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绵城市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绵城市调查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1

关键词:海绵;理论;郑州;街道;排水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102

根据我国建设部2010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研,2008年到2010年我国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80%,涝渍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与此同时我国很多城市却在遭受缺水的困难。

1 海绵城市理论和郑州概况

1.1 海绵城市理论概况

海绵城市是指治理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削减雨水径流、补充城市地下水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的目的是让城市的排水系统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韧性。海绵城市改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地影响开发理论,低影响开发的英文简称是LID,是1990年初在美国的诞生的,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城市开l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它的核心是恢复城市暴雨前的水文特征,包括城市暴雨灾害前的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径流流量等。海绵城市理论是处理雨水的最佳处理措施,它的理论强调尽量减少城市开发对城市自然水文的破坏、影响,它的功能主要是吸水、渗水、净水、排水。我国658个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约占37%,但是十二五计划很多文件中提出的都是要改分流制排水系统,其实很难改的清楚。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绝大部分是混流制,尤其是小区接入市政管的地方。自2014提出海绵城市改造之后我国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雨污分流改造,但是效果均不理想。

1.2 郑州概况

郑州市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是河南省的省会,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流,东南是广阔的黄淮平原,北临黄河,西靠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公里,下辖金水、二七、中原等6区5市1县。郑州市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著名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夏商周开始就有很过朝代在这里建都,各类文化古迹达100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38处43项。郑州市境内大小河流总共有126条,其中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29条,郑州市区有金水河、贾鲁河等多条河流,这些河流分属淮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此外,郑州还是我国人口第二大人口密集城市。

2 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途径

2.1 改造原则

根据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在打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保持郑州原有生态系统,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尽可能保护郑州市区贾鲁河、金水河等河流的径流流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尽可能保护郑州湖泊、湿地、池塘和沟渠等水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在改造时尽可能保护郑州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持郑州原有的生态系统。二是利用海绵功能城市修复、恢复的功能恢复、修复郑州的生态系统,即是利用海绵城市生态的手段恢复、修复郑州已经被破坏的水体和其它自然环境,并保持原有生态比例。三是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是指在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按照改造最低影响理念,合理科学的控制郑州的排水系统开发强度,保持郑州原有不透水面积和生态用地的比例,根据改造需要适当开挖郑州水库、贾鲁河、金水河等。在利用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前应详细调查郑州各环节的排水情况和生态情况,统筹各环节的具体情况设计低影响开发的最优方案,在规划郑州建筑小区、城市街道、金水河等水系、绿地、广场等时应考虑其景观水文、历史遗迹、中原带等开放空间,改造之后要有专门的单位监管维护,确保海绵城市的设施正常运行。

2.2 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

郑州市原有的黄河、淮河水系形成的自然水文系统是改善后郑州生态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流,东南是广阔的黄淮平原,北临黄河,西靠嵩山,地形复杂多变,改造规划的街区道路中金水河、贾鲁河等各种水系交叉纵横。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应选择道路本体透水化和选线分级化结合的综合规划措施,具体做法如下:一是优化郑州主干道,采取简化主干道宽度种类、实施改变郑州主干道线型、增加郑州生态水系雨水口等优化措施使郑州主干道合理化、科学化、生态化。二是简化郑州次干道,降低街区道路与郑州市水系的冲突点,将郑州次干道的部分交通量转移到郑州国省干线道路上,同时梳理优化国省干线道路的结构和宽度。三是在郑州改造区内部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的措施将街区道路收集的雨水通过花园、绿地的植物土壤进行自然净化,然后渗入地下水河,溢出花园、下凹绿地的雨水通过修建的水管网导入郑州街区规划的下沉广场或者进入排水系统的雨水收集池。四是将郑州市区街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改造成生物滞留带,采用缘石豁口的措施将街区道路两旁的雨水径流引入改造后的绿化带,并在引入口设置污水过滤池对引入的雨水进行简单净化,将绿化带溢出的雨水排入超标雨水径流排水系统中。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和郑州概况的阐述,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原则和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两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理论如何改善郑州街区道路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2

一、引言

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与生态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城市化过多关注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生态功能,造成下垫面硬化,湿地、湖泊被部分填埋,绿地减少。此外,现有的管网设计多偏重末端集中控制,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大,既浪费了雨水资源又使城市埋下了内涝多发的隐患。实践表明,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很难全面解决城市旱涝、水体污染、绿地减少等问题,城市建设与管理亟需树立系统整合的理念,以此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建设理念,开始在我国推广。那么,如何建设海绵城市、避免一哄而上导致决策失误,首先要认知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主旨。

二、海绵城市内涵及核心主旨

海绵城市的内涵可概括为通过保护河流、湖泊、湿地等“海绵体”,修复已被破坏的城市水生态系统,通过采取“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的排水方式,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保障城市水安全,解决水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海绵城市的本质在于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构建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最终目的是使城市具备能够“弹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正如有关专家所言:诸多水问题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调,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出发,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因此,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的核心主旨出发不难发现,海绵城市项目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相比普通项目的推进,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隐性。

三、海绵城市PPP项目特点

第一,多层次特征。从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到城镇海绵系统,再到综合水安全系统与水生态基础设施,每一项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都要为实现微观实效-中观实效-宏观实效服务。第二,集成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是海绵城市系统的各微观组成要素,面对的是动态的生态系统,与轨道交通、管线建设等不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特征,其内部运行机制更为复杂,集成性和隐性程度也更高。第三,动态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运行上的灵活性,为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项目间的协调配合留有一定的动态发展余量。第四,公用性特征。海绵城市承载的雨水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改善生态环境等职能使海绵城市PPP项目大多带有公用事业性质。第五,成本相对性特征。短期上,由于很多城市在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欠账过多,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投入比较高;长期上,从理论上讲,综合经济收益高于运营成本,如果能在最初的规划阶段将这一理念融入建设过程中,其成本可大大降低,甚至比传统的以灰色基础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设施更加节省成本,相对旧城区的改造成本也会更低。第六,不确定性特征。海绵城市项目生命周期较长,参与各方多且相互关系复杂,在立项、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因素出现。由于当事各方很难约定各种情形下的责权利,因此会呈现出资产专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不完全契约状态下风险和效率的不确定性且呈现动态化发展。

四、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

由于我国在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海绵城市项目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将面临项目选择、规划、设计、融资、运营、监管等方面的潜在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将会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浮出水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速度和实际成效。为了有效应对、妥善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应充分分析并探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项目选择

海绵城市PPP项目前期评价机制的不完善。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物有所值”审查结果将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世界上很多国家运用资金价值(Value for Money,VFM)评价方法,对PPP项目进行评价,而我国PPP项目前期评价中VFM的评估体系尚不完善,对PPP项目本身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和外部性考虑不足,缺乏大量影子r格与行业数据等基础数据。由于缺乏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积累支撑,定量VFM不仅成本高而且缺乏准确性。

(二)规划层面

第一,规划过程中控制参数的选择问题。虽然美国低影响开发、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等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从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到具体实践,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本土化案例可供研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调控参数标准的选择成为瓶颈,亟需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进行全面论证。

第二,两类系统的有机衔接问题。从系统衔接角度讲,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建成了大量灰色基础设施,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现有灰色基础设施的衔接,如何将绿色建筑(海绵建筑)有机纳入海绵城市的发展战略中亟需进行深入论证。

(三)设计层面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在我国的具体实施需要大量详细的海量数据支持。但是,我国很多部门和企业尚不具备低影响开发的设计能力。

(四)融资层面

社会资本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普遍持谨慎态度。2014年7月,财政部第43号文件,提供了新一届政府对城市融资和地方债务治理的框架,其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创新型项目投融资模式,但是社会资本对此却普遍持谨慎态度,其中的原因之一即海绵城市PPP项目的融资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主体的地位和权责不清晰,无法律层面界定。特别是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逐步剥离,需要与PPP模式下的特殊项目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实现市场机制下的分工合作,要求必须针对海绵城市各类项目的特点以及不同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不同阶段、面对不同主体下的运行模式,否则将很难形成持续的市场化推进力。

五、海绵城市项目在我国实行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操作层面缺乏可行性论证和实证研究

(一)建设运营模式

1.政府购买服务型,项目公司进行设计、建设、资金筹措和运营。这一类型的项目有可能出现项目资产所有权所属对运营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加大财政支出以及公私部门之间风险分配的纠纷,有悖于海绵城市PPP模式实现政府建设与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关于所有权的配置问题,即使是PPP模式做得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对所有权配置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还很欠缺。

2.消费者付费型。政府部门仅参与项目计划和许可,项目公司独立进行设计,资金筹措和运营通过收费收回投资和实现利润。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涉及的生态水基础设施服务如何与消费者的间接付费合理联系是难点之一。宏观上讲,这是一个在分税制基础上跨区域的水生态系统治理问题,决定了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数量和质量。而方式、数量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进度和成效。

(二)监管层面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水生态质量信息问题需要智慧城市系统大数据支撑和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监测与信息传导,以提高政府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从我国目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看,很多城市还不具备提供大数据支撑和物联网技术的能力,由此必将为海绵城市项目的整体启动和运行带来影响。此外,从项目后评价层面的角度讲,PPP项目绩效指标多以问卷调查、模型计算归纳得出,很难动态纠正项目过程中的错漏,并且PPP的绩效指标体系也不尽完善。

六、对策

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诸多潜在问题是多方参与的一个系统方案,涉及法律体系、公共政策、技术体系、管理机制、公众参与等多个层面,最终这些层面的问题都将归结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此明确分类管理是重要前提。

第一,推进PPP项目VFM评价体系建设,建立适用于我国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计算条件和指标参数,为VFM执行制定统一的量化范围和标准,科学计算以往管理体制下政府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支出总量和采取PPP模式政府的支出总量。第二,每个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要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具体项目立项的可行性,以分区目标、用地分类目标、用地控制指标为基础,综合考虑现有的灰色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与拟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海绵城市所涵盖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有机融合的问题。因此要设立协调机构,协调住建、水利、财政、环保、交通、农林、气象、规划等部门,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三,加快开展LID技术应用研究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本土化的设计能力。第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分类管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城市组建了投资建设公司,对基础设施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上市,但是这些举措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有效管理的问题,对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的作用很有限。海绵城市建设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其所涉及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项目属于非盈利性质,有些又属于盈利性质,因此必须区分海绵城市的项目组成并实行分类管理。比如,以非盈利性质项目为主的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与以盈利性质项目为主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必须分离管理,即以城司为代表的地方融资平台和SPV共生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主体权责,保障海绵城市PPP模式的政府一方、项目一方和社会资本一方等各主体的利益。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和经营权有偿转让机制,促使政府投资从经营性水生态基础设施领域稳妥、有序地部分退出。此外还应完善金融市场,特别是要与发展银行、保险、信托、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开展海绵城市项目在我国实行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实证研究工作。第五,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征收雨水排放费的法律法规。我国对于海绵城市项目的服务定价研究需要与监管环节相联系,结合实际数据研究并制定雨水排放标准,并对现有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政府对海绵城市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合理。第六,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的进度,特别是要加快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的信息应达到实时网上公开化,让公众能够分享海绵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及运营信息,这对于推进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混合制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七,加强对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后评价实证研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海绵城市PPP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

综上,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规划部门、项目公司、业界和社会资本必须针对本地实际,在建设模式、技术体系、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这是推M海绵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叶晓东.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2):51-57.

[3]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6.

[4]胡振.公私合作项目范式选择研究――以日本案例为研究对象[J].公共管理学报,2010(3):13-121.

[5]何常清.以控制指标的分区分类落实引导海绵城市建设[J].江苏城市规划,2016(2):38-39.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3

【关键词】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研究;探索

一、引言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以上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

三、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所谓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指的是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见图1)。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发达国家人口少,一般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绿化率较高,在场地源头有充足空间来消纳场地开发后径流的增量(总量和峰值)。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削减措施,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所以还必须借助于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来实现开发后水文特征接近于开发前的目标。

图1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

从上述分析可知,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最初是强调从源头控制径流,但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突出问题的复杂性,在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因此,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四、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设计阶段应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规划建设中,应统筹考虑景观水体、滨水带等开放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与所在区域的规划控制目标、水文、气象、土地利用条件等关系密切,因此,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流程、单项设施或其组合系统时,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优化设计方案。低影响开发设施建成后应明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落实设施管理人员,细化日常维护管理内容,确保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正常。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思路示意图

五、城市道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进水口(如路缘石豁口)处应局部下凹以提高设施进水条件,进水口的开口宽度、设置间距应根据道路竖向坡度调整;进水口处应设置防冲刷设施。

(2)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3)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造成损坏,并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中相关要求。

(4)当道路纵向坡度影响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效调蓄容积时,应建设有效的挡水设施。

(5)城市径流雨水行泄通道及易发生内涝的道路、下沉式立交桥区等区域的低影响开发雨水调蓄设施,应配建警示标志及必要的预警系统,避免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6)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市政、园林绿化等部门验收,确保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相关要求,并对设施规模、竖向、进水口、溢流排水口、绿化种植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

(7)面层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8)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局部整修找平;

(9)当渗透能力大幅下降时应采用冲洗、负压抽吸等方法及时进行清理。

六、综述

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渗水、净水能力,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保证城市道路、绿地原有功能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与竖向设计,使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协同作战的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建设为载体,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各部门、各专业要统筹配合,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S】.北京: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4.10:87~88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4

【关键词】规划区;十三五;多规融合;建设重点

1.规划新背景研究

1.1新形势

近年来,国家级的各类战略规划和政策指引频出,从“一带一路”巨型城市群发展战略开始,到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国内各种组织形态的城市(镇)群规划(其中,涉及到柳州的就有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都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城市不单靠政策扶持发展,抱团发展并找准每个城市的发展腹地是当务之急。

2010版柳州总规批复后,柳州市面临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外部环境的直接变化是广西的三个中心城市(南宁、柳州、桂林)中唯有柳州未实现高铁直通。内部发展环境的最大变化在于柳州行政区划的调整,且五年内进行了2次;第1次调整将雒容、洛埠镇分别划入鱼峰区管辖,柳州市区的行政区面积由原来的651.02平方公里增大到1016.75平方公里,第2次{整是柳江县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市区面积由1016.75平方公里增加到3555平方公里。柳州城市发展当前面临的困境演变为外部发展环境受限而扩大的市区空间又需要高质量的城市建设来支撑。

本轮近期建设规划在编制期间同步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对外,高铁客运网的建设受到市民的广发关注,对内,北部生态新区、河东路北片、西鹅南片等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区域;此外,对城市具体设施建设的关注点从住房、产业园区向生态休闲、体育文化、交通设施转变。

1.2 新理念与新规范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近一年来,城市规划行业在上述五个发展理念基础上梳理出多个规划设计理念:在“创新、协调”方面,强调全域规划、多规融合,并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规划实践;在“绿色”方面,强调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建筑、轨道公交,并同步出台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等多项配合指导建设的规范规则;在“开放、共享”方面,强调建设窄马路、密街区的开放社区、打造城市轨道影响区范围内的慢行交通系统等。上述内容为本轮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构思理念更新与技术路线升级作好了准备。

1.3 新内涵

从规划时序来看,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是《柳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在目标冲刺阶段的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从组织方式来看,是市政府以公众意见为导向,引领各部、委、局办对于今后五年柳州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安排;从主要内容来看,包括确定近期城市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城市基础设施类用地和建设项目的安排,重点强化了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十三五”十大城市建设工程对近期建设发展的引领提升,从而实现对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2.规划编制思路与主要内容

2.1 落实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求

按照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在现行法定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进行论述,规划区范围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格局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重要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系在中心城区(即包含在规划区内的城市核心建设区)来表述,全面就中心城区范围内建设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涉及的有关专项建设规划实施内容进行了研究,展开相应指导和论述,符合有关编制要求。

2.2 区域化的规划视野

考虑到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是柳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最后5年,不仅要落实完成现行总规的规划目标,更重要的是为新一轮总规修编打好基础。因此本轮近期建设规划以城市发展的视角去考虑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及其与周边衔接区域的关系。研究确定了中心城区未来北接北部生态新区、东连柳东新区、南接柳江新区,且此上述区域已与中心城区在交通、产业、经济等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规划选取了与上述区域紧密衔接的城市片作为本轮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建设区域,明确了重点建设区域在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具体建设内容。

2.3紧扣《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轮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格局上紧扣《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目标任务进行布局,并将“一江两岸、一主三新、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落实到城镇空间。 其中,“一江两岸”即柳江及两岸,是柳州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引领带,也是柳州城市特色空间的集中展示区;“一主三新”,即主城区(市中心城区)、柳东新区、柳江新区和北部生态新区;“多点支撑”,即新兴组团等城市支撑点。

2.4 深化多规融合的规划理念

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用地建设边界、主要用地利用结构、重大项目落地等主要内容上都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规划还整合了多个专项规划的最新规划理念,在综合交通规划中贯彻了通道设计理念,柳州城市道路格局从单中心的环形放射状向多中心的井字型结构转化。在城市绿地与景观系统和环境保护规划中,本轮近期建设规划融合了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地下综合管廊等最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中,拓展了保护规划的内涵,除了既有的历史街区、文保单位,还根据城市自身特色,挖掘了工业遗址、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

2.5 空间构架统领建设重点

规划以“一带双环八片”的空间构架统领重点完善建设片和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十三五期间柳州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落在城市门户形象区、城市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内部提升改造区这三大类共八片的重点区域,并针对每个重点区域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设指引。

2.6 交通空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2.6.1破解无高铁直通的困境。

没有高铁直通是柳州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至少在商务客流、旅游客流等方面的竞争力明显减弱;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明确通过柳州至三江、柳州至河池、柳州至南宁的城际客专联系贵广、贵南、南广高铁,这是柳州主动对接国家高铁网的理性举措。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5

九江市城区也不例外,也遭遇过多次暴雨,出现严重内涝。2016年7月2日,一场暴雨致九江市城区部分路段出现内涝,中辉世纪城更是由于地势较低“逢雨必涝”,形成了积水潭,受阻的市民只能涉水“渡河”,附近几家商铺内也变成一片“”。加上八里湖因水位低于长江九江段,十里河、沙河来水不断加入,水位快速上涨,排不出去的水涌向附近城区,内涝时间长达十天以上,让市民苦不堪言。

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此外,当城市河流湖泊通过闸口以闸门控制的形式实现外排时,外江的水位高于内河(湖)时导致河(湖)水无法外排,也容易造成内涝。

从水文的角度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有:

(1)全球升温,暴雨频率增加。全球气温上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会改变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发、径流、土壤湿度等造成直接影响。我国位于地球环境变化速率最大的季风区,对外界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承受力却很脆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导致我国洪涝灾害更加频发。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区温度高于周边,城区出现局地暴雨的频率与强度均高于周边地区,局部的小气候条件容易快速形成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的突发性暴雨。

(2)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足。我国一些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欠账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九江市的赛城湖,没有排水设施,全靠自排,当长江水位高于赛城湖水位时,就无法外排,2016年7月上旬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影响,九江站水位居高不下,赛城湖水位低于九江站水位1米以上,造成赛城湖出现几百处的险情,直至7月19日赛城湖水位略高于长江九江站水位时才开闸外排。

此外,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地上建筑的美观,对地下排水系统考虑不多,盲目发展时有发生,同时,因为有部分城市的防洪标准偏低,所以这些城市一遇暴雨便成灾。

(3)下垫面条件的改变。由于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出现“汇水”的现象容易形成积水。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设想单位时间内100 毫米的降雨量在郊区和城区的情形:在郊区,因为有树林、田野、水塘,降雨首先被树林、土壤吸收,部分流入池塘,形成的径流汇入附近的河流;在城区,原有的绿地被大量地开发成各式建筑物,使得城区不透水地面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0%以上,雨水无法下渗到地面以下。九江市城西港区之前是郊区,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面积越来越大,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无法下渗,只能汇集到地势比较低的立交桥底下和地下车库,致交通中断。

(4)与水争道的现象普遍存在。城市多将道路作为城市景观轴线,非法填、堵、占用或出卖城市周边上下游河道、河沟、滩涂、低洼地带和有限的湿地资源搞房地产开发或另作他用,与水争道,历史所形成的自然流态、自然调蓄洪区、生态环境等被人为破坏殆尽。九江市之前有一条全长47.2公里的城市内河――龙开河,直通长江,1997年被填,被商业开发成现在的九龙街,使得庐山周边来水无法通过河道汇入长江。现在的十里河、沙河等河流来水首先进入八里湖,再通过八里湖由闸门控制进入长江。2016年7月2日,庐山周边的暴雨、水流迅速汇入八里湖,由于长江九江站水位高于八里湖,加上八里湖抽水泵站排水能力小于入湖水量,八里湖水位快速上涨,造成八里湖低洼地段积水,既影响了交通,也影响了九江八里湖新城区的形象。

(5)地形地貌影响。地势较高的地方不易形成积水,九江市的老城区地势较高很少会因暴雨形成积水,反而是庐山区、开发区、八里湖等新城区,由于地势高的地段被早先的城市开发利用,新城区只好选择在地势比较低洼容易形成内涝的地区。因此,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地貌非常重要,如果选择在低洼地或滞洪区,那么降雨积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城市洪涝水文应对措施

九江市城区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湖泊有赛城湖、八里湖、甘棠湖、南湖、琵琶湖和白水湖;河流主要有十里河、濂溪河、沙河,其中濂溪河水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附近汇入十里河,十里河水最终流入八里湖,八里湖通过闸口调节,其水流入长江。

九江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49.3 平方公里,发展到2009年的89.47 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将达120平方公里,可见城市建设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水文部门在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面前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城市暴雨洪水调查。由于城市水文监测起步较晚,开展城市暴雨洪水调查可以弥补水文资料的不足。主要对城市发生暴雨时引起的洪水进行分析,包括场次暴雨洪水、历史暴雨洪水,还要严格考证对城市下垫面及暴雨洪水调查得到的特征数据的可靠性。

开展城市下垫面调查。按照水体、透水、不透水等不同下垫面条件。开展城市暴雨洪水调查。1998年长江、鄱阳湖特大洪水,长江九江段发生决口,大量江水涌入开发区,造成整个开发区不同程度的淹没,九江市水文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淹没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成果为日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开展其他调查,包括供(用)水、排水调查和城市水事件调查。

(2)加快城市水文站网的规划与建设。要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首先要有城市水文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掌握第一手资料。

首先,在八里湖、赛城湖、南门湖等城区重要湖泊设立水位自动监测站。八里湖的来水主要是十里河和沙河,总集水面积273平方公里。可以在十里河、沙河的入湖口设立水文站,监测雨量、水位、流量,实时掌握十里河、沙河流入八里湖的水量,建立八里湖水位-面积-容积曲线,通过流入八里湖的水量计算出容积、水面面积,通过查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得到未来八里湖的水位,为防洪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赛城湖的来水主要是瑞昌的长河和发源于湖区南部的大岷山的坡面河流,总集水面积994 平方公里,可以在长河的中游、下游设立水文站,在湖区设立水位站,建立赛城湖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在暴雨来时,演算入湖水量,通过查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反推赛城湖水位,为防洪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应规划建设城区主要低洼地区水情监测站点,监测城区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包括部分立交桥下积水深度,及时城区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区积水状况,同时也可以对照降雨信息,系统分析和研究暴雨与城市重要地段积水的相关关系,开展城市道路及低洼地区积水预报预警,从而为防汛预警、城市交通、市民安全、市政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3)开展城市洪水预测预报。城市洪水预报的对象是城市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情况,预报项目包括水位、径流量、洪峰流量、峰现时间、洪水过程、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等。

由于城市汇水区面积小,不透水面积比重大,下渗少,产流计算侧重于地表径流量分析。根据历史雨洪资料,分析得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地表径流系数;根据实测雨洪资料分析结果或移用相似流域资料建立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城市产流特性受不透水面积的影响大,以不透水面积比作参数,可较好地反映城市汇水区的特征。

影响九江城区的主要河湖为十里河、沙河、八里湖、赛城湖、南门湖,水文部门在庐山及周边都设立了雨量遥测站点,在十里河、沙河、长河、八里湖、赛城湖都设立了水文(位)站的前提下,可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九江市城区、庐山及周边降雨量,演算出各河流进入八里湖、赛城湖的水量,查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得出八里湖、赛城湖未来水位,市防汛指挥部门据此调度。比如在暴雨洪水来之前,根据水文预测提前下泄、降低八里湖和赛城湖的水位,从而降低造成城市内涝概率。

几点思考

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摸清楚城市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要防治城市内涝必须把城市河流湖泊的分布、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来水、退水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这就需要在河流湖泊设立水文(位)站点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整合多年的监测数据,了解城市河流湖泊的水文变化规律,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供第一手资料。

就九江市城区而言,除了在十里河、沙河、八里湖、赛城湖、南门湖等设立水文(位)站外,还要对八里湖、赛城湖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因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湖泊的部分水域被侵占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必要对湖泊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建立八里湖、赛城湖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2)防治城市内涝必须规划先行。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很多,每个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在城市规划阶段应把城市内涝的防治考虑在内。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排水设施,不能只注重地面建筑物的精美、环境绿化、道路交通,也应该关注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改变以前城市建设中大多先修好道路,发现问题再破路修改地下排水设施的不良习惯。目前,九江市八里湖已建立了泵站,在主汛期可通过泵站外排,但赛城湖没有外排设施,需尽快配套建立。

从水文的角度来考虑,就是要在城市规划中,改进、完善配套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由于超标准短历时暴雨洪水引起的城市涝灾的应对能力。

就九江市而言,除了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地下管网排水,还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编制城市内涝防治联合调度方案,由市政府来组织方案的编制,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方案出来后要经过专家论证,并由市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统一调度。

(3)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规划新城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一般针对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海绵城市调查范文6

一、扎实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一是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拓宽落户通道。要督促各个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即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目前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放开了落户政策,但只放开了对本地的落户政策,从调查情况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户籍人口落户方面不应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视。

三是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条例已经颁布,各地都在制定具体办法。即便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按照测算仍然有2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得到就业和居住所在地的户口。这部分人的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基于居住证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拥有居住证,就能享受这个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是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哪个地方农民市民化工作推进得更快、落户得更多、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好,财政转移支付就对这个地方的规模更大。

五是财政建设资金,即预算内的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补贴也要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一个地方吸纳的农业转移人口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和投资压力也会加大。上级政府在预算内的资金安排和这个挂钩。

六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落户人口越多,建设用地规模也越大。

七是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的“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三权”维护是指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进城之后的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护,农民进城落户后若想退出农村的宅基地,如何设计一个自愿有偿退出渠道,要进行探索。

八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主要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包括幼儿园、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一些制度。

九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量新生代农民工要进城就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为此国家发改委设定了全年培训农民工2100万人的计划。

二、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镇的发展

一是要增加中小城市数量。中国目前是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但是真正叫“城市”的数量只有600多个。有很多县城、小城镇规模已经非常大,目前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有的镇有六七十万人口,它的管理带有“小马拉大车”、“紧身衣穿在肥胖的身体”上的感觉,不利于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因此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

二是要完善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目前一些县城和镇的基础设施状况不能适应城市宜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年将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推进。

三是加快拓展特大镇的功能。下放一些事权、扩大一些财权、改革一些人事权,使得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的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适应特大镇发展的需要。

四是加快特色镇的发展。全国各地都有一些有魅力的、有聚集能力的特色镇正在发展,这些镇是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对于一些好的特色镇的运作方式、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具体做法,我们正在进行调研并推广到其他地区。

五是进一步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不会改变。我们已经编制了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的规划,下一步,发改委将主要编制跨省区城市群规划,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合理地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

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一是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发展的形态好不好,和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前瞻性有很大关系。规划不好的一些城市,其功能、配置、交通各方面都不够方便。相反如果规划得科学,大家就会感到非常宜居可持续。

二是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无论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还是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都有一批棚户区包括城中村需要加快改造。今年还会集中一些公共资源推进600万套左右的棚户区改造,同时还要支持全国100个城区的老工业区实施搬迁改造。

三是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针对一些大城市,为使城市交通更加绿色、可持续,解决拥堵的问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必须加快发展;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城市地下管廊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较新的模式,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部提出今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水系和管网。

四是进一步强化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中国未来地级以上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必须下降18%,这需要对与空气污染相关的领域进行大规模改造;同时,要对能源结构进一步改进和改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此外,要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今年将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四、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要把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同时推动社会资本率先投向城市郊区的发展和建设。城镇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最终要通过城市发展带动农村,最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来实现,这是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后,中国大概还会有4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是不能忽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