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1

面对我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针对目前社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社会调解功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当中,由于社会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造成了各个社会成员所占有资源存在普遍的差异。社会学家将地质学中原指“不同地质构造的层面”的“分层”一词套用于此,故而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理论。即将社会成员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过程与现象。本文从社会分层角度对思想教育的社会调解功能加以分析。

一、李强教授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概述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学者往往会向着新的社会结构变化。在此,笔者比较赞同著名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观点。李强社会分层理论是基于经济收入来划分的。李强教授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计算,发现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整体呈现出一个“倒丁字形”。目前中国社会存在一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又拥有众多人数的巨大群体。该群体内部的社会状况高度一致,即为倒丁字的那一横。同时,中国还拥有人数不多而且社会经济地位多层化的一系列的群体,累叠起来即为倒丁字的那一竖。这无疑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危险的社会结构。

1.“金字塔”或“倒丁字”社会结构的基本矛盾

在“金字塔”社会结构中,极少数处于社会经济地位顶层者在极力维护自身固有利益的同时也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利益。随着上位者的利益扩大,使得基层的下位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处于中层的社会成员及处于基层的人数众多的下位贫困者为了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则会想尽办法往金字塔顶端钻。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底层越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就会越大。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尖锐的“倒丁字”结构,巨大的社会经济底层人数使得中国目前的社会存在明显的潜在危机,更易发生难以调节的社会冲突。“金字塔”结构或是“倒丁字”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典型负面影响是使大部分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社会成员中极少数人的手上。直接导致不同社会成员因其所在的社会层面不同,所拥有的获取社会资源自然而然的不同,造成富者更富,贫者越贫的恶性循环。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使得社会分层化愈来愈重,即从“金字塔”社会结构发展成更加不平衡的“倒丁字”社会结构。而且,随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处于劣势者的生活状况会愈来愈差,从而负面情绪不断的积累,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

2.“纺锤形”社会结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较于“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纺锤形”则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形态下,一支拥有庞大数量的中产阶级无疑是社会能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该群体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差异性不大,同时亦可以满足其自身的生活要求,使得成员之间的矛盾甚微,融合性强。相较于下位者,中位者拥有一个较为满足的生活状况同时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维护意识。所以,在面对社会矛盾与冲突时,他们会普遍持有保守态度,会更倾向于理性选择。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这一层次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稳定性。当这一阶层变为社会的主体时,发生矛盾冲突的概率会变得特别低,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是极具有积极作用。无疑是我国当今社会形式向“纺锤形”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当下畸形的社会结构正常化应具备的条件

现下国内无法办到使下层等级的人群对于他们目前的地位特征达到认同的程度,而直接导致上层阶层成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与地位对不安于现状的下层人群强力镇压,其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这无疑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僵硬,最终达到无法调节的地步。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不合理的“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向科学合理的“纺锤形”发展。要使中国社会结构往“纺锤形”方向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结构由“倒丁字形”向“纺锤形”转换是中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针对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成功转化为“纺锤形”社会结构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至少要满足三点。

第一,积极发展中国经济。在当下这种社会成员间的社会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矛盾愈发激化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只有使社会总体资源得到保证,使得人均所得的社会资源普遍升高,从而下层者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才能实现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还能实现下层者向中层流动的可能性。

第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及社会成员与外部的正常有序的状态。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的集合体,个体的行为对于整体的影响是必须由强硬的社会制度和规定来规范的。社会的稳定性关乎国家的法律是否可以具有有效性,国家的成员是否可以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性是实现社会发展前提。这两点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所负责的首要任务。

第三,为保证利益可以往下流动,利益的向下流动是实现“纺锤形”社会结构的核心步骤。在社会资源充沛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若不能实现利益向下流动只能使上层者聚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下层者还是保持着糟糕的生活状态,下层者的“仇恨”心理只会更加严重,反而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只有实现利益的向下流动才能保证下层社会成员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向中层发展,减少下层贫困社会成员的数量,使人们渐渐向中层涌动,最终达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这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做到的,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纺锤形社会结构中的调节功能

如何使社会下层人群接受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上层人积极配合社会结构向正确方向改变的工作,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团结安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第一,通过上文所述,不难看出稳定下层人群的情绪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第一目标。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的极不合理性使得大量社会下层人群所占有的社会资源远远不及极少上层人群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由于中国现如今的总体社会资源不足,引出了下层人群不满情绪的根源所在,即为下层社会成员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长此以来,大量存在的贫困人群会大大消减国家的凝聚力。与此同时,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的消极态度所致,难免会发生不理性并危害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使社会秩序难以统一管理。所以当务之急即为建设完善的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制度。在满足他们基础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为该群体提供如最低保障制度、农村扶贫脱困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济制度等保障条例。实现让下层人群的生活质量向中层人群靠拢,提高这类人群的社会兴奋感,安抚他们的消极情绪,达到缓和社会阶层矛盾增大社会稳定性的目的。

第二,在保证下层群众安定的同时,也要动员他们积极争取其自身利益。为了使下层群众思想达到积极争取的这一高度,首先要使他们了解上层人群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增进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引导下层群众对于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和现在所出现的两极分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而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保证上层群众与下层群众相互了解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下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凝聚弱势社会阶层内部思想,提高这一社会阶层的影响力,从而为争取利益下流奠定基础。召集此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自身的利益,集体向执政团体发出呼吁,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重视。此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让该阶层的人群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动员这一阶层人民接受教育,通过提到自身的素质修养,丰富思考角度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以知识为武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现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得到质的改变。着重强调争取途径的合法性,避免由于下层群众通过不理性的争取途径而导致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三,通过思想教育使上层人可以学会割舍利益,达到利益向下流行的效果。这不仅需要政府推出强有力的相关政策,使上层社会人群的思想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前者而言,国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分配标准,在达到基本的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实现公正,公平的二次分配。将上层群众的资源与利益通过规范的分配秩序流向下层人民,进而减少上下阶层的收入差距,充分合理地利用税收政策来调节社会之中的资源财富分配。通过法律确立相关制度无疑是使社会资源向低收入人群流动,减小社会收入两极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上层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如若可以起到使富人们主动将利益割舍给贫困人民的效果,这不但可以使社会资源均一化进程加快也能有效地缓和了社会上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偏见与矛盾。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相关的思想改革,弘扬社会慈善事业的伟大高尚意义,培养上层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多开展相关的慈善活动,并要适当地奖励以与社会名誉相关的奖励。由上可知,公平公正的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与相应的慈善活动是缩小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和经济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资源禀赋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从2002年开始,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009年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资源禀赋的运用与开发,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对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大学生有理想,有激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创业意识不强,或者创业比较盲目,即使创业,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稳定经营,持续发展的寥寥无几。究其影响因素,可从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身因素制约

1.创业思想认识不清。何谓创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过于理想化、简单化,对自身的创业基础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科学评价,由此而产生的非理性“激情创业”很难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创业的“短命”现象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看不到自身的资源优势,面对创业机会顾虑重重,不能抢抓机遇,不敢承担创业所带来的挑战,甚至认为创业只是那些找不到稳定工作的人的无奈之举。

2.创业社会资源不足。大学生创业需要获得包括所在学校、政府主管部门、客户方、供应商、团队成员、亲属朋友等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资源,拥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意味着有更多的渠道吸纳创业资金、获得政策支持和降低创业风险。大学生获取创业社会资源的先赋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亲缘、学缘和业缘关系。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属于在校或走出校门不久的创业者,除了亲缘和学缘方面的部分资源外,在业缘方面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影响和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创业的成功率。

3.创业素质欠缺。创业素质是以个体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身心要素的总称。大学生创业素质不强一方面表现为创业心理品质不健全,比如坚韧性不够、性格弱点等先赋缺陷,他们对能否进行自主创业缺少自信,内心充满矛盾和焦虑。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综合能力较差,比如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大学生为自身的创业能力不高而感到苦闷,对创业前景把握不定,显得迷惘,意志不够坚强。

(二)外部条件影响

1.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是以“就业型”人才为导向,缺乏对创业型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未能全面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很难进入主流教育体系,一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个别学校没有设置创业教育类课程,即便有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其内容也多局限于企业管理类课程,或者是一两门选修课,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创业前期和初期所需的相关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开发,导致大学生创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些高校偏重于就业率的考察,而忽略了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塑造创业文化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家庭对子女创业支持力度不够。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有着更加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理性的规范和科学的关照,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家长这些教育方式下,学生习惯于安排舒适的生活,没有挑战和竞争的工作,其独立成长的体验被无意剥夺了。从而,抑制了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养成。从中国社会现实来看,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而不要一进社会就承担太大的风险。家长以及亲朋好友的这种潜在的对创业畏惧的心理氛围对大学生创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反映出传统的家庭价值导向对大学生创业的负面影响。

3.社会创业扶持体系不健全。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对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学校与社会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帮扶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在创业扶持体系建设方面缺乏整体性,导致大学生在创业项目设计、创业项目培育和创业项目实施等各个阶段未能完全获得对应的指导和扶持。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中指出,中国的创业环境在GEM的37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客观的说,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偏少,大学生创业活动在融资支持、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缺口明显。市场准入标准过高,创业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市场竞争规则不公平或不规范等现象,都会抑制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降低。

二、大学生创业资源禀赋

大学生创业资源禀赋是指创业者所具有的与创业相关的自身素质和外在关系的总和。其中自身素质即创业者人力资源,外在关系即创业者社会资源。

(一)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

创业学视域的人力资源是指创业者自身素质条件。即创业者的先天气质禀赋和在接受教育、参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创业意识、创业的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自我资源禀赋。创业人力资源的生成受个人的先天气质禀赋和后天生活经历、教育环境的影响,导致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源是有差异的。创业人力资源的差异将影响个体对创业机会的感知与评价,即创业者对机会的期望以及对机会能否弥补开发成本的评价,创业人力资源禀赋高的个体更容易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和把握机会。

(二)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源

创业学视域的社会资源是指创业者所拥有的外部支持条件。社会资源是创业者个体从其拥有的关系网络中获得的,并从这些关系网络中衍生出来的现实和潜在的资源的总合。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源包括创业者的资金资源和创业者的公关资源。

资金资源即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的渠道,包括创业者及合作者的存款及等价的产权以及贸易信贷、银行贷款、亲友借款等外部投资。公关资源即创业者获得人际支持的强度、广度的可能性,公关资源之所以会成为影响创业活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来源,主要是由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结构所决定的,亦即“人情”在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普遍性。大学生创业公关资源的主要表现为亲缘、学缘和业缘关系。亲缘关系主要指的是家庭及其扩展开的关系网络,具有先赋性特征。学缘关系指师生之情,同学之缘。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师生、同学甚或是校友关系具有人际关系纽带的作用。业缘关系则主要是指创业者与行业相关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例如与行业技术人员、投资融资方、销售客户等相关人员以及行政主管等部门的关系等。

社会资源在很大层面上决定大学生创业的持久性,社会资源禀赋高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资金、客户等经营环境。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过程出发来分析社会资源的获取过程及其特征,显然亲缘关系、学缘关系占有主导作用,而业缘关系相对薄弱并滞后,但亲缘关系、学缘关系有可能对业缘关系产生牵动作用,创业者可以在亲缘、学缘关系的支撑下扩展业缘关系,并获得一系列社会资源的支持。

三、提升创业者资源禀赋的创业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本文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应当针对提升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和改善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源来实施,促使大学生所持有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转换为创业资本,达到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和成功创业的目的。

(一)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培育

1.理性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创业能力形成的动因。它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等几个方面组成,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凡成功的创业都建立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之上,因此创业意识的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积极创业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创业风险的理性创业意识。要结合创业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素质条件和个人兴趣,学会客观评价、运用自己的创业资源禀赋,只有这样才能为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创业是艰苦的,创业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甚至有失败的可能,所以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最为重要的是柔韧性和灵活性,面对逆境能够坚韧,面对变化能够灵巧应对。创业心理品质主要由意志和情感组成,包括独立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在创业教育中应注重意志力和情感调节方面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性格特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使之扬长克短,富有决心、恒心和创造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形成吃苦耐劳、谦虚宽容、坚忍不拔的创业心理。

3.创业基本能力教育。创业基本能力反映了创业者所具有的智商和情商,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创业基本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基本的从业能力、理财能力、企业经营能力以及把政府政策、法规运用于本行业实际的能力。方法能力包括谋划勾勒创业蓝图的想象能力、接受和处理事物的决断能力、捕捉商机的洞察能力、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等。社会能力是创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主要指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能力,如企业组织、人际交往、自我约束、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高校创业教育应当针对创业基本能力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训活动方案。

(二)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源培育

1.大学生社会资源认识教育。创业社会资源是由创业者个人和社会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中获得的,大学生创业的关键是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和运用。因此,需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资源的认识与把握能力,高校要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资源。通过开专门设课程、举办创业形势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讲授、宣传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其中包括政府推出的一些减免税收、创业援助、创业贷款、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创业过程需要的资金资源和公关资源,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寻求并合理运用资金资源和公关资源。

2.创业实务教育。大学生创业的客观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面对创业风险,提高识别机会成本、获取和运用社会资源等能力。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强创业实务方面教育,通过虚拟或半虚拟的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战氛围内培养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巩固书本上习来的企业经营概念,从而提升自我创业技能。同时,要发挥高校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通过短期讲学、参与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创业咨询和指导,加强大学生对创业实务的实践性认知。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青年成长 社会资源投入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多元化价值观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政治意识淡化、自我价值膨胀、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价值观失衡、政治信仰丢失、政治观念模糊;没有理想和寄托,实用性、功利性、自我中心至上等;金钱至上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享乐主义渐成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甚至走向了极端个人主义;责任意识淡化,行为方式失范。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

国家要增加对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投入

青年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青年的发展需要成本,需要社会资源。青年发展过程中如果社会资源不足,就容易造成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种种矛盾冲突和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在青年社会问题中,原发性青年社会问题较少,绝大多数青年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衍生物,是社会结构规定下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青年成长成本与青年成长收益之间矛盾与冲突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此,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是否丰富、青年成长成本分担是否合理,是青年社会问题及其相关社会问题能否减少、缓解和消弭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在青年发展中社会资源投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社会资源总量不足,青年成长的成本分担不合理,成本负担的机制不健全,国家、社会和家庭,包括青年个人,对于青年成长成本负担的比例不合理,负担机制不完善。社会资源不足或投入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影响源。增加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投入,是促进中国青年成长的冲击与障碍问题解决的一条有效途径。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来青年发展成本的不断提高。要改善和提高青年发展的社会资源,最根本的是更多地投入物质和资金,创造青年成长的更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增加了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青年成长成本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要求的一种现实反映。在青年阶段,人力资本的提高主要通过教育的投入,具体体现的形式包括教育年限、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等方面。人力资本的提高需要加大资本投入,增加社会资源。

要减少和消除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冲击和障碍,国家和社会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分担家庭对于青年成长成本的过重负担。目前,青年教育费用问题和青年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其实这些问题是变革的中国社会中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源配置不完善的产物。从青年成长成本负担机制来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于青年成长成本负担的比例不合理、负担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家庭和个人负担过重而不堪重负,影响其正常的发展而出现发展问题。在青年成长成本分担机制中,国家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分担青年成长成本中,主要体现为国家经费对青年成长所需资金的合理划拨、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国家行政力量和国家强制机器的有效保障。国家需要加大对青年成长的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成本责任。

政府必须提高社会发展的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青年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并不仅仅是青年自身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和社会服务于青年的能力和社会发展管理水平。因此,必须提高社会发展管理水平,促进国家和社会服务青年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发展的科学规划。政府要制定、完善和实施有关青年和青年事业发展的政策,切实加强对青年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政府要在青年发展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对青年成长问题的政策性指导和科学决策,研究、协调、解决青年和青年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青年发展规划、青年政策等的制定、实施。各职能部门要了解青年发展的规律,把握青年发展趋向,研究青年发展的新情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其次,要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工作机制。抓住培养、凝聚、举荐关键环节,构建开放式的青年人才工作格局。完善青年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广覆盖的青年人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青年人才库及其信息管理系统,强化青年人才资源社会预测、信息收集、趋势监控、流动引导等信息化服务。规范表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开放的青年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选表彰体系。把青年发展工作纳入人才工作体系,制定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和制度,优化青年成才环境。

为青年量身开发课程和社会活动计划

通过开发基于青年职业能力建设和适应社会等发展课程和社会活动计划,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为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提供关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交流以及实践机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帮助他们顺利发展和就业,提高其组织社会化的程度与速度,可以为青年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提供良好的帮助与指导。青年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处于青年前期的即将择业者、初次择业者和职业初期的磨合者,这些人尤其需要得到职业指导。对这些青年进行职业指导,尤其应以广大中学生为重点。这是因为中学生从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正处于懵懵懂懂的时期。青年的不成熟性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最突出。之所以将青年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重点框定为中学生,是因为目前的教育制度的原因。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样一来,将来所有的就业者在就业之前都必须经过中学教育。因此,在中学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可以使未来的每一位就业者在就业之前普遍都能得到一定的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中毕业生对于大学专业方向的选择的理性,毕竟大学专业可能是其今后职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设计并适合当代青年特点的发展课程与社会活动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青年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压力问题;协助青年学生做出积极、务实、负责任的职业和人生规划;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开展面向专业的人才联合培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社会资源和机会。

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援助

家庭是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支撑,家庭对青年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庭具有对青年的经济支持、精神支持和加强教育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提高家庭对青年的凝聚力,增强家庭对青年行为的控制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我国家庭的教育和支持功能,促进青年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对家庭的援助包括经济层面和精神层面。但目前,我国家庭所发挥的功能,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作用,青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80%的来自于家庭的责任。加强对青年所在家庭的援助有助于青年的发展及偏差行为的控制,促进青年的良好发展。

有研究表明,贫困家庭中的青年由于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极其普遍。由于个体个性、能力的差异和家庭环境的不同,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化的环境、机遇、能力的提升和就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说,由于青年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和所获得的发展成本的不同,最终导致青年群体发展的严重分化。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措施是加强对于贫困青年家庭的经济援助。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社会化的场所,父母是个体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他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标尺,家庭教育的失败不仅仅是个体和家庭本身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在当代社会,家庭的不断消解、崩溃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日趋弱化,由此所引发青年犯罪问题也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年犯罪现象的首道防线。

因此,需要加强家庭与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教咨询中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方式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总之,对于青年来说,发展和冲击是相伴相成的。国家要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并积极调控青年发展中的各种导向性问题,增加社会资源的投入,为青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和学校要从中观的角度积极引导青年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而青年本人必须自觉地思考和认识自己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上可能有的偏颇和片面化,努力求索一种适应时代与个人真正需要的综合的价值观取向,客观地看待经济成就、民主和公民意识、文化的敏感和修养、生活的自主豁达等重要的人生目标,力求使自己平衡全面地获得所有这些人生意义的取向。(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学工处)

注释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4

1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承认和发展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于时展、社会转型、学校转变教学和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所以富有时代的特点。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过度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应用,对于教育转型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承认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实验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是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而存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不免有乏味、生硬,而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要的参与者,所以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知识,使得学习过程更为生动,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在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进一步发现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点,从而指导之后的课程设计,形成良性循环的网络。

1.2 将学生分层,创造性地进行资源开发

学生作为个体而存在,每一个个体的情况、能力、兴趣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新基础教育理论主张从发掘学生个体能力入手,进而提升学生整体能力。小学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分层的标准并非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活跃度等各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分层标准。分层之后,有针对性地对每一层的学生进行能力开发、教育,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从而使得学生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被最大限度地开发,整个班集体可以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

1.3 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

面对小升初升学压力,教师和家长主要会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而且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向的,往往是教师和家长作为一方,单方面地去要求学生,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差,所以双方之间很难形成互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发掘、各方面兴趣的拓展等要素都包括在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中。。

2 新基础教育理论对小学班主任捕捉教育资源的启示

2.1 全面利用学校资源

从传统的理念出发来看,小学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是一些教学的工具、设备,但是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出发来看,学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小学班主任应该利用课堂内和课下的时间,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更为全面地关注,根据自己所关注的一些细节点去捕捉资源。比如说有些学生成绩平平,但是稳定性强、耐力强,并且在一些大的场合不会紧张,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发其演讲、领导其他学生的能力,从而锻炼其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起来该项精神之后,学生对于学习的关注度也会提升,自然会更全面、更好地发展。

2.2 拓展开发家长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往往关注点是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关注则没有很多的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能够被班主任有效地观察,并且捕捉校内资源,但是回到家中之后,教师无法监控其表现,所以不能够做到全方位、持续性地关注。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地开发家长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可以通过构建班级信息平台,鼓励家长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家长资源的捕捉需要得到家长的充分配合,所以班主任之前需要以召开家长会议的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积极地传播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思想,使得用传统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家长能够有思想上的转变,认识到新基础教育理论的科学性。

2.3 捕捉利用社会资源,发挥联动效应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孩子,培育孩子成长的主要三方,所以班主任必须重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社会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孩子成长和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其联动效应。可以和社区进行网络互动,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小学生能够参与的实践活动,班主任带领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学生潜能的过程。并且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单位联合互动,组织活动,比如说可以和交警部门联动,组织交通安全讲授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社会中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学校内部和家庭来说更为丰富,所涵盖的方向也更为广,所以需要班主任相应新基础教育理论,充分地开发和捕捉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3 结论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在时展和社会转型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和新的教育形势紧密联系,班主任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全面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科学地对学校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拓展课堂有效性教学,使得教学质量有更好的发展。本文对于新基础教育理论在班主任捕捉教育资源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全面地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引发的若干思考[J]. 人民教育. 2006(07)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5

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常看到这些德育现象:老师不厌其烦地找学生谈心,道理、事实罗列了很多。学生当面听着,实际效果却甚微;学生政治答卷上洋洋洒洒,人生道理清清楚楚,自己的言行却北道而驰,判若两人;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参加革命纪念馆等,学生一路谈笑风生,视为春游、休闲。透过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由这段话,我们可以反思前面种种德育现象:老师找学生谈心,如果不断强化、强调自己的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验,这种对话就是“伪”对话;如果人生道理是学生作为标答背下来、写下来,而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习惯与追求,就难免会出现言行不一;如果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一成不变,一味强调教育性,忽略学生的兴趣及对现实情境的感受,那么走过场就会成为必然。看来,德育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否则就很难为学生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德育创新有很多途径,其中一种即是:设定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步骤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

社会资源的特点范文6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