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景观最常见的解释是具有地域性、本土气息的景观,不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追求复杂的形式,不接受新型技术的创新,遵循本土的环境气候、风俗文化,形成一种普通寻常的生活环境。江南水乡、黄土高原、蒙古草原等这些不同地区的乡土景观构建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自然景观,但乡土景观却不包括高楼林立的建筑群和新型住宅区。乡土景观是创造者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满足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气候环境创造出来的,因此乡土景观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或人造景观。
乡土景观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面对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了在精神上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乡土景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存在。在乡间踏青、嬉戏娱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很好的放松,乡土景观设计也无疑是利用了这一点,与城市景观设计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晚饭的餐桌上是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果蔬,这何尝不是对劳碌了一天的身体与心灵的慰藉。乡土景观设计使人们精神得到满足,返朴归真,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二)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
中央电视台cctv1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疑唤醒了匆忙生活的人们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唤醒了对诗词的向往,对田园生活得向往。如果一个人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那么他一定是善良、勇敢、认真生活的人。属于寻常百姓的乡土景观无疑也能唤醒人们温柔敏感的心,它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将地域的历史文化用建筑景观的方式记载下来。我们触摸到这一片土地,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车轮,过往景象历历在目,唤醒我们尘封的心,使我们更加勇敢认真地生活下去。
(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
一张独具特色的明信片都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乡土景观。乡土景观是特定区域的乡土文化,是对当地风俗的传承与保存,要使现代的景观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何不将地域特色运用其中。乡土景观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其作为设计参考,从独特的设计角度出发,形成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丰富拓展城市景观,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
人们对城市的影响大都是“冷森森的钢筋水泥”。如何使现代景观多一点灵性与人性,使冷冰冰的建筑物也能慢慢温暖城市人们的内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为人们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相比于乡土景观,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往往过于单调,缺少一些感性的思想在内,呈现出来的形式往往并非是生动自然,给人的感觉并非是可亲温和。设计者对景观应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把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中,使现代景观更具灵性,有利于人们情感的交流,开拓出现代景观设计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五)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一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于自然,各种发明家的发明创造也均来自于自然。大自然的山水、声光、草木和各种动物使乡土景观拥有更加独特迷人的风格,虽没有现代设计严谨的科学理念,也没有创新新型的设计风格,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乡土景观的深沉热爱。乡土景观浑然天成,像一块璞玉一样不经雕琢已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现代景观设计也不断地从大自然中,从乡土景观中提取设计灵感,开拓设计思想,不断地在努力丰富城市人们的生活内容。乡土景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存,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习惯风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设计师无论是有没有基于科学的设计经验,抑或是有没有基于现代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现代景观设计想要达到一种理想的景观,需达到天地、人、神灵的和谐。乡土景观的多样化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思路,现代景观设计师正在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充满灵性的内心不断丰富着城市现代景观,返朴归真,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现代人们的情感交流构建更多的平台,为促进城市建设不懈努力着。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抛砖引玉,能够让大家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上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常玺强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文俊.乡土景观保护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校报:科学出版社,2013,(12).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关键词:景观;生态;旅游
1引言
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成为了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森林”,生态、自然、质朴的环境已经荡然无存,城市的居住者离自然也越来越远。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农民在思想和观念上产生巨大的转变。农村开始盲目模仿城市的建筑风格,拼凑出了风格杂乱,没有价值的农村建筑。这种盲目的跟风,不仅毫无美感和特色,也使农村丢失了原本的乡土特色。因此农村景观改造面临着一个杂乱的现状,对于这种恶劣现象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使其回归原本的自然的美丽乡村。
农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都市景观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将设计城市景观的方法用在农村景观建设中。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将农村建造成现代化的城市,而是要在农村耕地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耕种用地不变少,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活富裕,农业增收等等是建设农村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农村景观设计的基础和要求。设计者应实事求是,立足于农村客观形势和状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2农村景观设计的意义
农村景观设计对于新农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资源,促进农村农业增收,带动农村经济,使农民致富。
首先,解决农村的生活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一方面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农村俊秀的山川河流,浓厚的聚落文化,民俗风情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
最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压力极大,需要一个自然的,宁静的,优美的地方放松心情。农村就具有这种优势,美丽的田园风光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喜爱。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思想和经济差距。
3农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3.1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的原则
城市圈不断的往外扩张,人口急剧增大,很多污染严重的工厂选择建在人口较少土地较多的农村,对于卫生保护意识薄弱和卫生设施基础不完善,这无疑对农村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农村景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和意义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农村工作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保护。
3.2尊重农民耕作生活的原则
设计应围绕人的生活需要,如果脱离人的设计则会变的毫无意义。进行农村景观设计需要到实地进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不了解农村当地生活的环境和状况,是无法设计出符合满足农村的景观设计,不贴合农村生态环境的景观设计会破坏农村的自然环境,影响农民的赖以生存的耕地。
3.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
农村景观设计需要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本土资源提供农村生产、生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加强交流和融合。最近几年,农村观光旅游发展较为迅猛。很多地区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调动本地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很多成功的国外乡村景观生态旅游案例,在不断的启发我们,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的美丽乡村。农村旅游景观设计,不经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防止本土文化的流失和破坏。
3.4弘扬宣传本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文化,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是人和土地和谐共生的揭示。而这种“土”味浓厚的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往往会在时代的洪流里慢慢的消逝。发挥和传承本土文化显得尤为的重要,乡土文化是经过千年岁月累积而成。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样神秘的东西也随之越来越少,一些原始的,质朴的村落经过开发早已丧失了最初的形态。一般那种越是偏僻,越是很少与外界来往的农村聚落,本土文化保留的越是完整。“乡土”是农村的灵魂,失去灵魂的农村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3.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全球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的沼气经济、实用、环保、节能,有利于农村可持续的发展,在农村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让环境变得更美丽和清洁。
4农村旅游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将焦点放在田园风光上,农业从第一产业开始转向第三产业。因此农村旅游景观设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4.1景点的设计
一般作为旅游开发的农村,自然山水风光一定是非常宜人的,设计者不需要刻意再去雕琢和人工化造景,而是需要将其自然发挥到最大。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景点景观设计,例如农耕艺术、美化农庄菜园、养殖业环境的美化,将农作物进行艺术造型改造、采摘温室瓜果。农村旅游场景的布局应该围绕形式美的原则,突出景点特点,强化和营造纵向上的视觉美。
4.2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设计
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吸引着城市人,农村农业园在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特色来迎合城市人,麦田、菜园、果园、梯田、苗圃、温室、鱼塘等做为农业园的内容,可以进行特色旅游改造,可以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和瓜果蔬菜。
大地的艺术是自然美的,农耕田园艺术是人工和自然结合出的艺术美,是包含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美,是感人至深的美。
4.3旅游商品的设计
民间手工艺具有地域性、艺术性、大众性、娱乐性等价值,像拨浪鼓、竹蜻蜓、风筝、面具等都是民间传统玩具。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体现。现代物质、文化的冲击,很多乡土民间艺术品因为没有了实际效用而成为观赏物或者逐渐的消失。设计者应挖掘这样的具有价值的民间工艺品,吸取其中的特色,加以利用、改造,设计为有价值旅游纪念商品。
5结语
新农村景观设计需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凸显文化特色,不然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一些不正确的农村建设理念需要纠正,设计者应该用最质朴、经济的设计描绘新农村蓝图,唤回那些自然、和谐、宁静的美丽乡村。“创造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尊重平常、回到人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以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我们需要白话的农村。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设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环境及自身的居住环境。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健康、生态、安全的环境。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放置于更宽泛高尚的自然生态圈中,兴起了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生态主义思想,并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
1 相关概念阐述
1.1生态伦理学的概述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素,追溯到人类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源头及进程,它广义的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方式[1]。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这里价值观念既指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又包括作为人们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依据的价值准则[2]。因此,生态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首先就在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强调重视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价值的明显意图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价值问题的习惯性、偏颇性理解,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论模式[3]。具体就是:既承认人的尺度,又承认物的尺度;既看到价值的主观性一面,又看到价值的客观性一面;既承认自然物对人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又承认自然物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
1.2 生态伦理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自工业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都没有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当时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自我个性和名气彰显。而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被人们所忽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显得捉襟见肘,思路枯竭,想要有突破,必然要有创新。设计开始涉足更宽广的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生态开始拓宽景观设计的思路,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
2 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价值
2.1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
2.1.1景观的由来
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2.1.2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工业社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环境问题同时也开始显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提供的机会,这些机会将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从而实现一个真正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时代变化加速了景观设计观念的更新及知识的老化。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生态学为代表的景观科学化设计在不断发展着,生态学的观念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生态化景观设计[4]突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的减少负面效应,进而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环境。 现代景观正在蓬勃发展,从人居环境到自然环境,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从商业地产到文化建筑。各种观念和风格层出不穷,互相糅合。艺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给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面貌。但是景观设计也面临着重复、环保和环境影响的各种问题。自然无疑给寻求表达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2.3生态景观的发展价值
从景观设计学的定义来看,它与土地有着很大的联系,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的这一审美内涵上的递变,也明显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的态度上。如今景观的意义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的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5]。景观设计,是对人类生生存的土地和生存环境做直接的规划,生态景观无疑对景观的发展给出了最有意义最深远的前景。
3生态与景观设计之间探索
3.1景观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造园相比,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也提出了可持续景观。
3.2生态意识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姿态和文化的纽带。好的设计看上去就象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参照西蒙兹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以为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基于空间形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现代设计师是否能在设计中充分的调动和运用生态意识。不是在于刻意创新, 更多的是在于发现, 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
3.3 生态与景观设计的创新
工业化带来一些追寻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的理念新思。工业之后,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把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视为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和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并看作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
如今的设计又开始了一次思潮的回归,在设计和布局上开始借鉴自然,融合自然。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巧妙地借用材料肌理、色彩与植物配植,创造出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的环境空间。崇尚自然这是传统的美学观念。
无论哪种思潮设计,都可以在以生态为原则上有所创新。著名的实例有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的金属广场,正方形钢板按正方形网格铺装场地,现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今天的生机与十年前钢铁厂区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该公园的改造为德国城市生态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望,启发人们对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含义与作用的重新思考,推动了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浪潮。它从另一个方面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和启发。
结语:生态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资源合理利用、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需要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作为新一代设计师应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嵩龄.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02).
[2]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19.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关键字】城市河流; 生态景观设计; 现状与问题; 意义与原则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水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空气的基本环境要素。城市中,水体主要以城市河流为主,河流环境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河流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基本构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许多城市常将河流作为污水的排放场所,使得河流水质下降且严重影响着两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两岸生物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破坏,严重造成城市河流生态失衡。
1.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只强调水利功能,忽视生态景观功能
现今,人们常常只会重视河流的水利功能,却忽略了河流的生态景观功能。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单纯片面的将改善水质、防洪或经济利益等方面作为治理的最终目的,忽视了河流在城市中作为自然景观的生态景观功能[1]。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治理误区,例如河道硬化、清淤、修建防洪堤等,这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无法完全恢复退化河流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忽视了河流的生态性,还破坏了河流自然景观。
1.2人工化城市河流,促使生态环境恶化
最近几年,人们开始渐渐重视城市河流景观,因此各地政府开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河流景观进行改造[2]。然而,人们在创造这些城市景观的同时,也使得河流水域的生态特征逐渐消失,自然景观逐步人工化。例如,在建造河流防洪堤时多数是使用人工材料进行建设,河道两岸用混凝土做成人工渠道,使得两岸湿地消失,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沿河建造的游览道观光道等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得河流与土地、生物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河流的自净功能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原则
2.1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意义
2.1.1改善城市环境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类日常活动和器械使用日益频繁,使得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河流对整个城市的气候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小环境方面,两岸河道的绿化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的休闲场所,对地域噪音和防御风沙都有着重要意义。将河流两岸进行绿化建设不仅能够将城市河流打造成绿色生态长廊,还能够大大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2.1.2改善水质
城市河流渗水量减少以及水质的破坏都将影响到地下水含量以及水质的分布。河流两岸绿化能够过滤流入河流中的污水,河道两岸绿化与城市水系治理系统相结合,能够有效净化水质,同时将收集到的雨水渗入地下,促进城市地下水循环[3]。
2.1.3提高景观多样性
城市景观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明显提升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河岸是建设城市景观的重要位置,河流、土壤、植物等都是城市中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闲适的生活场所。城市河流丰富了城市景观多样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2.1.4增加物种多样性
城市河流中的动植物多种多样,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链。河岸为植物提供了多类生长条件,许多植物在浅水区等区域进行生存,各类动物也依靠着河流生存。这样在城市河流周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这大大增加了城市异质性,有效维持着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及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2.2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2.2.1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多样性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高效性及健康发展,因此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应当遵守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保证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一项就是需要维持原生生物和生长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持原有的生物群落并维持各类物种类型及其整体生态系统。
2.2.2整体性原则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保证整个景观的完整性。完整的河流景观应当包括水体、两岸景观、桥梁景观、生态环境等,还需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及环境等因素。一个完整合理的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必须完整的考虑到其中每一个因素。此外,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将水体、沿岸区域及陆地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4]。最后,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河流作为城市一部分将其与整个城市进行综合统一考虑。
2.2.3自然性原则
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使河道保持其原始自然的曲折形态,不能为了达到排水、泄洪或者其他目的就盲目擅自更改河道形态。曲折的河道、周围茂密的植被和不断变化的河岸是整个河道景观中最为突出的特色。自然形成的曲折河道不仅能够减缓水速、降低洪水的破坏能力,还能够为自然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有效保障了物种多样性。
在进行河流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使用自然材料。河岸这类水陆过渡位置是保障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如石头、泥土等这种原始的生态材料来建设一个独具原始特色的生态环境,以便为各类生物提供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
3.结语
这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建设,尤其是在江南一带,大小不一的各类河港、河道遍布多数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几乎代表了整个城市景观的特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内的许多河流被严重污染,周围景观也受到严重破坏。然而随着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河流景观的重要性,因此河流景观中改造项目很多。因此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和观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整个城市河流的生态性,以保障生态环境中物种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张纵,施侠,徐晓清.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的类自然化形态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1(2):202-206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11(5):29-32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意义和景观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现代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二、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意义
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对自然而言,它以不触动生态平衡为目的,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提出,发展以及推广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在运作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经济而言,起到推动作用"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在全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而可持续发展又是人类在理解人地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决策体系、政策法规等诸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经济意义、自然意义。
三、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1.广义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包含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广义的景观设计指的是大规模、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具有内容有:场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场地规划是为了达到某种要求,人们对土地进行长时间、刻意的人工改造与利用,特别是对建筑、交通、景观、地形、水体、植被等诸多因素的组织和精确规划;控制规划主要是处理土地保护、使用与发展的关系,包括景观地质、开放空间系统、公共游憩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等诸多单元之间关系的控制;环境规划指某一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环境保护,目的在于维持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2.狭义的景观设计
具体空间设计环节就构成了景观设计的狭义概念。景观设计以生态思维为核心,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狭义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湖滨河地带等,其目的不但要满足人类生活功能上、生理健康上的要求,还要不断的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追求。
景观生态设计是将生态理念应用与景观设计之中的一种设计形式。城市的建设需以自然的和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为基础,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遵循生态原则,追求宜居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环境,此时,景观生态设计在居住区生态建设中就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现代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技术大量应用存在弊端
完全依靠高技术势必使得人的主体性受到限制与异化,而且带有极高的经济负担,所以高技术应该转向“适当的技术”。转向中间技术、适宜技术和软技术。
2.伪生态设计
如果在现代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方面时只顾及了作为应用对象的地球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人本身方面的变革,因此它只是对传统工业思想的修正,而不是彻底的变革,那么只能是伪生态的治与生态哲学的思想;如果仅从保护环境.出发或仅从应当做什么而忽略其可行性,就极易陷入理性超越论,那么必然导致伪生态;
3.片面的强调生态技术
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强调的是与自然!文化!美学的多维融合,因而不是一个生态技术所能涵盖的"现在的很多做法是只注重生态环境而忽略其中的文化、美学等多种艺术因素,从而违背了初衷,没有整体性质。
4.片面重视艺术性和美学特征
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城市环境休戚相关,单纯追求艺术性与美学特征不符合实用目的,所以它不应该片面重视艺术和美学体现。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应该在研究人文科学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在探讨艺术的同时,注重技术的运用;学会从生态角度探索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生态学、文化学、哲学、艺术学、建筑学/环境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五、未来世界建筑景观设计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得到进一步深入贯彻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一是人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了;二是人越来越独立了;三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稀少;四是人与自然环境越来越疏远。因此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更渴望向自然的回归,怀念过去带有人情味的邻里生活。请注意,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以人为本”之“人”的范围是广泛的,他包括了不同时代的人、不同阶级的人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等。由此可知我们的设计只有在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以及不同阶层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住宅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谛。
2.对分享性的重视
我们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让生活在居住区中的每一个住户都可以欣赏到舒适漂亮的景观。首先,在规划时要尽量利用原始自然风貌造景,尽量减少人工修饰,让居民们都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共同分享住宅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强调区域性、领域性,这样可以丰富我们小区的层次,为居民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场地,创造休闲、安逸、环境幽美的居住区环境。
3.注重历史文脉及其延续性
现今人们主要的活动空间就是住宅区,住宅区也成为历史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设计师们已经认识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在住宅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应是对地域环境及地方建筑风格和当地传统文化的再现、提炼和发扬,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既有品位又有特色。
4.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随着居民们的审美品位不断升高,住宅区景观设计开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时在设计中对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都更加关注,力求其设施实用的同时又要美观,尽可能创造天然、舒服、亲切、宜人的住宅区环境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如在设计中创造亲地空间、亲水空间、儿童游乐空间、健身娱乐空间等。
5.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态设计理念
我们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层面上,还要看是否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微观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降低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方面的改造,同时加强了对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于建筑环境景观设计来说,共存性和可再生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在设计中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更好地因地制宜,利用所有有利于居民们生活环境改善的因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绿色环保的住宅区环境景观。
结束语
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现在应用的很多,但是大多都是伪生态,一味的使用高科技去营造生态环境或者仅从保护环境出发或仅从应当做什么出发而忽略其可行性,这样的设计都不是生态环境设计,我们需要改正这些措施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俊玲,崔淑钦. 我国生态住宅发展途径探索[J].住宅科技,2002,(8)
[2]宋哗皓,孔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原则[J].住宅科技,2001,(6)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文化包装
一、景观设计文化包装
文化包装(culturalpacking)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广义上主要指对某事物进行形象塑造,为其注入文化要素;在设计艺术中主要是指以表达某种文化价值、挖掘文化观念、实现文化内涵为目的的设计活动或者设计成果,文化包装应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以及象征性等等特性。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同样应具备文化包装意义,景观设计文化包装的作用应该是突出景观设计的文化价值效应,在传统的景观设计功能性基础上强调文化意义上的标志性、美化性、地域性等。
二、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现状
城市滨水是指在城市中同江、河、海、湖等水域濒临的陆地建设而成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的边缘地带,将这一区域为对象的景观设计即为城市滨水景观。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人居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载体,它呈现出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因此实现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目前城市滨水文化包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各地区滨水景观日益注重文化包装,但依然呈现强调文化的彰显与挖掘深度不足的矛盾。2.各地区滨水景观文化包装中注重历史文脉依托性,但依然呈现文化内涵与“套路化”设计手法的矛盾。3.各城市滨水文化包装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并存在不平衡性。如河南省郑州市西流湖滨水景观,打造出了具有郑州城市特色的生态型城市滨水景观带。西流湖在过去一直是郑州西区的“大水缸”,在郑州有着“小西湖”的美称,可见其景色之优美,见图1。西流湖承载着郑州西区人民的重要记忆,后来由于水位下降、垃圾倾倒、污染、填湖建房等问题,乘船游湖、垂钓纳凉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因此在设计中强调呼唤往昔游湖生活、恢复郑州西区文化的主旨,在设计中以原生态的修复与保护为主,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老郑州西流湖的桥梁、寺庙、花圃等等,并将雕塑公园等公园景观建设和其呼应起来,以强调郑州西区传统文化形象,并结合时下郑州人注重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在设计中着力打造生态湿地、生态林带、生态廊道等多种生态型景观,形成了新老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界面景观区、生态密林景观区、疏林草地景观区、滨水特色景观区、湿地生态景观区五个部分,见图2。
三、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的实现方式
城市滨水景观以城市水域、水际线、陆域为设计对象,具有强烈的线性和双重边界性特征,在强调其连续性和可观性时,其文化包装内涵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切入点,好的设计可以使使用者与景观互动并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且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景观环境中。1.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性。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紧密结合城市日常生活和历史环境的变迁,形成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并在演进中不断地重构、整合,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足迹,它是可继承、可延续并对城市具有影响力的。滨水景观的文化内涵首先在于发现、保存和丰富这一城市历史文化痕迹,任何人文景观也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文化载体,没有特定城市历史文脉内涵的景观设计必将随波逐流。如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将敦煌壁画、古代城阙、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当中:以沿河两墙为核心,形成两岸沿线为延伸的文化景观带,以瓷文化展示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影雕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二十四孝,以石雕展现图腾柱、飞天壁画、敦煌景等,以浮雕形式展现了丝绸之路线路图,还创建了独具现代特色的手模印、文化墙,呈现出独特的敦煌风格,见图3。2.塑造人文景观,强调设计中的文化符号性语汇。滨水景观是一种特定的景观设计类型,文化包装的重要手段则是加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作为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是被大量承载特定信息的符号(碑刻、楹联、历史存留建筑等等均可作为某一个特定文化符号)所传达并构成了景观的固态文化内涵。如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内建造了仿唐式建筑群,建筑采用传统园林散点式布局手法,将唐文华中的建筑符号融入整个滨水景观之中,见图4。3.承载独特仪式和活动。这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没有使用者参与的景观是不具备生命力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滨水景观区域内特定的仪式和活动,使得使用者融入景观中来,将景观文化延续与发扬,如上述敦煌市党河水利风景区定期举办具有中国传统风味的龙舟大赛,以竞技的方式使参观者融入滨河景观之中,更加强了敦煌“沙漠绿洲”的城市形象。4.突出系列化文化包装与价值内涵。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并非是多个文化景观片断的机械叠加,而是景观在地域、空间、时间和人的情感碰撞等多维交叉状态下的立体网状呈现,我们应当将各个文化节点串联与并联,实现文化的立体化价值,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实现系列化。
结语
美国人类学家A.K.克拉柯亨强调“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滨水区是一般城市门户性、标志性景观形成地,也是城市精神和人民整体价值观念的展现地,做好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包装是实现以景观承载城市文化,以文化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2]廖程程,贾德华.城市滨水区人文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
[3]袁凤宾.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D].武汉大学.2005.6,37
[4]黄瑜,龙岳林.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