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1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市场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

一、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由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广大区域。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特别是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别是扩大)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尽力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的设计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商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颁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规定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构建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建立城市经济区生产协作网络,促进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体系并贯彻实施;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配机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和合理的税收模式,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发展中的公平;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机制,保证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是非制度化协调机制运作的关键。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事实上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所构成:一是市场机制,就是发挥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东北区域性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改革对各地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努力消除行政和制度。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现状。而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不利于改变经济粗放增长方式、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壁垒。

第三,调整税费关系,搞好公共财政建设。传统的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建设“生产型”财政。而公共财政是“社会型”财政,建设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建立区际监管组织,适当调整公共政策。地方政府要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

第五,完善法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法治维护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从总体上注意以下从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第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第五,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从我国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二要依据地方已有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第二,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条件相对闭塞等问题,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欠发达地区对外联系的通道;二是要选择一些临近交通线且有一定基础的城镇或资源富集区作为“增长极”,并通过它们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建立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以便为各级政府实施地区发展计划提供法律依据。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和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避免用政策代替法律,维护地区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四,注意中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应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地方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并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宏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反而会加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就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的矛盾扩大,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

在中观层面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如果有明确、一致的行为边界,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狭隘的地方利益就可能膨胀,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尤其是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限制外地商品销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央人的角色之间,需要达成新的均衡。而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发展政治文明来实现。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导向应该是:

第一,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上下篇)[J].统计与咨询,2006.1

[2]张立昌:《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2

[3]侯言增:《以科学发展观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实践,2005.07

[4]尚锡枕文尚卿:《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5]王一鸣李爽曾智泽:《“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2]赵晓妮.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12-13.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0日

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在通过宏观调控来协调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从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实质就是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国民收入在区域间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促进社会资源在区域间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调控为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当前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完善已有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机制在调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缺陷,是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市场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是初次调节,它着重解决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而宏观调控则是在市场对区域经济初次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调节,这种调节侧重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平问题。在正常情况下,空间资源的配置可由市场自动调节,生产机制在区域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仅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完成国家集中资源重点开发某个区域的任务是难以达到的,容易造成区域资源配置的失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拉大,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去考虑各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发展差距,片面地追求稀缺资源在空间上的平衡配置,则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相反,如果片面追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而不考虑稀缺资源在空间上的平衡配置,则必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节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达到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社会公平的目标,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互补关系,共同构筑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系,既要确保市场对区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作用,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纠正区域资源的失衡性配置,扭转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范式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对象是全国之内的经济区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区域已经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但区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在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调控对象就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计划区,最常见的层次就是省级经济区域。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改革演变而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与实际的经济区域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其次,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使省级政府有了很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再次,省级经济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市、一定的经济腹地和较完善的经济网络,如交通、通讯、资金、信息等,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与西方宏观调控“一级主体、一级调控”不同的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级主体,二级调控”的调控方式,即中央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在统一的利益下分别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主体,除中央政府外,还包括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主体间的关系上,中央政府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中央政府在区域宏观调控中的这种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央的财政资金是落后地区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中央政府在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仍居主导;三是在制定协调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面,中央政府具有其他调控主体所不可比拟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当然,地方各级政府虽不占主导,但仍然是区域宏观调控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违背和损害中央政府的区域宏观调控权威前提下,合理分配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责,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区域调控权力,对增强区域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现行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目标不尽一致,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曲阻现象时有发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使得必须重新考虑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即地方政府有两重身份:地方政府既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同时在现有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利益的代表,实际上地方政府应成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主体对象。

(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就是国民经济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就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来说,它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区域分工与协作以及区际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实现区域分工与协作。建立合理的新型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是区域经济、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我国改革以来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区际分工淡化、区域封锁等问题,都影响了各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只有各个区域立足其比较优势,明确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实现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问题。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威廉姆森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会拉大,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这就是区域经济中的“倒U型”理论。就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我国应该选择旨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四)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域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即间接的宏观调节和直接的宏观控制。所谓宏观调节,是指宏观调控主体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并进一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宏观控制是指宏观调控主体直接作用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实施间接的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等工具,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政策的基础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各地区按照其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未来可能趋势进行分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加以实现,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我国区域发展中所存在的市场分割、各自为政、盲目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给统筹区域发展带来诸多障碍。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域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根据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科学地确立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界定经济区域的功能与定位,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使目前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无序发展转变为按经济区划开展良性互动的有序推进。

三、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一)完善区域调控手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国家区域规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手段体系。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在区域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区域宏观调控水平。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性质,掌握好其在不同经济区域应用的时机与力度。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着重使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这些经济区域的传导会更加迅速,实施效果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折扣。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可以主要采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产业政策对行业、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手段相配合。还要以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规划为实施宏观调控打好基础。针对聚集核心生产力的经济区域制定国民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更是为发挥主体功能区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是统筹区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区域宏观调控职能的体制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在内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分割体制及行政区经济的壁垒,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使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从而实现区域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新型协调互动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应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跨区域的协调互动,逐步确立东中西部地区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三)建立区域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在区域合作中总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必然伴随着区域利益从劣势的一方转移向优势的一方问题。这就需要合作中优势的一方给予劣势的一方必要的利益补偿,使合作的各方利益共享,否则,区域合作将难以持续。可见,从调整和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着手,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总体布局要求,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有效地引导和安排重点产业向重点区域集中,限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部分产业扩张,并确保有关各方能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区域分工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四)设立全国性的区域管理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设立了“扶贫办公室”、“西部开发办公室”、“东北振兴办公室”以及“中部崛起办公室”等协调区域发展的管理机构,但各自的职能也仅限于特定范围,相关机构的区域管理和协调作用则难以得到体现。有鉴于我国区域管理与调控职能主要还分散在不同机构和主管部门的现状,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需要,设立全国性的区域管理机构已有必要。该机构应承担起制定和实施国家相关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监控区域差距变化的态势,以及协调区域发展中诸如地区、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各种关系等职能。

(五)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的大势所趋。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出现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互动的热潮,但九十年代许多区域合作组织却名存实亡或解散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区域合作活动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缺乏完善、配套的法律依据、保障和规范。就目前我国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互动的要求而言,其所需要的法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上的法律规范;二是地方性的法律支持。因此,为了保障落后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保持区域政策措施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还须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的相关法律。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泽强.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8.5.

[2]陈林生.浅析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经济问题,2000.7.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4

摘要: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经济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作为区域内的高校,需适用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就应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深入,其教育内容就应更贴近社会。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其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区域经济;专业设置;互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经济要发展,就要注重经济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而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正是高等教育要培养教育的对象。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深入,其教育职能、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就要更加贴近社会,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只有这样,其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1552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3%,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能否科学定位、积极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否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办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一)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已主要不在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上的竞争,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因为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

综观世界,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如美国的北三角科技园、法国的索非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日本的筑波科技园等,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院校应该自觉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领军力量,如围绕斯坦福大学为主要依托发展起来的硅谷则因大学和产业部门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得教学、科研、生产协调发展。因此,作为一所区域内的高校,更需要运用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其在区域存在的价值。

二、高校专业设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专业设置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和程序化,有效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应该说,专业设置工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存在着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专业设置求大而全,特色不鲜明。当前,高校有一种倾向,就是都要办成综合性的院校,都希望学科齐全,但却使高校失去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2006年,湖北省110个高职办学实体共开设专业317个,60%以上都集中在50个专业。如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校达94所,市场营销专业66所,商务英语专业58所,文秘专业58所。由此可见,专业雷同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强调集中优势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专业的思想。

(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

许多高职院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而是仅仅从有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很容易失去严格而理性的控制。有些学校明明以理工科为特色,看见艺考越来越热,就非要发展艺术类专业。这种做法,不但新增的专业没有前途,而且自身传统优势也会消失殆尽。因此,盲目性设置的专业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于是在生源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又不得不频繁地调整或更换专业。这不仅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互为前提,从而使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凸显出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高校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分析,并开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为此,高校与地方经济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一)面向地方、依据市场,贴近行业设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支撑点,高校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应考虑市场导向和产业定位。当然,专业设置还要考虑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人才需求量和需求周期的不同,不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设立有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确保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一致,形成学校与企业间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如温州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并夺得了“中国鞋都”金名片。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所属制鞋、制革、鞋机等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达420多亿元,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相应专业的一线技术人才,为此,温州职院开设了服装鞋类的营销、鞋革设计等专业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需求。

(二)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使学校与企业互为科研基地

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企业在高校建立科研机构,既有利于加快使用技术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出人力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经费,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互为科研基地,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为高校增添了教学、科研新课题。如广州地区的各类高等院校共39所,占全省的63%。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为代表的在穗高等院校,不但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还通过承担市级科研项目,解决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等院校所建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广州企业技术攻关提供场所,成为技术研究平台。

(三)区域高等职业院校间应加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

开放性是当代国际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区域高职教育必然是具有开放的教育。为此,必须改变区域高职教育封闭办学的现状。高职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区域内高职院校的联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美国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核心带动的波士顿——剑桥科学工业综合体;以哥伦比亚、纽约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核心带动的纽约——新泽西科学工业综合体;以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为核心带动的旧金山——泊洛阿托工业综合体,闻名于世的“硅谷”就是这一科学工业综合体的产物。事实证明,大学城通过带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31-02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中国先后实行了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之初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的区域重点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中国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均衡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数量少,为了配合区域均衡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设中等技术学校。

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的分权管理,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有了自,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开始出现并逐渐拉大。

和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地区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

1.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发展中地区职业教育采用“以特色求发展”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构建适应农村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需要的职教模式。

2.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具体模式

技术导向型模式、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技术导向型模式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具有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施型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3.确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初等和中等职教的发展。

职业教育类别。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更多地为农业服务,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政府主导和统筹硬件建设,在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二、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围绕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坚持扶贫与促强相结合;加速推进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加快以电、煤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南昆铁路的扶贫效应,加速推进南昆产业带建设,巩固壮大“电、烟、酒”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矿产(煤、金)、建筑建材、重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医药工业、旅游业、草地畜牧业”等新的增长点。

2.充分利用两条通道。利用集资源、电力、通道为一体的组合优势;利用南宁至昆明铁路、“两江一河”航运、兴义机场、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

3.切实加强四项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道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

4.加快开发四大资源。以水能为主的能源资源;以煤、金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中草药林为主的生态资源;建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中药品牌企业。

5.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把教育放到首位,下大力解决好第一生产力问题;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黔西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学校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职业学校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学校2007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

2.重视对失业人员及离地农民的转移培训

针对农民及下岗工人文化基础差、职业技能低的情况,分批分年龄地进行组织,灵活地开展各类各层次的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从而让很多人重新找到的工作岗位。

3.职业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所增强,六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政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自身的培养、人才的引进,有的学校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趋于合理。

(二)制约黔西南州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

2.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行业分属不同的部门等多头领导。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3.经费投入渠道不畅,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的微乎其微,经费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就业准入制度贯彻不够理想

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准入制度在实施执行中还存在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从州情出发,确立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全州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黔西南州农业突出问题是“四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抗灾能力低;农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科技的载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2.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经调查,造成这些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3.黔西南州工业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工业呈现出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4.州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黔西南州区域经济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兴义、安龙和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应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步发展

黔西南州目前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家,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0家。

1.与经济联动发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三类人才为区域内紧缺人才:一是面向煤化工和精细化工高级技能人才;二是面向金矿的高级金属冶炼技术人才;三是面向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级农技人才。

2.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提高硬件水平;引进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发挥品牌优势。

(三)着眼长远,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将职业教育体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该使所有人在一生工作的各个时期都能与继续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交替、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贯通,改变成才道路单一化现象。

2.实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要尽可能满足所有人千差万别的学习需要。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对已经选择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使之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承办的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增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

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专门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确定和实施近期和远期的职教发展规则,总体安排设点布局,使各部门信息通畅,配合密切,并组织督导评估。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和整体合力。

3.加强人才需求的调研,使职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准确把握我现有的各类人才的人数,正确预测我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各类人才的人数,根据两者的差额,制定周密的职业教育未来几年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4.加强执法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能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加强监督、管理,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反映最多的经费问题。认真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如就业准入制度问题。“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用人单位应当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征书的人员中录用。国家未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从经过相应职业培训的人员中录用。”这一规定也未得到认真贯彻。

5.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职业教育中,要克服重技能轻文化素质或重文化轻技能的倾向,鼓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坚持技能培训与学历培训并重,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01.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职业教育 改革 途径

[作者简介]张能云(197-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高职教育;张振山(1978-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研究与评估;方红彬(1975-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管理与运行。(河北 邢台 0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HB12JY065)、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SD12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在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这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产业升级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指导精神和要求,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文章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探索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原经济区(CPER)包括河南全境及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涵盖我国中原大部,涉及5省30市3县(区),面积近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8亿,地区生产总值达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主体功能明确、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潜力巨大,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直言:“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应在国内,应在内需市场较为旺盛的中部地区。”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沃森也这样说过:“中国东南部地区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如果还持续把资金、人才往那里聚集的话,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平衡……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智慧的选择。”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高职教育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十”明确提出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目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职教育孕育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应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发密切,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蜕变升级,切实提高高职教育“含金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作为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和进修的终身源泉,高等院校应该系统地考虑职业界及科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将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崛起提供坚实的支撑。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只有坚持技术教育旗帜,科学定位培养规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专业、课程、师资、实训等内涵建设,使受教育者拥有职业“金刚钻”,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适应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时展的需要。

二、将高职院校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探索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质量工程建设迅速推进,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源逐年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深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契机,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完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学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一)确立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是社会变革进步、产业发展升级、分工管理细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性”是其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所在。所谓“职业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企业的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需要服务;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属性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确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改革,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培养模式、规格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面向区域、立足行业、紧贴企业,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形成产学研共同体。

《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面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一是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契机,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作为区域“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二是要本着强化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将自身的长远发展建立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列中。三是要学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推进“五个对接”,即根据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而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融入具体的办学措施中,践行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整合政府、行业及企业等多种教育资源,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面对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促进性,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机制,形成从项目制定到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体系,推进政校行企的深度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性质使然,更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应根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形势,制定和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推广和试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及科技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人才与智力资源在行业和企业中的转化。政府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主导力量,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规模办学的规模、类型和结构,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方向性指引,同时协调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当地企业则应明确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以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地方政府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构建由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高校主导、地方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发展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针对《规划》中提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人才需求和文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集中优势力量,集体攻关开展项目合作,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中。为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目标,整合政校行业多种资源,既能突出职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特点,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又能促进各要素发挥其优势,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

(三)推进校区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良好的办学环境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在硬件方面,由于部分院校的旧校区占地面积普遍较小,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学校的发展普遍受到了制约。为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办学条件,笔者所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学院所在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的优势以及机电类院校的特点,积极推进了新校区建设。

学校依托建成的“机电科技园”,全面实施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区域内职教集团的优势,整合校内场地、师资、科研等资源,吸引区域内机电类的高技能人才,在校内机电科技园共建装备制造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科技园,培育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工作室、外包企业等。同时,学院依托新校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组合新模式,为实践教学搭建良好的平台。围绕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机电科技园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根据专业特色,内外结合,有重点地实施建设,实现校内教学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衔接与融通。此外,做好论证,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保证实训效果,切实提高办学效能。

(四)加强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增强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

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纽带,是高职教育主动、灵活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地方经济建设脱节。具体表现在对新兴的应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较低,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缓慢滞后,仍存在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继脱节。地方企业需要大量的经济、建筑、新能源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部分院校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不顾自身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忽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盲目增开一些新兴专业,严重背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下,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根据“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那些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进行适当限制,对区域内产业急需的专业进行优先发展,对支柱行业和特色专业加以鼓励,从制度上避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人才过剩。例如,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的机电类专业群,打造“机电专业群”品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在实训、师资的投入,积极拓展与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标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建立课程改革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竞争机制,以项目形式实施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形成精品课程(国家级、省级、院级标准)、优质核心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五)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根据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化规模和层次,拓展社会服务的渠道和功能,从而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积极配置、整合各种软硬件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教育资本投入机制,发挥资源使用的最大优势,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化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终达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聚合化的“职校集团”,集合不同层次和特色的职业院校,扩大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实现在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设置与区域产业和产业集群相对应的专业,并成为地方经济人力资源的首要提供地。积极面向中原经济区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解决先进技术成果与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企业优化升级服务。加大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力度,制定政策,明确管理模式和收入分配办法,加大支持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内“科技园”“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社会培训中心”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教科研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的科研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服务。建立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的机械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材料类、计算机类等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增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区域内有职业教育需求的社会成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办学功能升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办学效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内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互惠多赢。

加快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育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客观必然。高职院校要立足行业,服务面向区域经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在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秀英.高等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9).

[2]俞仲文.时代呼唤高职教育3.0版.中国青年报[N].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