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1
云计算现在有多火?运营商世界网近日的《2016年度中国云服务及云存储市场分析报告》@示,2016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达到516.6亿元,预计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份额将达到690亿元以上。
云计算产业增长速度同样令人吃惊。工信部今年2月下旬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云计算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截止到2015年底已达到约1500亿元,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其中,公有云(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增速达47%,私有云(企业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云)增速达26%。据估计,2017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达6000亿元,2018年总规模有望达8000亿元。
可以说,云计算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形成了一批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三巨头一一阿里、腾讯、百度无疑是中国云计算市场实力最为强大的“玩家”。这从《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提及的一些数字便可见一斑。报告指出,阿里云业务连续7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幅,2016年云计算收入达120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电子商务收入。腾讯云、百度云业务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正是不断增长的利润,让众多海内外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云计算行业。按市场参与者类型划分,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包括三部分企业,一是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二是阿里、腾讯、百度、华为、浪潮等信息产业公司,三是由原始机房业务转做云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同时,国际云计算巨头也在千方百计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AWS与光环新网、网宿科技开展合作,标志着AWS开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早在2010年,微软云计算服务平台Azure就瞄向了中国市场。
不过,受限于相关政策和监管,外资云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参与中国市场竞争。但是,外资云正在通过和中国企业合作借道进入。3月19日,IBM公司与万达网络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由万达网络在中国市场提供IBM的公有云服务。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化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部分关键行业尚没有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产业供给能力有待提于卜。业内分析,全面大战将在未来两三年内真正爆发,战火也将继续升级。
数据显示,从产业规模看,中国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占比不到5%。这表明,中国云计算发展既面临广大空间又存在巨大挑战。如何推动中国云计算高速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产业扶持等配套政策是首要工作。目前,国内各个云计算企业各自为战、恶性竞争,造成中国云计算行业内耗严重。形势逼人,建立云安全产业联盟和协会,构建自主可控的云安全体系和认证考核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立法等十分必要。
此外,在推动云计算标准化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引导企业围绕落实《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继续开展关键急需标准研制,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框架。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2
车联网、无人驾驶与新能源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今年的CES不再是手机展,而已有成为车展的苗头,奔驰、丰田、雪佛兰、福特、大众等汽车厂商不约而同的展示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奔驰亮出的F015 Luxury in Motion纯电动无人驾驶概念车更是引起了不少尖叫,网络科技俨然已全面渗透到汽车产业领域。
可能看上去,奔驰F015概念车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已经离我们非常接近了,而且国内网络科技企业和汽车厂商已在进行积极探索。去年,百度对外证实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且表明会开发一款名叫carnet的车载智能平台进入车联网领域;同期,阿里与上汽达成合作,宣布共同推进互联网汽车发展;就在此时,乐视也宣布与北汽达成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要全面市场化仍需时间,但车联网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百度、阿里都已具备车联网的技术和网络服务资源,2015年极有可能会出现真刀真枪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这两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持积极态度,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电动车有较大的优惠补贴力度,比亚迪、奇瑞、北汽、上汽等国内汽车厂商均已推出电动车产品,特斯拉在2014年引爆舆论对电动车市场的关注,进入2015年,国产电动车将会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车联网、无人驾驶,以及新能源同一时间出现在市场,汽车产业正迎来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
智能家居、可穿戴回归理性,小众变大众仍需时间
2014年围绕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产品和争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端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另一端是自媒体们不断的泼冷水。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短时间内仍不被市场看好,目前为止市场仍没有一款受到追捧的产品出现,可见小众热闹变成大众需求仍需要时间。
虽然消费市场尚未成熟,但对于百度、腾讯等巨头而言却需要提前布局。2014年,百度推出了Baidu Inside合作计划,吸引了诸多智能硬件开发商,同时上线了dulife平台负责可穿戴智能市场,小度Family(14年底推出百度智家平台)负责智能家居市场。同期,腾讯通过微信也上线了智能硬件平台,在2014年腾讯不只一次宣称要“连接一切”,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发展自然会腾讯重点关注。
百度、腾讯的智能硬件平台逐步完善,2015年两大巨头围绕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的市场的争夺将会成为重点。在今年CES大会上,英特尔推出Curie模块计划,这款纽扣大小的系统芯片或将促进可穿戴市场的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进一步市场化
2014年,科学界巨擘霍金和特斯拉CEO马斯克相继抛出的人工智能杀人论曾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不过并没影响到科技巨头们对人工智能的研发热情。
人工智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市场化契机。微软在中国以“小冰”的形态尝试人工智能发展市场化发展,而百度在去年先后挖来吴恩达和张亚勤两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物。
这两日机器人又称为热点话题,日本首富孙正义表示:“(2050年)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将能够成为全球第一,日本将不再是‘日沉之国’,而将复活为‘日出之国’”的惊人言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孙正义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在此之前,郭台铭也曾提出发开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在流水线上工作。
在实用性逐渐提升的同时市场价值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离我们现实生活越来越近。
国家即将出台工业4.0指导意见,2015年工业开始互联网化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现场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王建伟表示,2015年将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一出,工业4.0会迅速从概念期步入市场化阶段。工业4.0是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等网络科技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而造成企业危机。
2014年O2O市场爆发式发展让零售业和服务业迅速与互联网结合,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已是必然趋势。在政府的有明确政策的推动下,工业4.0会得到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们积极响应,而手握大数据技术的BAT必然会成为其中的主导者之一。
据通用电气公司预计,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将直接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产生32.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到2030年,或为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2015年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元年。
三巨头将在O2O市场展开最激烈的角逐
2014年O2O市场彻底爆发,零售O2O、服务O2O、社区O2O、汽车O2O等领域均出现了不少创业明星,同时BAT三巨头也在不断加快开发O2O市场的力度。
近期,微信版本更新,O2O用意明显,红包、摇一摇等主要功能都会被用在尝试O2O业务的探索;此前百度推出的直达号功能也将在2015年全面向市场开放;阿里虽然在O2O领域做过诸多积极尝试,但始终缺乏一款类似微信、手机百度这类连接线上线下的载体应用。
另外,作为O2O的发源地,团购一直都是BAT关注的主战场,百度在2014年全资收购糯米,成为BAT三家中唯一一家直接参与团购市场竞争的巨头,而腾讯和阿里分别选择投资了点评和糯米。
围绕三巨头O2O布局的分析非常多,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巨头在2014年基本已经完成了在O2O领域的布局,剩下的就是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到了2015年,三家的O2O之争会从暗斗升级到明争。
移动支付步入巨头逐鹿时代,互联网金融开始规范化
移动支付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在2014年下半年算是正式进入巨头逐鹿阶段。去年底传出重磅消息,银联将拉拢国内手机厂商,参考苹果公司ApplePay的“指纹识别+NFC支付”模式组建AndroidPay。这是银联在于中移动争夺移动支付主导权获胜之后,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面向2C市场的移动支付布局,根据此前传出的消息,AndroidPay项目会在今年三月落地。
不过,业界似乎对银联能否做好移动支付充满疑虑,毕竟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的先发优质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权,而且其在去年双十二期间投入巨资与线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合作尝试的5折移动支付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移动支付之争中,业界似乎更好支付宝钱包的发展前景。
除了支付宝和银联两大玩家之外,微信也在积极拓展微信支付使用场景,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有关微信支付的消息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百度也在2014年积极的推进百度钱包,不过由于后发劣势,短时间内仍无法与支付宝钱包直接竞争。从趋势上来看,2015年将成为移动支付的破冰之年,阿里、银联、腾讯、百度都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尤其是近场支付方向。
除了移动支付,2014年互联网金融业持续趋热,互联网银行正式获批,元旦之后总理首次出巡就参观了有腾讯参股的微众银行,这被认为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鼓励;还有,P2P更是在短时间内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其中平安陆金所估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不过P2P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已经引了银监会的重视;另外,余额宝引发的宝宝类金融理财产品在2014年持续发酵,阿里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招财宝、娱乐宝等创新产品。随着政府对金融市场改革继续推进,以及余额宝最近风波不断所暴露出的市场瓶颈,进入2015年,互联网金融将会逐渐趋于理性化,规范化。
互联网与医药行业擦出更多火花
2014下半年,医药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不断蹦出火花。春雨医生、丁香园和挂号网先后获得巨额投资,而其中丁香园和挂号网则是由腾讯出资;另一方面,阿里通过支付宝在打造未来医院,已与多家医院达成了合作关系;而百度则在去年与北京政府达成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平台;不仅如此,小米在去年向九安医疗所有的iHealth品牌子实体注资2500万美元。互联网医药行业显然未热已火。
刚刚进入2015年,互联网医药行业就迎来好消息。近期,有消息称中央已完成价格等监管领域的人事调配与部分政策配套工作,未来将对医药价格以及垄断行业的价格进行全面的调整,受此消息影响近几日A股医药板块出现波动。无独有偶,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员透露,此前征求意见稿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将在近期的CFDA局长办公会讨论,若获得通过,这一办法将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将允许部分处方药在网络销售,今后医药电商将与实体零售商抢饭碗。
这两个消息对传统医药行业来说并非好事,而对于互联网医药行业则非常能提振信心。若这两个消息在2015年落实,互联网医药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春天。
打车、租车、拼车市场将整体大洗牌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已火拼两年有余,在2014年底先后完成了7亿美元和8亿美元融资,为2015年的最后的竞争最好了准备。与此同时,百度与Uber正式在北京的百度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有媒体猜测投资金额为6亿美元。百度进入打车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程度,2015年的打车市场又会掀起一番血雨腥风。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医疗 智能化 可穿戴设备 心脑血管疾病 实时监测
引言
我国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突发病症时老年患者往往失去最佳抢救时间,最终造成遗憾。由此,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SQS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搜集老年患者身体健康数据,并实现与手机APP端,社区医院端数据互联共享,让社区医院提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掌握程度,让儿女可以实时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突况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一键急救功能,为生命安全增填保障。
1 项目定义
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7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家人无法及时了解到亲属的病情,对专业的检查数据不能解读。然而,心脑血管疾病黄金抢救时间也仅仅只有4分钟,突况时,由于患者表述不清或者未能拨打急救电话,导致急救延迟,危及生命。
移动医疗的话题在近年来被炒的越来越热,很多公司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原因是:这个产业体量很大,在中国医疗服务大概是2万亿-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占GDP5%~6%的比例左右。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
从用户群体上讲,今天我们也能感受到,在医疗服务市场,健康管理的市场的主体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正在形成。年轻人未来也将越来越无力承担家中老人突然生病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本压力和生活秩序的混乱,而患病老年群体也越来越希望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他们会对疾病前兆判断的工具和服务,形成越来越强的依赖。
目前,在健康医疗领域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及时发现和预警身体的健康异常。传统情况下,会通过年度的体检来实现这一要求。但是,体检时间跨度大,地域的覆盖能力不足,人们纷纷把眼光转移到可穿戴式设备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患者身体数据的监测、传输。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可监测穿戴产品并不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SQS应运而生,SQS是一款主打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在突发状况时,进行一键急救的软硬件结合产品。
2 用户研究
首先,我们将我们的用户群进行了分类。但在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中我们还发现,部分老年人患者在平时处理一些简单的健康问题时也不一定就直接选择公立医院,有时也会选择距离较近的社区医院。社区医院虽然医疗资源不如公立大医院丰富,但足以帮助患者解决小的就医问题,它设立的本身也是为了缓解公立医院的就医压力。所以,我们将用户群体分为了四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者家属、社区医院、急救中心。
针对这四类用户,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现状:(1)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有突发疾病隐患,不能解读自己身体疾病数据,子女不能长期在身边陪伴;(2)患者家属:不了解父母身体健康具体情况,对急救流程不了解,遇到突况不能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对患者施救;(3)社区医院:离患者距离较近,医疗资源设备有限,与周边患者互相信任度不够深;(4)急救中心:时间紧、任务重。
根据现状我们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研、访谈调研总结了以下痛点:(1)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需要及时的救助,发病严重时可能无法自行通知急救中心和家属,地理位置描述不清耽误救援时间,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无法解读自己的疾病数据;(2)患者家属:家属无法实时了解患者情况,没有办法再患者突然发病时提供帮助;(3)社区医院:就医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大多是小病,社区医院患者较少服务范围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提供好的建议,与患者居住距离近可以提供一些急救服务;(4)急救医院:主要负责院前抢救,急救路线不够通畅。
3 市场分析
针对SQS的用户群体我们进行了小范围市场调查。其中,在对老年人群体的调查中,对穿戴设备的认知度及了解途径显示,在样本中有32.1%的人知道穿戴设备,而了解途径通过互联网的人数最多。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用户是通过网络了解到可穿戴设备。相比业界,目前对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热捧,可穿戴设备厂商对消费者的宣传推广较为薄弱。用户真正能体验到的可穿戴设备屈指可数,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医疗可穿戴设备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调查表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是老年人购买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从产品功能性上发力,注重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价格、款式等其他因素。大多数老人会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选择购买医疗可穿戴设备。老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主要是方便,快捷,使用简单,但在购买上,更注重医生的意见和价格。而作为家属,用户对现有app端下载和使用的还不多,但是大多数人对其有多了解。社区医院方面社区医生对医患监测平台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不高,但是在访谈中社区医生提到一些大医院医生使用短信电话方式监测病人病情。
4 SQS产品概念设计
我们的用户群体有患者、家属、社区医院、急救中心四类,所以,我们分别进行了平台端设计。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SQS手环穿戴端。就我们对国内外市场上现有可穿戴设备进行调查,目前主要有五种针对心脑血管方面的可穿戴设备,像是:”美国产ZIO Patvh、台湾产Phyode W Me以及WCD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不全部具备外形小巧,使用方便的特点,也并不完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另外,这些设备只能让患者自己或是医生监测到身体信息,不能提供突况下的更多服务。
SQS产品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计了手环并重新定义了手环的功能,它具有一键式救助、实时监控患者体温、血糖、心率和GPRS定位三大功能。手环可监测的实时数据发送给家属和社区医院。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患者也可通过手环上的一键求救按钮,发送紧急求救信息给急救中心,同时自备GPRS功能帮助急救中心更清楚地确定患者的位置。SQS手环外形小巧,信息收集方法简单易行。由于采用多种传感器设备,数据的测量和传输精准,测量的心率,血糖,体温也是临床医生需要的重要数据,通过传输实时数据实现手环和app互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来说,SQS操作也更容易上手,让老年人也可以通过使用智能互联网产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SQS是一份生命安全保障,它快捷而有效的一键急救功能,让老人用得安心,放心。
(2)患者家属――app端。目前国内医疗类APP还是起始阶段,app功能和服务主要是提供查询、咨询、医院挂号等,并且通过亲身使用现有app体验,我们发现它们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自身问题。我们设计的SQS产品app端能够实时清晰的反映家属的身体情况,让患者家属通过移动端的数据传输就能及时了解到患者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病患状态。并在突况下定位到患者的地点,方便家属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可通过健康日历来查阅往日数据。同时这些数据的记录也能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对于子女来说,有了SQS,只需安装与SQS设备配套的APP,就可以在他们忙碌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快速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通道,实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对他们来说,SQS是一款带感情的产品是一种对患者的关心与关爱,弥补了子女对于不能实时陪伴患者身边的缺憾,也让生命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3)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专用平台端。SQS的社区医院平台用于社区医生监测患者信息,对用户和医院意义重大。社区医院平台能让社区医生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提醒,同时为人力物力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社区医院提供快速,低成本的信息服务,实现患者身体情况信息的互通,增加社区医院的利用率。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程度,社区医院也可以根据数据为居民做一些简单的开药治疗,从而减轻大医院负担,为社区医院自身带来一定收益。
(4)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专用平台端。SQS急救中心平台能够清晰快捷地为急救中心提供定位和实时身体数据的服务,减少急救中心在接受被急救者信息时,因病情严重不能求救等问题,做到120急救电话通讯率百分之百,缩短快速反应时间。一方面通过该平台,调度员应用电脑屏幕上的地址信息,和患者身体指数能迅速精确掌握呼救人的所在地址,在下达指令时能清晰明确的表达位置及患者身体指数,让急救人员了解患者第一手信息提高急救效率。SQS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搜集老年患者身体健康数据,并实现与手机APP端,社区医院端数据互联共享,让社区医院提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掌握程度,让儿女可以实时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突况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一键急救功能,为生命安全增填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涛,田桂杰等主编.《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07年01期《体温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关系的研究》.
[2]王愉著.互联网产品视觉设计――风格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3]阿里巴巴1688用户体验部著.U一点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上海文广集团 三网融合 业务 拓展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1.三网融合概述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以互联网、传统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通过技术改造,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能够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信息通信网络。”①
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逐渐相同,网络达到互联互通、资源形成共享的一种状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广播电视运营商都可以从事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的经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进行公平竞争,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②
1.2 三网融合下业务拓展的理论分析
三网融合后,传统的广电媒体的产业链将发生变化,新的产业链形成,对于业务扩展的分析应当从三网融合的产业链来进行分析。三网融合表现为传输层面上的互联互通,业务层面上的相互交叉渗透,在技术层面采用统一的IP协议,在管制层面政策趋于统一,使原本单一线性的产业链变成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的立体产业链。产业链包括从内容产业、服务平台、设备提供、网络传输、接收终端到用户的整个过程。内容产业无论是三网融合前,还是三网融合后,一直是广电企业的核心,在三网融合中,广电企业更应抓住内容的主导权。对于三网融合下的广电企业来说,要关注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增值点,积极拓展整个产业链,开发有特色的增值业务。在三网融合的产业链平台上,广电企业是和互联网企业进行竞争,在网络传输中,广电主要和电信企业进行竞争。这样广电企业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拓展主要包括:向互联网拓展业务,向电信拓展业务,加强智能电视的业务拓展,拓展其他新业务。
在三网融合的条件下,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链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更多的行业和产业进入到产业链中,广电媒体应加强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跨行业的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这种业务联系不仅能使得广电媒体和产业链企业间共担风险,把新媒体技术更快更好的应用到产业当中,也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多元的需求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图1三网融合下的产业链示意图
1.3 三网融合的业务分析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三大网络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统一的网络就能够完成通信、电视、上网这三大业务。
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即为三网融合的本质,互联网不仅是电信网络的一部分,还是电信非语音业务的主要载体,分为固定与移动两种:几乎所有的媒体在业务的开展与传播上都与互联网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绝大部分媒体在互联网上建设了网站,进行内容传输;另一种是广电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典型应用是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所喜欢的节目。
从目前看,全球的三网融合业务多种多样,以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最为典型,还包括宽带接入、互动电视、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等其他业务。此外,通过各运营商业务的融合,还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增值业务,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这将大大地扩展业务范围。这不仅能提高综合性网络资源利用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打破以往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长期以来的恶性竞争状态,进行公平竞争,带动资费下调。
2.上海文广集团三网融合市场分析
2.1 上海文广集团(SMG)简介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是一家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2001年4月9日成立,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传媒集团之一。它以文化广播影视为依托,兼营旅游、宾馆、演出、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
文广集团拥有一批重要的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IP电视等新媒体。旗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包括12套模拟电视频道,11套模拟广播频率,114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全国的“东方宽频”网络电视,2004年开通了“东方龙”手机电视业务,成为全国第一张手机电视牌照的拥有者,同年,集团成为继中央电视台之后第二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数字付费频道继承运营机构;集团还经营报纸、杂志和新闻网站以及音像出版等。此外,集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文艺表演团体和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集团旗下的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百事通是广电系统新媒体企业上市第一股,用户规模达1000万,全球第一。
截止2010年底,集团总资产322亿元,员工14900多人,是我国真正实现资源的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的大规模传媒企业集团之一。③
2.2 文广集团业务拓展的市场分析
三网融合之前我国广电产业的收入普遍依靠广告,收入来源单一,风险较大,价值链存在重大缺陷,三网融合为我国广电盈利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与互联网、电信产业的合作可促成我国的广电集团整合资源,关注价值链上的延展环节,调整竞争结构。从文广集团的发展可以看到集团一直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平台,重视与电信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延伸并扩张集团的产业链,这为集团在三网融合中进一步进行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电企业应抓住业务机会进行拓展,成为“本地最为权威的信息供应商和网络提供商”,以宽带数据等新业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好战略转型。
文广集团进行业务拓展不仅是对自身优势的发挥,还迎合了三网融合下巨大的市场需求。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国的电信用户数量超过了11亿,3G用户超过2.2亿,宽带接入用户数为1.7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5亿户。截至2012年上半年底,全国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1亿,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62%。拒不完全统计,随着数字化整体转化完成,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将突破2亿,为此将有1亿多的有线电视用户还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化,对于广电企业来说,如此巨大的市场蕴藏着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在三网融合的最终确定的试点方案中,广电获得了“集成播控权”,将负责IPTV等新媒体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与管理,IPTV的播控权从属于广电,无疑表明广电实际上掌握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比电信行业更宝贵的发展机会。文广集团旗下多广电媒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三网融合中,可以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把内容优势拓展到传播更广的互联网平台中去,最大程度地发挥内容价值,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数字化、双向化有利于提升有线网络的质量,互动增值业务有利于提升有线运营商的业务价值。与知名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上海文广集团的实力是比较小的,所以集团要与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合作,结合自身优势与互联网的特点有选择的进入,积极利用三网融合的有利条件加强传统的优势项目,向电信和互联网拓展新的业务,才有利于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3.上海文广集团三网融合下的业务拓展
上海文广集团非常重视新媒体的开发,在此开发方面走在了其他媒介集团的前面,是国内最早拓展新媒体业务的广电集团之一。自2002年开始,上海文广便着力在新媒体业务方面布局,业务范围已经遍及数字电视、宽频电视、手机电视、手机电台、高清电视、IPTV等领域,并直接成立子公司进行专门化运作:经营网上视听业务的东方宽频、经营数字电视与高清电视的文广互动、经营IPTV的百视通及经营手机电视的东方龙,经营户外数字移动电视的上海新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2007年集团销售总收入51亿元,其中新媒体收入2亿多元,并且新媒体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提高。
3.1 上海文广集团向互联网的业务拓展
多年的发展造就了广电行业强大专业的内容制作队伍,使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广电所拥有的新闻报道与时政评论的独家资源,内容的严肃性、原创性、独立性,使其在互联网时代仍继续占据主流地位,因此建立一个官方网站来传播这些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广电大活动、大剧集的制播平台是广电多媒体节目内容优势,以广电丰富的媒体内容建立视频网站或网络媒体中心,把内容优势拓展到传播更广、更灵活的互联网平台中去,因此广电突破网络和地域的界限,最大程度地发挥内容价值。同时充分利用博客、论坛节目、官方网站等互联网手段,提升节目的互动性,建立同动的节目制播模式,增强节目的网络影响力,这就需要拓展到社交网站中,同时由于互联网是当前比较有赢利前景的业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拓展网络游戏业务。
上海文广集团的发展即顺应了这一规律,2000年开通的东方网,是旗下多个公司联合组建的有新闻特色的大型综合网站。2004年成立东方宽频网络电视,全面提供SMG节目的在线直播、点播及增值服务,同时与电信运营商的宽带门户合作,拥有注册用户700多万。东方宽频还进入微软Windows Media Player在线商店,为AOL美国在线、MSN网站、英特尔数字家庭平台提供中文试听内容。公司着力提供上海特色、互动社区为核心的新闻资讯、娱乐体育、博客社区、电子商城、网络游戏等综合服务。上海文广也可积极谋求和强势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合作主要表现为把强势网站当作新的宣传推广平台,比如在门户网站发宣传通告,各类节目的短信和网络投票,加强在微博、贴吧、论坛等粉丝聚集地的宣传与互动交流。
3.2 上海文广集团向电信的业务拓展
3.2.1 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
文广集团充分利用原有内容核心价值,结合地面移动技术和互动电视技术,向不同的网络拓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东方明珠,集团间接运营着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业务。2004年上海移动电视试播,成为全球继新加坡之后第二家,全国第一家移动电视播出平台。目前,东方明珠旗下的移动电视覆盖了8000多辆公交车、10000多辆出租车,覆盖上海90%的区域,日均受众1200多万人次;旗下的东方公众楼宇电视是中国首家户外数字楼宇电视,延伸到上海地区500多幢楼宇。④日前文广集团还成功进军江苏公交移动电视、杭州公交移动电视,传媒集团的节目已经进入了杭州市公交移动电视、浙江至上海、浙江省内城际班线、浙江至外省的移动电视平台。集团还积极向其他媒体和行业客户拓展,目前与地铁、上海海关的合作项目已启动。
3.2.2 交互电视(IPTV)
IPTV(Internet Protocol TV)中文名称是互联网协议电视,又称交互电视。是一种以宽带网络为传输渠道,以电视接收器为终端,集合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为一体,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互动服务的数字电视形式。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所发展的IPTV可以说是媒体融合的最好体现,一方面开拓了内容传播的渠道,另一方面,弥补了数字电视互动不足的缺陷,实现受众的个性化收视需求,这使得IPTV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2005年,SMG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全国集成运营牌照。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展开了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IPTV在上海的发展。目前通过电信和网通的宽带网络传输,集成包含央视、各地方卫视在内的80多个直播频道,上海文广旗下20多个数字频道,以及40多个特色剧场。2008年奥运期间,IPTV对奥运会进行了转播,凭借着画中画、回看等多功能优势,IPTV很快在用户中抢占一席之地。IPTV充分展示了其互动性的特点,如专门为用户开设了上传专区,使用户可以将用DV和相机记录的影像,通过网站上传到IPTV平台与其他用户分享。从2010年开始IPTV用户每年以平均1000万的数量增长,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IPTV用户已达2830万,显示出互动电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商机。文广集团应在对IPTV已有的开发基础上,继续加强与电信企业的合作,拓展IPTV功能与业务,丰富网络电视的内容与形式。
3.2.3手机电视(CMMB)
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又被称为手机电视,是移动电视的一种,它通过手机等便携式终端提供电视节目,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收看电视。三网融合后,CMMB可以加载在所有制式的手机上,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对客户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对广电也会造成全方位的冲击。所以广电应积极利用内容优势,主动到新兴的三网融合的市场中拓展业务,通过CMMB项目,在移动终端市场找到合作伙伴,参与市场竞争。
2003年3月,上海文广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手机电视运营许可证。同年5月与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作为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内容提供商,发展手机电视业务。在2004年6月,上海文广成立了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有限公司,专门运营手机电视以及移动增值业务。文广拥有丰富的节目资源,并且和各地的电视台有着优良的合作关系,各地电视台作为内容提供商,将内容传送给文广并通过其专有的无线广播网传递到用户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视收看到生活时尚、第一财经等SMG的直播频道,以及包括东南卫视、江苏卫视、星空卫视在内的各地卫视频道。在06年世界杯期间,东方龙作为世界杯组委会大陆地区唯一的手机电视版权拥有者,在手机电视平台上退出了世界杯赛事集锦,这开创了手机独家报道国际重大赛事的先例,拒不完全统计,共有两百万人通过东方龙手机电视收看了06年世界杯。
3.2.4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是指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目前广电总局在手机电视上运营的是CMMB。但按照现在中移动和广电总局09年的协议,未来三到四年,只有使用中国移动TD手机才可以收看CMMB的节目,而目前TD手机的用户只有100来万户,用户规模的不足使得CMMB业务在现在的3G业务中并不主流甚至相当边缘。手机电视的发展多受掣肘,广电总局在酝酿更大的涵盖“三网”的传输网络布局――NGB。NGB将以CMMB的成果为基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其核心业务由两部分:一是传统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升级改造,二是新建CMMB,将两者用统一的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全程全网的统一网络。前者各地方电视网络运营商正在积极推进双向数字电视改造。而后者广电总局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按照这个设想,未来的NGB将开展包括通讯、宽带、网络购物、游戏、点播等包括整个网络社区服务的真正三网融合的全业务。上海文广应抓住三网融合发展之机,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的升级改造,积极配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建设下一代广电网(NGB),建设完善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
3.2.5拓展与电信企业合作的业务
三网融合时代,广电进入电信的重点在于丰富信息市场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发展接近于大众的视频网络和相关的业务平台,发挥数字电视与IPTV的互补,推动有线电视基于互联网和PC网的融合业务。广电和电信要进行合作,共同去开拓三网融合下更大的新市场和新业务,用广电、互联网的融合资源发展新的增量市场,并且把电信运营商在短信、无线音乐、手机报等基于内容的业务成功模式不断拓展,形成视频内容制作的新渠道,在电信业务特别是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上寻求突破,积极与电信企业共建有序竞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行业格局。
经过技术攻关和业务拓展,上海文广与电信合作进行增值业务的种类丰富,早在2004年,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集团在宽带换联网媒体领域已经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旗下的东方宽频就是中国电信“互联星空”平台的主要提供商,其所提供的宽带流媒体内容服务,加深了双方各自的网络和平台资源的利用,加速了电信和广电之间的交流。中国网通旗下的宽带网站“天天在线”已获得上海文广旗下诸多体育赛事、新闻、影视音乐的网络播映版权;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上海文广集团和电信企业可进一步进行合作,不断开发和拓展一些增值业务。⑤
3.3 拓展其他的业务
虽然上海文广集团领先一步完成了新媒体的布局,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尤其是移动电视业务领域,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由于手机电视和IPTV新技术等限制因素,户数量虽然稳步增长,但是幅度甚小。所以集团必须在顺应三网融合潮流的基础上,不断审视集团产业链,发现产业链交叉增值环节,延伸后续环节,拓展业务,获取更多的盈利模式。
上海文广互动从事的互动电视的开发,是文广在数字电视上的试验与先头部队,负责上海数字视频点播节目、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整体规划与全面开发,是全国数字电视内容集成商与运营商,通过卫星向全国传输22个频道,节目信号覆盖全国170个城市,拥有用户1000多万,规模暂居全国第一。上海文广可以利用技术开发的先导优势,首先加强传统电视业务的拓展,比如增加直播频道回看、音视频点播功能,电视节目关键词检索等功能;运用数字电视与网络融合后的线上交互功能,以数字电视机顶盒为个人实名账户,观众只需要操作电视遥控器,就可完成水电费等各类日常生活交费、线上超市商场购物的交易等操作;以及开发电视通信、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电子商务等服务。
三网融合下还可以通过创新传播渠道,打造网络互动节目等,获得更多关注度和美誉度,提高广告价值,创造更多利润。无论是开发手机电视或者IPTV业务时,重视高度个性化的互动功能,实现节目的下传,同时利用手机的通信回路进行用户反馈信息的上传,形成多元化的双向互动业务模式。比如上海文广百事通近年来开始关注SNS,开通社区分享,观众通过手机实名制注册,可以在线把节目分享给任何一个朋友或者亲戚,也可以把付费节目作为礼品赠送给朋友,以此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上海文广集团旗下有着丰富的演艺资源,曾推出过《中国达人秀》《我型我show》等知名娱乐节目,文广可借鉴湖南广电对网络选秀平台运用的成功经验,积极举办大型娱乐活动,依托电视台,借力企业和门户网站,采用网络报名,网络参选,网络投票等模式,增加观众与观众,观众与节目主办方的实时互动交流。
此外,三网融合为媒介调查、跨媒体经营、信息服务等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持,上海文广可以思考向咨询服务业调整业务,像目前在国内运行的实力媒体――央视索福瑞公司一样,从事媒体及客户调查、收视调查和收拾分析、广告监测及市场分析、电视媒介研究及策划等。
4.结论
三网融合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促进了广播电视产业与电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并为广电产业的业务调整与重构提供了动力与可能性。在三网融合之前,我国广电部门主要担当了内容提供商和内容服务商的角色,盈利模式单一,三网融合实现后,广电企业可以选择将业务向互联网和电信行业拓展,重构产业价值链,增强竞争优势。本文以上海文广集团为分析案例,研究上海文广集团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进行的业务拓展,可以看到上海文广一直走在传媒技术领域的前端,积极开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业务,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上海文广也应不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拓展其他业务渠道,不断增加企业创新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喻国明 张小争.《传媒竞争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李岚.《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立功.《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理论与实务》.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5]江虹.三网融合、数字电视与集成产业链.《新闻爱好者》,2009(9)
[6]宁静,袁震,时芸.三网融合下的广电产业价值链重构.《科技传播》,2011(7)
[7]沈子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探讨.《通信世界》,2006 (7)
[8]王美诗.文广传媒的多元化媒体产业之路.《媒介方法》,2006(5)
[9]曾剑秋,张静.三网融合产业链演变与商务模式创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12)
[10]侯自强.IPTV推进网络及媒体的融合.《现代电视技术》,2005(6)
[11]谭天 谭奋博.电视内容产业链的解构与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
[12]王城伟.浅析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思路.《广播电视信息》,2009(1)
[13]肖叶飞.三网融合产业链重构与整合.《中国有线电视》,2012(1)
[14]陈力,童玮珂.电信与广电业务融合及其走向.《重庆社会科学》,2009(4)
[15]谷虹,黄升民.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全战略反思与平台化趋势.《现代传播》,2010(9)
注解
①茆红梅.浅析三网融合.《广播电视信息》,2010(4)
②李幼平.分两步融合三网.数字电视中文网,2009(8)
③数据来自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官网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策略
1 无线局域网简介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种手持通信设备也日益增多,人们对通讯服务的需求也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无线网络技术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接入速率和适应环境上与3G技术互为补充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也迅猛发展,成为新一代高速无线接入网络。WLAN市场的迅猛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新兴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研究界对WLAN技术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无线信道为传输媒介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络,通过无线射频技术(RF)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无线局域网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中弥补依靠铜缆或光缆构成的有线局域网的不足,实现网络的延伸,使个人计算机(PC)具有可移动性,能迅速、方便地解决通过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信道的连通问题。或者直接替代有线网络,建立覆盖广泛的无线宽带接入网,为运营上带来全新的盈利网络技术。
WLAN最基本的设备包括AP, Wireless LAN Card, Wireless Bridge以及天线等几部分:
AP (Access Point)也称无线接入点或网络桥接器,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AP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其次要将各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相当于以太网的集线器,使装有无线网卡的PC可以通过AP共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除此之外,AP还具有网管的功能,实施对接入无线局域网的PC的控制、管理。Wireless LAN Card也称无线网卡,一般有PCMCIA、ISA、PCI等几种,安装到PC上。Wireless Bridge也称无线桥接器,主要是用来连接两栋大楼或进行长距离传输时使用,由AP和高增益定向天线组成。
无线局域网的天线有定向型(Uni-direction)和全向型(Omni-direction)两种,定向型天线适合于长距离使用如果采用高增益的定向天线,WLAN甚至可以实现20公里以上的远程连接;而全向型天线则适合区域性使用。
无线局域网的用户端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方式:一种为构架模式(Infrastructure),接入无线局域网的PC机通过AP接入以太网或通过AP彼此共享网络资源:另一种为对等模式,使用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操作系统,构成一个简易网络(Ad hoc),使多个安装了IEEE802. 11b标准产品的PC机相互连接,无需通过AP,共享资源。
2WLAN系统及其发展现状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网格,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构架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移动的通信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并成为宽带接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IEEE在其802工作组和802.3工作组中并行发展了一系列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无线局域网802.11(WLAN)、无线个人域网802.15、无线城域网802.16和无线广域网802.20[1]。其中IEEE802.11和IEEE802.16作为两种重要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受到了更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IEEE 802.11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媒体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它是针对局域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制定的,覆盖距离通常只有10~300米,它解决的是“最后100米”的通信接入。已经形成并正在市场推广应用的有802.11、802.11a、802.11b、802.11g、802.11标准使用无牌照的2.4GHz频段,速率可以达到11Mbps、22Mbps以至54 Mbps[2]。
802.11 技术的优点第一是能提供可靠的通信,该技术抗射频干扰性能强,具有理想的接收灵敏度,宽范围天线能够提供强大的、可靠的无线传输;第二成本低,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安装线缆的高成本费用、租用线路的月租费用以及当设备需要移动而增加的相关费用;第三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工作站或重新配置工作站;第四是很好的移动性,无线局域网设置允许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数据,不需要指定明确的访问地点,因此用户可以在网络中漫游;第五无线局域网具有高吞吐量:可以实现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个数字高于T1、E1线路的速率;快速安装:无线局域网的安装工作非常简单,它无需施工许可证,不需要布线或开挖沟槽,安装时间只有安装有线网络时间的零头。
3 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分析
目前,主要无线数据接入技术有GPRS、CDMA1X,、3G、蓝牙、WLAN等。他们在市场定位上既细分市场、又相互竞争,下面通过几种技术的比较阐述各自的市场定位。GPRS和CDMA1X工作频段在800MHZ~1900MHZ,受无线电频率管制和运营牌照限制。都属于移动通信2.5代技术,他们都能提供大范围的覆盖,移动性能好,但是传输速率较低,GSM系统上的GPRS速率一般低于50Kbps,CDMA1X一般低于100Kpbs,而且占用移动通信系统资源较多,属于过渡技术;3G工作频段在2000MHZ,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受无线电频率管制和运营牌照限制。办公室内可以达到2Mbps,低速状态可以实现384Kbps。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运营成本高,技术和标准还有待完善和规范;蓝牙工作在2. 4GHZ的无许可证频段,传输速率1~2Mbps。适合在短距离替代电缆进行通信[3]。
通过上述比较蓝牙技术适合个人范围,WLAN适合本地范围,2G和3G适合广域范围。随着WLAN技术的成熟,将会对3G和蓝牙技术冲击。
根据信息产业部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12月底,中国WLAN用户总数达到3.4万户以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是市场中的主要推广力量,同时,更多的应用集中于行业用户,包括机场、会展中心、宾馆、学校、政府机关等多个行业都有WLAN的应用。无线局域网作为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将用户从有线环境中解放出来,可实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使用灵活、易于扩展,应用于需要在移动中连网和在网间漫游的场合。随着开放办公的流行和手持通信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上网习惯的逐步培养,人们对移动性访问和存储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多,因而无线局域网将会在办公、生产、教育、家庭等领域不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拉动WLAN市场的增长。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去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1亿户,用户构成正逐渐从原来的高学历、高收入阶层向其他群体扩展。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高端消费群体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以及对移动性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这有助于WLAN用户的增长。同时,WLAN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和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将为WLAN的市场增长创造条件。
4 中国电信WLAN业务发展策略
WLAN市场目前还处于培育期,用户发展、业务发展、盈利模式探索等均需要一定时间,要在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就需制定合适的WLAN发展思路。
4.1 培育用户使用习惯,引导用户群
培育用户使用习惯是全方位的,包括应用习惯、生活习惯、操作习惯和消费习惯,应用习惯可从视频、数据、话音、网络游戏等多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宽带数字体验。生活习惯可通过各类在线业务实现与传统产业(教育、交通、医疗、证券、商务)的融合,从而获得发展动力:消费习惯可通过限量消费进行培养,通过控制流量来提升用户的ARPU值,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均采用控制流量的业务策略来培育用户习惯。另外,运营商还需要简化操作流程,提供方便自助服务,培养用户的操作习惯。
4.2 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扩大用户群
目前我国的宽带目标客户群已经由早期的技术敏感型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转移为价格敏感型用户(对技术不敏感),此时采用灵活的资费策略来降低宽带门槛将迎来宽带发展的又一高峰。降低门槛并不等于简单地降价,关键是如何进一步细分客户群,并根据客户群的业务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发展策略、创新营销手段来拓展用户。
4.3 开展应用业务,通过与SP合作来共同探索盈利模式
WLAN只有和其承载的业务和应用共同发展,才有生命力。运营商在建设WLAN同时,应积极与SP开展合作,开发网络上的应用和业务,不断推出丰富的产品,共同探索盈利模式,吸引用户入网。只有合适的盈利模式才能够使WLAN健康、快速的发展,而完善的WLAN盈利模式需要针对用户特性进行内容和网络的双重保障,因此应注重SP在WLAN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合理制订资费政策吸引SP共同探索盈利模式。
4.4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认真分析用户行为,按需建设WLAN
中国宽带业务的发展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为使网络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可以根据各地市场需求的差异,确定启动时间和网络的建设规模。同时,需要认真分析用户行为,确定真正热点地区,并根据用户数量、无线上网使用次数、单点数据流量、覆盖成本对热点进行分级,按需建设WLAN。
4.5 打造WLAN品牌,提升服务和用户忠诚度
价格战只能暂时吸引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依靠的是品牌和服务,使用户由被动忠诚变为主动忠诚。打造宽带品牌可借鉴移动运营商的成功品牌战略,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打造不同的业务品牌,同时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目前中国电信目前运营商针对WLAN推出了“天翼通”的品牌[4]。
4.6 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充分利旧,节约资金
互联网医疗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化第三方网站
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二、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三、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
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四、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五、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