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1

【关键词】物流金融 质押监管 动产质押总量控制 风险管理

一、 物流金融质押业务概述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在现代物流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中,运用金融工具实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结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资金的运动,实现资金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业务经营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金融业和物流商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资金融资、贷款、结算、租赁、保险等服务。

在我国,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动产质押监管业务模式的出现,使得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协作下对流动资产的监管成为可能。质押监管业务是一项银业的金融创新业务,银行与物流公司共同合作,为拥有在库、在途货物所有权的企业提供以货物或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为质押的新型融资授信服务。这种业务创新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流通中的短期融资问题,同时也使物流企业在传统业务利润率萎缩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我国质押监管业务的现状

在我国以钢材、木浆、棉花、石油、聚乙烯、聚丙烯、汽车等为主的质押监管业务有仓单质押、动产质押逐笔控制、动产质押总量控制几种模式,目前尤其是以动态质押总量控制在原料类产品质押中应用最为普遍。

动产质押总量控制:指出质人以银行认可的合法的动产作为质押担保,银行给予融资,且在授信期内在满足银行核定的最低库存基础上可更换所质押的动产的授信业务。质押的标的为监管人仓储保管的货物,银行委托监管人不间断地占有质物,在监管的质物是不断更换的,在不同的时间表现为不同批次、种类,故称为动产质押总量控制。

中国的质押监管业务模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监管的操作难度无疑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质押监管的风险。近年来质押物以假充好、强行出库、物权不明;其次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物资跌价、过期问题;监管员串通企业作假账、私自放货的问题;质押合同仓储合同问题等产生的监管风险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在物流企业推动这项新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规范化成为作业管理的核心和重中之重。

三、物流金融质押业务的规范化发展思路

(一)主体规范化

物流公司在参与和发展质押监管业务中,事前一定要对于企业经营信息如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金、法人代表、财务状况、上下游企业等情况准确掌握。这些数据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质人的资信情况,这对于减少物流公司的质押风险能从源头上得以控制。同时必须与国际、国内环境相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了解银行审批的贷款金额、首批质押物监管数量和价值、风险警戒线等方面内容,明确能否满足银行的监管要求,会不会出现风险。

另外对于质押物的发行属性如性质、物态、保质期限、包装情况、计量方法等要分析,并且要求物流企业对于企业质押监管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能够有效地对于质押物资进行监管。

(二)业务流程规范化

目前质押监管业务大都采取库外质押监管模式或多库质押监管模式,在管理上存上一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难题。因此物流公司在业务流程设计时应考虑常规业务管理体系、异常状态管理、应急管理三个层面。

在常规业务管理体系在构建时应以现场管理为基础、以片区或网络为单元再辅以管理监管、稽核监管。特别应加强现场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现场监管人员的作业规范化程度。目前由于大都数监管都在库外进行,物流公司对于质押现场的出入库操作、堆垛、盘点等物流作业方式要进行规范,要明确动态质押的特质,保证质押物的数量和价值。另外对于物流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业务衔接也要不断的规范,在信息的传递方面,要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质押合同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物流公司的质押人员在现场作业时有依据,有参照。

对于异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是企业在正常监管以外的特殊业务流程设计。几年来随着质押业务的扩张,出现的个案也给物流企业带来了一些启示,目前已在行业内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异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的业务处理流程。

(三)单证、信息管理规范化

单证数据管理是质押监管业务的核心,由于目前以库外和多库监管为主,所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信息传递的技术成为物流企业在开展质押业务过程中重要的难题。目前有些物流公司已经健全了现场管理过程中数据管理的系统,如出、入库单;总账、明细账;货位图、盘点表;日报、周报、月报等。在处理方式方便仍以EXCEL为主,数据处理准确性由于人为因素欠佳,数据传输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目前在数据和单证方面实现软件化管理、在数据传输方面实现同步化将是物流公司在扩张质押监管业务,减少业务风险方面必须攻克的难题。

(四)质押监管人员管理规范化

在我国,质押监管业务是一项刚刚兴起的业务。同时,由于质押监管业务涉及到金融、信用担保、物流管理和法律等诸多专业领域以及银行、物流企业、供应商和经销商等诸多参与方,其管理难度较大,对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要求较高。而物流公司对于质押监管人员的配备要么是企业内部调岗、要么社会招聘,在专业性、沟能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监管现场出现问题,给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提高质押监管人员的学历水平、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规划监管人员的职业发展等都成为物流企业质押业务是否能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五)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质量管理思路

总之物流质押监管业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目前解决我们流通问题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和降少银行贷款风险、提高物流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渠道。不断规范物流质押监管业务管理是促进和保障该业务稳步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与文献

[1]张建鲁,王业芳.物流企业质押监管业务中的风险类型及其防范[J].商品与质量,2012(08).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2

论文摘要:探讨了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几种模式。

0引言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并被看作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挖掘的“第三利润源”。企业生产在降低制造成本(第一利润源)与增加销售额(第二利润源)的挖掘已日渐枯竭时,“第三利润源”则成了现代企业日益关注挖掘的重点。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环节。而航空运输又是5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所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航空运输。而传统的航空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综合的航空物流发展。这无疑对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航空货运业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传统的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1转型必要性

1.1外部环境变化需要

在航运方面,中国远洋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龙在综合物流系列研究中,发表了“中国航运企业迈向综合物流服务的思考”一文,阐述了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同时为中国的航运企业向现代航运物流企业转化制定了相应的方针和策略。在公路运输方面,承耀荣博士也发表了“传统的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研究”,杨兆升博导在“2000年中国工程院深圳现代物流论坛文集”上,发表了“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变的分析与对策”一文。该文认真分析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和突破点,探讨了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化。由此可见,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都已经考虑了如何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不能很好的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遇。

1.2内部环境变化需要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60家外国航空公司分别在中国开放的近40个城市机场经营国际货运业务,外国航空公司运送的份额高达70%以上。虽然中国近几年改变了过去那种重客轻货思想,成立了单独的货运航空公司,航空货运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内地航空公司只能分享余下的30%份额。自2002年岁末中国民航成立6大集团的重大重组之后,内地专营货运航空公司成立了3家,分别是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另外还有邮政航空公司加盟的南方航空公司货运)。从目前情况来看,3家专营货运的航空公司在竞争手段、经营模式上都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互相之间通过压低价格来增加货量,还只是停留在价格战的阶段,由此导致了航空货物运输的实际收人增长低于业务量的增长,收益水平也在不断下滑。据了解,中国即将成立3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奥凯、春秋、鹰联),其中奥凯是以经营货运为主的,毫无疑问,它的加盟会使这几家货运航空公司的价格战更加激烈。随着国外航空巨头进人中国的脚步不断加大,留下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国内的价格战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减小,国内货运航空公司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能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来,就会不可避免陷人到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去。

从理论上看,可以将航空物流系统视为一条价值链,用价值链管理理论来解释从传统航空运输业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必要性。价值链管理理论认为,价值链管理(VCM)指对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找出各专业市场的信息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增大现代航空物流系统整体的附加值。航空企业可以运用价值链识别增加总价值过程,并找出减少价值链中附加值小的过程比重,通过价值链识别增加附加值大的过程比重来增加总价值的方法、减少价值链中附加价值小的过程比重的方法来达到增大整体附加值的目的。此外,增加总价值可以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积极塑造企业的服务品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航空运输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在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新物流服务中,提高总价值,增加附加值,利用信息及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值的物流服务,提高现代航空物流系统中运输、保管、搬运、包装、加工等作业的效率,实现省力化、合理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2主要区别

2.1企业与客户关系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公司只能为客户提供机场到机场的一次性空中运输服务,通常的客户为各家货代公司,然后各家货代公司再为他们的客户(即真正意义上的客户,一般多为生产厂商)提供机场到门的公路运输服务或配送服务;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则是提供一种长期的具有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的是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注重了生产厂商供应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直接面对的是真正的客户,而不是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做出及时的调整。

2.2扮演角色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只注重短期或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在货运淡季时,往往容易受制于公司;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之间是长期战略同盟的关系。

2.3利润基础不同

传统航空企业看重的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提供的运输产品价格单一;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它的利润基础是它与客户的一体化。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共同努力降低成本,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3运作模式

3.1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要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可能是企业自身无法完成的,需要将部分服务项目委托给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公司来协作完成(比如说,海运、铁路运输、包装等)。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托于空中运输,借鉴跨国物流公司成熟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经验,对各种资源优化重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出自己特有的物流服务。鉴于国内航空货运企业目前的现状(严重的与真正客户脱离),最好能够谈判或者协商,控制一到两家航空货运企业(规模不要太大,否则难以控制),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与客户良好的关系和能够提供机场到客户之间运输车辆,使他们能够满足航空物流企业的需要,弥补原先航空货运企业脱离客户的不足和运输车辆资产的投人。

3.2以国内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模式

中国的航空货运企业和国外的物流公司相比,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差距都很大。比如说在中国能够飞国际航线的全货机只有20架,但是UPS(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公司里面,有600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进行飞行。从飞机的数量上,就看出实力上有悬殊的对比。国外的优势在于能从全球的角度整合资源,拥有庞大的全球网络,而国内的优势在于本土化的网络,这可不是国外公司能在较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如邮航、国货航在国内都有很强的网络。可以以己之长克别人之短,在国内物流的各个环节上做强做大,与国外物流公司在国际网络上进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6个环节。

运输 航空运输企业原本的业务就是运输服务,这是国内的优势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先提供什么样的运输产品,客户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服务,改变成现在客户有什么的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航空物流企业会根据客户对货物需求情况的不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有些货物对时间要求很紧迫,则以快递方式运输,但也有的并不急需运达,而是希望花钱最少,则可以普货方式运输或者采用海运。航空货运企业还可以在自己原有运输业务的基础上拓宽经营范围,发展以空运为主的运输物流服务,即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立体的物流运输网络,采取委托、外包、特许经营等形式,与从事铁运、水运、汽运的公司携手,双方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建立综合的运输物流网络。

仓储 随着以日本为主的just-in-time生产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得以时间为中心的竞争愈益重要,并且物流的行为直接决定了生产决策。所以,航空物流企业应本着从生产企业成本的角度考虑库存管理问题,尽可能的实现“零库存”,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运出,同时建立起具备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起着供应货物的组织协调作用,不仅具备存储保管货物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现代化的分拣、配送、捆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服务。航空物流企业应对物流中心的库存货物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能够畅通无阻。

包装 现代物流要求客户把货物的包装交给物流公司,为了便于运输,要进行一定的包装。航空物流企业如果不具备包装的能力,可以委托专门的包装公司。

装卸 装卸过程也是产品最易损坏的过程,装卸作业的合理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系统的整体合理化。Fedex使用的是集装箱单元化,有利于发挥机械效能,提高作业效率,便于搬运,有较好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作业的标准化,避免货物的损伤。

流通加工 航空物流企业要在物流中心提供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等服务。提供增值服务既是航空物流自身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条件。如英航设在希思罗机场的货物配送中心,不仅可以为货品包装贴上标签,然后配送到不同的国家和销售渠道,还可以根据超市需求,在机场内完成鲜活食品的分拣,直接把货品送到货架上。中国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中几乎不具备类似的增值服务。

配送 从一定意义上说,配送是运输过程的末端,对于整个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科学的配送同样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大大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产品供应的保证程度。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最佳的配送路线,同时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协调好配送网络中心与各个节点的关系,使整体效能达到最优。

3.3以个性化物流服务为目标的物流运作模式

航空物流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结合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配合生产企业设计出“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不同的客户对物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需求更具特殊性。为这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各类商务附加服务在内的物流活动,如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协助客户进行促销,对储备产品提供特别介绍,在销售点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材料的物流支持等,同样是航空物流企业可选择的模式之一。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3

(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2、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及趋向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摘要: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摘要:大约1960-1980年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摘要:大约1980-1990年计算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摘要:1990年以来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向

1.专业化、社会化;

2.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管理手段和设备的自动化;

5.区域上的全球化;

6.联合和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摘要: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摘要: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摘要: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摘要:和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摘要: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向。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探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摘要: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摘要:德国BASP公司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为摘要: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UNITERSTATSRUBBER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和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

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方法――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给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摘要:某种需即时供给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给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给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给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给所需原材料即时供给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给,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分析

仓储企业摘要:从前述物流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摘要: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和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摘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摘要: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交通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摘要: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摘要: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和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网络和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和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和美国相比基本相同摘要: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和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和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征摘要: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和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摘要: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策略,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和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外形非凡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摘要: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闻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和电子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和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和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探究提出3条办法摘要:(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目前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重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摘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和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和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和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这次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这次的重点是在中国,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目前状况和发展目标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假如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

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摘要:

第一阶段摘要: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非凡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4

关键词:湖北省;邮政速递;SWOT

中图分类号:F61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commerce based on internet platform makes online transactions at a geometric rate of growth, but also for the express traffic to bring blown growth. Post express logistics despite rapid growth, growth, but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threat. This paper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postal express logistics and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and used the SWOT model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ostal express logistics market environment in Hubei province, respectively, so as to analyze the postal service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new period development to give the appropriate reference.

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postal courier; SWOT

0 引 言

F代速递业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速递业务最初并不是产生于各国的邮政部门,而是由货运部门最先开办的一种开放、自由竞争的业务,后来吸引了邮政、航空等多种类型企业的加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速递作为服务性行业诞生了。进入80年代中期,以DHL、UPS为代表的国际速递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对传统邮政寄递业产生了直接的竞争。2002年,邮政物流业开始兴起,并迅速成长,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的繁荣、外资引进的增加、西部大开发刺激空运货物的增加,从而也为快递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外,以Internet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引起在线交易呈几何速度增长,为快递业务量带来井喷式的增长。然而,由于运输市场迅速放开,世界快递巨头如联合包裹、联邦快递、敦豪快件、荷兰TNT等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及信息系统优势迅速在大中城市建立服务网点,使邮政速递及民营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使得邮政速递的市场份额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97%下降到2012年的22.8%。因此,分析市场环境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帮助意义。

1 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基本概况

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隶属湖北省邮政公司,2006年6月,由原湖北省邮政速递局和湖北省邮政物流局合并组建的省级专业局。具体负责全省速递、物流业务的营销、策划、运营等经营和管理,以及省际、省内速递、物流网络的组织和优化,并依托武汉分公司和华中(武汉)物流集散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

湖北省速递物流公司依托中国邮政的国内、国际空运资源,遍布城乡的实物网、覆盖全国的集散网和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速递物流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对服务、时限、价格等个性化需求,推出了速递和物流两大业务体系。速递业务主要面向高端快递市场,以高速度、高质量传递紧急文件及物品,提供多种形式跟踪查询服务。物流业务重点面向企业集团、零担货运和农资分销等专业市场。由飞机、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组成的实物运输网遍布全国城乡。通过省内物流专线,实现省内地市间传递时限24小时,全省范围48小时。由一体化物流、中邮快货、区域配送、货运和连锁配送等业务构成。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开发波导手机、捷德万达、神龙汽车等vip客户。

1.1 湖北省快递总体发展概况

201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第二年。全省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湖北邮电业务发展相比2014年有所回落(如表1),邮路线路总条数与农村投递线路长度在逐年上升后趋于稳定,其中,邮路线路总条数由2010年的411条增长到2015年的653条,增长率达到了58.89%,农村投递线路长度由2010年的194 656公里增长到205 502公里,增长率达到了5.57%。农村投递线路条数由2010年的4 198条下降到2012年3 562条,减少了636条。邮路总长度近3年波动较大,总体还是呈上升状态。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湖北省快递总体发展情况较好,如图1所示,2005~2015年湖北省快递业务量呈快速上升趋势。2016全年,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73亿件,同比增长52.12%,排名全国第11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7.17亿元,同比增长46.34%,排名全国第11位。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7 193.64万件,同比增长45.44%;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59 856.87万件,同比增长54.16%;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297.61万件,同比增长50.4%。

2016年,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23%、77.39%和0.38%(如图2);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其他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21%、61.02%、3.23%和20.54%(如图3)。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了0.33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5.73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快递收入的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其他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

1.2 湖北省邮政速递发展概况

1994年以前,邮政速递是湖北速递市场的唯一经营者,在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其业务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1986年到1994年,湖北邮政速递业务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0%。但从1994年以后,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私营快递公司开始进入荆州速递市场,并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抢占了大量邮政速递的市场份额。目前,湖北省同城、国内、国际的市场份额分别占23%、58%、19%,这与全国快递行业发展情况相符;而湖北省快递各类业务所占比重中,文件型特快专递占52%,物品型特快专递占33%,这说明目前湖北邮政速递主要是文件类型,这与当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的快递水平不符合(如表2)。

2 湖北邮政速递物流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第一,覆盖全国的运输配送网络资源。中国邮政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货物处理平台,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此平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物流运递网络,可实现物品运送、信息传递、资金流通三大功能。与这三大功能相对应的,建立了实物投递网、综合计算机信息网、绿卡金融网。

第二,依托传统邮政的物流运输网络。具有三级邮政处理中心,每个处理中心均设有大型的分拨中心,自有各种厢式运输及配送车辆。中国邮政现有邮路2.1万条,总里程310.3万公里,其中省际间一级航空邮路1 022条(自办邮路17条)、一级铁路邮路112条、一级自k汽车邮路269条(快速夜班邮路61条)、一级水运邮路9条,同时拥有邮政专用运输飞机16架、火车自备邮厢481余辆、邮政专用汽车5.3万辆,具有一个由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运输工具组成的庞大的干线运输网。

第三,具有邮政物流专网资源。2003年起,中邮物流在自有资源配备的基础上逐步开通了北方、华东、南方、西北及西南五大物流公路配送网,实现了物品公路快速运输。目前,邮政物流有全国分拨中心7个,省级分拨中心31个,较大规模仓储分拨中心201个,物流业务网络67 000多个,拥有自动分拣设备297套,其中7个大区分拨中心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南、中南、华南、西北,可实现由各分拨中心对本区域内进行物流配送服务。

第四,具有国内先进而完善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是支持全国邮政信息化的骨干网络系统,该系统在广域网平台上采用了先进的ATM交换技术,可以实时提供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236个主要城市,联网的营业网点近2万个。中邮物流开发建设的国内先进而完善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客户提供存货管理、配货集运、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综合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并通过与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能够实现物流服务过程中运输与跟踪查询的全面整合。

2.2 劣势分析

第一,经营模式存在弊端,企业管理不规范。尽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是100%直营,但是经营观念落后,目前,在经营范围上主要是点到点、户到户的单一速递模式,而国外先进国家的速递业,除了提供速递服务外,还集商务、物流、金融于一身。而且,EMS在管理上缺乏完善的管理技术及管理手段,无法真正调动员工积极性,制约着其快速发展。

第二,企业招工难,人才匮乏。尽管快递行业的工资标准一涨再涨,但是快递企业仍然感到招工困难。由于业务量增长迅猛,快递公司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而快递员也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如会讲本地话,有驾驶证及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等。现在主要是靠熟人介绍和网络招聘来获得新员工,另外快递行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也为企业用工带来较大的压力。

第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快递行业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其服务水平不高。对快递用户的调查显示,目前快递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快递不快、延时到达,另外货品破损和服务态度差也是用户关注的主要问题。

2.3 机会分析

第一,快递需求量上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网购的乐趣,2011~2015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网购用户总规模达4.1亿人,是2011年的2.1倍,2015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4.3%。网购成了广大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购物的迅猛增长推升了快递物流行业,整个物流快递市场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同时,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跨国投资在不断上升,国内外企业进出口贸易将大幅度的上涨,这为快递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第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众所周知,物流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而中国邮政企业具有传递实物、传递信息以及金融结算的优势,所以将成为中国物流行业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2.4 威胁分析

第一,市场竞争无序,成本快速上升。近几年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受益于此,快递公司的业务量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是营业利润并没有随着业务量的剧增而明显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快递公司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快递行业门槛低,甚至有的公司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就做起了业务,这些新老公司对业务的争夺必然会引发价格大战;二是近几年营业成本上升太快。快递公司的成本主要是房租、人工工资、车辆油费。近年来,我国的房产价格、劳动力成本、油价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如快递员工资由几年前的1 500左右涨到现在的3 500左右,这些都使得快递公司的经营压力大大增加。

第二,国内外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湖北邮政速递目前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潜在竞争对手带来的威胁。其中国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UPS、FedEx、DHL、TNT,国内竞争对手有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快递、顺风速运、百世汇通、宅急送、天天快递等。所以,湖北邮政速递目前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地应对策略。

3 总 结

综合以上单项分析,对其进行组合,得到的SWOT分析矩阵表,如表3所示。

通过SWOT分析矩阵可以得出:在新时期下,湖北省邮政速递要抓住快递需求量上升、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这一机遇,利用其覆盖全国的运输配送网络资源、依托传统邮政的物流运输网络、专网资源、具有国内先进而完善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这一优势,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调整业务的发展方向、调整收费价格。而在经营模式存在弊端,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招工难,人才匮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劣势状态下,面对市场竞争无序,成本快速上升以及国内外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应降低运营成本、建立战略联盟、优化内部分配机制和用工机制。

参考文献:

[1] 唐碧英.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市场竞争及策略分析[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郭为. 中国速递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探讨[J]. 邮政文化,2005(9):11-12.

[3] 刘培峰. 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5

一、发行车队是报业的潜在资源

发行车队是伴随自办发行而组建的。2004年初,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将所属《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等三张日报的发行车队进行整合,将原三报发行车队人员、车辆设备集中组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行车队。此前,三报发行车队共有员工81人,车辆 57台,由于三报各自分散投送,送报线路重复,加上送报任务单一,车辆使用效率低,闲置率高,管理、运营成本也较高,成为报业的“沉睡资源”。车队的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不足5小时,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集团每年对发行车队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承担较高的成本负担。

发行车队作为发行的辅业,应服务主业,促进主业的发展,在发行经营结构中发挥效益。为解决发行车队资源闲置、人员积极性不高的状况,盘活发行车队潜在资源,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按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将发行车队的资产、人员从发行经营中剥离出来,积极寻求社会上具有运输行业优良资源的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改造发行车队的运营机制,按公司化经营,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二、组建合资公司,走市场发展之路

报社的发行车队与社会物流业在业务性质上完全可以对接,既可补充物流业的需求,又可发挥车辆使用效能,实现发行车队向物流公司的转换,集团通过改革发行车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公司化改造,使发行车队全面进入市场,走上了市场发展之路。

2004年8月16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将发行车队与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长江报业捷龙快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人民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占51%的股份,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占49%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为道路货物运输、仓储服务、汽车租赁和汽车配件销售。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业务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十报一刊以及印刷纸张、物资的运输任务,报运收入仍然占主导。2005年6月,公司董事会决定,在保障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报刊、印刷物资运发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武汉地区的影响力和公信度,以及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在省内运输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先进管理模式,积极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参与货运市场的竞争,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争创收益。公司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开拓物流配送市场,一是组织营销专班深入武汉三镇的工商企业,推销长江报业捷龙运输品牌,发展新客户;二是对长期合作的大客户派驻业务人员,扩大业务量;三是制定激励分配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先后与蒙牛、苏宁电器、武汉工贸公司、武汉中百集团、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等50多家国内知名工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外运业务的迅速拓展,改变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核心竞争力。

三、规范管理,在竞争中树立品牌

公司成立三年来,以独立法人进入武汉物流市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以服务报业为根本,积极开拓物流运输市场,走市场化发展之路,以灵活的经营方式自主经营,以诚信的服务赢得客户赞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严格实行公司化管理,深化内部改革,为公司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三年来,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5万元,非报运业务上升到67%,实现利润253万元,更新车辆57台,固定资产增值528万元,净资产增长80%。同时,在汽油大幅涨价、报纸版面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共消化集团报刊运输成本340万元,还无偿承担集团部分子报刊、发行公司夹投广告、发行零售公司报刊的运输任务,每年减免长报发行公司、晨报发行公司非报运费用3万元。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居全省同业前列,成为武汉物流企业中自有车辆多、车型全、车况好的专业运输公司之一,被武汉物流配送网评为“武汉城区物流配送第一品牌”。公司的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品牌形象逐步树立,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范文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物流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活动之一,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对物流市场的不断开发深入,使得国外物流巨头纷纷加快市场进入和扩张步伐,通过多种方式抢滩物流市场的战略高地。而且IT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市场空间,但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紧接着外资的进入对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可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由于成长背景不同,国内各物流企业的专长与实力有很大差别,少数物流企业的佼佼者通过一系列的重组、并购等方式迅速壮大起来,并根据自己的市场战略定位逐步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成长为特定领域的主流企业。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毕竟还处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换过程中,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然是规模小,管理差,服务水平低,自身战略定位不明确,对运作模式的建设不够重视;结果导致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之间盲目竞争,物流市场秩序混乱。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增值服务薄弱的原因: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客户还没有做好外包准备;另一方面,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客户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把物流干好。在这种状况下,一个物流供应商在赢得其客户对他的服务能力有充分信心之前,可能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因此,物流供应商对在中国物流市场运作的早期利润率要有一个现实的估计。

2.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被访谈的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实践证明,在中国一个纯粹的、尽量少拥有资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很难实行,也无法做大。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地域集中度很高,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3.物流供应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他们还反映: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比如,为了向顾客提供一个整合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物流服务商必须取得按省份的和运输方式的多个运营许可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与世界上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相比,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尤其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存在较大差距。当然,这同中国整个物流研究滞后于欧美日等物流发达国家有关。国际上系统地进行物流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而中国的国际物流学术交流和物流理论研究开始于1979年,时间上晚了20年左右,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物流中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的滞后。在理论研究方面,尽管中国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公开发表的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和专著陆续出现,涌现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数量都还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概念、性质、重要性、基本策略等方面的浅层表述,基本上还处于在翻译、消化、应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这样的水平上,大多数是介绍宣传性的表层研究,介绍多于创造。

在实践探索方面,尽管随着“物流热”的兴起,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与国际比较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市场集中度低;

2.规模偏小;

3.服务范围狭窄,增值服务薄弱;

4.运营效率偏低;

5.物流信息系统滞后;

6.服务满意度偏低;

从市场需求而言,美智公司2002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显示,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

由于物流服务过程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领域的广泛性以及服务技术的高端性,使得各物流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有适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协作又有相互竞争,才能共同形成理性、健康的物流市场。随着国外物流巨头的进入和国内少数大型物流企业的崛起,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必然是日趋激烈,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明确市场定位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从而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而且还能制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和更高服务水准的物流服务。对于一般生产企业而言,库存相关成本是企业全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订货处理成本与库存保持费用构成,而这两种成本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其矛盾难以调和。

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的作用:1、第三方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和零部件;另一方面,需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依靠第三方物流及相关的其他物流活动来创造和提供保证的。2、第三方物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第三方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阶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第三方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长企业利润,使企业集中致力于核心事业,物流效率化、专门技术的改善,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市场的收集和统计分析预测,取得有关数据,了解市场动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效发挥作用时,通过信息系统的信息流快速传递与信息共享,通过物流作业现代化使物流配送实现JIT,从而使 企业可以实现按订单组织生产,实现按大规模定制组织生产,从而使得企业仓库储存量大幅度降低,而即使仓库中拥有为满足生产连续性而保留的最小库存量,也是按企业订单而组织的原材料采购,从而使不按订单采购的库存量降到零,实现理论上的零库存,进而使库存处理费用与保持费用达到理论上的零。这将促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发生根本变革。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中将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并带来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变革,从而也将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物流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全球诸多企业的普遍关注。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而且正处于有利时机,只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障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制定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政策,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概述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概述

一、第三方物流相关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 Logistic,简称3PL)。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为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3PL供应商提供的物流服务一般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在此过程中3PL供应商即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一般不拥有商品,而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主要是区别于供应方和需求方而言的,它是第三方。物流不销售具体的产品,不生产具体的产品,也不去采购具体的原材料,它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帮企业运输、仓储、控制库存、处理库存信息。第三方物流是帮助供应方把货物从总供应地运输到需求点这样一种企业。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组织,具有很强的经济性。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它的经济性会发挥的更加充分。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受各个供方企业和需方企业委托、专业承包它们各项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具有明显的特征: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首先,第三方物流是基于物流信息的商品化而开展的一类特殊的服务活动。它运用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其标准化、实时化是其重要特征。其次,第三方物流通过各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及其它声、光、电技术、实现识别、分析、存取、跟踪等方面的自动化。再者,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组织特征表现为网络化的物流系统。第四,第三方物流要依赖各种决策技术和优化技术、实现物流配送及其管理活动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物流智能化管理。此外,第三方物流必须依靠其特有的网络体系和支撑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批量、多品种”物流配送,要具有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者定制营销的能力。

第三方物流作用:第一,提高服务水平。3PL不只是单一地完成实际的物流业务,还包括设计、建议如何以最低的费用最有效地运输、保管货物等客户所需的物流整体系统。第二,第三方物流系统提供一种集成运输模式,它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为经济。第三,通过3PL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车流量,减少库存,从而减少运输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影响因素

传统物流转化为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存在着以下障碍:

1.观念的影响。中小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单一的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范围封闭,缺乏进入市场和社会的一体化模式,习惯于传统的企业储运方式,重生产、轻储运,难以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对第三方物流存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障碍,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根本因素。

2.结构的影响。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总规模不小,但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在相当多行业形成产品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较低,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技术的因素。虽然信息产业给中小企业注入了大量高新技术,但资源与技术构成不合理,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物流技术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化专业物流发展的需要,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4.管理的因素。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在较大程度上缺乏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研,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是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因素。

5.人才的因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知识构成不合理,人才匮乏,缺乏创新能力的情况,是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核心因素。

同时,许多工商企业对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着很多顾虑。

1.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力的怀疑

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很短,而且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擅长的业务领域以及经营地域也千差万别,这使得客户企业在考虑将其物流业务外包时,很难选定一家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企业为第三方物流的“魅力”所动时,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表示怀疑。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争取客户时,需花费巨大的精力向企业说明自己的资质能力,并且需要提供足以让企业信服的材料来证明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

2.对运营情报外泄的疑虑

客户企业为了保持正常的运营,对于某些特殊运营环节不得不采取保密的手段,特别是对销售网络等运营要素保持一定的隐秘性。但是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内部物流,则其基本的运营情报都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开。

3.业务流程失控之忧

当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企业物流方面占有了更多 业务后,一个更大的难题是客户企业的某些控制权失控。企业的物流顺畅关系到整个运营的核心。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物流虽然不是核心业务,但完全将物流业务外包则意味着企业对物流业务的控制权在削弱,而这将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了与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随着第三方物流介入程度的深入,这种能力越强,对企业构成的潜在威胁愈大。因此,客户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都抱有较高的警惕性。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介入和介入程度的优虑,是限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建立客户关系以及进行深入合作的瓶颈。

4.承担巨大风险之虑

诸多生产与流通企业本身有较大物流能力,实施第三方物流意味着裁员和资产出售,企业管理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对企业中从事物流调拨、配送的大批人员不仅消化压力大,而且更大的风险在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这种风险使得掌舵者亦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主要模式

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专业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将货物安全、高效、完整、及时地从提供者手中运送到需求者手中,服务内容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基础,也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系统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对象可能是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或者是社会公众;服务范围可以局限在某个区域,也可以拓展到全国甚至是全球;还有服务手段、服务产品的选择等等,足见物流服务的复杂性。正因如此,对于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来说,要想在物流市场长期生存,首要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也就是明确服务定位,然后再据此逐渐建立相应的运作体系,这套体系的内容就是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行的几种主要运作模式

一、“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一方面,从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状况看,由于部分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全新的基于资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建,迫使他们必须采用“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形式;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运输部门、企业和商储公司作为物流行业的主力占据着我国物流的主要社会资源,他们有优越的仓库、站场设施,有自己的运输搬运设施、铁路专用线和自己的客户网,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从实际情况入手,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立“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既有物流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避免了组织机构的臃肿庞大。

(一)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主要优点

非资产基础型第三方物流的最大优势是由于不拥有庞大的资产,可以通过有效的运用虚拟库存等手段,获得较低的成本。该类企业通常管理能力较强,并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现存条件,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现成技术,将逻辑上互相关联的部分连接在一起,有利于物流业务的整合和重组。由于拥有比较优秀的社会资源组织能力,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可以成为供应链上主导物流企业。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既有纵向连接,又有横向整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节省物流费用,减少库存,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二)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主要缺点

资信度比资产型低,对货主企业吸引力一般。需要很好的信息技术支撑。基本上只有在买方市场环境下才能存在。放弃了保证顾客服务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放弃了对物流职能的直接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顾客对公司的信任度不够因为其没有自身的设备。

(三)非资产性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适用范围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物流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应该说其适用范围是广泛的,适合于大多的工商企业,尤其是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底层物流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企业要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供应链的信息集成,要有自身强大的信息服务网。尤其适合那些由自营向外包发展的企业客户。

二、基础物流服务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常规项目的需求上。生产企业外包的服务第一是干线运输,第二是市内配送,第三是储存保管。商业企业需求的服务第一是市内配送,第二是储存保管,其次是干线运输。这表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企业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等的需求还很少。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在推进第三方物流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实需求,从基本的服务功能入手,从简单的服务开始,在不断巩固自身提供常规服务的能力的前提下扩展延伸服务。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级形态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上并不现实。

不应一味追求时髦的理念与模式,舍本逐末,放弃对常规服务质量的重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应该从区域客户的需求出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得最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从而逐步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一)基础物流服务模式主要优点

有利于实行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掌握对顾客的控制权,较可靠,企业可以直接支配大部分的物流资产,控制物流职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维护好企业和顾客间的长期关系。虽然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拥有自己的网络与设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使物流服务质量更有保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完成企业的物流职能很多灵活性,如可以提供各类物流增值服务,满足工商企业在诸如地理分布或服务等多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企业自营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可以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能够免去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的周转。

(二)基础物流服务模式主要缺点

遇到需要高端物流服务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完成。当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时,将会失去客户信任。客户与物流企业的关系管理失衡。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这就使得企业对其 所外包出去的物流职能缺乏可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难以协调。使用第三方物流意味着企业放弃了对物流职能的直接控制,放弃了保证顾客服务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放弃了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三)基础物流服务模式适用范围

 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尤其适合那些资金缺乏的中小型企业。

三、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整合,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

 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第三方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组成要素,承担物流作业,完成B to B或B to C中的物流环节;其二是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配合。

在我国,表现较为突出的莫过于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宝供早在1997年就开始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又陆续完成了运输业务报表自动生成系统、与重点客户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作成本、经营核算、结算信息系统,实现了“客户电子订单一体化运作”的电子商务初步目标,极大地简化了商务流程,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可以说,在电子商务时代,实现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主要优点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流业带来新的机遇。电子商务为物流开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利用网络技术来完善网络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建立internet的商品物流跟踪、信息处理、提供更完善的网络配送系统。极大地简化了商务流程,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委托来源多、服务的范围广、服务可靠,批量小。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物流企业对客户的服务需求在第一时间获得,双方可以在最大限度范围内展开合作,实现双赢。电子商务将改变第三方物流的竞争状态,使物流更加高效化、合理化、系统化。

(二)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主要缺点

企业既是物流企业,又是电子商务企业,两方面表现都平平,都缺乏竞争力。企业有可能陷入多元化陷阱,缺乏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也可能由于二者利益相关,物流外包效率低下。 二者的结合较为复杂,操作难以到位。有些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客户难以实时查询服务情况,工作效率低,比如邮政。我国的物流设施基础比较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家的传统物流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导致这样的模式物流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

(三)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适用范围

网络的发展必将导致电子商务物流的迅速发展壮大。企业销售范围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企业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企业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突出核心业务。目前我国的C to C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在几个大的C toC平台如淘宝、e-Bay、拍拍网等聚集了大量的交易者,这也是市场。

四、综合物流模式

中国目前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的质量;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

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如美国的联邦速递、日本的佐川急便,国内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EMS等,这些公司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综合物流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

发展综合物流业务具体是指: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低成本经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作业委托他人处理,注重自己的销售队伍与管理网络,实行特许,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的设计与经营,并且注重业务流程的创新和组织机构的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

简单地说,综合物流企业实际上就是有效的物流管理者。采用这种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力,陆空俱全,同时拥有发达的网络体系,这样的企业在向物流转型时能做到综合物流,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综合物流模式主要优点

避免对场地、设施等固定资产的重复投资,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之间有共享的利益是企业间物流联盟形成的基础。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有助于企业学习对方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打造自身品牌。同时物流联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为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使营销领域扩大,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生产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实体中集中到相当的程度后,才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综合物流模式主要缺点

对物流控制能力降低。由于其它企业介入了本企业的采购、生产、分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因此,企业对自身物流控制能力必须降低,如双方协调出现问题,还可能引起物流失控现象。由于其它企业物流服务的介入,直接面对企业的客户,容易掌握客户信息,可以存在削弱委托企业同客户的关系。由于企业物资的不同,对物流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出现比较复杂的物流管理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成本和费用会相对较高,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

(三)综合物流模式适用范围

采用这种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力,同时拥有发达的网络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业务范围集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四周地区的物流 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适合于拥有覆盖面很广的、分销、连锁店,而企业业务又集中在其覆盖范围内的。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涉及生产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第三方物流公司及其控制中心、库区、运输车队等。其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控制中心是业务运作的核心,其库区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据点,可以采取外包或利用生产商原有仓库;其运输车队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运输力量,同样可以利用外包。第三方物流运作流程图见图。流程图中的“用户”是指生产商的客户,可以是代销商、分销商或最终消费者。

 

注:                信息流           物流       资金流

图2-1第三方物流运作图

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据生产商的要求向供应商订货,运输车队按照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指令将供应商的货品(原材料或零配件)直接运送到生产商的装配线上,或存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就近库区;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帮助生产商改善生产物流,也可以提供初加工的增值服务;生产商的产成品在离开生产线后,可以直接放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就近库区,而如果生产商想把在某一库区的产品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商处,它只要向物流控制中心下达发货指令,指明产品的流向和发货时间,其余的事情就可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处理;第三方物流公司还会对过程进行控制,即第三方物流公司对客户各种指令的可行度进行分析,如果指令错误,反馈给客户,直至正确,对指令确认后,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库区即可实时查询到指令,进行相应的进出库操作,并利用运输车队去进行相应的作业,同时反馈进出、库的信息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确认后,客户即可在库存变化报表内查询到指令是否完成。

第三方物流可帮助企业减少分销成本,改善服务,发挥杠杆的作用。在第三方物流运作中,最大的附加值是基于集成物流功能、信息和知识的增值,而不是靠提供最低价格的一般性的无差异的服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的要点就在于为客户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第三节 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物流市场,发展中小型第三方物流有着广阔的前景,这种市场前景主要来源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为工商企业所提供的物流专业服务以及增值服务,这对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而言,都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物流服务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为数不多。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增值服务功能薄弱,有待完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85%的收益来自基本物流业务,如运输管理(占20%)和仓储管理(占32%)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小部分。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量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0%;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量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是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很差,信息反馈有限;互相之间沟通不顺畅,供方不了解需方的情况变化;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导致各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

总体说来,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机会,也面临着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如表2-2所示):

 

表2-2 我国第三方物流SWOT分析的策略矩阵

外部

内部 O(机会)

1 加入WTO,3PL需求快速增长

2 假日经济和市场经济为3PL创新的市场机会

3 电子商务为3PL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T(威胁)

1 市场需求不足,仓库利用率不高

2 物流渠道不畅顺

3 国内外物流企业的竞争

S(优势)

1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2 节约费用,减少资本积压

3 有利于减少库存 SO战略

1 抓住发展机会,加快3PL建设

2政府加快规划,政策引导 ST战略

1 细分市场,理清优势

2 市场开发战略,重点发展沿海物流

W(劣势)

1 企业规模小,服务成本高

2 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增值服务

3 物流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WO战略

1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2 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3强化增值服务,提供多功能 WT战略

1整合物流资源,加强规模经济,增强竞争优势

2优质服务策略

3价格策略

一、市场机会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出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相应的,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空间也会得到很大拓展。

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等诸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多的企业必须将有限的经历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发展上达到发张壮大企业的目的。这样,将企业物流外包,依托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专业优势来降低成本,创造额外的客户价值将成为众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3.中国加入WTO后,包括物流在内的服务行业将逐步开放。这一方面会引入更多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同时也会带来建设现代物流所需的大量资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更加合理的运营管理方法,使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一个更高的起点腾飞。

4.根据专家的多方面预测,美国在未来3-5年内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将以20%-35%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增长明显高于美国,而物流效率又偏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明显高于美国(我国16.7%,美国10%)。因此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内,预测第三方物流市场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二、威胁

1.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之中,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物流企业之 间的信息公开和共享,使其它环节前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增大,如果物流企业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则很快成为市场的弃儿。

2.入世之后,中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势必导致大量的国际跨国物流企业的入侵。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已使众多国外公司虎视耽耽,部分企业开始跑马圈地。

3.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使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原来物流企业信息化必须通过EDI系统的应用,其高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成为该行业的一大进入壁垒,现在信息技术更发达、更廉价,使更多的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另外运输、仓储等部门的市场化运作,部分经济规则的进一步缓和,都使得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更加容易。

4.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经济复苏比较缓慢,导致更行业尤其物流发展缓慢。

三、优势

1.一些由原来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变而来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都在一定领域或行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及实战经验、人际关系、客户渠道和物流网络等,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的相当出色,并且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且已经具备较强的运输和仓储实力。

2.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规模小、资金少、人才不多,但是其经营灵活、专精和成本更低、服务更好,而且敢于创新。相比较而言,一些新兴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起点高、技术新、经营更加灵活等优势,甩开历史的包袱和约束,轻装上阵,这些年轻的企业可以跑得更快。

3.许多省市已将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列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并争相投入巨资加快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用先进的技术武装建设中的现代物流中心,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铺路搭桥。

4 .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能更有效地使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系统调配,有利于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可以发挥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营优势,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四、劣势

 1.降低了客户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客户企业的公司战略信息有外泄的危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  能没办法提供某些满足客户企业个性化需要的物流服务。

 2.现有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效率低下。现代物流企业必须有一个高效、灵活的调控中心对整个物流业务进行控制和协调,因此企业的组织、框架、体制等形式都要与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利润中心的原则相匹配。我国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业务管理分散和物流效率的低下。

 3.仓储或货运能力不足。目前国内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么偏重于仓储,运输能力不足;要么是运输车辆很多而仓库很少,两方面力量都很强的几乎没有。优秀的现代物流企业要完成的不仅仅是运输或仓储的单独功能,而是要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该行业中的领头羊。

 4.网络覆盖不完善。虽然国内几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初步拥有全国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网络的覆盖范围仍然存在较大真空地带。而货主企业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对网络覆盖面和网点密度往往是非常重视的。

 5.建设资金医乏。要建成真正强大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需要在仓储设施、运输设备、信息系统、营运网络等方面投入巨额的资金,这正是国内许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缓慢,整体水平较为落后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  A冷冻有限公司案例研究

第一节 A冷冻有限公司介绍

A冷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口,是由某公司下属的冷冻厂分离、改制而来。在公司的成立之初,公司生产的产品由物流商或外包的物流供应商负责配送。从2003年8月起,公司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万吨产品的产出;从2005年1月起,公司用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2万吨产品的扩大建设。2006年1月,公司开始自己运输并发展第三方冷冻物流。公司的主要物流基地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拥有一个800平方米的冷库,货柜车21辆,设施齐全,交通便捷,距某港15公里;资产总额约为400万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800万元人民币;拥有一定数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长期从事冷冻冷藏货物的运输和仓储,积累了近十五年的冷藏货物物流的管理经验。

冷冻有限公司大规模的吞吐能力也是其它小型冷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具备冻品分选、运输以及资源整合能力,长期以来和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及时快速解决突发事件。该物流公司国内货代路线已经开通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该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公路运输网络,并在全国各处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此外,还和全国各大物流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种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低温物流所体现出来的商机已经逐渐被大量的外商及大型物流企业所看到,他们都正在准备投资进入这一市场,这些企业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是潜在的威胁。同时私有企业虽未形成足够的优势,但其积极性更高,灵活性更强,在市场给公司提供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迅速崛起。不过该冷冻有限公司在以往经营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将有利于其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为其合理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新调整企业结构,充分发挥储运传统产业的潜力,合理调整资本流向,为其自身获取新的业务拓展空间,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机遇。公司自己也有完善的配送流程(如图3-1所示),能够完成客户的需求。

 

图3-1配送流程图

第二节 公司运营现状分析

冷藏食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食品的冷藏和冷冻技术要求很高。在整个视频冷藏链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和专业的运输设备。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产品系列逐渐增多,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经营现状

冷藏食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食品的冷藏和冷冻技术要求很高。在整个视频冷藏链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和专业的运输设备。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产品系列逐渐增多,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 挑战。

首先,从物流设备及设施来看,公司拥有自己的大型冷藏库和小型运输工具。原来的拥有的配送车队已经不堪负荷;从物流设备实施的技术含量来看,公司短途的运输采用泡沫打包发货,缺少冷藏运输设备;从顾客的服务水平来看,现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保鲜质量十分关注,这要求公司缩短产品的交付时间。

其次,公司在开拓省外市场的时候也遇到了麻烦。产品市场的销量大,运输成本过高,而公司采用自己的车队由于没有回头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公司如果采用火车运输的话,由于这些产品的保鲜期短,时效性强,由于火车运输速度较慢,这将会影响了公司的产品质量。而且,运输过程中,产品暴露在室外,周围的环境的变化,温度的起伏不定,将会使得产品变质发腐。

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不仅要实现向各超市、百货店、零售店配送,还要承诺将商品送到各个小摊小店。由于公司的市内销售网点多,分布散,对配送能力要求很高,要实现这一承诺,就必须配备大量的专业配送员工。现阶段的配送人员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继续招聘配送员又会增加公司的人力成本。而且,为了提供作业质量,还需要对这些新聘的配送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些都是摆在公司面前棘手的问题。

二、运作模式现状

1.物流运作混乱

由于公司用于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其运作模式整体上属于基础物流服务运作模式,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种第三方物流操作上的服务,但作为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技术水平较低,公司的小流程形成主要是员工的经验操作,正因为如此,对同样的业务操作流程就变得因人而异,如有的专线仓管员是在接货时边点数边让人卸货,有的专线的仓管员则是让人卸完货再点数。对于流程是否合理企业不是很重视。领导的疏忽观念使流程成了企业管理的死角,员工的经验操作使企业的流程五花八门,因为乏人关注而一直认为是合理的,既没有系统考虑流程的合理性,更没有考虑节点之间的接洽是否合理。

在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上,公司总希望在现有储运资产的基础上发展物流服务,但这是相当困难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服务资源是非市场化配置的,而物流服务的需求是高度市场化甚至是个性化的,公司在创业之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2.客户管理无差异,导致重要客户流失严重

因为各种各样的客户比较多,所以客户的服务要求也千差万别,但是公司以满足客户要求为重要的一点,各个部门有时经常会手忙脚乱,甚至互相催促,公司运作混乱。比如收到订单后的答复时间、对客户询问的处理、准时交货率、发货延误率、紧急订货的处理能力、订货情况信息反馈、订货跟踪能力、延期交货比例都不能很好的完成因为其能力的有限。对于许多处于转型之中的公司来说,对服务过程的监测可能才刚刚起步,还在使用人工的方法,触不到全方位的监测。

设计的物流信息系统对所有的客户都是一样的,仓储及配送中心的选址由于考虑的是全局利益,就不够专一化。所以当前公司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开发与应用,也在于缺乏开放的物流服务想象力即服务意识缺位,主要表现在服务的被动性、波动性、短期性以及缺乏长期战略这样几个方面。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培养企业开放的物流服务想象力,确立主动的服务意识,正是公司寻求长期发展应当解决的问题。公司以前经常对市场不加区分地作出一般性承诺,如“客户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实际就是客户服务无标准,而有时又不能满足客户的标准就导致失去客户信任。对于一个服务行业的企业,客户的满意度至关重要,中小物流企业在创业之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个时候,选择合适的服务领域就至关重要。

经过分析,发掘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8倍。而公司所面临的挑战的竞争者众多。正在从事低温物流的企业无非有这样三类:1)大型综合性物流企业,如中远、中铁等,实力雄厚,但市场经营不专,低温物流所占比例小,未涉足某市场;2)同行业的冷冻厂,且规模不大;3)私营小冷库、超市的冷库,价格低廉,数量多,但条件不优,容量小。他们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竞争力,所以威胁很大。而台湾、日本的低温物流企业已经看准中国沿海地区低温物流市场,如台湾的大荣物流,曾多次到中国沿海地区调查。所以物流行业日趋激烈竞争迫使企业需要一套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顾客满意度,最大可能地获取新顾客、留住老顾客,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物流企业的服务质,为企业的发展赢得竞争优势。

大致把公司的客服分为3部分(如表3-1所示),其中关键客户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是最大的比如亚康食品有限公司业务量比达到24.5%,将近四分之一,但是公司对待他的服务态度和水平并没有特殊照顾。因为货多管理混乱,有时甚至是会出现晚点、少货等,导致该公司满意程度大幅度降低到70%,好几次货物都交给了别的物流公司运输。一般客户占比例小,带来的利润也少,比如上海渔业,业务量不大,也许是因为货物较少,所以公司也能很好的处理好,经调查满意度达到95%,但是其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少之又少,有时甚至是亏损的。

 

表3-1公司顾客比重表

客户分类 客户名 业务量 构成比% 累计比例

 亚康食品有限公司 5345360 24.5 

 玛丽食品有限公司 2683600 12.3 

 益茂有限公司 1756890 8.05 

 富士康水果批发公司 1542670 7.07 

 腾速冷藏食品有限公司 1426780 6.54 77.08

关键客户 长城食品有限公司 1400560 6.43 

 北京华宇集团 1326780 6.12 

 立马贸易有限公司 1334560 6.08 

 上海恒华冷藏有限公司 1221794 5.6 

 旺旺超市 938163 4.3 

重要客户 中兴国际食品贸易公司 700235 3.21 

 亚麻渔业 608163 2.79 20.54

 华泰集团 400250 1.83 

 中信冷冻 312780 1.43 

 科迪医药 300560 1.38 

 上海渔业 283630 1.3 

  济南药业 174542 0.8 

一般客户 爱家医药 31382 0.14 2.38

 九州通医药 15542 0.07 

 华泰集团 13624 0.06 

合计   21817755 100 100

第三节 公司运作模式优化

一、问题分析

由公司现状分析,公司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效率低:客户必须通过传真或电话进行下单,这样会大大降低公司的运作效率。因为零部件库的管理不太先进,库存资金占用比较大,甚至有些呆滞。对于经济上的考核方法则比较单一,力度相对不够,监管机制差, 面对的社会运力资源繁多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对运力资源的管理和考核环节相对薄弱,工作效率低下,形成高额灰色成本,这部分成本最终划转到整车价格上,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弱。

2.运输浪费:由于冷冻制造企业在物流运输方面没有网络优势,无法实现双向流动,对于汽车空返的现象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造成车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

3.货损、送货延迟多:公司大部分冷冻制造企业对运送商品车的运力没有要求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使得商品车的运输过程的跟踪和调度基本上还是靠手机来完成的。商品车的运送进度完全是依靠运输司机使用手机报告来完成的,因此,商品车丢失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同时,调度对于运输司机路途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更是难以应付,由此出现的货损、送货延迟等现象没有更好的办法加以改善。

4.设备陈旧:冷库建于1986年,尽管现在制冷设备完好,但内部结构设计已显过时,冷库的电梯过于陈旧,已经不能达到当初的设计承载能力,需要投资改造。由于长期以来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削弱了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和营销能力。

5.顾客流失:公司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正确的顾客,导致重要客户的流失,一般客户带来的少利润甚至是亏损。

二、改进策略

老的模式使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外部竞争较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保住原有市场份额,扩大市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方便客户和公司交流。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的宗旨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把自己融入供应链中,成为战略伙伴的一员。由于不同的客户,其产品特征、采购策略、生产计划、市场策略和客户服务水平、发展阶段等都不同,物流体系呈现出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从实物物流到信息传递等,都各不相同。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应在体系策划的基础上,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方案。

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范围,就是专业化的低温冷藏链物流的仓储和运输业务。充分发挥自己在冷链物流上的优势,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研究和分析市场,发现利用一对一营销模式可以不断提高自己赢得客户,占领市场,增加利润。

一对一服务的核心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也就是说,一对一营销主要是指对客户细分以后,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进行以下四个步骤来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服务。

1.企业客户识别

物流市场中的客户是不同的,准备实施一对一营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要认清这个基本事实,并且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前提。区分最佳,并给予奖励和最好的服务;相对的,你也要找出最差的客户,把他们扔掉。

首先,公司收集和整理客户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问题:(1)资料内容客户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号码、付款条款、付款信用记录、承运方式、交货地等。(2)向海关、商检、贸促会等行业主管机构和咨询机构购买、互联网查询等。

其次,把3PL企业的客户按照一年内他们在3PL企业上支出经费的多少的顺序来排列(如图3-2所示)。公司收集完客户的有关数据,并把他们按照销售额从多到少排列后,把他们平均分成5组—即5个区间,每个区间包含相同数目的客户,或者说是客户总数的20%。区间和销售贡献之间有着很强的线形关系,它是传统的80/20法则的延伸。最高区间Q1包含了创造最高营业额的客户。很明显,他们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最重要的顾客群.其次的是Q2,包含了第二高营业额的客户,依次类推到Q5。

营业额

           +

                

         (-)      Q1       Q2      Q3     Q4     Q5

图3-2销售区间分类

图中箭头表示利润,Q1的利润远远大于其他的客户,而Q5很有可能会使你赔钱。

第三方物流企业针对营销浪费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浪费的营销费用被移到Q1和Q2 。现在,营销费用将用于最佳客户,将吸引、保留并使营业额最大化,而不是被扔在最差客户那儿。五区间营销没有提高营销预算,但它却把相同的钱重新分配,以获得最大利润。利用自己有限资源来完成最大化的利润。

2.企业客户差别化

因为公司的资源有限,所以在“一对一营销”模式中,A企业进行客厂差别化的应遵循的基本策是:全力地捕获和保留Q1和Q2;争取Q3客户;忽视Q4客户;阻碍Q5客户。这也并不是说Q4,Q5客户不重要了,完全不需要理会,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是潜在的客户,对待他们的服务态度还是要一样的。

对待Q1:免费让他们使用升级的服务;给他们一个私人的、独有的识别代码,使他们的服务速度加快以节省时间,提供门到门服务。实施EDI,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让“一对一”团队在“私人隐蔽处”,为其提供星级服务。关注并改进与客户的每个接触点。

对待Q2:不要过分区别和对待Q1和Q2的计划,将两者共同视作企业的最有价值客户仁,引导其向Q2或Q1转变。

对待Q3:通过提供独特、有价值的服务成为客户的候选品牌,引导其向Q2或Q1转变。向其提供鼓励性的计划,但避免过多依赖促销手段吸引顾客,尽量向其展示服务的潜在价值。

对待Q4:该类客户自动上门时可以接受,可是不必分配时间或精力去拉找他们。

对待Q5: 以财务理由明确拒绝客户的委托。将该类客户推给竞争者。

也许大家会说这样的区别对待可能会得罪一些客户,但是如果像垃圾桶一样什么活都接,什么活都干的话,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当今世界就是这样优胜劣汰,生存才是王道。

客户服务中应该注意的原则:1 不熟不做原则;2集中一点服务原则; 3 重点客户 重点服务原则;4 服务品种创新原则;5 服务技术创新原则。

3.公司一一客户双向沟通

效益是根本,“一对一营销”也不例外。提高双向沟通的成本收益和沟通效率仍是一对一营销发挥现实意义的关键一步。双方通过多次沟通,公司获知客户的真正需求,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了所需的信息。

4.公司行为定制

Q1区间内的公司之所以能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带来较大的利润,它的服务要求比较多而且比较严格:(1)要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如冷藏运输车、足够大的冷 藏库及其它配套设备等;(2)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查询服务;(3)服务速度要快要准确;(4)服务的安全系数高,对冷藏运输的全过程负全责;(5)信息反馈要快。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有能力进行装运整合。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生产和消费之间不仅距离越来越远,而且流通渠道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营销服务的广泛开展,同时顾客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更使企业需要多频度、小批量的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对单个企业来说,就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效率的降低。Q1区间的公司就要采取装运整合,共同运输的方式,它们分别将运往各个地点的货物或商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将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商品的分类,然后将运往同一地点的货物集中在一起,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

公司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了整改,首先对自己公司的硬件进行投资改造使得公司符合客户的要求;其次对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客户分享系统里的业务数据。经过身份验证的安全系统后,进入客户查询程序,能获得客户所需要的货物运输和仓储信息。客户还可以采用加密的电子邮件,将下单信息发到A公司,经过确认后,自动进入A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数据中,从而省略;第三、完善业务操作规范、实施程序化管理;第四、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随时有专人、专车负责提货和操作;第五、提供门到门、库到库的延伸服务;第六、对客户实行全程负责制。

还有改进合理利用工具不仅可以减少货损、货失、货错现象,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小投入大产出的效果。托盘。对于数量比较多的同种类的箱装货或袋装货,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托盘。据调查统计,一般托运人的货需要搬运5-6次才能到达收货人手中,假定60箱的货物刚好是一托盘,如果采用托盘搬运,用铲车铲5-6次即能完成任务,而用人工一箱箱搬运,则需要300-360人次。卸货滑梯,打造一些专用的卸货滑梯(货梯最好能伸缩、调节),可以借助货物本身的重力减少搬运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抛货、扔货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搬运的效率。

仓库账务实行台账制,清晰显示货物的进出存情况;搬运工的安排实行通用制;改进考核方式:对驾驶人员的考核实行吨公里制,并辅以公里油耗;对搬运工的考核辅以一定的货损制。对管理类员工薪酬实行阶梯式,采取级别骨干制。加强对不同工种员工的培训等等。添加网上揽货、网上实时信息传递、网上沟通等功能,将企业内部网与其供应商和客户对接,充分实现时间的经济价值、减少差错率、提供便利性、提升客户的满意率、加快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

 

结论

第三方物流的能使客户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能帮助货主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和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能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系列化服务;同时,整合全社会的物流资源,构筑起企业间、行业间的现代物流系统网络,是进而实现社会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第三方物流四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分析了他们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再以A冷冻有限公司为研究背景,分析公司属于物流运作模式的类型以及存在问题,构建了一对一服务运作模式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解决了公司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2月

[2] 宋杨.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5

[3] 刘梅生,刘水根 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途径[J].商业研究.2003(3)

[4] 陈荣,吴金南.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对策[J] 12.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9期

[5] 肖文锋,薛美红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25.价值工.2005. 9

[6] 杨鹏.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务[J] 34.信息与电脑.2000.7-8

[7] 邵震;计晓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策略.[J] 22. 工业技术经济.2006.4

[8] 孙永波; 陈柳钦 中小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中的行业和组织形式选择.[J] 2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 骆温平著,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10] 马士华著,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 吴清一著,物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12]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M.比克斯比•库泊著,供应链物流管理[J] 45,李习文、王增动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2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2

[14] 林慧丹主编,第三方物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5] 杜文、任民主编,第三方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 董兴林.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31 山东社会科学,2004

[17] 韩臻聪 论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J] 65.现代管理科学,2003

[18] 李学伟,曾建平,卢勃 中国物流交易模式理论[J] 21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9] 骆艳江,刘伟华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实施物流联盟战略探析[J] 11物流技术,2003

[20] 宋华 整合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第四方物流[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21] 万莹.自建还是外包这是个问题[J] 22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22] 汪群,韩翔,肖煌 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3] 吕炳泉.现代生产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湖南[J] 31: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4] Tomas. The Quest Continues. Logistics Management&Distribution Report, August, 1998

[25] Vanheok remkol. The Purchasing and Control of Supplementary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ol.36, no.4, 2000

 

致  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刘云霞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指导老师,催促、督导我的论文进程,并给了些建设性意见。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刘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怀,不厌其烦的帮我清理思路、指正不足和错误,特别在思想上引导我认真塌实地面对各种困难。

感谢在工作实习期间和论文写作时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他们提供给我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材料,才 使我完成我的学业和论文。

此外,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传授过知识的所有老师们,他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人生哲理,让我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