richard A等研究智利国家空气质量信息系统通过Beta监测来测量反应颗粒物信息的可靠性;薛传业等以甬温交通事故为背景,构建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将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汤志伟等以汶川地震为例研究发现,网民对政府、媒体信息的信任度高于普通网民,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时期的信息可信度远高于地震前的网络信息;彭志华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公共危机中网络新闻可信度影响因素有:网民使用程度、依赖程度和知觉易用性等。
本文引入工程化思维,借鉴WSR系统方法论,依据应急信息源的特性,做出工程化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范式分析,并构建WSR三维结构图,最后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为日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切实提高应信息源质量,增强应急管理的能力。
1理论基础
1.1工程化思维与情报学科的融合
系统工程是资源、技术、社会、伦理等多种要素的集成与最优配置,包含由投资者、工程师、经济学家、管理者和实施者共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而情报学科的研究需要各种数据资源、文献资料、工具方法、逻辑思维、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种要素,也是一个需要投资者、学科带领人、研究员、助手各个角色的集体活动。工程化,是指将经验、技巧和知识等进行理论、规范化,构建一个可重复创造有价值产品的最优体系。工程化思维的宗旨是灵活地解决系统工程问题,不仅将系统工程变为现实的桥梁,也重视人文、社会等相关方面的协调发展。研究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将会面临截然不同的理论研究路线、不同学科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和研究者们的巧妙集合,形成新的研究体系,如何综合配置各个学科体系,高效、准确地对应急信息源可信度进行辨别、计算和评估,提高应急信息源的质量,提高应急事件管理能力,则需要有效的方法论的指导。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知识体系的搭建,也即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研究逻辑进行系统化,构建一个有组织、可重复创造新知识的研究体系。因此,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中融入工程化思维是有据可循的。
1.2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的特征
信息源,也即信息的来源。在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源是所有成果的源泉,以及经过民众智慧和劳动加工后的成果。应急信息源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信息源,其包含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应急事件的大小、发生时间、区域范围、频率、速度等特征参数;社会属性指主要指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应急信息源是应急事件的属性、特征和内容的体现,反映应急事件发生后所呈现的事态状况。阮光册认为危机信息源具有记录性、突发性和系统性;葛洪磊总结应急信息源的特征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广泛性;相丽玲等总结出舆情危机信息源的传播广泛性和多级衍生性。
据此,论文总结工程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有如下特征:
1.2.1用户需求为主导
应急信息源将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调整。面对具有伤害性、传播性等特征的突发事件,用户将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与需求行为以做出急判断和反应,因此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若用户信息需求发生转移,应急情报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的用户需求则是在发挥其主导作用。
1.2.2系统复杂性
应急事件往往是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很难全面、具体呈现在民众面前,且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持续时间、涉及区域不定,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应急信息源亦会随应急事件而变化,也将涉及不同领域、职位的广发民众,不易控制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复杂性。
1.2.3重要性
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信息会进行一定的传播,且应急信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其信息源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据霍夫兰证实,应急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传播效果就越好,亦利于社会各阶层对应急事件的管理和决策,也利于广大民众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应急行为,切实减少应急损失,因此,应急信息源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理论路线的研究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物理维”。基于前面的论述,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可以从“权威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着手。英国百科全书认为,能够对别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内容或在困境中需要求助的人或事物,均是具有“权威性”的体现;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表述、解释或事实,即具有客观性。美国斯坦福大学劝服技术实验室的Fogg在测评网站信息可信度时利用显著性和解释性理论,分别在:信息内容、参与者的参与度、使用评价、对内容的认知与判断等方面来体现不同网站可信度的显著性,用解释性进一步判断网站内容是否可信。应急信息的与表达,一方面需要确定的目的,作为客观事实向公众通报应急事件相关信息,为其应急行为与应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确定信息阐述过程中是否明确表明其客观立场,除上述两个方面,还需要考虑应急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与其质量性。
Storyful是一个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突发事件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的网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可靠最专业的信息源可信度检验网站。它拥有一套完整的社交信源服务链:监测一核实一授权一交易。该网站利用自身设计的Newswire对信息实时监控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将可能存在可信度问题的信息交给人工编辑。编辑依据不同的信息形式、内容与类型,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结构,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与验证,来判断其真伪性。在此过程中,编辑将根据核实进程为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如“确认”、“无根据”,方便对信息进一步处理。人工编辑重点核查3点:时间、地点、目击者身份。编辑团队会审核上传人的历史记录,有过不实信息记录者将被记入黑名单。此外,编辑团队还会利用Google街景、卫星图等数据库数据进行地点信息的核实,随后进行内容与逻辑分析。该网站之所以被公认为目前最权威的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网站,源于其对各类社交平台信息源可信度的准确判断与分类。其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自身研发的技术与相关工具,而是人工编辑的经验与智慧,也即Little提出的“人工算法”。
3.2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学科知识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不是某单一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与图书情报、传播学、计算机理论和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均密不可分,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事理维”。笔者以“Emergency”、“Information”和“Reliability”为关键词,对查找结果进行分析,得到Web 0f Science类别和研究方向部分记录如图4、图5所示。
根据图4、图5显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方向主要有:工程学、网络通信、计算机科学等,研究学科主要有电气电子、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环境科学、软件工程、管理学、物理学、图书情报等方面。按联合国科教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将以上涉及学科分类,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内容与侧重点也迥然不同。从现代新闻学可信度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可信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内容、信息源于传播媒介3个方面,但这其中存在一定模糊概念,有学者认为信息源是属于传播媒介可以归为一类。在营销沟通领域,信息源可信度重点考察用于商业用途的信息对消费者的说服作用。而在实际购买交流中,并没有实际方便可用的方法来检验交流中的具体内容,当人们购买后并认可某一产品后,在其脑海中便会对该产品的信息源产生一定的信赖,对其可靠性结合自身经验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判断,由此可见,信息媒介仅仅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不能模糊地与信息源归为一类。在计算机学科领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相关算法对信息可信度进行验证、优化和评估,如马伟瑜利用优化的PageRank,依据网站从属关系、连接结构、主题内容等来计算网站提供信息的可信程度。在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某一类信息可信度的判断较为关注,如吕亚兰等在国内外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以用户为评价主体的公众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公众网络健康信息查询和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查先进等运用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模型研究微博环境下用户的学术信息搜索行为,认为用户对行为的态度改变收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的影响;朱宁等学术信息的特性,确定影响判断学术信息可信度的因素,有文献来源、作者相关信息、参考文献综合比较信息等。当然,各个学科并非独立发展,很多研究将会综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攻克思维和技术上的难题。Walthen和Burkell基于心理学与信息交流学的相关理论构建迭代模型指в没判断信息可信度,整个过程分为3个步骤:用户通过对信息源(如网站等)进行版式、色彩、图表、信息组织等方面做整体评估,其次对其信息内容做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判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对其可信度进行最后判定。
3.3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凝结研究者的智慧结晶,其思维逻辑过程体现每一个研究的工作内容和思维程序,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单薄到丰富的过程。整个过程每个环节不一定单独进行,可能不同环节重叠在一起,也可能多次循环进行。专家的智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体现在研究方法中的每一步。WSR方法论是情报工程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工程化思维强调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也强调相关工程技术方法的集成。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可借鉴相关工程技术方法,构建专门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分析模型和平台,使得研究者充分发现潜在的信息与规律,更全面地构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应急信息源会因突发事件和用户需求而呈现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变性,其可信度研究可更为细化多元。海量应急信息源中蕴藏着巨大的挖掘和研究价值,需要不断评估与完善,及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以不断完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最终旨在引导广大民众科学、有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合理决策。Meola提出情境评估模型,建议用户使用3种不同的技术去测评信息可信度,分别为:推广审评过去的相关信息资源,如利用信息中介告知用户如何获取高质量、健康的信息资源;利用对比法比较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与过去同期的相比是否一致;最后通过查找多个不同网站去多角度验证信息的方法来最终判断信息的可信度。Wathen研究影响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因素,并在“信息表面评估一信息可信评估一内容评估”的逻辑层面构建信息评估体系来协助广大民众更好地判断信息可信度,以满足民众的需求。Lucassen和Schraagen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对信息源的初步判断、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组合形成信息信任模型,从信息的基础内容、信息的表达特征和信息源特征3个维度构建3s模型指导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
综合以上论证,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