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1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传统集体经济制度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统一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在这种政策下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实行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承包、租赁、合资等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发展。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因而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有事无钱办”的尴尬境地,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3、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4、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经济需正确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健康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立足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解放思想,敢破难题,理清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1、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过程。大体上来说,发展前以外界“输血”为主,发展中以自身“造血”为主。经济薄弱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都离不开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资金帮扶,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帮扶,这属于“输血”的范畴。而在新条件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这就需要在“输血”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造血”机能,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技能培,重视新技术的就地转化和乡土实用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能及时解决在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并使之成为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效益的增长。

2、农村经济要大发展必须由“小而全”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模化生产完全不同于集体时代的大生产,以前的大生产是脱离市场的样样都有,样样都发展不起来的“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而发展大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与工业的联姻,以市场供求杠杆调节农业生产,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所以,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必须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实力大农业观念,用自身优势找市场,以市场需求定生产。要跳出狭隘的地方观念,着眼于全区域乃至更大的范围,统筹规划,兼顾本村实际,有差别的、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二种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形成优势,从而培育成特色产业,凸现经济效益。

3、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关系,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分清主次关系,就是要解决好发展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是为了谁,依靠谁、以谁为主的问题。广大农民作为全过程的参与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其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当好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者。这就要求政府职能由过去单一的行政领导转移到既领导又服务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上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他们渴望什么,急切需要解决什么;做好服务三农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好鼓励农民创业环境和劳务输出组织工作,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和转移问题。为农民搭建好一个表演的舞台。坚持农民事农民办,强调农民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养殖、优质水果、错季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政府扶持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86-01

一、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主要存在白色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问题。化肥,含磷洗衣粉的使用等都对土壤、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健康,从而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麦收之后,焚烧秸秆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样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秸秆的生物能量,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秸秆的作用。

3、在农村,由于缺少相应的垃圾桶以及垃圾处理设施,出现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白色污染严重,对土壤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4、在农村,有些洗衣粉含磷严重超标,污水随便排放将对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恶臭,鱼类大量死亡,从而危害到了人类。农民大量使用杀虫剂,致使有益生物像青蛙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5、各种各样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硬化,平时所使用的化学复合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长此以往,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将越来越富集,造成作物无法生长。

6、在调查,问及农民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农民知之甚少,有的农民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缺乏。

二、如何解决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2、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资金。

3、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对农村和规模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4、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了解,政府可以每年派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导。

三、怎样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农村环境工作的意识,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动员家庭成员净化、绿化、美化居住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高效率的利用农村资源。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应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倾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清醒认识到农村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和人员配置、培训。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城镇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3

一、建设现状与产业亮点

1、规模大,类型多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13.8万户,其中城区0.1 3万户、泽州13.5万户、高平3.8万户、阳城3.4万户、陵川1.3万户、沁水1.6万户。建设中,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其中在阳城、沁水、陵川等散户养殖基础较好、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贫困地区发展户用沼气5.1万户;在城区、泽州等养殖小区集中地区,发展小型沼气工程115处、0.75万户;在高平、泽州等规模化养殖场和秸秆丰富、农户集中的地区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48处、2.59万户,发展纯秸秆沼气工程11处、1.36万户;在阳城、泽州、高平等集体经济较好的地区,建设秸秆气化站97处、3.5万户;另发展生物质炉0.5万户。

2、投入大,项目多

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每户扶持1500元的保底承诺,各县(市、区)也出台了按通气户数每户县级补助500元的相应政策,其中高平市还针对沼气工程将此补助标准提高到2000元。2003~2011年,我市共争取省以上各类农村能源建设项目102个、涉及农户8.5万户,市级安排各类项目185个、涉及农户5.3万户。工程总投资5.52亿元,市以上补助2.65亿元,其中市级1.43亿元、争取省级资金0.66亿、国家资金0.56亿元。

3、影响大,关注多

从影响来看,农业部已把我市列为我省唯一、全国十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从范围来讲,沼气秸秆气已普及到了全市30%的农户和70%的村,它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用煤变用气)、农业的生产方式(化学农业转向循环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广大用户及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极为关注它的综合效果和发展前途。

二、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近期调查显示,全市沼气秸秆气综合使用率仅为60%,其中户用沼气61%、小型沼气站33%、大中型沼气站54%、秸秆气化站69%,陷入了使用率下降、效益下滑的新困境。

1、使用率大幅下降

散户养殖退市、农村人口转移、日常管理怕麻烦,造成了户用沼气池的使用率大幅下降。

由于散养成本较高、疫病较难控制、市场风险较大等原因,我市散户养殖大幅下降。目前,全市散养户已从2006年的11万余户,降到了今天的1.6万户。人口向城镇集聚的速度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2011年,全市乡村的人口107.99万人,仅占总人口的47.25%;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85个百分点;另外有17%的农户游荡在家乡和打工地之间。一个沼气池一次大出进料需320元,自己去干嫌麻烦,别人服务怕出费。调查显示,在弃用和报废的沼气池中,48%因不再养殖而缺原料、37%因常年外出务工、7%因村庄合并或住房搬迁。

2、主要原因

集体经济萎缩、管理成本上升,而三沼产品及服务价格达不到其应有的价值,是造成许多大中小型沼气站、秸秆气化站及服务网点负债经营甚至停运的主要原因。

我市100%秸秆气化站、30%大中型沼气站和60%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由村集体建设管理,福利供气。煤炭资源整合前,集体有点收入,可以负担工程的运行费用;整合后,加上盲目创办村级企业、实施“XX通”“XX全覆盖”等工程,不但没了收入反而增加了债务,据估计全市有村级债务近60亿元。集体经济萎缩了,而人工费及各种成本却在急速上涨。一个气站,燃煤、电费、工资等每年需十几万元;由于收入低,习惯福利用气的农户,一时难以接受按成本收费;而农产品价格低、沼肥使用麻烦、成本高,沼肥只靠农户自觉的使用,未变成沼气站的收入。服务网点服务对象收入低、支付能力有限,用户分散又加大了服务成本,现在也是“有场无市”。目前,全市因经济原因而停用的小型沼气站有74处、占64%,秸秆气化站有25个、占27%,大中型沼气站4处、占7%。另有9处气站因接煤层气而停用。

3、政策与机制问题

面对以上形势,配套政策不能及时跟进、科学的运管机制没有及时建立,加剧了产业效益的整体下滑。

目前,大部分的集中供气站还未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服务网点未建立合同约束、严格考核、绩效挂钩与激励机制。

三、开拓创新,促进我市的沼气事业迈入良性发展轨道

为实现“气化晋城”,计划至2015年,全市新建小型沼气135处、大中型沼气53处、秸秆气化站15处、秸秆成型代燃15处、太阳能利用5万户、水电代燃和煤层气用户879户,使全市30万农户用上清洁能源。抓机遇、拓思路,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使沼气事业步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1、市场预测与发展机遇

(1)市场需求还很大。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渴望用上卫生方便的清洁能源。特别在贫困农村和煤层气难以延伸的地区,沼气是最佳选择。

第二,以沼气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符合安全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特别对养殖企业来说,沼气有“被需求”空间,因为按照有关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就会收取排污费或罚款。

第三,沼气建设一头连着废物处理、一头牵着清洁能源,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主要抓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2)发酵原料还很多。

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我市还有大量的养殖小区、养殖场没有沼气利用设施。到目前,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1000多处,而我市已建的大中小型工程总数只有220余处,大中小型沼气站的建设空间还很大。

(3)通过试点,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了秸秆沼气。

粪便原料供应不稳,而秸秆来源广泛。全市每年产生秸秆140余万吨,除秸秆还田、用作饲料和沼气秸秆气原料外等,还有40万吨废弃或在田间地头焚烧,而秸秆沼气可实现秸秆的完全生态循环和高效利用。我市最早的两处秸秆沼气站(高平川起和吴庄)已成功运行4年;农业部试点的高平市酒务村秸秆沼气项目已建成并验收,泽州县西王庄和高平市朱南庄项目正在建设中。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8处、通气1.1万余户,在建4处。在这些项目的示范带动下,许多村和企业热情高涨。

(4)国家政策条件依然有利。

国家发改委提出,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沼气补贴标准并加大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也有补助政策,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项目;利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可使沼气工程建后有补贴。优越的政策条件,给沼气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工作思路

(1)对农村能源的建设模式和项目扶持有了新思路。

在建设模式上,以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模式为主,积极探索生活污水沼气净化、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太阳能利用等技术,着力培育专业化设计、施工企业和各种专业化的服务与管理公司。

在推进渠道上,努力将沼气建设主动融入我市现代农业、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扶贫攻坚、农村清洁工程等中心工作。

在项目推动上,利用我市建设国家级循环农业示范市在农业部的影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沼气建设项目、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项目、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项目、乡村清洁工程项目、省新农村沼气项目、国际CDM项目等资金,用项目推动我市农村能源建设综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工程设备,提高沼气技术和装备水平

(2)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推进的思路,提高户用沼气使用率。

建设时,都是户用沼气与分散养殖结合在一起。但是,随着散户养殖退市、规模养殖扩大,沁水县找到了一条“规模养殖、网点配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和“粪便不足秸秆补”的新路子,让因原料短缺而停用的沼气池再次发挥效能。同时,要做好因搬迁和外出务工而暂时不用沼气池安全保护和病修复。

(3)按照市场运作的思路,探索建立高效运管和服务模式。

集体管理福利供气模式效率低下,如采用委托专业化管理模式,可大大提高集中供气站运行效率。从单位工程来讲,此模式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整个行业来说,有助于产学研的结合和技术进步;从经济上来说,规模化管理降低了运营公司的单位管理成本。另外,要扩大原料渠道。目前大多数气化站是烧玉米芯,因为嫌麻烦很少用玉米秸秆和麦秸。秸秆干馏炭化与燃气集中供气相结合可开辟原料的选择范围。

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开展三沼利用,努力增收节支。后续服务方面,要按照“政府承担公益和引导开展市场化服务”的原则,建立绩效挂钩与激励机制。

(4)按照政府购买生态收益的思路,推动出台终端补贴政策。

目前,对沼气项目的支持重在前期,是一种“推力”,缺少市场拉动的“引力”。考虑沼气项目的公益性,消费对象为低收入的农户,按照政府购买沼气工程生态环境收益的思路,建议对沼气秸秆气、沼肥及服务网点进行补贴。同时,建议气站电价执行农用电价格,出台能源化利用补贴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各行各业均发生变革。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在传统经济模式之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迅速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乎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党的十以来,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斐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存不足,诸多短板尚需补齐。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注入了新的动能,以电子商务作为跳板,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而言,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为农户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方式,打破了传统农村经济规模小、地域性等方面的限制,为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尽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农业农村政策,旨在实现“惠农富农强农”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稳中有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差距大。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做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甚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力水平较低,表现在:分散型为主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销售途径比较单一,多数依靠自产自销,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第三,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出现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近年,农业人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情况与日俱增,致使耕地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人才短缺严重。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今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必将淘汰传统的农业模式。但是,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缺乏使用现代知识、技术改变现状的能力。

三、农村经济发展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的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现代物流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盘活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打开了新的通道。

(一)利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畅问题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也会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以分散为主,自产自销,与现代市场脱节,信息闭塞。电子商务利于农民获取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种类、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二)升级落后生产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农村经济以小生产形式为主,小作坊是典型的生产单位,而现代经济是以大市场为核心。农村电子商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之后,农业生产销售成本减少,实现效益增加。

(三)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优于农村,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转变思想,学习使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自身落后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日趋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农村经济发展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着实存在问题和瓶颈。

(一)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政策支持较弱

2015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指导意见。随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举措。可以肯定的是,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政策仍不健全,尤其是与之配套的法规、制度缺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现代电子商务经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首先,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电子商务经济的基本保障;其次,交通设施不尽完善,农村地区的铁路、公路运输网尚未形成;最后,广大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且不均衡,这也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不可否认,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仍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占主体,农业优质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甚至出现浪费现象。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受制于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起不到引领地区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开放程度不高,规模小,不规范,吸引不到外部投资,限制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乡村人才短缺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互联网迅速进入农村家庭中后,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新的娱乐方式,鲜有将其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需要一定的门槛,即电脑的基础操作和产品分析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倾向于选择更为直接简单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同时,由于进城务工创收快,农村大量青年劳力流失,而电子商务涉及的产品定位、包装、宣传、销售、物流等环节缺少人力资源进行学习和运作,致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受阻。

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严重,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落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人才短缺等。为切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着手解决这些相关问题。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保障

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关于政策支持,主要有两点。第一,针对发展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第二,结合本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合理统筹规划,制定事宜本地区的相关制度、规范,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标准,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基于此,各地政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引导,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进村,必须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将县级、村级公路建设列为重点,形成发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第二,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完备的网络通信体系,实现网络畅通,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顺利运行。

(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充分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使农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实现资源变效益。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资源不忘环境保护。

(四)鼓励电商人才投身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可尝试以下途径。第一,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力度,通过当地政府的宣传,出台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第二,搭建电子商务培训平台,邀请相关专家或专业机构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的电子商务知识。第三,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以更优的政策吸引青年电商人才,带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五)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阻碍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滞后性。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各级政府应对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给予支持,帮助获得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实现科学决策。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产需冲突,避免盲目生产,借助相关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品牌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村电子商务切不可忽视品牌的培养,尤其是极具地域风情的特色品牌。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提升产品网上知名度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农村企业效益,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比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明确指出,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利于强化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村经济发展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大部分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未掌握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问题,无法发挥新技术及新设备的作用,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限。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应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应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并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1]。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逐年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若采用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变革。农业经济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应当协调各部门,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我国农业高速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为农业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1缺乏管理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是推动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通常需要掌握多种农业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能够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及外部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通常只选择单一农业研究方向,缺乏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学习与研究,专业技能严重缺失。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管理模式及方法十分落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限。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缺失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2]。

2.2农村劳动力不足

在农村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产品销售。农产品销售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化,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城市务工获取收入。这部分人认为,农业生产只能实现温饱,无法获取较高经济收入。在我国部分偏远地区,耕作难度大,农业种植效益低下,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大量耕地被闲置,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种植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数量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应用人才缺失,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应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率低。

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1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诸多作用。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把控发展方向,结合多种资料及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进而贯彻并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对农民的各项操作及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落实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能够从多方面整合农业资源,将分散的农业资源集中并合理分配,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运用能够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优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3]。

3.2提供理论指导

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强化对经济发展的管理,有利于明确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并发挥引导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对农业经济信息缺乏认知,通常依靠经验开展农业生产,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可知,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纠纷,不仅导致农民面临损失,也不利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引,营造出稳定的发展环境。

3.3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加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转变,摒弃落后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化模式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应当充分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将较为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发挥资源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地区发展[4]。

4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的措施

4.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不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优势,强化管理,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理念,更新观念。结合管理工作现状,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应当明确农业资源界限,减少纠纷,实现农业管理目标。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经济纠纷。若纠纷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农民利益。再次,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2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现阶段,人们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在农业领域发展中,强调环保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降低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当地需求,合理划分工业用地及农业用地。在土地划分时,应扩大两种用地之间的距离,充分降低工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其次,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节目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不燃烧秸秆、正确处理农业废弃物。再次,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农业生产营造出良好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4.3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应当积极培养并构建高素质专业管理队伍,发挥人才优势与作用,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且十分复杂,这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名合格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理论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及技能,才能够确保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为保证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制定多种鼓励政策,设置专项补贴资金,鼓励大学生回乡发展,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及学习活动。经济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最新管理知识,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积极投身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要强化沟通,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这有助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建设高素质队伍,发挥人才优势,强化经济管理效率,带动农村经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成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20):71-72.

[2]李夫才.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究[J].中国市场,2020(14):73-74.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 工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6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22- 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更多的契机与挑战。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政策是否得以落实,关系到社会发展是否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工业化背景下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对策,从而促使农村经济更有力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是我国市场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等宏观的晴雨表。农村经济发展通常是以国家经济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同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等,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工业化背景下,我们要想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就需要不断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2 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

2.1 基层领导没有对发展农村经济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上级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更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村领导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能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项目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但农业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很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务,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2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基层人员,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受其思维和思想的限制,这些基层人员往往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体制也不健全,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农业技术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仍然很低,有时由于种植不合理,还会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工业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将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将通过信息化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够及时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高水平地发展。

3.1 使基层领导重视发展农村经济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基层领导抓起,让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市、镇两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村干部进行调研并撰写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地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3.2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是当务之急,资金是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对发展农村经济给予优惠的政策,对农业项目或农产品加工减免税率,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使农村信贷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产品价格,最大可能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3.3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一个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优势资源,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利用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科学带领农民致富。

3.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很多农村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变个体经营为规模性经营,通过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打造“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带头作用。目前实现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方式,包括加工业、手工业及农产品的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小型手工业提供了优势,农村的手工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在农村得到了迅速规模化发展。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加快了龙头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

3.5 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农业产品,一些学术成果也实现了转化。

4 结 语

在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众所周知,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大投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经济管理等对策,从而为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长.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

文化,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