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1

关键词: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并提升了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已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有效创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个很重要课题。

1 国内外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1.1 国内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现阶段,虽然互联网已经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物流企业在经营模式当中应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主要是体现在物流网站的构建和一些APP软件的应用上,物流企业所作出的这些改变只是简单的为适应网络时展和作出的改变,而不是从本质上对其经营模式进行改变。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不仅是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还会为其他行业提供所需的服务,如果不能够在思维上进行相应的转变,那么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在行业价值上缺乏一定的认知。通过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清楚知道,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虽然基于互联网进行了经营模式的改变,但是其所转变的内容,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转变,没有从实质上对其进行转变,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还无法切实满足当下的经营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2 国外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与国内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相比较,国外物流的经营模式相对较为完善和健全。现阶段,国外物流企业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自营模式。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所采用的经营模式都是自营模式,其对物流企业各个方面的要求较高,只有满足要求才能够使用此经营模式。例如沃尔玛公司,其所构建的物流系统十分的高效,但是其还是将旗下一些不具有任何优势的物流子公司卖掉,将主营业务集中到零售管理上。

(2) 第三方模式。此模式在国外物流当中拥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其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方模式能够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欧美物流企业此模式的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其年增长的幅度大约为10%。国外物流公司之所以会成槭澜缥琶的物流企业,不仅仅在于其具有较为雄厚的资本,还取决于经营模式,我国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与之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完成对国外物流企业的超越。

2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们在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上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体系等方面,如何将先进的经营模式融入到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企业中,是当下我国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另外,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鱼吃小鱼”现象,这种发展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为了能够解决物流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存在的经营模式发展问题,除了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外,还需要对其本身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出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系统,同时利用较为高效的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企业所产生的经营成本,以提高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网购方面,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购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依赖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对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满足网购业的需求,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物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创新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使得满足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

3.1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物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途径,企业只有拥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够满足经营模式创新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需要更多具备互联网素质的人才,促使物流企业企业能够从传统经营模式转变成新的经营模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此能够看出,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物流企业根本互联网下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培养出就有较高专业能力和互联网素质的人才。除了要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还应当从生源质量上入手,使高校在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其的互联网素质,以满足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需求。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引导各个学校为物流企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使得其能够为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3.2 强化政府支持

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除了自身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以外,还需要政府给予其一定的支持。政府给物流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明确政府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责,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合作和协调关系,同时规范其各种行为,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一定的标准,以免在因法律法规的缺乏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其创新积极性的下降。此外,企业要想获得较为良好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支持。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物流企业整个布局看起来非常不合理。因此,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其大力的支持,并在政府职能范围内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4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趋势与展望

随着物流行业开始在互联网影响下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其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也是物流企业未来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趋势。未来物流行业在经营模式所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在服务对象上所发生的变化

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由制造业逐渐向电商业发展,快递、零散类物流将会在未来取代合同物流成为物流行业主要的业务,而且物流也在朝向多批次、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当满足当下人们对于物流速度的需求。

4.2 物流企业未来将和电商企业协同发展

在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电商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物流则成为电商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甚至有些电商企业为了提高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开始将企业业务延伸到物流行业当中。而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开始同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由于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创新经营模式,导致其在传统经营模式会产生较高的运营成本,这使得很多物流企业开始逐渐向互联网靠拢,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推出了“互联网+”这一经营模式,物流企业在这一经营模式下,不仅能够提高物流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综上所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未来的发展形势主要是以服务业务量较小的客户为主,以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在现代产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转换服务经营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经营模式,从而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2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分方向教学 物流职教品牌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53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gistics Vocational Education Brand

YANG Xiaolou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Points in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 good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graduat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points in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need to adjust and innovat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gistic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brand, give a higher points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and platform.

Key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oints in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logistics vocational education brand; cultivation of talents

0 引言

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分方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很多学校进行了研究及实践,很多中、高职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流向及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分别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主要是在开设的课程上加以区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013年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牵头,成功申报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品牌后,我们在与职教集团平台上进行深度合作的行业企业调研中发现,分方向教学仍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应该随着行业企业的新需求和物流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将原有分方向教学模式进行一些调整和变化。

1 物流管理专业既有分方向教学模式回顾

中、高职学校及有些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分方向教学的研究及实施主要集中在2004-2010年。当时各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并结合地域特色、结合学生的学情水平,综合考虑师资力量和校企合作等因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制定某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规格时重点确立了某些位群,选择适合自己开设的专业方向,慢慢打造起了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优势课程。

在分方向教学方面,一些学校进行了深入探索。如上海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连锁物流方向,这是由于上海商学院地处于连锁企业集中的上海市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则把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国际物流方向,更着重发展海运国际物流方向,也是由该学院的师资力量、学院特色和就业面向所决定的。而笔者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方向细分为5个。

1.1 物流管理专业既有分方向教学模式的确定过程

(1)基于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利用毕业生回校参加毕业答辩的机会对其进行的问卷调查。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

(2)基于物流企业的调查统计分析。对物流企业的调查由专业老师走访学生实习人数较多、较典型的各类型物流企业,统计毕业生所选方向与实习、就业方向对口的比例,从而验证物流管理专业分方向的设置是否合理。

(3)基于地区需求差异的比较分析。基于地区需求差异的比较分析主要对物流人才需求比较集中的几大地区,如中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进行区域特点及优势的研究,了解不同地区物流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和岗位任职要求等。

1.2 物流管理专业既有分方向教学的主要方向

通过对上述三项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出,笔者所在专业,物流人才需求主要类型归纳为:仓储方面、运输方面、航空货代、国际货代、采购管理。与本专业所确定的几个专业方向:水运物流方向、仓储物流方向、企业物流方向、航空物流方向、物流方向基本吻合。

1.3 物流管理专业既有分方向教学现在面临的问题

物流行业总是在向前发展变化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及规格也需及时做出调整。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些方向可能就业出口并不是特别好,因此这类专业方向的教学就要进行研究,比如弱化或取消这样的方向;而有些过去并不起眼或者是并没有形成气候的物流方向应该纳入进来。因此,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分方向教学应该坚持下去,但是应该实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适时做出调整。

2 物流职教集团品牌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新要求

2.1 物流职教集团的含义

“集团”一词最早来自于经济学领域,泛指同类型企业之间在横向上的经济联系。职业教育直接联系着经济发展,因此把一些企业集团成功运作的经验,借鉴到物流职业教育中,就形成了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部分个体的优势发展,其他个体要求能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使资源配置效率尽可能提高。

2013年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牵头,联合湖北省内14家院校,以及湖北省内26家物流企业,共同申报成功“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项目。

2.2 为什么要中高职衔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现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更是得到广泛认可。在我国当前时期,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已在教育界和国家层面得到一致共识。教育部也多次提出,要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终身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促进人才的培养。因此各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界的重要建设和考核内容。

2.3 物流职教品牌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新要求

建立物流职教平台旨在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走集团化、集约化办学的新路子,促进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将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使其在职教平台上共享,其本质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研究物流职教品牌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的分方向教学模式。

3 物流职教集团背景下中高职衔接分方向教学如何实施

3.1 紧跟物流行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方向

过去几年,有些物流企业拓展、延伸物流服务内容,当时的这些业务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行业体系,而随着近几年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某些领域成为物流领域的一个行业体系,而这样的行业体系至今尚未形成新方向,经过我们对物流职教集团内企业的调研,发现有些领域已经成为物流行业新的专业方向,如物流金融服务。调研中我们发现现在相当一部分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仓储企业开展了物流金融质押监管服务,而且目前物流金融行业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量每年呈稳步增长趋势,因此可以专门设置和开设这样的专业方向。

3.2 细化物流行业方向,专业方向更加多元化

2008年,笔者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确立的专业方向为仓储、运输、采购、航空货代和国际货代五个专业方向,物流职教集团背景下,这五个专业方向远不能满足物流职教集团内外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物流行业进一步细化,从而使专业方向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比如可以增加物流金融方向、快递企业方向、电商物流方向、物流创业方向等新方向。

3.3 采取“小班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小班教学和大班教学相比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面对大班黑压压的大片学生,有非常大的压迫感,讲课以讲座形式为主,内容疲于向前拖进,因此跟学生的互动会减少;从学生层面来看,与老师的距离远了,很容易分心,有时也听不太清楚,参与程度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秩序变得越来越差。而职业教育是言传身教的技能教育,因此专业课的学习更适合采取“小班教学”模式。

与上述第二个问题紧密联系的就是,物流职教集团背景下,物流行业方向要细化,专业方向更加多元化,那么也就意味着需要设置更多的行政班级,不同的方向(中高职班级)应该制定有别的人才培养方案,表现在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因此应该打破目前将近60位学生的大班教学模式,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当然一些专业基础课可以将小班合班来上,但是更应该突出的是每个小班的特色课程和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以往的“大班教W”模式因为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导致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展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3.4 师资队伍培养提出新要求

由于受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事制度的束缚,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专职教师数量不够,学历层次不高,实践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企业专家与院校教师互聘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缺乏共享等问题,物流职教集团背景下,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人员互通,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3.5 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路

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立足于初次就业,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了解其就业通路。一般来说,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通路是: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只是为了培养操作人员,在校教会学生物流企业的基础操作岗位是怎么来操作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并在课程设置中为此做出准备,如物流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是部门主管或者经理,包括业务经理、生产经理、操作主管等,他们除了对本部门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还需具有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开发等知识。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物流职业教育永恒的追求,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物流行业是由众多隶属于不同物流业态的物流企业所构成的,不同的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有所侧重,根据学生的来源和主要毕业流向反推我们的分方向教学,而物流职教品牌建设给中高职衔接的分方向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本文重点研究物流职教集团背景下中高职衔接分方向教学实施的要点。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教改教研项目“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标准研究”(编号:JZW2015120)

参考文献

[1] 郭瑶.物流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电子商务,2013(11).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3

关键词:物流行业;经济犯罪;收入;福利

作者简介:张丽(1981-),女,吉林警察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F91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7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71-02

物流行业的发展为便捷生产、降低成本、畅通消费品流通环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现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创造着巨大的服务价值。但相较于不断扩大、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在该行业的市场规范、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清、不足和时滞,如此也造成了我国物流行业内部一定程度恶性竞争,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行为。

一、我国物流行业经济犯罪现状

(一)物流行业经济犯罪隐蔽性强

物流行业经济犯罪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华普永道第四次双年度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运输与物流行业的补充资料中,针对全球物流行业经济犯罪进行了调查(此调查是在访问40个国家5428家企业负责侦破经济舞弊案的高级主管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显示,物流行业经济犯罪中职务侵占和会计舞弊的涉税案件发案较多,同时也涉及商业贿赂等其他经济犯罪,可以说,物流经济犯罪主要集中在市场犯罪、公司犯罪以及涉税犯罪领域,而涉及金融犯罪和知识产权犯罪等犯罪形式较少。我国物流行业相较于比较发达的国家,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表现出与此相仿的经济犯罪趋势。据相关研究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经济犯罪也以职务侵占犯及涉税犯罪为主。而我国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商业贿赂行为非常普遍,但由于这种犯罪形式举报少、取证难,多数都成为隐案。

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济犯罪,物流行业由于其社会分工职能的特殊化,公司、企业分布及业务开展具有很强的跨区域特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其经营及税收的监管具备一定针对性,而目前一般的监管手段受制于区域条块,鞭长莫及,物流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便会乘虚而入,从事违反国家规定甚至是法律、法规的经营活动。除此之外,物流行业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强还表现在经济犯罪活动与正常物流经营活动交织。例如,在运送正常货物的同时,也掺杂运输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未经许可运输香烟等等,达到一定数量构成非法经营的同犯。或者通过会计舞弊、制作假票等,为自身或他人提供经营便利,损害个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

(二)违规违法常态化趋势显现

犯罪分子利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不成熟,监管存在疏漏,打击力度及宽度不够的条件,正在使物流行业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经济犯罪行为常态化。一些物流快递公司在接到快递物品时,不问、不查,有些甚至明知道是违禁物品,也会在收取一定的附加费用后,继续运输,这似乎已经成为快递物流企业发展的一种潜在行业规则。而涉税案件常态化趋势就更加明显,不开或者虚开或者贩卖发票的行为比比皆是。

虽然一些物流快递企业,依靠一些非法的收入所得支撑了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但这对整个行业的诚信建设、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是对消费者利益及国家利益的严重藐视,是破坏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恶劣行为,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并在明确这一弊端症结的条件下,加大整治力度,遏制物流行业经济犯罪的常态化趋势。

二、物流行业易发经济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导致利润微薄

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物流行业所提供的仓储、运输服务附加值较低,缺乏品牌建设,大量中小企业的短视行为,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低水平竞争,恶性价格战此起彼伏,物流企业的利润微薄,几乎已无法承受劳动力和运输成本的持续快速增加。

为了维持企业的经营,尽可能的争取利润,物流企业本身就会普遍采用商业贿赂行为争取更多的大客户,甚至不惜为一些网络犯罪、走私犯罪、生产伪劣产品犯罪提供便利,而大量的会计舞弊及涉税案件也会与此伴生。长此以往,在监管乏力、犯罪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物流行业的经济犯罪,或为其他犯罪提供便利的犯罪必将向着经营常态化发展。

(二)体制分割加剧了行业分配的不公平

中国的物流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铁路、航空及邮政均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有中小物流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凭借资源及政策,更容易在竞争中获得利润,同时,这些国有物流企业的员工薪酬及福利水平,管理控制水平照比其他物流企业也有很大的优势,但进入却存在很高的体制门槛。

如此便造成国有物流企业在挤压中小物流企业利润的同时,又为同行业建立了较高的工资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其他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如此就扩大了物流领域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利润差距,根据经济犯罪模型,利润差距扩大意味着弱势企业生存状况的恶化,犯罪参与的机会成本下降潜在收益上升,于是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会“理性”的选择犯罪。

(三)非法与合法市场的收入差距导致个体犯罪增加

除物流企业自身存在参与犯罪的动机外,物流企业内部的职务侵占行为也屡见不鲜。如果把物流行业内的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合法市场和非法市场两种,那么物流行业的个体经济犯罪则可以看作是该劳动力市场时间分配的问题,当合法市场的收入不及非法市场时,随着差距的扩大,人们将会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非法市场。

而我国物流行业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固化,导致对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过度依赖,忽视技术升级,面对不断增加的业务量和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超负荷的工作实际上再不断降低劳动力个体的合法收益,降低了犯罪的机会成本,刺激劳动者本身将时间分配到非法市场,为滋生犯罪提供了条件。

(四)监督控制乏力降低了犯罪成本

物流业务特点决定着物流企业分布及物流过程的跨区域性,这就需要对该企业进行监督的部门耗费更多的精力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地区政府部门和同一地区各部门协调困难,监督成本很高。另一方面,以物流为依托的经济犯罪或违规行为,通常与正常的物流业务混杂在一起隐蔽性较强,监督的效果较差。两方面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监督部门的工作开展不利,甚至不作为。另外,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很大,但效益参差不齐,企业规模差距极大,且以小中型企业为主,而这些小型、中型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在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开发和运用还受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严重制约,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为违规操作或者违法行为提供大量可以操作的空间。

三、减少物流行业经济犯罪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物流行业市场化进程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首先,政府应积极引导物流企业依靠革新技术、加强管理、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及丰厚的利润。以加快市场化进程,减少行业内部的体制分割,促进物流资源在全行业内的合理配置,倡导法律、规则框架下的优胜劣汰,是加速行业良性成长,合理的物流产业利润及其分配的根本途径。

其次,要建立统一细致的物流行业标准及相应的经营规范,促进物流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即管理控制水平。扶持行业协会,在遏制恶性竞争的同时加强行业内部监督,为政府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行业支持。树立行业标杆企业,增加对那些诚信水平高、管理控制好,技术升级快企业的宣传,提升其品牌附加值,引导行业内企业建立诚信机制,提升品牌意识。

(三)加强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及工资福利保障

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入职门槛低,受教育水平低,社会保障程度低,流动性大,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登记,鼓励其所在企业或劳动者个人,参与社会保障,并给予手续、程序上的便利,如此,一方面掌握了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具体信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这些低水平从业人员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的机会成本,更有利于物流行业长期吸引稳定的劳动力,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就物流企业内部而言,也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改善劳动者劳动环境,增加其工资收入,加强工作监督,如此也能大大降低人员的流动性和可能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避免为企业本身造成经济损失。

(四)加强立法威慑理顺监管程序

物流行业本身的业务特点决定其涉及行业、领域、区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物流行业的经济犯罪也通常表现为本身犯罪或者参与犯罪,所以,在物流行业的监管过程中,会更多的涉及各区域、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为了实现对物流行业更好的监管,最大程度的惩戒违法犯罪分子,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并给予这种合作以政策上、制度上甚至是法律上的保障,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合作机制的建立,避免相互推诿和地方保护,明确监管责任,理顺监管程序。

与此同时,还应当合理加强投入,建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保障体系,建立物流企业信息数据库,借助路网监控系统等等措施,争取让多个有关部门,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这些物流企业经营的信息,加强其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吕康银.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9,(03):61-63.

[2] 孙启亮.金融危机背景下物流航运业犯罪新特点及预防对策[J].犯罪研究,2009,(05):62-65.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物流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运营环境 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天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重要内容的背景下,研究绿色经济的相关内容已经成为了经济学家、学者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而言,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指引下,对其相关层面内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等。就物流行业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同样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绿色物流”理念的提出,为物流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物流实体经济中的角色转换需要“绿色化”的同时,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金融环境的绿色化发展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绿色物流提供金融支持,为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展物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国家贸易的现实层面来说,实现物流企业金融绿色化,对于规避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绿色壁垒”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绿色物流金融”的理论意义

在经济学上,金融运营环境有如下定义:通过组织内部成员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行为交互和利益交换形成的特殊动态平衡系统。在本文中所引用的绿色物流金融环境的内涵为:“客观经济环境下,物流金融利益主体和外部环境之间所形成的整体”。结合两者不难看出,绿色金融环境实际上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对环境的调节。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涵盖了市场内所有机构和组织,而外部环境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的,通常情况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都是从内部角度进行的。

从“绿色物流金融”这一名词中就可以看出,该名词同时兼具金融、物流、绿色三个主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同时也表明了其具体特征,其特征可归结如下: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种种特性,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和自然之间所形成的主动的、和谐的关系的集中体现,而在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则是要求人们要将物流金融的优势运用到物流行业中,从而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根植性特点在绿色物流金融环境中有明显的表现。正如美国知名社会经济学家Polanyi在其论文中所写到的:“经济发展的实质表现在各种非经济类型的关系上,同样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以及负面的”。这种说法从客观上说明了绿色物流的发展实际上是受到社会经济环境所左右,也可以说,政府政策行为对于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受到特殊的时空的巨大影响与所属地的客观经济属性两者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必须从当地的客观经济条件出发来发展绿色物流金融。

资金流是物流行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绝对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循环性特征表现明显。

我国“绿色物流金融”的内外部运营环境分析

(一)从“绿色物流金融”环境的内部层面分析其运营状况

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内部问题,而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中这一问题同样突出。实际上,由于市场的逐利性特征,各个金融机构在非发达地区的投资总是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非积极态度,这就导致各地金融产业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物流金融体系构建,可谓困难重重。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的流动受市场自发性影响明显,政府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产生的诸多问题,更是导致绿色物流金融在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客观上来说,当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融资难,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多、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整体情况堪忧等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特别是衍生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基金”欠开发、“绿色物流银行”、“绿色融通仓”等现代运作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这些不同层面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该行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就此笔者在表1中对具体的内部原因做了总结。

(二)从“绿色物流金融”环境的外部层面分析其运营状况

从根本上讲,影响绿色物流金融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其产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讨论。

金融危机对于经济格局的总体影响。目前来说,支柱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尤其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金融产业更是获得了空前的解放。而从短期收益水平上来说,绿色物流行业整体收益水平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其发展必然受到其他金融经济体的排斥,发展缓慢、融资困难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结果。

政府主导的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物流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所制定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的,就金融监管而言,国内各种金融产品的整体监管水平较为落后,自由度也较低,更是对物流行业的融资行为制造了人为阻碍。这就导致绿色物流产业这种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回报的行业因为监管制度的缺失而发展制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一特点,相关金融部门已经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尽可能的少涉及该行业。同时,缺乏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样是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法制环境与政策有很大的关联性,法律法规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覆盖该领域。从法律层面讲,金融政策的制定必然附带金融法规的出台。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金融主体,对于投资回报率的高要求和投资风险的考虑,在绿色物流金融行业中短期收益率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少有商业银行乐于开展此项业务,即使有所开展,也设立了较高的贷款门槛,这就对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信用环境是一切金融业务开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信用作支持,金融市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前信贷环境的整体恶化,直接导致了银行贷款门槛的加高,这一方面导致了绿色物流行业的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也把该行业推向了民间融资。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优化的针对性措施

(一)从优化内部环境角度进行分析

内部环境的优化实际上要求从金融主体的客观行为入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金融服务创新以及金融组织创新两个主要部分。

金融服务创新。绿色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实现。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物流企业必须通过自身业务上的创新来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而金融机构方面,则是需要进行绿色物流金融创新,积极主动的研发各种绿色物流既金融产品,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组织形式创新。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形式一直是我们所研究的重点,绩效水平和组织管理形式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于每一个管理者来说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包括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各种混合形式等的组织管理形式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是不得不说目前为止,针对绿色物流金融方面的组织形式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基于这种情况,有学者从农村绿色物流金融角度提出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与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通过这种方式,物流企业能够通过联盟的形式从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获取相应的资金,从而为其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客观上来说,这种组织形式的创新对于提升物流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也能够有效的规避我国法律中针对物流行业的种种限制。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

(二)从外部环境优化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绿色物流金融的外部环境整体优化而言,这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必须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这就要求政府对该行业的发展实施引导,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提升该行业的整体规范程度。构建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信用体系,这对于提升中小型物流企业绿色金融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在客观上要求绿色物流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政府政策倾斜是该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更为优越的激励政策来鼓励绿色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通过行业本身、政府以及各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来促进我国绿色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

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物流金融对于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必须重视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事物,其发展方向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针对绿色物流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扶持,而行业本身也应充分把握机遇,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愈,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

2.胡愈,柳思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营造[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3.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物流管理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持续增长。物流行业被企业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但是我国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难以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反而影响并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加强物流企业的改革创新。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管理经验的有效转变,有助于打造物流品牌。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部分物流企业在打环境战、价格战与品种战。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创新物流服务,由于信息化物流管理是产业链,并且极具影响力,在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物流运输方式能够形成各自的运输点,形成网络结构的连锁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形成绿色化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物流行业必须跟得上时展的信息化管理步伐,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更新技术与运输速度,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物流管理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着众多不足之处。我国加入WTO组织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与西方的先进市场经验进行有效结合,部分企业认真学习,并融会贯通西方先进管理模式,但是仍有部分企业采用改革前的老思想、老套路。此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严重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导致物流信息化技术落后,企业间的信息难以进行有效共享,物流信息的处理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从而导致我国物流管理行业难以有效创新。

(二)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物流行业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货物运输,由于人们思想上不重视,导致我国物流管理方面人才匮乏。再加之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

(三)政策与制度环境亟待改善

当前我国并未统一完善物流运行标准,物流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在各区域也是大不相同,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物流行业难以成为有效整体,只能够运用大环境力量不断前进。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完善政策与制度,才能够促使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要想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首先应当更新物流管理理念,芜湖物流企业应当结合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有效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是一个信息更新速度较快,流通性较强,并且过程复杂的单位,所以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时,能够将客户需求做到位,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技术

物流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都必须结合信息化标准要求提高应用技能,同时企业应当定期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工作总结,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员工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物流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体系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体系,通过定期的人才招聘与选拔培训,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引人才的融入,有助于构建业务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促使物流管理工作更具专业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持续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下,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有效更新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能够结合市场多元化需求与自身实际发展状况,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各类问题,才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海嘉,阮淑慧.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9):55-58.

[2]谭飞.信息化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5(20):48-49.

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范文6

[关键词]快递物流 快递爆仓 根源

一、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在的提升了经济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快递物流行业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时代迎来了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期。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极大的加速了商品在不同区域间的流通,其服务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近年来每到年终岁尾,许多快递公司纷纷发出爆仓信号,以致短期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品流通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引起了全社会对快递物流行业如何实现长远发展的关注与讨论。

快递爆仓这一行业现象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性和周期性特征,其表面原因可以归结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购物每到年终岁末都会有较大幅度的促销优惠,从民俗上讲,中国人也有逢节消费的习惯,尤其是元旦和春节。此时,民间的的购买力得以巨大的释放,作为网络购物下游的快递物流行业仅以其能够满足日常需求的服务供给量来面对如此庞大的由网络销售衍生出的快递服务需求,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由于运力不足而导致快递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仅仅是爆仓这一行业现象的表面原因,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爆仓的背后隐藏着关于整个行业格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相关配套制度上的深层根源。

二、爆仓背后的深层根源

(1)“血战”价格下的无序竞争

由于电子商务时代市场对快递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资质不等的的企业跨过低门槛涌入这个行业,而企业数量的增加又带来日趋激烈的竞争。然而以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作为手段的竞争被较少的采用,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份额竞争的主旋律依然是采取比目标对手更低的服务价格,进而达到“割据”一方的短期目标。这是一种无序的、自杀性的、牺牲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低级别竞争手段。快递物流行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种通过血战服务价格的竞争手段在高油价、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走高的时代,无疑是一种扼杀整个行业的无序方式。快递物流企业在运营成本上的有形压力极易导致其服务质量的无形下降,进而陷入到价格战导致的服务质量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博弈中去。

(2)低利润下的“割据式”扩张

价格的无序竞争压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面对幅员辽阔的地理现实,很少有快递物流企业能够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完整服务网络。众多的特许加盟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遍全国,组成形式上统一的服务网络。这种速成于民间的服务网络基于加盟者资金实力与服务理念的不同,导致了同一品牌的快递在服务、利润上存在着区域间的较大差异,也使得形式上统一的服务网络呈现出“割据式”的特点。这种客观存在着的割据现实根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的区域内部出货量与进货量之间、揽件量与派件量之间的失衡。这种同一快递企业内部的区域割据无法实现企业整体上的规模经济,割据区域间存在不应有的竞争而无法实现高密度的协作,进而很难走出“囚徒困境”的博弈。

(3)亟待完善的制度设计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它内在的要求经济法律规范为其保驾护航,这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快递物流行业无序竞争的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在资金、资质上并不符合行业要求的企业的涌入加剧了这种混乱,影响了快递物流行业在长期上的良性发展。而在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重点领域又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快递企业运输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在发生运输合同纠纷的场合时常成为承运人据以免责的霸王条款。此外,快递物流企业存在着服务网点广泛、布局分散的特点,这给政府部门有效的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在缺少统一监管标准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地区网点的差别化监管。

三、结论及对策

从制度上建立并完善一整套从准入到监管的法律法规,规范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从政策层面鼓励快递物流企业进行资本与行业的集中,以实现有序竞争环境下的规模经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改变目前的低价竞争局面,确立以自身服务品质相适应的定价机制。彻底改变同一企业内部区域间的割据格局,从管理上强化区域间的联系,从企业内部的制度上激励不同区域间的协作,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逐渐回购加盟店,变形式上统一的服务网络为实质上的统一。也只有从根源上着手才能彻底解决快递爆仓这一非正常的行业现象。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快递爆仓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制约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根源,爆仓现象只是这些背后的深层根源在供求关系上的一种季节性反映。电子商务目前仍然处在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作为其下游的快递物流行业,想要彻底解决爆仓现象,要走的路还很长。又值岁末,希望我们收到的是越来越少的爆仓消息,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行业为克服爆仓而做的越来越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谦,杨淑芬,晏敬东.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