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学习

一、现今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面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现状。为此,笔者在这里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在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就开始不断的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不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来不断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其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不同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一时陷入了僵局。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例如: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种模糊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的,使得我国中学古典四个教学陷入了僵局。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

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由于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都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的性,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造就中学的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成都府的随意性。这种存在的随意性,就会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发生。例如:在中学我们学《论语》的过程中,只是在教学中简单的解释了论语的每一句意思之后,就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降低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诗歌学习不仅仅不能为学生增加任何的思想提升,还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深深的延误。这种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只是简单性的增加一些文学底蕴,让学生只能感觉到现今的学习的古典诗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当今的应试教育,天天背背诵诵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把诗歌的意境学到心中,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意境,降低了诗歌的欣赏性。另外,再加上现今世人对古诗育人要求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更加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之一,这种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带上太多政治负荷,窒息学生美感体验。

二、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如此的现状的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我国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让我的古典诗歌可易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笔者在这里为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1.国家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现今中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而言,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优厚的古典教学底蕴,不能让没有交过古典教学的教师去传授古典诗歌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本身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如若自身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会死气沉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借以来断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不足错误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使得真个比较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不断的增加整个中学古典诗歌课堂的气氛。

2.教师在上课古典教学课的时候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今教学中教师的方法而言,其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相对比较难于理解、比较沉闷的中学古典教学而言,一个优秀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教学方法,来增加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1)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该方法而言,其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来增加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课堂的方法之一。

(2)扩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是利用课文的文章的历史背景,让枯燥乏味的古典课堂能够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从而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期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作用。

(3)注重迁移,立足于今。对于这个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现今的与古代互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让学生觉得古典诗歌离我们并不是很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只有不不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与变化,才能在中学的教育中彻底的改变现今教学现状,让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得以顺利的传承。另外,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2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诵读、理解以及鉴赏古诗词,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运用古诗词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古诗词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同仁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尤其是唐宋时期,古诗词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古诗词作者,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国的古诗词才得以发扬光大。笔者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古诗词学习当然也一样,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古诗词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歌曲,通过优美的歌曲引入古诗词创设的独特意境中。这种方法能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再引领学生做好诗词的分析,感受诗词中暗含的思想感情,既体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关心,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重返仕途的愿望。

二、注重积累,反复朗读

荀子曾经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鲁迅也曾经说:“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学习过程同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质变,向前飞跃一大步。举例来说,我们如今都知道马克思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指导,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论能够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恐怕没有人知道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艰难过程。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常年泡在图书馆中,以至于脚下形成一个坑,他阅读的书籍超过一千五百本,写出一百多本读书笔记。马克思还灵活掌握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语言,他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够写出不朽的著作《资本论》。可见,无论什么专业的知识,一定要注意积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自然会融会贯通,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另外,要想学好古诗词,不能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才能形成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多读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思想含义,也只有多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其中的写作方法。只有多加诵读才能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三、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诗词作者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往往有一定的背景条件,有的时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有的时候是通过事物描写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等。所以,如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诗词的基本内涵。举例来说,当学习《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痛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与作者在感情上实现对接。如果教师不对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很难根据题目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当然也就难以把握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也就是在古诗中最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字或者词,诗眼往往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推敲功夫。如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是全诗的诗眼,不仅形象地刻画出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而且非常生动,活灵活现。又如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字可谓是一语双关,不仅夸张地表现出潭水的深,也表现出作者与王伦的友情深,将潭水与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刻画出了烽烟的挺拔,突出了边塞荒凉的气氛,“圆”字准确地体现出长河落日的突出特征,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简单的两个字便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边塞景象,依靠自然景物衬托出作者孤寂落寞的思想感情。

五、品析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好作品是千修万改而来的,名家的作品也如此,尤其优美的诗篇,都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分析古诗词不仅要学习其优美凝练的诗句,还要关注诗词的意境,进而探究诗人的情感。《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他的这首绝世名诗的写作背景,正是被贬永州之时。“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运用对比彰显了天高地远的空旷,以及老翁的卑微渺小,用飞鸟无踪,反衬老翁的寂寞,万物皆躲避事事的侵扰,只有作者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己的操守,虽然被贬,无奈,但还坚守一份执着。

【结 语】

总之,古诗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更要教学生灵活运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才能逐步改善古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在应试的教育下,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朗读古诗,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营造古诗意境,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对古诗深入剖析,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诸多磨难,存在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间,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学《关雎》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设置相关问题,如:明明在描述人,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4

一、研究概述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一年。学者们在这新旧版本交替之际,对如何借已有教材的优势使新版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更多样,排版更有新意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同时,2011年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研究文献13篇,高于2008年、2009年、2010年总和,这无疑是寄托着学者们希望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增加中学生古诗文等中华经典的愿望,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断受到学术界和普通百姓的关注之所愿。从横向发展来看,自2008年以来,关于大陆与台湾地区初中教材对比的研究文献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其中关于两岸教材中古诗文的研究仅有《江苏(苏教版)与台湾(康轩版)初中教科书文言文编选比较》、《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以及《大陆、台湾初中文言文教材编制比较研究》三篇硕士论文。大陆与台湾地区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选文系统,尤其是古诗文的选编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主要原因为2008年两岸关系实现大三通以来,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更是进入新的高峰,台湾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较完备之地,学者通过研究对比义务教育阶段两岸语文教材的差异,取长补短,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献内容分析

(一)2008年至2012年间两岸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研究内容分析1.结构编排体系大陆和台湾的中学语文教材现均为单元编排模式。研究表明,在大陆普遍重视阅读能力的影响下,大陆版语文教材在单元设置的数量上多于台湾版,但每课内容的教学设置远简化于台湾版。2008年至今,关于教材中文言文编排体系的研究主要为:一、以某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大陆与台湾各一)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二、以探讨古诗文在两岸教科书中的具体原则,分析两者在编排体系上的差异。这些研究无疑对后来学者和编译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它们缺乏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即未深入探讨教材与教学目标或者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研究。2.选文系统关于两岸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系统研究主要是:第一,统计书中古诗文篇目数量和比例;第二,对比并分析书中相同作者不同选文的古诗文;第三,书中古诗文选文的题材比较;第四,书中古诗文选文的教学目的、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对比。而教材中选文的作用有二类,一类是把“选文”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二为把“选文”充当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媒介、途径、手段。而对这两类“选文”在教材中研究却寥寥无几。3.作业系统2008年至今,关于教材中古诗文作业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统计数量,进而对比和分析两岸语文教材中古诗文课目中作业系统的优劣。如在数量上,上教版教科书每篇课文后一般设置3-5道题目,而翰林版可以安排3页之多的练习内容。与缺乏工具性但重视人文性的上教版练习设计相比,翰林版则缺少记忆类作业。显然,对两岸教材中古诗文课目的作业系统对比研究很大程度还停留在表层,而非其教科书之外的长久效果等的实证研究。(二)展望综上所述,未来古诗文在两岸语文教材中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深入研究两岸古诗文课目中作业系统及学生对其效果和反馈,从而完善两岸古诗文研究教材中的各个系统;第二,对两岸古诗文在教材中的延伸阅读或背诵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第三,对两岸古诗文进行教学和社会效果的实证研究,以此来填补两岸古诗文研究缺少实证研究的空缺。

作者:王瑜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5

前言: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当前形势下,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的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中,占有着一定的优势,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词以其精简的形式,以及深远的意境,对培养高中学生的美育教育有极大的优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古典诗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在美育方面的理解能力。

1.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古典美育教学的日益重视,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高中生进行美育教学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对高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国大部分高中院校,对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育,都普遍存在着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在紧张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大多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就逐渐的忽略了对学生古典诗词中的美育教学,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高中语文教师的这种应试式教学方法,与对古典诗词深刻意义的欣赏的不足,就导致了大多数的高中生,都缺乏对古典诗词中美的感知能力。其次,除了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忽略,高中学生自身也有相应的问题存在,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高考成绩有帮助的学科,而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也是保持着可学可不学得态度。因此,想要提高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首先要改变的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模式教学,加强对学生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除此之外高中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自身达不到对学科的重视,就算高中院校有完善的美育教学,仍旧无法改变学生的美育教学缺失现象。

2.古典诗词美育教育的基本策略

2.1 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句子的领悟,因为在古典诗词中,对句子的领悟是尤其重要的步骤。如果学生不能对古典诗词中的句子进行领悟,就会出现学生不理解作者意思的现象,也就无法体会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妙之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领悟,就显得尤为重要。古典诗词的特点在于语言精练、优美、传神,在高中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古典诗词语言的领悟程度不同,所得的感受也不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从语言方面入手,加强学生语言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知觉,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典诗词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言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在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古典诗词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诗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感受诗词中所描绘风景的同时,来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诗词的语言有更深入的领悟。

2.2 采用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在古典诗词上的美育。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影响,高中生的生活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有资深的专家指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高中语文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有效的运用现代的教学设施,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高中语文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在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来改变枯燥的课堂气氛。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同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古典诗词的意境当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作者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融入到古典诗词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进一步的加深了解。语文教师通过采取现代的教学手段,来提高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研究,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有极大的帮助。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对古典诗词有研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自主研究,对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学因素有更好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弥补对古典诗词认识的不足之处,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能达到更好的境界。

初中语文教育故事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艺术家给人们留下来很多值得推崇的文化典籍,今天要想很好地继承这笔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就必须具备很好的古文阅读的能力。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以下主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以期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知识。

一、体会诗中的意境

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其通过精美、含蓄、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形象,从品析词句入手,体会诗词的意境。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诗词情景交融。因此,在教学诗词时,我们要善于挖掘出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情景交融,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如果说诗词韵律是古典诗词的第一重境界,那么很显然,诗词意境则是古典诗词的第二重境界。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就具有一种辽远、朦胧、隽永的意境,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此诗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走近诗人,走进诗境。2.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诗词中的意境美拓展延伸,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要从不同格调、情调、内容等方面领会其中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以朗诵品味诗词

朗诵是古诗词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认识朗诵的意义,而后才能做好学生朗诵的指导教学。比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教师首先应告知学生朗诵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每个字的用意,强调朗诵时应放松精神,投入感情,把全身心都融入诗词朗诵当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朗诵课文,一边以自己现有的经验与能力将诗词中描述的情境在脑中还原出来,且随着朗诵次数的增多,脑中的情境越加形象生动,学生也越发能够体会到作者马致远当时的思想感情,慢慢掌握诗词的朗诵节奏。通过调整自身观念,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朗诵诗词,一来能改变学生认为朗诵无用的错误观念;二来能帮助学生领悟诗词意境,培养良好的语文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诗教足以养心,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因此,诗歌教学中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咏诵,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去体会诗词的韵味

三、加强知识理解,进行日常积累

理解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步骤,是学生进行古诗词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如果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背诵,一方面不容易记忆,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在默写的时候容易产生错别字。所

以,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进行默写。诗文读和词义识记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学生掌握的古汉语的词汇较少,必然会难以完成古诗词的顺利阅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词汇出现的次数不够,往往在大脑中产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除了课文之外,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古诗词来供学生阅读和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词义的识记。

四、详细介绍作者情况,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

语文教师在进行作者介绍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空洞地介绍作者的字号、称谓等,而更应该关注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一些创作风格、作者的个人经历。教师可以将一个充满立体感的作者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作者,融入到作者通过诗歌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最终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学习古诗词。

五、对知识进行梳理,注重学习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