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Scientificly Develop "A Positive Sense of Identity" to

Lead the College Students' Mind Set Sail

ZHU Sisi[1], REN Ke[2]

([1]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2]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positive identity"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dentity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designed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ong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 fu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sense of identity

1 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期”,引导学生“心灵启航”

新生入校时期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新生要面对多重转变:知识体系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生活环境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等,许多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应现象,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消极,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对于学生在高校环境内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关注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心理危机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反被动为主动”,即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理,帮助他们培养健全人格,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新生入校时期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起点时期,也是决定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工作将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打下重要基础,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大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与时效性,引导学生心灵启航,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长效发挥。

2 多方位建立“积极认同”,促进高校学子健康成长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学生提高自信心与学业兴趣、增加对生活的积极向往与热情,使他们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对外环境(学校、社会)与内环境(自身)不断产生积极的认同感,提升他们对自己发展的要求,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强化他们对未来适应社会各类生活的成就动机,“积极认同感”呈递进式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也会逐步稳定,整个心理效应过程呈现良性循环。因此,在新生入校之时便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以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态、进取的思维不断激发他们完成学业,全面促进自己融入学生、融入大学生活、融入校园环境的积极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3 紧密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多渠道发展三类认同

3.1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专业启航教育,积极建立专业与身份认同

个体适应新环境,开展新阶段生活时,第一步要完成的就是对现阶段新任务和新身份的认知转变,即建立新的自我定位。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于学科专业的认知并不准确,对于所选专业需要发展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也不够强,在学生入校后进行专业启航教育,将有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和身份认同,减缓学生因学习困难产生的厌学情绪。如医学类高等院校,可依托医药类学科专业优势,形成一套新颖独特的新生专业启航教育模式。例如在新生入校后举行医学类学生宣誓仪式,通过庄严而隆重的医学生宣誓仪式引导学生建立对生命的责任感,启迪他们热爱生命,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与热情,深化他们的专业和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从心理激励的角度减缓学生的消极情绪,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3.2 融合传统文化精粹,激励学生“心理进取”,强化校园环境认同

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竞争使得人们生存压力增大,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打架冲突引发的犯罪事件正在警惕我们,帮助大学生建立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药类院校可定期举办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大学生传统文化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国学讲坛、中医药知识竞赛、书画大赛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思想,使其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指的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宣扬一种适中的稳定的态度,希望人们能够保持适中的心理状态。通过展现以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启发,培养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品质的主动意识,同时建立良好的校园认同。

3.3 开展形式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认同自我

(1)组织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引导学生科学认知自我。在每年新生入校之时对全体新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有针对性地为新生介绍入校阶段心理适应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角色转换与重新定位,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为学生讲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科学认知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了解提高心理素质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解除他们对“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词汇产生的误解与偏见,减轻对心理咨询的思想包袱,不再讳疾忌医,积极认同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论坛,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为培养新生关注心理健康的主动意识,增加新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知识交流与互动,学校可举办针对新生入校适应问题的系列知识讲座,邀请校内外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生可以在专家们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进行重新定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情绪调适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力。我们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互动效应”,在每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同学们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以提问答疑和游戏互动的形式使同学们放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之中。在每一次讲座之后,主动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结合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点,不断对讲座内容给予补充、完善、更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交流与发展。

4 小结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积极认同感”是开展心理健康启航教育的关键,我们应关注学校发展,结合学校特色与教育实际,不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实效性,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收获前行。以“积极认同感”开启青年学子心灵之门,以“爱心、诚心、耐心”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自信、友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塑造阳光心灵,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孟万金.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心理科学,2001(5).

[3] 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教育研究,1992(8).

[4]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任庆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2

作为开展德育工作重要基地的高校,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道德素质为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多元化、高校化途径融入到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之中是目前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现状为研究起点,探究增加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为主导,引入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期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途径

社会中存在的非主流道德观与心理问题处处困扰着当代大学生,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基地,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以现况调查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贵州省部分高校教师及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目前贵州省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以了解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如何根据现实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改进德育工作现存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索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或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学方法,以有效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高校德育途径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扫描

1.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调查表明高校德育途径大多属于显性德育途径,理论课程、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知识竞赛、黑板报宣传、党课团课等是目前采用较多的途径。大多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灌输或说教式教学持反对态度,认为效果甚微或一般,更希望老师能够通过多样的真实案例,将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

2.德育课程之外的教师进行德育的内容较少

除了德育课程的专业教师外,其他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虽有一些德育内容的穿插或指导,但内容很少。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师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开展的途径、效果等往往受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基本态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不同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实施效果因人而异、好坏不一。

3.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贵州省情》等,不可否认这些课程对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理论灌输办法、空泛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愿意接受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德育途径,这些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途径更具针对性,学生也从中颇有收获。

4.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样化

值得肯定的是,高校除开展核心专业德育教育基础课程外,同时应积极探索种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调研发现,多数高校在进行专业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其他活动,比如设置专业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开展趣味心理游戏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案例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其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教育途径包括心理活动或游戏、心理咨询与讲座、校园情景剧等,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阅读具有心灵感悟的书籍、放松、运动等途径调整自己的身心健康。

5.半数以上大学生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调查问卷分析显示,约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辅佐的关系持有肯定态度。笔者认为,两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德育工作开展实效。

二、高校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

德育目标是指按照社会需要、教育目的、文化传统及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等要求,实现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最终结果,在高校德育系统中具有指导功能,对整个德育过程起到导向和控制作用[1]。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政治思想教育这一内容模块,由此导致政治理论教育几乎成为德育的代名词,容易将学生的道德问题归结为政治思想问题,不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心理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理念,部分课程内容和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2.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情感教育

高校德育的教育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高校德育课仍一成不变地沿袭以往的内容和方法,忽视社会变化及学生的内在需求,势必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另外,高校德育内容更多侧重政治常识、高尚行为的提倡,而忽视大学生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等最基本的个性心理需求,缺少对心灵、情感的审视,使得学生主观上产生一种印象,即德育与学生的实际心灵困扰、现实生活情境相距甚远,课堂上很多内容难以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无意间助长了学生的抵触心态。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认识与处理和德育问题心理化认识与处理两种倾向兼存[2]

不可否认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内外素质的发展,但实践中往往存在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将两者的重心及性质相混淆。简单来说,容易错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绪失衡、认知偏差、行为偏激等看成政治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容易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认为大学生德行问题的来源是心理问题。上述混淆两者工作性质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两类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方向偏差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学习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3]。

2.增加德育工作者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技能,增加情感教育

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对原有的德育观念及知识加以更新;增进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增加情感投入,尽量消除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制情绪。许多专业教师喜欢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认识与技能掌握非常有限,有些教师因备受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而出现心理失调的不良状态,不经意地把课堂之外的负性情绪带入课堂,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应强化心理技能训练,调节身心,觉察自我、治疗自我并创造自我,推动德育的高效课堂。

3.遵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

应予明确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如果德育工作的开展背离规律,一味地对其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或过于满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而放松正面引导教育,都是偏颇的教育。可见,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时展下的开放与多元化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在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方式将传统的德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

4.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高校德育方法主要为单向式、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积极性差,甚至还会出现厌学,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促进德育教学。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交谈互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素质训练等教学方法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无疑更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与此同时,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必要的人格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是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推进密切相关。高校德育工作应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观念、发展学生丰富乐观的个性、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动机、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简言之,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外在的德育思想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

作者:王艳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艳.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37.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3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4

【关键词】 性心理发育;知识;性别特性;卫生服务要求;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02-03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的青春期晚期,大学生的性生理已趋于成熟,基本上完成了自我性角色的认同,性意识与的需求也逐渐明显。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性心理状况值得重视[1-2]。性心理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何开展大学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性问题,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已成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为了解本科医学生性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笔者对某高校本科医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抽取本科医学生(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高年级)作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共399人,其中男生143名,女生256名;城镇学生182名,农村学生217名;低年级学生227名,高年级学生172名。

1.2 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采取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法,统一指导语,由被试自填。问卷包括基本情况、体像认同、性生理知识、性心理与性教育等内容[4]。

1.3 统计分析 采取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对待体像的态度与性别认同 男、女生对自身体像的接受水平不同,在面容特征和身高上不满意的人数较多。见表1。

表2显示,对自身性别喜欢的程度,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异往的需求与感受 表3显示,男、女生在异往的需求和感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性知识来源 表4显示,男、女生在性信息知识来源途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释放性心理压力的途径与方法 表5显示,男女、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性梦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恋爱的态度和动机 表6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应该的或顺其自然,男、女生在恋爱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 对同性的看法 表7显示,男、女生之间和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对待同性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显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体征和外貌,其原因可能与女生更注重个人的外在形象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接受自身的性别,一方面与我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幼儿时期的性别认同教育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男生与来源农村的学生比女生和城镇的学生对异往的需求更强烈。前者可能与性别差异有关;后者可能与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与异往的机会较少或者被压抑,进入开放的大学后与异往的机会增多和内驱力的增强有关,对异往的强烈需求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水平的增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对与异往更感兴趣,与高年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对两往的意义和能力有更多的理解与掌控有关。 因此,应在大学生中针对不同群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文体活动,扩大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和谐的两流环境,健康的释放性心理困扰。

医学生了解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多数是非正规的教育,如书刊、影视、网络和医学书籍等,往往会造成对性知识理解的混乱。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性知识是通过书籍获得的。男生通过网络获得性知识的比例为17.5%,且明显高于女生。所以应该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避免黄色文化的诱惑。此外,90.1%的医学生希望学校开展性知识教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已刻不容缓,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健康的性知识,更有助于大学生性意识的发展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效地调控与合理地宣泄性冲动。

大学生谈恋爱在高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对情感生活的需求,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应该谈恋爱。研究表明,48.6%的医学生认为大学恋爱的原因是为了排遣孤独寂寞,与其他学者的研究(49.7%)[5]基本一致。恋爱动机的不端正、恋爱不是出于爱情本身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也说明多数大学生不懂得恋爱的意义。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和恋爱观,应该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同性目前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待同性的态度既是一种科学素养,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多数医学生能够理解和宽容同性,能够尊重同性恋行为。35.8%的医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变态,与安琳等[6]的研究基本一致。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科学地认识同性恋行为,使学生能理性地看待和认识同性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生性意识的发展与性知识的掌握存在不协调,性需求和性满足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应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重视在大学校园内开展性知识教育和性文化建设。

4 参考文献

[1] 崔以泰,任晓勇,孙义元,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 711例分析.中国性科学,2001,10(3):1-12.

[2] 胡珍.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心理调查对比分析.中国性科学,2001,10(4):28-33.

[3] 古晓.学校性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国性科学,2000,9(2):15-18.

[4] 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5] 王传旭,姚本先,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2版.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72.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5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简介:余仙平(1967-),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陈四光(1979-),男,江苏泗阳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学校心理学;郭斯萍(1964-)男,江西万载人,广州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史;余琳(1954-),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36-0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缺乏必要的心理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那么就不太可能成功地应对时代的挑战,更不可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因此,为了胜任时代对人才的诸多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我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纷争,理解各有不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和妥当,阻碍了课程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心理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实践课程。两者对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因而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心理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课程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众多问题,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潜能开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的一门课程。上述两类心理学课程虽然关系密切,但学科性质不同。心理学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学科性质是指心理学这一学科群的学科性质。它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门学科知识,要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心理学诸多课程为依据,但是体现在教学中的不是这些课程的直接结论和形态,而是经过处理了的比较浅显的通俗的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学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引入教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塑造健全的个性,正确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混淆了两类课程的性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心理学专业课程来讲授,抹杀了两者的界线,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二)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念是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该课程模式具有三大特征:学问化(即考虑学术性)、专门性(反对学科的综合性)和结构化(即重视学习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本位论课程模式决定了课程内容是:人们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心理学学科的系统知识。不同年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相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心理学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因此整个课程内容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发展和培养。

我们说这种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因为:

1.传统学科课程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成为该专业的“专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最终目的,所以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能否促进心理认知的发展、能否提升心理品质和矫治心理问题。

2.传统学科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以间接经验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设计和运作的,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

长期以来,以学科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直占据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体系化,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学科本位课程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所以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评价理念单一,不能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一直以来就是该门课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对课程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用考试这种通用的常规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体现学生掌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程度,而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知识,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有多高,心理素质有多么好,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所以用考试这种定量的方法不能真实反映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据我们调查,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名称各不相同,课程也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或公共课,但都是为期一个学期。我们认为仅这一学期的课程远远不能达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以及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但教学内容很多,包括心理学知识概论、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新生心理适应、情绪与情感、意志品质、挫折应对、学习心理、恋爱婚姻、择业就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识等内容组成。教学内容这么多,18个学时远远不够。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必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更何况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而不能错过。

二、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思考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其独特性

在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类型的学科,它与其他自然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它不像传统学科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达到课程目标,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协助学生释放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提高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承受力和自我管理情绪调节能力,挖掘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品质全面协调发展,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一种新型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

1.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切身感悟来实现的,在体验中感悟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情感,对与之交汇的学习生活事件做出积极的解释,并由此发展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人格特质正是课程要求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着眼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与泛化,这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2.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有交往、友情、合作、尊重和被尊重、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愿望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涵盖协调人际关系、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形成自我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在各种冲突中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两个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性质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进而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遵循“学生本位”的活动性课程模式

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又称人本主义课程模式,其主要教育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中心位置,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意识、实践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至始至终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学生本位论课程模式强调通过体验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学内容较少考虑到学科性。教师应非常明确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目标结构,这意味着课程中必须提供丰富的自我实现的机会,通过给予学习者探索机会来达成目标实现。

因此,学生本位课程应该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体验成功。教师应该为此积极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在成功中获得感悟。

1.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接受,在相当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那种空洞的、泛泛而谈的与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无关联的说教,是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理触动产生实际的影响。因此,注重体验式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感受、建构,从而生成其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和发展。[1]

2.课程应以活动为载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生发展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的主要观点都认为:活动是一切认识和心理产生的源泉。认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人的意识和个性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他们的这些观点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取活动的形式做出了说明。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把活动作为课程实现的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之一,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得以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反思。然后,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重新构建,进而建立新的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在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培植建立起来的理念,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的目标。一般来说,活动组织得越是成功,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就越真实,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就越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体验作为心理品质建构的桥梁,关键是因为只有它才能激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机制,促成学生心灵的成长。体验指向的不应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通过借助活动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丰富学生内在的心路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维上产生切身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学生的心理才有可能得到调节和影响,进而实现转变或改善,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体验性活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安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无条件接纳,缩短教师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与学心理相容。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

传统的课程评价重视的是学科预定目标和计划的完成程度,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在本质上是以考试或测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书面考试这种常规的形式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的。受课程目标定位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承受挫折、承受失败,并保持自信品质,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所以它更加强调质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2]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不能象传统学科一样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那样来考试,而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评估体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淡化同学之间的评比,协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在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这种评价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标准,是把人的心灵成长、人格发展完美作为评价目标,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经验体验,进而能有效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促进性”、“开放性”而非“竞争性”的评价。这就要求老师不对学生言行进行干涉,不对学生独特个性进行武断评议,使学生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敞开心扉自由展现自己,自由参与活动,尽情释放,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四年全过程

我国高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介于18、19岁至22、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心理发展正走向成熟,呈现既有别于少年儿童又有别于成年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我们要抓住转型时期这个关键时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扫清障碍。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又要有认真、执著的奉献精神。

我们认为大学四年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一课程重点在于心理调适、自我管理、学习方法适应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二、大三着重于心理素质拓展,重点在于学习成才、情绪调节、交友恋爱方面。大四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学教育,求职择业方面做好生涯规划。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才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得更好,更富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人格要求,也才能完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使命。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6

关键词心理素质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Four Kinds of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Takes Psychology Quality As Example

LIU Biqing, LI Minyi

(Xinyu College, Xinyu, Jiangxi 338004)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psychology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 obtaining employment. Taking theory research as basis, the author makes deep investigation and uses some cases to support his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measures about how to improve student psychology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by combining psychology training and skill training.

Key wordspsychology quality;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1 提出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战略转变,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年的就业率仅在70%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单位又哀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处在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大学生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就业难与贫困生群体的增多,导致他们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心理压力骤增,造成就业恐慌,以致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五年未果屡受挫折而火烧毕业证和北大生1元转让本科文凭的现象。可见大学生心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包括人的认识能力、信心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诸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1)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质观、习惯;(2)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3)自我管理能力,如对现实资源的利用能力及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我们常说的就业能力通常就是指一般就业能力。事实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般就业能力。

3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名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专业素质也只有一般,但毕业后的第二年就考上了市内一所最大的幼儿园。因连续两年考核排列末位,最终导致抑郁自杀身亡。案例二、一名数学教育专科班的男生,身材矮小,老实巴交且其貌不扬,平时说话也不是很流畅。但他毕业的当年就凭实力考进了市内一所小学。案例三、为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概论》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经验,本人在任教的班中,利用第三节课的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试行片断教学,但初期仅有少数同学踊跃参加,究其原因:有的同学胆小不敢上讲台、有的怕同学笑话讲不好、有的根本不当回事,无动于衷。而讲课的同学体会到:准备好了内容,但站上讲台就头脑一片空白,一时难以镇静下来,语言结结巴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一中的女同学专业素质不够过硬,心理素质也欠佳、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心。一旦多次受到挫折,便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更觉得自己确实不行。这种心理障碍是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大敌。案例二中的男同学尽管个人身体素质显弱势,但凭着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实现了顺利就业。从案例三和现在一般的课(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33页)堂情况可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总体课堂表现宁人担忧。课堂上学生大多各干各的,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或是看其它书刊等,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在没有他人施压的情况下把学习抛于脑后。故教师要随时警醒学生,找好自己的专业定位。

综上可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大学生要获得成功就业,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专业素质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

胜。

4 对策研究

根据本课题的问卷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对完成学业“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 仅14%的同学经常锻炼身体,仅42%的人认为社交能力较强,81%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备沟通能力,11%的人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57%的人从不会找老师进行心理辅导,17%的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网络及游戏成瘾、学习成就感弱,从而导致就业能力低。而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实质性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顺利就业。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优化个人品质,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警和矫治功能在现实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有效的心理疏导,将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面对各种问题都有宽容、博大的胸怀。

通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室,运用教育网页或心理网站、心理信箱、QQ群、BBS等网络资源,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寓课堂教学之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既是学习“授业”者,又是心理“解惑”者,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预防的认识。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接受来自社会竞争的多重挑战。通过举行拓展训练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增强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奉献爱心、互帮互助,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同时,训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交往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愉悦,开阔心胸、培养情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 结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因此,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时学会自我调节,智谋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拓宽提升心理素质渠道。

L芑金项目:江西?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四项素质与就业能力关联研究”(09YB031)

参考文献

[1]朱先奇.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J].光明日报,2008-04-09.

[2]赵天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J].襄樊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