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旅游景区 游客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61-01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增长,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速蓬勃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在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为了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游客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分析与掌握景区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各个游客集散中心或常住社区前往景区进行观赏、游乐等活动,在景区内部和外部系统之间形成一定强度的旅游流。这里主要探讨旅游景区内部游客活动的时空规律。
1.景区旅游流的时间变化
景区旅游流的强度在一年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淡季游客较少,大量设施设备闲置;旺季人满为患,景区资源环境承受较大压力。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旅游景区的植被、地表景观等一年四季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因此,我国的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室外景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从接待游客数量来看,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例如,每当冬季来临,由于九寨沟大雪封山,进入景区的公路、山路路面结冰、结霜,汽车难以进入,部分游客对寒冷天气无法适应,冬季九寨沟的游客明显减少,形成淡季。影响景区客流季节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游时间。对于我国出游人口的大多数而言,由于工作等原因,平时一般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中、远程距离的旅游往往集中在节假日或长假期间,而周末双休日是近程旅游的高峰期,寒暑假是教师、学生出游的集中期。
在一天之中,景区旅游流的强度也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高峰时段会形成游客排队等待,低谷时段则游客稀疏。景区由于与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基地的距离远近不同、开放时间、活动内容等不同,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会形成客流的高峰和低谷。在进入景区的高峰期,景区入口处客流量巨大,会形成游客的排队现象;在没有开展夜游的景区,黄昏时段是游客离开景区的高峰期,在景区出口,客流强度较大等等。例如,深圳欢乐谷的开放时间是每天9:30―21:00,由于晚19:00有大型主题晚会,每天3:00前后是入园高峰期之一。
2.景区旅游流的空间变化
一般而言。景区都有一个或多个出入口,进入景区后,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导游图或路标系统的导引下,会沿着一定的线路或景区游道进行游览。以最简单的一日游景区为例,旅游者要经过到达―泊车―买票―验票进入―参观、游乐、看节目等―午餐―参观、游乐、看节目等-出口―取车―离去完整的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游客的空间位移过程是线性的、连续的,如果游客在某一处停留时间过长,或者说是某个景点停留游客过多,也会出现旅游流。同时,在旅游景区出入口、高级别的吸引物、主要游乐场、表演场所、购物场所、就餐地点、游道的交汇处等节点会形成人流汇聚,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高峰期,这些节点会承受游客超负荷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接待设施产生较大的影响,会出现游客排队、等待,容易产生各种事故。
二、对旅游景区最大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控制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旅游环境系统不是指一个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是围绕作为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的多种组合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而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它是建立在旅游环境系统基础之上的,在文章中,主要探讨的是量化的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即在满足游人的最低要求和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该风景区所能容量的最大的游客量。
旅游环境容量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长期而言,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它随着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旅游地的发展及旅游时间的延伸而不段变化。影响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生态、资源、天气、当地风俗文化、当地居民态度、游客素质、游客心理、时间、空间分布、接待能力等等。旅游景区应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科技工具,随时检测并关注景区内游客的数量,在景区热门景点未达到饱和前,不需要采取任何控制容量的管理措施;一旦热门景点出现拥挤,应立即通过电子公告牌向游客发出预警信息,引导游客流的合理改向;如果热门景点的超载经常发生,景区应考虑设立新的景点,或者是提高门票价格,强制分流等,同时为预防以后超载事件的发生,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加强淡季促销,分流一部分旅游旺季时的游客。
三、规范旅游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管理
旅游者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加人生体验。但是,随着近年来旅游者数量、规模的急速增长,在各个景点景区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日益增多。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旅游者在景区景点游览参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旅游者在旅游景区游览参观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的行为,如随手乱扔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随地吐痰、擤鼻涕、随地便溺等,污染公共环境。第二类是旅游者在景区游览参观过程中,违反旅游景区(点)有关规定的行为,如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画,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违章野炊、露营,不听劝阻任意喂食、投打动物等。第三类是旅游者在游览参观过程中不注意自身形象,如在非吸烟区吸烟,在公共场合打赤膊、坦胸常怀,讲黄色段子、宣传封建迷信等。
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而造成景区污染与破坏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最根本的危害来看,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污染景区环境,造成景观质量下降。例如,我国西南省区的大量岩溶洞穴类旅游景点,其中有大量对旅游者有强烈吸引力的石幔、钟乳石、石笋等自然奇观。尽管有禁止抚摸的告示,但总是有好奇的旅游者会时不时的用手触摸,这不仅会在景物上留下痕迹,也不利于石灰岩的生长,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导致这些旅游景区对旅游者的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可能给景区带来灾难性影响,如违章抽烟、违章野炊等行为很可能会引起火灾。
其次,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本身往往成为其他旅游者游览活动中的视觉污染,破坏旅游环境气氛,进而影响其他旅游者的游览质量,降低游兴,如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
最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往往会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如随意喂食、投打动物、违规操作游艺器械等行为都可能给旅游者自身带来意外伤害。
三、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道德感弱化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旅游者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自由自在的追求享受,所以在旅游参观的过程中就会抱有懒散、放任、随意的心理。尤其是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在一个周围人都不认识自己的环境中旅游时,道德的约束力就会降至最低点。由于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目光的监督,旅游者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少了许多顾忌和约束,就会暴露出人性中潜在的恶的一面,于是就出现了平时在家、在单位完全不会出现的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讲脏话、讲黄色段子等行为。这可能就是我国文化传统中“他律”强于“自律”的重要体现。
(二)占有和从众心理
看到美好的事务希望占为己有,可能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心理。对于旅游者而言,花钱外出旅游,消费的是无形的旅游产品,从中只能获得一种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实物的东西,得多是带走几张照片,因而就会有一种求补偿的、占有的心理。例如一些爱花者会偷偷的摘几朵花带走,带不走的就用手摸摸,甚至在景观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而且很多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行为都是很盲目的,看到别人干什么,不管其行为对与错,就也会学着去做。如在景区一樱桃树旁边,明确标有“禁止随意采摘樱桃”的警示语,在某一时间段内,如果看不到有人摘樱桃时,所有从樱桃树旁经过的旅游者都不会动手去摘,但只要有一个人动手去摘,那其他看到的游客即使无意采摘的也可能会随手摘几个,这就是旅游者的占有和从众心理在作祟。
(三)教育传统缺失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家庭-家族-国家的结构层次,这一结构层次导致了中国人重视血缘、地缘,而忽视社会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公共意识淡薄,从而忽视专门针对公共空间的教育。而现代教育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和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就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环保愿望难以形成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文化素质低,环保意识差,旅游者很少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不文明行为。
(四)景区管理不足
景区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之一。在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设施不足,游客容量超限,服务不到位,导致旅游者在游览中被迫违规。如垃圾桶间隔较远,厕所指向不明,排队时间过长等因素极容易使旅游者产生“不合作”心理,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五)旅游经验不足
中国旅游业的真正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但当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全面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非常有限。直至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旅游者数量和规模才急速增长起来。由于旅游者外出旅游经验不足,缺乏旅游的常识和旅游技巧,不知道在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景点内,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导致在旅游的过程中会发生乱划乱刻,不尊重目的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等不文明行为。
四、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固然与旅游者的素质偏低有关,但同时也与旅游景区管理不完善有关。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在景区游览时的责任与义务,不知道在景区应该注意什么。因此,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应该为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提供信息,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使旅游者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
(一)服务性引导与管理
服务性的引导和管理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法。旅游者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被服务者。这种管理方法是基于旅游者都有公德心、责任心和羞耻心等人性中善的考虑,通过引导游客的行为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常见的服务性管理措施有以下三种。
1、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立引导标志
要确保旅游者在景区中文明旅游,景区必须为其提供完善的设施设备。如布局合理、造型独特的垃圾箱,使旅游者便于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内。在景区内明显位置摆放和悬挂美观醒目的旅游引导标志,配置有亲和力的说明文字及提醒文字,达到使旅游者自觉维护秩序和环境的目的。
2、明确导游的环保职责,发挥引导、监督作用
导游人员的职责不仅包括讲解、组织协调和安全提示,还应承担结合景物向旅游者宣讲环境、生态保护知识的职责。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行为,会受导游言行举止的影响,故导游通过其讲解和行为示范,可以直接的监督、约束旅游者的行为。因此,旅游景区在对导游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注重对其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导游的讲解词创作到导游的环保知识的普及,都应成为景区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3、社区居民、景区员工的示范引导
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言行会深刻的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同时景区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旅游者尊重环境,遵守景区规章制度。如黄山除了垃圾箱布局合理外,黄山的环卫工人总是不辞辛劳,默默无闻的跟在旅游者身后,捡拾其丢弃的垃圾,甚至为了捡拾旅游者丢下悬崖、山谷中的白色垃圾,黄山的环卫工人在悬崖上打了130多个吊环,用绳子吊着在山崖间捡拾旅游者丢下的垃圾。看到这样的情景,绝大多数旅游者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
(二)控制性引导与管理
景区对旅游者行为的引导与管理,仅靠服务性的方法对旅游者的行为是难以构成威慑力的,还需要控制性的方法来确保对旅游者行为的更好管理。控制性引导与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指,景区应将旅游者在景区内游览时应有的行为制定成详细、明确的管理规则和惩罚措施,并通过合适的方式保证实施。规则一经确定,景区管理人员就要严格按规则办事,对游客违反管理规则的行为必须要按规定就行惩处,决不能盲目迎合游客,不能规定的是一套,操作起来又是一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综合运用服务性和控制性引的方法对旅游者进行引导与管理,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禁止的,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从而通过游客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实现文明旅游。
参考文献:
[1]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26-28.
[2]彭淑清.景区服务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98-105.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唐山;旅游循环经济;模式
本文为唐山学院2009年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9005A)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或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图1)
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合理地利用资源和降低环境的消耗,实现保护环境和最高利润的结合。旅游循环经济最终要实现两个“最小化”,即资源或能源投入最小化、废气物排放最小化,以及两个“最大化”,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化、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唐山旅游业概况
唐山旅游业1995年开始起步,2007年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目前,唐山已经形成了四个旅游功能区和五大特色旅游线路。四个旅游功能区是指:(1)北部长城沿线观光和度假旅游区;(2)海滨海岛度假旅游区;(3)市中心文化科普旅游功能区;(4)中部周末休闲旅游区。五大特色旅游线路是指:(1)以纪念馆、潘家峪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2)以乐亭三岛、唐海湿地为主要内容的滨海“蓝”色旅游;(3)以潘家口、古长城、鹫峰山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旅游;(4)以清东陵、工业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5)以曹妃甸工业区、南堡油田为主要内容的“新”品旅游。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把唐山建成“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把旅游业列入唐山市七大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三、唐山有悖于旅游循环经济问题
1、旅游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由于个别县市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盲目,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等,造成了有些旅游景点景区的设施和环境超负荷运转;在部分景点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植被破坏,个别旅游资源的寿命相对缩短。
2、对传统文化资源缺乏保护性开发。唐山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市申报的唐山皮影、唐山评剧、乐亭大鼓榜上有名,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目前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都是政府出资进行保护,没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或者说没有成为旅游资源。
3、清洁能源利用率偏低。唐山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等,比如丰南、迁安和遵化的地热资源丰富,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这些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也没有在基础建设中使用节能设施。
4、旅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旅游业虽然称为是“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工业”。唐山市旅游活动产生的排放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宾馆饭店仍在使用的一次性物品,这本身就不符合循环经济“再利用”的要求,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带来的污染也日益严重;(2)某些旅游区环境保护设施不配套致使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衣、食、住、行等产生的污水、粪便等,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现象使水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3)有些自然景区游客遗留物造成污染,尤其是塑料袋和食品包装袋等;(4)多数“农家乐”都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卫生条件和垃圾处理条件都不是很完善,大量的生活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危机。(图2)
5、非旅游活动产生的问题。由于唐山市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废气、废水、废渣等传统的“三废”问题依然存在,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改观。工业排污和居民的生活排污问题仍然影响着唐山市目前的旅游项目质量和旅游形象。
四、唐山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唐山市的特点,可以从微观的企业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宏观的社会层面三个角度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1、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模式。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微观层面上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等企业从微观层面来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做到生产清洁化、服务生态化、资源节约化。旅游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最大化减少旅游资源的使用量,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保证旅游区的生态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
2、区域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示范区模式。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示范区一般在省、市开展试点和示范。单个旅游企业内的生产过程中肯定会有无法解决的部分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产生,这就需要在单个企业外进行物料循环。区域层面的循环要求唐山旅游业相关利益群体按照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产业和产业的废物交流、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形成产业间的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旅游业是一种消费驱动形成的产业,其渗透关联性极强,依托性也很强。不仅直接需要旅游资源,也需要工业、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支持。
3、社会层面的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唐山如果想在社会层面构建生态旅游城市,必须以政府调控为核心,充分发挥其决策、引导、连接、整合的功能,把社会系统、旅游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层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和有序的循环复合再生体系。
五、基于循环经济的唐山旅游业未来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针对目前唐山旅游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合理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旅游项目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3R”原则。“3R”原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方法,旨在从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源的消减。
(2)再利用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是属于对过程控制的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等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废物。
(3)再循环原则(recycle)。再循环原则属于终端控制方法,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将其再次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并使其重新返回到消费领域。在唐山的旅游项目中要实现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就是要在景区的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模式,让所有的物质、资源能在景区中不断地进行经济循环和合理持久的利用。比如,可以在景区通过“中水回收”的方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唐山很多的农村家家都用沼气池,沼气利用技术在唐山不是难题,所以可以在旅游景区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将可利用的生物垃圾连同人体排泄物、动物粪便输入沼气池,产生清洁沼气,再分别输往整个景区作为燃料使用。
2、减少生态成本原则。所谓生态成本,就是指人们为修复经济生产给生态系统带来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和前提,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他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有规律、可持续进行,考虑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承载力,游客活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先进技术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和推动,高科技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先进成熟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等作为支撑。目前,可以极大地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的技术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
4、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需要;二是环境限度。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发展的经济效益,还应当注重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注重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六、结语
在唐山这个资源型城市迫切面临转型的今天,第三产业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唐山又拥有海洋、山地和人文等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旅游业必将成为唐山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旅游业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唐山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从企业到区域,再到社会三步走的模式,去探索自己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科学、有效地转型。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杰.四川循环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杨世瑜,庞淑英,李波等.乡村生态旅游理念与发展模式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共同意愿。特别是旅游业在综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综合拉动各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成长、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内外发展、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区都把旅游合作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中,旅游共同体的打造必将成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则是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建设的核心。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氛围日渐浓厚,但旅游体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在2005年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各级政府也都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地发展旅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游客满意率大幅度提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但是,多年来存在的旅游业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管理职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复,阻碍了管理和服务效能的发挥。而作为旅游产品质量核心的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体制问题,也是困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省内主要旅游景区点大都由当地政府或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职能部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现象严重。针对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的诸多弊端,各地旅游部门也多次提出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设置重点旅游区一级管理机构等解决意见,但是多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河南省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7%。但是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没有达到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的要求,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旅行社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的仅有河南省旅游集团一家,旅行社企业普遍散、小、差、乱,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全省旅游星级酒店拥有量与全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国外酒店集团参与管理的酒店较少,与国际接轨不够,国际化程度偏低。作为产业化发展基础的国际航线问题也是制约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河南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线只有一条,2006年全省接待外国游客仅80余万人次。各地旅游形象特色不明显,主题不突出,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作为旅游产业链上重要环节的娱乐和购物,在各地的发展均不理想,价廉物美、让客人喜闻乐见的旅游商品的开发严重滞后。在少林寺景区内热卖的“少林功夫小子”和“少林素饼”均产自南方某地。旅游业在树立强势品牌、解放思想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还需要多下工夫,旅游产业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旅游资源丰富厚重,但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封建帝制中,河南占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的时间就长达三千年,众多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河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兼具南雄北秀特点的中原山水。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原城市群规划发展情况》中,因独特的资源优势,有七个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定位和旅游有关,其中郑州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洛阳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封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新乡定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许昌定位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定位为国际山水旅游城市,济源定位为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曾使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遍地开花,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和游客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旅游景区点规划与开发前期存在的低层次重复、粗放式经营等问题日益凸显,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差异化不明显,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形不成特色和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差,使众多旅游景区点面临着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转型。在国内外稍有影响的“三点一线”(即郑州、开封、洛阳三地和沿黄河旅游线)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多多少少还要依托西安的品牌和名气。中原城市群内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甚高,应充分发挥中原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丰富性的特点,开发适应多样客户群的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旅游区域合作初见端倪,但各地旅游发展还不平衡。近年来,国内一些地缘相连、文化相通的地区已经开始了建立旅游共同体的探索和尝试。比如为相互的旅游车辆入城、入景区给予方便,互相推介对方重点旅游线路等等。中原城市群各地旅游部门对于旅游共同体的打造也进行了一些调研,做了有益的尝试。2006年12月26日,郑州市旅游局与开封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郑汴一体化旅游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展旅游宣传,共同推介两地旅游资源,并部分开放旅游市场,郑州市区居民可享受对方城市的景点年票制的居民待遇,开封市内的旅行社,如果向郑州输送的客源最多,亦可享受郑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奖补政策。目前,郑、汴已经实现了无障碍通行,伴随着相关行业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必将会带来郑、汴两地人员流、物流、信息流的增多,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郑州与洛阳的旅游联合促销也正在酝酿之中。中原城市群内小范围的联合,为各地在旅游共同体内更加深度和广度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政策支持各不相同,全面推进旅游共同体的进程,任重而道远。
(五)旅游市场逐步规范,但市场壁垒和障碍仍然未完全消除。近年来,各地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A级旅游区活动,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了对旅行社、星级饭店、重点景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游客投诉明显减少,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城市都认识到了区域联合、互动发展的必然性,特别是以交通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在中原城市群内共同体的打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利益、服务质量标准等形式的地方保护,资金、服务、劳动力等旅游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互补,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旅游集聚和扩散效应不能明显发挥。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分析
(一)建立旅游共同体工作机制。打造旅游共同体的关键是建立统一有效的市场制度,形成公平合理配置资源的制度.但在推进旅游共同体建设的初期,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建立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明确强力的执行机构,确定统一的协作行动原则,制定统一的旅游合作实施规则,以及协调、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区域资源,实施共同的旅游品牌战略,推广一体化旅游,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城市群内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二)树立旅游共同体一体化的发展观念。各地政府应着眼于发展的共同点,在体制未改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办法,做到“方法先变,机制先转”,支持旅游企业之间率先开展合作、重组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共同体内的产业一体化,关键在于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城市群内各地政府要树立“谋长远、算大账,图大利”的思想,正确对待短期内存在的对立和竞争,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争取更大的合作共存空间,实现共赢。
(三)构建旅游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1.旅游产品合作
在旅游共同体内旅游产品的合作与开发上,应采取梯次推进的策略,率先推出成熟品牌,用成熟品牌的带动效应,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共同体内旅游产品的全面合作与开发。首先,要突出重点.经过多年努力,“三点一线”已成为河南旅游的王牌产品,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而焦作通过近几年强有力的市场促销,创造了闻名全国的“焦作山水”。利用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文化优势,整合山水风光资源,开发“古都文化+自然山水”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主打品牌,在深度上多下工夫,重点推进。其次,城市群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组合空间巨大,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形成面向不同市场的系列线路和产品。如以郑州为中心,连接许昌的“三国之旅”,以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为主的“功夫之旅”,以嵩山、云台山为主的“山水之旅”,以新郑黄帝故里、姓氏发源地为主的“寻根之旅”等。这类专题性旅游产品,作为主打旅游产品的补充,其特定的客户群体和差异化的产品内涵,都对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
2.旅游客源合作
根据全省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全省共接待游客1.3亿人次,其中来自省内的游客占接待总量的70%以上.强大的客源流,必将带动强大的经济流,城市群内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的旅游客源合作,是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初期的核心。河南是国内主要客源市场,而城市群内地缘相通,人脉相连,各地旅游产品有较强的互补性,在群区内进行客源合作,互送客源,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而城市群内的游客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形式出游,也会享有相关城市的优惠政策,减少出游成本,中原城市群内客源的互通与流动,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3旅游品牌合作
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应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基础上,形成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整体旅游形象,建立联合对外推介机制,通过公共媒体宣传、联合举办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联手推介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概念,推介旅游共同体的整体形象。同时,要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树立一批旅游品牌,通过知名旅游品牌的培育和鲜明旅游形象的塑造,促进共同体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使其逐步产业化、国际化。
4.旅游管理合作
旅游管理合作的核心是破除地方保护,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受理系统,推出异地受理业务,维护游客及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信息交流,加快实现各地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共享旅游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客源推荐网站。促进各地在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管理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清除跨地区障碍,实现共同发展。
5.旅游人才合作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5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旅游转型提升主题,统筹谋划旅游业各要素发展,加强科技投入,完善景区功能,深入挖掘山丰富的养生休闲元素,提升观光游,推进休闲游,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拉长旅游产业链,努力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为实现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目标:2013年力争接待游客6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强化规划编制,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突出规划的前瞻性与实用性,请国家顶级旅游规划专家、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原司长魏小安领衔修编《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产业的总体布局以及阶段工作重点和目标,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完成《景区规划》等景区规划的编制,加强对未开发景区的保护。
(二)推进项目建设,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深化“旅游产业推进年”活动,健全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和部门会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政策处理、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扎实推进华顶景区综合开发、复建、修禅寺重建、赤城宾馆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2013年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加强景区建设,完成景区小铜壶入口改造、电子门禁系统建设,提升景区科技化水平;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推进华顶景区综合项目开发,围绕养生主题,抓好茅篷修复和养生会馆建设,推广养生功法,加强养生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化景区内涵,努力将华顶景区打造成为华东一流的养生度假休闲基地。
(三)把握招商机遇,促成重大投资项目落户。积极参加2013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立足选大商、大企业、大集团的理念,拓展招商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主动做好联系沟通、政策解读、规划指导、立项报批等各项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成在谈的永恒之塔项目、山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镇滑雪场与高尔夫项目早日落户,开工建设,并进而带动旅游宾馆等其它旅游项目的建设,掀起旅游项目建设的。
(四)拓宽宣传渠道,全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要加强与《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地市级晚报等各级媒体的合作,尽可能利用中央电视、电视拍摄有关专题片的机会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深化与东南旅游联合体、“济公圣迹游”、“新仙配”之旅等相关县市的合作,共推旅游线路,打好合作牌,利用甬温福铁路开通的有利条件,拓展福建旅游市场;深入与等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商合作,深化散客班车运行,做大散客旅游市场。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实旅游网站功能,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推进旅游网络营销,通过组织策划和发起具有吸引力的网上宣传促销活动,提高旅游网点击率,扩大旅游对外影响力。四是要创新办节方式。整合各方资源,积极运作好山云锦杜鹃节、济公文化节等传统节庆;在办节理念、办节内容上注入现代元素,提升层次,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养生文化资源,筹划举办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养生文化节,吸引更多游客来我县休闲度假。
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现代等相关的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旅游产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逐年得到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形式相比,其对旅游资源的配置、开发、保护及旅游者的要求更高;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旅游投资者、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资源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可见,只有在科学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利益前提下,生态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其在旅游业中应用
1.理论概述
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思想。但是,由于西方企业长期以来强调“股东利益至上”的观点,以至于这种思想在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人去关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化,各类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企业管理者决策时,越来越多地关注除了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问题。为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更好的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了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热潮。
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小组Stanford memo对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集团,没有他们的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1964年Rhenaman对Stanford memo的定义进一步完善,认为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实现个人目标,企业也依靠他们维持生存。可见,企业的生存发展并非仅为股东服务,还必须协调好企业周围的利益群体。
20 世纪80 年代, 进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第二个期, 1983年Freeman和Reed两人认为,从广义来说,“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为组织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个人或集体”。狭义来说:“利益相关者是那些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所必须依赖的人或集团”。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此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 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20 世纪90 年代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第三个高峰,涌现出了许多研究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Hill和Jones在1992年提出:“利益相关者是享有对企业合法要求权者;他们通过一个交换关系的存在而建立起来,即他们通过向企业提供关键性资源,以换取个人利益目标实现”。Clarkson在1994年指出:“利益相关者已经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或者一些有意义的价值物,并因此承担了一些形式等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承担风险”。
由以上这些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理论,其定义的外延越来越丰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我国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
Mitchell对20世纪60年代—90年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定义归纳为两类:(1) 广义角度,以1984年Freeman 为代表的理论为准:即“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 全部归入此范畴。(2) 狭义角度, 以1995年Clarkson为代表的理论为准:即“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等。
2.理论在旅游产业中应用
Sautter和Leisen两人在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谱系图的基础上, 绘制了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图。并具体指出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本地商户、游客、员工、旅游资源地居民、同行竞争者、积极团体和旅游规划师等。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旅游业作为朝阳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世界旅游强国就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旅游业发展中,这样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并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我国,随着生态旅游向纵深化发展,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形式的日趋严峻,要处理好我国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实现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科学处理好越来越复杂的与生态旅游有序发展的利益关系者利益分配。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概述
1.现状
随着传统旅游形式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逐年加剧,而实际所产生的效益并不明显。为了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即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因发展旅游而破坏生态,而是在发展旅游业同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相关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它不仅推动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文化遗产、自然风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保护,以及促进了观光农业、农家乐、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使全国各地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岸公园、水利公园等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相关公园的建设及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本地人民生活水平;保护了相应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起步晚,国民经济不够发达,基础设施较差,法制不健全,国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的因素影响,导致了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规划不合理,导致资源破坏
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 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合理布局的一种规划。然而,各级政府作为旅游资源的具体管理者,在实施旅游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受地方GDP增长因素影响、短期政绩因素影响,或者受某些上级领导打招呼、批条子等人请关系的影响,在规划时可能未经专家科学论证或者论证流于形式,凭感觉规划等,最终导致了对景区资源的破坏。这样的实例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突出。如上世纪90年代时期的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其内充斥的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其中违章建筑3.7万平方米,著名的景点锣鼓塔成了一座“宾馆城”。以至于1998年世界遗产组织官员对景区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景区城镇化给予了“黄牌警告”。
(2)管理粗放,忽视景区环境承载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分布在全国不同区域,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景区的开发及管理也差别较大。特别是在一些贫穷落后地区,因为没有工业及其他产出较高的产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对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心情急切,但在缺乏旅游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短期效益明显,但景区管理十分粗放。通过扩大资源使用率来获取短期经济收入,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而旅游景观遭到了破坏,很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景区在国家法定“国庆”、“五一”、“春节”等假期,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完全忽略了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奉行有多少游客就能接待多少的观念,加剧了景区景观的破坏速度,造成了生态旅游变成了“破坏旅游”的说法,广为传之。如2005年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表明,“我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质污染,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近年来,湖北恩施州在发展旅游业中,每年黄金周期间发生的旅游“井喷”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旅游配套基础实施及旅游信息化不够完善外,另一方则反映了不够环境承载能力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3)资源地居民参与度低,未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很多都是在信息比较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的区域。当地政府投入不足,本地居民无其他经济来源,无法投入资金来参与景区开发,导致了景区旅游资源没有科学整合,加之基础设施较差,宣传力度不够,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游客较少,不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外,由于地方客观因素影响,开发商前期投入较大,政府在引入开发商时让利较多,待生态旅游发展后,很大部分利润被开发商和经营管理方拿走,而作为地方政府、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却从中获利较少;此外,随着地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增多,当地物价可能随之上涨,导致了本地居民生活成本的上升,更严重的是本地居民的收入增加较少。为此,当地居民根本不愿意参与,甚至还抵制生态旅游的发展。
(4)部分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社、旅游商等利益相关者滥用生态旅游标签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游客消费形式的转变,传统的旅游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传统的旅游景区为了招揽游客,促进经济收入增长,也在相应旅游宣传广告中大打生态旅游的绿色标签,而实际设施还是以往的传统旅游设施旅;旅行社在具体没有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的同时,也积极推介所谓的“生态旅游专线”(即一些传统的景观旅游,如观海、观潮、观湖等。),欺骗旅游消费者,对真正的生态旅游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生态旅游比较泛滥,有学者建议以“绿色旅游”取代“生态旅游”这一称谓。
当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管理混乱、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困扰。
三、生态旅游发展及其主要利益相关者概述
1.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旅游产业中主要功能有:政策和法规的具体制定者,同时也是组织旅游景区规划的组织者,基础建设投资者,此外还是景区的主要运营监督者。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要负责相应辖区内旅游资源规划、旅游资源的评估等;交通运输部门要负责相应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信部门要负责通往景区的通信设施建设等等。此外,政府还要负责引入旅游开发商,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完善相应设施,确定景区门票,检查景区设施,宏观管理景区经营者,协调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最终政府以税收或者相应收费的形式维持正常运转。
2.具体资源管理部门
通常也把具体资源管理部门简称为保护地。具体资源管理部门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其代表政府对资源行使管理和保护权。目前我国大多数这样的管理部门都实行的是人员编制是事业编制,但是工资及相应资金是国家财政差额拨款或者自收自支的运转方式。其作为管理者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经营者。于是资源管理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在职能交叉的同时,有可能与生态旅游开发商共同联合,实施过度开发,从中获取不当利益,导致资源的破坏。为了防止以上事件的发生,国家应该尽快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具体资源管理部分的行为,使之成为旅游活动、规划监督、环保的具体指导和监督者。通过这些方式了规范当地居民、生态旅游开发等的行为。
3.资源地居民
资源地居民作为实施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由于资源地居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旅游管理部门综合素质不高,未能认识到当地居民参与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寻找到使当地居民参与的恰当方式;加之政府一贯采用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等因素影响,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未能很好的发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然而,当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具体实施时,必将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引发相应的矛盾。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时,当地居民以往都靠上山砍树来取暖做饭,而发展生态旅游之后则不能像以往一样随意砍伐树木,在一定时期内必将激化当地居民与具体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此外,旅游企业进行开发的同时部分居民的利益可能会受损,也将产生相应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增长很少,则更易激化矛盾。
为了确保资源地居民利益,要科学落实好政府、旅游开发企业、资源管理部门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
4.生态旅游经营企业
根据直接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企业构成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 一类是与资源管理部门合而为一或者由其所衍生出的旅游企业;另一类是外来的投资者所投资和经营的企业;最后一类是当地社区居民开办的个体户或者集体所有制的旅游企业, 这类企业比例较少。这些企业在参与经营过程中, 所占有的资源不同, 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 所获得利益也不同, 总体而言, 处在一种非平等的竞争格局中。其中前两类企业各自凭借机制、资本的优势, 垄断了大部分盈利性的业务, 而第三类企业则只能提供一些简单服务。不管是哪一类旅游企业, 由于对自然资源和文化方面的成本不承担直接责任, 因此, 在保护方面普遍缺乏强制的约束和有效的激励。
通过加强政府部门对生态旅游企业的监管、或者按照其占有资源的多少来征收资源税、发挥当地居民的自发监督作用等方式来规范其经营行为。确保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科学开发,通过开发利用来促进资源保护水平的提高。
5. 游客
游客数量的多寡事关生态旅游能否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起步晚,很多游客对于生态旅游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生态旅游条件太差;加之由于游客素质参差不齐,环保意识不够强,随处仍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游客甚至认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是“花钱买罪受”的旅游,满腹抱怨。因此,政府还要不断的加强生态旅游知识的普及;导游要增加现场解说的工作量,旅游经营企业成本上升;媒体要客观宣传有关生态旅游的知识。
6. 媒体机构
媒体机构作为各行各业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不可低估。同理,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我国,在很多游客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旅游缺乏准确认识的今天,大力加强各类不同媒体对生态旅游的客观宣传报道,必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但是媒体某些不当宣传也会误导生态旅游的消费者,甚至会对生态旅游带来负面影响。
7.其他机构及组织
发展生态旅游除了要处理好以上六类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外,该产业的发展还与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的调查及理论研究工作)、高校(主要培养目前开展生态旅游比较匮乏的专业人才培养)、非政府组织(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发挥非官方监督协调作用)等利益相关者相关。
四、可持续发展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肆待解决的问题。如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过度开发;不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过多接待游客;环境破坏严重等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解决好与之有主要利益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
1.全面协调好政府与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游客、媒体之间利益关系
政府作为发展生态旅游诸多利益关系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制定出台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运行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在开展生态旅游规划时要充分发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企业的决策,确保当地居民利益得到保证,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当地居民自觉参加景区管理,推动景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避免开发商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破坏;避免旅游经营者随意变更门票或抬高相关设施使用价格。政府部门要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此外,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景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等的行为。政府部门对新闻媒体单位的报道加强正确引导,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避免某些媒体可能因经济利益关系而一些不实报道或者广告。
2.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发展,离不开资源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和旅游资源开发商要做好开发前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召开资源地居民大会,对开发项目进行详细介绍,介绍开发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环境优化,带动地方产业等。让当地居民真正了解到资源开发对其所带来的实惠。从而达到化解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使当地居民积极投入到资源开发中,成为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3. 重视旅游企业与游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旅游企业通过投资,必将想要尽快回收成本,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降低运营成本等。于是就有可能会出现服务不到位,服务态度欠佳,设施未及时维修更换等问题发生。而游者作为消费者,主要是通过支付一定金额货币来获得景观欣赏,使身心愉悦,往往会对生态旅游景区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若有提供的服务不到位,则易产生抱怨或过激行为。为此,旅游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尽可能完善景区相应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要提升景区信息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增强景区信息的互动程度,使游者提前了解景区的基本情况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不必要的事件发生。通过旅游活动之后,游者能够自觉的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景观保护、文化熏陶等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4.强化政府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作为旅游规划的组织者,在进行规划开发前,必须要对拟开发区域的生物资源、环境质量、地质构造、文化、宗教等进行全面客观调查,尽可能减少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或污染。另外,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逐步有序推进的过程,只有先开发对环境破坏程度最小的资源,才能打造出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景点。因此,政府部门在做生态旅游规划时一定要遵循生态旅游的客观规律,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评估,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综合评价体系
生态旅游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必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人居环境。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导致了一些生态旅游景区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及治理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建立健全以景区资源利用情况、生态恢复、资源破坏及污染情况、信息披露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由政府相关部门会同有关专家学者采用定期不定期检查考核相关景区,对达不到要求者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者暂停开放营业,以此来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6. 加强生态宣传和教育
加大生态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使得旅游经营者能够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项目建设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实质, 增强旅游者的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保障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陈友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4):14—15.
[2]马凌军.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4.
[3]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