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1
关键词:六年级 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
一、构建“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三步走进课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体现了对学生负责、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当前,各种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对于六年级的语文学习来说,“三步走进课堂”是目前各方都比较推崇的一种语文教学改革模式。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舞台,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推行的近几年来,相关教育部门指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念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互助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这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养成团队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一个辅助的作用。
(三)六年级学生开展“三步走进课堂教学”的意义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些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一定的养成。针对六年级学生处于升学的阶段,课业多、心理压力大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的语文课堂改革模式,可以使得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的学习,减轻自身的学习压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学习环境,可以加强与他人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畅所欲言,对于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
三步走进课堂教学主要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来安排本节课堂的教学,首先带领学生先预习文章,并且提出向光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第二阶段,学生在预习完文章后,分成小组共同合理解决问题,通过相互解决问题的方式,加强自身对该课堂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最后,教师答疑和检测阶段,教师根据小组所提交上来的问题进行点拨,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点的串讲,通过测试来检验学生的课堂知识的吸收理解程度。三步法的学习理念就是希望通过学生自身的团队协助和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自主学习,一起解决问题。其关键步骤就是自主、合作和点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做好“三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新课改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行读死书、死读书中解放出来便成为了当下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三步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该认真思考每一教学阶段的时间和主题安排,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三步走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三个特点:导入、关键和创新。教师需要充分把握着三个特点的内涵,巧妙地安排课堂,使得这三个环节能够有力的结合在一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步教学的第一步主要是教师将学生引导进入课堂学习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针对六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复习的方法,利用新旧知识来引出该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把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和解决问题向学生表达清楚,促使其_展自主学习。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他们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通过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明确学习的目的,又能够轻松的学习,不会带给他们太多的学习压力。
第二步是关键,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都有一定的完善,利用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避免由于单纯知识点枯燥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厌烦,又能够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随意走动,仔细关注每一个学习团体的问题解决情况,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使小组之间的讨论能够在一个有序的环节下进行。
最后,教师开展“三步教学“的最后一步,将学生提交上来的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范围中去感受学习的魅力。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总结这一步,归纳出文章中涉及的多个跨学科的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的看待各种学科的交叉结合,为接下来的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进行升学考试,巩固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课堂知识点的检验。教师在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计划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做到精简高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主,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语文“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要充分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军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周刊,2015,(03).
[2]王静,杨红伟,任建华.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2
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尤其针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的教学情况,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
1.因为不同的学生在爱好和个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语文学习必定是一个自主构建和个性化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后,再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查找与文章主人公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主人公的事迹,先让学生自己对主人公有一定的认识,再通过老师课堂讲解,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主人公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学教师要将此方式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探索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字音、字形时,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写检查,然后自行改正,之后将听写检查的情况反映给老师,教师通过整理,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解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探究交流,最后教师再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二、结合实际,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通过多种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要结合这些情况,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一下地球的可爱之处,再让学生谈一下地球的痛苦,让学生谈谈对地球的认识,再通过讲解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慧琴.小学语文改革[J].剑南文学,2013(09).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3
一、阅读试题的目标分层
阅读试题,既要尽量不重复对基础知识内容的考查,又要回避阅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PIRLS和PISA两项考试中评价阅读能力的方法很有借鉴价值。经过整合,阅读试题大致分为三类: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一)“获取信息”是依据文本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理解,包括字面信息的理解和隐含信息的理解。通常是根据阅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这类问题在短文中都有现成的答案。尽管这类题目出现多年,但学生答题的效果并不尽人意,需要引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或找不出相应内容,或几点中只找出一两点,或虽然找出来但连不成句等。这类试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命题:第一类,从“关注并提取出明确陈述的信息”考虑;第二类,从“进行直接推论”考虑。
(二)“解释文本”是整合并加工文本信息,结合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通常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说法,从短文内容、自己的经验和生活体验谈自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受、体验、启示和理解。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体验能不能很好地与阅读短文有效对接,关键是要处理好信息整合功能。
(三)“反思与评价”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包括对内容的评价和对表达形式(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评价。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个性的独特理解,必须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往往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体现。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4
新人教版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板块在不同的学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形式。在低年段的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隐身的,每一单元后面都设计编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只不过没有明晰的标注。以语文园地的方式呈现,比如"展示台""口头交流""校外活动"等形式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年段则每学期出现两次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园地中的 "展示台"交流。活动内容涵盖"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等学科所属内容,还有包括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等学科外的学习内容。高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则每学期两次,有集中安排的以活动建议为主一阅读材料为辅的实践活动。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1]
二、灵活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补充,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践进行恰当的安排和灵活的应用。在不同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都要科学而恰当地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要从识字开始,注重识字内容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识字带来的乐趣和意义。教给学生识字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道理,要结合字的形、意进行记忆和理解;随着学生识字量和文学积累的增加,学生的年级段也在增加,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为主,其中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安排都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形式,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比如"走进童话"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大量的阅读童话、搜集童话。因为童话是学生接近文学的最直接通道,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是学生构建美好理想的最适合之处。在进行实践活动中,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内容、自己阅读过的童话内容,充分地与同学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也加进去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这为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多学科的整合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5
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意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没有注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朗读、语言积累;尤其没重视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评价方式单一,即使是最重要的形式――书面考试试题也往往只是考查语文知识的记忆,琐碎机械的练习题等。最能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所占分量往往也轻,即使是这些主观性试题,也是设定标准答案,反映不出学生灵动的生命力。也看不到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人生责任的明确,美好人文情怀和高尚人格的养成及丰富的精神世界。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要引导语文老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向新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改革评价方法。而考试是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考试改革应尽量满足《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的要求对试卷从结构到命题方式,从派分到阅卷均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通过评价改革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致力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近几年来,笔者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并推行了一套操作性强的语文评价(考试)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作为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我们的评价方法要按照这些要求逐步完善。
掌握了语文知识不一定能形成语文能力,但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就可以说掌握了相应的语文知识。所以,语文考试题要能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自学能力。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还应加强语言积累的考查。所以,试卷的结构要进行重大改革。
课堂教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考试试题也应化繁为简:为课堂教学起导向作用,为整个语文教学起导向作用。因此,试题分为如下几大块: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语言积累。试题各大块的分值如下: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看拼音写词的形式查语言的积累。一年级汉语拼音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是否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是否能准确区分声母和韵母等;其他年级的考查主要形式是看拼音写词语,或者根据教材要求要掌握的其他拼音知识和技能。
独立识字能力的考查可以放在阅读题中进行,如是否掌握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写字的考查形式可分两种。一是在“田”字格中写规范的汉字,考查是否掌握了各种结构的字的各部件的位置和比例;一是看整个卷面的字迹是否规范、端正、整洁,由阅卷老师直接判分。这两种形式分值各占一半。
阅读的考试命题要起着纠正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分析、机械训练的作用。重点是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价值取向,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一、二年级可在阅读考试中考查字典的能力,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和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中高年级还应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较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高年级还应考查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理解含义较深的语句的能力。为体现信息社会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阅读速度也应是考查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增加阅读量。一、二年级阅读200―300字的一个语段,三、四年级增至共600―800字的二个语段,五、六年级再增至共1100―1500字的三个语段。如果二个以上语段应有一个语段属课本中的。低年级还可把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作为阅读考查的形式。还要用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提问的方法来考查他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如:规定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阅卷者根据质量判分。阅读材料要贴近学生实际,联系现实生活。如:反映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反映本地重大事件或本地特产和本地风土人情的,反映当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体裁可以是童话、寓言、优美的散文、记叙文、新闻报道……阅读题中的主观性题目,不能设定标准答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答题,如果合题义就可以给分。如果一道题的答案有几个方面,应该把分派到几个方面。
习作命题应体现“乐于动笔”、“自由表达”、“记实”、“想象”这些要求。低年级为写话或看图写话,写话的形式可以给定一个范围或一个谁都可能有的经历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中高年级的作文可以写熟悉的或想象中的人、事、景、物,体裁可以是童话、寓言、故事。形式也可以是给材料作文,如扩写、续写、补写、改写……也可以是话题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的,材料或文题应新颖独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学期如有应用文还应有掌握应用文的考查。中高年级要增加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材料就来自本年级学生的习作草稿。习作的评分原则应该重内容轻形式,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优美、表现力强都要考虑。错别字的多少、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应占具体分值。
语言积累对学好语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积累丰富,听说读写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学了语文知识,才能管用,才能真正领悟。而这种语文感性材料的积累,最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语言积累这一块的考查分别采用口试和默写(填空)的形式,朗读、背诵各占一半分值。朗读采取部分考查的方式:评委由最少3个人组成一组,同一组评同年级的几个班。由语文老师把全班同学按朗读的好差顺序排列编号,抽签决定由双号或单号学生参加考查,没参加考查的同学以与他排序相邻的那个人参加考查的同学的分数计为考试成绩。朗读的内容抽签决定。默写(填空)的内容包括课本要求背诵的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还有学校另行规定的其他补充材料。
当然,以上的评价办法还只能算是“戴着镣铐跳舞”,只能说是考试的改良。因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师毕竟还是要迎合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评价方法;要迎合社会、家长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与评判。这种评价方法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难以操作,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忽略了形成性评价和日常评价;口语交际的评价难有突破。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范文6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