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1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指标1.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本文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核心,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地域单元的划分和时间序列的选取本文研究采用的区域划分以省为单位,采用统计年鉴上的划分方法,把我国三十个省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其中东部为沿海十一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八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西部十二省,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时间跨度是2001年至2012年。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和处理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性很强。而GDP是以地域原则进行统计,所以更能反映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且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人均GDP(元)指标是最适合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此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十一个省、中部地区的八个省、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的历年GDP(元)数据,并对选取的各省份地区进行加总,得到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历年GDP数据,然后除以各地区的总人口数,算出东中西地区的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该指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更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1.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经计算,以东中西人均GDP分别与国内人均GDP计算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都是0.999,0.999,0.997,可见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相关性很高,进一步有力说明了东中西人均GDP与国内人均GDP的统计相关关系较强,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不同区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进行线性模型拟合。下面利用Eviews从增长速度方面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回归分析的研究。1.从增长速度方面进行的回归分析下面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时间序列段为2001~2012年,进行三次一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回归结果见下表:参数估计的模型如下: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一(1)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二(2)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三(3)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在模型一中,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为,说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1.0091个单位,因为东部地人均GDP大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人均GDP,所以符合实际。同时说明,平均来讲,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内人均GDP增长率有较大的贡献。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说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71个单位,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95个单位。西部地区的增长率一直大于中部,所以综合来看,西部地区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起着更大的作用。综上所述,从回归分析的角度看,在人均GDP增长速度方面,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要比中西部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要大,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大于中部地区。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方法和数据1.本文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采取了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指标和绝对差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具体特征,从而进一步从经济发展差异方面分析.因此,本文选择下面两种计算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2.数据来源及处理统计数据仍然是2000~2012年间的各地区人均GDP数据,本文所使用的人均GDP如上述是历年各地区GDP总值和历年的地区总人口计算而得。数据处理为分别计算历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的相对和绝对差距及相对差异系数。

(二)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情况和趋势1.各区域间以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人均GDP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则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大小和变动方向,下面分别计算东中部、东西部的差距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东部与中部人均GDP、东部与西部人均GDP的绝对差距都在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断加大,但由相对差距系数的变动来看,东中部、东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出现缩小的态势。从相对差距来看,2000~2003年,东部与中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但增幅不大,由51.16%增加到53.60%。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也由58.89%增加到59.92%。在2003~2012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之上,大于东部与中部之间相对差异系数的下降幅度。这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综上分析,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将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东部GDP总量所占百分比将会略有减小,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量。从人均GDP差距的变动方面来看,虽然中西部与东部发展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不同地区间经济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持续加大。

(三)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回归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具体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下面进行相关回归分析。1.以区域GDP所占全国GDP比重为权重,将全国GDP增长率按区域进行加权分解,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率的贡献率。通过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国GDP增长中,东部的贡献最大,除2011和2012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贡献率都超过50%,贡献率最大是2003年,高达71.7%,全国GDP增长的14.5个百分点中,东部占了1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东部低,其贡献率在12.4%~28.6%之间,西部的贡献率最低,贡献率在15.7%~26.9%之间(除2012年外),近年来西部的贡献有加大趋势,且逐渐高于中部的贡献率。2.下面以全国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一元相关回归分析。利用SPSS计算东中西地区各自的贡献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94,0.776,结合表4可知,全国GDP增长率与中东部的贡献线性相关性最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强。但中西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将会是长期的趋势。

三、结语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断增加。2014年财政教育投入2.64万亿元,占GDP的4.15%,为1978年的1.989倍。对比东、中、西部数据,财政教育支出与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适应度明显不同。2014年东部经济区人口占全国的45%,其GDP占全国的57.63%,但是教育支出占全国的49%。GDP占全国GDP27.08%的中部经济区,拥有全国33.28%的人口只享受了28.28%的财政教育支出。三大经济区之间和地区内的省级差异都导致了最终的全国差异。

本文的教育概念偏向人力资本,与人口数量和素质关系密切,与经济发展状况相辅相成。财政教育投入直接参与了社会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为进一步扩大财政教育投入提供物质支持。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加大财政教育支出是必然趋势,但现阶段各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投入不完全符合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学加大财政教育支同时实现区域间财政教育支出的公平。

二、文献综述

(一)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实质为人们对教育领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即对全国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陈凡在《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将教育公平解读为“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平等、自由地选择和分配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当代经济社会中,教育公平应该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相结合,起点公平是指每个公民拥有接受教育这一基本权利,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是教育公平的首要目标;结果公平是指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每个人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曾继耘),而财政教育支出在三个方面都有显著作用。陈钊等实证得出我国各省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省的教育发展差距,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二)教育支出公平性的财政介入。要发展教育,必须有国家政府的参与,教育不是纯公共商品,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教育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具有正外部性。投资科学和教育,有另一种间接形式的外部性(JosephE.Stiglitz)。公共教育存在市场失灵,政府介入到教育事业也是符合当代财政实现职能的要求。实现教育支出公平对于政府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有重要影响。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起点公平,长远来看,教育对收入分配结果有间接作用,可在结果上实现公平。

(三)财政教育投入与人口、经济增长。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体现在个人身上。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教育支出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和投资率呈正相关,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发挥对经济的正外部性。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财政教育支出正面激励反向制约,给财政教育投入带来明显的同向冲击(刘幼昕,2013)。财政教育支出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刘治松,贾凯威(2009)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的动态关系发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能促使教育支出的平稳增长。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全国性教育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少有对各地区财政教育投入经济效果分析,本文试图以人口和GDP为双权重来探究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公平性问题,将财政教育支出公平性在宏微观进行定义,在宏观层面,财政教育支出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整体发展速度为要求,在微观层面,将个人当作一个经济实体,有效地财政教育支出应该使个人达到教育结果公平。研究财政性教育投入公平性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适度的教育投入规模,提高教育支出公平性。

三、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一)数据选取。泰尔指数(Theil,1967)是分析区域收入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工具,泰尔指数越小,各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就越小。按照2014年《统计年鉴》对经济区的划分将31个省市划分成三个东中西部经济区。各省市的人口和GDP,财政教育支皆是直接数据,全国数据为各省市的加总,与直接的全国数据有较小差异但对结果影响甚微。

(二)泰尔指数计算公式。(1)以人口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Pi表示第i省的人口,Ei为第i省的财政教育支出,Pg、Eg为全国人口和财政教育支出。T、TE分别表示全国、东部的泰尔指数,TM、TW同理表示中部、西部泰尔指数。

(2)以人口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GDPi表示第i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余同上。

四、实证分析

(一)以人口权重的泰尔指数分析。(1)计算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泰尔指数

全国的泰尔指数整体较小,逐年下降,2010-2012降幅显著,就三大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公平性看,中部的泰尔指数维持在低水平且较为稳定,说明中部九省在财政教育支出上较为公平,差异较小,适应人口增长速度。中西部泰尔指数都较为平稳,说明国家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在中西部落实效果明显。相反,东部地区泰尔指数高,说明财政教育支出不能适应人口的发展,并且缺乏公平性。(例如河北省2014年人口占东部地区总人口约12%,但是财政教育支出只占东部总教育支出的8%,同时,北京3.5%的人口比例却享受了6.9%的教育支出)。

(2)人口增长速度与财政教育支出增加速度。2011年起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0.5%左右,但是东部的人口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54%下降到了0.65%左右,中部地区平稳在0.4%,西部地区2010年出现最低点-0.28%。与此同时,各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情况区别也较大。中部的教育投入变化显著,例如黑龙江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增幅由2012年的45.7%下降到2013年的-7.9%。对比教育支出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前者增长速度远高于后者,且后者波动幅度明显前者,可见二者发展不均衡。(例如2014年天津,人口增速3.06%,但教育支出增速12.06%,相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速度为0.22%,财政教育支出却为-9.7%。)

(二)以GDP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分析。(1)各经济区财政教育支出泰尔指数计算

中部的泰尔指数维持在低水平小幅度上升,说明中部九省在财政教育支出上较为公平。西部地区泰尔指数显著高于中、东部地区,且不稳定,最低点出现在2012年,说明财政教育支出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有所脱节。(例如重庆市2014年GDP占西部地区总GDP的13.63%,但是财政教育支出只占西部总教育支出的9.55%,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DP占比8.86%,财政教育支出占比11.52%)。

(2)GDP增长速度与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速度。2009年全国GDP增长速度陡增,西部的增幅最大,2011年增速达到最大值23.24%,全国GDP增速2012年下降到7.88%,与此同时,各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在2007-2008年同样陡降,2010-2013年第二次下降。说明财政教育支出增速与GDP增速有一定的同步性。但是,教育支出变化幅度明显大于GDP变化幅度,可见教育支出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例如2014年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增速为10.38%与GDP的10%增速较匹配,但海南省2014年GDP20.17%的增速对应只有教育支出0.79%的增速,明显教育支出不足。)综上,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情况和GDP的增长情况不相一致,说明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速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速度,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教育支出的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全国来看,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平稳,波动较小,说明近年来的相关财政政策,在教育投入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对东、中、西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的双权重分析,得到各经济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不公平性,以人口为权重研究,东部的泰尔指数最高,说明财政教育支出的变化与人口的发展不一致,人口增长速度处于高水平,但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却并不高。以GDP为权重,西部的泰尔指数最高,可见西部的教育支出增长与经济发展情况不一致,西部GDP增速较高,但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速处于较低水平。

(2)东、中、西部经济区由于自身的区域特点,在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上也呈现了不同的问题。东部经济区经济最为发达,GDP占全国的57.63%,但是人口只占45%。西部经济区21.71%的人口比重,GDP却只占15.29%。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一致,这种特殊性导致虽然东西部的财政教育支出占全国的49.13%和22.59%,与人口的占比相似,但与经济发展情况差距甚大。

(3)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速度和人口、经济增长趋势不一致。就2014年数据来看,GDP增长速度普遍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速,但是人口的增速低于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速。说明,教育支出以人口为权重,支出的增加使人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受益人群增多,受益程度加深,但是却没有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高度的相符性,经济增速快于教育支出,并且近几年的经济形势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教育支出的发展。

(二)建议。(1)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缩小经济区之间的教育支出差异对于人口和经济发展是必要的。经济区之间教育公平的实现一定程度上依赖财政教育的支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因为义务教育的正外部性强,侧重教育公平,受益人口众多,所以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支出对象的观察和研究,进行结构调整,在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方面也要适度加强财政教育的支出。东部经济区加强人口发展和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互通性,西部地区加强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2)引导教育从起点公平到结果公平的转变,在往后的实践中,在增加教育支出绝对数基础上,支出更应该着眼于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还要充分利用这些支出,提高经济效率。以人为观测对象,评价教育支出的绩效。让个人不仅有权受教育,还能够实现自由发展。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3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SSM分析法;灰色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9-0084-05

一、引言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近现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18 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海洋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环渤海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不断提升自身的海洋经济建设水平,使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 271.76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2 015亿元,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存在着直接、具体的联系,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为了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和总量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13个主要海洋产业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2],为区域海洋经济提供了发展平台。在此,笔者重点研究影响海洋经济的12个海洋产业,通过SSM分析法得出环渤海地区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为更好地发挥海洋经济在环渤海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概况

(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区位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地带,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协调南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向北与俄罗斯、蒙古相连,向东则与日本、韩国相连,向南与中国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连,向西是中国亚欧铁路大陆桥的起点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辐射了大连经济圈、沈阳经济圈、京津唐经济圈、胶济经济走廊和胶东经济圈,并一直延伸到内蒙古和山西等省区,各个区域通过便利的交通网相连接。京津唐地区的高科技人才密集,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渤海、黄海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环渤海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海洋经济最新隆起地带。环渤海地区凭借着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又一重要经济发展带,为北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为了全面地了解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概况,笔者应用纵横比较法[3]分别从横向上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与全国海洋经济进行比较,从纵向上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近几年的发展相对比,进而得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

1.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从表1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是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说明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第二产业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环渤海产值的贡献最大,第一产业相对第二、第三产业来说产值最低。除了产业贡献之外,在海洋经济中环渤海地区还为全国提供了32.97%的就业率,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2. 环渤海地区历年海洋经济增长情况。图2清晰地表示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2001―2008年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各年份所占全国海洋产值的比重。总体上看海洋产值不断增加,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1―2005年海洋第一、二、三产业产值都处于平稳上升阶段,海洋第一产业是支柱产业。2006年以来,海洋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的产值急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迅速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取代了第一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成为三大产业中产值最多的产业。

三、研究过程

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应重点研究海洋产业的发展,殷克东[4]应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了评价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模型。谢奉军[5]和刘克利等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海洋产业,张耀光[6]等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分析海洋产业。在此,笔者通过SSM分析法分析未来海洋产业的结构优劣和竞争力状况,通过灰色模型预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情况,从而为该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

1. SSM研究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研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7]最先提出的。运用该方法将需要分析的区域经济与整个国家的经济作比较,得出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shift share effect),可比较准确地对该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该区域将来的经济发展目标。

SSM的数学模型[6]是:假设某个区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区域的经济总规模为b0,末期为bt。同时,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j0,bj,t(t=1,2,...,n)表示研究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该区域所参照的上级区域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的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在参照区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则有:

(1)区域与参照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段内的变化率分别为:

rj= Rj= (j=1,2,…,n)

(2)以所参照的上级区域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研究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可得:

b′j= (j=1,2,…,n)

这样,在[0,t]时段内研究区域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j、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三个分量,表达式依次为:

Gj=Nj+Pj+Dj Nj=b′j×Rj Pj=(bj,0-b′j)Rj

Dj=bj,0×(rj-Rj) Gj=bj,t-bj,0 PDj=Pj+Dj

Gj=bj,t-bj,0=Nj+Pj+Dj

其中,Nj=b′j×Rj Pj=(bj,0-b′j)Rj

Dj=bj,0(rj-Rj)

引入Kj,0= Kj,t= L=/

K为所研究区域j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所在参照区相应部门的比重,则研究区域对于所在参照区的相对增长率为L。将L分解如下:

L==×

将L分解得到结构效果指数W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且0≤L≤1:

W= u=

L=W×u

2. 灰色预测模型。灰色预测特别适用于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互补性好、涉及面广、层次较高、综合性强的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主行为特征量的预测,诸如总人口、总产值、总产量、国民收入、消费水平、生产效率等。GM(Grey Dynamic Model)模型是预测、决策和控制的基础,是灰色系统的心脏,能较真实地描述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预测未来”本质上是个灰色问题,因为一个未出现的、没有诞生的未来系统,既有已知信息又有未知信息,且处于连续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

GM模型的微分方程为:+aX(1)(t)=u,系数向量a=[a,u]T 方程中X(1)(t)为X(0)(t)的依次累加值,求微分方程的解,得到时间函数:(1)(t+1)=(X(1)(0)-)e-at+,再还原便得到:(0)(t)=(0)(t+1)-(0)(t),这两个方程即为GM(1,1)预测的基本计算公式,本文利用SPSS软件中的GM(1,1)对近十年的各海洋产业数据进行预测。

(二)研究结果

1. SSM分析结果。根据SSM分析法可得表2、表3、图2和图3。

(1)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Shift-share分析。根据表2可知:从产业结构来看,滨海旅游、建筑工程、海洋油气、交通等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增长速度,说明这些产业与全国相比具有增长优势。但造船和海盐落后于全国,存在明显不足。Pj的值越大,说明产业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从12个部门结构来看,对环渤海经济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是海洋化工、造船、交通等产业;海水利用占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比重非常小,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Dj的值越大,说明区域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从表1可知环渤海地区旅游的竞争力最强,海盐和造船与全国相比不具有竞争力。综合分析可得,在增长速度、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方面均较强的部门是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较弱的海洋产业是海盐产量和海水利用。环渤海地区应根据分析结果深入了解各海洋产业的具体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使海洋产业均衡发展。

(2)总体效果分析。根据shift-share分析表,笔者分别计算出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部门的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效果指数U、总的结构偏离分量P以及总的竞争力偏离分量D,借以判断环渤海地区总的结构效果和竞争力(见表3)。

表3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12个部门的总经济增量(G)很大,且L>1,说明环渤海地区总体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偏离分量(P)较大,且W>1,说明环渤海国民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在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竞争力偏离分量(D)数值很大,且u>1,说明环渤海地区的海洋部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综合来看,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在全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3)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可以使结论清晰直观,环渤海地区各海洋产业部门所属类型显示明确。如图2所示,首先把坐标系平均分为8个扇面,然后标出环渤海地区11个海洋产业部门在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大多数海洋产业集中在A类地区,属于部门优势增长产业。图3反映了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部门偏离分量情况,从扇面中可以看出:交通、油气位于扇面1,表示环渤海地区这两种产业基础很好,竞争力很强;建筑工程分布在扇面2中,说明该部门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制药和造船位于扇面4中,说明这两个部门是环渤海地区基础差但是发展较快且具有后发优势的部门;海盐位于扇面5中,说明其属于基础较好但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海水利用位于扇面6中,说明该产业是基础很差但发展较快的部门。环渤海地区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扇面位置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2.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结果。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涉及因素多、结构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对其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预测方法选择需谨慎。张晋清、张耀光[8]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海洋产业进行分析,刘思峰[9]在其著作中详细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笔者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进行预测分析,图4反映了通过灰色预测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从总体上看趋势是不断上升的,海洋渔业、旅游、交通等仍占主导地位并推动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海洋产业结构

根据以上对环渤海地区海洋各产业部门的具体分析可知: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强势产业,但海盐产量、海水利用等产业仍处于劣势,导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环渤海地区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积极调整海洋第二产业,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10],构建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达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目的,最终使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龙头”。

(二)增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环渤海地区应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加强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以中国海洋局、科技部联合的《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中将环渤海地区定为重点发展区域[11]为契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海洋资源的低效率运行,提高海水利用效率,提升环渤海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多层次的科技、信息等人才的培养,建立各个省市之间的海洋信息交流平台[12],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各省市政府之间的合作

环渤海地区由三省一市构成,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各省市之间必须加强联系,突破产业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在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各省市优势海洋产业的联合发展,共同带动劣势产业的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目标,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先进的海洋技术,加大海洋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共同制定适应区域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协调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发达的海洋经济发展基地。

参考文献:

[1]曹忠祥,任东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演进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5,(86).

[2]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3],张耀光.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4]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

[5]谢奉军,王文祥.基于AHP方法的中部地区主导产业选择[J].决策与统计,2006,(17).

[6]张耀光,韩增林.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J].资源科学,2009,(12).

[7]CREAMER D.Shifts of Manufactring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M].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8]张晋清,张耀光.灰色关联度模型在海洋产业分析中的应用――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

[9]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10]刘洪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3,(1).

[11]陈小弟.中国海洋工程行业最新发展与规划研究报告[EB/OL].,2009-06-08.

[12]孙加韬.中国海洋区域经济格局亟需深度调整[J].开放导报,2010,(3).

Marine Economic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Bohai Bay Area

Wang Li, Wei Daiping

(Studies Center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tial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4

运用神经网络筛选出经济发展的指标。接着基于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经济欠发达各省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多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各省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基神经网络;面板数据

一、引言

水资源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繁荣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人们对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工业废水排放正是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否走出一条经济相对高速发展与保护水资源相协调的道路,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选择研究经济发展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业已成为了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焦点之一。李少红,方行明、刘天伦,彭水军、包群都研究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关系。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一是很多学者仅仅采用单一指标或者几个指标研究,由于不能代表环境的整体情况,在分析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偏差。二是指标的选取有很大任意性,同时选取的指标无法最大程度地代表所研究的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寻找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经济指标,然后基于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进一步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基于神经网络经济发展指标的筛选

(一)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针对经济系统的特点与性质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能够恰当反映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经济系统,从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与速度两个方面来构建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除GDP增长率外,文中各变量样本数据均取自199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GDP增长率根据增长率计算公式得到。为消除量纲的影响,文中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无量纲化处理。

(二)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指标筛选

1.指标的筛选

本文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寻找影响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经济指标,各经济指标对废水的重要程度分析结果如下,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人均GDP、GDP增长率的重要性分别为:0.135、0.261、0.141、0.284、0.180;标准化的重要性分别为:47.5%、92.0%、49.6%、100.0%、63.5%。从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与速度来看,各经济发展指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人均GDP、二产比重、GDP增长率、三产比重、一产比重。综上所述,各经济指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都较大,故在后文模型建立时,应选所有经济发展指标。

三、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面板数据模型理论介绍

与时间序列相比,面板数据具有截面和时序两维特征,一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显著地减少缺省变量带来的回归问题,并提升了估计的精确度;一方面考虑了地区发展差异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响,提供了个体的动态行为分析信息,使回归结果反映的信息更加全面。根据对截距项和解释变量系数的不同限制,面板数据可分为三种类型: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根据个体影响的不同形式,模型又可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为了确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用Hausman Test进行检验。

(二)实证分析

为了确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用Hausman Test进行检验,因为H=16.6938>χ20.05(5)=11.0705,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模型存在个体固定效应,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于经济发展指标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使用Eviews6.0软件,得到固定效应变截距的估计模型为:

四、结论

由神经网络分析可知:从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与速度来看,各经济发展指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人均GDP、二产比重、GDP增长率、三产比重、一产比重。

由面板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全国各个省区的一产、二产、三产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都具有正向作用,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工业废水排放量有负向作用。从具体研究可知,对于工业废水排放量,截距项为负值的省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即经济欠发达各省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距项为正值的省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即经济发达各省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少红.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实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26-27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5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全国经济发展情况范文6

一、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全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以上,农业生产呈现稳定态势,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粮食产量略有减少,畜禽、水产、果蔬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三季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其中上半年增长17.7%,7、8、9月分别增长16.8%、16.8%和16%,增长幅度呈现略有回落态势。服务业增长幅度上升,占GDP比重预计将比上年有所提高。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在2005年增长10.5%、2006年13.4%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4%,高于全部投资增长幅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9.2%,进口增长29.5%。

2.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在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不断调整的基础上,财政收入、企业盈利、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1―9月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49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1.3亿元,增长28.2%。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预计达到1123亿元,增长28.5%。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其中工资性收入11238元,增长11.6%;全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0元,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前三季达7779元,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其中来自工资性收入3291元,增长14.6%。按历年情况,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年度统计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高,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增长10%左右。

节能减排取得一定进展,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1―9月全省单位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1%,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7%。按国家数字,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比上年同期减2.4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05%,降幅分别列全国第1位和第4位。据省环保局等部门测算,三季度污染物减排二项指标进一步有所下降。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和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力度,据省国土资源厅资料,1―9月供应的建设用地中,存量土地达到2771.64公顷,占20.14%。

3.创业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投入与产出增加。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2亿元,增长34.3%;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投入增长26.5%;科研和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7%;前三季新产品产值3600亿元,增长40.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3%。据省经贸委资料,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已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287项,计划总投资2312.5亿元,年内约可完成投资1100亿元,这对促进产业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二次创业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两方面推进,在加大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同时,一批企业着力构建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增加,据省工商局资料,到9月末,全省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到18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

4.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增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据省农办资料,1―9月全省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92.28亿元,累计建成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提前完成五年建设计划。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对农村水利事业的支出为87.4亿元,增长28.1%;农村限额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比全省限额以上项目投资平均增幅高出2.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建设卫生强省“六大工程”有力实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37%。据省卫生厅资料,目前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87%,90%的县(市、区)人均筹资水平达到60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医疗卫生支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5%和22.8%。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加大。1―9月城镇单位新增就业58.6万人,同比增加17.8万人。1―9月,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增加24.5%,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有所加强,1―9月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2070户,有了很好的开端;新开工经济适用房241.1万m2,全年预计达到300万m2以上。

5.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看,一是市场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半年为102.3%,1-9月103.3%,9月单月达105.7%,创1997年以来新高。1-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2.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EPI)为104.7%,“高进低出”压力依旧。同时,农资价格转降为升,1-9月上涨5.6%。房屋销售价格前三季上涨6.4%,其中住宅类商品房上涨7.5%,涨幅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省内价格水平上升,加上国际石油价格走高等因素,对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二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增添新的因素。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劳动力、土地、水、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价格必然上升,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支出等社会成本必然增加,企业应负担的社会责任理应增加,综合这些因素,企业生产经营正在进入“高成本”时期。同时,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必然要求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品牌创建和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此外,银行贷款利息上升,当前物价上涨引发的通涨预期也将推动工资等成本上升。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特别是石油加工、化工、化纤、造纸、冶金、建材等工业高速增长,使节能减排面临新的压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主要是,新开工项目减少,企业投资向股市和房地产业分流,使实体经济投资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企业省外投资增多,这虽属企业“走出去”谋发展的理,但与省内产业发展的关系值得关注和研究。五是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不确定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和楼市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加,国内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都将对我省对外贸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上述经济运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相关。

从国内宏观经济背景看,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全国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预计将会趋缓。值得关注的是:(1)在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上,货币政策趋向偏紧,土地闸门继续严把,节能减排的约束力强化,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控制贸易顺差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2)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关注民生、统筹协调的政策措施,将对经济运行状况起到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3)虚拟经济加速发展,流动性过剩推动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上升和泡沫加大,虚拟经济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引起重视。

从国际经济背景看,全球经济在经历多年强劲增长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减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17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7年增长5.2%,2008年4.8%,均低于2006年的5.4%。其中,美国2007年、2008年均为1.9%,欧元区分别为2.5%和2.1%,日本2.0%和1.7%,俄罗斯7.0%和6.5%,印度8.9%和8.4%。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和楼市低迷估计不会终结全球经济繁荣,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基本稳定。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稳中趋降,有助于我国经济降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我国按WTO承诺扩大金融开放条件下,将趋于加大。国际市场农产品和石油、矿产、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或继续上涨,特别是原油市场期货价格已创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位,这对我国和我省经济的影响将会增大。

二、浙江经济运行特点与全国的比较

1.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与全国基本一致。2007年浙江经济运行,在全国宏观调控政策下,总体发展轨迹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高,浙江和全国均创近三年来增长率的新高;(2)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协调性有所提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关注民生的力度;(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均大幅度增加;(4)居民消费价格以食品价格上升为主较快上涨;(5)股市和房价等资产价格上升,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

2.浙江经济运行与全国的差异。(1)三大需求增长格局与全国有所不同。全国总体上仍然保持以高投资、高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格局,2007年消费需求增速加快,这主要表现在:前三季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加上就业增加和社会保障有所改善等因素,使消费增长加速,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浙江前几年消费和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2005年、2006年人均分别为全国的1.54倍和2.0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前几年浙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2007年1-9月全国增长率已上升到15.9%,与浙江16.4%接近。明显不同的是,2005年以来浙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已高于投资增长率,全国则低于投资增长率9.8个百分点。可见,三大需求增长格局浙江与全国有所不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省区域经济运行,具有与全国经济运行不同的特点。在一省区域经济运行中,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并不具有可以准确进行定量分析的“匹配关系”。在宏观经济中,经济增长率可以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拉动率准确进行计算。但一省区域经济,没有海关之类的“边界”,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难以准确计量,加上浙江属于能源、原材料和产品、服务“大进大出”省份,无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都大量由省外国外供给,导致省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大量溢出;同时,浙江产品大量销往省外国外,因而以净出口计算对一省区域经济的拉动力存在诸多局限性。浙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省内需求,而是取决于浙江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轨迹与全国有一定差异。在1997―1999年三年经济低谷时期,浙江投资增长率1999年曾降至2.1%,比全国5.1%低3个百分点;2000年增长率大幅上升至20.2%,比全国10.3%高得多。2001―2004年,浙江投资增长率达22.5%到38.9%,但从2004年起,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2005年起投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与全国近几年投资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07年1-9月增长率仍高达25.7%不同,浙江投资增长率2005年为10.5%,2006年13.4%,2007年1-9月11.8%。投资占GDP的比率,2000年浙江和全国分别为36.9%和33.6%,浙江到2004年达到最高点52.0%,2005年、2006年分别下降到49.8%和48.2%;全国逐年上升,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48.3%和51.9%,并且还将有所上升。据研究认为,浙江投资增速下降,总体上属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变过程中的理性回调,现阶段保持两位数投资增长处在合理区间。与省内投资增长率减缓相伴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浙江企业省外投资增长快、规模大。浙江人在外省投资经营的企业已有10万多家,投资额估计已达7000亿元左右。这一现象,在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也很少见到。这对浙江省内经济发展无疑有着机遇与挑战“双重效应”。同时,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发展也较快,投资方向以流通领域居多,这也是有浙江特色的。据省外经贸厅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境外生产型投资企业只占境外投资企业的13.82%,而商贸流通企业点占绝大多数(对出口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3)金融市场活跃,运行状况与全国差异明显。2007年浙江金融运行,虽在企业存款同比多增、储蓄存款向股市分流等方面与全国相同,但在以下三方面有较大差异:一是浙江存贷比较高。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比(年末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82.6%,比全国67.2%高出15.4个百分点,比广东57.1%、江苏71.5%高得多;2007年9月末浙江存贷比为84.1%,比全国67.6%高出16.5个百分点。二是贷款规模较大。2006年浙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为全省生产总值的128.8%,比全国106.8%高出22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广东90.3%和江苏85.8%。2007年1-9月,这一比率浙江为184.1%,比全国156%高出28.1个百分点(因贷款系9月末余额,与年度比率口径上不同)。三是与全国流动性大量过剩不同,2007年出现了流动性结构性紧张现象。在商业银行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以及股市对社会资金“虹吸效应”凸显的双重影响下,银行体系出现结构性紧张,民间融资再度活跃,民间借贷利率2007年年中已上升到13%以上。

对于浙江金融这些特点,初步认为是与浙江经济结构、民营企业活力等特点密切相关的。从现象上看,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对资金的需求增加;间接融资比例低,通过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仍占90%以上;企业到省外投资的部分资金来自于省内金融机构贷款。此外,浙江潜在金融风险,除与全国类同的以外,还有民间融资规模扩大带来的某些风险。据省发改委在金华、义乌等地调查,民间融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如民间借贷资金提供给企业和个人用于归还贷款,通过还旧与借新再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中介组织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以高利借贷易引发风险。总之,浙江金融运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今后浙江经济运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发育的影响,需加以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4)对外贸易结构与全国有所不同。浙江外贸出口,一直以一般贸易为主,近几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2007年这一状况开始改变,上半年全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为447.28亿元和127.38亿元,分别增长30.2%和22.9%,进一步凸显了浙江一般贸易为主的结构特色。1―6月民营企业出口增长38.3%,高于全省出口增幅9.8个百分点,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12.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已占全省出口总额47.4%,进一步凸显民营经济出口生力军作用。

浙江进口总额1990年代初到2004年一般为出口总额的40%~50%,2005年、2006年为40%以下,2007年1―9月37.31%,进口比率有所下降,这与全国明显存在不可比因素。浙江企业购进的原油、燃料油、钢材、有色金属和技术设备等,大量是国有大公司进口的。区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包括进口产品在国内流通,对浙江经济运行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浙江经济运行特点的启示

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是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的,并且反映着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迹象和加快这一转变过程的必然性、紧迫性。

1.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特点,是浙江发展方式转变的初步迹象。2006年浙江人均GDP31874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3998美元,为全国的198%。在这一发展水平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下降,制造业投资比重上升,应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也是符合国家科学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的。同时,在省内土地供给短缺和商务成本上升的约束下,企业到外省投资大量增加;外贸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增长速度重新回复到高于加工贸易增长速度;金融规模相对较大,且民间资金比较充裕等特点,可以说是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以后经济转型加快的趋势性现象,也是浙江民营经济比重大、发展快这一特色在经济转型阶段走向调整升级的趋势性表现。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势利导,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整体质量提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广东、江苏两省按人均GDP等指标比较,与浙江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这两省的投资增长率高于浙江,主要原因是,两省投资的后续空间比浙江大得多。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投资增幅趋缓后,珠江三角洲以外区域的投资快速增长,投资额已超过珠江三角洲。江苏省在苏南地区苏州等市的投资增长趋缓以后,苏中、苏北投资高速增长。而浙江在环杭州湾地区投资增幅趋缓以后,后续投资空间十分有限,作为后发地区的金华市2006年投资只占全省的9.7%,肩负全省生态屏障任务的丽水、衢州两市投资只占全省的9.5%。

2.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特点,表明浙江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回顾近几年浙江经济运行,以2004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契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建设用地供给和环境容量约束日益突出,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进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共识,并付诸实施,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收到初步成效。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增幅低于全国,而GDP增长速度持续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持续强劲增长。但是,国际贸易竞争加剧,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同时,随着浙江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省内资源供给约束越来越大,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和环境;又持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稳定较快的发展。

3.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以上是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认识的,还可进一步从发展趋势来探讨。

首先,从国际比较看,浙江人均GDP2004年24352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3000美元的门槛水平;2006年31874元,接近4000美元;2007年将超过5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数据看,按1994年汇率计算,日本1961―1973年人均GDP从2200美元上升到14000美元,韩国1983―1994年人均GDP从2870美元上升到8260美元,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政府经济管理来说,关注的重点无疑应是促进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从国内比较来看,浙江人均GDP为全国的198%,城市化水平比全国高12.6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中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比全国高20.1个百分点。这表明浙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得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