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成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发展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发展成就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1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新城镇化;现实问题;转型路径

目前,农村依然有很多人需要成人教育,这部分人普遍集中在30—50岁之间,属于农村劳动力的中坚力量。他们大部分都停留在初中教育阶段,甚至很多还停留在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农村生活与发展而言,这部分劳动力过去十年的劳动经验并不受到学历和学识的限制,但是,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都有了长足发展。现如今,这部分劳动力的学识和学力,已然不足以支撑他们应对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对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探讨出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帮助我国农村中大量的中青年劳动者接受新时代成人教育,接轨新城镇发展。

一、“新城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耦合关系

(一)“新城镇化”的时代定义

“新城镇化”全称应当是“新型城镇化”,根据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新城镇化”赋予一个全新的时代定义。在社会主义全面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农村的城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富裕水平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工作任务。而“新城镇化”实际上是承接“城镇化”的政策思想,结合新一代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升级思想,将农村生产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农村向城镇发展的转变。而“新城镇化”应当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源再分配、技术升级、现代化设备、产业布局调整以及人才引进与培育。

(二)“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基础概念

我们提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是要对原来的“农村成人教育”进行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对整体成人教育内容范围的补充,也是对教育对象的升级。过去,我们的农村成人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18—40周岁之间的农村成年者,这其中,男女比例大概有8∶2。造成这种性别比例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首先,农村家庭女孩子成人后打工挣钱嫁人是一条常规道路,认为花时间接受文化教育划不来、没必要。其次,女孩子自身缺乏一种受教育公平意识与社会公平竞争意识,大部分农村女孩子由于从小接受家庭的非正确价值观影响,也十分认同“教育无用论”。她们大部分非常羡慕那些“嫁得好”的女人,却不知道自己也可以靠知识“活得好”。所以,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就是首先改变农村家庭对成人教育的负面看法,让农村人不再认为成人教育只是“混日子”,同时也要改变农村女性对成人教育的负面看法,实现教育的性别平等与地域平等。[1—2]

(三)“新城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耦合关系

1.新城镇化对农村成人教育转型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新城镇化的过程需要农村整体向城镇发展转型,整体的要求是:一方面经济建设要跟上城镇建设的脚步,产业升级改革要迅速而有布局,尽早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成人教育应当帮助农村成年人实现精神文明的富裕。

首先,农村成人教育要完成农村的扫盲工作。目前农村成年群体中依然存在大量初级文盲现象,这部分群体集中在40岁以上,尤其以女性居多。所谓初级文盲并不是完全不认识字,这部分群体小时候上过几年学,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很快便辍学了,但随着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这部分人学会了使用手机等新工具,但对于文字的感知和语言的使用能力,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无法使用普通话,所以,新城镇化首先要求农村成人教育完成成人扫盲工作。[3]

其次,农村成人教育要完成技能与文化知识双普及工作。对于农民群体而言,能实现经济效益才是硬道理。所以,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教育农民群体学习相应的职业技能与农业科技,方便农民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相应的生存发展技能,实现自我富裕。

2.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存在要素整合需求

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之所以必须进行转型,是因为目前现有的教育要素存在一种矛盾对抗,这种阻力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的步伐和速度,所以,我们必须完成要素整合。

(1)办学理念。技能和素质对于目前我国农村成人群体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实际上,我国农村的城镇化绝不能简单只是进行经济上的补助或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完成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优化,就要授之以渔。要改变以往陈旧的办学理念,将技能与素质教育糅合在实践与现实之中,切实帮助农民完成职业或事业选择,提高其自我成就能力。[4]

(2)受教群体。对于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而言,功利性不能太重,我们不能仅仅将成人教育带给成年男性,却忽视了女性接受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不能因为长者年纪过大,就忽视其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新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与城镇平等发展,更要农村与城镇一样,实现内部平等自由。

(3)专业性与志愿性问题。过去,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团队一般都是由农村中的中小学教师团队或志愿支持或收费进行的教育团队。在这种模式下,成人教育容易与中小学教育混淆,对于成人对象,应当区别中小学生来看待。一方面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理解力更快,应当适当改良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成年人的自尊心理相较于中小学生更重,所以应当区别对待,避免产生不必要矛盾。

(4)成人教育体制。我们认为农村也是存在市场区别的,这就是新城镇化带来的现实改变之一。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从某方面来看,市场需求甚至是反社会需求的。比如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希望农民群体要稳中求变,一切成人教育知识应当教育农村成年群体安居乐业、积极维护党的正确领导。而在市场需求中,我们认为市场要的是创新,五十年前我们农村同胞学习如何种田养猪,而今天他们学习如何做淘宝,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要创新创业,才能保持活力。

(5)传统与现代两种教学方法。传统成人教育方法针对相应的专业课程,将课程文化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学期末完成考试,学业结束颁发学业证书,这种流程是常规的成人教育方法。但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应当适当改良传统教育方法,运用现代化教育方法,以适应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目标。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是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现代化教育方法也可以给学生更多机会实践,巩固知识,毕竟成年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步衰退,实践能加强学习记忆。

二、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现实问题

由于研究需要,本文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针对贵州的安顺市、毕节市以及铜仁市的农村地区进行化教育水平测试。经过1000份调查问卷的筛选,其中仅有670份问卷是有效问卷。而在这67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为428∶242,其中,女性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有132份。占比是女性中的54%,占整体比例中的19.7%。而针对家庭年收入的调查中,如下图所示贵州地区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大量集中在2万—8万之间,平均下来月收入1600—6666元之间,这样的家庭收入实在难以负担家庭的教育支出,所以,我们也比较能理解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目标定位模糊,效率低下

首先,政府部门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定位模糊。一方面,政府知道要提高地区教育水平需要推动成人教育,但是农村成人教育本身是什么,地方政府实际上是缺乏有效认知的。缺乏认知,自然就觉得可有可无;对成人教育的必要性认知不全面,就会认为成人教育只是教育领域的附属品,缺乏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成人教育的认知不全面,就无法获知成人教育的功能定位。实际上,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就是要完成农村成人劳动力的升级转型,要实现就业提升,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必须建立在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有正面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的。

其次,社会各界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如下图,我们在对贵州三市的社会调查中显示,目前社会中超过43%的群体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没什么必要”,这种认知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成人教育遭遇“冷板凳”。教育者努力争取教育资源,但农村地区固有的农村思想认为教育针对小孩子还比较有用,对于大人就意义不大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始终无法有效推广。[5]

最后,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自我认知定位错误。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传播者,特别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定位混乱的状态,认为自己就是拿一份工资做一份工作,失去对于教育本身的热情与期望。实际上,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应当是平等的教育模式,同样是教书育人,不应当存在身份差异。作为老师,应当认清在新城镇背景下自己的教育使命,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非自暴自弃。

(二)结构体系混乱,缺乏标准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目前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结构是不完善的,如下图,在对贵州三市进行调研之后,发现前三名的课程设置都是集中在国家方针政策教育、科技农业知识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三者的占比都是21%—23%之间。从这个比例来看,国家方针政策教育与科技农业知识教育一共占据了超过43%的比例,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都没有把文化教育与二三产业生产服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结构体系混乱,同时也体现在农村成人教育的体系联动上。事实上,农村成人教育是存在两种维度的体系联动的,其一是城市成人教育,其二是农村其他教育类型。但事实上,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缺乏这两个维度的有效联动。在没有联动效应的带动下,单纯推农村成人教育,就容易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最终会因对市场的错判而变得孤立无援。

(三)管理体制不全,缺乏监督

管理体制问题主要还是涉及对象管理、主体管理以及行为管理三个方面。

在对象管理上,存在放任自由的现象,不管农村人口特性,政府部门只管上报总数据,却忽略了数据存在的男女不平等与长幼不平等的问题。农村劳动力作为家庭核心的现象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新城镇化的到来,家庭劳动力是可以进行内部转移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提高效率以及是否出现产业升级,比如家里的老人在获得教育启蒙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生产质量上乘的手工刺绣,而年轻劳动力能通过互联网将产品进行电商营销,自然就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所以,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管理存在失衡,需要管制。

在主体管理上,农村成人教育单位相比于城市成人教育单位更加混乱不堪,很多单位实际不具备教学资质,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所以自由生长。也正是这种不正规成教机构导致了社会各界群体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偏见与定位模糊。

在行为管理上,一方面是对教学主体的行为管制缺乏法治建设,对于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到位。另一方面,对于接受教育的对象,我们缺乏保障机制,在他们受骗上当之后,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获取有效帮助。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教育当局和地方政府缺乏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或者缺乏有效引导群众监督行为导致的恶性循环。[6]

(四)资源保障缺位,投入过少

资源保障缺位主要还是由于国家投入过少的问题,前文已经讨论过政府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定位失范问题,在对农村成人教育没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自然投入就不会充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因为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社会问题哪怕政府关注不到位,只要社会是认同的,政府投入不足依然会有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进入。但是农村成人教育这个版块并没有,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政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对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下地种田,或者不如多建几所希望小学,毕竟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这种思想有其价值所在,但是从教育平等和时展需求来看,现下,解决农村的成年人口受教育问题,实在更为重要和关键。[7]

三、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实用路径

(一)发挥农村教育优势,注重农技与文化知识

经过对贵州三市的农村成人教育情况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超过72%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几乎都是纯专科、本科教育,而可供选择的专业类型基本都是管理类、土木工程类以及医学类,具体以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环境卫生工程、护理、中医药等专业为主。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农村成年劳动力而言,他们缺乏对这些专业的认知能力,或者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也无法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入学,也很难凭借自己的喜好去完成学业。其次,这些专业实际上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真正的帮助并不太大。他们需要的是能为他们的家庭增加收入或者实现自己的能力与爱好的专业,而非简单的一纸文凭。所以,我们提倡要发挥农村教育优势,利用农村的线下实践机会,增加农技学习课程,开设更多农业、手工业或者其他劳动密集型专业,为农民提高专业生产水平的同时,辅以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竞争力水平。[8]

(二)引入PPP模式,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市场化

PPP模式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政府—私企—合作”三体模式,目标是通过政府的服务外包和市场的有效介入,提高政府的功能配置能力与监督管理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是政策的实际执行方,而是政策的制定者、外包者与监督者。通过服务外包,可以将政府职能转型为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是具备竞争性的,一旦企业的服务无法达到政府要求,就会有竞争者介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满意度。而对于农村成人教育,我们也提倡要进行PPP合作,政府需要建立“城市—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一体化管理体系,但是体系的建设过程需要寻找职能合作企业,这种企业能更好帮助政府进行民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体系设计,再反馈给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政府角色改变,成为标准制定者和监督者,能更好看清群众的真实需求,也能更好发现农村成人教育的意义与时代目的,结合新城镇化的建设要求,重新定位农村成教的转型方向与目标。

(三)打造农村成人教育区域模块化平台

承接上文PPP模式,我们建议还是应当打造农村成人教育区域模块化平台,将地区的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上线联网。区域模块化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农村成教、城镇成教、农村普教、城镇普教等,其中成人教育板块应当进行多专业多领域划分。我们建立平台的动因是随着新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与城镇同步只是时间问题,目前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移动网络系统已然形成,这对我们构建区域模块化平台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

设计与构建平台,首先是要解决思路和理念问题。要将农村成人教育的理念同步更新,完善全成员参与教育学习的体制,健全全渠道全路径学习的功能,调动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先进和具备经济效益的学习资源。区域模块化,还要求地区要形成共享机制,在区域内的各个城镇与乡镇应当形成定点帮扶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地方政府来维系,所以,我们建议采用PPP模式,由外部单位来设计构建平台,地方政府来检验执行,提高效率,为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增速。

(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促使成教成果落地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2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改变过去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策略和城市偏向策略,以农村城镇化发展为核心,采取根据地区差异化分步实施,以县域为单位先科学规划再有序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农村城镇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等措施,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化现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部分学者是通过区域的角度对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如有学者对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或者分析某两个区域的发展差异,或者对某个区域内的一些省区市的城镇化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也有研究只聚焦于某一省份城镇化发展现状。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现状进行分析,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很相似的。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领先,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虽然居中,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省(区、市)域之间差异也较为悬殊。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1.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功能,是农民生活与生产的主要来源,土地被农民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善,进城农民也没有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经营效益不高,进城农民的收入不稳定;三是土地流转形式单一,信息服务不到位,流转操作不规范,没有形成市场化运行的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对于企业和大的承包商而言,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可能会面临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尤其是偏远地区,很难激起他们土地流转的热情。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大量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了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却被城市边缘化,称之为农民工,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一是由于进城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就业农民无法市民化;二是进城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在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就业竞争没有优势;三是就业农民所期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了短缺与剩余并存的现象,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就业农民处于城市与农村的游离状态。

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因素

我国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却仍然比较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是以新农保为主,以企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为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实现了基本保障全覆盖。但这却是低水平的全覆盖,一是农村社保的种类少,项目不全;二是农村社保的实际获益非常有限;三是城乡保障制度不统一,没有建立城乡保证制度统筹制度,尤其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导致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而导致农村户籍制度难以进行。

三、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1.根据地区差异化分步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

我国农村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不平衡的特殊生活区和特殊劳动群体聚集地,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先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农村城镇示范点,取得经验和效果后再进一步推广与实施,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等目标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灵活合理流转,集中农村土地资源,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的集团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2.以县域为单位先科学规划再有序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地大幅度下降,各级村、组集体面临着规模缩小的问题,土地粗放经营甚至土地闲置的现象日趋严重。应以县域为单元,做好规划与布局,首先,要对农民群体进行细分和推测,计算就地农村城填化的农民总数;其次,以县为单元进行总体部署,在县域范围内,根据城镇规模与人口比例集中建设数量确定的小城镇;再次,要事先规划好支撑产业,确定产业所能容纳的就业农民数量,以及建设相应的配套生活设施,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后,把握规划原则,保护耕地,耕地是最珍贵的资源,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少占耕地,还要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即对于进城后的农民应退出在原村的宅基地和住房,杜绝农民闲置大面积住宅不用的情况下又占据新资源的现象。

3.实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由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民群体已经高度分化,大致为四类:一是以纯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二是徘徊在在城乡之间农民,三是完全脱离农业长期居住在城镇的现代农民,四是生长城镇基本没有农村概念的新生代农民。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

4.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相当数量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征用,农民赖以生活与生产的土地被流转与征用后,就变成了失地农民。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相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其次,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最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建立定额补助、责任分担、缺口自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机制,探索可靠稳定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和有效运营、严格监管的机制,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平衡。

5.构建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城镇经济模式

一是充分发挥当地农村城镇的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优质农业资源向高端品牌化产业转化;二是着力发展农村城镇的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提升资源集约利用,实现能耗综合控制、产业集聚、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对农村城镇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城镇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大中型银行延伸至农村城镇,并加快农村城镇股份制银行的发展组建步伐,拓宽农村城镇资金供给渠道。

6.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城镇发展

一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二是以信息化拓展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三是围绕农村城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等,建立交易平台等电子商务系统,产品购销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城镇企业与居民利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产品交易;四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医疗、社会保障等文体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城镇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提高农村城镇的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语:

农村城镇化是改变我国农村的传统小农经营意识,剥离单位农民同土地直接的关系,构建以城镇化为核心的多元化大集团经济模式,集聚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构建以养殖、种植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集团经济模式,建设各具特色、功能异同的有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形成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组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3-15.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3

一、*人口转移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1)*农村人口转移现状。*县地处浙南山区,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1984年先后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贫困县,1997年实现基本脱贫,*年实现全面脱贫,但仍属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主要集中于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多地少和恶劣的环境。农村贫困和对城市预期收入成了农村人口迁移的强劲的推动力。在*农村人口的迁移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初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出现,经历了从自发、无序、小规模的民间个体行为逐步走向自觉、有序、有计划、有规模的政府行为,从单纯向外输出到内聚外迁相结合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养家糊口为目的的季节性外出型转移。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显现,但是农民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并没有使他们实现富裕,微薄的收入使一些家庭难以糊口。为了谋生,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只得在农忙之余外出赚钱。这些劳力外出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分散性,主要以能工巧匠为主,如泥水工、篾匠、打铜工、弹棉工等等。

第二阶段,以脱贫为目的的常年外出务工型转移。自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各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受地域条件限制,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工甚少,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就业和日用消费品供应日益纳入商品化轨道,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促进农民向外转移。这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转移明显增加,大量农民纷纷走出山门到外地打工。这一时期主要以泥水刀、裁缝刀、理发刀“三刀”为主,尤其是泥水刀建筑劳工为主,据统计,1990年,全县建筑劳务输出1.21万人次,总收入3582万元。还被国家建设部、农业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批准为全国建筑劳务基地县。

第三阶段,以致富为目的的经商办企业型转移。部分劳务输出人员在城市从事各种工作,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同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一定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开始从以出卖劳力为主务工型向经商办企业型转变。他们通过亲帮亲,邻带邻,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农村人口群体带动型的转移模式。据不完统计,目前全县外出人员达8万多。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广东及浙江主要发达城市,从事服装加工、建材销售、茶叶销售、房地产开发、美容美发等等,年流回资金5亿元以上。

第四阶段,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的有组织型转移。为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县积极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现农民异地发展和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实现农村人口快速迁移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府行为。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的要求,于1995年6月制定了《*县下山脱贫实施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全面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下山脱贫工作,1995年-*年,全共实施下山脱贫点建设219个,转移农户8869户,人口37021人。*年,为切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全县搭起一个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的培训平台,成效显著。*年培训人员5867人,组织输出就业农民3812人;*年组织输出就业农民7551人。

(2)制约农村人口转移因素。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战略方针,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少,难以满足城乡就业的需求。资金的原始积累采取“以农养工”的方针,用“剪刀差”等办法,从农村抽走资金,用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而对农民,采取行政手段,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民关在城门之外,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低效率劳动,致使大量的劳动力长期封闭在农村,不能流动,阻碍农村人口的转移,制约城镇发展。

二是农村人口素质影响。我县农村人口素质较低是影响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更加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带来人口规模转移。据调查,目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总劳动力的52.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7.3%,其中高中以上仅5.4%,大中专以上仅占0.85%,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更少。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胜任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同时我县农村中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也制约农村人口转移。我县农民对城市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岗位不能胜任,但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累、脏的工种又不愿干,宁可在家闲赋等待就业机会。另外*人在外就业大多通过亲朋好友帮忙介绍,相当部分人观念落后,缺乏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丧失了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

三是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制约影响。现行户籍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待遇,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小孩就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使他们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无法在城镇长期稳定就业,形成回流。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实行,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且土质肥瘠搭配,按人头平均的。在农村无论是做工,还是经商,都平均分配一份土地。现行土地制度的非流动性制约了城镇合理布局、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人口的转移。

二、*县城市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1)*城市化发展现状。1998年12月十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我县委十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上提出,发展我县经济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展效益农业,二是旅游开发,三是推进城市化。近几年来,我县掀起一个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从*县城镇发展进程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从纵向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年*县城镇常住人口为78704人,城市化水平为28.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城镇人口增加了39148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全县建制镇从1990年6个增加到*年11个,增加5个。近几年来,各主要乡镇开发小区、下山脱贫小区以及水、电、路等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建成了罗阳北门洋开发区、马头岗下山脱贫小区、桃花园安居工程、泓文花园、鱼塘开发小区、司前峰门整乡搬迁工程、雅阳和平洋下山脱贫开发小区、仕阳上沙江下山脱贫小区、筱村溪滨下山脱贫开发小区等一批小区,开工建设罗阳城东住宅小区、西门商住小区、新城区;建成了52省道*段工程、珊溪水库库复建公路、三插溪一、二级水电站、洪溪一、二级水电站、仙居水电站、110Kv雅阳输变电工程、35Kv泗溪、彭溪输变电工程、职业成人教育中心、七中高中部、新城小学、育才中学、邮政大楼、电信大楼,开工建设58分泰线改建工程、新城大道、泰一中迁建等一批工程,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吸纳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具体详见1990-*年主要城镇常住人口变动情况表1)。

从横向看,*各镇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九十年代以来,*县集镇建设快速发展,强化了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各镇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在11个建制中,县城罗阳镇最高为87.9%,百丈镇最低仅为13.4%。近几年,我县积极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发展战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市各县(市)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年*城市化水平28.1%,仅比洞头高2.8个百分点,但比全市平均水平低了23.4个百分点(详见温州各县。

(2)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行政区划制约。*人口34.7万人,设36个乡镇,532个行政村(未调整前),平均每个乡镇面积48.9平方公里,人口9647人。在36个乡镇中,2万人以上的仅有3个,1-2万人的有7个,5000-1万的有15个,5000以下的有8个,其中3000人以下的有3个。行政区划导致了各乡镇在发展过程各自为政,难以协调。

二是产业制约。我县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几个建制镇几乎没有严格意义的工业,集镇中的居民大多依靠农业而生存,这些乡镇并非是由人口、资金、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经市场调配而成的集镇,更多的是因为行政的原因而设置为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城市功能薄弱,集镇自我吸纳发展与辐射功能尚未真正形成。

三是资金制约。城镇建设需要巨额资金,道路、桥梁、供电、供水、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多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我县本身就是欠发达地区,资金捉襟见肘,完善公共设施的成本,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财力难以承受。

四是政策体制制约。由于现行财政政策、户籍制度、土地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等配套改革的滞后,也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人口转移推拉因素分析

(一)农业增潜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自然条件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推力。

1、传统农业增潜空间十分有限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粮经比例、种养比例调整为重点的平面式结构调整已基本到位,农产品价格已呈下降趋势,进一步挖潜的余地已十分有限。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局部范围内或短期内可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合成谬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极容易导致结构趋同,增产不增收。同时农业产业化要求产、加、工一条龙,但由于企业与农业生产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合同或协议的约束力不强,很难成为利益共同体,也很难促进农民增收。从33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调查资料显示,*年全县33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其中农业收入为385元,仅占农民收入的15.5%。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4

我国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的成果,随着不断放宽的农村金融进入条件,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其相适应,表现出多层次、覆盖面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

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两次改革之后基本形成了我们所见的从村金融体系。第一阶段的改革在1949 年以后改革开放之前,农村金融体系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彻底的改造,形成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二阶段的改革在改革开放以后进行,改革从扶持和支持农业发展为出发点,管理权和经营权转变作为核心,充分体现出权利合理责任划分的本质。总体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分为恢复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政府扶持三个阶段。

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表现出融资总量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的新特点。单农户传统型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因为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等原因策存在而在从业生产资金方面趋于饱和。目前农村资金的需求从总量上看还在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的促进。由于农民缺乏可抵押性的资产和物品进行有效性的融资,在除去农民自发筹得的或者从信用社取得贷款的状态下,财政性投入以及农村积累在总量需求上不能喝融资总量相协调,缺口较大。其次融资主体的不同也会造成金融服务的对象表现不同的特性。告别传统的耕作模式,单纯农业方面投入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金需求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体工商户或者家庭单位制的经营者而言,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远远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不仅如此,在此情况下,经营者很难采取有效的抵押担保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因为经营风险大和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就面临资金短缺方面的突出问题。总体而言,就财政性融资的层面分析,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功效较弱; 从财政性融资的发展历程层面以及财政性农业支持层面分析,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能力较小,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相比显得有很大距离,同时乡镇要供养的人口太多,这使得地方的财政性收入较低。

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整体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偏弱

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在农村的资金呈现逆向流动进入城市的情况下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三农发展的需求不能得到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有利支持。农村融资渠道在以前旧时期较为固定,但是固定为四大商业银行、合作基金以及农村信用社几种方式,但目前新时期呈现出相对单一的融资渠道,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为了唯一的融资渠道。商业性质的金融功能机构所进行的撤并和重新组合构成了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的逆流是的资金外流不能满足农村在资金融通方面的需求。

( 二) 农村金融机构在政策性支持方面效果不显著

三农的发展需要将财政性资金投入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两者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缺乏而使得效用发挥受到抑制。农业方面政策性质的金融机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这一家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政策性支农方面的业务范围是收购棉粮油等相关的资金的管理和发放。但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开发及产业化、农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没有很好的运行,同时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实施力度较小。

( 三) 政策性质的支农金融作用力度较弱

资金的来源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不充足,政府部分性或者全部出资占了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政府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在农业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弱,同时作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开展的经济类活动等的支持力度偏低,在其它入农户、涉及农业方面的民营企业的扶持能力也受到限制。

( 四) 小额类的信用贷款在农村运用受阻

小额类的农户型贷款对于尚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急需增加财富收入的农民群众而言是需求性是很大的,虽然现状如此,但是农民从农村金融机构中获取此类型的贷款却很难。四个方面的原因形成这一局面。一是农民在信用方面的意识形态缺乏,逃避废弃债务等一系列违规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从放贷的成本考虑,小额贷款需求大,业务量繁重,成本高。三是从清收程序考虑清收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脆弱性,起诉、扣款和变卖资产等清收货款的手段很难实行。四是农民自身的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低下,无论是社会方面还是自然方面的风险对其的影响均比较大,小额农业贷款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概括性总结为改革调整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但是改革不彻底。

三、政策建议

( 一) 寻求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农村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的主要力量是农业银行,所以农业银行成为专业服务农业的银行。农业银行服务扶持农业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形成集团控股模式,给予县级金融机构在自主权和现代权限方面更大的能力。二是强制规定资金用于发行农业贷款的比例。三是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现状制定与之匹配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匹配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提高农业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 二)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政许可的范围内尝试性的由财政支出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三是商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呆板农业保险,四是引进有关经营农业保险的外资。创新性的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5

关键词: 遵义地区 农村 学校体育 现状 对策

1.问题的提出

在各地纷纷开始重视体育、发展体育,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遵义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是否也赶上时代的步伐,与其他地区并肩前进了呢?或者说是虽有前进,但和其他地区差异是否显著?还存在着些哪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希望得出一个真实而可靠的结果,以便为上级领导和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遵义所管辖的12个县市区的154所农村中小学,采用每个县市随机抽样原则(每个县市最少抽取中小学10所),考察遵义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期刊网和学校体育方面的著作了解相关情况,获取相关信息。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所需,制定并发放问卷179份,收回128份,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为86.72%。

统计分析法:对各种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3.结果与分析

3.1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3.1.1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的管理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县没有配备专门的行政体育干部,其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学校体育管理的运作方式基本上都是下达一些指导性文件,工作不够深入,缺乏创新,没有实效,没有对农村学校体育起到指导作用,管理和监督不得力。

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环,从整体上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在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检查频度的调查中发现,每月检查一次的学校最多,其次就是半年一次和从不检查。

3.1.2体育课的开课情况

体育课是学校组织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学校体育工作的进行主要通过体育课来完成的,体育课目标的完成应是检查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开课情况详见表:

3.1.3实施体育教学教材情况

以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总纲或各省市教育厅体卫处组织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规范教育的为“实施教学教材”[1]。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校能完全执行教材,部分执行教材占66%。小学基本上没有完全执行教材的,部分执行的占91.7%。

在自编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中,仅有极少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使用自编教材,大多数学校无所谓教材,只根据升学考试内容进行自行教学。

3.1.4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情况

在研究中,我们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调查:竞技体育部分和民族传统体育部分,结果发现,对于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在遵义市农村地区,很多现代化的教学内容没有开展,或者说根本无法开展。究其原因,与场地器材有很大关联,但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调查情况来看,作为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却很少走进课堂。这也说明遵义市农村地区的学校在思想上没有什么突破,未能立足现实,另辟蹊径。

3.2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其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个人体育锻炼、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和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2]

3.2.1两操情况。早操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课间操是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的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3.2.2课余训练和竞赛开展情况。《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在考查学校课余训练的情况时发现:学校有代表队的学校占仅27.03%,而有72.97%的学校没有代表队。

3.3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情况与分析

3.3.1体育经费情况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3]在调查中发现,69.6%的学校没有给体育老师发放服装费,8.7%的学校没虽然发了体育老师的服装费,但没按标准发,只有21.7%的学校能按标准发放体育教师的运动服装费。

近三年来平均体育经费投入的调查中,中学有20%的学校没有一分钱的投入,小学有40%的学校没有投入。投入经费在1000―3000元的,中学占27.3%,小学只有8.3%。投入经费在3000元以上的,中学占18%,小学没有。

3.3.2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遵义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基本上都不能达标。

在体育器材来源的调查中,仅有17.4%的学校有自制的体育器材,65.2%的学校主要靠上级配置和学校自己购买,这说明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3.4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现状与分析

《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农村初中为180:1,农村小学为230:1。[4]在所调查对象中发现,遵义市农村中小学目前的情况是中学缺体育教师情况较严重,而小学完全能满足教学需求。

教育部规定,现阶段各类学校教师的合格学历要求为:小学教师需要中专及中专以上水平;初中教师需要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水平。调查发现,现有教师队伍中,小学体育老师80%为中专和专科以下学历,中学体育教师过半以上都为本科学历。但是由于现在多实行评聘分离,如果缺乏编制,教师即使教龄达到出于不能申报职称等多种因素,导致现在遵义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偏低现象。

从调查对象中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偏轻的颇多,这关系到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问题,不利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通过“遵义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表”调查,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农村学校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督查力度不够;(2)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3)体育师资队伍不合格;(4)学校行政领导对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5)体育教师工作热情不够高;(6)管理运作方式存在问题,体育教师上课“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不管有无教案,也不管是否按新课标规定在上课,都无人问津,鲜有学校领导会管到体育课上来。

4.2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关心和重视。争取政府部门每年的定额拨款,争取希望工程和体育福利彩票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支持,吸引企业、个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赞助,避免因经济原因对学校体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2)披露现状,让教育行政领导看到农村学校体育的形势严峻,引起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视,加大领导工作的深入。

(3)培养一支数量够用、质量合格、男女教师比例协调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4)公平、公正地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

[3]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S].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90-03-27.

[4]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2001.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N].人民日报,2002-08-20.

[6]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1):1-8.

农村发展成就范文6

关键词 农村 其余经济 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大国,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开发历史差异所形成的发展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发展进程、发展水平等各异的众多区域。对于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目前最为通用的是将全国划分为3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东部经济发达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区、西部经济欠发达区。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经过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大地带的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农村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而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农业结构畸型以及农产品产地与加工工业、生产区与消费区严重脱节的状况,农业布局日趋合理。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加之中国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科学技术、文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使得一些区域内优越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反而遭到破坏,三大经济区域内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反而越来越明显。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成因

(1)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①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农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都选择了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率。②城市与农村之间未建立良好的贸易组织与贸易机制,并缺少有效的贸易互动,农民并未能在贸易活动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利润与收入。③农村整体较少的收入使得农村未能有足够的资金生产投资,在银行贷款方面,周期较长,利息较高时贷款过程受到了较大阻力,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

(2)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拥有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具有充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各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组合比例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未能认识到这种变化,再加上本就落后的人力资源与高科技技术,使得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的问题。

(3)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农民收入与劳动者文化程度正相关。因此,对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建设,人才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致使相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进,生产效率低下,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给予其技术支持,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劳动率,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农民的转业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府应结合农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与部署。积极推进技术与制度的创新,以充分发挥科技技术的优势。利用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建立全方位的经济体系和特色的农业经济。以最大限度消除贫困,维护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就生产投资而言,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企业对农村进行投资。并充分发挥银行职能,对农业的开发进行扶持,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当调整自身的运营目标,提高服务质量,把农村吸收的存款尽量投放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流畅,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农业投入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机制和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以激活各农业生产要素,更要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人才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将农村课程改革纳入到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中,把科普知识以及有关的医疗卫生知识投入于日常教学,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相关的科普宣传。同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以最大限度的促使其开放思想意识,转变市场知识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而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造成的。因此中央政府只有发挥其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各区域的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才能有利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