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1
【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经济发展
河池市背靠大西南,地处黔桂两省(区)结合部,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南出海大通道穿境而过,是西南腹地走向珠三角、走向东盟的咽喉要塞,是“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枢纽,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区、西江黄金水道关系密切,是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重要结点城市。因此,河池市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具有发展区域物流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环境条件和战略机遇。
1.河池市“十二五”现代物流发展方向
1.1 建成高效的物流网络节点
根据河池市城镇布局和物流发展需求分布特征,完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构建以物流园区为中心,以周边县为支撑,分工合理、设施完善、信息畅通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通过交通网络把规划建设的河池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9个配送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河池市物流网络体系。
针对河池市已有的物流中心、货运场站、交易场所、仓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设施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混乱等现状,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布局优化、功能调整、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既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又达到满足未来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目的。
1.2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依托河池市优越的区位环境、交通战略地位,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主轴,以河池通往北部湾、珠三角、大西南为主线,加快建设区域陆海空物流大通道体系。依托已有的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解决港口作业区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运、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1.3 实现物流信息化
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重点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可视化和货物快速分拣等新技术。
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形式,加快建设一个基于供应链的,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用于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促进信息的互相传递,实现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信息整合,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
1.4 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河池市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堆环境造成破坏。空气污染、噪声干扰、交通事故等将对人民的生活构成威胁。因此,河池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1.5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针对河池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
2.河池市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普遍重视并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现代物流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对河池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 有利于促进河池市经济增长
规划建设的河池市物流基地、河池市农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节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总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20亿元。建成后,可集聚物流与货代企业百余家,形成物流服务的集聚,这些物流企业将会为周边地区众多的工商业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同时,现代物流是关联度很强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将会增强河池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会带动相关的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的发展。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物流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竞争的手段和方式从价格竞争转向依靠品牌、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和服务,因而发展现代物流也是企业适应这一竞争趋势的内在要求。发展现代物流将使企业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水平、提高市场营销水平的同时,获得物流能力的支持,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另外,发展现代物流,将使河池市传统的物流企业以及新兴物流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并积累组织和管理现代物流服务的经验与实力,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3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2010年河池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5.1:34.2,可见河池市的第一、二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河池市的运输、仓储、通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带来这些行业质的飞跃。而这些行业的共同崛起,会大大提高河池市的整体服务水平。这不仅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提高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也会促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2.4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国外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还要考虑其物流环境。物流环境的好坏已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弱化的情况下,现代物流的状况在吸引外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因此,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对河池市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2.5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物流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作用。首先,物流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其次,物流基础设施建成后即可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入驻,一般除高层管理人员为投资方注入外,其他员工大多数将本地招聘。再者,随着河池市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物流需求的加大会进一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物流产业中很多工作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如基础设施建设,商品包装、搬运、仓管等。这将为河池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秦小辉.广西北部湾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2):77-79.
[2]周宇昆,张矢宇.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方向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10):52-53.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3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形势
目前,明确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共同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故熟悉我国国际贸易的状况,对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目标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中速甚至高速的新状况。面对经济内部需求力量不够、生产成本持续增多、全国经济复苏贫乏、投资速度缓慢、人口红利不断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时,国际的进出口贸易商品逐渐减少,从而促使了中国的经济得以赶上国际经济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十分不理想,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贡献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就要求我国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也更容易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2.1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紧密相关的。(1)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少不了经济和贸易的支持。首先,每个国家都是借助贸易的方法来从别的国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国家内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创造与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设备。(2)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技术和设备上,高效的加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
2.2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国家要想在经济市场立足,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是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国际贸易作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仅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提升各个国家本身的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转化成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共同进步。
2.3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最终会提升各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1)在企业不断把其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在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仅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2)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根本点出发,发掘了企业和人才的潜在能力,让企业不断进步,最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经济,加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1当今国家新形势
目前国家发展新形势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增加。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步多元化,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产生和进步。北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全球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解析国际的发展形式,具体写道:“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或者地区范围内,它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各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的贸易来往中逐步完善,各种力量也会有新的分化和结合。”欧洲的经济也在欧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创办下跨出了新的一步,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走越远,1989年启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论坛,它着重经济技术的合作,要求人们自主自愿加入,是比较轻松开放的。
3.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2.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转向知识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断增强。新兴服务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旅游业、运输业份额不断减少。约20多年以来,国际贸易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已从1990年的370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2.1万亿美元,金额就占据了全球贸易的21%,份额明显增大。
3.2.2贸易自由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贸易的传播方式也变得自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下,对自己贸易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的高峰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的保护花样层出;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多等等。
3.2.3贸易模式多元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方便的进行贸易交流,让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也开始了网络时代的贸易多元化。首先,借助网络渠道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也就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利润,减少了贸易的运营成本。其次,在全球性的互联网笼罩下,人人都需要遵守网络特有的交往规则和机制,也就保障了贸易的安全度。所以,在新时代的趋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3.2.4国际贸易进人高速增长期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全球的货物贸易增长到22%,是27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的因素下,造成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进行逐渐频繁,有竞争才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得全球货物、服务贸易都快速的增长,世界经济整体飞步前进。
3.2.5贸易格局固定,中国成为贸易“新宠”
以发达国家欧、美、日为主体的贸易格局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且会长期持续下去,但现在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一支力量队伍。正是由于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一直是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借助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合作来主导国际贸易的秩序,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在贸易交流中获取很大利益的现象,其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都占到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步上升,贸易总量的占有份额也在提高,对全球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新宠”。
3.2.6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贸易的快速发展,迫使主要贸易大国一致采取扩大区域间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争取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这也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其主要的就是区域贸易安排,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慢慢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各区域成员国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区域内贸易的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过半。区域贸易安排现在已经是提高国际地位、各国获取市场资源、增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4针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对策
4.1着重提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现在备受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其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构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垫脚石。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走向了世界,企业文化的创建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软实力,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加快企业文化步伐的新措施。
4.2紧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仅企业和国家进行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量。目前,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其竞争力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让国家或者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长久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4.3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能否可以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力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为了赶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内部的制度、规章进行改善。
4.4施行名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企业营销中,其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品牌化经营。创建、培养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既可以让我国获取长久的利润,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强化自身实力。企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活动中,要积极努力的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换言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名牌战略,企业未来利润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力量。而且,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意识到,品牌的创造是一个复杂和长久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在国家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中做到细心、努力,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企业要实施好品牌化经营战略,着重品牌的经营和创造。
5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善于结合科学技术的力量,创建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晨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雅.浅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9):82-83.
[2]徐雯茜,黄刘衣紫.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244.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4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学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更加侧重于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论以及实证研究,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学术界也肯定了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很多人因为受到现代经济学理论逻辑以及实证训练很少,在还没有充分了解中国实际经济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生硬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对当前经济学的发展情况做简单阐述,并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创新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方向;创新路径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较短,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很有限,尚处于现代经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很多问题与矛盾。对于现代经济学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路径在学术界也始终争论不休。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任何事物在发展之初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对于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理论以及学说都应充分思考,避免思想极端化。我国经济学界的学者以及经济学家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在不断地对我国经济学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
一、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出现的问题以及矛盾,很多学者对此都做了反思,其中部分学者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大多数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论述分析的,过分追求数理逻辑以及数字细节,与实际经济形势差太多,并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现代经济学理论全盘否定,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重新来过,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笔者认为全盘否定这种想法是比较极端的,当前现代经济学理论并非如他们所说一无是处。在使用经济学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充分了解其内涵,其次,要明确它的前提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笔者认为,之所以他们学者会出现这种思想,恰恰是没有弄懂这些问题。要想明确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就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如何看待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数学性的问题,及经济理论之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什么。另一方面是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工具方法的研究c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关系如何处理。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明确了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创新路径。
二、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具有导向作用,尽管在过去,我国在经济学理论匮乏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取得了很大陈旧,但仔细观之,这只是一种追赶式、粗放式,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属于特殊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不具备参考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下去。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又过去的要素驱动转为智力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已经发生改变,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当今经济发展形态带来了很大改变。这种发展局面已经基本接近于外国经济学理论中描绘的理想状态。这也给我国在经济学理论发展方向方面以启迪。这也说明了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出目标、基准点和参照系,从而起到指明道路、指明方向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指导改革、变革及创新来促使现实经济运行不断向理想状态逼近。我国正处于对于经济结构改革的关键时期,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既要考虑到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于理论的具体应用,要有相应的逻辑数据等作为支撑,就需要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用社会作为实验,成本太大。所以,就需要通过历史进行纵横向比较。所以,在做经济发展形式分析以及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建议的时候,就需要结合理论、历史发展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这样也能保证经济理论的严谨性。
三、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创新路径
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就回去涉及到国际化以及本土化的问题。对于国际化而言,更注重原创性以及创新性,是一种具有共性的理论和工具方法,一般情况下,没有疆界地域的划分。在这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而本土化问题就是经济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现实问题,它是有地域国界之分的,一般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而进行。而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不可割裂开来。对于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不是翻盘重来,而是应该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边际创新,对于改革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自由而切实的讨论,是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前提。因此,对于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路径就是要一方面坚持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就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对于经济学的培养。在培养经济学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是经济学家必须要有独立的精神,另一方面是经济学家要有时代责任感。保持学术的独立性,这是中国经济学家缺乏的,当前国人的思想状态,很少有坚守自己的观点,保持思想清晰、独立,很多人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会将个人意识掺杂到公事之中,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然而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是公共议题,超越个人意识,因此必须保持头脑清洗,保持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目标、价值和立场。在中国,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将这种目标具体到应该指向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路向,进而构建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框架。经济学家要有责任心,充分认识到一旦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而带来了恶果,担负起时展的责任。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较短,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还不充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很多。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问题在学术界也引起很多争议。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在坚持理论的基础上,边际创新或者是组合创新。
参考文献:
[1]田国强.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J].经济研究,2015(12):1316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闭环物流;低碳竞争
0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表明: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工业化活动导致大气中碳储量增加是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计划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是最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日本近年来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低碳经济上。2004年,日本发起的“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对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2007年6月中国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低碳经济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1 低碳物流的发展历程
作为全球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物流和运输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09 年《世界经济论坛—供应链低碳化报告》,全球运输业每年排放温室气体约28 亿吨,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左右,如物流业进行环保改革,每年可为全球减少14 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所有人类活动排放量的近3%。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物流应运而生。
低碳物流引领物流发展方向,是物流业共同的愿景,从宏观上来理解,一是怎样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二是如何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从微观上来说,低碳物流的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使用各种节能技术和应用节能管理手段,以达到减少资源使用的目的而实现碳减排。其中闭环物流就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
2 闭环物流的内涵
2.1闭环物流的分类
闭环物流整合了传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就是对从产品设计开发直到产品报废的最终处理或者再利用的整个闭环物流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对货物进行计划、协调、调度与控制。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中有很多相似的环节,这为物流整合带来了很多方便,如逆向和正向物流中都存在运输与库存问题,可以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对于逆向供应链中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的再制造、再分销直接整合到正向物流中。
逆向物流的产生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逆向物流主要包含退货物流和回收物流。近年来,随着公众维权意识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退货物流和回收物流日渐频繁,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目前对逆向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2正向物流的逆方向
退货物流是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发生的一种退换货的货物流动,对于退货物流的处理一般都是通过正向物流的逆方向实现,不会增加单独的机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产生的物流量在整个社会的物流量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同时由于消费者通过网络对实物的认识会产生一些误差加上不能试用,这当消费者拿到实物时难免会有一些落差,这就会使退货物流加剧。物流过程中物品本身价值没有发生变化,但这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来运输。因此,对于退货物流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而不能进行简单的沿着正向物流逆向流动。对于逆向物流最简单有效的应该是对货物进行再分配,像苏宁、国美这种全国连锁店应全国统一管理,对于在网购的产品,只需在网上下单,实体店按着就近原则为消费者就行配货发货,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也应按着就近原则分配给实体店,这样运输浪费就会减少很多。当然还应该考虑到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具体还待进一步研究。
2.3回收物流的含义
回收物流是企业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产品,再对这些产品检验、再制造、再分配、再使用,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标。企业对这些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不仅因为全社会要求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而且企业能够这过程中追求利益。收回产品经检验通过再使用能够节省原材料和零件的使用,并节省了处理这些产品的费用。同时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回收处理要求更加强烈,并更加认同绿色产品。低碳竞争俨然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为企业树立低碳形象并得到社会认知,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为运输设配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
高效设备的投入和推动绿色包装等等来降低碳排放。
3 小结
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物流行业又是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闭环物流的发展可以很好的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势必将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的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同时企业应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为运输设配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高效设备的投入和推动绿色包装等等来降低碳排放。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能为低碳经济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12-116.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6
[关键词] 房地产经济;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25
[中图分类号] F293.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41- 02
房地产经济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不可或缺,并且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和研究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大量的市场信息和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预测与控制,能够有效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
1.1 市场因素
房地产经济置身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必然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或者是供求关系改变,都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旦市场出现较大的房屋需求,房地产的价格会有较大的提升,从而也会推动房地产经济规模的扩大;反之,房地产经济会出现较为萧条的情况,影响到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1]。因此,要根据现有的市场信息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1.2 政策因素
国家针对房地产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就是颁布相关的发展政策也会影响到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确保房地产经济能够良性稳定发展而制定的,包括财政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其他相应的经济政策。国家通过颁布这些政策来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控,使得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1.3 金融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银行贷款,因此,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必需资源,相关的金融政策发生改变,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虽然房地产企业有一部分自有资金,但是这不足以完成其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多需要从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所以说,金融市场也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控制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对策
2.1 规范土地市场
房地产开发从土地交易开始,要有效控制房地产经济的波动,就必须对土地实行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控制房地产的交易价格。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土地批租方面要严格管理,政府部门在拨用土地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第二,土地报批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来开展土地的招标拍卖工作,坚决减少不合法的土地交易行为;第三,要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责与权限,在强化政府加强土地管理的同时,也要推动土地交易市场化,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
2.2 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
国家为了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要对房地产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及时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恶性投资。国家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投资政策进行调整,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要颁布政策,鼓励投资;而在房地产市场无限制发展,出现泡沫经济的时候要调整投资政策,限制房地产投资。总之,国家要从事实出发,及时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让房地产经济发展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
2.3 完善房地产开发金融制度
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房地产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完善房地产开发的金融制度,来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对现行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加以完善,形成多元化融资体系;其次,在住房融资渠道方面不能再局限于商业按揭贷款、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等融资方式,而要开发新的融资渠道,实现住房融资渠道多元化;最后,在金融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要为房地产经济发展奠定金融制度基础,提供健康的全新的融资环境。
3 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房价日渐稳定
房地产市场在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其增长速度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房价飙升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宏观调控措施,包括限购以及调整银行利率等,以便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就近几年来看,房地产市场已经日趋稳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价相对前几年波动不大。
3.2 国家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
由于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剧烈波动,我国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控,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来遏制房价的快速上升[3]。尤其是针对一些破坏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恶性囤地情况,国家更是严厉打击,确保土地供求处于较为稳定的状况。同时,国家对现有的房地产经济市场体制进一步完善,使得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3.3 未来将会给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的居住保障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通过对市场经济信息进行分析,以及对我国政治形势的研究,再结合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预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的住房保障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在节能领域也会有较大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应该注意加大在这两个方向的投入。
3.4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
目前来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但总体上还算景气,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也正处于上升阶段,再加上国家针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指导,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以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 结 语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不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了能够让我国居民有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国家需要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控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以确保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司云娜.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