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在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功能,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统一起来,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有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方向。
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内因是其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在参与生产分工中,作用得到合理配置,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各要素中最先进,最充沛和最灵活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因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的质量本身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一方面,劳动环境、劳动报酬和各项劳动者权益要得到保障,劳动者居住、就医、求学和其它生活环境要不断得以改善,这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业难仍然是总量过大的矛盾,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困难人员、退休军人是这个总量的中弱势,但群体庞大,是我国就业压力的重点所在。要解决这个难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从内因上解决就业观念问题,提高就业素质问题更不可忽视。招工难问题则凸显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代产业发展中许多岗位没人干的表象下,是大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缺乏,最后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并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总量性的矛盾。面对劳动力市场两难命题,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作为?高质量就业目标如何在各类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接轨并体现出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思考与对策
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实际,以及区域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情况,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职业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从单纯的立德树人宏观层面,细化并落实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高质量就业上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着宏观特征。十报告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任务揽括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人的成长规律看,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每个学生接受更高一层教育阶段时,都应有一个细化并可落地的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之后,如何将教育功能一头联结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联结素质提高民生改善,是各类专业院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只能在服务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科技和技能人才支撑,才能为就业提供空间,消除总量压力。研究和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发展状况,与各类专业中最先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这些企业得到实训提高,才能迈开高质量就业的大步。不仅如此,追求高质量就业目标,还要在扎实开展技能实践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体系,探索教育与社会、专业与行业、教室与职场的无缝接轨机制,保证职业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在最先进的现代产业中锻炼提高,并最终服务于最优质的企业,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启动和深化一项改革,即一体化教学改革。理实分离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教育不了解职场,不了解学生;生产不了解教育者在教什么,课程体系是什么。因此,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成为就业难的主体。随后中国教育也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要求,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但是在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清晰的培养模式情况下,理实一体化仍然是概念化的口号,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提高难以落地。在当前,以面向生产、面向职场,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展,把人的职业化作为目标的理念指导下,启动和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迫切。教育要走向职场,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规律;课改要深入职场,研究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组成和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课堂要衔接职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主持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领路人。目前,国家人社部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中选择了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北京和广州的部分院校已取得成功经验。杭州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域,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应加快一体化课改这一职教理念的宣传落实,加强试点院校改革的规划,从专业研究团队、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校企双制的互动机制以及一体化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加快步伐。唯有如此,推动高质量就业才能保持底气,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三)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体系要全面纳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框架进行,学校必须主动衔接,并要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服务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就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从就业竞争的总体格局看,全世界80%的劳动者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我国劳动年龄段从业人数也大多集聚在民企制造业、各种生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从业人数只占劳动力总量的少数。因此,职业和技工院校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质量目标,在创业驱动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处在创业起点上,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有创业立身的发展理念。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职场之前,对他们实施好创业教育十分重要。要开展市场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市场规律和本质;要开展法律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和本质;要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模式;要开展产业和服务标准教育,使学生了解顾客如何成为上帝。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荐和分析创业项目,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办报告会和成长历程教育,汇集和宣讲区域内创业促进政策等等,也应成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员越多,高质量就业目标才有新的内涵;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才有活力。
(四)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深化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落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只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但是与职业能力建设各项政策相关互进;没有政策引领,或者政策落实不平衡,势必阻碍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四个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下功夫:一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尽管目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等3000多人,却严重偏少,落到地方的评选更少。要让职工愿学崇学职业技能,还必须在养老金待遇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倾斜上加大力度,在建立行业技能工资指导线上有创新办法,在鼓励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把技能人才指标列入刚性项目上有进一步突破,在劳动监察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好培训费上下功夫。二是职工终身教育促进体系。企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课题,职工的观念、技术和技能必须跟上升级的节奏,就业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要通过技能准入制度,国有企业技能骨干的调训制度,企业升级考核中列入职工学分制度,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研修计划等办法,创新职工终生学习制度体系。在当前要切实提高就业者岗前培训、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的质量,要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利用院校资源,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公平促进体系。技工院校不能享受教育部门的文凭由来已久,这种门户之见在当代中国存在实为奇观;大学生实训、就业和创业政策出自人社部门,但技工院校却享受不到,也是以文凭作为群体界定产生的。此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天地之别的招生政策等很不公平,急待协调解决。四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人社部1000多个工种标准在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性、主体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反映出工种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几千个工种标准相比缺口较大;一些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被市场认可,而行业资格证书却是管用的;此外,职业技能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的转化全面脱节。管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量不够加强,理念不够大胆,这种“资质碎片化”格局将越来越突出。下一步,应在坚持市场主导前提下,做好兼容并蓄、吸收应用工作,让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行业认可与国家认可协调起来,国内认可与国际接轨协调起来。
三、 结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使职业和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基本素质的砥柱,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和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基础工作,使技工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质量 质量管理 质量文化建设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走“质量兴企的道路”。其主要措施:一是质量观念的更新;二是创造名牌;三是质量文化建设。在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一、质量是全球企业追求的目标
适者生存,能者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全球追求的目标,21世纪是世界质量竟争的世纪。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专家们提出“质量要革命”的口号;学者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用枪炮、不流血的商战,其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包括服务质量)。总之,一个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世界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形成。我国近几年内采取了许多措施,强调效益来自质量的辩证关系。1991年全国定为“质量、品种、效益年”;1992年开展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法规和政策,其中最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使我国产品质量逐步走上法制的轨道,加强了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企业为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推行TOC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认证。质量竞争的激浪,推动各个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优质、出精品、争名牌,已成为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呼声,也成为全球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坚持走“质量兴企”的道路
对质量的认识和重视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经济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世界性的经济合作,是每个国家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就要形成一个相互交换产品、资源和服务的国际市场,而质量则是进入这个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企业将以质量争市场,以质量论英雄,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质量的巨大挑战。质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人们不仅把质量看成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而且看成是威胁人类社会安全和生存环境的防御力量,把质量改进看成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效率、减少废品损失、增加社会效益的国策。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坚持走“质量兴企”的道路,要注意认识和解决三个问题。
1、质量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就是经济活动市场化、市场竞争公平化,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焦点已由数量、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质量好坏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质量观念要从单纯符合标准转换到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上来,树立起“没有市场的产品,就没有质量”的观念。为此,企业对于质量和质量管理的观念及做法要有一个观念的更新。企业必须围绕质量制订经营方针,正确把握生产经营航向,在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因为用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是通过比较进行选择的。质量不限于产品的基本性能,产品(工程)的包装、外观及服务都要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和欲望。这就要求看产品质量好坏,不能光看外部质量,还必须重视内部质量。在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产品不断开发,企业要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不仅要满足用户现有的质量需求,还要积极挖掘用户潜在的质量需求以满足用户对产品和服务更高、更新的需求。
2、创造名牌产品。纵观当今世界,质量竞争乃至“名牌”竞争已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名牌(包括服务)就是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创造名牌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追求精益求精,追求“零缺陷”的优质品牌。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的要求为导向,坚持科技领先。研制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推出新服务,按照“管理突破”的原则不断进行质量改进,不断创造第一和唯一,要始终保持现代精品的魅力,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要坚持科学管理,要进入国际规范化管理的领地,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进行产品认证;要坚持国际一流的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窗口。
3、加强质量文化的建设。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涉及质量的意识,规范,道德,行动准则,法律观念以及传统惯例等“软件”的总和。欧洲质量组织第三十三届年会上,与会者认为90年代质量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全国质量管理从强调全员参加管理,强调管理者亲自领导正逐步扩展到强调发展质量文化”。所以,质量文化建设的课题正受到世界各国企业和专家们的关注。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以其优秀的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贯彻管理始终的。企业文化大力提升企业精神,而质量文化则强调企业质量方针,侧重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管理技法。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正进行着人员素质,企业行为,质量环境,质量心理等 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质量的研究领域及实际应用性来年看,决定了质量具有科学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三、努力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商务市场
一、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传统市场由于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非对称性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电子商务市场以其较低的进入障碍、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更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由于信息获取的完全性较高,在一定意义上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改善。但也正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在线交易匿名的形式、交易者身份识别、信誉识别机制的设计以及采用数字形式传递商品信息的新型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使信息与实物相分离、商品与售卖网站相分离以及交易者与物理空间相分离,从而使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广泛存在。以下以电子商务市场中商品质量信息为例,从经济模型上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
二、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济模型
如下图所示,假设网上有两个商品提供者,顾客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为D1,对劣质产品的需求为D2,由于顾客从高质量产品中获得的价值高,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D1>D2。由于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顾客与供应商信息又存在不对称,无法区分辨别劣质产品和优质产品,因此给劣质产品生产商一个以次充好的机会,将劣质产品的价格定在和优质产品相同的水平,由此可以假设市场上的供应曲线就是高质量产品的供应曲线S。
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供需曲线
如果在这个市场中信息传播是完全的,消费者能够判别优质和劣质产品,则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但是在网络市场上售卖时,劣质产品的供应商会隐瞒自己产品的质量,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并不知道哪个是高质量的、哪个是劣质的。这样,消费者只能估计出能够购买到优质或劣质产品的概率,并以此确定对产品的需求。
假设顾客估计出购买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的概率分别为e和1-e,这样实际需求曲线为D0。
实际价格为:P0=eP1+(1-e)P2①
假设商品提供行业的正常利润率为r,优质产品的成本为C1,劣质产品的成本为C2。
对于实物产品来说,符合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优质产品生产成本大于劣质产品的生产成本,即: C1>C2。
而对于数字商品来讲,起作用的是网络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不变特征,也即:进行研制的固定成本投入很大,而进行生产的可变成本很小并基本不变。数字产品固定成本远大于可变成本这一特征决定了低质量产品厂商的进入壁垒很大,一旦决定进入,巨大的沉没成本就使厂商不得不考虑商品的出路。所以,在数字商品在生产时很少有低质量厂商,只存在复制品厂商。这种复制品的成本只相当于优质产品的可变成本,即拷贝成本。这里将复制品看成是劣质产品,这样存在C1>>C2。
假设两类生产者在行业中的正常利润为r,那么在交易者可以随便进入的开放的市场中(类似于完全竞争条件)应有:
P1=C1(1+r) ②
P2=C2(1+r) ③
分别将②式和③式代入①式,得到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为
P0=[eC1+(1-e)C2](1+r)④
又一般的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可以表示为
因此,在实际价格为P0时,根据⑤式,并且将④式代入整理得高质量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为:
同理可得,劣质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为:
将两者进行比较⑦-⑥,整理得:
由⑥式,得
由⑦式,得
根据⑧、⑨、⑩式,可以看出r1与r2、r1与r以及r2与r相比较的结果,都主要取决于C1和C2的大小,下面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模型分析
无论是对实物产品来说,还是对数字产品来说,
由于都存在C1>C2(对于数字产品来说C1>>C2),
因此有:
即r1-r0;
这样一来,在网上交易中,无论是实物商品还是数字商品,市场最后价格P0对于高质量产品的提供商不利,而劣质产品的提供者却获得暴利。最终高质量产品由于其利润低于成本,将退出市场。同时由于高质量产品的退出,消费者选到高质量产品的概率e将减少。
又根据P0=eP1+(1-e)P2,并且P1>P2,
由此导致所产生的新的市场价格也将减小。最后,当e为零时,P0=0+P2=P2,即市场上只剩下劣质产品的供应商。劣质产品的存在产生了恶性循环,交易者的信心大大降低,网上交易的相关产业不能得到发展。
正因为劣质产品的成本低于(对于数字产品来说,远远低于)优质产品的成本,使得劣质产品的生产商获得暴利,而优质产品的生产商收益大大减少,进而出现市场萎缩,只有劣质产品留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整个市场产生了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破坏作用。
四、电子商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1.扩展模型
假设市场上有信誉好的和信誉差的两种类型的企业,企业本身清楚自己的类型,客户不了解企业的类型。信誉好的生产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信誉差的生产者为客户提供比较差的产品和服务,而客户进行交易是为了获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将上面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扩展。假设信誉好的生产者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初始费用为C,主要包括因特网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方面的一些费用。在一次交易中,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为P,其成本为C1,对于客户来说,其价值为V,这里有V>P。假设企业和客户都选择开展网上交易,在企业信誉好的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为P-C1-Csg,其中Csg是指信誉好的企业进行一次交易的平均运营成本,客户的收益为V-P;在企业信誉差的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为P-Csb,Csb是信誉差的企业进行一次交易的平均运营成本,由于信誉差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很差,其成本C2忽略不计,对客户的价值也忽略不计,则客户的收益为-P-Cc,其中Cc指的是客户时间成本及心理损失等。显而易见,信誉好的企业获得的交易机会远远大于信誉差的企业,虽然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初始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都是一样的,但是信誉好的企业在一次交易中的平均运营成本远远低于信誉差的企业,即Csg
R=e(V-P)+(1-e)(-P-Csb)
因此要想有效的解决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劣质生产商的进入成本来限制劣质厂商的进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期望收益来鼓励消费者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参与网上交易。此外,优质厂商要主动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建立品牌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其宏观调控和监督的作用,优化市场的运行效率。
2.对策分析
(1)Csb的优化
如果我们能够加大Csb的值,使之大于P,即P-Csb
①经营许可证限制
政府必须对想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企业进行审核和登记,比如审查企业的经营项目,评估要开办此类行业所需的初始资金,设定相关的初始资金标准,没有达到此标准的不能开办电子商务;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电子商务经营许可证,给予其从事电子商务的资格。
②品牌和营销战略
虽然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品牌和信誉成为产品质量的保证比起实物市场可能性要小,但是我们可以实行信誉转移策略,即实现由实物市场向电子商务市场的声誉转移。只有信誉好的企业才能负担起庞大的宣传费用,对于信誉差的企业来说,进行广告宣传只能大大的增加Csb取值,使其开展电子商务变得无利可图。
(2)提供直接的网上查询体系,优化对e判断
由于客户的期望收益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e的值,因此提高e的值,就可以提高客户的期望收益,使得客户有更大的信心选择进行网上交易,从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①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来负责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维护,设计出一套公平、合理、准确地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企业真实的信用水平。
②对企业的信用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唯一性和权威性。
③建立网上查询体系,将除了上述的企业信息档案以外的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制度等放到互联网上,以方便客户查询。
(3)客户损失的优化
客户的期望收益不仅与e的取值有关,还与客户在遭遇信誉较差的企业时的损失-P-Cc有关,如果能够降低客户的损失,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客户的期望收益,从而达到提高市场效率的目的。
①完善信用制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对每一笔交易投递保险。企业可以和保险公司组成联盟,对客户的每一笔交易投保,保险公司对客户出现的损失进行赔偿,以增加客户进行交易的信心,提高市场的效率。
③搜寻。通过Internet无比强大的传递和搜索优势,比如利用搜索引擎Usenet新闻组等获得大量相关信息,将不同商家的商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性价比最高的那一种。
(4)信息中介机制
信息中介相当于一个公告板,它可供消费者交换信息、列出有欺诈行为的销售商的“黑名单”。多个产品的中介如果与某个“作假”的供应商勾结,并继续对这个供应上作虚假信息公告,那么消费者将会同时停止购买这个中介的其他商品。这被称为“信誉溢出”的机制会促使中介停止勾结,进行公正的质量信息评估。
(5)买卖双方达成不完备合同
所谓不完备合同,是指合同中包含缺口和遗漏条款。合同可能会提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买卖双方可不用在合同中指出对产品的详细具体的要求,但明确一点就是对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回报是交易的继续。这样一来,一旦发现低质量产品的存在,合同立即终止。因为高质量产品的回报是交易的积蓄,这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因而这种机制无疑制约了卖卖双方的行为,迫使他们按照自己的责任例行。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4
自1999年我国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逐渐成为自负盈亏的、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实体,其提供的审计服务过程本身同样是一生产过程,作为理性经济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高低会受到市场需求、审计市场竞争态势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盈利空间,会努力追求审计成本的降低和审计效率的提高,从而在审计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审计服务生产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常用来研究审计生产效率和审计定价的问题。对于审计服务生产而言,其投入是审计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与资本支出,而其产出体现为审计报告。基于审计的鉴证功能,O’Keefe等(1994)将审计产出界定为审计师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保证程度。审计服务的质量具有不可观测性, DeAngelo(1981)将审计质量界定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出财务报告存在错弊的联合概率,而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存在错弊的概率取决于其专业能力,审计师报告错弊的概率取决于其独立性水平,决定审计质量的两个因素就是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任何产品的生产都受到市场需求状况的影响,审计市场也不例外,审计需求是审计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审计需求包括自愿性审计需求和强制性审计需求两种。早在13世纪商业公司形成过程中,Wallace认为基于审计的监督功能、信号功能和保险功能产生了对审计的自愿需求。自愿性需求会促使事务所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并提高审计效率以降低审计成本。而强制性审计需求是政府管制下的被迫需求,这时,高质量的审计不被需要甚至会受到排挤,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对审计需求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源。罗斌元基于经济学的弹性理论、契约理论以及不均衡原理,对审计市场的需求、供给和供需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我国目前审计市场还处在审计需求拉动阶段,产生的审计质量相应的比较低的结论。尽管审计服务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黑箱”,外界很难获得事务所的执业数据。但审计服务成本按照其习性同样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依据成本理论,随着审计服务生产规模的增加、范围的扩展和期间的延长,其长期生产成本可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而表现出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学习效应等经济特性。早期的研究者们(Eichenseher和Danos,1981; Simunic,1980等)运用Stigler(1950)提出的“生存者法则”发现,审计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大型事务所凭借不可分割要素的生产容量与专业化生产的结合,可以在审计市场上获得高声誉、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优势。实证研究中DeAngelo(1981)、Watts和Zimmerman(1981)把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能够为事务所带来范围经济,这一观点也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Pitt和Birenbaum,1997;Dopueh,2001;Craswell和Franeis,2002);审计任期的连续使得于审计师通过实践会产生学习效应优势(Myers,2003;Ghosh和Moon,2005)。因此,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除了依赖需求的拉动外,可以基于审计成本表现出的经济特性,从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着手,提高其提供高质量审计的能力,通过供给推动需求。按照经济学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是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市场结构是获得高的市场绩效的基础。事务所的审计服务提供过程会受到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对于经济学中的四种基本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型态是最有效率的,而垄断型态是最没有效率的,容易导致低产量、高价格,生产者侵占消费者剩余,造成社会福利的无效损失。这对于审计市场却未必适用。Simunic(1980)的实证分析表明,高度寡占的美国审计市场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Dopuch和Simunic(1980)发现相对市场份额的不稳定使得“”很难达成默契的“共谋”。Terrence(1994)认为高集中度的审计市场结构与良好的市场绩效能够共存。许多学者在对美英法等独立审计发达的国家的审计市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该构建“寡头垄断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余玉苗,2001;刘明辉,2003;刘桂良,2008),周红认为审计市场结构优化的尺度应是审计市场集中度与股票市场集中度两者相适应。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拟基于微观生产理论中需求理论、生产理论、组织结构理论来剖析事务所的审计服务生产过程, 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审计服务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我国的审计需求源于政府强制性的要求,是政府为了维护小股东、潜在投资者等非特定相关人的利益和审计市场秩序,而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接受审计的结果,市场本身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因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有国有公司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而由于国家所有者是一个虚置的概念,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缺乏根本利益机制对公司管理者进行监督;再加上国有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被审计人成为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正常的审计委托三角关系受到破坏。而公司内部人拥有绝对的权利和信息优势,不愿意也没有必要花钱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自己进行监督。但是在国家的强制性审计要求下,其只能把审计视为“过关”的条件,公司着力于“找到配合的审计师”以争取上市指标和“骗”得银行贷款,对高质量独立审计的需求很少,但是对能“合作”的审计师却有强劲的需求。不但审计的委托人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即便是审计服务消费群体,包括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也很少关心公司报表的审计质量,因为我国的大多中小投资者以炒股为投资取向,根本不关心公司股利和审计信息。再加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供不应求,IPO公司不用担心股票发行失败,缺乏聘用高质量事务所以传递公司价值的动力,而是倾向于聘请独立性较低的较为配合的事务所以顺利上市,造成审计的信号传递效应在我国不存在。另外,高昂的诉讼成本使得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从审计师那里获得因财务报表虚假陈述而造成的投资损失,审计师对投资者的保险作用很难实现。作为独立审计市场的提供者,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其提供的审计服务来自市场的需求,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才有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由于市场上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严重不足,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事务所而言,在激烈的审计业务竞争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承揽业务,必然会同被审计客户合谋出具满足客户不正当要求的审计报告。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审计服务供给质量,就必须要引导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第一,建立培育有效的经理人市场,激励企业管理人员主动聘请高质量事务所对其审计以获得较高的职业声誉;第二,逐渐提高投资者的素质,引导其主动关心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和审计质量信息,并据此做出投资决策,不能只是盲目投机炒作;第三,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保护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三、独立审计服务成本特性分析
其一,审计服务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中,该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下降的情况。按此定义,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则表现为,随着该会计事务所规模的增加(意味着某一行业的审计客户数量的增加),该事务所对于该行业客户的平均审计成本不断递减的状态。因为规模经济的内涵是最低平均成本只有在一定范围的大批量产出时才能获得,因此它为我国推动事务所合并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合理解释。可以推测,对于存在规模经济的大规模事务所:首先,随着事务所成本的不断降低,在相同的审计收费基础上,其审计利润就不断变大,事务所就可以在员工培训和审计项目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进行严格的内部复核制度,这有助于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其次,随着审计客户的增多,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性会降低,有助于提高其独立性。因为大规模事务所如果因质量问题而丧失声誉,将损失更多的获取未来准租金的机会,因此有更强的提供高质量审计以维护品牌的经济动因。最后,大规模所会受到更多的监督,其发展比较规范,有更多的较高水平专业人员,风险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强。 由此可见,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就提高了。规模经济的实现有一个隐含条件,即生产的是同一种或系列产品,这样才能摊薄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成本。由于不同行业客户的异质性和审计启动成本的存在,随着事务所业务范围涉及的行业种类的不断增多,审计风险会不断增大,事务所需要对员工进行更多的业务培训,审计成本会提高,这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事务所只有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集中审计几个行业,不断形成自身的审计行业专长,才能较快地找到审计重点领域,搜集审计证据,实现规模经济。比如国际上,安永在汽车和计算机业,毕马威在银行和保险业,普华在计算机、矿产、通讯业,安达信在宾馆、通讯和公用事业行业,以及永道在通讯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专长优势。但也有人认为,行业专长会使得事务所的审计范围变窄,从而降低其与该行业大客户的谈判能力,导致其更高的行业经济依赖性,从而削弱其独立性并降低审计质量。笔者认为,在事务所行业专长程度较低时,尚不能在其专长领域产生声誉,能为客户传递的高质量审计的信号并不强,这样其与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当各个事务所的行业专长程度都很高,即每个事务所都有自己的专长领域,那么客户会主动找寻由具有其所在行业审计专长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以向市场传递其会计信息质量高的利好信号,这时,该事务所与客户的谈判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从而保证其独立性。而我国审计市场中事务所平均行业市场份额仅为4%,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鼓励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
其二,审计服务生产中的范围经济。由于产业内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容量的不断饱和,企业被迫对现有产品业务进行延伸,提供相关的其他产品或服务。而由于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资源共享性,当一个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低于两个企业分别生产它们的成本之和时,就表明该企业存在范围经济。对审计市场而言,一方面,审计业务竞争的激烈导致审计收费不断降低,审计业务能为事务所带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这迫使事务所不得不扩展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审计业务量在上下半年之间存在剧烈的需求波动,而满足了上半年高峰需求生产能力的事务所在下半年的审计闲时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事务所具备剩余能力来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税务筹划等非审计服务;最后,非审计业务可以使事务所进一步加深对客户的了解,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客户的经营内容和性质、关联方关系、经营过程中的法律以及经营与财务风险等。这为其审计业务收集审计证据、判断审计风险提供了便利。由此可见,事务所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可充分利用自身生产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这样由一家事务所同时提供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联合生产的成本小于两家事务所单独生产它们的成本加总时,就表明该事务所实现了范围经济。非审计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不但能为客户带来内部控制或税务筹划方面的改进建议,也能为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收费偏低提供经济补偿,同时,事务所在提供非审计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声誉,随着其声誉资本的加强,其不会在审计过程中轻易屈从客户压力而使声誉受损,而是选择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因此,以审计业务为基础,向非审计业务领域拓展,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事务所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向。不应一味地借鉴SEC出台的“禁止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规定,而应该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使事务所可以充分利用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联合生产的交互关系,在保持传统审计业务的同时发展咨询业务等非审计服务。
其三,审计服务生产中的学习效应。经济学中,连续生产一个单位产量所要求的资源(投入要素)数量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投入要素以及相关成本的这种递减规律称之为“学习效应”。同理,在审计服务中,随着连续多期对同一客户进行审计,审计师会通过经验积累获得该客户的专门知识,并较为熟练地鉴别其会计报表的风险,从而为收集审计证据投入的时间逐渐缩短,审计成本会逐渐降低。学习效应的存在表明,连续多期的审计任期能够提高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但是审计任期的延长也可能会使审计人员与客户产生私人关系,影响审计师独立性。为了充分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我国积极借鉴了美国关于审计项目合伙人强制轮换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2003)颁布了《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并将连续服务年限定为五年(为IPO审计的为其上市后两年)。对此做法,笔者表示赞同,因为相继出现的美国“安然”、“世通”、我国的“银广夏”、“大庆联谊”等公司舞弊案之后,人们对会计师和审计师的信任急剧下降,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降低其与客户之间的亲密程度,成为当务之急。而审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显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人员和客户之间的“共谋”。当然,该制度的实施会导致审计成本的提高,包括启动成本、沟通成本等,但是为了恢复人们对审计师的信任,重塑审计行业形象,适当增加审计成本是值得的。
四、审计服务生产市场结构分析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指在特定行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等方面的各种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分为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态势。依据此定义,审计市场结构指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等方面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事务所间的竞争和垄断程度。Zeff最早用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即该事务所客户的收入、资产或收益总额在所有客户总和中的比例来考察审计市场结构。如果审计市场中某几个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很大,则表明审计市场集中度高,为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型竞争态势;反之,则表明审计市场比较分散,为完全竞争态势。而对于审计市场而言,过度竞争的审计市场结构会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去培育质量、风险和品牌意识,会危害审计的独立性,造成审计质量下降。反之,“寡占型”市场机构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事务所审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为完全垄断会使事务所丧失危机意识,缺少创新,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专业胜任能力下降;而高度分散的竞争会导致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迎合客户需要而丧失独立性。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几家“寡头”式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迫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大规模事务所也有能力进行专门的员工培训,实行更严格的复核制度,并提高其与客户在模糊情景下的谈判能力,从而保持独立性。这显然都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而审计行业由于审计服务产品不可储存,固定资产比重低,审计市场进入退出成本低,于是,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威胁”迫使在为的大型事务所很难动用其市场势力进行高定价,造成社会福利净损失与消费者剩余的剥夺。规模经济效应与自由竞争活力在垄断性审计市场结构下能够达成融合,从而实现社会福利(包括事务所和审计服务的消费者)最大化。因此,寡头垄断不是完全垄断,并没有扼杀必要的竞争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即几家“寡头”式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竞争。考虑到我国的审计客户群体除了大型上市公司之外,还有医院、大中专院校以及基金会和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因此除了鼓励事务所合并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之外,还应该积极促进中型事务所健康发展,鼓励其在某一领域做专、做精,做出品牌,并随客户一起成长;此外,对于小规模事务所,也要进行科学引导规范,使其成为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咨询服务的主体力量。
把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看作一个生产过程,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事务所其提品的质量取决于市场对审计服务的需求状况,而我国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自愿需求,是审计服务质量低下的根源;审计服务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这为鼓励我国事务所规模化发展、形成行业审计专长、提供非审计服务等审计质量提高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考虑到不损害事务所的独立性,不能一味强调连续审计任期,而应实行审计师强制轮换制度;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审计行业并不是最优市场结构,应该积极发展“寡占型”的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并适当鼓励引导中小型事务所的健康发展,以服务于相应的中小客户。
参考文献:
[1]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年第6期。
[2]赵保卿、姚长存:《审计成本控制框架设计与运行》,《会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3]周红:《“四大”的国际地位和中国审计市场结构优化》,《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4]蔡春、鲜文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年第6期。
[5]朱、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审计研究》2004年第5期。
[6]曹强、胡南薇、陈汉文:《审计服务生产研究述评》,《审计研究》2010年第5期。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Stigler G J. Monopoly and oligopoly by merger[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40 ):23-34.
[9]Zeff S A , Fossum R L. An analysis of large audit clien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67(42):298-320.
[10]O’Keefe,T.B.,D.A.Simunic,and M.T.Stein..The production of audit services:Evidence from a major public accounting fir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4,32(2):241-262.
[11]DeAngelo L.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 (3): 183-199.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审计市场;审计需求;审计质量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审计失败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再一次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推到了风口浪尖,严重的审计失败问题已经引起了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措施,试图解决审计失败问题,但是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多地专注于从对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忽视了对审计服务需求方的关注,不注意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
一、审计需求:一个分析视角
信息的充分和恰当的披露是实现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而信息中首要的必然是会计信息。信息接受者在使用这种信息前,必须评价其质量,独立审计就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被传递的经济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信息价值的一种服务手段。如果把审计服务看作一种商品,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服务的相关利益集团便构成该商品的供需双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为辨别信息质量特征需要审计鉴定服务。只有存在这种审计需求,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可以这样讲:审计是基于审计相关主体的需求才产生的,审计需求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没有审计需求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审计,而且产生这种需求的主体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人格化的,不能是模糊的。因此,在探讨审计质量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审计需求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味单方面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以下就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学者们大多从审计供给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因此,有关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刘峰等(2002)通过对原中天勤63家客户的流向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我国审计市场已形成良性的、追求高质量审计的结论。孙铮、曹宇(2004)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策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法人股及境内个人股股东促进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力较小,审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朱,夏立军,陈信元(2004)通过检验事务所特征与其IPO审计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对我国IPO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IPO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但依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以上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一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经验数据支持他们的结论,而对形成审计需求不足的成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李树华(2000)通过对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提供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审计市场份额集中度过低,从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而且他对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是我国证券发行机制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三、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
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乃至多年发展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种相关信息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管理咨询等非法定业务,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是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性工作。简言之,即我国审计市场上缺乏自发性需求。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这一问题我们现在作进一步地探讨,我们主要从政府、投资者、经营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审计需求主体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一)政府的审计需求
1.首先,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理应凭借审计报告来监督、评价经理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由于国家所有者只是一个虚置的概念,它没有其他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来代为行使所有者职能,虽说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监管,由于他们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利益机制和动力去监管(蒋尧明,罗新华2003)。其次,受托经济责任学说认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其行为目标是单一化的,即只追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或财产收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其行为目标是多元化的:既有财产的保值增值目标,还有许多社会性的目标,如就业、社会稳定等,这就决定了其对经营管理层考核的复杂性,不只是靠独立审计就能完成的。第三,受托责任产生的前提是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必须完全是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而没有任何超越经济的强制或依附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规定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审计就是对契约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鉴定之过程。然而,我国国企管理层一般是通过行政任命产生,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选的,他们与政府行政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我国政企并未完全放开,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企业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作为所有者对经营者干预过多,也决定了其通过审计来评价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不太现实。
2.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市场的监管者,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中国证监会希望资本市场不出现任何危机和事故,特别是不希望出现源于自身工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不希望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他们需要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帮助鉴别虚假会计信息,以整顿资本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理应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贯彻执行“为利用股票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证监会就不得不对资本市场上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明显的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由于证监会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大胆去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他们的审计需求也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有效需求。
(二)投资者的审计需求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两种: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从理论上讲,大股东作为战略投资者,最迫切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作出决策。但由于我国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不鼓励甚至限制有势力、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入市,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而且国有股绝对控股,一股独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大股东就是上面提及的政府所有者。根据上面已做的分析,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大股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审计需求。中小投资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又加上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引导,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抱着投机的心理到股市上赌一把,主要以炒作股价为其投资取向,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他们不预期从公司分配中获得收益,而是通过频繁买卖股票获取差价收益,因而他们更多地关注股市行情和公司一些外生变量及其炒作题材,较少关注会计报表,甚至有些投资者缺乏最起码的财会知识而无法使用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审计需求了。第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的分散化,中小投资者在企业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单个投资者的份额甚至微不足道,中小投资者作为所有者(股东)实际上已经被和平“剥夺”了企业控制权,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参加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因为即使他们参与也不可能影响企业选择哪家会计师事务所或哪位注册会计师,或许可行的办法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寻求共同的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然而这又由于巨额的交易成本或“搭便车”而变得几乎不可能。他们唯一的理性选择就是采取各种关系和手段套取大股东或公司的内部消息,从中获取投机利益。第三,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属于新兴市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但由于以往相关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不足,有关法院已经受理了900多件要求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迟迟得不到审理结案(宋一欣2003),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索赔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即使其投资是依据经审计过的会计报表。像许多这样类似的案例严重地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审计需求,更别谈什么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了。
(三)经营管理者的审计需求
在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他会主动要求通过审计人员对他的业绩真实性进行鉴定评价,以向股东说明其努力程度及有效性,从而获取报酬或职业声望等。但我国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经营管理者一般通过行政任命产生,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经理人的市场机制,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理人的威胁很小,因此他们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再者,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地方政绩的考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会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为了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维持“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或被“特别处理”,与企业管理当局合谋共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暗示或强制企业管理当局提供预定的数据。这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是管理当局单独能决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报酬、升迁也没有明显的联系;更加严重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下,股权相当集中且非流通股占绝对优势,社会公众股股东的“用手投票权”和“用脚投票权”无济于事,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几乎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他们不可能成为长期投资者,而只可能是牟取短期收益的投机者,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就很难自愿向社会公众股东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也没有聘请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
(四)债权人的审计需求
债权人出于债权能否按期收回的考虑,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评定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就需借助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判断。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要靠审计鉴定,因此,从理论上讲,债权人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依托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性融资主要来自四大国有银行,四大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所以,国有四大银行理应成为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使用者。但由于国有银行同样存在国有企业的通病,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也缺乏足够的关注,表现在:四大银行商业化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债务人的会计报表的数据以及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较小。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也许会重视会计报表的信息及其可靠程度,因而会关心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但是由于存在着金融工具单一、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政府行为严重等问题,故其不可能真正依据会计信息来作出决策,对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不会有根本的提高。
四、结语
审计报告虽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其质量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如果一味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本文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这个顽症久治不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审计需求,并对我国的审计需求主体缺乏真正有效的审计需求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为治理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J].会计研究,2002,(12).
[2]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3).
[3]朱,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的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作用;质量; 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accelerate, city scale growing. City planning through the control, guide, integration, security makes use of activities, city land efficiency fairness, conform to the city planning goal, a high quality city planning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o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f essential and helpful for.
Keywords: city plann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effe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它涉及了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建设时序、土地和其他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一个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将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建设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1 控制作用。对妨碍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个作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在社会中形成已久的认知,也是现代城市规划最初的作用。在开发实践中规划管理工作对控制作用的体现是主要的,关注如何能够加强控制,这实质上反映出对城市规划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解。
1.2 引导作用。对有益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益于形成城市空间秩序的行为给予激励,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引导作用反映了城市规划较为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激励措施可以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效应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1.3 整合作用。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准则,对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其实质是对冲突各方利益的平衡。城市规划所具有的综合作用是建立在自身没有直接开发建设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分配做出判断,使得冲突各方的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有效纳入到共同接受的规则中来。由此而言, 城市规划在价值观和角色定位上超然于利益冲突的各方,是有效发挥城市规划整合作用的基本前提。
1.4 保障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物品、低收入者住房以及那些在社会价值和目标方面有特别意义的土地使用活动,给予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途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保障作用实际体现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过程,目的是使城市发展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所以说, 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不仅要体现政府政策具有的效率,而且要尽可能兼顾和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当然,在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方面,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等是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公平性的考虑永远不能指望市场,政府职能中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成为政府政策的关键内容,城市规划的保障作用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二、怎样的规划才是高质量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要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研究。切入点要结合城市发展定位、时事政策和当地重要方针纲领,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规划管理经验、 规划理念和规划思路,结合实际工作,对重大问题需要专题深入研究,反复科学论证,才能保证规划能切实的为城市建设决策提供支撑。而对城市规划的质量评价,应注重分析城市规划在用地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方面的安排中是否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是否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否能有效发挥一个规划对于城市的控制、引导、整合和保障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甄别判断:
2.1 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的设计和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直接由土地的规划、使用不当造成的。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对城市边际土地的开发缺少合理的规划,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 城市周边的环境敏感区或生态敏感区遭到了严重破坏, 衍生了环境问题。
2.2 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是否与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当一个城市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过快时,该城市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环境容量资源等)就会被过度消耗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否对这种情况予以预见并给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2.3 城市布局是否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中城市布局的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在一些城市由于工业区和居住区紧邻甚至混杂而带来严重的环境干扰;由于建筑密度过高引起城市景观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这些都属于规划本身的问题。
2.4 城市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设计和定位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对城市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时,要研究产业结构的规划是否符合国家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总体需要,是否有助于克服和避免产业混杂、布局不当和污染严重的城市问题。
若对上述几个方面均予以考虑,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和实施建议,就是一个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否则,则不是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
三、如何落实高质量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良性指导
城市规划编制的文件是建设管理的依据,有效的建设管理才能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目标,保证城市建设的高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的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根本的目标,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也在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不仅简化城市规划审批的程序,同时也在放松规划条件,强调市场的效率,忽视了对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虑, 造成公众对规划工作和政府工作公正性的怀疑,也造成城市建设质量下降,致使高质量的城市规划指导出低质量的城市建设作品。
因此,有必要明确的是,高质量的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更要有综合的观念,在社会、 经济、政治、 环境效益方面全面权衡,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提高管理者规划意识,确保城市特色,避免重复建设。
为追求政绩,有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意愿,盲目追风,片面搞一些效率低下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特色的形成,削弱了城市竞争力,难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比如两个相邻的地级城市同时建设机场、开发极具相似功能的区域性娱乐休闲设施、发展同质性产业,恶性竞争,偏离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轨道。
3.2 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用生态观念指导城市建设,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市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实用,考虑人、建筑及环境的有机的统一,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以达到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预留和建设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及生态廊道,保证规划所规定的绿地不被占用,使城市建设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3依据城市规划,确定长期建设目标,合理计划短期行为。
城市建设必须要做长远规划考虑,一些城市不按规划办事,乱改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一个电话或一张纸条就可以改变规划的执行,不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不少城市越权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任意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项目来者不拒,急功近利,见缝插针,建设杂乱无章互相干扰,限制了长远发展,影响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进行编制项目规划。做到长期有目标,短期有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既考虑现实基础,又不失长远规划。
3.4 注意信息时代的城市信息建设。
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解决了城市规划中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问题,可以构造与现实地理空间对应的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并可以用数字模型对现实地理空间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模仿和仿真。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规划所需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利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城市规划内部信息流程和城市规划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进而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管理部门能具体而准确的掌握城市建设动态,以便于针对性的监控、指导和预控,以保证城市建设不偏离城市规划预定的发展方向和轨道。各城市建设管理的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完善城市建设信息的网络平台,确保对城市建设能进行积极有效预控,保证城市进行高质量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的有效工具,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如何判定相关城市规划是一个高质量规划,并确保该规划能有效的实施,建设高质量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规划编制者对城市规划编制内容提高、改进和完善,逐步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作框架,更需要编制――实施――管理涉及到的学学者、专家及城市管理者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尝试、不断探索,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城市建成,造福生态,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