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标准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膝关节病患者96例。症状为行走时疼痛加重伴跛行,膝关节压痛,活动受限,经X线摄片检查,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破坏及关节间隙变窄。入院后30例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予抗感染及功能锻炼,术后2周拆线,切口一期愈合,半年后随诊,患者生活自理已弃拐下地行走。

护 理

入院护理:①评估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既往史、过敏史、药物史等。②住院环境介绍:主动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洗漱间、开水房等。使患者消除陌生感。

术前护理:⑴心理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手术目的及预期效果,详细解释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知识,介绍主治医师的技术水平、同类手术的成功率、既往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信心。家属的理解、支持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中起很大作用。⑵术前准备完善常规检查,做好基础护理,术前1天备皮,检查手术野皮肤,如有疖、毛囊炎、皮肤病等及时治疗痊愈后方能接受手术,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及既往史,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对过度紧张的患者术前应用镇静剂,留置尿管,术前30分钟给予静滴抗生素,以减少感染机会。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术前空腹血糖维持在9mmol/L以下,血压维持在150/90mmHg以下[2]。⑶术前健康教育:①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运动:患肢伸直绷紧足尖,膝部用力向下,保持10秒/次;②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退抬高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避免对腰椎产生压力,患侧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功能位,抬腿高度离床10cm左右,保持10秒,抬高角度及保持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3];③膝关节、踝及足趾关节的屈伸运动:患者取平卧位,做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伸屈活动;④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使其掌握抬臀及放置便盆的技巧,以适应术后床上顺利排便。

术后护理:⑴一般护理:患肢抬高且保持中立外展位,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严密观察切口渗血,局部皮肤温度,足趾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皮肤温度低、苍白、发绀等应立即放松绷带;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适时予以镇痛,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⑵引流管及切口护理:将负压引流器固定低于膝关节10~20cm处,以保持负压状态,观察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固定负压引流器,要经常捏压引流管,防止血液凝固,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更换负压引流袋时,禁止抬高于切口水平,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感染,根据引流量及性质,一般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⑶饮食护理:早期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如汤、粥、面条等,中晚期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另外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⑷预防并发症: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自远端向近端按摩肢体,麻醉苏醒后鼓励患者在耐受疼痛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股四头肌舒缩练习,还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②预防褥疮:保护骨突部位,用海绵、软枕垫于臀部、下肢,使其卧位舒适,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渣屑、无皱褶;③预防感染:如术后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切口疼痛、关节肿胀,则可能发生感染,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支持疗法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抗感染能力。⑸康复锻炼:功能锻炼分阶段进行。①第一阶段:术后1~3天,此期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以床上为主。术后第1天开始CPM机被动锻炼,第1次应从30°~40°开始,以后逐日增加5°~10°,锻炼2次/日,30分钟/次[4];②第二阶段:术后第4~14天,此期为术后中期,功能锻炼主要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同时强化肌力的恢复程度。术后第4天待患者可耐受疼痛,肌张力恢复时,可进行下地行走训练,先用助步器帮助其行走,待重心稳定后改用双拐,以上锻炼方法交替循环进行,2~3次/日,做20~30分钟/次,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③第三阶段:手术2周后,此期锻炼的目的以增强肌力为主,同时保持已获得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负重行走训练、抗阻力训练、上下楼训练。

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训练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要短时间超强度训练。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有感染时,如扁桃体炎、皮肤感染、手足癣等,要积极治疗。

讨 论

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和术后康复护理,是保证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通过对2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科学康复护理,在随访中未发现有关节愈合不良、脱位、关节畸形和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采用的在术前术后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从心理、健康教育、切口、饮食和分阶段的科学康复锻炼方法,有效的防止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勤,朱红英.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这的康复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61.

2 陈维珍,杨桂莲.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708.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2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64-0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时间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而也就形成了新的课程学习目标。

新课程目标分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

1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运动参与的目标

1.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1.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2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

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的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4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3

建设“品质课堂”,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切实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一堂课都呈现出较高的品质,切实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所谓“品质课堂”,简而言之,就是一堂准备好、实施好、效果好的课。“品质课堂”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为“专业性、全然性、趣乐性、思辨性、践习性、化成性”这六个元素。

二、基本理念

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坚持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和质量观,做到“以生为本、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深入推进“品质课堂”建设,促进全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科学、持续发展。

三、目标追求

引导和督促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育理念,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让体育与健康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天地、教师专业发展的精彩舞台。让体育与健康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锻炼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研究策略

坚持“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全面推动与示范引领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培训学习―调研分析―研究提炼―实践探索―展示交流―评价激励”螺旋上升的六步推进方式(注:六步既可循环往复,也可灵活选用),建设“品质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五、结果与分析

明确课堂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与活动中,不断自主更新学习行为方式,提升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质量。健康第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生理、心理特征,重视每个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全体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与活动,善于思考,大胆发言,主动模仿,踊跃展示,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获;重视自我全面锻炼和发展。做到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在快乐无比中掌握技能,在好学、善学、乐学中彰显个性。注重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做到少讲多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练习,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健康安全意识的培养,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和长远的育人效益。

六、实施策略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4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继承;发展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发了小学和初中各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其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对其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情况并不理想,所以,在此对原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继承与发展之关系,以利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之工作。

一、新《课程标准》扩大了选修教材的内容范围

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主要涵盖着两个方面,首先是运动的形态规范,其次是表现在其运动的具体功能。如果要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主要是分为田径运动,体操运动以及球类运动等项目,并根据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编写教材。在操作过程中势必会加大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量,需要了解不同项目的技术特点以及动作要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辅导。这就会占据着大量的工作精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和我国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背而驰。故此,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已经明确的规范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培养。对现有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和完善,现在体育必修课以及体育选修课各占50%,明确规范必修的授课时数,选修的授课时数不做硬性的要求。新式体育《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体现在对于选修教材内容的放宽,这也会给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也就真正体现出灵、活、新、创的特点;也体现出新大纲中的科学性、自由性以及健康的理念。

二、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发生较大变化

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规范了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如果仔细去分析,会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评价内容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其肯定会严重的影响着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有鉴于此,新式《课程标准》明确出教育目标体系,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体育教学的五个领域任务,六个教育水平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并架构出三个层次类型,其表现出知识的科学性,技能的明确性以及能力培养的准确性。在体育教学之中融合学生的意识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并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的培养。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均能够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以及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并将这些因素进行完整的融合。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自觉自愿的参加体育课程。

三、新《课程标准》强化了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转变

原教学大纲单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所以,不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执行新大纲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中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并需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学习气氛体现出平等和宽松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以及遇到教学难点的时候,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能潜力以及学习提升的能力。从而也需要不断的强化体育教师团队的理论学习能力以及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所以需要深入的贯彻新的体育教学大纲。

四、新《课程标准》加入了多元综合评价

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其中涵盖着整个教学的全部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原先的体育教学大纲更加强调着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体能发展状况的评价。但是忽略课程目标和实际可能评价内容的一致性,在教学环节中会产生相应的阻滞效果,故此非常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各个教学环节以及教训内容的联系。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式,确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在注重原有最终评价的基础上,也需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并需要考量学生间的互评等。

新出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原有的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学生体育量化指标的达成不再是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唯一标准。扩大了成绩考核的范畴,其中包括学生体育参加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表现。针对于原先成绩考核的标准,现在更加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将体育效果和作用进行深度的推广。现在评价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内涵,不只考量着身体素质。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评价方面包含着以下四个层面,分别是课堂教学进度、学生运动中的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以及技能培养等。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包括教师的评价测试、学生的自我评价、所在小组的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等。改变原有的选报和考核模式,更加注重综合性评价以及学生实际的表现情况等。

五、 新《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

体育运动的内涵和精髓体现在健康的理念之中,获取健康是保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必要前提。故此新大纲更加注重健康的效果,其包含着三个方面,分别是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健康保障。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此种健康理念融入在新大纲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构造。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作为其指导性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融合新的改革内涵。在原有教学思想原则体系中增加很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性理念,在注重体质增强时侧重于学生健康理念的提升。加入健身文化性教育思想,具有选择性以及统一性的特点。新的体育规范中显现出现代体育发展以及教学完善的综合效用。从更深的层面强化新教学大纲的指导意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六、 新《课程标准》强调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旧大纲过于注重“三基”教学,把体育课变得死板生硬、像专业队训练,而缺乏个体化培养的理念,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运动专长的培养,建立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保持旺盛学习动力的源泉。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养生体育锻炼的精神,这就是体育教学中最精华理念的展示。

体育课程标准将学生自身的运动潜能发掘出来,并能够培养保持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力。重视学生个体运动专场以及体育兴趣的培养。强化并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才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要每个学生学习全部的运动项目,并且都要达到体育学习的标准。通过实践操作表明,采用这种方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使学生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体育专长以及体育爱好。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这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体育学习的意义。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体育爱好,让其有针对性的选择具有特色的题目项目,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几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运动专长以及运动兴趣,最终使体育锻炼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理念之中。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集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2]。医院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医院健康教育是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的与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的教育,与对普通人群进行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教育,共同构成了医院健康教育的完整概念[3]。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住院患者及陪护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诊疗计划,配合诊疗过程,还有利于患者及陪护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指出:“虽然需要医生指导和监督基本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但是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趋势将逐渐扩大”。实践证明,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护士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4]。本文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健康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以期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现综述如下。

1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广泛

现代医学模式中,护理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健康教育的对象也进一步扩展,不再局限于患者本人。患者的家属、陪护及朋友、同事等探视人员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常常以提问题、提要求等方式来向护理人员索取健康知识,进行健康咨询,希望掌握一些卫生知识,既有利于护理患者,也能促进自身健康。

2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求增多

以往的临床健康教育内容局限,仅围绕疾病护理展开,健康教育方式单一,护士凭日常的工作经验进行简单的口头宣教为主,这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5]显示,住院患者需要健康教育的内容因人因病种而具体化和专业化;健康教育的内容系统化;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多位学者[5~9]调查显示,住院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对健康教育的需要程度高,而且较为迫切,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用药常识、饮食护理、手术效果、检查结果、心理健康知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等方面的需求。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需求更为强烈。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已经不愿意再接受过去那种“无言的操作”、“无言的护理”了。文献[10~12]显示,教育方式上94.4%患者希望与医生口头交流获得健康知识,91.7%患者希望进行一对一床边指导,声像资料和患者现身说法也比较受欢迎。患者对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也有需求,张坤、周兰姝等[13,14]人调查显示:患者希望出院后打电话咨询,护士家访也是最受患者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之一。

        3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3.1 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认知不足

护士注册法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2,3]。在我国护理人员同样认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很重要。郑海燕等人[15]调查显示,95.7%护士认为开展健康教育很重要;马玉洁[16]对基层医院调查显示,88.4%的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调查[16,17]显示,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实际上健康教育的信念还没有真正纳入护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中,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仍存在护理观相对滞后,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等问题。

3.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欠缺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护士主要的工作内容,但我国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和能力相对患者的需求欠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护理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临床健康教育能力有限。郑海燕等人[15]调查显示,46.4%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包家明等人[18]调查显示,92%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马玉洁[16]对基层医院调查结果显示, 37%的护理人员认为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30.4%的基层临床护理人员不进行效果评价;在徐进、徐迎春[19]的研究中,24.5%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效果评价。由此可见,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欠缺,缺乏系统性地继续教育培训,健康教育能力有限,患者的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3.3 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较单一

美国健康教育的研究已从疾病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形式拓展到对健康教育信念、态度、行为、评价手段、伦理道德以及健康教育与经济发展、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目前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健康教育上[24],并且护理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病人收效不理想;健康教育内容简单,对不同需求病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护士在对病人健康教育时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因为健康教育的不得当,护士还可能涉及法律问题[20]。

3.4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未完善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组织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护士工作职责条文及记录表格[26]。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未完善。

3.4.1 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未形成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临床科室无统一的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无健康教育规范,未制定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从入院、住院到出院缺乏连续性的全程健康教育,未设置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护士,安排健康教育班,无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条文,缺少落实具体措施记录、定期督促检查和记录等,健康教育随意性大,健康教育效果不良。

3.4.2 缺乏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工作有效、健康持续的发展。美国各医院均设有健康教育委员会、健康教育网络、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健康教育科或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为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提供基本保证[27]。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均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因此,影响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26]。

3.4.3 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发达国家有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并指出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对保障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取健康教育最佳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27]。美国护理认证委员会已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如健康教育从患者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状态及使用专业知识资源等不同层面设定评价标准,它为医院提供了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客观、详细的质量评定监测工具,也为护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方向,保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24]。我国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效果评价标准,邓丽金[22]等人调查显示,现行的健康教育重视普及率,而不重视效果评价,主要评价方法是口头提问法和观察法,未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无法真正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缺乏有效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能力;重视病人知识掌握程度,缺乏病人态度改变、健康行为形成的指标;评价时间重视终末评价;评价方法多以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评价表进行量化评价;以护理人员评价为主。更有甚者,护理人员不进行效果评价。

4 对策

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大体上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24],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健康教育规范及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设置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护士。强化护士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康复学、预防保健学、人际沟通等多学科知识。在临床实践当中,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仍需要进一步地拓展,临床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尤为重要,既要护士能掌握、能做到、能坚持,又要患者易掌握、乐于接受,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25]。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对病人及其周边人群的健康促进起重要作用。我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借鉴国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长处,结合我国护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满足病人及周边群体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8]。

【参考文献】

   1 马骁.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2.

2 余小鸣.国际健康教育发展概况.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85-188.

3 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487-488.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5 张珂.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391-392.

6 高早琼,张敏,黄友梅.住院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护理学报,2008,15(5):30-32.

7 程晓红.肿瘤化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3,3(3):14-17.

8 袁凌.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4,4(6):9-11.

9 陈健.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06,8(4):125-126.

10 王璟,方鹏骞.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32-634.

11 谭卫仙,杨引,张良清,等.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4,3(2):52-54.

12 吴婷.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及对策.四川医学,2003,24(1):110.

13 张坤.肝胆手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5):536-539.

14 周兰姝,李树贞.骨科患者入院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26-328.

15 郑海燕,张少浓.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4,18(5):863-864.

16 马玉洁.基层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4,4(8):45-47.

17 吴艳芳,安新莉,刘萍,等.我国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4-96.

18 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9 徐进,徐迎春.716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5,3(1):7-9.

20 王井霞,唐四元.健康教育方式的分析及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现代护理,2006,12(16):1501-1502.

21 bosworth h b,olsen m k,gentry p,et al.nurse administered telephone intervention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a patient-tailored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patient educ couns,2005,57(1):5-14.

22 邓丽金,陈锦秀.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3-24,27.

23 ithinsons.a review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beliefs of traditionl and preject2000student nurs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5,21(2):356-363.

24 包家明,华小芬,李剑媛.中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3-4.

25 壬兆爱.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85-86.

26 包家明,周一汝.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护理研究,2002,16(7):473-573.

健康教育标准范文6

【摘要】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是现代护理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可以说,搞好护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实现护士职责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综述如下。

【关键词】护理 健康教育 护士 教育方法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长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而健康教育,则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广大护士已成为病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然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就普通意义讲,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始终,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是现代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职能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手段。因此,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为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做了如下的探讨:

一 了解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二 注重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自己。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任何成功的实践经验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向病人宣布“坏消息”,除了因为有法律赋予病人的“知情权”之外,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也支持我们,当然,还有心理学“应激理论”的肯定。要有效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实践,护士必须涉及范围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如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哲学、心理学等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领域。任何强理论知识的掌握都会给我们的临床护理教育实践以有力的支持。例如,我们可以根据Maslow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三 要学会选择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播放和示范训练等。其中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该法可分为三种形式,即主动、被动和沟通。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院具备的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在教育形式上,可灵活开展个人宣教、小组式宣教和病人座谈会等形式,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目的。

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主导作用,病人则起着主体作用。病人的主体作用主要受兴趣、态度和文化背景等的制约。通常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又会相互影响,而主导作用对主体作用的影响更大,例如病人的兴趣可因护理人员的适当技巧得以激发。因此,护理人员的主导作用是保证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同时还必须重视充分发挥病人的主体作用。实施了健康教育,应立即作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

四 医护合作,共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健康教育需要医护密切配合。由于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医生向病人介绍的内容是以疾病知识、治疗方案为主,如疾病的诊断分型、病理改变、手术的选择、手术效果等;而护士的教育内容多为病人的心理、情绪、用药的基本知识、饮食指导、协助功能恢复等方面[4]。此外,由于护士接触病人时间较长,可以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更加耐心、细致地讲解。所以,只有医护共同合作、互补,才能提高健康教育水平,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临床上,病人家属及其他陪护人可能是护士最好的帮手。因此,护士要特别注重与他们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应贯穿病人就医的始终,包括病人痊愈离开医院后。护士有责任对病人陪护者做出安排,包括什么时候来医院,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以至于应该关心陪护人的身体、工作、生活和精神状况。

五 要注意把握开展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改变,每个病人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不同,对医学知识认识、掌握和了解程度各不相同,这就对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体化教育,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

健康教育要因病而异,临床上病种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预防保健措施也不一样,因此,病人教育工作就要根据不同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进行教育。

六 必须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评价标准和标准化评价体系。

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对保障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得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中国人民沈阳部队总医院建立的“健康教育护理查房”制度,是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可操作性方法[4]。但总体上目前我国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为了保证和监督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非常有必要建立评价标准体系[5]。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是很健全的。

七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不仅要求护士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掌握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护士要加强学习,不断探索,为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护士进修杂志,1998,11(3):676.

[2] 林名色,吴华琨,胡蕙曦.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10):945-946.

[3] 双卫兵,程金莲.浅谈整体医疗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6):317.

[4] 张绍敏,张俊丽,冯晓娟,等.健康教育护理查房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