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1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 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 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 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 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 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 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2
[关键词] 教育;教学;思维
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的论著很多,综合其中的精华,可以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名称:语文
叶圣陶认为语文应该是“口头语”和“书面文”的合称。后来,叶老又补充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
因此,语文一词应是并列关系的合成词,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一句话,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应是“语言”(用现在的话说应是言语),这是语文的本义。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
叶圣陶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掌握了思维这个工具,也就掌握了语言,学好了语文。
其次,语文又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互交往过程当中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就是语言。
所以,语文这个工具具有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的,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
三、语文教学的任务:习惯
叶圣陶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勤于阅读、随时写作、自己修改作文、认真写字和善于自学的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健全的公民,就“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术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学生个人修养方面,要养成“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等。
总之,为人生所需要的、足以充实生活与发展生活的习惯都是必须养成的。学会做人,质言之,就是要逐步养成各种各样做人的习惯。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的合格公民。
四、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这是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理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怎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呢”?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树立生活本源观,还有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光辉思想,是叶圣陶对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五、语文教学的原则:讲练
叶圣陶的 “精讲多练”原则是最有影响的。他说:“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
我们要全面理解叶圣陶“精讲多练”原则。“精讲”也不是讲得越少越好或索性“不讲”,“多练”也不是提倡“题海战术”、多多益善。“精讲”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并提高练的效率。讲要讲得:“精确”、精要”、“精当”、精彩”;练要练得“有趣”、“有度、“有法”、有效”。
六、语文教学的过程:三段
叶圣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级精读略读理论和精读教学过程的见解。他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他指出了精读的教学过程应是:预习――课内报告、讨论(包括教师精讲)――练习。这是一个十分科学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步骤, 它符合心理学和哲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 ,哲学认为,人的认知或掌握技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实践。预习就是 感知课文,讨论, 报告、精讲就是理解课文;练习就是“实践”。正由于它科学,实用,所以至今仍是语文教师奉为“经典”的教学进程。
七、语文学科的教材: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是叶老语文教材观的核心。它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任何一个层面。也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学,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启迪我们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改朝者健康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余昱.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探析[A].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任苏明编著,《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集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3
关键词:席勒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认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1]。而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德育和美育。其实,早在十八世纪时,德国文学家席勒就提出了“审美教育”的理论。虽然席勒的“审美教育”与我们今日在教学中提倡的美育不尽相同,但是它同样可以给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启示。
审美教育论、游戏理论、审美救世论构成了席勒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其中审美教育论显得尤其重要。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仅是种哲学意义上的艺术本体论;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也是他解决当时的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的重要策略。席勒对审美教育论充满自信,认为可以经由审美教育通达人们梦寐以求的自由与道德相互协调的至境,同时又能解决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自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重矛盾。审美教育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而全面地渗入个人、社会、国家,对以上诸元都产生影响,并取得相当大的效果。在席勒的时代,这是一个前卫、大胆、充满魅力的命题,也是一个后来给席勒带来巨大声誉和持续性地产生历史影响的命题。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教育不仅涉及字词章句,也涉及到修身立人。因此,席勒在数百年前提出的这一论题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把迄今获得的关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与当时历史现实联系起来。”[2]在席勒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3]整个社会上层腐朽,下层粗野,无人能够承担令人类文明进步的职责。因此,必须通过培育更加完善的人来建构完善的社会和国家:“席勒并未将其美学建立在疏空的概念上,他试图为困扰着他时代人们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法国民众合法地争取民权自由的斗争并未导致自由和人性,而是暴力和恐怖。”[4]由此,追逐某种更为完善甚至理想的状态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需求,无论社会的上层还是下层,无一例外都需要通过教化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以上构成了席勒书写《审美教育书简》的基本动力。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的客体,也即“近代人”,遭到了社会的压抑、分裂和强迫:“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只要一方面由于经验扩大和思维更确定因而必须更加精确地区分各种科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这架钟表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5]席勒相信由于文明发达进而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并且致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导致人内在的碎裂、偏颇和闭塞。这显然与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理论异曲同工,作为主体的人日益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逐渐成为对象的奴隶,这就是席勒笔下的“近代人”所处的基本状况和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自然与席勒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有可能会造成席勒所认为的时代对人的破坏作用。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迫于升学的现实需要,往往容易让教学偏离了树人修身的宗旨,陷入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泥淖。落实在语文教育中,即文学教育受控于字词章句,义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审美被切为无数“得分点”,缺乏体系性。这实际上就是席勒所言之“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学生被囿于外在于自身的律法之中无力挣脱,教育背离了其初衷。而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6]时代造就个体,个体也会反过来影响时代。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先进的、积极的时代,必然需要有和这一时代相匹配的教育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个体。
二、审美教育的个体意义
席勒认为“希腊人”是“纯粹的、理想的人”,是人的终极理想状态——“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7]尤其在他的诗歌《希腊的群神》中,这种完整性更是得到了诗意地描绘:
“那时,万物都注满充沛的生气,
从来没有感觉的,也有了感觉,
人们把自然拥抱在爱的怀中,
给自然赋予一种高贵的意义,
万物在方家们的慧眼之中,
都显示出神的痕迹。”[8]
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于希腊人身上。在席勒的理念中,“希腊人”所拥有的特征是完整、和谐、统一,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和发达,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因此,席勒把“希腊人”所具有的特征看作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古希腊离我们今天已十分遥远,我们不可能重回希腊,成为希腊人,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希腊文化的长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乃至整个哲学、美学思考中,“人”都是其思考的重心所在,曾有论者称席勒的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人”在席勒美学中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只有人才能改变时代和社会。席勒认为,要使人达到希腊人的完美统一,必须通过审美,因为人本身总是处于特定的束缚和限制当中,只有通过审美才能使人获得解放。由此,审美成为了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席勒赋予了人极高的价值——“人成其为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停滞在纯自然造成他的那种样子,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回头再走先前自然带他走过的路,可以把强制的产物改造成为他自由选择的产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成道德的必然”。[9]席勒对审美问题的一切发掘探索,终归都是为“人”而服务的,这也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主要出发点。所以,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指向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10]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最缺失的恰好就是对这种人性自由的肯定。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片面的、机械的、僵化的人格,而是自由的、全面的、自主发展的人格。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播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道德品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而且同时也是成为连接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桥梁,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协调、一致的人格。这种人格必须是能够自由发展的,它既要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又要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潜质。
席勒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十八世纪德国仍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所提出来的,他还看不到这种“审美教育”切实可行的社会基础,但他相信这是一种理想,终有一日是能够实现的。我们今天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社会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已经赋予了我们开展“审美教育”的坚实基石。中学语文教育本身意味着以母语为始基,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修习,构建学生的人格大厦,在修身立人的过程中,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体验。而如果我们能在其中融入席勒审美教育的理念,则可进一步强化教育中的树人之目的。中学语文教育,无论就其现实目的还是其终极理想,都应该落脚于这种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上。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诗词文章,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解放人性、陶冶情感、塑造性灵。席勒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美育的终极方向,作为人格解放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教育显然负有重大的责任。
注释:
[1],聂振斌选注,《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范大灿:《德国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359页。
[3][5][6][7][9][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第47页,第33页,第44页,第24页。
[4]Walter Grossmann,Schiller’s Aesthetics Education,Journal of Aesthetics Education,Vol.2.No.1.1968年版,第31-41页。
[8]张玉书:《席勒文集》(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4
【关键词】 裴斯泰洛奇 言语教育 语文教育
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认为,智育教育是儿童取得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测量和言语是合成智育的三要素。由此可见,言语教育在儿童智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之母语教育主要是言语教育,主要提升人的言语能力。强调区分“语言”和“言语”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用来交际与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的结果。因此,言语教育是做好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而裴斯泰洛奇的言语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
那么,裴斯泰洛奇的言语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有哪些影响呢?
一、言语教育是构成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裴斯泰洛奇认为:智育的简单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智育就是借助这三个要素而得以实现的。由此得知,言语是构成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分别从智育的任务、内容和功能给予论证。
从智育的任务来看,智育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智力的教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以及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其主要任务。而裴斯泰洛奇认为,智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通过感性经验去获得一定的知识,并发展他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大家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要想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语言。而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因此,从智育的任务上来说,言语教育是促进智育发展的根本。
从智育的内容来看,智育的内容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顾名思义,显性就是能看得到感受到的。它包括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其他智力活动的内容。语文课,就是最明显的智育内容之一,它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等。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他所使用教学方法,如裴斯泰洛奇的言语教育三步骤,即发音、单字和语言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等的方法就属于隐性智育的范畴。所以,言语教育是智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智育的功能来看,智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还能提高个体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传承和促进人类智慧发展。在教育功能方面,智育是德、体、美劳各育的基础,德体美劳教育的实现,必要的知识以及理解和认知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会有较好的思维过程。一旦思维过程清晰明朗,做任何事都可以是事半功倍的。而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和人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没有语言基础,你就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别人对你的印象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这是完全不利于个人发展的。个人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对社会的贡献也会随之减少。鉴于此,要发展智育,言语教育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言语教育是构成智育必不可少的要素,亦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因此,当代语文教育应加强言语教育,从而促进智育的发展,进而反馈到语文教育上来。
二、裴斯泰洛奇的三步语文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就是规律。的确,任何事物、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具备一定的规律性。拔苗助长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发现并掌握其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也应如是。
裴斯泰洛奇论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最简单的要素是“词”,而词本身最简单的要素是“声音”,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声音的掌握开始。他提出语文教学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发音教学,主要进行发音训练,关键是使儿童形成发音的能力,进而学习、认识字母和音节;第二步是单字教学,主要是针对事物名称的教学,让儿童熟悉各类事物的名称,为阅读做准备。并且在教单词时,应先教名词,进而加上形容词,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词的意义和属性;第三步是语言教学,要求儿童对事物形成整体的认识,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我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认知后理解的认知规律。乍一看裴斯泰洛奇的三步教学法似乎不符合先整体后局部的规律呀?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儿童的学语过程是从单字到词再到句的顺序,但是如果没有语言环境的影响,他的脑海中是不会有语言概念的,也不会说话,譬如有名的狼孩。所以说,儿童之所以从咿呀学语到自如地运用母语应归功于语言环境。而语言环境正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整体概念,他们只不过是将其分解之后再进行组合,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裴斯泰洛奇的音―字―语言三步教学法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而言,而对于象形文字的汉语来说,发音教学不是特别显现。汉语教育的步骤应是:单字―词语―句子。在单字教学中,应遵循从易到难、从熟悉到陌生的规律;在词语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常用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与裴斯泰洛奇的单字教学法是相近的;在句子教学中,应先教学生简单的短句,只由主谓宾,而无其他成分的句子,如小鸡啄米等。之后再交给他们由主谓宾定状补组成的句子,如可爱的小猫在紧急地追逐一只令人厌恶的小老鼠。笔者坚信,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进行言语教育,那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必将取得很大的突破。
三、裴斯泰洛奇向教师提出的任务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
在裴斯泰洛奇的论智育思想中,他向教师提出了四项任务,即教师应该寻找产生各种复杂的自然文化现象的要素,并且通过这些要素认识自然和文化之间严密的结构;教师必须研究孩子智育发展的自然规律;必须熟悉孩子智力发展的程度以及应该判断某件事总的发展程度同某个孩子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当代的部分教师,仍持有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地位是在学生之上的,对于学生,他们要做的只是授业解惑,上完大纲规定的内容与学校规定的任务,这本无可厚非。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物质至上的意识充斥着人们的大脑,教育的功利化现象也较为突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逐渐降低,社会的种种现象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干涉也被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能真正关心学生的教师是很少的,更别说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面面俱到了。当然,这个任务的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完成这个任务也是不易的,但是既然身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迎难而上,尽力做到最好
首先,寻找产生各种复杂的自然文化现象的要素,且通过这些要素认识自然和文化之间的严密结构,典型的如我们的象形文字。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结绳以记事。在文字产生之初,人们勾勒出事物的形状,其中以自然界的事物为最多,如日月山水等,这些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人类为了交流与流传的需要,在这些以自然为物勾勒出来的字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组合、增加删减,使之形成一个新的文字,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如水的象形字最初是三条波浪线组成,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将其改为三点水,并和其他的部首组成新的文字,如江、河、泪、泣等。除此之外,语文中的乡土文学等也能找到自然与文化的严密结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语言文学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自然文化知识,对于一些复杂的自然文化现象要有追根寻底的精神。
其次,研究孩子智力发展的自然规律并熟悉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孩子智力发展的规律一般情况如下:0―2岁是孩子的初始阶段。孩子在初始状态中,内心世界没有完整的认知模型,父母给他什么就是什么。由于他们是处在右脑发展而左脑还未发展的阶段,因此对2岁前的孩子来讲,是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这个时候用早教,用大量的理性音乐等刺激去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好的;3―7岁是右脑高度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学习。这个阶段要鼓励孩子多说话,适当的阅读和写字,这又助于刺激左脑的发展;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由于左脑主要承担逻辑与分析思维的功能,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喜欢推理;16岁以后孩子的智力结构基本形成,明显的体现是高中生多半显现出自己的学习特色。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规律,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有了正确的方法,孩子的智力才会得以发展。
对于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素养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爱心。如果没有爱心,没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自然也就不会去关心学生智力的发展程度。另外,在具备了爱心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为每个人体内的遗传基因、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不同,必然会造成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不统一。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我们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以此来促进当代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判断某件事总的发展程度同某个孩子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如上文所说,每个个体之间都具极大的差异性。有些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较快,而有的发展较慢,这在一个群体里面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估量与教学相关的事物发展的程度,还应判断其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如我们的初中语文课,这个阶段是孩子左脑高度发展时期,逻辑分析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还是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本来应该学生自己分析段落大意,自己翻译文言句式的,老师却直接告诉其答案,而一味地让他们朗读、背诵,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初中语文课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会分析、体会,而朗读、背诵的行为是小学阶段的惯用手段。如果老师判断错了事物的发展程度,会让学生的智力发展停滞不前,这是非常严重的。
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同样的,在语文教育方面, 我们不能完全抛弃前人的教育思想。只有把前人的教育思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正确对待前人的教育思想, 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态度, 并根据时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赋予其新的内容, 才是当代语文教育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教育论著选 [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刘全卫.语文教育要加强科学言语教育 [J].文学教育(上),2008.
[3]智育的含义.培训资料.道客巴巴.
[4]王仲杰.基础教育阶段语言教育现状分析 [J].语文教学通讯,2013,718(1).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5
在校内外甚至省内外同行之间的听评课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陷入了一个怪圈:
无论是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育教学,还是高二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抑或是高一起始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全都围绕着高考知识点进行,大多数语文课几乎成了高考考点知识讲授课或考点知识训练课,却缺乏必要的文本内容的解读和感悟,更缺乏引领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增强生存智慧和培养生活信仰的内容。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真正在培养人、教育人,而是在培养解题的机器。这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提高的只是学生考试的分数,而没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存的智慧和培养生活的信仰,不能为学生后续的持续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价值则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能力的人,成为有责任的人。
我们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学科。
从实用角度来讲,语文是工具,学了要有用,更要会用;从精神层面讲,语文是审美享受,通过语文的学习要汲取人类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享受生活的美。
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是让我们实现语文教育终极价值的最佳途径,它可以帮助我们弥补以往语文教育教学的缺陷,提高语文教育教学“含金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能力的人,成为有责任的人。
一、语文教育教学,首先要有生命意识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真正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
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造就”人。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是关注生命的教育活动。
关注生命,应落实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对生与死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性”的教育。“人为物质环境中的人,好教育必定可以给学生以能力,使他为物质环境中的主宰,去号召环境”。
笔者认为: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学校学生同其他人一样,他们有尊重的需要,有平等的需要,有认知的需要,有成功的需要,有好奇的需要,有创造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围绕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展开,我们在施教过程中就要有生命意识,尊重学生的需要,体现“生本”教育教学思想。
但是,我们发现,在理应高度关注人的生命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往往被一些教师仅仅视为“认知体”,而不是集唯一性、多样性、一次性、终身性兼具并复合的“生命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现象就是没有生命意识的体现,就没有体现“生本”教育教学思想。
我们知道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早在产生之日就体现出了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体贴和关爱。今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语文教育教学就更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主动发展中陶冶思想,感悟人生,并获得高尚的人格。
在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生本”思想,注意转换角色,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所有因素都指向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坚决反对“奴性”的生命,崇尚“自由”的生命。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要以平等、友善、关爱、共享的态度,与学生实现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与大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使他们感受到生命是宝贵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进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语文教育教学,要有生活意识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四个“学会”,其实早在陶行知先生那里就有了理论和实践的诠释。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集体探讨之目的,在以集体之努力,追求真理。”这是“学会共同生活”的一个侧面。陶行知先生还说:“‘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这是“学会生存”的印证。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勇敢地面对,可能会迎刃而解;如果不去勇敢面对,就会无端扩大它的困难程度,永远失败。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课本文本中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活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教育学生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勇于迎接生活的挑战,坦然地生活。
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语文教育教学应该也必然要紧密结合和认真观照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现在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是一切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转,一切围绕着学生的高考分数转,而缺乏紧密结合和认真观照我们的生活。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有些传统的学校,名为认真,实际是再坏无比。他们把无所谓的功课排得满满的,把时间挤得滴水不漏,使得学生对于民族前途和别的大问题一点也不能想,并且周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弄得大家忙个不了,再也没有一点空闲去传达文化唤起大众”。
七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这种现象,时至今日,还没有得到改变,相反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至于本应对生活高度关注的语文课,现在也已经被扭曲到了过分倚重“学会认知”、“应试第一”的地步,致使学生终年累月沉溺于“书山题海”,严重脱离了语文学科的活水源头——生活。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我们扭转语文教育教学的不良局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正本清源,返朴归真,以陶行知先生“六个解放”为指导,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帮助学生培养生活的信仰,拥有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
三、语文教育教学,要有人文意识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显性任务,它要求语文教师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内涵的汉语语言体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使学生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一点是硬任务,可以使用题目加以检测。现在学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主要是围绕它进行的。
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形成了语文课程的隐性任务,即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智慧的、情感的、道德的人文感悟与性格的积淀,从而熏陶并内化为规范使用文辞、遵守文法、组织文句、敏捷文思、清晰文理的能力,进而提高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外化和输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审美的情趣、文雅的谈吐、文明的举止等人文综合素养。这一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任务,很多教师就不太重视,甚至忽视它。
陶行知先生就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渗透。他说:“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把育才办成一所诗的学校。”陶行知先生认为祖国富厚的优秀传统精髓植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之中。他在给学生讲授“建筑人格长城”时,就向学生介绍了《后汉书》中杨震“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故事,阐述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慎独”精神,告诫学生要严于律己,人前人后始终如一。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理想和思维决定了人的一生。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要注意引导和关注学生的理想和思维。
由于单纯的语文“工具论”思想的惯性作用,至今在我们一些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唯科学主义”的思潮还很流行。
语文教育教学“唯科学主义”思潮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近乎衰弱。一些教师在进行人文性和美感极强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本的教学时,仍然使用抽象的“科学”术语对课文文本进行肢解、切割和“破坏”,使其思想性和美感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得不到必要的思想熏陶,情操陶冶,美感享受,导致许多学生人格缺陷,精神缺失。
今天,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行再认识,我们不能不关注语文学科中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意义。
四、语文教育教学,要有世界意识
信息时代,使地球变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已成为必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孩子“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陶行知先生还说:“我要去看看世界。我所以要看看世界,为的是要认识世界。”
语文学科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而且还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最好的途径。
让语文教育教学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是陶行知先生的殷切期盼,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绝对不能继续做“井底先生”,而应该积极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科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对世界多元文化精华的吸收。
俗话说:纲举目张。我们语文教育教学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文字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前提下,突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其在育人方面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语文教育教学要树立“生命意识”、“生活意识”、“人文意识”和“世界意识”,要抓住“育人”这个纲,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具有灵魂,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能力的人,成为有责任的人,切切实实提高语文教育教学“含金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生活教育》杂志,2009年1月~2012年5月.
[4]《中小学校长》杂志,2009年1月~2012年5月.
语文教育思想范文6
语文教学的中心要点在于语文思想和方法,它不是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有指导性的作用。掌握好语文思想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在目前并不是很发达,有很多地方还比较落后,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还处于课文本身阶段,并且,课堂组织与学习生活比较单调,很多学生除了从课程本身获得知识外,而对课程思想的掌握还是相对的不足的。
而教学人员在语文思想的展开上,也显得较为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既要学习语文知识,又要领会语文思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议题。
一、语文思想的理路与应用意义
(一)语文思想的理路解读
语文思想是对语文知识的本质进行认识,是以语文内容和语文认识中提升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语文观点,往往被反复运用,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当下流行的思想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思想,如化归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等。语文思想与语文知识是有紧密联系的,语文思想为运用语文知识运用与进行事物理解上提供思维依据,同时,语文知识在实际运用时也体现着语文思想。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论点“一个语文成果,如果用它去解决问题时,称为语文方法;当评价它在语文体系中的价值时,就被称为思想。”
(二)语文思想应用的现实意义
掌握语文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语文思想,就会从本质上掌握语文知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语文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真正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起长久性作用的,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则是语文思想。
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语文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该要考虑到能够从原理上给学生们讲懂或者说讲明白语文思想,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
二、忽视让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弊端
(一)使人文情怀缺失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融入大多数处于语文教学被淡化,由于对语文教学思想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教学人员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内容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这种主张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教学人员建立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部分学生会出现学习人员掌握了语文基本知识,对事物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人文情感未能获得良好的培养。事实证明,语文教学中培养的人文情感与学习方法,作为培养人的手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学生个体来说,其影响是较大的。学生通过对语文思想的了解,渐渐对自己进行一系列的管理。
(二)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缺失导致教学无主线
教学主线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具体实施主要是源于教学思想的支持,作为教学主线内容掌控,教学思想是深层的结构基础。如果教学人员对教学思想不明了,则会导致课程讲授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或者由于对教学思想主线不清晰的话,则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对教学人员所讲授的知识点把握不清或认知不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学方法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重要构成,在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较好地应用教学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一点是极为明显的。
三、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渗透
(一)侧重于分组协作学习
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生分为几个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小组和集体讨论,从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理解语文思想的含义。例如在学习重量相关的知识时,要以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称天平,再取一些需要称重的物品进行重量实验。小组成员中要做好分工,有的称重,有的记录结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分配的职责做好份内的工作。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展示,比较一下每组的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并对每个重量单位的实物价值有了一定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理解了重量这个语文概念的意义,而且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了使用仪器,并增强了团队协作。
(二)注重语文思想上点拨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般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大多语文生在听老师讲课时都感觉听懂了,但是在自己独立做题时觉得无从下手,一筹莫展,对老师传授的内容稍加变动就不知该怎么做了,不思不得其解,老师讲评完了之后又纳闷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想到呢?有时会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的悟性,因为现在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普遍认识:语文学习是与个人悟性有很大关系的。如果老师只注重教授知识本身而不教授知识的本质,只是强调某一道题怎么做,而忽略解题背后语文思想的传授,就会使学生学一道题做一道题,而不是学一道题会解类似的很多题目。
四、结语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单一靠讲述则是无法完成语文学习的。故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日常实践出发,带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思想出发,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相关的诸多知识是源于现实生活的,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