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杨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范文1

关键词 白河;橡胶坝群;度汛方案

中图分类号TV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26-02

1 分析背景

自1993年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第一座拦河橡胶坝建成蓄水以来,南阳市已陆续在南阳城区白河段建造了五级橡胶坝。南阳中心城区白河橡胶坝群的建设,是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科技成果,对于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南阳城市水环境,拉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阳市白河橡胶坝的建设改变了河床的天然状态,占用了部分行洪河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工作的开展。为了确保南阳市城区段的防洪安全,依据多年来南阳白河上游的水文气象条件、相关水文数据及鸭河口水库洪水调度,对流域内城区段洪水进行分析,制定南阳白河橡胶坝群度汛方案,并严格按方案调度运行非常必要。

2白河橡胶坝群建设的社会效益

1)美化城市环境,打造精品南阳的景观效益;

2)改善城区气候,丰富物种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效益;

3)补充地下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供水效益;

4)拉大城市框架,吸引投资,推动南阳城区可持续发展;

5)促进白河区域文化形成,丰富南阳文化的人文效益。

点 橡胶坝

梯级号 河底高程(米) 坝顶高程(米) 橡皮坝 坝长

(米) 坝高(米) 回水长度

(千米) 蓄水量

(万立方米)

河 零级坝 122.00 127.50 530.5 5.5 8.0 2160

一级坝 119.50 123.00 560 3.5 6.8 760

二级坝 116.70 120.20 630 3.5 6 850

三级坝 115.20 117.20 500 2.0/2.5 3.7 407

四级坝 113.35 115.75 709.1 2.4 3.2 420

白河橡胶坝群基本情况表

3分析内容

1)橡胶坝调度的目标有3个:第一,不因橡胶坝的存在而抬高了标准内洪水的洪水位;第二,不因塌坝放水不及时,使运行状态的橡胶坝坝顶水深超过0.5m,从而威胁橡胶坝自身的安全;第三,尽可能的多蓄水,美化南阳市区段,提高南阳人的生活环境水平。

2)根据经验及计算鸭河口水库泄水到达南阳市橡胶坝群的洪水传播时间约须6个小时,即上游水库泄水,对于南阳橡胶坝群大约有6个小时的洪水预见期。

3)根据白河南阳水文站的洪水预报方案,当白河鸭河口水库到南阳区间流域(面积866km,),一次降雨的汇流时间大约也是6小时,但4小时内就有可能出现大于300m3/s的洪水,超过橡胶坝群的蓄水运行安全负荷。区间降雨对于南阳橡胶坝群大约有4个小时的洪水预见期。

南阳水文站两小时10mm单位线图(时间单位h 流量单位m3/s)

水库泄流与坝群蓄满时间关系图

4)3级坝、4级坝各能蓄水400万m3,为五级橡胶坝群的蓄水量最小,最下游两级,升坝蓄水、塌坝放水时间短。塌坝泻水随时可以进行,没有下游坝的影响限制。6小时左右即可以全部泄空两坝蓄水。

5)根据橡胶坝蓄水的设计初衷和上述有利条件,选中距市中心较近的3级坝和4级坝,作为汛期无大洪水期间可以蓄水运行的两级坝。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亲水期望。0级坝全汛期不能蓄水,1级坝和2级坝主汛期不适合蓄水。这样汛期南阳橡胶坝群的调度运行,需要关注的主要只有3级坝和4级坝。

4白河橡胶坝群工程度汛方案

1)汛期的6月1日~9月1日,0级橡胶坝空库运行,不得蓄水。其他时间可以蓄水。

2)主汛期的6月20日~8月20日,1、2级橡胶坝空库运行,不得蓄水,其它汛期时间可以酌情蓄水,非汛期时间可以蓄水。

3)3级坝、4级坝汛期可以蓄水,但当出现如下雨水情:①鸭河口水库开始泄水250m3/s以上时;②鸭河口水库到南阳区间有降雨,预报有超过250m3/s的洪水时;③综合各种因素,未来6小时内,3级坝过水流量可能超过250m3/s时。具备这3个条件之一时,最下游的4级橡胶坝必须立即全力塌坝放水。相当于提前5小时做迎接洪水的准备工作

4)上述第3条方案规定执行两小时后(4级橡胶坝塌坝放水2个小时后),此时汛情会更加明了,如有准确预报3级坝过水流量超过250m3/s时,则3级橡胶坝必须立即全力塌坝放水。相当于提前3小时做迎接洪水的准备工作,洪水到来前,可将两坝塌坝放空。

5)上述第3条方案规定执行两小时后(4级橡胶坝塌坝放水2个小时后),如有准确预报3级坝过水流量将会明显小于250m3/s时,则4级橡胶坝可以酌情放水,3级橡胶坝可以暂不塌坝放水。再推迟2个小时再做决定。

6)一场洪水过后,当尾水流量消退至并将逐渐小于250 m3/s以下时,则3级橡胶坝、4级橡胶坝都可以酌情升坝蓄水,需根据当时的雨水情和天气情况确定。

7)塌坝和升坝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处制定的升坝、塌坝工作流程。

8)即使是非汛期,当橡胶坝上的过水深度超过0.5米时,都要提前塌坝泄水,以确保橡胶坝的自身的安全。

9)汛后的10月1日到次年汛前的5月31日(汛前汛后), 5级坝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全部蓄水或局部蓄水,以全面完整地发挥橡胶坝群提升城市品味、改善水生态环境等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士学.橡胶坝工程的管理与运用[J].北京水利,1995(4):41-45.

白杨教案范文2

一、教案宜“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

由于“学案”的出现,一些地方“教案”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有人认为“‘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 理性的教案本身就兼顾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以“学”代“教”,岂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绝对化的歧途?或许是孤陋寡闻,笔者至今尚未见到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一般所见到的学案,无非是拓展了繁琐教案中的“作业布置”板块,甚至可以说,那些学案就是“繁琐教案+学生练习”。所以说,以学案替代教案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产生。

白杨教案范文3

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一名北京市年轻的特级教师,一个大家称之为“名师”的人,许多朋友向我讨招儿,问怎样才能更快成为名师。23年的成长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到,要做“名师”,先得做“明”师:明确自己的志向,明白自己的价值,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

一、明确自己的志向

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专业境界和事业追求不断提升,就要从工作的第一天起立下志向。

“莫当平庸教书匠,要做育人好教师。”这种想法我在1988年工作时就萌生了。那时,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都还很低,小学男教师少得可怜,更是被人看不起。有句老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我记得刚刚工作不久,就有一位家长“同情”地对我说:“您哄这帮孩子真是不容易。”我当时只是望着他笑笑,没有说什么,但我从这份“同情”中深感到了小学教师的地位之低。于是,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工作,绝不能让人看不起小学教师。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萌生了要做好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志向。

教育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不都是所谓的“孩子王”吗?但他们依然是大家公认的真正的教育家。我也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为什么不能向他们学习,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呢?我不想做一个一辈子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这个志向立下后,多年来从未改变过,反而随着我对教育工作的认识、理解,更加强烈了。正是有了这个志向,社会上几次下海经商热潮都没动摇教育工作的决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志向,我把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地反思、认识、改进、创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志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不断地摈弃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方法,弘扬新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志向,我远离了急功近利,能够沉稳心境,研究育人的方法。

二、明白自己的价值

语文教师工作的价值何在?有的教师认为,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认识不能算错,但是,确实是片面的。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育人。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我们教授的是母语课程,不是仅仅教听说读写,而是通过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母语教育深入学生的心中。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男孩子,是个学困生。有一天,学生向我反映,他骂唐朝诗人李白。我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要骂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呢?他皱着眉说:“我这人记忆力差。四年级时背李白的诗《赠汪伦》就特费劲,好不容易背下来了。现在,上五年级他又写了首《望庐山瀑布》。他没事老写诗干什么?!我背不下来,着急,所以骂他了。”听了他的话,我想:语文教材中编写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祖国灿烂的文化,了解古代伟大的诗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现在,这个学生不但没有激发起民族的自豪感,反而痛恨祖国的文化。如果简单处理,采用批评的办法,不但不能提高他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会使他更加讨厌语文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于是,我一方面教育他骂人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帮助、指导他背诵古诗,允许他比别的同学晚几天背下来,并且在课上给他创造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学习语文的信心,他对语文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了。

一个语文教师,绝不是简单教写几个字、读几篇文章,而是传承祖国灿烂的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因你的语文教学感到校园生活是那么的有意思,感到祖国的语言是那样的充满魅力。这是一种高远的教学价值追求。记得1998年的元旦,我收到过一个毕业学生的信,她告诉我没能考进自己理想中的重点大学,而是上了另外一所大学。她曾一度失落,但她用我送给她的“做有骨气的人”的话勉励自己,要走好今后的路。这使我回想起多年前,我发现她很爱读文学方面的书,于是送她一本《朱自清散文选》,并在书的扉页写了一句勉励她的话语。谁想,今天她还记得。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师育人的力量所在吧。

我常想,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应当力避学科本位的倾向。我们不能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仅仅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作为己任。不明白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就容易急功近利,在语文教学中做出许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那些一门心思教知识,而心目中全然无人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应该是不成功的语文教学。

三、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

语文教学是门专业,是门学问。想在语文天地有所作为的教师,还必须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走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我在多年的专业发展中有三点体会:勤于学习,专于课题,勇于创新。

一是勤于学习。要把语文教学搞好,首先,就得学习。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便横下心,一头扎进学校的图书馆,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拓展性阅读。北京小学的图书馆当时的藏书就很丰富,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教育刊物。我就围绕要教的课文查阅资料,把优秀教师的教材解析、教案设计等进行比较、分析,模仿、借鉴、改造、创新。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我渐渐明白了什么叫课文,什么叫语文教学,什么是语文训练……;我也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教学做了许多无用功。豁然开朗的喜悦让我迷上了学校图书馆,迷上了研读教学经验文集。从斯霞、霍懋征、袁、张光璎、许通儒、王企贤、靳家彦、左友仁等名优教师的经验中,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学习使我的教学设计开始发生变化。1991年,北京市宣武区组织评优课活动。在学校层面的评优中,我以老舍先生《猫》一课的教学赢得了领导、老师们的称赞。学校推荐我参加区评优课活动。于是,我执教了叶老的《赶集》,没想到竟获得了一等奖,还让我向全区上了公开汇报课,这对我的激励是巨大的!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为了上好课,我把晚上的时间交给了图书馆和办公室,甚至索性睡在办公室里,四把椅子一凑就是临时床。至于吃饭,更是凑合。晚上一忙,不是馒头就酱豆腐,就是泡方便面吃了事。天天如此!胃病就是那时落下的。不过,那时一点都不觉得苦,常常会为学习中发现和萌生的好的教学思路、好的教学方法而兴奋不已!

直至今日,我也须臾不敢放松自己的学习,哪怕已经做了校长,当上了特级教师,我也从没有给自己“放假”的想法,反而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实践告诉我,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对儿童的教育工作的研究永无止境!

二是专于研究。研究是学习的深化。我想,小学教师之所以社会地位低,与自身的工作模式有关。为什么许多人看不起你的工作,就因为你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工作层次低,缺乏专业研究的特征。重复过去、重复经验、重复自己是以往许多教师容易走的道路。

然而,现实的工作中,更多的教师却失去了教学研究的意识与积极性,只是在重复着“匠”的劳作:最糟糕的一种是把教参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一种是在重复使用自己多年前的教案,乃至一词一句都不加变动;另有一种是四处搜寻精选教案,不动脑子、不加改造地“拿”来便用。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大量存在。

面对更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经验往往在教育对象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教育需要不断更新的经验,教育需要研究型教师。因此,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益。

要进行专业研究,就要逼着自己“带着课题走进教室”,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的课题。比如,有一年,我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都很怵作文,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语文的堡垒,作文是折磨人的学习,甚至作文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记得朱晓阳同学写作文时,眉头皱成了疙瘩,赌气地趴在桌子上一字不写。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求我:“老师,您干脆让我抄几遍课文吧!我真不会写。”我说:“那你就写写你的暑假生活吧。”他说:“没生活。”我说:“怎么没生活呢?”朱晓阳说:“暑假天天待在家里,哪也没去,所以也没碰上谁掉到水里,也没救人。这让我怎么写?”当时我忍不住笑了,他竟然认为写暑假生活就是写做好事,写英勇救人。可见,学生把作文与生活割裂开了。所以,我把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从激发作文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入手,使学生逐步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在研究中,我发现学生作文要写得好,一定要有一种表达的冲动、一种倾吐的欲望,否则,就会生编硬套。因此,我经常抓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记得春天到来时,许多学生在课间提出了想春游的愿望。于是,我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描绘初春的美景,用古诗颂春,以歌声赞春。学生情绪高涨时,我问:“有许多同学提出要春游,谁说说春游的好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正在学生说得兴致浓时,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么大好时光别荒废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是珍惜春光,多读几篇课文,多学点知识多好啊!因此,我决定,今年我们班不搞春游了,继续上课。”话音未落,班里已像炸开了锅,许多学生一下子站起来坚决表示反对,有的涨红了脸和我辩理,有的表示下课找校长反映情况,还有的干脆说要上教育局告我。我说:“咱们毕竟是师生关系,别动不动就告我。你能不能给我写封信,讲讲道理,让我改变这个决定。谁写得好,谁为全班立了大功了。”学生马上表示:好,就这么办。于是,教室安静下来,只听见刷刷的写字声。田晓晔同学下了课也不休息,用了40分钟,一气呵成,写了一封长达一千多字的信,语言委婉,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他同学也写出了情理相融的好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因为坚持这样的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三是勇于创新。要不断创新,就必须敢于否定自我,正视自身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不故步自封。否定自我是战胜自我的过程,是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我所教的课,没有一节是完全相同的,总是在不断改进、调整。当年,我执教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获得了北京市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然而,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在改进它,使它适应每一个“具体的班级”。1995年,我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一届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下,我以袁鹰的著名散文《白杨》一课教学,赢得了专家和上千名听课教师的一致称赞,获得了一等奖。这节课尽管被崔峦理事长称为“经典的教学”,尽管靳家彦老师认为应该从美学的角度来剖析它,我仍然在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评价和分析它的问题:严丝合缝的教学,环环相扣的环节,与其说是教师对教学的高水平的驾驭,不如说是教师对课堂的严密的控制——训练的意味压过了对话的意味。完美本身就是问题!今天,如果让我再讲《白杨》一课,应该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我的教学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肯定、创新中渐渐成熟了起来。2003年初,在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举办的课改实验课堂教学研讨课上,我执教的《语言的魅力》的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分析式教学,以语文的理解、感悟、运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语文课改组专家张美妮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充分体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并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语文教学。我想,没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就会视野狭窄,就会思想僵化,就会使研究停止不前。

白杨教案范文4

关键词:课堂生成 化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过去程式化课堂正在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新背景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精心设计,更多的是学生灵动的体验。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在活上下工夫。

一、课堂生成需要教学目标的灵活

灵活的教学目标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目标而言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论是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把掌握知识(即认知领域的目标)作为重点,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把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这种不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缺失个性差异的目标就是一种“死目标”。化学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思维活跃性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中流淌着,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差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静态变动态,更需要开放性的构设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灵活地修正教学目标,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如,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一节时,我特设了“酸雨对环境的污染”的探究实验,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进行了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小结,从而得出酸雨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能漠视的结论,达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合作交流,分析表达能力的目标。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在小组回报实验结果时,却没有再次出现操作过程中的热闹和兴奋。学生沉默不语,原来翠滴的小树叶片一个个变得枯黄低垂,而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不正是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好机会吗?此时我灵机一动,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学生思考:

1.一片片茂密的树叶在酸雨的侵蚀中变得枯黄而失去生命的活力,假如你是一棵挺拔的小白杨,你会告诉世界什么?

2.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作为一名中学生,面对生存的环境,你能对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切入,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是原教学目标中融入的灵活创新的成分,她的生成波动着学生的心灵旋律,比预期的效果更完美、更深远。

二、课堂生成需要教学内容的灵活

化学教学中必须要突破传统认识的束缚,如将教材视为“圣经”解读,或迷信教科书的权威性等。化学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完成的,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一种载体。作为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主次关系,在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要对教材内容大胆的整合,根据实际需要,重组和创造性的处理教材。让教材的内涵更能符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强化实践的作用,凸显直接经验对学生特殊发展的特殊价值。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与实践活动同步,去丰富他们相关的经验。这就是活化教材的尝试性跨越。

三、课堂生成需要教学过程的灵活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演,学生为演员的课堂剧的表演模式,而应该是各动态的创造过程。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出新颖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老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间、生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产生聪慧的呼唤,师生可以从中尽情的体验教学创造美的教学乐趣,并可获得化学教案目标外的收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基点,不必过分在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多大的发展变化。

如在完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在实验后共同提出反应装置中的试管容易破裂,便以此为研究课题、重组和对实验反复对比研究,探讨破裂的原因,发现问题的实质与物理学中热量的骤变有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被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课堂具有弹性和开放性,从而真正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和蓬勃的活力。

四、课堂生成需要组织形式的灵活

化学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研究关于怎样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控制、利用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下,化学学习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的差异性始终是一对矛盾,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可采用“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分组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将所教班级的学生按其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7人不等,并确定组内带头人为组长,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这种组织模式决定着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状态,直接影响着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情景,选择并组合好各种组织形式,使之最优化,从而使组织形式活起来。

五、课堂生成需要教学媒体的灵活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去呈现教学内容,发挥出教学的高效能。如高中化学试验中氯气的制备、净化、装置,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模拟试验等,其传统媒体的演示效果远远不及于CAI教学软件演示的逼真、形象。因此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白杨教案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10-01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1 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的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下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在阅读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文章相关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提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尤其对于一些像《春》、《白杨礼赞》、《济南的冬天》、《陋室铭》、《散步》等优美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如《变色龙》、《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孔乙己》等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排演成课本剧,使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性格思想,细细揣摩,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表现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进入教学情景之中,也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体验。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表演体验的平台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标题、内容、结构、主题、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作者观点、写作背景等各个方面提问质疑,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这样即激活了学生思维也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钻研和大胆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语文教学的活水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处处留心皆是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新教材的许多篇章都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搜集资料、感悟生活,尤其教材中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如《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宇宙里有些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寻问老人,观察周围的人与景,搜集民谣谚语,再把资料带进课堂进行交流,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是最具活动特色的,除了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更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故事会、辩论会、口头作文、学做记者、学做主持、新书推荐等等,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提高兴趣,锻炼能力,挖掘潜力,此外适当补充课外读物,与课内进行比较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欣赏能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横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鉴赏的能力。

要把语文课教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自身要博学多才,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还要在相关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不断钻研,一方面精读课本教材,用心钻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知交流给同学,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信息,特别是近年来报刊上有关教材内容的资料。此外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之类的知识也要多读,教师多读书,才能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有了渊博的学识,才能以新颖的见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叩响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包罗万象,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不断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学习生活中丰富多变的知识,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课艺术的海洋里吸取营养,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

白杨教案范文6

1

整个教研大楼的人,都知道陆满平恋着周小雪。直到周小雪调至A大任教,陆满平不惜动用浩大关系,晚于周小雪不到1个月,也从教研大楼正式地进驻A大。重新与周小雪同事,已是第三年。

按陆满平的说法,爱情好像长跑。两情相悦是自然,可路程久了,不在乎谁先起跑,后来的人加把力,先走的给个停。一起跑全场,论理论情都不该有问题。

所以陆满平就从研究生班一路追到了A大教工楼。

2

周小雪,典型的南方女人。温婉,细腻,心思慎密,有时却难免一根筋。A大说急需一位教程序的女老师,教研室推荐了周小雪。硕士学位,工作两年,温柔又有主见,无可挑剔。

周小雪代A大通信学院某专业大三的VB。从3月调过来,备课认真,示范仔细。系领导跟学院当然满意。

3

4月,也就是陆满平调进A大仅仅几天。向来很有分寸的周小雪,在A大忽然走红。这是不得已的事情,谁让周小雪招上了A大早已红得发紫的人物,张哲凡。

张哲凡该算是周小雪的学生。周小雪接他们班的课一个月后,张哲凡第一次来上课。周小雪好意询问,十分不知情的无辜。可是,张哲凡是什么人?说是两相较量也罢,只是几个回合,称得上稳重的周小雪当堂便哭了鼻子。而但凡学生多是张哲凡的托儿,27岁的周小雪那么一失态,底下跟着就笑得乱七八糟。周小雪哪里受过这种待遇。忍无可忍。走到张哲凡跟前,用手,就是一巴掌。

可是还没完。张哲凡几乎在第一时间里,不容分辩的还了周小雪一个大嘴巴子。

事情是由下而上最后横向铺开着传播的。不到一天时间,A大几乎尽人皆知。各色版本,极尽纷繁。而在学生里传得很简单,只一句话,“张哲凡把一长得挺靓的女老师打了!”

学校给周小雪放了假。要她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一直到五一过后再来上课。陆满平跑前跑后,跑得叫一个辛苦。

张哲凡就给跑掉了。4月中旬,A大一纸文件,张哲凡被开除。

4

周小雪说她没事,想静一静,静一静,真的要静一静。她叫陆满平回去好好上课。一张机票,从西安飞回了重庆。

静,自然要换下不同的背景。

5

周小雪在“的克宝贝”看见张哲凡的时候已经趋于平静了。确切的说是对张哲凡的仇恨已经隐退,毕竟因自己断送了他的学业。然再见张哲凡,也就是周小雪第二回见张哲凡,心绪的纷乱却是一言难尽。

张哲凡后来就跟周小雪在“的克宝贝"喝了一杯。那天周小雪散开头发,画了个不同凡响的妆。张哲凡的嘴角就一抬一抬,一直很隐藏地笑。一眼就看得破的隐藏。

周小雪便也笑,尽量很轻松地说,“那你就打算一直在这儿唱下去?”然后捧了圆型的玻璃杯,在手上转呀转,仿佛无谓等待。很硕士的手法。

吧台侧面隔着一个锥形舞池,这时把头发染成金属色的DJ站在那大声喊张哲凡。张哲凡就跳了起来,转过去朝他挥挥手。然后很灿烂地笑了,说,驻场歌手也很时髦呀,这首唱完今儿就收工了。张哲凡说完继续看着周小雪。他的眼睛被一种奇异的笑容,好看地感染着,明亮又揪心。

周小雪的心便被揪了,猛的一紧。

张哲凡伸过手,伸到周小雪的面前。

端了周小雪把玩了半天的圆型玻璃杯,抬手把那杯紫色的东西送进肚里。周小雪的心像是插了翅膀,给重音乐吵得扑棱棱一路往上飞。喉头瞬间有些堵。

张哲凡又朝周小雪用力笑了一下,扭头跨过凳子,越过舞池,很帅气的背影蹦上金光闪闪的舞台。掌声一片。张哲凡此刻是一个国王,音乐起,周小雪,醉了。

6

5月5号,周小雪和张哲凡一起从重庆飞西安。下了飞机周小雪一如从前,轻微的晕,偏头痛加重。张哲凡伸手扶了她,另一个肩膀背着自己的包,手上提着周小雪的淑女袋。

周小雪靠在张哲凡的怀里,眉眼轻颦。那一天,西安天阴,似有雨。

7

张哲凡跟康笑见面,两个人在A大,甜蜜如画。

康笑抱着个巨大的纸袋子,扎进张哲凡怀里,两人吻得排山倒海,好像天生连体。在图书馆外的教学楼前,在女生公寓下,在餐厅里。

在餐厅里,周小雪和陆满平端着套餐,一块看见张哲凡跟康笑吻得叫一个正点。

虽然早知道张哲凡这次回A大就是看康笑,周小雪还是把满盘子的鸡鸭鱼肉毫无防备地摔了一地。汁水溅了旁边的陆满平一身。周小雪蹲下用纸巾给陆满平擦,陆满平推辞。

张哲凡和康笑,就看见了他们俩。

张哲凡搂着康笑,犹豫着想给周小雪打招呼。周小雪却突地站起来,扭头朝餐厅外面走。陆满平在后面叫,小雪小雪。出了餐厅,周小雪索性跑了起来。往宿舍跑。一路上,不争气的眼泪竟奔涌而出。

8

周小雪当着张哲凡流了泪。是次日黄昏。

抱了一叠资料和课本,从教学楼下来,绕图书馆回宿舍的周小雪。半路上看见了张哲凡。张哲凡如一株白杨。两人都有点诧异,愣住无话。最后还是张哲凡叫,“周老师。”

周小雪就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眼泪在教案上扑落了一片。很明显是压抑着,消瘦的肩膀一耸一耸地颤。

张哲凡便走了过来,抱住周小雪。低低地叫,“小雪。”

周小雪放声哭了出来。教案散落一地。

A大不愧是百年老校。那一刻显得深而远。

9

张哲凡在西安找了个类似“宝贝”的酒吧唱歌,跟周小雪正式开始在光天化日下的交往。陆满平快疯了。而漂亮如康笑,飞快地,便与一个德国学生开始了跨国恋。于第二年秋天双飞德国,算修成正果。

这在A大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它的确发生了。

陆满平在这一年暑假前辞职。辗转于广州、深圳、厦门、香港,改从商业。放弃了对周小雪长达5年的留守。

周小雪跟张哲凡也没有立刻结婚,因为彼时张哲凡只有21岁。张哲凡驻场的酒吧在东大街一带,于是他们在城里租了套60平米的两室一厅,带厨房和卫生间,可是没有阳台。

两人公开同居。

爱情是能掩人耳目的东西。任外部怎么谣言四起,周小雪义无反顾地和张哲凡抱作一团。学院里的领导出面。教研室的老教授干涉,都无济于事。

这样直到第三个年头,陆满平回来了。

10

陆满平投资给A大捐建了一幢有五层阶梯小礼堂的教学楼。一时名噪各大高校。只三年,人没变,风度却是焕然地长。

陆满平约周小雪在A大里面的咖啡座喝咖啡。周小雪亦没变,还是清爽婉约。想是爱情滋润?30岁一点不见老。陆满平劈头第一句就说,“嫁给我吧!小雪。”

周小雪被吓了,咖啡杯险些端不稳。时值夏末,从巨大的玻璃窗朝下望去,周小雪看见有孩子和年轻的学生,在放风筝。

陆满平只呆了两周就回到南京。两个月以后来A大给落成的教学大楼剪彩,之后离开。又一个月被请回A大做就业报告,2000人座无虚席。这一年11月,西安飘第一场雪,大概只有周小雪这么记着,陆满平被A大特聘为荣誉教授,每月固定授课两节,内容由以前的专业偏向人文。

这年冬天,陆满平开始十分规律的往返。

11

寒假结束,张哲凡说不想唱歌,打算投资开发软件。但一没资金二无关系网,空手加两眼一抹黑。周小雪思前想后,思前想后,终于去找了陆满平。话说一半,在陆满平宽大的公寓里,陆满平说喝水,小雪你喝水。伸手便签了张支票递给周小雪。

陆满平说其它的事你叫张哲凡直接来找我,市场跟专业我和他讲,客户什么的都不用操心,开始肯定有困难,可到最后终归是没问题。

周小雪回去跟张哲凡一说。张哲凡用嘴擎着支票,高兴得什么似的把周小雪举过头顶。在不大的房间里横冲直撞。张哲凡高喊,小雪,我爱你!小雪,我爱你!周小雪就给张哲凡感染得,趴在他的身上,一面尖叫,一面一脸一脸的笑。

12

但周小雪还是嫁给了陆满平。在这一年7月,他们认识的第9个年头。婚礼办了两回,西安一回,香港一回。两回张哲凡都跟着,做司仪现场祝兴。他把那件特别设计的西装穿得有声有色,拿了麦倾情演唱,声音磁性到叫女人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