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1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2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1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2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通过反复体会,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下面简要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首先,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也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来判断一个学生,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老师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关心学生的每一个部分。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

  “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

  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习陶行知,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教育现代化的一盏指路明灯。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3

  拿到《陶行知文集》这本书的时候,有些犯难情绪。因为不知该从哪儿入手。于是就翻开了目录,立刻地,就被《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这个题目所吸引。

  “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情感”,当此句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也不由千回百转,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脑海中回荡:每当下课后,孩子总爱围在身边,顶着那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连太阳都为之失色。他爱说笑话给你听,希望换得你的一笑;他爱为你捏肩捶背,换得一句轻声的“谢谢”,然后再欢呼雀跃般的回句“不用谢”;他爱兴奋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点滴的成果,希望听到你的一句赞美:“你真是了不起!”;他爱向你报告同学们之间发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职责;他爱将自己带来的水果与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爱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家庭成员最近的动向,以期你对他有更深层的了解。他爱,在他犯了错被批评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泪,再伴上一句深切的忏悔:“老师,我知道错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谅,然后转身,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3

一、 立足“学生”之“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概括性地指出教育的前提是要以人为本,要解放“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1. 解放学生的头脑,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们把学生看成有着独特个性的、有着判断是非能力的、鲜活的个体,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主问题,以学定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学习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文时,我就在揭示课题后,直接出示图片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看着它,你有什么疑问吗?”只见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看着,眼里充满了好奇。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这个听诊器的?听诊器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把它设计成这样呢?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主问题,于是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研读课文。学生们神情专注,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主探究。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打破了思维的平衡状态,出现活跃的不平衡,从而激发学生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学习成了学生自主的、内在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 解放学生的眼,把默读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让学生以默读的方式自己生成知识,只有学生自己生成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

下面是我校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船长》中的一个片段:

师:静静地读,在心里和自己说悄悄话,也就是读一句,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或者突然想到了什么,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上你的瞬间感悟,十几分钟后我们交流。

(生静静默读13分钟。)

师: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互相说说,两人最少有两种想法。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想法,精彩纷呈。这位教师足足用了13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这13分钟里,在这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整个课堂很安静,只有沙沙的书写声音。学生凝神深思,默默地阅读、思考着,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犹如一只只勤劳执著的小蜜蜂,在语言的百花丛中采集语言营养,酝酿心灵中的“蜜”。13分钟的默读,学生和老师共同酝酿出了一坛香浓的语言之蜜、精神之蜜!

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书声琅琅,需要热烈讨论,更需要潜心的默读思考,需要教师“耐得住寂寞”,积极营造静谧的默读思考空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圈画批注,让学生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文本的信息。

3. 解放学生的嘴,把平等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这要求我们教师能真正“蹲下来”,从成年世界、成年情感、成年逻辑转变到儿童意识、儿童情感、儿童思维,以儿童的审美与体验走进文本。

例如在一次研讨课上,有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的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课堂教学流程十分顺畅,然而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教学深度,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乌鸦的肉为什么会被狐狸骗走吗?有的学生回答:因为它被狐狸的话骗了,也有学生说:乌鸦爱听好话……这时,教师郑重总结:乌鸦的肉之所以被狐狸叼走,是因为它爱慕虚荣,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能像这只乌鸦一样,否则会后悔莫及。下面的学生听得却有些茫然。

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用“爱慕虚荣”这一看似很有深度的词语对课文进行了提升,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深入”解读文本后的感悟强加给学生,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学生阅读肤浅的问题,实际上却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孩子的个性中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

二、追求“课堂”之“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学做真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掌握人生的道理。可以说,陶行知倡导的就是“真教育”。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追求真实,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的本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追求“简约”。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辩证地看,“简”化了的课堂,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我们应该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我们应该把课上得简单一点、实在一点、深刻一点。课的简约,我们可以把它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教学内容的简约,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抓住关键,避免无限制的拓展。我在执教《秋游》一课时,基于孩子们已经了解秋天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制订了让孩子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美好景象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喜爱秋天田野的五谷丰登,喜爱秋天果园的硕果累累,更喜爱秋天带给小朋友们无穷欢乐的情感。关于描写秋天的成语和诗句有很多,但我并没有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经典词句让孩子们欣赏,还有的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阅读观察中不断积累。教学结构的简化,我们要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来面貌,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环节,让语文教学体现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教学精神,这样的教学才不会肤浅空洞,流于形式。

2. 珍视“缺憾”。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因为有了这些缺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失本真,才会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咏华山》一文时,我告诉孩子们古诗读起来有韵律、有节奏,随后我就伴着音乐给孩子们示范吟诵了一遍,孩子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也想来试着吟诵一遍。我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孩子们依葫芦画瓢,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古诗,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自然,有一种做作的感觉。虽说这是朗读上的缺憾,但我也尊重他们的这种体验。然后通过教学,学生领会了词的意思,读起来才精彩纷呈。学生经历了从拙劣到精致的过程,展示出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的本真。我们不必藏起拙劣,只露精致,哪怕是公开课。

让我们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一些缺憾,无需刻意做作,也无需打扮装饰,但它却是最真实、最能反映学生学情的有效课堂。应该说,我们在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

3. 适当“留白”。中国语言讲究“模糊性”,学语文重在培养语感,其中的“直觉”非常重要,这种“直觉”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过多的表白会弄巧成拙,把本来很清楚的事物越说越糊涂,甚至离题千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像中国画中讲究“留白”艺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个中趣味又怎能说得清、道得明?例如教学《母亲的恩情》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读读相关语句,自己去体会母亲对孟郊深深的情意。孩子们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庞,读得更投入了。这里教师有意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填补,比泛泛而讲要有效得多。

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学生一生的事,我们不必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就感悟许多,尽管放心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相信时间能够解决一切。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能够将视角瞄准语文的本体,简约中求深刻,缺憾中寻完美,空白处求感悟,少点花哨,多点本真的东西,那么,语文连同我们自己都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鲜活。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4

【关键词】 校园文化;隐性思想;教育元素;大学生;思政教学;提升路径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内的思政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学。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并加入新的思政教学内容。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具有影响力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并且它蕴含了大量隐性思想教育元素,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教育元素的特征

1、潜隐性

隐性思想教育元素的特征中最显著的就是潜隐性,利用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来开展教育活动并不是将道理、要求和看法直接告诉学生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而是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参与其他活动时,通过各种心理活动来影响大学生,如暗示、体验、创设情境或熏陶等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到教育。

2、渗透性

与显性思想教育元素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隐性思想教育元素具有渗透性。显性教育的内容是独立的,而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是渗透到了校园文化相关活动、精神文化、专业课教育以及高校的物质环境当中,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当中接受教育,内心得到感化。

3、自我性

在接受隐性思想教育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育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需要接受教师的教导,也不需要完成教师的硬性要求,他们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我感受和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的去接受教育,积极的参与到思想教育当中。

二、利用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来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果的对策

1、高度重视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所具备的价值

(1)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如今教育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设校园文化是各大高校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校园文化中还蕴含了丰富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对此提高重视,充分利用该元素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思政教育,它可以有效弥补显性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实现思政教学的目标。

(2)对隐性思想教育元素的开发利用提高重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仅仅依靠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一两次主题活动以及张贴一些口号是不够的,高校需要探索出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方式,对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提高重视,并将其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对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服务于高校的思政教育。

2、拓展开发和利用隐性思想教育元素的可行性路径

(1)加强整体规划,创建特色的校园环境。高校应从整体上对校园环境进行规划,包括学校的选址、校园内的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等等,既要融入人文精神,也要强调特色,这是对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步。例如,高校可以将校园内的教学楼以先辈们的名字来命名,并在显眼的位置摆放校训石,让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对该校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热爱之情。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的角落里张贴一些温暖的提示语,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所有事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学生创建出合适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出隐性思想教育元素对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2)在校园精神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来提高大学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如,高校应对校风、校训、学风、教风、优秀的校友以及校史进行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对所在的校园和集体产生一种归属感。完善的教育管理相关制度以及规范的校纪和校规中也都蕴含了隐性思想教育元素,高校应加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另外,高校还应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3)精心设计特色活动来进行思政教育。高校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活动,并将其发展成该校的品牌,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政教育。例如,高校可以在重大节日举行主题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将集体舆论引向正确方向,加深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实现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转变观念,推动高校内思想教育实践改革

(1)创新思政教育是必然趋势。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大学生思想方面也发生很大改变,使得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外部因素,社会在不断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二是内在因素,思政教育的工作理念、方法和制度落后,不利于发挥实效性。因此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推动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主要的途径是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并将其与显性思政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出两者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充分挖掘出隐含的思想教育元素,拓宽思政教育的载体与平台;还可以探索更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学习积极性。高校可以加强评价机制的建设,对学生的思政素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高校应充分考虑到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更符合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推动思政教育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教育元素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举办实践活动等等来对隐性思想教育资源进行运用,加强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守萍.高校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

[2] 李俊衡.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9).

[3] 卢继富,卓加鹏.基于校园文化平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路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5

中国教育体制历史悠久,但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体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单一,不够多元化,并且普遍将分数和升学率视为教学目标。造成如今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这个现象在如今的高职语文教育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二、高职语文教育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还是课堂的小主人。高职语文教育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交流。如教师在讲授到诗歌《再别康桥》时,教师应在其形象上的三美方面做点拨,并重点分析其绘画美,剩下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自我总结,以此培养高职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疑问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尽可能的鼓励青少年学生提问,真正做到“不懂就问”,尊重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学会质疑,用特殊符号记录下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而提出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通过质疑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克隆的真正含义,结合课本上讲解的内容,也能将相关的知识深入到学生脑海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这对于语文阅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创新教学方式

“新”是陶行知思想教育精髓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其能适用于现代教育,并对教育产生影响的缘由之一。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如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如摄影机,录像机等,训练型的模拟教学活动。微格教学的具体教学首先应该分析学生,然后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概念和礼仪规范理论讲解,案列分析,现场模拟和回放录像进行他评和自评,最后进行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反思总结。如当在学习《巴黎圣母院》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演绎,通过话剧里的三个主人公形象,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美丑对比”,形成自己对美丑的评价标准和自己对世界的观点。同时通过微格教学让学生转变为教师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师师辅助学生进行共同评价,发现不足,然后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教育创新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6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生活教育是语文教学高效之路。早在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语文是日用交际工具,生活中人们用它来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经验。语文的这一实用工具性决定着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使用语文。语文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之中。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学习的时间多得很,语文学习的空间也大得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如此,语文教学之效焉能不高?

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以提高生活的质量;用生活来教育,以保障教育的实施;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以明确教育的宗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审美修养功莫大焉,任重而道远。那么,怎样用生活来教育以保障其切实有效呢?

不少人总是抱怨教材中现代的成份太少,离现实生活很遥远,以致语文教学有隔膜之感,,劳而寡效。其实未必。在学习《曹刿论战》、《信陵君窃符救赵》、《赤壁之战》等课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其崇尚智谋重视人才的共同点,而今这一点也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贾谊云:“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这与当今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脱贫致富的政策可谓所见略同。秦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候”,与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势何其相似乃尔!引入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虽仅尺水方塘,但古今中外的“天光云影”也都纷纷呈现了。如此施教,焉能不新鲜、生动而亲切呢?陶行知关于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主张对我们应无不启迪。

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知识传授,要想掌握语文工具非得历经练习不可,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语言能力主要不是靠学获得的,而是习得的。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即教语文、学语文与用语文三位一体,在用中教、在用中学才是真教真学。具体地说来,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非一味地由教师越俎代庖,巨细无遗地分析讲解,钩深索隐。语文训练应密切地联系生活。因为只有在真实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语言才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适合的、得体的;学习者的心理姿态积极,其学习语言的潜能也得以最大限度地被激发,从而加快其语言能力的发展。