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聋哑儿童;心理健康

Talking about how deaf children specia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ang Zhen

【Abstract】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e use of propaganda, teaching, training, consulting and other mean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mselves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according to its own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useful life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goals, academic, voc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other aspects can be fully developed to get the best of life to adapt. Deaf students all the qual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level of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Deaf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psychology of deaf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psychological anomalies, and to t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argeted to help us educate them to develop their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achieve purposes.

【Key words】Deaf children; Mental health

聋哑儿童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人数众多,情况复杂。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其中听力残疾的有15.8万。

从残疾状况和致残原因来看,先天性聋哑的儿童将比后天性聋哑的儿童数量多、比重大。造成先天聋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遗传疾病、近亲结婚、妊娠期疾病以及某些地方病等。

这些聋哑儿童先天的或在婴幼儿时期便无法和周边世界进行正常的交流,由于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机会, 社交活动的减少、生理上的缺陷,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因此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健全的同龄儿童相比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聋哑学生孤独倾向强于一般学生, 便与他们的自身特点有关。

除了聋哑儿童自身的生理原因外,影响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还有很多外在因素。

一、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1.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上当受骗。由于聋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刻地理解,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偏低,造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片面主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无法正确地、深刻地判断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易于受到社会上坏人的引诱,模仿了社会上不良的道德行为,并把其作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效仿。

2.意志力薄弱,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学校里,老师的批评,可能导致聋哑学生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可能导致聋哑孩子离家出走,对父母不理不睬 。在社会上,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生怕别人嘲笑,对自己没有信心。

3.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坐等老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

4.自私自利,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关系疏远,常发生冲突。

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

二、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多数聋哑学生都是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身体多病,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造成的或是在出生后的婴幼儿时期注射各种有损听觉的针药导致。生理上的耳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因听觉受损,致使他们上课时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2.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是无教育现象。大多残疾儿童要么闲散于社会、整天无所事、到处闲逛、自生自灭,要么被锁在家中,与外界隔离,更有少数残疾少儿整天跟着父母出入庙宇,求神拜佛,听信江湖郎中的信口雌黄,神丹妙药,延误学习的时机。二是教育不当。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残疾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残疾少儿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有的盲目追求,不能按正常儿童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有的对孩子百般呵护,要什么给什么或者悲观失望,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3.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是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不面对现实,带着孩子东奔西跑,让孩子一会儿上小学,一会儿上特殊教育学校,搞得学生身心疲劳、精神紧张;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不顾孩子的生理条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总希望孩子能创造奇迹,能和健全人一样生活,致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加大。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是引起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方面

1.教师心理惩罚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负责任,或缺乏理智,或不懂得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教育成效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得特别重,对自身所付出的劳动,希望能有较高的回报率,盼望个个学生取得好成绩,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如对常受到教师表扬的聋生,一旦受到教师的过重批评,他们就会在心理上造成创伤,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有的甚至离校出走。

4.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高年级的聋哑学生的行为和各种习惯,直接影响着低年级的聋哑学生,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如高年级的个别同学,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就哭闹、拒食甚至告诉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家!”低年级的个别学生对这种行为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盲目效从。

(三)社会方面

1.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聋哑学生虽然听不见、说不出,但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同样也受到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他们更易受到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盲目追求高水平的物质享受,滋长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

2.受成人的影响。聋哑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社会上一些成人的举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成人抽烟、酗酒、赌博、染发等,他们也会效仿。

3.社会偏见与认识不足。社会上对残疾少儿存在偏见,视残疾人为“残废”人,对他们冷漠、疏远, 对残疾人的教育、发展没有正确认识,就连有的普校、幼儿园的教师都把残疾少儿拒之门外,这些导致了聋哑少儿产生心理异常。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构建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单靠哪一方的努力都是不够得,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

首先、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是聋哑儿童除了学校接触最多的外界环境。学校需要加大同家长的沟通,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帮助家长更新认识,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聋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摆正育人观念。对聋哑儿童来说,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掌握残疾儿童心理学,针对每个聋哑儿童的不同心理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聋哑学生个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补偿和矫正。同时,教会聋哑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如何抵制和纠正错误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社区儿童 社区干预 心理健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心理健康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0%,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44.4%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7%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无法改变留守的现实,也无法解决留守家庭的现实困难,那么正确指导留守儿童的家长,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工作,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那么,留守儿童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呢?

1 建立留守档案

在开学初,幼儿园各班级通过填写家庭联系册、家庭问卷调查、家长会、家访以及其他途径掌握了解班级中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从中再筛查出留守儿童对象,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而建立较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对于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用。我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样式如下:

2 开通心理渠道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从心理上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背”上留守儿童的“名声”。社会上有大量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将留守儿童定义为时代的产物,归纳进“弱势群体”,太多的关注和议论使部分家长存在心理顾虑,以至于在正常与他人交往时或入园之后,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歧视或欺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说自己是留守儿童,认为留守儿童是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从小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有的是怕老师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不给予孩子关心或照顾等等。这些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家长个人心理上对“留守”的拒绝和对孩子的保护。主要表现为:不太愿意填写老师发放的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不乐意参加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专题讲座,不乐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留守儿童“亲情弥补”游戏活动等。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中尤其以祖辈的这种心态最为突出。

“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那就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家长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思考别人的问题是做好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地基础。要想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同理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既会教孩子又会帮助家长,能与家长沟通的教师才是具有魅力的教师;既能同理学生又能同理家长,教师能和家长形成共识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身上所存在的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先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入手,从“心”入手是开展工作最关键的第一步。主要策略如下:

2.1 积极开通幼儿、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幼儿园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让大家正确认识留守儿童问题,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专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后,使教师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科学化,从而有能力建立幼儿园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2.2 沟通是最优先的事。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都是途径和方法。日常工作中,教师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利用来园、离园时间、电话的形式、家长会、家教知识宣传栏、网络聊天等,及时与家长沟通,亲切地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加强心理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园信息,并注意留意家长的性格、心理状况、家教观念等,做到对家长情况心中有数。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感受到集体中老师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教师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传递给家长之后,一般会解开这部分家长的顾虑和心结,向老师敞开心扉。打开了第一个大门,教师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幼儿园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引导和教育。

2.3 关注留守儿童,实施科学教育,落脚点在幼儿,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掌握针对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当教师摸清班级留守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精力去观察了解这些孩子,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孩子个性特征、性格爱好等。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享受着与同伴交往的快乐,获得了家庭之外的幸福体验,在和谐的集体中身心健康成长。

3 共享教育资源

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很多的,因为心理问题导致智力发展、身体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其他儿童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笔者对黄冈老城区留守儿童调查和反馈的信息,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观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80%以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善于与人交往,不独占、不自私、独立能力强,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智力发展正常,与其他独生子女或非留守儿童并无差距甚至发展更好。幼儿园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鲜活事例,让其他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共享这些教育的资源和成功的家庭育儿经验,给广大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育儿经验交流会,让家长的现身说法:举行班级家长培训会,让家长介绍教育方法;幼儿园家长学校专题交流活动或举办育儿成功经验交流专刊,让家长主动参与学习;邀请优秀家长担任教育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给孩子们上课等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效果最大化。

4 提供适时援助

“留守儿童”是社会现实,是有别于非留守儿童的较特殊的群体。家庭环境、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自身发展、生活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使不同的孩子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使不同的家庭需要不同的“援助”策略。尤其是在留守儿童中有一些“特殊儿童”,他们有的明显表现为内向孤僻、不合群、不愿与别人交往,生

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缺乏安全感等;有的自私霸道如专横跋扈,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等等。而造成这些特殊儿童的原因与家庭环境和监护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援助”方法,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家长建立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儿童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4.1 观念上的“援助”。人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尤其是老年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孩子年龄小,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于是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可怜,对孩子给予无限关爱,把一切事务都包办下来,过分保护和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也有的老人从安全原因出发,觉得孩子在自己手上责任重大,万一有什么事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于是对孩子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不准外出玩耍,缺少正确引导。说教、包办、溺爱、过度保护等等。

针对这些家长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家长学校组织专题讲座的形式,从理论上对家长进行引导,从为孩子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案例进行剖析。②以年度评选“优秀爷爷奶奶”、“优秀爸爸妈妈”的形式,表彰科学教子的家长。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具有科学家教理念,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③教师针对问题、针对个体,采取一对一专门指导。观念上的“援助”是最根本的、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援助。

4.2 方法上的“援助”。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家访或电话,提醒孩子的父母,如果他们都外出,则要更注意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时间不能相距太久,经常用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如果是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则要注意弥补另一半亲情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利用节假日增加相聚的次数。有的家长因独自带孩子,缺少教于的方法,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教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等,让家长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导致孩子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有的还可以让家长随时来园,参与孩子的活动,既增进亲子关系,又学习观摩教师的教育方法。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38-01

小学生是指年龄在6岁到12岁之间的进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的适龄儿童。6到12岁正是一个人心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等逐步健全的黄金时期,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孩子是心理比较脆弱、受到外界影响也比较大的年龄段,这一阶段的智商和情商的形成直接决定了以后的人生质量和生活轨迹。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是要求孩子们要有更加全善、坚强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日渐增大的当今社会中,从小学就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业过重带来的升学压力。一方面,随着国家三令五申的对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减负,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逐渐的撕开了对小学生减负的口子,但是对于不发达的城市来说,还不能做到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导致小学生面对稀缺的教育资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进入好的中学,于是学校也轻视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家庭问题带来的生活压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离婚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心理压力。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第三,同学关系带来的社交压力。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关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可以从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内部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状况因素。二是心理状况因素。三是认知发展状况因素。

其次外部环境成因包括多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的经济水平较低、家庭成员中有不良的生活习气等都是导致目前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二是学校环境因素。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成为他们教育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师教育方式上的不足, 都会成为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小学生年龄小、社会认知少、生活经验缺乏,判断是非能力相对较低,因而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问题行为。

三、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以上成因的分析,其中教师在塑造儿童心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掌握着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掌握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养成较家长和社会来讲,是核心的带头作用。在家长和社会人眼中教师就是专业人士,可信度和依赖度较高。因此教师在培养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是社会公认的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是必须肩负起培养责任的人。其次,教师的威严和独立性更有助于孩子遵照和配合。教师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方面是最中立、客观、可信的主体[1]。最后,教师是最能得到学生信任的人。他们信任、崇拜老师,也认为老师会给他们最为公正合理的解答。因此,教师的特殊地位很容易和学生们沟通,更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积极发挥教师潜在的构造者作用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应该带领全班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给他们分配任务和角色,让每个人都是集体任务完成者的一部分,让大家学会配合和相互帮助,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任务,从而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自信心,也增加了他们的集体幸福感,让小学生主动地敞开心扉加入维护、建设班集体的队伍中去。这些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而且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会随之改变。

2.教师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的核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沿着教师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在小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践行者,其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不同年级可以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提供积极的力量支持。

3.教师营造积极的教育软环境

教师应成为学生和家长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协助学校完成各类教育工作[2],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家长对学校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家长对教育的这种积极关注不但有助于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因此,在营造一个小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养成的软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核心和纽带的作用。

参考文献: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一、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

来华留学生因为心理疾病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甚至产生自杀行为的时有发生,这类事件对留学生本身与其家庭都构成了极大的伤害。留学生属于外国公民,这一特殊身份导致留学生们在处理心理疾病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名誉乃至国家间的关系。

我国留学生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同时留学心理健康问题也迫在眉睫。要解决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该对留学生的这一群体予以深刻分析,确立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针对性地成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通过减少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国现有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表现为以下几大方面。

1.心理辅导与教育机制较为薄弱

我国现只有部分高校开始成立专门的留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此类中心专门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大部分高校仍坚持辅导员保姆式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机制。2007年《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出台,规划中提及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盲区。

2.法律政策薄弱

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与其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因此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均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致力于为大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文件专门用于指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199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教育大纲》;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等文件。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均建立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为大学生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但是,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受到国家外交政策影响较大,初期发展十分缓慢。在留学生教育工作中大都以尊重对方国家文化为原则,对其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十分的缓慢,目前我国还并未出台专门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

3.预防措施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通常由辅导员开展,一般都是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并已经开始影响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辅导员才开始关注并解决其心理问题。现行体制下,只有当学生出现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且这种问题不仅表现在情绪上,已经影响到该生正常学习生活时候,才会引起重视。一旦发生危害性突发事件,便会缺少前期的预防工作,酿成大祸。

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

较早的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三类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第一类为特殊儿童研究。19世纪80年代,魏特墨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1]。19世纪90年代,法国比纳开办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并制定了比纳-西蒙力量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此类研究主要着眼于存在智力问题的儿童教育,旨在协助儿童恢复正常智力水平。

第二类是学校开设的早期职业辅导。20世纪初,在戴维斯的倡导下,学校开始每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性并预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第三类是心理卫生的发展。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正经历工业化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两极化问题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伴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出现了各种社会心理疾病,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发起人克利福德?比尔斯所写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震惊了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群体[2],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自此,学校开始由社会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导课程,解决其学习和就业问题,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被极少关注。

2.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而来。最早将健康的定义延伸至精神层面的是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的健康概念,认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

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3]

目前为止,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源于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会上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其具体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有幸福感;在生活与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能感。

综上所述,从以上专业机构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相统一的个人,身体的疾病会影响到心理的状态,而心理的状态也同样会影响到身体的病症。身体健康延续了生命长度,而心理健康则保证了生命的宽度。

3.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来华留学生不仅需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还需要面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因此,研究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为复杂。目前为止,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都集中在身心健康、交际能力、自我评价、学习态度、智力水平、情绪稳定、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自我评价。能够对自己做出积极向上的正确评价,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积极的期望。智力水平。留学生具备同龄人应该具备的智力水平,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和压力,能准时完成学业。情绪稳定。留学生能保持长期稳定的良好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能自我化解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钻死角,不认死理。生活态度。留学生要具有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对学习生活有热情有激情,并能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留学生在新环境中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做事情符合社会准则。当出现文化冲突时,能做出判断,对异国文化要有包容的态度,能够区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差异。能处理好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思乡情绪和心理问题。

三、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思考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模式,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的特点。

而留学生来华学习时是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等已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特征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突,给生活造成压力,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Oberg)称之为“文化休克”[4]。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西方传统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当留学生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生活学习时,本身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同时,留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相互之间也存在文化、宗教及信仰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共同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结合其身体心理特征,积极探索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解决留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1.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无法完成正常学业,因此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心理状态的指南针,建立起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有利于辅导员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2.加强留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来华留学生大都刚从高中毕业,来到异国他乡求学,极其容易出现强烈的思乡情绪。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减少思乡情绪,提高人际交流能力,从而减少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

高校应建立起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聘请心理健康学者担任咨询师的工作,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生源国文化,解决留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各类问题。

4.提高留学生辅导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服务管理来华留学生的一线工作人员,来华留学生的专任辅导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师技能,提高其心理问题敏感度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在与学生接触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开设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和2000年的2,000万数字相比,近几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并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继续扩大。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孩子的暴力事件的不断出现。本文根据对任教学校留守少年的心理问卷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剖析留守儿童的暴力事件,以激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

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二、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监护缺陷

1.隔代监护的不妥之处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在父母均外出仅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近年来,农村隔代监护的规模呈增长趋势。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加之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即便是有时间,他们也很难和孩子有畅通的交流,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滞后,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农村中的老一辈人大多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很少为了孩子的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开发。

2.同辈或自我监护的无助表现

同辈或自我监护型,即年长的照顾年幼的或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这种监护类型,人数比例不是很大,并且一般要在家庭中至少有一个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或高中的时候才会发生。这种类型,实际上是将本应由成人监护的责任交由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均不强的未成年人自己来监护,就等于没有监护,家庭教育实际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心理偏差

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性格自信、开朗的不多,大多数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

2.性格缺陷

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盲目反抗,好冲动,心理承受能力低,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不服从老师管教,甚至对着干。

3.耐挫力差

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留守儿童在受到挫折时,大多数感觉生活没意思,极少数甚至产生过自杀念头,虽说这个比例很小,却不可轻视。

四、造成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亲情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且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2.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

隔代监护下的儿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最为严重,由于祖辈的年老、较低的文化程度,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过度溺爱或放纵。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农村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

3.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健康心理、良好品性的外部动因之一。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教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一般来说,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学校通常是惩罚性地教育,教师往往对“难以管理的”学生便听之任之,难以做到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其转化。

五、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的有效预防

1.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留给子女财富,不如让子女成为财富”,这话就道出了一个道理:亲情教育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取代的。

其次,家长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在沟通时间上、原则上,最好做到每周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多倾听子女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详细了解子女的渴望和要求。鼓励孩子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以便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成长,并及时进行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再次,重视自己孩子监护人的选择。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外出务工,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出门,应该至少留下一方照顾孩子,特别是孩子上学期间,应保证对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的管理,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影响力。如果父母一定要双双外出务工,则要考虑到受托人是否有责任感,能否做好孩子的监护工作,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宜学习和生活,并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最后,还要和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经常保持联系,以便了解孩子的动态。

2.学校方面

首先,细化留守儿童的管理,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课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其次,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

再次,加强心理健康。学校在为留守儿童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订阅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或报刊,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尽量减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农村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