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6.32.061

近年来,企业逐步将采购视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突显出了采购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因而企业对采购管理人才的选择标准及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采购是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采购人员不仅要对采购理论知识熟知,更应熟知采购工作的基本流程。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基本都开设有采购管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目前各院校对采购管理课程没有统一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教学本课程的侧重点以及教学方法也有巨大差别,培养出来的采购专业人员也就不尽如人意,难以胜任采购工作。本文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步入企业后能尽快熟知采购管理工作,满足企业对采购管理人才的需求入手,对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课程教学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我校课程教学手段已转向用多媒体教学,其教学方式仍是老师将课本知识要点罗列出来,用些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或进行布置作业式的分组讨论练习,基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还不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而实验课程时间少而且与理论课程分开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甚至是不同的教师讲授,加上针对性的实验教学配备设施也不齐全,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知识的汲取仅是教师注入式教学为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对于采购管理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有必要进行教学上的改革。

1.2 教学内容编排缺乏连贯性,科学度不够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这门课程是专业课程,课程基础体系包括采购的基础知识、采购的计划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成本管理等内容。目前,采购管理的教材种类比较多,基本以抽象的理论性内容为主,很少列举有能根据实际来操作的案例,或者实验性的内容,而且大多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章节连贯性不够,与实际的采购工作流程不相符。

2 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2.1 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加拿大、美国就已提出,它是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注重培训学生技能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相对于实践操作以及运用能力较强的课程比较实用,并且结合每一模块的实际案例再加以演练,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设计思路

当前企业用人新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采购管理课程组织以采购岗位能力需求作为出发点,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中采购岗位技能基本要求作为基础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基于采购工作流程模块化进行教学,并融入企业采购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案例过程中掌握采购管理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采购一线工作的作业流程。为了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增加实践课程训练项目,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采购问题的采购模拟实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特色的项目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实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过程的项目化及考核方式的项目化。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实践。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的职业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3 采购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3.1 采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采购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体会采购的工作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实际采购过程步骤进行安排,学习有一定的顺序性,每一个模块间是基于采购工作流程来进行设置。

3.2 采购模块的教学实施

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实施是以“案例分析―总结及评价―实践训练”为基本主线来进行教学。基本课程教学实施步骤就以“采购谈判”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能规划好采购谈判步骤,掌握谈判技巧。项目实践任务主要是一次具体的采购谈判。具体实施步骤如下表所示。

3.2.1 案例分析

采购谈判模块的教学,笔者是以“某连锁企业采购谈判策略和技术”作为引入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根据对案例中所蕴含的采购知识和规律进行挖掘,即分析案例。因些在案例讨论之前分层次地进行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与讨论题:①采购谈判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②采购谈判收集哪些重要的材料?③通过这个案例谈谈采购谈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④这个案例用了什么技巧进行谈判,你还知道有哪些技巧?学生带着设置的四个问题再深入地理解案例材料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层层突破,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2 总结及评价

根据以上设置的问题,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得出结果,按题序逐一进行解决,问题的得出也正是本模块理论知识点的总结,然后再对于学生没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再适时地进行补充。评价是对学生分析案例的一种肯定,小组间可进行互评,作为平时成绩。对于发言人以褒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以发散性思维得出的结论。通过分析案例设置合适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性学习来总结出知识点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案例的分析与实际操作训练拉近了距离。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3.2.3 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对理论知识点操作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采购谈判的内容。教师课前与企业联系,确定谈判项目:南城百货超市准备与石埠农场进行就农超对接合作;谈判大致目标:①对农场提供的农产品质量要求,合理的价格及配送方式;②使供应商能按合同执行;③确定合同的执行方式;④与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

第二,组建采购谈判小组。根据学生性格和能力每5~7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1人。组长安排好各组员的谈判分工及任务,组员间要积极沟通配合。并设定两组对应,分别为谈判的双方。

第三,采购谈判前的准备。各小组全面了解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如制定计划书,收集、整理双方企业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详细列出双方的优劣势、外部环境分析,同时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进而确定具体的采购谈判目标、谈判议程、谈判合同文本、谈判策略、应急预案等内容。对谈判进行充分准备和详尽规划。教师在学生制定采购谈判计划书的过程中可以就如何制定合理的谈判目标以及科学的谈判策略予以重点指导。

第四,采购谈判。在正式采购谈判中,双方根据谈判目标,按照陈述条件、进行商议、达成协议这几个步骤进行。各小组长要把握好时间与谈判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力展现各小组的各方面素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第五,评价与总结。谈判结束后进行评价,以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可先设计好评分标准。通过评判谈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课程的闭环管控。评价结束后,小组写出采购谈判报告,各组员总结实践体会。

4 结 论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模块化、结合案例分析、根据采购流程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与练的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但采购管理课程设置可能还需在实践教学过程不断的摸索,才能形成更好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采购管理实践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荷华,黄中鼎.采购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8):144-146.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化工企业;采购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采购是为了保障企业物资供应,在确定采购需求等情况下,通过商务考察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进行验收和财务结算等整个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活动。采购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做好采购管理工作,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也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采购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采购对企业的供应保障工作,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一、企业采购管理的特征

(一)企业采购管理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资源市场是指经过买家认可的采购资源,由一些供应商组成。企业采购管理对于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于能提供生产和生活需求而自己缺乏的资源。

(二)企业采购管理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结合的过程。企业采购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将资源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的过程。首先,在资源市场中对所需物资的资源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和加工处理,获得有用的资源信息;其次是通过商品交易、等价的交换和租赁等方式来实现将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最后主要是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物流手段来实现将资源的物资实体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因此,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结合的过程。

二、采购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库存管理问题。在当期的一些企业的库存管理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通过定期分析来决定下阶段的采购计划,库存管理存在经验主义,缺少先进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决策系统,以保证存煤结构的合理性及存煤成本的最小化。

(二)运输问题。一些企业对于原料煤的运输工作只停留在有货可供、有运力可装的环节上,而未对运输环节的成本和损失纳入到管理范畴,达到优化布点、优化装卸作业程序、优化运输路径、优化调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内部管理问题。从该企业供应链的内部层面看,原材料采购和调运、进厂管理、生产、资金管理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分管领导也各不相同,也没有建立机构和制度对内外部供应链进行协调,协同能力的先天不足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原料供应总成本增加。

(四)管理意识问题。一些化工企业原料煤采购的管理意识薄弱,对原料煤供应紧张的被动局面无从下手,在与供应商存在目标冲突时,更是显得一筹莫展。在原料煤保障供应中长期处于苦苦煎熬状态,对原料煤成本的控制难以收到实际成效,对提高原料煤质量的要求更是无暇顾及,“保供、控价、提质”的燃料管理目标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三、推进化工企业采购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采购管理理念

认识到专业化的采购为企业带来的战略意义,全面推行集中采购模式,克服在多级分散的传统管理模式下突出保供应、轻效益的取向。建立一套与企业其他制度相匹配的科学、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和一套严格规范的采购工作流程,从而提高采购的效率、效益。

(二)利用信息手段

采购防止腐败的关键是信息公开、透明,提升采购工作效率也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在电子商务日益发达的今天,开发和运用信息系统辅助采购,对采购需求计划提报、采购寻源、合同签订、配送、仓储、回收等实行信息系统全过程闭环管理,利用信息手段在更大程度上实现采购信息公开,采购流程固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采购效率、效益。

(三)统一搭建物资成本分析平台,实施台账式管理

化工原辅料较强的市场特性,决定采购成本分析的重要性。过去,对采购物资成本分析没有定式,存在成本项目不统一、重数据轻分析的情况,直接影响采购成本及价格的研判。基于不同的产品渠道产生不同的成本构成,可以搭建统一物资成本分析平台,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建立部门成本分析台账,细化到每一具体品种,成本分析表格链接到管理台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变个人自主、分散、无序管理为部门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

四、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ERP系统的应用推广为整个企业部门运行更添了新意,系统化了企业运行管理机制。其中,建立在ERP基础上的采购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为:

1.设立供应商。供应商的选取是企业经营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ERP系统首先要对各个级别的供应商设立不同类别的供应档案,细化供应商供货方式、时间、具体价位、种类等等,供应商的确认资料必须经过仔细核对,甚至实地考察确认。

2.制定采购单。ERP生成的材料采购单要考虑到采购数量、运输方式、周期和库存等等,需要进行系统自动生成,必要时进行人为干预操作。

3.删选供应商。次系统程序设定的主要目的确立最后某采购材料的实际供应商。企业采购人员需要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进行删选,仔细比对供应商供货的时间、地点、运输方式、价位、数量、技术含量等等,对用到的各个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删选,最终确认稳定的专项供货商。

4.款项意见下发。采购订单确认后,系统会自动生产符合企业生产规律的款项计划,并对其进行后期维护。企业财务根据实际生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下达款项意见给企业采购部门。

5.订单下发。综合考虑采购提前期、数量、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后,在物料合并的前提下读出企业采购单,经过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进行订单打印输出,供应商获取。当然,也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求购信息,对于额外增设的特殊订单可直接与供应商获得联系。

6.查收货物。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下发供应商订单的详细信息,对上交的产品进行一一核对,并及时纳入企业收货单。当然,也可以通过ERP系统集成的统筹优势,由货物管理员对供应商供货进行验收,对于某些供货商提前或延期交货的状况,要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进行控制。

五、化工企业采购案例分析

近年来,化工生产原料的产品价格以及质量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市场变化,化工企业的生产、建设、维护和维修等所用的材料、原料等种类非常广,每种材料和原料的需求量、市场供应量也各不相同。而采购却没有真正的发挥应用的作用,成为讨价和还价的工具,无法与供应商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创新体系,最终导致供应商出现了供货能力下降、抬高物价、互相推诿、以次充好等现象,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

以上说明,保证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和工程的工期,表面看来要靠采购部门才可以完成,实际上是供应商的高质量服务和持续的供货能力来完成的。化工企业的采购任务是非常明确的,对于我们的企业实际来说,我们根据原料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在供应链模式中,为了高效的完成采购工作,我们充分的做好市场调研,灵活掌握市场的变化,预测好产品和原料的价格走势。采购部门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结合实际生产的存量,生产的实际需要量,以及市场的供应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进而编制完善的采购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批量货工作,减小库存量和采购费用。经多年考核通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我们会签订一份战略协议,战略协议后我们可以做到零库存。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经济效益观念日益加强,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采购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用何种采购管理方式。我们应该随着管理科学的进步不断调整更新企业的采购管理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资源,实时、适地、适量地进行采购。

参考文献:

[1]石刚.浅谈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4,06:61.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课程改革;采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urchasing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current disciplinary system in this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and task, reform stimulated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learn by readjusting the course content and ameliorating teaching methhods. Practice shows that, effective reform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strengthen students' purchasing technical ability, improve their qua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vocational abil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purchas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采购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首先,该课程为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通过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其次作为物流岗位重要的节点技能课程,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职业岗位技能。

采购管理与物料管理作为帮助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管理策略,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采购和物料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具体业务操作时的必要技能,因此可以说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并重的课程。基于以上要求,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选取

1.1 教学内容设计的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的原有学科体系如图1:

但是这种学科体系将采购流程中的各环节割裂开来:如将供应商管理单独作为一部分,但在实际采购工作之中,采购前期要进行供应商调研、选择等工作,采购中要进行供应商开发、关系管理等工作,采购后期涉及评价、激励等工作内容。原有的学科体系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流程。

本课程的改革将以采购与供应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从采购物料、供应市场环境的不同类型出发,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着手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整合,确定课序,安排进度,规定课时。

1.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教学中以采购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每一个采购环节设置必须的采购任务,以此任务系列推动教学任务的展开。全部课程内容分为七个教学单元,即采购流程制定、采购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订单安排、货物的验收入库、供应商的评价。着重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既掌握了采购业务的常用技能,而且更深刻地体会了采购与物料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形成互动和串联,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物流理论知识背景。

2 教学思路

2.1 教师的教授思路

教师的教授思路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课前(大概提前5天)布置采购工作的相关任务,并给予参考资料让学生课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开教学,将技能点与知识点穿插在对学生任务的分析中。如图2:

2.2 学生的学习思路

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接受任务——自学参考资料,完成任务得到自己的认识——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回到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图3: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3.1.1 任务驱动

课前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从老师前期的指导和资料查阅入手,首先自主完成采购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制作PPT,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传授采购工作的技能和知识,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和针对性。

3.1.2 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利用企业的相关采购与供应现象和采购与供应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强化学生对相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教师侧重于对采购与供应理论和采购与供应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分析,对学生的指导重在引导和督促。

3.1.3 启发式教学

采购与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授课教师在遇到重点难点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采购经验联想企业采购情景,让学生在各种模拟情境下完成各种采购与供应的分析、研究及决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感知更加具体。

3.2 教学手段

3.2.1 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

课堂上老师可通过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完善任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传授采购工作的技能和知识。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与采购系统操作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精心准备图文并茂的PPT和大量企业实战案例,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授课内容生动、丰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本课程可建立课程网站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可从网络课堂上下载任务,还可以下载习题、测试题、课件等教学资料,便于学生复习、强化与提高。

3.2.2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物流采购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仍需提供一些较为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教师创设情境,模拟现实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采购物流软件的操作系统,解决包括企业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料管理、采购计划等关键模块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整个业务流程的仿真操作。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34页)

4 课程改革特色

本课程的改革依据采购业务流程及任务进行模块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案例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各项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采购业务技能。实践证明,通过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采购岗位必备技能,更能建立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意识、构建职业能力。

4.1 基于采购流程,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计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以对采购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结果为依据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企业采购工作真实流程为主线安排教学环节,为了增强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引导式教学、实践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保证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内容在满足采购工作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的需要,融合了采购岗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4.2 结合实践任务,锻炼实用技能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每个教学模块的组织以采购任务和工作流程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和素养,实现学做练一体化。每个任务的组织以“任务引入——任务认知——相关分析——任务解决——实践联系——拓展学习”为线索,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与素质。

4.3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物流人才

本课程需注意根据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技能、理念和方法,让外聘业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接受最新的采购工作理念,实现与行业实践的零距离。在具体授课时,通过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仪态仪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讲练结合、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动手能力;通过任务解决、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说,该课程的改革强化了采购管理课程与后续专业岗位技能实践课程的连贯性与互补性,锻炼了物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管平,胡家秀. 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4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高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企业管理源于生产实践,又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才符合企业管理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沙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规则,轻指导

在沙盘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沙盘规则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导致学生知道怎么去推演沙盘,却不知道如何决策,或是做出错误的决策后,却不能很清晰地知道这些后果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重规则轻指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老师能力有限。沙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少有经验可循,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沙盘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无所适从。

2.重沙盘推演,轻现场案例分析

很多学校企管沙盘模拟不仅是作为实训课程存在的,还是选拔学生参加省(或全国)的ITMC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自然看重结果,对于获胜的小组关注较多,对经营失败的小组关注不足。要将知识的传授、沙盘的模拟操作、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而言难度较大。沙盘模拟对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教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沙盘模拟的精髓,不是模拟过程的激烈竞争,实战演练,而是教师针对不同条件与模拟结果的讲解。否则,教学过程易流于形式,变成纯粹的游戏。

(二)企业管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基本是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讲解上,不安排实践环节或是实践环节很少。因为实践环节不易组织,操作性不强,不容易达到实践的目的,而并非这门课程不需要实践。实践环节缺乏、实践效果差是企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企管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能“记住”很多管理知识,但记住知识不等于拥有了能力。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且缺乏联系。学生在学完了这门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手段等,缺乏系统的观念和整体的意识,且所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耗。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些能力恰恰是用人单位所急需的。

三、课程整合实施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

1.教学目标相似

企管沙盘和企管课程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战略决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化知识体系需要系统整合

企管课程不仅包含市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系统掌握这些知识。而企管沙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经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企管沙盘演练涉及多层面的管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学生可能是稀里糊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沙盘推演而不能把握企业管理的真谛,也无法体会沙盘的魅力。

(二)整合课程,优化教学效果

1.将沙盘引入企管课程教学,整合课本知识,解决实践难题

通过沙盘教学这一载体,学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通过沙盘推演,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利于将所学技能加以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既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环节薄弱的难题,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重视沙盘模拟过程中的现场案例解析

现场案例解析是沙盘演练课程的精华所在。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解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会反思经营决策中的不足并思考对决策失误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回顾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奥秘。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总结改进实训教学,把带有普遍困惑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解析,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案例教学受案例本身抽象性所限,学生无法获得切身的体会。而对现场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会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这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3.整合师资结构,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5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64-02

一、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是采购供应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考取中国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中级证书的五门课程之一。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有关采购过程中合同的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包括合同总论的内容,采购相关的合同和投标以及合同管理等。如果学生能有效地学完这一门课程,他们便能了解和掌握合同的必备知识,懂得合同管理的过程并处理合同的纠纷,在采购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掌握采购供应管理相关的行业知识、提高就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的课程,而且在实际运用中合同和合同管理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关系,因而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内容并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门课程的教学就不能再是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而是要求教师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分析和思考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的设计理念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的课程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根据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其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职业经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专业采购人员在采购与供应中所需的法律知识和能力来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设计中主要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及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项目教学法。

首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是以某个实际的任务为对象,由教师对该任务进行讲解,然后以学生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纠纷的解决以及合同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使学生基本具备运用这些所学的合同管理及其他法律知识解决在采购供应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由学生轮流担任任务负责人,让学生能够围绕任务展开实践思考,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处理、团队组织、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职业行为等方面得到实际训练,并架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点,在课堂上实现最大限度的师生互动,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采购供应管理过程中合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项目教学法,即以真实的企业项目为对象,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由企业人员在实际场景中对项目进行讲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学生在教师或企业人员的指导下,以分组的形式按照项目的要求搜集信息资料,通过组员的共同研究、协作来完成该项目,可以根据项目完成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小组的人数。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项目教学法是前面提到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的升华形式,先在学校模拟的场景中去学习每一个任务,再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实践每一个项目。

三、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模块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想表现、性格爱好等划分小组,组员的人数需要根据所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确定,但要尽可能使每组的人数相同,以使得每组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角色分配。一般情况下,每组可由6~7人组成,成员必须好、中、差搭配,而且每组必须有一个学习小组长,组织开展讨论,这样容易协调气氛,相互间作用更为显著。组内课桌相对集中,为学生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2 确定内容。一个模块或子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一项或几项具体的实践任务来实现,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习惯。一项好的实践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融入任务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使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布置任务。确定教学任务后,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细致、具体、清楚地了解所需完成的任务内容,使学生能明确需完成哪些任务及如何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4 学生实施。进行模块化教学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任务的方案、活动的步骤及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活动过程应有实质性的指导方式、指导行为,不仅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应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5 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应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活动资料,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再由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能力及其活动表现,多鼓励,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全班的交流和展示活动,为展示和推广学生的活动成果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以上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合同的订立”这一模块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学设计思路如下:第一,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充当供应商的角色,另一组充当采购商的角色。第二,指定某类商品(比如空调),要求扮演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两组学生都通过市场调查或上网搜集这一商品的价格、种类、款式、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第三,供应商及采购商根据自己掌握的商品信息进行模拟谈判,确实采购的各项内容。第四,根据对商品谈判的内容、买卖合同的格式及合同条款要求拟定一份正式的书面合同。第五,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互评,教师给予评价。第六,组织学生到市场或企业中去实地了解合同签订的过程,并收集一些合同的范本以供学习参考。第七,展示活动成果,即小组所签订的(空调)买卖合同。

(二)以职业能力训练为目的的综合实训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案例都来源于企业采购管理过程发生的真实情景,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角色的扮演、实践过程的演练,可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合同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

为了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情况,选定的评价内容既应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即强调以产业界制定的能力为标准,关注真实职业任务的解决,也应注重学生对任务执行过程的评价。比如在评价时,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评价,重视根据学生过去的基础、现实的表现预测评价学生未来。在评价主体上既应有教师评价,也应考虑学生本人及小组成员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应有传统的针对知识的笔试,也应有针对学生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实践环节动手能力的测试。实践环节的形式可以有案例分析、调查报告、市场调研及方案设计等。

四、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启发、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

1 启发、讲授法。在合同概述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一些法律规定,缺乏社会经验去对这些知识进行理解体会,要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有一定难度,所以讲授式方法占的比重可以大一些。

2 项目教学法。随着学生对自主,『生学习的适应,在买卖合同、国际货物买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内容的教学中,以能反映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项目式教学为主。

3 案例教学法。在每一个基本理论内容教学结束后,可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运用。同时还可通过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来让学生加深体会。

4 角色扮演法。在招标投标及政府采购部分的教学中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扮演在这些工作程序中所要准备的工作和涉及的工作环节、注意事项,并对可能出现的一些纠纷提出解决办法。

(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校 采购 内部控制 采购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12-02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事业单位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保证组织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财务收支的合法有效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还能保证组织运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组织运营决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但由于人为错误、串通舞弊、超越制度、环境变化及成本效益等因素影响,内部控制只能为组织目标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二、高校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设计

采购与付款控制的目的是规范采购与付款行为,防止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单位采购与付款控制规范要求,单位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一)请购与审批阶段的内部控制

1.采购申请控制。物资或劳务的使用部门或个人根据实际需求,填写采购申请,明确要采购物品或劳务等的名称、技术指标、规格、数量、单位、参考价、要求到货时间等内容。大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中所要求的配套设施要符合设备需要。经请购单位或个人盖章签字后,依据购置物品或劳务等的类型,送归口管理部门审批。

2.采购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和授权范围对提交的采购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要求请购部门或人员调整或补充采购内容或拒绝批准其采购申请;对于紧急采购情况,要求其在规定日期内补办相关手续;对于重要的或技术性较强的物资采购,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单位要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对于预算内采购业务,请购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明确审批权限,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单位实际需要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

(二)采购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

采购申请批准后,由采购管理部门根据采购金额、拟购物资的技术是否复杂、性质是否特殊、用户需要是否紧急、供应商及货源充足与否等情况,来决定具体的采购方式,向采购实施部门下达采购任务单,采购即进入实施阶段。

1.采购信息公告控制。采购实施部门接到采购管理部门的采购任务单后,及时将采购信息在本部门网站及政府采购网站公告,在规定时间内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报名并领取采购文件。采购管理部门要认真审查报名供应商的各种资质原件,确保报名供应商的资质符合规定条件。

2.采购具体实施控制。在采购任务具体实施前一天,由采购管理部门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本次采购评审的专家,专家的抽取要遵循以下原则:专业性强、责任心强、无回避限制。采购实施前,专家的名单要严格保密。在采购过程中,专家要保持高度独立性,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评标,对参加采购的供应商的资质、技术及商务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受来自用户或其他人员的干扰。

在采购开始前,供应商要递交采购响应文件并交纳保证金。经办人员要检查采购响应文件是否密封完好;保证金的交纳以汇票形式或汇款,尽量减少现金形式的保证金,保证金的收取要有专人经办;采购活动要按采购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开始,迟到的供应商不能参与本次采购。

学校监察部门要派人参与采购的全程监督。开标前验看标书密封是否完好,有无破损;采购活动是否按采购任务单确定的方式进行;采购过程中要对有碍公平公正的言行加以制止;对有关采购的投诉要及时公正地处理;对整个采购环节出现的内控的弊端,要及时提出修订意见。

主持人要公正地主持整个采购过程,不要发表对专家意见产生误导的言论。经办人要如实记录采购主要过程和结果。所有采购参与人员要在采购结果确认单上签名确认。

3.采购结果公示控制。采购活动结束后,采购实施部门经办人员要及时公示本次采购结果,以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三)合同签订及履行阶段的内部控制

采购结果公示期满,未接到相关投诉,即进入合同签订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部控制有:

1.供应商签约资格控制。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合同对方的公章与签字人的身份,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供应商是单位的,合同签字人应是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经法人授权的经办人,如签字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要求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法人资格证书;如签字人是供应商的业务人员,应让其提供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书、业务人员自身的身份证明以及财产担保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如果对方公章为法人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的公章,应要求其提供所属法人机构的授权书。

2.合同签订过程控制。物资或劳务的请购部门或个人根据本次采购文件、供应商的采购响应文件正本及采购过程中双方签字认可的补充条款,与供应商拟定采购合同的详细条款,经归口管理部门审签后,报学校审计处审签;大额采购还要经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党委会议)审定后,由分管校领导签署,最后由校长办公室专人加盖合同专用章。

3.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控制。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的理由要充分,要签署书面变更协议并履行审批手续;对已发现的将严重损害组织利益的已签署合同,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合同履行的控制。要全面、严格地履行合同内容,向供应商收取履约保证金,如对方违约要没收履约保证金并及时组织索赔;如本单位违约,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验收阶段的内部控制

1.验收岗位职责控制。要设有独立的部门或人员负责采购验收,制定适当措施防止采购人员、验收人员与保管人员串通舞弊。

2.验收实施控制。要严格按照货运单、发票、经过批准的采购合同副本、采购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进行验收并签署顺序编号的验收报告;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验收,超过采购合同进货数量的采购要经过适当批准;逾期未交货者,要按合同规定给予处罚或没收违约金;短缺的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组织索赔;发票、货运单、验收单等原始资料上载明的价格要与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一致,价格变动要经过论证核准。

(五)付款阶段的内部控制

物资或劳务的使用部门或个人根据核对无误的采购申请单、验收单、供应商供货发票等原始资料出具付款申请单,财会部门在对所有单据进一步审核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付款凭单登记簿或应付账款明细账,确认负债;付款要符合资金结算制度的要求,在会计人员审核的基础上经过授权人审批,按确定的付款方式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核实付款金额和收款人是否正确,已付货款在发票加盖“付讫”章;要定期编制应付账款账龄分析表、物资已收发票未到情况汇总表。

三、加强采购队伍建设,确保高校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记录了以下可能减弱或消除控制有效性的因素:(1)在制定决策时的错误判断,或者负责建立或执行控制的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个人之间的合谋,以避开依靠职责分离实现其有效性的控制措施;(3)管理层超越控制的行为。因此,组织必须重视“人”的建设,将加强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工作始终放在首位,使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充分实现组织的目标。

1.强化学习教育,提高采购人员的思想素质。高校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刑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各类腐败案件,开展宣传和警示教育,以案释法,使领导干部和采购人员充分认识到腐败犯罪的危害,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把腐败的欲望和动机扼杀在摇篮之中;强化制度落实,继续完善和规范采购工作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限制个人意识在采购工作中的随意性;加强行风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采购工作效率,推动作风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2.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采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学习方式要不拘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可以请政府采购方面的专家或相关专业的大学教授当面指导和培训,也可以带领采购工作人员到采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实地参观考察和观摩学习先进的采购做法和成熟的工作经验,或通过举办业务例会、开展专题讨论等方式来开阔采购人员的眼界、更新观念,提升业务素质和技能。

3.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如果不被控制和监督,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高校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相互制约、监督的制度体系,防止权力引发的腐败产生。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实行“采购、验收、付款”相分离的制约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监督,对重点岗位的负责人和采购人员实行轮岗制度;严格采购审计,并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日常化、规范化;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和渠道,积极开展事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制度;加大对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节约、效率的原则组织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每位采购人员做到不吃请、不拿回扣、不私下接触供应商、不接受供应商的任何馈赠,廉洁自律,杜绝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保证采购全过程的透明度,积极打造物资采购“阳光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孙永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67

2.[美]文森特等.蒙哥马利审计学[M].刘霄仑等译.中信出版社,2007:146

3.林体排.对高校物资采购腐败现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47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EB/OL].省略/pyciia/D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id=32380,(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