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1
何为“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给出的通俗解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所学内容懂了、会了,并且还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面对高中政治枯燥、乏味的哲学常识,我们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把哲学常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政治大都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之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的弊端,课程的准备、实施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为生活服务。高中哲学思想深奥、抽象、枯燥,单纯的理论记忆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哲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与学生相关的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相应的哲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感悟哲学常识的伟大内涵。
教师把哲学常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仅指用生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枯燥的哲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常识的本质就是对生活实践的体验,高中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因此,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哲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教师有效将深奥的哲学常识与学生普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仅仅让学生对哲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哲学常识的进一步认知,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理论深奥、抽象、复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除了讲述理论知识还是讲述理论知识,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压抑,无法保证哲学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在遇到抽象的哲学理论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动画等播放功能,把复杂的哲学理论用学生易懂的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缩短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各类场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哲学思想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哲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总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不仅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同时也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政治哲学理论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首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高中政治老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把学生从“听众”“观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并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方案的设置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而不是继续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完实践和真理的哲学理论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相关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的哲学理论分析材料。这样,学生自由谈论、分析,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讨论过程中巩固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如何实现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的有效性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丰富自己对哲学思想理论的认知,同时也要熟知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创造出一个适合本班学生的高效的高中政治哲学常识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政治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务分别对三维目标予以分析: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其他教学目标的载体。要更好地促成知识目标的实现,就要突破记忆量大、知识点抽象这两个难点。
(一)优化记忆方法,解决知识庞杂难题
由于这个特点,优化记忆方法,简化记忆难度变得尤为重要。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模块化划分较为明显。怎样给学生的记忆减负,而不影响记忆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我推崇一种由点到面的知识记忆法,即将每一个模块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唯物论:物质、意识、运动、规律;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以每一个关键词为基础衍生出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二)立足社会生活,突破知识理解瓶颈
高中《生活与哲学》讲述的是哲学体系中的基础性知识。哲学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通过生活化教学,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哲学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启迪生活。在讲解《生活与哲学》课程内容时,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生活和学科知识的关系问题。我们的基本想法是: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哲学学科知识支撑的课程模块。
二、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新课程规定,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具有“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伦理和人生问题,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重要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确定的能力目标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下面选取其中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惰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作为学生自主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通过提问、学案填空问答等形式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督促和检测。
(二)合作探究的能力
有效的探究活动要求小组成员高度参与,有更强的分析问题、协作沟通能力以及竞争意识。而针对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相对抽象的特点,设计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探究活动尤为重要,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合作探究,提升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基础较薄弱、参与度较低的成员,应加强鼓励,给予其公平的展示机会,避免其形成较低的自我认同,增强其自信心。
(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仅仅依靠知识点的记忆远远不够,熟练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同时更需要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形成正确高效的解题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一目标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主动建构社会典范的示范效应。
(一)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有效的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旦被学生理解、接受,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教师。教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探求和钻研精神,都能感染学生。
(二)主动建构典范效应
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过程中,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同辈群体中也存在与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负面文化。在讲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框题时,一个关于老人该不该扶的争论,学生已受到大众传媒所报道的负面新闻的影响,大多希望做出“明智、理性”的选择,这与我们教材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使学生以应试的功利目的来回应我们的德育目标,建立在一种对理论质疑的基础上的学习使教学变得空壳化,学生知识无法内化,德育目标无法达成。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不能强行教条式地灌输,而应该主动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导向作用,将社会典范实例通过多媒体、新闻资料搜集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地认识、接纳,潜移默化地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
【参考文献】
[1]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14-117.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3
一、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理清教材主干脉络。例如我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课本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告知学生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课本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再如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
第一,通过多媒体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组织和编辑,把声音、图片、文字、影像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需要组织起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
第二,通过因特网强大的信息网络功能,教师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时事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超越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有效地扩大信息量,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通过电脑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节省课堂时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花一定的时间板书或作图,在组织教学或衔接各个知识点时也会说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话,这些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用课前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更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活动,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使教学过程更加严谨。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加上受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单一,讲解难度大,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接收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的目的。如讲“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我们可以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画,通过动画生动地展示商品价格尽管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二、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整理笔记。
1.读教材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一字不漏通读四本教材,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心不能急,不能图快,要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懂。然后再把课本读“薄”。从认真记教材目录入手,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
2.记笔记。高中复习时间很紧,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每一个考点,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为什么?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整理时留出空白,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理解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理科班;政治教学;现状调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0-02
普通高中在文理分科后理科生仍然要学政治,作为高考不考的政治课在理科班中的处境相对比较尴尬,经常有老师反映理科班政治不好教,理科学生对政治不愿认真学的情况。如何开展好理科班政治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一位高中政治老师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普通高中理科学生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
1.1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的理科生认为高考不考政治,只需要应付下会考就可以了,政治到考试的时候背背就行了,因此没有学习的必要,认为必要的学生也只是因为会考而学,可见普通高中理科生对政治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必然会影响政治课的教学。
1.2对政治课部分教学内容不大认同。部分理科生认为书本知识不实用,政治学科中的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大,联系不紧密,对政治课程学习存在迷茫心态。如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哲学部分。我们一直提倡哲学很重要,但由于哲学内容过于抽象化,不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故学生对此只是抱着学学看的态度,并非全心全意的学习使学生本就一知半解的政治课程更加心中存疑。
1.3对政治课的负面宣传加剧学生对政治课的忽视。在现行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部分理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政治往往给予负面的宣传,大都要求学生把学习时间充分用在高考科目上。甚至一些老师就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政治无用论"、政治浪费时间等负面、错误的论断,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加剧学生对政治课的忽视。
1.4政治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较大。对老师的好感能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部分政治教师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对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一知半解,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不高,造成讲课方式单一,枯燥,方法不多,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政治课更不重视。
2.理科班政治教学的有效探讨方法
如何激发理科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2.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积极性。要上好理科班的政治课,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联。例如本学期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在讲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可以列举我们班和其它班进行篮球比赛,如果只靠队长一个人的力量,最后能否取得胜利,同学们展开激烈的探讨,最终他们自己可以得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再如,要向学生灌输政治课非常重要,政治源于生活,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而且现在继续深造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也要进行政治方面的考试。即使在参加工作后,也要经常性的参加单位组织的机关政治学习。如,现在全国上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也属于政治的范畴。古人云:"文史哲不分家",特别是政治学科中的哲学知识可以有助于学生加深语文、历史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爱好。基于此,明确学生学好政治课的好处,给学生留下政治课的好印象,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2强化学以致用,拓展学生知识面。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探究与实践"、"阅读与思考"、"实话实说"等板块,给学生参与的空间,发挥其主体作用。比如理科班的学生对哲学还是比较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事例:有两个人面试,都说自己的英语口语很厉害,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位面试官不太懂英语.说自己跟老外交流没有问题,结果第二次复试的时候,面试官真的请了一个老外,一对话,发现他们的英语其实不怎么样。同学们进行探究与实践,最终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使政治教学生活化,就应该多讲授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使学生感觉政治学习能学以致用,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摆脱为了学考而学习的状况,从而有利于理科班政治的教与学。
2.3加强交流沟通,实现教学相长。作为理科班的政治老师,可以通过交流使理科老师认识到在学生普遍忽视政治学习的情况下,有些无心和不当论可能对政治老师的工作和政治课教学带来冲击。要求其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会考的实际出发,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能因为高考不考就放弃学习,也不能因为高考不考就随机挤占、增减政治课课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给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和全盘思维,对所有学习一视同仁,不偏废任何一门学科,而且要高标准、严要求。政治课教师更要采取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引领学生进入政治课的殿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治课的巨大魅力,让学生自觉、自发学习政治,甚至保持对政治课较高的学习热情。也要经常性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对其中合理化的,有助于教学的要采纳,实现政治教学的进步。
2.4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人格魅力
2.4.1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上好理科班的政治课,教师应该博览群书,积极关注天下大事、要事,及时更新知识,这样在课堂上讲解分析时,信手拈来。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喜欢听你的课。同时,作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就对教师有亲近感,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84-02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素质教育也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何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它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使用科学方法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探索精神。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好方法,并且对高中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本人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 通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我们只是把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给他们,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造成“台上昭昭,台下昏昏”的独角戏局面,不仅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新课程模块来看,新教材四个必修模块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都散发着生活气息。这本身就说明了政治课教学并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高中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见解,这种生活上的阅历对其理解书本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而指导学生将政治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贴近政治学科的日常事例引入教材讲解中,以便学生真切体验政治课程的乐趣。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模块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例讲起,这样学生便不会陌生,并会主动地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情节与政治教材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百元钱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钱”。“有什么用?”我又问。学生议论纷纷:“可以买到很多商品。”我再问:“为什么这张薄薄的纸币可以买到我们想要的商品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主动地去阅读课本内容。再如在讲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时,我引用了《说句心里话》的歌词:“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来说明这一义务的重要性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二 巧用设问启发学生思维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人贵有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学生自主理解教材,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诱导学生质疑,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教材中到去。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问问题,学会设置问题,这是课堂互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但课堂互动应包括师生相互启动,除教师设置问题启动学生思考分析外,也要让学生作为启动一方,学会询问、质问、反问,学会设置问题,启动教师或其他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形成这样的互动,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师生探索活动的进行。同时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学会设置问题,有助于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如在学习《商品的基本属性》时,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是使用价值越大,商品的价值就越大?”很多同学马上就回答:“是”,我于是拿起旁边的水杯问:“在你们口渴难耐的时候,是这瓶水的使用价值大还是一块金子的使用价值大?”学生马上回答:“水的使用价值大。”我马上又问:“但是水和金子的价值谁大?”通过上述设疑,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带着问题重新思考教材。在教学中,巧用串联式问题也非常重要,例如,我在讲解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时以三聚氰胺奶粉恶劣事件为背景,设置了以下串联式问题:上述问题反映了市场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此问题?串联式问题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从纵深方面共同提升锻炼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努力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学法指导,明确学习中的“三W学习法”,即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样的重要性。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还往往与这一学科的教师有关,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所以喜欢他所教的科目,因为厌烦一个老师,所以厌烦他所教的科目,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尊敬爱戴的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呢?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语言的幽默
政治学科的理论比较枯燥、严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恰当地语言的幽默,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位演讲家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让人接受。”教学中幽默的素材有很多,如相声、小品、格言、警句、广告语等,无不妙趣横生,教师只要恰当运用,便可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教条主义的危害时,跟学生讲了个笑话:粮站的员工对经理说:“经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经理问:“你把它捞上来了吗?”员工说:“没有,我把猫放进去了。”学生捧腹大笑,并在笑声中了解了教条主义的危害。
2.关注时政热点
政治学科是时代感很强的学科,要求政治教师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的热点问题有所关注,并能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材料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对于“地沟油事件”,可以与经济常识中的商品基本属性、企业的经营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结合;也可以与哲学常识中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联系的观点等知识点结合;还可以与政治常识中的我国国家性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党的性质、宗旨等知识点结合。
总之,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语言幽默的教师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崇拜,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听好每堂课,做好每堂的作业,无形中就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
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而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求知、自行发展提供了保障。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学习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有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大概的了解,既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又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完成效率。由于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政策性等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课后要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和了解社会,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
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善于发现疑点,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学生会质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3.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中学生单从课本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与政治学科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通过摘录、剪贴等形式做好读书笔记,并能善于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实质上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讲究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提高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现代社会知识发展迅速,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为适应现代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政治教学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范文6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坚持了以往高考试题所具有的选拔人才、突出能力的要求,对今后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今年试题与往年试题相比,题型分值基本不变,但难度有所增加。试卷中有四道经济题型,其中经济学曲线图形题首次出现,且难度较大;计算题因利润率偏僻较难;全球化下的企业生产和分配相对难度一般,三道政治题型考查人大、政府、政协,难度一般。四道哲学题型,其中唯物论一道(意识),辩证法两道(联系、矛盾特殊性)、唯物史观一道。文化生活类题型一道。10道一材一题,9道四选二。二卷38题材料没有用传统经济材料,第(1)问以文化产业发展考查党的领导(相对较难)12分,第(2)问考查文化企业发展经验(较易)14分。39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反映的文化问题为材料,第(1)问考查文化生活是否赞同10分(试题开放),第(2)问考查认识发展(哲学12分,较难),第(3)问设问灵活,但破题难。合计经济生活类占30分,政治生活类占24分,文化类占14分,哲学类占32分。
第一,近几年来第12题都为计算题,但今年放到第13题,第12题变成了曲线图形题,多数学生平时练习少,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此题要结合平时所学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知识,然后观察图中虚线部分的变化去判断,也就是首先要弄清供给和需求曲线,然后根据产量大增(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变化较小,根据面积变化看见增产不增收。只有B选项符合。曲线题的出现让经济学更有味道,更能体现综合能力。
例: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此题的出现提醒高中政治老师和学生要注意这种题型的练习,虽然明年不一定考,但教学中不应忽视。
第二,今年第13题为计算题,这是以往没见过的情况,而且算的是利润率,新课标和考试大刚都没有提到,利润率这一知识点是2002年以前的考点,分为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此题从题意可看出是计算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结合汇率知识可知,之前利润24×6.32-144=7.68,之后利润24×6.27-144=6.48,仅从利润比较没有答案。考虑利润率后之前为7.68/144=0.0533,之后为6.48/144=0.045,可知答案为A。此题虽偏,但只要有经济头脑或经济意识就很容易理解。
例: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元人民币。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元人民币,交货时为1美元=6.27元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此题给人的提醒是:高考试题是不受课本和考试大纲约束的。老师教与学生学还是应以面广为宜,忌猜题、押题。
第三,19、20题的②如果学生懂得哲学中内外因辨证关系的道理,那就容易多了。这一知识点放在课本探究中,且没有说明它们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忽视。
例: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回答19~20题。
例:19.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A)。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此题考查辩证法之矛盾特殊性,相对容易。③体现材料,④错误,②选项中主观评价成为根据过于绝对,答案选A
例: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B)。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此题考查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作用,相对容易。②的决定作用太绝对,材料中的越来越……的经历体现潜移默化,③选项对应教材,④选项较难判断。答案选B
这两题的②告诫老师和学生,不能忽视探究的学习,要借鉴并学习老课本比较简单的知识点。
第四,38题第(2)问课本中有三点答题思路,要求学生能在考场上再现该知识点,结合材料去组织答案。
例: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14分)
这一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中概括,相对容易。
答: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一类试题属于偏易题,高考中年年有,比例不低,要求学生一定要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类偏易题要做到不丢分或少丢分。
第五,39题第(3)问属于送分题,只要写就给分,不容易错。
例:39题第(3)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么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