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 环境容量 污染控制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珠三角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广州及周边城市的污染情况越来越来严重,而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近几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效控制雾霾,必须要从对城市的污染源出发,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文中着重对广州市的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做出预测,并分析本市的产业布局以及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对本市的空气污染物控制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1 广州市大气环境现状
1.1 近年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广州是一个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也是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近几来广州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2001至2012年间全市GDP由原来的2685.76亿元增长至13551.21亿元,年均增长率差不多到达15.5%;而在机动车方面则从原来的143万左右辆增加到250万以上。同时在工业方面的规模在扩大,这些都给广州空气质量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分析近几年的广州空气质量现状可知(见图1),2001至2012年间全市三种常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相应地空气质量由恶化到改善,最后比较稳定。由图可知,从2006年开始广州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好转,一些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逐步下降,但NO2、PM10这两种污染物浓度下降并不十分明显,NO2与PM10做为城市空气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它给空气质量控制带来了严峻的形势。
广州市大气污染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由于受到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在夏季期间污染物浓度一般要比平时偏低,春季和冬季染物浓度则比较严重,原因是相对稳定的大气层它对污染物的扩散非常不利,而这两个季节城区内NO2浓度要远远高于郊区地方。但总的来说,广州市出现灰霾天气呈现下降趋势,在变化规律上也是与PM10浓度一致的。
1.2 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广州市环保局的2013年广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广州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1.2%。达标的260天中,优81天,良179天,而轻度污染为90天,中度污染15天。广州市29个信息空气监测点达标天数比例在48.2%~82.3%之间,均未出现严重污染。达标比例最高的是增城荔城测点,其次为从化街口测点,达标比例最低的是黄沙路边站和杨箕路边站测点。
2013年公报显示,广州市环境空气六项主要监测指标中有三项指标浓度上升:细颗粒物(PM2.5)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9%;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1%;可吸入颗粒物(PM10)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51倍、0.30倍、0.03倍。
2013年12月,全国大范围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重灰霾,广州市也出现了长时间静、稳天气,污染物不断在近地面堆积,导致污染物浓度较大幅度上升。同时,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降水时间短,扬尘污染比较明显。12月,广州市PM10和PM2.5浓度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53.6%和43.9%,致使全年浓度同比有所上升。
2 广州市环境空气容量
在进行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与容量控制研究中,一般有基础工作研究、模型计算以及降低污染方案与优化等。
2.1 研究准备
研究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整理分析,具体有对污染因子和基准年的确定、污染源清单的编制与模化、污染源的调查、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大气污染现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研究准备工作中工作量大,整理的数据资料也要尽量做到详细。特别是对污染源的调查和清单编制,只有做这样才能得到更精确的容量计算结果。在进行定位污染源以及把握污染源排放源时,要充分分析城市的特点以及经济状况,对污染源排放进行划分。此处,对城市气象资料以及大气污染现状数据也要充分掌握,因为这也是容量计算的一关键因素,对于历史数据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时,最好是从逐年、逐月、逐日和逐时,做到充分对污染和气象变化状况进行反映。
2.2 环境容量分析
2.3 结果分析
大多数的大气扩散模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对各种不同的因素也有着相应的考虑方式,同时在确定不确切性因素的假设以及参数时,往往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误差。此外,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条件以及气象影响因素不同,在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模拟时往旆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就应该进行比较模型的性能以及精确度,选出与城市特点相符合的模型进行应用计算。
3 广州市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然而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做为一种有限的环境资源,必须要掌握好进而合理地有效地去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要使其充分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预测和容量控制的研究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要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预测和容量控制的研究,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再进行城市大气污染源的削减计划进行制定以及最佳工业布局优化方案的制定,进而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到城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才能给国家的经济效益起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3.1 控制工业污染
(1)市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污染工业逐渐迁离市中心。对一些短时间内不可能迁出的要加强它们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在以后的生产过程要加大对其监控管理力度,做到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2)治标要治本,必须要从污染源的治理入手,督促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开辟治理污染的新途径,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同时可以采用闭路循环方式,进行综合利用。(3)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般情况下,可再生资源比较廉价,同时又是可收获并可以再生的永不枯竭。可再生资源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特点,与石油化工原料相比,其污染更小,非常适合环境保护原则。
3.2 加强对机动车排放管理
(1)机动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有汽油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而提前实施“欧3”标准对城市大气环境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相比于之前的“欧2”标准而言,其主要是加强了对NOx产生的限制,而HC 和CO则没有什么变化,这非常符合广州这样NOx污染严重的城市。
(2)加速淘汰、转移以及改造一些不合标的在用车。目前一些旧车没有排放控制装置属于高排放源,有些在用车就算有排放控制,但随着车身老化,在平时排放装置保养不当,造成排放恶化,对于这类车应采取淘汰或改造的措施。同时更大力度发展电车以及LPG等清洁燃料车。
3.3 制定污染源消减方案
在进行模拟计算后确定城市的现状容量,对城市的现状容量以及最大允许容量差距进行比较,再通过得出的污染排放的消减率来进行制定城市污染排放的布局方案,并以得到最优的染排放的布局方案为最终目的。
4 结语
要做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工作,进行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与容量控制研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明确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个合理、科学的工业布局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好环境容量资源,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东.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与防治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12.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空间估值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31
农田土壤为各种粮食作物提供了基本生长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就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就目前来看,农田土壤已经遭受了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具有毒性大、难降解和易积累的特点,还会伴随作物被人体吸收。加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并对污染进行空间估值,则能够更好的进行农田土壤污染的监管,进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分析
1.1 实验室监测技术
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面,实验室监测为传统监测技术,包含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极谱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都需要完成样本田间采样,然后对土样进行处理、分析,以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使用实验室监测法,具有基体干扰小、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和分析范围宽等特点。但是,采取该种监测方法需完成监测区土壤|量现状调查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等工作,采样工作量较大,并且监测成本较高,需要的分析时间较长。此外,只要样品在采集、运输、存储和测定过程中出现差错,就会导致测量结果失真。
1.2 现场监测技术
为克服实验室监测的局限性,现场监测技术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可以连续完成土壤重金属监测的技术主要包含土壤磁化率监测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等。应用前一种技术,可以利用土壤在外磁场中受感应产生的磁化强度和外加磁场强度比重完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因为,重金属污染将导致土壤磁性增强,所以能够利用土壤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进行重金属污染表征。该技术具有无破坏性、快速、经济和灵敏的特点,在土壤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会对土壤磁化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使用该技术也无法完成污染程度及污染来源的准确判断[1]。应用后一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快速、实时探测,可同时完成多种元素分析,并且只有很小几率会对研究对象造成再污染。但作为半定量测量手段,其在监测灵敏度和检测限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估值方法
2.1 局部高值分布区划分
在完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基础上,还要对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外源因素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获取,以便更好的完成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的描述。为此,还要采取关联规则、统计对比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确定外源因素,然后进行有直接影响的外源因子的提取。在此基础上,需利用统计的半方差函数完成土壤重金属历史样点空间结构提取,以便对不同元素空间变异范围进行判断。而通过实地取样调查,则能完成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局部高值分布区的划分。
2.2 土壤单元类获取
不同于全局地理空间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局部地理空间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连续性。通过获取土壤单元类,则能够将全局异质空间的重金属含量空间估值问题转化为局部空间最优估值问题。为此,还应采取自收敛分类方法完成环境变量分类。使用谱分割方法,则可以完成景观要素特征向量分类,从而获得土壤单元分类。但获得的单元类仅为粗略分类结果,还应将同为空间异质的单元类进行归并子类,以减少分类数目。为此,还应对2个单元类包含的监测样点的重金属含量数据展开方差分析,以确定2个单元类是否为空间异质。
2.3 重金属污染空间估值
针对获得的多个土壤空间分类集,需利用土壤单元分类图将在相同单元类中的监测样点划分为一类,以获得监测样点集。利用二分树索引方法,则能完成空间估值方法的构建。在估值操作前,需输入参与估值的最小估值单元数和最大搜索半径,以完成已知位点数的估值单元搜索,用于进行未知单元的属性值的估算。利用土壤单元类包含样点的已知观测值和所有样点观测值的均值之差和对应的权重,就可以得到未知位点的估算值。
3 结论
使用科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然后结合监测样点数据进行重金属污染的空间估值,则能进一步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继而更好的完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评估工作。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室空气污染;总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防治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办公及居住空间越来越大办公和居室的装修也越来越频繁。然而相当一部分居室和写字经过无序的装修、装饰后或在建设过程中疏于环境卫生管理,处于严重的室内污染之中,家庭、办公室等建筑物的环境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即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和经消化道吸收。室内污染物主要有:①总挥发有机物(TOVC)。据研究,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②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姓气体。可引起流泪、咽喉不适或疼痛,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下降、染色体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③苯。室内苯浓度增高,可出现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苯还会引起血液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中毒早期以白细胞持续降低为主,中期可发生皮肤紫癜、牙龈出血等,最终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④氨,氨是无色、恶臭的刺激性气体,释放缓慢且时间较长,有些建筑物的氨污染需要20年才能挥发完,其污染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喉炎、支气管炎症。此外,内辐射还可造成人体细胞功能紊乱及遗传畸变。导致罹患癌症或白血病等。
2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1从源头控制,选择环保建材和家具
“有装修就有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是始于装修,因此,从源头控制是防治的重头戏。主要防治对策有:①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人手推行绿色监理,绿色环境设计,控制混凝土中防冻剂的使用员以保证建筑物内氨的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②购买环保型的家用电器。③使用清洁能源。在厨房尽量使用电能和气态燃料,减少SO2、NOx、粉尘的产生,在烹饪的过程中要使用抽油烟机,使产生的污染物快速排出室外。
2.2装修后治理
2.2.1通风换气 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主要涉及增加新风量、保证新风品质和送风效率,重视湿度控制;新居装修后应该每天通风1~2h,经过至少两个月之后再迁入;购买新家具后尽可能放在空房间中通风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2.2.2物理吸附法净化空气
(1)过滤净化方法:应用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可滤去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粒,用玻璃纤维制成的HEPA过滤材料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型过滤材料。可有效地捕集0.3um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烟雾、灰尘、细菌等。(2)吸附净化方法:该法是将污染空气通过吸附剂层,使污染物被吸附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适合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气体氡、尼古丁、焦油等的净化。吸附剂一般有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硅胶等,目前使用较广的是活性炭。对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程度重的室内场所,为实现最佳的净化效果,可采用高效空气过滤技术和浸渍活性炭吸附技术相结合的空气净化方法。
2.2.3静电净化技术
静电技术最早用于工业除尘。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电吸尘与工业除尘的机理相同,即由强电场对进入的含尘气流进行高压电离,产生电子的雪崩效应,并使空气中的部分组分离子化;电子、正离子向电极运动并与气体中的尘粒碰撞而使尘粒荷电,或尘粒扩散与电子碰撞而荷电,荷电尘粒被电极吸引、吸附,从而使含尘浓度降低。
2.2.4负离子净化技术
处于电中性状态的气体分子受到外力作用,失去或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为负离子。负离子借助凝结和吸附作用,极易与空气中微小污染颗粒相吸附成为带电的大离子沉降下来。负离子还能使细菌蛋白质表层的电性颠倒。促使细菌死亡,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但空气负离子只是附着灰尘,不能清除污染物,其净化功效有限。
2.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新建或装修的住房,人住前如条件许可,可请当地环保部门对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是否达标。人住后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尽量减少或禁止在室内吸烟,因为烟雾会加重有害气体的危害;谨慎使用各种化学品,慎用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等,喷洒时要适量,喷洒后应长时间通风使室内无刺激性气味后方可人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人体自身对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间较小,空气污染物比室外复杂,浓度更大,危害严重,所以应多到户外活动,使人体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等排出大量污染物散发到户外,减轻室内空气的污染,同时可呼吸户外新鲜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4
关键词:装饰工程;环境污染;防控
1.引言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其中有60%以上的时间在家里。而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许多倍。资料反映,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已经给使用者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装饰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源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室内环境的污染源
引起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大体有以下几种: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
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充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物均会挥发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害、有毒气体,且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2.2无机建筑材料的污染
建筑施工中,为改变混凝土某些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如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由地下土壤和建筑墙体材料或装修石材、陶瓷、地砖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有害气体。
2.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环,加剧了内空气的污染。
3.常见的污染物及危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室内环境污染物需控制的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同时还有聚氨酯涂料中游离甲苯二导氰酸酯(TDI)。
3.1氡气
氡是一种具有较强放射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被人体吸入体内,在体内形成照射射线。氡的α射线具有致癌的作用,目前已破WHO认定为致使癌因素之一,氡主要来源于土壤。
3.2甲醛
甲醛,俗称福尔马林,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高挥发性、刺激性气体,略重于水,且易溶于水,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空气中甲醛含量过高,对眼睛和皮肤都有刺激作用,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若长期接触,会使人感到周身不适,头疼、眩晕、植物神经紊乱,甚至引起鼻癌。
3.3氨
氨(NH3),气体,易被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氨,俗称氨水。氨气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引起中毒。建筑物室内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3.4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甲苯和二甲苯都属于苯的同系物。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来源是建筑装饰中使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涂料。
4.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1控制污染源
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1防治放射性氡气污染:建筑工程应尽量避开氡异常的地质环境;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地质、土壤环境产生的氡;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应严格控制(材料放射性物质含量称为比活度)。
4.1.2防治甲醛污染: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甲醛的使用量,降低产品中的甲醛含量;木材类产品应先予以烘烤,加速甲醛的释放后,再投入市场流通。
4.1.3防治氨污染: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等,严禁含有氨水、尿素、硝铵等可挥发氨气的成分,以避免工程交付使用后墙体释放出氨气。
4.1.4防治苯及TVOC的污染:工程中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
4.2加强通风换气
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风换气。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适时的将室内有害气体排出,可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或消除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优治理
1.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与特征
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活动紧密相连,从我国实施工业化发展以来,城市空气污染便一直长期存在。七十年代,兰州石化基地的淡蓝色烟雾现象、八十年代二氧化硫总体排放量的迅猛增长、酸雨现象的形成、九十年代氮氧化物污染现象以及当前我国多地持续的雾霾天气,无不说明,城市空气污染现象已越发严峻,并呈现出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
2010年我国颁布的机动车污染预防治理年报,公布了机动车形成污染、排放毒害气体的状况。目前该类污染现象越发严重,机动车尾气逐步变成我国较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体来源。同时呈现出较多区域高浓度颗粒物污染以及臭氧污染的双高污染特征,还显现为污染的区域性以及复杂性特点。
2.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包含的问题
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首先在质量标准层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标准对于治理污染发挥了基础作用。该过程中需要明确大气出现的污染物种类,具体浓度,对大众生活形成的影响等,方能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环境质量标准为在一定时期阶段中,对空气污染物质最大准许的质量浓度限定。
对人类健康形成影响作用的空气污染物质均应囊括到该标准范畴之中。而当前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该标准却没能全面显现出确保大众健康的工作原则,同时无法及时全面的映射大气环境的具体状态以及发展变化。尤其是PM2.5变成污染物区域能见度降低的显著空气污染特征,却没能在我国全部各城市囊括到评价因子之中,同时还存在监测技术应用的困难问题。
另外,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工作中,还存在区域治理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例如就烟尘污染明确相应控制区域,并配置消烟除尘系统装置。对于二氧化硫污染,制定控制区域预防规划,限定高硫煤应用开采,注重管控火电厂生产污染、化工、冶金行业发展,并降低排放总量。而当氮氧化物变成主要污染物质之时,则进行机动车污染治理,并分阶段履行管理标准。该类单一模式下虽然在治理专项污染物层面呈现出一定效果,然而当前以臭氧以及雾霾为主体的空气污染现象,仍旧沿用单一方式则无法契合新时期复合性空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需要。
另外,对于触犯大气污染预防治理法规的行为惩处的力度较为有限,无法实现威慑作用。通常处理形式为罚款,并制定上限,不会超出限定金额。对于谎报、拒绝检查、弄虚作假、不当处置、应用污染物、擅自、超标排放等行为,处罚的金额往往低于企业违规所得。进而导致企业甘愿缴纳罚款也不会遵循规定要求做好防污治理工作。同时处罚管理通常针对企业,而责任人却没能实施相应处罚。
3.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有效机制
3.1实施区域联合防控机制
区域联合防控管理机制,是治理区域空气污染的良好手段。我们应总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工作的成功经验,遵循联防联控管理、优化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有关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思想、基础原则,把握具体目标、掌握重点防控区域。应创新工作机制,基于科学研究之上进行统一规划。应将区域视为核心整体,利用科学分析明确区域空气环境污染的总体排放量以及物质分布状况,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大气污染相互影响作用的强度以及传输的具体规律,而后制定有效的防范治理策略。可引入数值模拟手段技术,掌控污染特征,通过联合制定,确保空气治理合乎标准。应把握属地管理以及不同区域联动的工作原则,通过横向合作、签署协议履行预防治理工作规划。倘若区域中各个主体经济实力相当,而大气污染为急需应对处理的问题,则可进行合作治理。相反区域经济主体水平包含明显差别,治理问题等级不一致,便可履行非合作策略。
3.2多重污染物质同步治理
针对单一污染物治理实效性不强的状况,应基于当前大气污染复合性特征,采用多重污染物质同步治理的工作模式。由传统单一物质治理发展形成多污染物质全面治理的局面。应树立战略目标,开始时期可进行一类主要污染物质的管理治理,而后可基于一类物质的治理逐步发展为防控复杂性二次污染的治理。接下来通过多类主体污染物质治理防控二次污染物质。最终形成同步治理多类二次有毒污染物质的模式。
应树立协同治理的工作理念,汲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将污染环境治理、能源管理政策以及管控温室气体总体排放的整合管理策略,通过互相关联影响,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以合理的成本投入创建合理的共同利益。该类更丰富意义的多类污染同步治理的工作模式,可使空气质量符合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同时可达到减排的工作效果。
另外,可引入低碳环保策略控制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降低额外投入成本,营造健康环保的空间环境。
3.3加大惩处力度,优化法治管理机制
纵观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发展,不难看出,目前逐步严峻的城市空气污染形势,同惩处违规行为力度较轻有紧密联系。为此,应优化法制化管理工作机制,加大惩治力度。进一步修订相关环境空气防治污染法规。正视提升环境执法力度不仅不会对经济建设发展形成负面影响,还可良好的管控污染物总体排放。
为此,应有效的降低行政命令,杜绝责令行为导致的较多争议现象。应强化强制执行效果,通过行政处罚,达到良好效果。另外,应丰富行政处罚类别,不应对明显的盈利工作进行惩处,没收违规所得。
还应对其他类非直接性,但却包含间接盈利特征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例如,违法进行排污的行为,虽然企业没有通过排污的过程取得直接的利润,却节约了用于污染物治理的经费投入,进而实现了间接获利的目标。因此针对以上情况,也应惩罚并剥夺其相应的经济利益。针对情节过于严重或屡次违规的行为应责令停产。另外应对有关负责人进行违规惩处,进行刑事指控,或者判处行政拘留。还应确保处罚金额高出违规所得,进而提升管理防控威慑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针对城市空气污染特点、环保治理工作特征、存在的问题等,合理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效的弥补漏洞与不足,提升工作实效性,开创洁净环保型城市,优化提升城市行驶,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刘永红,余志,黄艳玲,蔡铭,徐伟嘉,李璐.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1(3).
[2]勤耕,夏思佳,万祎雪.当前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室内空气 污染 治理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提高自身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的欲求和期望越来越强,每个人都盼望拥有一个舒适、洁净、时尚的工作、生活空间,导致现在房屋装饰装修的标准、档次不断提高,样式层出不穷。但是建筑装饰装修和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带来的不仅是华丽、舒适的装修风格,同样带来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大众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迅速提高[1],身体健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低劣的空气会使人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更甚者会出现头疼、恶心、疲劳、皮肤红肿等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征”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调查显示,该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九成患儿家庭在半年内曾经装修过,有专家据此推测,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诱因[2]。国内外环保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室内可测得的有毒有害物质达到数百种之多,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主要的,也是我们经常监测最多的是甲醛、苯及苯系物、TVOC。
2.1甲醛
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甲醛低浓度即可嗅到,人对甲醛的嗅觉阈通常是0.06-0.07mg/m3。但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有人可达2.66mg/m3。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感觉障碍、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现瞌睡、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精神抑郁。
2.2苯及苯系物
苯系物,即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为苯及衍生物的总称,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常见污染物,完全意义上的苯系物绝对数量可高达千万种以上,但一般意义上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苯乙烯、苯酚、苯胺、氯苯、硝基苯等。许多苯系物对生物体具有毒性,对人类健康能够产生直接危害。长期接触可以导致人体患上贫血症和白血病,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2.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VOC在室内空气中是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是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去总量[3]。TVOC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3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家具办公用品等三大块。其中建筑材料自身释放的有害物质是氡和氨,氨产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氡产生于建筑石材、砖、泥沙等等。我们日常装修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包胶合板、复合板等人造材料,以及使用的油料、涂料、稀释剂、胶粘剂、防水剂等等物质中都含有苯、二甲苯和甲醛[4]。室内家具释放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的胶黏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在室内缓慢释放。
4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治理措施
4.1正确认识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选择环保材料
人们要正确认识到装修所带来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程度,不要过于紧张和掉以轻心,任何装修都会造成室内污染,所以真正绝对的“绿色家装”是不存在的,只有超出了国家标准的范围,才会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装修的选材上要尽量减少污染,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环保材料,装修适度,做到美观、大方即可,现在都提倡简约美。
4.2物理化学法
这种方法治理室内空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而且效果尚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开窗通风,有条件的新房装修完毕后每天都开窗3-4个小时,最好经过一个夏天和一个采暖期后再入住。或者使用活性炭等进行吸附,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个吸附平衡状态,需要我们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后,才可继续循环使用,也可以直接更换新的活性炭。化学法即使用化学试剂与有害气体进行反应,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同时也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4.3植物治理法
采用植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根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推荐,一叶兰、龟背竹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虎吊兰和吊兰、芦荟可以吸收室内大量的甲醛气体;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同时植物也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形成一种天然和谐美。
5结语
室内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要正确看待室内空气污染这个问题,不要夸大也不要不在乎,加深对空气污染的成因了解和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去预防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健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梁欣.浅谈室内装修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03):158~160.
[2]徐晓琴,刘文君.浅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甘肃科技,2014,30(07):48~49.
[3]茹庆霞.浅析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