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金融稳定性;研究

前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身上,金融专家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因此,只能说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运用

1.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危机的转变

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形式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差异较大。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受损,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使得我国房屋的价格不断的升高,人们在选择购房时,都成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奴”。随着房屋价格的飙升,人们无法接受这种高额的住房,在购买房屋时就会选择贷款的途径来购买,逐渐产生了资产抵押的现象。经过公允价值会计对其资产进行计算之后,固有资产都产生了贬值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逐渐成了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金融专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发表的不同意见,使得很多国家都减小了公允价值会计所行使的权利,减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着转变。

2.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周期效应,从而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的计算不仅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下降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在公允价值会计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时,往往会传递出经济受损的情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也促进了经济平稳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会反映出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同行业之间的巨大影响,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缓解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分析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时,公允价值会计都会从自身找到容易引起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产生了很多会计信息不全的纰漏,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对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我国会计界也要从根本出发,对内部的信息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要懂得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会计的行为,整理会计界的风气。根据反思也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很多的不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价格不一定能达到公允的标准,金融危机使市场的经济波动非常大,而企业的经营却没有那么大的浮动,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值的估测不准确,这样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和资金的适应。

二、金融稳定情况研究

1.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金融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货币的流通以及金融的管理都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中央银行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具有着维持金融平衡发展的责任,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货币要保持畅通的流动,解决资金运作紧张的问题,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也很重要,要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动,以便做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中央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好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的帮助。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很多行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在为危机担忧时,应该想出更好的方案来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只有我国金融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金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长远,实现我国经济壮大的发展目标。

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保持金融稳定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应该加大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合理的发展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正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才能更好的适应宏观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企业部门应该明确知道,金融创新是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可以抓住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的过程应该结合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创新出新的主体经济,根据现有产品具有的特征,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了金融的创新可以使货币更好的流通,更多金融交易的过程也更加简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不断创新出金融产品,增加企业的业务水平,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有限,给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破坏了金融稳定性。公允价值会计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随着金融专家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分析,逐渐探索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只是向金融企业传递了金融危机存在的信号。所以,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要全面的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原因,进而驱使金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25):102-103.

[2]丁友刚,梁冰.对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0,15(45):48-49.

[3]李明.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与实证会计研究--兼评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J].会计研究,2012,45(12):425-426.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带来严重影响,我国也不例外。金融危机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还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高校教育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新挑战。

1.金融危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1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范围,是在一定阶段内为了实现某一种特定目标或者经济利益而对大学生进行有意识和有规划的思想政治影响,属于一种文化实践活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领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教育。此外,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1]。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实际形势相结合,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和新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反映时代需求和特征,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1.2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进行的,但更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制约性。应该考虑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效率变得越来越缓慢,导致很多企业破产,下岗人员越来越多,对整个社会发展及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经济收入持续低下,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给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也造成影响。

1.3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发展。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能顺利展开[2]。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能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发展敏锐性有直接联系,教师是否具有金融危机意识和知识等都会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多自身都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所以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

2.针对挑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学生对金融危机的本质教育

受到我国教育机制的限制,现阶段知识越分越细,高校教育中只有经济专业的学生了解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其他学生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和结果不无所知,并不了解。因此一些学生担心找不到工作,从而引发恐慌,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多涉及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让学生理性对待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应该让学生明白金融危机指大部分金融指标发生恶化,正常投资活动不能继续下去,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及货币危机等,所以人们常称之为系统性危机[3]。只有让学生理解金融危机的本质,才能从容面对。

2.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学生就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感到恐慌,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受到工业经济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非常统一,很多学生都希望毕业之后找到高回报和高满意的工作,对于一些普通企业或者薪资水平不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不愿意就业。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提醒毕业生改变这种高回报高满意的就业观念,将目光投入到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中。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更高重视。因此,学生可以将就业目标定位为中小型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锻炼平台。

2.3进行和谐社会教育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调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创建和谐的社会,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金融危机下,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甚至产生失望和悲观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加强和谐社会教育,让学生明白中国政府正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恢复经济创伤,促进大学生良好就业,最终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一个以生为本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

3.结语

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为了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加强金融危机本质教育,加强学生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此外,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就业率,同时加强和谐社会教育,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田穗.从国际金融危机入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4,14(4):28-31.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际的不断增强,众多国家都相继与我国建立良好关系,并加强了经济贸易往来。虽然我国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不萌忽视其破坏力,必须加强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时刻防范危机的爆发,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各国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便会立即迅速传导至另一个国家,并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多国多行业的经济损失,这便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主要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其爆发具有难以避免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季风效应传导,就是指一些具有相似因素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相继受到投机性冲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传导。这一传导机制的典型代表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1]。第二种是净传染效应传导,这一传导方式的引发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无法被宏观基本面数据解释[2]。其中主要涉及了自我实现和多重均衡理论,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就会使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情况,形成“环的均衡”。第三种是羊群效应传导,主要是由于小投资者相关信息缺乏,更愿意跟随大投资者作出决策,从而产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第四种是溢出效应传导,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依靠金融和贸易,因而,金融及贸易溢出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途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形式主要包括贸易交易、金融渠道等的传导。贸易交易中的金融传导,主要是在某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货币贬值、消费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降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减少,从而使其他国家也受其影响的传导形式。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危机十分容易扩散,一国货币不断贬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在不断的升值,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出口贸易额会大大降低,而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资金流动量也随之减少,双方都会出现经济受损的情况。例如美国在金融危机后,进口国外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家出口额降低,获取的经济利益不断减少,美国内部很多资产价值缩水,金融机构开始缩紧信贷,而对于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美国人民来说,这一措施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受损的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并通过贸易交易的方式将金融危机传导向全世界。金融渠道传导,主要是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方式,以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途径[3]。这一传导方式与贸易交易传导相比,具有破坏力更大、传导速度更快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紧密相连,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也就会引发持有其国债的其他国家债券缩水,出现经济亏损。该国从其他国家收回海外资金时,也会使相应的国家出现股市、房价波动等情况,导致他国企业经济受损。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抑制措施

为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提升本国防御能力,应首先对出口市场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则所产生的贸易溢出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因而,在贸易交易上,不应完全依赖某一国家,而要适当调整出口市场,以多元化发展方式分散风险,有效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应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没有征兆,但是在爆发前也会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足显现出来,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概率等进行预测,并便采取相应应措施,减轻其所造成的危害。最后,应加强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会影响多个国家,尤其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国家应注重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并要求各机构间能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家机构出现金融危机时,减弱其向其他机构的传导效果,避免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

四、结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密切,一旦一国产生金融危机,将会快速传导至其他国家,并形成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因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整出口市场、建立相应预警机制、优化各国跨国金融机构合作关系等方式,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影响,以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叶真卓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禾.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影响和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3,6(6):36-37.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香港经济体制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43-02

当面对全球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时,金融风潮的连锁反应对我国香港模式发起了巨大的挑战。而这样的冲击在10年之前就曾登陆过香港。后的11年内,经济大起大落,如“W”般的发展轨迹也牵动着大陆经济的震荡和变化。那这两次金融风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经济跌宕的事实给我们调整香港模式带来怎样的启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在理论上讲“通常涉及到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各个层次,是一种综合效应,它包含着凯恩斯效应、威克塞尔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

从金融危机对投资渠道的影响来看,当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债券市场首先会出现失衡,接着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在凯恩斯效应中,冲击发生后,利率和债券价格发生变动,会导致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改变。当市场利率上升,间接融资减少,而债券价格的下降又将导致直接融资的减少,通过投资乘数,会成倍地放大为GDP的减少,形成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来看,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由于库存大量增加,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对供应商来说,意味着存货超过正常水平,需要缩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把更多的产业和行业卷入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上信贷链条的断裂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由于各国产业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一旦某国的某一产业因产生非效率,就会影响国际上与该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出现大量公司的倒闭,从而使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坏账骤增、经营困难,最终引发国际性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来看,当金融市场出现不利冲击,例如股市崩溃、国际投机冲击、社会化风险恶化等,首先影响到是市场信心。一些评论家认为,经济危机最大的影响,不是经济总量的锐减,而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市场信心一旦衰退或丧失,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发展陷入滞缓,使得经济萧条期延长,造成更大规模的衰退。

二、两次金融危机在香港传导原因的比较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在的第二天,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以及我国香港,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地区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1.从直接触发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细小的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市场很小,易受的周期性因素影响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1997年,当面对大量国际金融市场游资的剧烈冲击时,东亚各国或是货币贬值,或是要素价格下跌,造成金融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炒家多次狙击港元,造成利率扯高,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金融机构破产,连带实体经济发生滑坡,甚至崩塌。

2.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金融中心,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炒家沽空港元、扯高利率时,香港为维持稳定,不得不在货币贬值,降低成本或者资产贬值,要素价格下调两者间作出艰难选择。由于政府力图确保联系汇率稳定不变,因而选择资产大幅贬值,使得利率高企,银根短绌,价格下调,因而连带产生股市大跌,消费投资萎靡等负面影响。加上香港实体经济结构不平衡,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和以楼市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严重背离价值和购买力,逐渐形成泡沫。泡沫经济成为香港受到金融风潮侵袭的内在重要因素。

3.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各个经济体之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当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印尼、日本的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时,作为印尼的第四大投资来源区,香港投资萎缩,损失巨大;同样,我国香港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港日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在港分行被迫关闭,也使香港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也直接导致香港的旅游业收益大幅下降。

另有一些观点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对亚洲模式,尤其是对新生香港的一次蓄谋已久的“政经双赢的经济侵略”,因而认为以国际炒家为主角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掠夺更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国际因素。

4.从政策性因素来看。1997年祖国,“回归”因素就像酵母一样刺激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也激励着国际资本在香港的投资,经济信心直线走高,“中国概念”被成倍放大。红筹股、H股以及引发股价飙升的“染红效应”,使得港股市盈率高至2000以上,要知道80年代初的日本,当股票市盈率达到60~70时,股市几近崩溃,因而2000多的市盈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泡沫之盛,令人瞠目。因而回归效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香港经济自身过热的弊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股灾在所难免。

(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金德伯格研究发现,危机每隔十年轮回一次。危机是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风险会寻找经济中最薄弱的部位释放出来。市场一体化使得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危机的突破口和传导渠道。因此,谈及这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首先要从世界因素入手。

1.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尽管这次危机爆发不是由西方国家“蓄意制造”的,源头也没有直接针对香港本土,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格局下,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如蝴蝶效应般,也将传染给其他各个地区,香港自然无法幸免。

2.从触发因素来看。对于香港而言,其坚守联系汇率制,港元与美元相挂钩,因此香港汇率稳定依赖美元稳定,而当美国经济发生波动时,香港经济自然会产生同步的影响。如今的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很快传染到了香港,渗透到香港的各个行业领域。

3.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集着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虚拟经济繁盛异常,与世界金融联系极为密切。而香港的债务市场也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市场。同时,香港还是世界活跃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心。当美国金融出现剧烈震荡,华尔街一片萧条之时,各个金融机构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香港被逐个推到。这一点有别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香港持续多年的高通胀率也是促发经济危机的内在基础性因素之一。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长达68个月的时间里,香港经历了持续的通货紧缩状况,但从2003年后期经济恢复以来,高通胀率又见端倪,高通胀与低利率产生的实际负利率导致香港银行“脱媒”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寻求价值增值。这些市场在过度需求拉动下虚拟泡沫不断增大,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产生的影响

正如前文传导机制的分析,金融危机往往是由金融行业逐步扩散着整个经济实体的,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大体有相似性。所以在探究影响时,本文将偏重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1.失业问题。全球金融危机触发香港连串裁员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8月至10月香港的失业率为3.5%,较7月至9月微升0.1个百分点,但已是过去一年新高。零售、运输及进出口贸易业成为失业重灾区。有人力资源顾问指出,农历新年后的就业市场将会非常严峻,预期失业率在明年中上升至5%。

2.楼市问题。香港地域面积仅为1096平方公里,但平均滞留人口却高达1120万,土地和楼宇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诱使几乎所有资金雄厚的港内大企业集团涉足该行业,许多投机商利用市场供求失衡大肆炒作哄抬楼价。在这些因素刺激下,香港房地产市场维持了多年的持续兴旺,同时楼市超买严重,积聚了相当的投机泡沫,调整在所难免。

3.财政赤字。自以来,连续出现六年的财政赤字。在收入方面,由于楼市持续低迷,土地收益、来自地产公司的利得率税、物业交易印花税等相关收入出现结构性下调。支出方面,在通货紧缩的影响下,政府名义开支增长率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而加剧了财政赤字的扩大。

4.旅游与消费。金融危机引起该区域内各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客观上降低了境外游客在这些国家旅游的费用。而在联系汇率制下,香港旅游业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

消费方面,在香港,居民财产的相当比例以股票和楼房保值形态存在,它们的升跌直接影响居民现有财富水平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港股大幅下跌及楼市调整令居民财产损失严重,由此产生的负面财富效应将促使个人削减消费支出,连带物业行情也出现的调整,加上就业前景不明朗,消费者的欲望大大降低。

5.贸易表现。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出口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金融海啸下,以美国为主的经济环境转差,大大降低对商品的需求,香港出口业首当其冲。

综上所述,两次金融危机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虽起因各有不同,但都对香港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以及如何稳定长期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纪经济,2001(6)

2.姚国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3.郭国灿.回归十年的香港经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2007

4.约翰.卡尔弗利(美).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曹元芳,关超等.美国次贷危机:原因、机制、教训[J].华北金融,2008(5)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5

艺术品市场发展考察

1929年美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随后又扩散成为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最后波及到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我们从客观上分析,1929年在经济大崩盘之初,全球的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到了1931年之后艺术品市场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和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1931~1932年期间苏富比拍卖公司的利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1934年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上,18世纪欧洲名画家隆尼的一幅曾于1928年以70万美元成交的作品无人竞价,最后以6.5万美元成交。这一事件引发了肖像画市场的跌价狂潮。从经济危机到艺术品市场危机来看,似乎不是随势暴跌,而是呈现出一个间断惯性下降的趋势和特点。

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发生的崩盘情况来看。当时受到美国股市崩盘的影响,随后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也开始狂跌。但是艺术品市场却在1988 1990年之间持续繁荣,这个时期艺术品市场的表现就是高价作品的成交纪录不断被打破。直到1990年5月凡・高的《加歇医生》拍出了创纪录的8250万美元的成交价。但从那个时候开始,艺术品市场就步入了下降和暴跌的状态。从这次的金融危机对艺术品市场影响的分析来看,下跌的特点和规律与1929年的下跌现象有些类同。不是金融危机一发生,艺术品市场就立刻产生动荡,而是有一个间断的过程。  1997年至1999年暴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快速的影响到了亚洲艺术品的销售,使艺术品投资和市场遭到重创。例如佳士得拍卖行1997年的亚洲艺术品的拍卖总额是4112万美元,到了1998年这一金额下降到276万美元;而苏富比拍卖行1997年的亚洲艺术品销售总额是4045万美元。到了1998年直线下降到了2500万美元。这次危机产生的影响与上两次有些不同,即金融危机一暴发,就立即出现了艺术品市场的狂跌。

我们从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来看,每次经济或金融危机都会波及到艺术品市场。但在金融危机时,艺术品市场的危机通常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与此同时也反映出金融危机与艺术品市场危机的差异性。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

发展影响的分析

从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到暴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来看,这次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此前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也远远超过198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这次低迷的金融市场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也很快就显现出来。  金融危机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冲击或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当金融危机之时,艺术品市场出现急速下滑与调整,这对买方市场产生了许多有利条件,也给藏家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在欧美等国家的影响比较严重,迫于资金的压力,许多藏家不得不将手上的艺术品出售。而中国受到的金融危机影响没有像欧美等国家那样严重,所以海外的艺术品市场此时就出现了“回流”现象。这种“回流”现象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出现“海外回流”的现象是一样的。

因此,我认为在这个货币流动性泛滥的时代,利益驱使资本在各个领域流通获利,艺术品市场作为高回报的投资领域,当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本。同时,新的金融工具开始在艺术品领域着陆与创新,艺术与金融的联姻日趋紧密,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艺术品市场受其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通过分析,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也有两重性。

从正面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加速了艺术品行业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步伐。2003年至2006年这四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其中掺杂着很多投机的因素,许多买家来自其他行业,而非真正的藏家,许多拍卖公司纷纷成立,但都并非出于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目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产生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使艺术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清理,剔除了过多的投机成分之后,有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危机,迫使拍卖公司重新审视优质拍品的标准,调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对拍卖行业推向规范和有序发展是一件好事。

这次金融危机对于艺术品的流通也是一个契机,尤其是对那些流存海外的中国古代的艺术精品回流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就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样,我国许多藏家利用这个机会,从海外买回来一大批艺术精品。在2009年1月2日杭州西泠印社拍卖行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观察到,就发现有大量海外回流的藏品,这对收藏者来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金融危机促使藏品的易手,这无疑也是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极好机会。  一般来说,藏品价格是呈上升趋势的,但金融危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客观上为收藏者和投资者“趁低而人”创造了条件。目前正是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但不少藏家仍充满信心。因为金融危机提醒人们应该更多关注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是人们走出盲目炒作、跟风运作暗影和进行理性投资的好机会。

金融危机唤醒了对艺术品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等波折之后,特别是遇到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中不断的成熟起来。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品成为国人追求的目标,它对唤起人们的精神追求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核工业,但不可以不发展“文化工业”。这是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金融危机直接造成了艺术品市场的投放量和成交量严重缩水。从2008年秋季拍卖会和2009年春季拍卖会全国各大拍卖行的情况分析来看,投放到拍卖市场上的艺术作品数量明显减少。而在相关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艺术作品的总量甚至精品数量也明显减少。这说明艺术品市场供过于求,主要是参加竞买者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信心不足,对艺术品市场前景持谨慎的态度,所以竞买时举牌更加理性。

另外,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量萎缩。金融危机对中国当代艺术冲击最大,有的拍卖公司当代艺术的成交减少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例如,2008年伦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203件,平均成交价格 较春拍降低了32%。国内其他拍卖公司成绩也不理想,一是拍卖品成交价明显回落,二是拍卖现场人气骤减。2009年的春季拍卖会上,一部分拍卖公司撤掉了当代艺术拍卖专场,这说明人们对当代艺术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前几年人为的炒作过度,对当代艺术的价格表示怀疑。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必然会传导到艺术市场,对购买力和信心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特别是有的人在证券和房地产投资上资金被套牢,很难将资金转向艺术品市场。所以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量和价格出现一个惯性的下滑,这个过程估计要比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滞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滞后的缩水现象。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除了中国的古代书画和瓷器等品种外,其他种类的艺术品与当代艺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因此,各地拍卖行在拍卖活动的过程中都相应地调整了拍卖的定位和拍品的结构问题,使艺术品拍卖出现一个结构性质的变化。

金融危机下中国艺术品市场

出路的反思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原因 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6月是“大衰退”(Great Recession)——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所遭受的历时最长、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结束的第四年。这场危机在吞没了华尔街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重创。它也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爆发五周年的标志。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还能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可怕效应。不幸的是,金融危机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发生。他们已经徘徊了数个世纪,而且毫无疑问地还会在未来继续下去。

什么是金融危机?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失去信任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会产生。在这种环境里,资信可靠的借款人借不到钱(我们称之为信贷危机或资金危机),投资人不能迅速的出售金融资产(流动性危机)。有时候,只是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受到影响,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危机会变成系统性的,进而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

毋庸置疑,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会为经济保持活力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全球化,金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性越来越强、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庞大金融网络的正常运作取决于良好的信息传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计其数的各种原因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引起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债务太多

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系统承担了太多来自家庭、金融机构、公司、甚至政府(希腊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的债务。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和金融机构债务达到历史新高。宽松的信贷和贷款标准经常导致信贷泡沫,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经济稳定增长和低利率的温和期之后。借款人和贷款人过于相信:过去这个经济稳定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时期在未来会继续下去。结果,贷款标准下降,杠杆率上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所假定的那样,稳定、温和会滋生金融系统的不安定和无节制,这是因为被错误引导的信心会增加对风险的偏好。由于杠杆率提高、风险增加,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以至于即便一个小事件都会给金融系统和整个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这种风险会变成系统性的,从而将整个金融体系置于危险境地。

(二)外汇借款

金融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经常以外汇形式借款。如果国内货币走弱,外债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负担,公司、国家最终可能不得不拖欠债务。这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而且通常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这种情况会因高通货膨胀而恶化,而高通货膨胀会使货币贬值,还会影响汇率。

(三)债务

近年来,债务在金融危机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债务违约已经存在数十年之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似乎会周期性地爆发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出现了债务违约。同样,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债务问题,近来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则跟随其后。

债务出现问题会有两个基本信号,一个是信用利差,另一个是信用保险。投资者会将债券的收益与德国或美国的进行比较,来评估债务违约或某种债务重组的概率。随着信用利差扩大,市场会认为潜在违约的概率变大。投资者也会关注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债务违约保险的成本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种机制,市场会发出信号并且对债务加以限制。

(四)资产泡沫

一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归因于资产泡沫。所谓资产泡沫可以被定义为投资者对某种资产类别(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等)的集体兴奋,或被定义为艾伦·格林斯潘所创造的“非理性繁荣”。在资产泡沫的情形下,投资者购买一项资产不是因为其潜在的基本价值因素,而仅仅是因为其价格涨了,并且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涨。换句话说,投资者将过去价格的上涨可以持续到未来的推断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一旦开始,这种兴奋就会开始传染,将资产价格推到极致。事后一想,泡沫是显而易见的;在兴奋期,泡沫却不是那么明显,而且难以察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总是想知道他们是看到了资产泡沫还是强劲的经济。

(五)过度自信

大多数金融危机,尤其是资产泡沫,有其行为基础,例如过度自信。人们一向对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过高的评价,从而产生控制幻觉。我们高估信息的精确度,低估风险。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会有更过于自信和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人们还有将不远的过去推广到未来的倾向。人类的心智不擅长计算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假定过去的趋势将会继续。如果每个人都臆断将来与不远的过去是一样的,就会产生“旅鼠偏差”。旅鼠在集体迁移时通常采取直线行进方式,遇到障碍不避开,最后一大群随着领头者跳下悬崖摔死或溺死,常用来形容盲从群众的不理。同样地,人们认为随波逐流是非常安逸的,与其他人一起赚钱或亏钱时会获得安慰。

(六)庞大复杂的银行系统

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是因为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银行系统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有些银行是如此庞大和复杂,以至于太大而不能倒闭,如果倒闭的话可能会引起系统性风险。银行也有所谓的“成本”,因为经理人有做出与股东和监管人不一致决定的动机。政府担保和安全网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即存款人不必评估银行的风险。无论银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偿还存款人的钱。

银行存在重要问题,因为他们的资金是短期的而贷款或投资是长期的。只要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银行就能正常运转。然而,如果短期借款成本超过长期贷款利率或投资率的话,银行就会遭受损失。如果短期债务不能转滚(资金危机)或者更长期投资的价值下降的话,也会产生问题。

(七)影子银行系统

金融危机也可能是由影子银行系统——那些承担了许多和商业银行一样职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起的。例如,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就源自一家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由于缺乏监管、缺乏透明度,风险遍及整个影子银行系统,引起资金危机或流动性危机。由于整个金融系统是相互连接的,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框架,产生系统性风险。

(八)金融创新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包括金融创新)是件好事情。然而,自从近来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怀疑是否所有的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而言都是有益的。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对“金融衍生品将使交易更安全”的说法嗤之以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也对一些金融创新进行了批判。例如,要不是有担保债务凭证(CDO)的话,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可能就不会发展到那个程度。CDO是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成长极为迅速的资产证券化品种之一。CDO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并且进行重新的包装,再以产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场。CDO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保证人将风险转移给CDO的投资者。次贷危机爆发后该产品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随着次贷违约率增加,就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开始,然后传染到金融系统的其余部分。次贷危机爆发后CDO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

(九)模型失效

最后,经济模型、金融模型并未发挥评估有价债券价值、衡量风险、预测经济活动的作用。尤其是银行风险模型,没有测量出一些资产公司的内在风险以及资金债务的风险。例如,有债券评级机构给予CDO优先段AAA级别,而其肯定是达不到AAA级别的。模型需要假设和实证数据,而其中有一些是错误的或无法获得的。自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模型已经丧失了一些可信度。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有许多潜在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和监管者、中央银行、银行和影子银行、企业部门和投资者。正如此前所描述的那样,很难将某种经济状况归为某个原因。由于市场中充满了如此多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要真正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探寻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进行分类,这会有助于将来缓解或最小化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Robert C.Klemkosky.Financial system fragility[J].Business Horizons,2013(56),675—683.

[2]罗伯特·席勒.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2).

[3]顾凌云,余津津.担保债务凭证(CDO)的高风险性分析及防治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